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中国青少年又被美国人利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1:20:10
    11月13日,广州中学生叶泉志成为了第一个发现NEAT小行星的中国人,他历经一个月,对67000张照片的反复对比观察后,找到了一颗未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并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确认。

  但在采访中,记者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按照NEAT小行星计划的方法,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要耗费掉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更可怕的,即使找到,无论是命名权还是发现权都是NASA的,我们等于在帮别人做嫁衣裳。”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研究室汪琦昨天告诉记者。

  中国10万青年被NEAT计划“诱惑”

  “可以说,参加美国NEAT计划的青少年是空前踊跃的。”昨天,记者采访到广东省天文学会理事李建基,他一直为广东能够出现全国追寻NEAT小行星第一人而感到高兴。

  “中国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富矿,很多青少年对天文学感兴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拿望远镜看看星星,拍两张照片了,很多人都希望能做出点事情,有自己的成就。”李建基告诉记者,NASA的NEAT计划正好符合了青少年们的要求。

  “照片都在网站上公开了,他们还提供计算软件,只要稍微有点天文学知识的人就可以开始着手在网站上提供的照片中寻找,而且每人都有平等的竞争机会,找到后,只要没有被人发现过,就可以得到一个临时编号。”李建基讲,因此,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国青年很踊跃,每个城市都有,已经达到了十多万人。

  但是,李建基也承认,即使发现并得到了认证,新发现小行星的命名权以及发现权都归属NASA,跟寻找者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寻找的过程也相当复杂,就拿这位“第一人”来说,他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寻找,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他也承认,能够当上第一人是非常侥幸的。“运气占了主要方面。”而李建基讲,在全国寻找新行星的青年人中,无功而返的人占了大多数。

  中国天文学家:中国青年被利用了

  昨天,记者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是我国专门研究发现小行星的科研部门,这里的天文学家汪琦给记者讲述了美国NEAT计划的一些内幕。

  据她讲,按照科学寻找小行星的方法,必须用天文望远镜加上CCD成像技术连续向天空拍摄三张照片,对3张照片进行技术对比后,找到某些产生位移的星体,从而确定小行星。

  但是,她发现,NEAT计划中在网站上公布的照片只是三张照片中的一张,“只有对比在同一时间段拍摄的三张照片才可能发现小行星,凭一张照片如果想找到,必须经过繁重的运算和运气。”

  汪琦告诉记者,按照这种方法,寻找过程将变得非常枯燥,而且努力的耗费可能完全没有结果,另外,对于有足够天文学知识的人来说还有可能找到,而对于天文学的入门者,这样繁重的劳动对他的天文学知识不会有任何好处,也更不会有找到的可能。

  另外,NASA只公布一张照片,另外两张还掌握在他们手里,这样一来,天文爱好者们只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NASA去验证,并由NASA出面到国际小行星联合会进行注册,从而,命名权和发现权都属于NASA。“发现小行星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一个国家天文学的实力,同时,各种各样的小行星中可能含有大量稀有矿物质,今后技术力量具备后就可进行开采,因此,对小行星拥有发现权和命名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有很大作用的。”汪琦对记者说。

  “现在,那么多中国天文爱好者,仅仅为了发现成功后,NASA的一张致谢信而耗费着大量的时间精力,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汪琦对记者说。

  小行星发现,美国独霸一方

  “这种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美国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在小行星探索方面技术领先。”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林清对记者说。

  据林请讲,实际上,NEAT计划出炉的原因是美国大量观测设备获得数据后,自己没有时间处理,便把资料放到网上,等待有天文爱好者代劳,然后由NASA出面进行统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美国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力量,因此,他们得到的数据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他们才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计划。”林清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上美国寻找小行星已经居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国家尚没有技术力量进行大规模的追踪。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也有大量的天文爱好者在参加NEAT小行星计划,只是尚没有人找到。

