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11:20
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二
本文第一篇,主要说了宋朝君臣文人在伪造兵书和军事理论上的胡说八道,本篇就举例宋朝文武的可笑实践。
1、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吹得厉害的有韩琦和范仲淹。韩琦的破裤子,早在好水川被捅烂了。范仲淹的垃圾之处,由于“宋吹们”吹嘘将兵法的缘故,还没被世人揭晓。本兵家就扒他的底裤。
《宋史》等记载范仲淹所谓军事改革是这样的:
先前,朝廷有诏分派边兵的编制是: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敌人来了则抵御他们,官位低的先出动。范仲淹到了后说:“不挑选将领,以官大小为先后次序,是走的失败道路。”于是他大检阅州兵,得到一万八千人,于是分为六将,每将三千人,使之分部教练,然后探听估计贼寇的多少,使各部队轮番抵御贼寇。
本文上一篇已经介绍过唐朝李靖兵法的六花七军阵,再把兵力说仔细:就是中军4000人,左右虞侯各2800人,前后左右四军各2600人。相比宋朝先前的边兵编制,可知:
宋朝之前的边兵编制,是李靖六花七军制的缺漏版本,没了做后卫的左虞侯军;做前锋的右虞侯军增加到3000人,比唐制多了200人,由都监带领;在单路行军中,和右虞侯军同在中军之前开路的前军、右军被宋朝合并,为5000人,由钤辖带领,比唐制人少200;最后把中军和左军、后军合并,总管带领,为10000人,比唐制多了800人。
(2)由此看来宋朝编制,把唐朝李靖兵法简化缺省了,兵马只有三大部分,降低了对指挥官的水平要求(一个师或者半个军的主官),说明宋朝水平的低下,没了专职后卫军,加大了最高指挥官埋头突进的后患。
但总的说来,早期宋朝边军编制还是遵从李靖兵法的野战军序列,只不过简化得低级。
范仲淹一来就自我发明了,把军队分成数量相等的六个将,那么就不是一个整体的野战军编制,因为没有了主将中军的编制。
虽然,范仲淹可以指定谁是主将,谁当中军,甚至自己上。但是从军事编制上说,没有哪一部分有当主将中军的实力。要知道,唐朝李靖兵法里,中军虽然只有4000人,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但马军就有1000人,占马军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其他各军的两倍。
范仲淹这个二百五,既不能像李世民、李靖那样在一线领军而且亲率骑兵突击,又不给武将以中军主将的位置权力,自己在那切蛋糕玩,以为战场是玩棋子,叫你拱卒就拱卒。军队分派编制,没有重心核心,又没有冲在一线指挥的能力胆识,就靠文人幻想地瞎指挥,能把握什么战场机会?
所以,韩琦在西边自大狂妄损兵折将、丢人现眼,范仲淹在东边绣花磨豆腐事倍功半,两个大活宝,浪费宋朝大把人力物力(据称最高时高达40万兵),结果还要给西夏送岁币,历代丢人榜,这是排得上号的。
所以宋朝文人官宦,就是和歌妓调情填词的本事,其他的别指望。
不过宋吹们还有一计,就是号称西夏有50万兵。有兴趣的请打开地图,看看陕北到内蒙河套之间的毛乌素沙漠等地,再看看贺兰山下小小宁夏,再在河西扒点边角地皮,自己算算在古代党项的半耕半牧的生产力下,能养多少兵,供应多少军械。
可笑!无耻!低级!
吴璘的垃圾阵
    宋吹们吹嘘宋朝阵法多么多么精妙,常举吴璘的叠阵,还引军事史的老昏聩比如王曾瑜之流作为自己的靠山。本兵家就来扒扒这个所谓妙阵法的皮,宋史等是这样记载的:
璘曰:“有新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
(1)说白了,吴璘的叠阵只是一个用拒马固定的难以迅速移动的死阵,用来防守有屏蔽的地域还可以;用在空旷的平原战场,那是走不了跑不脱,其配合的骑兵也没有两翼可言,因为四面八方都是空旷战场,纯粹就是给游牧骑兵集团送人头的。
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吴玠吴璘兄弟,也就是借着陇西秦岭的山险打打胜仗,真到了和金兵平原对决,就多半吃瘪,终其一生,没有夺回陕西关中的希望。
(2)早在春秋战国的兵书《六韬》里,就介绍了使用拒马的野战阵型:
《六韬·犬韬》末: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即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由此可见,《六韬》里的阵更为合理,它用“行马、木蒺藜”,但并不是长枪兵坐不得起,而是要求士兵能抬着行马行进,以各个高大战车为堡垒,前后左右形成移动的堡垒营地,大力士操控强弩在各处提供火力,然后三军疾战,以打退敌人为最终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六韬》里对战车有介绍,大战车是有大型弩装备的,也就是车弩,能对敌人车骑以一击必杀的打击。
笔者已经清晰地证明了,就算是被宋吹们吹上天的吴璘,也不过是个水平低下的垃圾,放到中国古代兵家里,如果严格考察其实践和理论,吴璘兄弟根本就不入流。
岳飞也是一样,英勇顽强武艺高,都可以说,要评兵法韬略、战术素养、战略指挥调配,还是免了吧,免得丢人。
所以,这十几年,在网上和媒体上吹嘘宋朝的,都一群垃圾。本兵家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早就指出,这里面有深刻的现实政治需求在内。中国会不会再次彻底走宋朝的路,在于现在活着的每个人的选择。
                                       兵家纵横法道墨代言人、荣誉掌门  东篱剑客
