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变海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5:19
加拿大《环球邮报》
海归在中国回归理性

2005-11-16 00:23


  他们被称为“海归”,曾经是高收入的代表。不过,随着中国留学生不断学成归来,现在他们的工资也大幅缩水,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变成了“海待”。

  上世纪80年代,胡彦民(音)还是孩子,那时他对出国充满好奇。当时,对普通人来说,出国好像是一个永远达不成的梦想。

  胡彦民说:“那时候,要出国去,你要么很有钱,要么在国外有什么亲戚或者是家里人是高干。我很羡慕那些人。那时没有互联网,也缺乏信息来源。我们只知道海外一些国家富有而且强大,他们控制着世界。”

  20年后,胡彦民的梦想成真。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和渥太华居住了5年,展开了一段充满惊喜的人生旅程。最终,他获得了渥太华大学的MBA学位。他毕业后没有回国,而是继续呆在加拿大成为一名加拿大公民,并在一家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
  
  “海龟”变“海带”

  去年,他34岁时回到中国。他满心期望能够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一个高薪的职位,但他的梦想破灭了。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人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现在的中国,海外留学的桂冠已经褪色。中国各路大学每年都输出数百万毕业生。无数人都在费尽心思想得到一个管理职位,胡彦民只是其中之一。在待业6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但薪水只有他原来期望值的1/3。

  胡彦民和其他成千上万“海归”的痛苦经历,正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不再与世隔绝,而且对留学归国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求贤若渴了。中国媒体重点报道了这一趋势,“海归”自视甚高却找不到工作,媒体则不断向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但政府对这一现象很担忧。他们能够理解这种社会现象,但是他们也害怕这种现象可能引起一些很严重的问题。

  自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发现自己落后了,需要外国的思想和技术来带动现代化进程。很多中国近代史上的伟人,像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甚至一些当代的领导人,像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都曾留学海外。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度与世隔绝后,一批中国学子又开始留学海外。到了上世纪90年代,赴海外留学已经发展成为洪流。从1978年到2003年,约70万中国学生走进了外国大学的校园,其中加拿大成为中国学生的首选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海外中国留学生开始回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中国经济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吸引,约有17.8万留学生已经回到祖国。近来,海外归国的人数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被起绰号为“海归”,是“海龟”的谐音,他们踏着外国海浪回到家乡。但是最近中国媒体又为他们起了“海待”的外号,意指“海龟”回国却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待业,变成了“海带”。
  
  不会又得从头再来吧

  谈到这个外号,胡彦民苦笑着说:“这真让人很窘迫。”今年2月份他开始在北京找工作,本以为很容易在跨国公司里找到一个好职位,月薪至少2万元人民币。他给50个公司发了简历,又上门拜访了五、六十家公司,还打了无数电话,并到人才招聘会上挤进挤出。但6个月里,他只得到了4次面试的机会。

  一些公司听到他的薪水期望后就不感兴趣了。另一些公司担心他水平太高,上级会难以领导。而且随着中国大学快速扩张,每年有280万大学毕业生,雇主有丰富的廉价应征者可供选择。过去4年来,海归的平均薪水已经下降了40%。

  胡先生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来自中国各省和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一起竞争。

  “实在难以置信,尽管我们有海外的学位,工作机会相当少。我感到压力很大,很多比我年轻的人,他们没有出国在国内发展,已经有车有房,相当富裕。”

  经过6个月寻找,他最后接受了“加拿大中国商会”的一份临时工作,月薪是7000元人民币。胡先生说:“如果我一定要2万元的话,那现在还是海待呢,现在我想找1.5万甚至1万元的工作,但依然很难。”

  有时,他感到十分心酸:“当我去加拿大时,我知道我要从头开始。但中国是我的家乡,我应该不会又得从头再来吧?”

  一天,他从人才市场上回来,精疲力竭,一无所获。一个邻居问他:“去外国读大学有什么用,花了那么多钱,现在却找不到工作。”

  亨利·王是北京的一位商业咨询顾问,曾留学加拿大,还是一个留学生协会的头头。他解释说:“最大的问题是态度。海归们把薪水期望定的太高,而雇主又担心他们会太贵。海归们已经习惯了北美的薪金水平和生活方式,回到这里必须要经过一段严峻的调整期。”

  “过去他们可以有一些优越感,那时中国与外界差距很大。中国相对贫穷落后。但现在如果你住在上海或北京,你看不到与外国太大的差距。”

  他举例说,一位留学生在纽约获得了学位。回国后,他用流利的英语不停地大谈美国。他想到金融公司工作,却没有人愿意雇用他。他过于自信,雇主们看了他的风格,可能觉得他要价太高。找了一圈工作后,他最后当了英语教师。