  叶泉志:天文爱好者不要随意尝试

  “加入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并不容易,别看所有资料都贴在网上,软件可以随意下载,但是实际上,寻找起来将非常困难。”叶泉志告诉记者。
          叶泉志说,实际上,事先他已经得到了国外天文专家的指点,获得了寻找的方法,即使这样他也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寻找。据他了解,虽然国内有如此多天文爱好者在参与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但真正入门的人尚不足5人,“入门很困难,即使入门,也要下苦工夫去寻找。”他最后告诉记者。

  NEAT计划

  NEAT小行星追踪计划是美国进行的一项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它把1996至2004年拍摄的67000张天体照片放在互联网上供天文爱好者寻觅。当发现者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NEAT小行星后,还要独立计算小行星轨道,并至少找到3个晚上小行星的踪迹,才能向NASA提出认证申请,再经过NASA方面测算确认后,方可作出承认。

  链接 我国也有小行星观察计划

  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后,联合国曾先后三次召开防范近地小行星的会议,初步达成了资料共享、互通信息等原则。要求各国天文组织要将观测到的小行星统一编号,并规定了统一的小行星国际编号方法。此后,一个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近地小行星警戒网开始发挥一定的监测作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也于1995年开始,使用位于河北兴隆观测基地的60/90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进行观测。

  据介绍,我国在1997-1999年三年中该项目的小行星观测数国际排名第五,在有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名词解释 小行星

  小行星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转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小行星可大至如直径约1000公里的Ceres小行星,小至与鹅卵石一般。有16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240公里。它们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而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有些小行星还曾与地球相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一种推测认为它们是一颗在很久以前一次巨大碰撞中被毁的行星的遗留物。然而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从未组成过单一行星的物质。事实上,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天体,它的直径还不到1500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来源:新闻晚报)11月13日,广州中学生叶泉志成为了第一个发现NEAT小行星的中国人,他历经一个月,对67000张照片的反复对比观察后,找到了一颗未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并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确认。

  但在采访中,记者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按照NEAT小行星计划的方法,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要耗费掉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更可怕的,即使找到,无论是命名权还是发现权都是NASA的,我们等于在帮别人做嫁衣裳。”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研究室汪琦昨天告诉记者。

  中国10万青年被NEAT计划“诱惑”

  “可以说,参加美国NEAT计划的青少年是空前踊跃的。”昨天,记者采访到广东省天文学会理事李建基,他一直为广东能够出现全国追寻NEAT小行星第一人而感到高兴。

  “中国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富矿,很多青少年对天文学感兴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拿望远镜看看星星,拍两张照片了,很多人都希望能做出点事情,有自己的成就。”李建基告诉记者,NASA的NEAT计划正好符合了青少年们的要求。

  “照片都在网站上公开了,他们还提供计算软件,只要稍微有点天文学知识的人就可以开始着手在网站上提供的照片中寻找,而且每人都有平等的竞争机会,找到后,只要没有被人发现过,就可以得到一个临时编号。”李建基讲,因此,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国青年很踊跃,每个城市都有,已经达到了十多万人。

  但是,李建基也承认,即使发现并得到了认证,新发现小行星的命名权以及发现权都归属NASA,跟寻找者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寻找的过程也相当复杂,就拿这位“第一人”来说,他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寻找,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他也承认,能够当上第一人是非常侥幸的。“运气占了主要方面。”而李建基讲,在全国寻找新行星的青年人中,无功而返的人占了大多数。

  中国天文学家:中国青年被利用了

  昨天,记者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是我国专门研究发现小行星的科研部门,这里的天文学家汪琦给记者讲述了美国NEAT计划的一些内幕。

  据她讲,按照科学寻找小行星的方法,必须用天文望远镜加上CCD成像技术连续向天空拍摄三张照片,对3张照片进行技术对比后,找到某些产生位移的星体,从而确定小行星。

  但是,她发现,NEAT计划中在网站上公布的照片只是三张照片中的一张,“只有对比在同一时间段拍摄的三张照片才可能发现小行星,凭一张照片如果想找到,必须经过繁重的运算和运气。”