                                       无王 无帝 无年号  农历丙申年五月初三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二
本文第一篇,主要说了宋朝君臣文人在伪造兵书和军事理论上的胡说八道,本篇就举例宋朝文武的可笑实践。
1、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吹得厉害的有韩琦和范仲淹。韩琦的破裤子,早在好水川被捅烂了。范仲淹的垃圾之处,由于“宋吹们”吹嘘将兵法的缘故,还没被世人揭晓。本兵家就扒他的底裤。
《宋史》等记载范仲淹所谓军事改革是这样的:
先前,朝廷有诏分派边兵的编制是: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敌人来了则抵御他们,官位低的先出动。范仲淹到了后说:“不挑选将领,以官大小为先后次序,是走的失败道路。”于是他大检阅州兵,得到一万八千人,于是分为六将,每将三千人,使之分部教练,然后探听估计贼寇的多少,使各部队轮番抵御贼寇。
本文上一篇已经介绍过唐朝李靖兵法的六花七军阵,再把兵力说仔细:就是中军4000人,左右虞侯各2800人,前后左右四军各2600人。相比宋朝先前的边兵编制,可知:
宋朝之前的边兵编制,是李靖六花七军制的缺漏版本,没了做后卫的左虞侯军;做前锋的右虞侯军增加到3000人,比唐制多了200人,由都监带领;在单路行军中,和右虞侯军同在中军之前开路的前军、右军被宋朝合并,为5000人,由钤辖带领,比唐制人少200;最后把中军和左军、后军合并,总管带领,为10000人,比唐制多了800人。
(2)由此看来宋朝编制,把唐朝李靖兵法简化缺省了,兵马只有三大部分,降低了对指挥官的水平要求(一个师或者半个军的主官),说明宋朝水平的低下,没了专职后卫军,加大了最高指挥官埋头突进的后患。
但总的说来,早期宋朝边军编制还是遵从李靖兵法的野战军序列,只不过简化得低级。
范仲淹一来就自我发明了,把军队分成数量相等的六个将,那么就不是一个整体的野战军编制,因为没有了主将中军的编制。
虽然,范仲淹可以指定谁是主将,谁当中军,甚至自己上。但是从军事编制上说,没有哪一部分有当主将中军的实力。要知道,唐朝李靖兵法里,中军虽然只有4000人,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但马军就有1000人,占马军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其他各军的两倍。
范仲淹这个二百五,既不能像李世民、李靖那样在一线领军而且亲率骑兵突击,又不给武将以中军主将的位置权力,自己在那切蛋糕玩,以为战场是玩棋子,叫你拱卒就拱卒。军队分派编制,没有重心核心,又没有冲在一线指挥的能力胆识,就靠文人幻想地瞎指挥,能把握什么战场机会?
所以,韩琦在西边自大狂妄损兵折将、丢人现眼,范仲淹在东边绣花磨豆腐事倍功半,两个大活宝,浪费宋朝大把人力物力(据称最高时高达40万兵),结果还要给西夏送岁币,历代丢人榜,这是排得上号的。
所以宋朝文人官宦,就是和歌妓调情填词的本事,其他的别指望。
不过宋吹们还有一计,就是号称西夏有50万兵。有兴趣的请打开地图,看看陕北到内蒙河套之间的毛乌素沙漠等地,再看看贺兰山下小小宁夏,再在河西扒点边角地皮,自己算算在古代党项的半耕半牧的生产力下,能养多少兵,供应多少军械。
可笑!无耻!低级!
吴璘的垃圾阵
    宋吹们吹嘘宋朝阵法多么多么精妙,常举吴璘的叠阵,还引军事史的老昏聩比如王曾瑜之流作为自己的靠山。本兵家就来扒扒这个所谓妙阵法的皮,宋史等是这样记载的:
璘曰:“有新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
(1)说白了,吴璘的叠阵只是一个用拒马固定的难以迅速移动的死阵,用来防守有屏蔽的地域还可以;用在空旷的平原战场,那是走不了跑不脱,其配合的骑兵也没有两翼可言,因为四面八方都是空旷战场,纯粹就是给游牧骑兵集团送人头的。
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吴玠吴璘兄弟,也就是借着陇西秦岭的山险打打胜仗,真到了和金兵平原对决,就多半吃瘪,终其一生,没有夺回陕西关中的希望。
(2)早在春秋战国的兵书《六韬》里,就介绍了使用拒马的野战阵型:
《六韬·犬韬》末: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即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由此可见,《六韬》里的阵更为合理,它用“行马、木蒺藜”,但并不是长枪兵坐不得起,而是要求士兵能抬着行马行进,以各个高大战车为堡垒,前后左右形成移动的堡垒营地,大力士操控强弩在各处提供火力,然后三军疾战,以打退敌人为最终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六韬》里对战车有介绍,大战车是有大型弩装备的,也就是车弩,能对敌人车骑以一击必杀的打击。
笔者已经清晰地证明了,就算是被宋吹们吹上天的吴璘,也不过是个水平低下的垃圾,放到中国古代兵家里,如果严格考察其实践和理论,吴璘兄弟根本就不入流。
岳飞也是一样,英勇顽强武艺高,都可以说,要评兵法韬略、战术素养、战略指挥调配,还是免了吧,免得丢人。
所以,这十几年,在网上和媒体上吹嘘宋朝的,都一群垃圾。本兵家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早就指出,这里面有深刻的现实政治需求在内。中国会不会再次彻底走宋朝的路,在于现在活着的每个人的选择。
                                       兵家纵横法道墨代言人、荣誉掌门  东篱剑客
                                       无王 无帝 无年号  农历丙申年五月初三
连猴子都能在头上拉屎的朝代,粉军事是智商问题。楼主不用反驳他们
有人吹过宋朝么?