  王先生说:“很多时候,你得克服心理障碍。如果你每天都大谈北美,那么你可能就把自己同中国疏离开了。”

  很多“海归”缺乏足够的能力当主管,特别是那些在中国高考落榜,却靠父母资助去西方上大学的人。

  猎头公司“China Team”的副总裁珊蒂·陆说,雇主近几年来对求职者越来越敏感,有些客户甚至声明不雇用海归。求职者发现,在国外待几年已经无法保证他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海归”们的期望也逐渐回归理性。
  
  负文化冲击

  根据一项调查,大约35%的海归在找工作上遇到了麻烦,一些人被迫接受月薪300美元的工作。当他们适应了低工资,还得面对被中国媒体称为“负文化冲击”的问题。

  在西方大学里,中国学生被教育要果断、敢言、自信和独立。但当他们回到一个强调谦虚和集体主义的社会,这些特性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结果,海归们在中国的非正式商业文化中不知所措,这里个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查尔斯·颜1997年从渥太华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他说:“在中国,你必须团队合作,但在加拿大的大学里你学不到这些。在加拿大,一切都很有秩序,所以你会认为中国也应该有秩序,但在中国很多情况下仍然混乱,这需要时间去调整。”

  海归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并不代表中国不希望他们回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发起了运动,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中国人回国,帮助中国改革和发展。成千上万的海归在遍布全国的开发区创业,很多学者和科学家也回国搞研究。

  他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根据一项研究,比起本土企业家,海归企业家更加关注环境、抵制腐败和裙带关系。该研究称,通过联接国内外市场和引进技术,海归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健康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威格说:“中国似乎正在走韩国和台湾地区走过的道路,那里繁荣的经济和逐渐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才流失转变为人才流入。中央政府必须认真研究这一过程,提升中国科技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人们自由出国,然后通过创造适宜的投资环境再把他们从国际市场上吸引回来。”

  现在,“海龟”的困境也开始引起中国当局的担心。“他们承认存在‘海带’问题,尽管在高水平的海归中并未出现这类问题。政府希望有才华的人回国,但如果这些人发现回国工作的困难,他们也可能选择不回来。”

  (董国明 丁雨 编译)加拿大《环球邮报》
海归在中国回归理性

2005-11-16 00:23


  他们被称为“海归”,曾经是高收入的代表。不过,随着中国留学生不断学成归来,现在他们的工资也大幅缩水,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变成了“海待”。

  上世纪80年代,胡彦民(音)还是孩子,那时他对出国充满好奇。当时,对普通人来说,出国好像是一个永远达不成的梦想。

  胡彦民说:“那时候,要出国去,你要么很有钱,要么在国外有什么亲戚或者是家里人是高干。我很羡慕那些人。那时没有互联网,也缺乏信息来源。我们只知道海外一些国家富有而且强大,他们控制着世界。”

  20年后,胡彦民的梦想成真。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和渥太华居住了5年,展开了一段充满惊喜的人生旅程。最终,他获得了渥太华大学的MBA学位。他毕业后没有回国,而是继续呆在加拿大成为一名加拿大公民,并在一家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
  
  “海龟”变“海带”

  去年,他34岁时回到中国。他满心期望能够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一个高薪的职位,但他的梦想破灭了。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人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现在的中国,海外留学的桂冠已经褪色。中国各路大学每年都输出数百万毕业生。无数人都在费尽心思想得到一个管理职位,胡彦民只是其中之一。在待业6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但薪水只有他原来期望值的1/3。

  胡彦民和其他成千上万“海归”的痛苦经历,正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不再与世隔绝,而且对留学归国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求贤若渴了。中国媒体重点报道了这一趋势,“海归”自视甚高却找不到工作,媒体则不断向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但政府对这一现象很担忧。他们能够理解这种社会现象,但是他们也害怕这种现象可能引起一些很严重的问题。

  自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发现自己落后了,需要外国的思想和技术来带动现代化进程。很多中国近代史上的伟人,像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甚至一些当代的领导人,像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都曾留学海外。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度与世隔绝后,一批中国学子又开始留学海外。到了上世纪90年代,赴海外留学已经发展成为洪流。从1978年到2003年,约70万中国学生走进了外国大学的校园,其中加拿大成为中国学生的首选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海外中国留学生开始回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中国经济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吸引,约有17.8万留学生已经回到祖国。近来,海外归国的人数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被起绰号为“海归”,是“海龟”的谐音,他们踏着外国海浪回到家乡。但是最近中国媒体又为他们起了“海待”的外号,意指“海龟”回国却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待业,变成了“海带”。
  