  汪琦告诉记者,按照这种方法,寻找过程将变得非常枯燥,而且努力的耗费可能完全没有结果,另外,对于有足够天文学知识的人来说还有可能找到,而对于天文学的入门者,这样繁重的劳动对他的天文学知识不会有任何好处,也更不会有找到的可能。

  另外,NASA只公布一张照片,另外两张还掌握在他们手里,这样一来,天文爱好者们只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NASA去验证,并由NASA出面到国际小行星联合会进行注册,从而,命名权和发现权都属于NASA。“发现小行星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一个国家天文学的实力,同时,各种各样的小行星中可能含有大量稀有矿物质,今后技术力量具备后就可进行开采,因此,对小行星拥有发现权和命名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有很大作用的。”汪琦对记者说。

  “现在,那么多中国天文爱好者,仅仅为了发现成功后,NASA的一张致谢信而耗费着大量的时间精力,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汪琦对记者说。

  小行星发现,美国独霸一方

  “这种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美国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在小行星探索方面技术领先。”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林清对记者说。

  据林请讲,实际上,NEAT计划出炉的原因是美国大量观测设备获得数据后,自己没有时间处理,便把资料放到网上,等待有天文爱好者代劳,然后由NASA出面进行统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美国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力量,因此,他们得到的数据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他们才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计划。”林清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上美国寻找小行星已经居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国家尚没有技术力量进行大规模的追踪。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也有大量的天文爱好者在参加NEAT小行星计划,只是尚没有人找到。

  叶泉志:天文爱好者不要随意尝试

  “加入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并不容易,别看所有资料都贴在网上,软件可以随意下载,但是实际上,寻找起来将非常困难。”叶泉志告诉记者。
          叶泉志说,实际上,事先他已经得到了国外天文专家的指点,获得了寻找的方法,即使这样他也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寻找。据他了解,虽然国内有如此多天文爱好者在参与NEAT计划寻找小行星,但真正入门的人尚不足5人,“入门很困难,即使入门,也要下苦工夫去寻找。”他最后告诉记者。

  NEAT计划

  NEAT小行星追踪计划是美国进行的一项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它把1996至2004年拍摄的67000张天体照片放在互联网上供天文爱好者寻觅。当发现者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NEAT小行星后,还要独立计算小行星轨道,并至少找到3个晚上小行星的踪迹,才能向NASA提出认证申请,再经过NASA方面测算确认后,方可作出承认。

  链接 我国也有小行星观察计划

  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后,联合国曾先后三次召开防范近地小行星的会议,初步达成了资料共享、互通信息等原则。要求各国天文组织要将观测到的小行星统一编号,并规定了统一的小行星国际编号方法。此后,一个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近地小行星警戒网开始发挥一定的监测作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也于1995年开始,使用位于河北兴隆观测基地的60/90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进行观测。

  据介绍,我国在1997-1999年三年中该项目的小行星观测数国际排名第五,在有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名词解释 小行星

  小行星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转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小行星可大至如直径约1000公里的Ceres小行星,小至与鹅卵石一般。有16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240公里。它们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而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有些小行星还曾与地球相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一种推测认为它们是一颗在很久以前一次巨大碰撞中被毁的行星的遗留物。然而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从未组成过单一行星的物质。事实上,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天体,它的直径还不到1500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来源:新闻晚报)
<P>自己不干,指责别人有什么意义。</P>
这有什么?
<P>只是业余爱好,没什么么!就当玩玩了!玩什么不是玩?</P>
<P>如果说美国人只利用这些?</P>
<P>利用又何妨?</P>
就是,难道学习也有错?[em06]
不可能的
<P>不要老以恶毒的眼神揣度别人……</P>
<P>  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天文知识,有何不可?难道要让青少年都对天文不闻不问?</P>
<P>  苍天啊……连少年爱科学都要变成上当受骗……</P>
<P>  我也来上纲上线:</P>

