挖出头痛的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19:24
挖出头痛的根源

2016年07月12日10:12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分享到:   头颈面部疼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疼起来让人痛不欲生,要命的是有时还找不到原因。《印度时报》近日载文,孟买疼痛专家拉阿西·卡哈提·彭加比博士为大家总结了四种常见的头面部疼痛表现及其原因。

  1.紧张性头痛。表现:头颈部肌肉痉挛,常由颈部损伤、姿势不佳引起。其特点是压痛点或触发点不集中。痉挛会发生在颈部肌肉的中间位置,但也会发生在沿着肌肉横纵走向上的任何一点,如头部的顶端。解决方法:平时生活中讲究坐姿。严重者需要物理、药物治疗。

  2.长期伏案引起的头痛。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形成头部前倾、含胸、驼背、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体的变化,并进而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各种症状。解决方法:针对肌肉不平衡,依据训练指引,对紧张的肌肉进行拉伸,强化较弱的肌肉。还应对胸椎的过度后屈进行伸展。

  3.三叉神经痛。表现:脸颊、鼻子和下巴附近阵发性、电击般的疼痛;引发因素:血管压迫颅骨内的神经或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有三个分支,分别负责前额、脸颊和下颚的感觉。人体所有神经都由一种名为髓鞘的薄膜覆盖,它就像是电线周围的绝缘层,防止电流泄漏。三叉神经也有髓鞘,但在进入脑干的最后几毫米除外;这里的三叉神经裸露且高度敏感。血管的跳动会让这部分没有髓鞘的三叉神经兴奋起来,造成严重的疼痛。这种间歇性的疼痛会由很轻微的外部刺激素引发,如触摸、刷牙、咀嚼,甚至是风吹。解决方法:非血管硬化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可以微创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

  4.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起的面痛。表现:开口和咬食物时耳前区或关节周围的肌肉疼痛,有时会被病人误认为是牙痛或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有精神因素,如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容易激动以及失眠等;咬合因素,多个牙齿缺失、牙齿严重磨损和牙列不齐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常有喜欢咀嚼坚硬食物、晚上磨牙、紧张时咬牙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解决方法:矫正咬合关系、封闭疗法、针刺疗法、超短波等局部理疗等。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并防止张口过大等。▲(周铭)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712/c21471-28547059.html挖出头痛的根源

2016年07月12日10:12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分享到:   头颈面部疼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疼起来让人痛不欲生,要命的是有时还找不到原因。《印度时报》近日载文,孟买疼痛专家拉阿西·卡哈提·彭加比博士为大家总结了四种常见的头面部疼痛表现及其原因。

  1.紧张性头痛。表现:头颈部肌肉痉挛,常由颈部损伤、姿势不佳引起。其特点是压痛点或触发点不集中。痉挛会发生在颈部肌肉的中间位置,但也会发生在沿着肌肉横纵走向上的任何一点,如头部的顶端。解决方法:平时生活中讲究坐姿。严重者需要物理、药物治疗。

  2.长期伏案引起的头痛。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相应部位肌肉不平衡,形成头部前倾、含胸、驼背、肩胛骨耸起等一系列形体的变化,并进而导致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各种症状。解决方法:针对肌肉不平衡,依据训练指引,对紧张的肌肉进行拉伸,强化较弱的肌肉。还应对胸椎的过度后屈进行伸展。

  3.三叉神经痛。表现:脸颊、鼻子和下巴附近阵发性、电击般的疼痛;引发因素:血管压迫颅骨内的神经或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有三个分支,分别负责前额、脸颊和下颚的感觉。人体所有神经都由一种名为髓鞘的薄膜覆盖,它就像是电线周围的绝缘层,防止电流泄漏。三叉神经也有髓鞘,但在进入脑干的最后几毫米除外;这里的三叉神经裸露且高度敏感。血管的跳动会让这部分没有髓鞘的三叉神经兴奋起来,造成严重的疼痛。这种间歇性的疼痛会由很轻微的外部刺激素引发,如触摸、刷牙、咀嚼,甚至是风吹。解决方法:非血管硬化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可以微创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

  4.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起的面痛。表现:开口和咬食物时耳前区或关节周围的肌肉疼痛,有时会被病人误认为是牙痛或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有精神因素,如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容易激动以及失眠等;咬合因素,多个牙齿缺失、牙齿严重磨损和牙列不齐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常有喜欢咀嚼坚硬食物、晚上磨牙、紧张时咬牙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解决方法:矫正咬合关系、封闭疗法、针刺疗法、超短波等局部理疗等。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并防止张口过大等。▲(周铭)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712/c21471-2854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