靠,进来一看,是几个喷子在扯淡啊,你嗨就行!
古代中国军队的远射操典要点
这两天,本兵家发了《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一、二》,又有自大的对我喷多读书,还扯东扯西地说宋朝弓弩射击的提前量什么的。我就是单纯觉得好笑,对着韩信以来最杰出的兵家,谁有资格谈读书多少的问题?还不谈读不读得懂。
为了迁就自大又无知者的阅读水平,我就以接近现代白话的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做开头。如果连明朝白话也看不懂,其实也就没必要谈读书的问题了,先去小学认字,明白?
《练兵实纪》第二、校远射:北方之习,最重于射,但射不在图中。能扯弓射重箭,又去得平,又去得远,又多中,中必深入,此超等射手,不可以寻常待也。射得不远而平,开硬弓发重箭,能中者二等也。射得远而不平,箭轻弓软多中者,三等也。倭人之箭,射皆不远,盖箭重故也。箭重故中人不可当。
《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十三·射法篇》或《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卷三·手足篇》:凡对敌射箭,只是个胆大、力定、势险、节短,则无不中人,无人能避矣。此状形容不出大端:将弓扯起,且勿尽满,且勿轻发,只是四平架手立定,则势自险矣。必待将近数十步,约我一发必能中敌,必能杀人至死。或患将切身,或为贼先锋一中而收利十倍,则节自短矣。马上之贼,只当看大的射,不可射人。谚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头是也。
(3)《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八·操练营阵旗鼓篇》:又近贼五十步(80米)外放起火一枝,各射手兵放箭、放弩、放火箭毕,吹天鹅声喇叭擂鼓,各兵奋勇径奔贼锋
(4)《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卷三·授器解》:凡枪手以枪为短,兼习弓矢为长
(5)《练兵实纪·操马兵》:又吹天鹅声一次,第四层、五层俱出,将杀器放在地,与队总俱射箭
2、戚继光说得很明白,射箭也要遵守《孙子兵法》里提倡的“势险节短”,要求近距离射击,强弓重箭,致死率高、停止作用大。
也就因为这些要求,戚继光对射箭的要求是平射为主,在每一个十二人的鸳鸯阵的小队里,队长和四名长枪手或和枪棍手用弓箭做远程射击,南方正面宽度一丈五尺(4.8米左右),北方为了抵抗骑兵,正面缩小为一丈(3.2米),则南方射箭密度是0.96米一支,北方密度是0.64米一支。
所以,结论很明了,戚继光并不是不喜欢射得中、射得远的超级射手,但是为了杀伤力、停止作用,只有采用射程近的强弓重箭,用团体的高密度平射来解决命中率的问题,达到火力覆盖。
戚继光是明朝的,我再举点古老的例子:
(1)《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我不知道自大者吹嘘的射击技术和吹嘘的宋朝,比飞将军李广怎么样,也不知道他能把现代步兵的射击理论用多少到古代的弓箭弩箭上,我确定的是,看了这段记录,吹不了牛了吧!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虞诩》: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
这段记录算是较早的“饱和攻击”记录了。虞诩命令二十张强弩同时射击一个敌人,比戚继光要狠多了,舍得下本,效果也强。
由此看来,宋吹们谈宋朝的所谓弓弩高技术,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懂行的,知道他们在吹牛,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朝弓弩可以媲美现代步枪和狙击枪了!

这种吹嘘是真存在的,宋吹们吹嘘的神臂弓就是典型,有人调侃道:大宋歼星弩!
还有一个更早例子,但不是汉朝的,是匈奴冒顿单于: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者,辄斩之。已而冒顿以鸣镝自射其善马,左右或不敢射者,冒顿立斩不射善马者。居顷之,复以鸣镝自射其爱妻,左右或颇恐,不敢射,冒顿又复斩之。居顷之,冒顿出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於是冒顿知其左右皆可用。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杀单于头曼,遂尽诛其後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
    内行看门道,冒顿的鸣镝之法,在战术上就是密集射击、饱和攻击的典范。加强部队纪律、提高自身权威,是只懂军事皮毛者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