  不会又得从头再来吧

  谈到这个外号,胡彦民苦笑着说:“这真让人很窘迫。”今年2月份他开始在北京找工作,本以为很容易在跨国公司里找到一个好职位,月薪至少2万元人民币。他给50个公司发了简历,又上门拜访了五、六十家公司,还打了无数电话,并到人才招聘会上挤进挤出。但6个月里,他只得到了4次面试的机会。

  一些公司听到他的薪水期望后就不感兴趣了。另一些公司担心他水平太高,上级会难以领导。而且随着中国大学快速扩张,每年有280万大学毕业生,雇主有丰富的廉价应征者可供选择。过去4年来,海归的平均薪水已经下降了40%。

  胡先生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来自中国各省和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一起竞争。

  “实在难以置信,尽管我们有海外的学位,工作机会相当少。我感到压力很大,很多比我年轻的人,他们没有出国在国内发展,已经有车有房,相当富裕。”

  经过6个月寻找,他最后接受了“加拿大中国商会”的一份临时工作,月薪是7000元人民币。胡先生说:“如果我一定要2万元的话,那现在还是海待呢,现在我想找1.5万甚至1万元的工作,但依然很难。”

  有时,他感到十分心酸:“当我去加拿大时,我知道我要从头开始。但中国是我的家乡,我应该不会又得从头再来吧?”

  一天,他从人才市场上回来,精疲力竭,一无所获。一个邻居问他:“去外国读大学有什么用,花了那么多钱,现在却找不到工作。”

  亨利·王是北京的一位商业咨询顾问,曾留学加拿大,还是一个留学生协会的头头。他解释说:“最大的问题是态度。海归们把薪水期望定的太高,而雇主又担心他们会太贵。海归们已经习惯了北美的薪金水平和生活方式,回到这里必须要经过一段严峻的调整期。”

  “过去他们可以有一些优越感,那时中国与外界差距很大。中国相对贫穷落后。但现在如果你住在上海或北京,你看不到与外国太大的差距。”

  他举例说,一位留学生在纽约获得了学位。回国后,他用流利的英语不停地大谈美国。他想到金融公司工作,却没有人愿意雇用他。他过于自信,雇主们看了他的风格,可能觉得他要价太高。找了一圈工作后,他最后当了英语教师。

  王先生说:“很多时候,你得克服心理障碍。如果你每天都大谈北美,那么你可能就把自己同中国疏离开了。”

  很多“海归”缺乏足够的能力当主管,特别是那些在中国高考落榜,却靠父母资助去西方上大学的人。

  猎头公司“China Team”的副总裁珊蒂·陆说,雇主近几年来对求职者越来越敏感,有些客户甚至声明不雇用海归。求职者发现,在国外待几年已经无法保证他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海归”们的期望也逐渐回归理性。
  
  负文化冲击

  根据一项调查,大约35%的海归在找工作上遇到了麻烦,一些人被迫接受月薪300美元的工作。当他们适应了低工资,还得面对被中国媒体称为“负文化冲击”的问题。

  在西方大学里,中国学生被教育要果断、敢言、自信和独立。但当他们回到一个强调谦虚和集体主义的社会,这些特性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结果,海归们在中国的非正式商业文化中不知所措,这里个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查尔斯·颜1997年从渥太华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他说:“在中国,你必须团队合作,但在加拿大的大学里你学不到这些。在加拿大,一切都很有秩序,所以你会认为中国也应该有秩序,但在中国很多情况下仍然混乱,这需要时间去调整。”

  海归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并不代表中国不希望他们回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发起了运动,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中国人回国,帮助中国改革和发展。成千上万的海归在遍布全国的开发区创业,很多学者和科学家也回国搞研究。

  他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根据一项研究,比起本土企业家,海归企业家更加关注环境、抵制腐败和裙带关系。该研究称,通过联接国内外市场和引进技术,海归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健康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威格说:“中国似乎正在走韩国和台湾地区走过的道路,那里繁荣的经济和逐渐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才流失转变为人才流入。中央政府必须认真研究这一过程,提升中国科技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人们自由出国,然后通过创造适宜的投资环境再把他们从国际市场上吸引回来。”

  现在,“海龟”的困境也开始引起中国当局的担心。“他们承认存在‘海带’问题,尽管在高水平的海归中并未出现这类问题。政府希望有才华的人回国,但如果这些人发现回国工作的困难,他们也可能选择不回来。”

  (董国明 丁雨 编译)
还是做个“海藻”吧,每天找工作!
那再来个"海水"吧,天天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