<P>同志们:</P>

<P>  今天时间不多,我就讲几点:</P>
<P>  第一、青少年关心天文,把课本上的知识实践化,是“讲学习”的具体落实。</P>
<P>  第二、青少年关心天文,不闲逛大街不入迪吧不吃摇头丸,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是“讲政治”的具体落实。</P>
<P>  第三、青少年关心天文,经常户外运动,强健体魄,爱科学,抵制邪教迷信,是“讲正气”的具体落实。</P>

<P>  下面,我再补充几点:</P>
<P>  A、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指导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活动。</P>
<P>  B、强调领导重视、从组织制度上落实保障,全面提高我青少年天文工作。</P>
<P>  C、从青少年天文工作当作一项大事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P>

<P>  最后,我补充几点:</P>
<P>  甲、从青少年天文抓起,带动起其他青少年工作。</P>
<P>  乙、全面规划我青少年工作,我提出四个一工程:“每个城市修建一座天文馆、每个学校修建一座天文台、每个年端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每个学生参加一项天文兴趣活动”。</P>
<P>  丙、大家回去要层层传达,积极落实,无比抓好这项重要工作!</P>

<P>  还有!请分管领导***做补充发言……</P>
危言耸听吧
<P>这种事,被利用??</P>
<P>科学不分国界!!</P>
<P>中国为什么也不搞一个这样的计划???</P>
<P>第一,发现和命名不等于一个国家可以独占这个小行星的资源,这根本就是不搭边的事情</P>
<P>第二,人类去利用小行星的资源还遥远的很呢,现在人类主要是研究防止小行星的碰撞所造成的灾难,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情</P>
<P>第三,人类关于小行星的知识主要是美国的科学探索获得的,说句很多人不爱听的话,将来真要采取行动避免小行星撞击,美国也是人类主要的太空力量, 现在美国把自己耗费巨资获得的资料公布,全世界人随便查阅,难道也有错?</P>
<P>第四,就如委员所说,如果这个行动真的把广大青少年的热情调动起来,都参与一回,对于推动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可谓功德无量, 我们烧香来来不及呢, 现在中国投身到耗费无数金钱与精力的电子游戏运动的青少年可比这多出千百倍.</P>

<P>说白了,现在很多人已经是世间事务一切以反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P>
<P>扯淡,中国自己又搞了什么激发青少年科学研究兴趣的计划?</P>
<P>中国的教育除了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和创收来源,还做了什么?</P>
<P>别整天神经嘻嘻的</P>
<P>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的</P>
时时刻刻拉紧“阶级斗争”这根弦!
[B]以下是引用[I]凤百羽[/I]在2005-11-20 7:35:00的发言:[/B][BR]时时刻刻拉紧“阶级斗争”这根弦!
<P>汗~~~</P>
<P>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1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1亿5千万年。在大约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几乎所有种类的该种生物都灭绝了。</P>
<P>中国人管这个叫恐龙</P>
<P>美国管这个叫dinosaur</P>
<P>日本人管这个叫恐竜(きょうりゅう)</P>
<P>那些天文学家干什么吃的</P>
<P>小行星要靠青少年来发现</P>
<P>自己不做事就知道 指责别人</P>


叶泉志,听说是天文爱好届神一般的人物

叶泉志,听说是天文爱好届神一般的人物
利用NMGB,怎么不说文革时候利用红小将干的那些伤天害理事情
MD太坏了。
都去仰望星星了,那CCAV。。
{:2_70:}挖坟
为啥咱们自己不搞?
自己不搞 还不让别人搞
鄙视挖坟的
有个疑问,为什么NASA不把三张照片都公布出来?
给小孩培养爱科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