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對華政策:積極備戰,隨時反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43:40
  亞洲時報在線Michael T Klare撰文



       中國是美國未來的軍事強敵,還是經濟對手?自布什上任以來,美國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然而,華盛頓內部顯然沒有達成一致,其對華政策總是兩種立場之間來回變動。在第一個四年任期裏,兩種立場都沒有佔優;從以下的三事件來看,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已經確定,那就是積極備戰,隨時反華。  



  其一,2月19日華盛頓舉行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參加會議的官員有美國國務卿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與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以及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美日加強安全合作,讓中國非常不安。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日本不但不認真反思戰爭歷史,反而頻頻參拜供奉著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國內的右翼勢力也日益囂張;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企圖利用日本來牽制中國。


  會後發表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聯合聲明》,更招致中國的強烈抗議,因為在美日共同聲明亞太地區12項共同戰略目標中,有三項直接與中國相關,其中包括“鼓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表示:“上述聲明將涉及中國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臺灣問題列入其中,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


  其二,拉姆斯菲爾德6月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Asia Security Conference)上的講話。在回顧了亞洲安全形勢(特別是北韓的核問題)後,美國國防部長把矛頭指向了中國,稱中國在亞洲安全領域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軍力的無理擴展,亞洲安全受到威脅。中國大肆擴充其導彈力量,全球不少地區都在其射程之內。”接著,他問道:“既然沒有受到任何國家的威脅,中國為何要大力發展軍事呢?為何國防預算不斷攀升?為何頻頻進行軍事部署?”


  對北京來講,這些言論甚是滑稽。沒有受到任何國家威脅?那部署在中國海域附近的美國間諜飛機和軍艦只是擺設嗎?美國導彈瞄準中國又怎麼解釋?在過去10年裏,美國為何向臺灣出售了大量的軍事武器?中國四周的美軍基地又是怎麼回事?當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崔天凱憤怒地回擊拉姆斯菲爾德:美國是否因為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的存在而覺得受到了威脅?後者不得不用外交口吻表示“沒有這種威脅”。


  同911事件後的官方聲明相比,拉氏的言論更進一步表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大方向;各方媒體都對此進行了細緻報導。


  其三,今年7月五角大樓公佈的《中國軍力年度報告》。這份報告原定於6月初公佈;由於內容被重新修改,並刪除了一些“刺激性內容”,所以推遲至7月19日。其中原因,有說怕措辭“犀利”影響美國對台軍售,又有說是為布什11月訪華營造友好氣氛。


  該報告還是比較中肯地指出了中國軍力的優勢、劣勢。當然,它重點強調了中國正發展海外作戰的能力,這將對世界的穩定構成威脅。“中國軍力增長的速度和幅度,已經危及地區的軍事平衡。在軍隊現代化發展趨勢下,中國將有能力在亞洲進行一系列軍事行動,威脅著該地區既有的軍事活動。”


  《中國軍力年度報告》始於2000年,僅是一種分析,而非政策檔。不過,今年的報告卻對政策有著暗示意義:“若中國將威脅該地區既有的軍事活動(指美日的聯合軍事活動),需採取緊急措施來進行遏制。”7月20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謝偉森,代表中國政府就美國國防部前一日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向美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指責該報告“無視事實,極力散佈“中國威脅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挑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冷戰思維作祟這邊爭吵的不可開交,但美國百姓和媒體更關注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中海油)對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Unocal)的收購案。由於該收購案受到了美國政界的百般阻撓,中國最後宣佈放棄收購。雖然這條新聞在政壇造成廣泛影響,但難以同布什在對華政策上改弦更張相提並論,因為後者極有可能引發美中兩國之間的軍事爭霸。


  對華政策轉變的真正原因何在?從根本上講,保持美國軍事優勢的傳統戰略思維依然未有動搖。1992年,老布什在1994-1999財政年度《國防規劃導引》(Defense Planning Guidance,DPG)中已提出了這個觀點,後來更被認為是美國冷戰後國防政策的大方向。


  這份檔由國防副部長沃爾伏威茨(Paul Wolfowitz)起草,不過當年年初被洩漏給媒體。檔呼籲,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扼殺一切將造成潛在軍事敵人崛起的機會。“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防止再次出現象蘇聯這樣頗具威脅的對手。我們應竭盡全力,阻止任何試圖支配地區資源的敵對國家,因為有了這種力量,它們有可能成長為世界大國。”自此,這一直是美國全球稱霸的指導方針。


  進入21世紀,美國越來越發覺,中國就是那個“象蘇聯一樣,對其構成威脅,而且有能力成長為世界大國”的國家。在1999年總統選舉時,小布什表示要長期封鎖中國,以保持美國的優勢地位。而這也正是布什提拔賴斯、拉姆斯菲爾德等官員的主要目的。


  911事件發生時,該計劃也在有條不紊地運作中。而美國遭到恐怖襲擊,恰好給了這些新保守主義者一個在全球大肆擴張美國勢力的絕好機會。因政策重心從遏制中國轉向了全球反恐,不少政客認為遏制中國的計劃因此受到影響,並導致發展勢頭減慢。


  反恐集中在特種部隊和步兵的部署,而不是為同軍事大國作戰而準備的高科技戰機、戰艦。對一些軍事戰略家(當然還有不少的軍隊承包商)來講,反恐戰爭都是遏制中國戰略中的插曲。只能耐心等候,直至時機成熟,方能繼續實施遏制中國的計劃;這就到了2005年2月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


  為何在此時改變對華策略,有幾個因素可以考慮。1.公眾對反恐戰爭已經開始生厭。美國人認為,布什政府已陷入伊拉克泥潭而無法動彈:駐伊美軍頻頻受襲,傷亡人數直線上升。再加上今年8月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布什政府的支持率驟減。由於擔心人們再次患上“越南戰爭綜合症”,轉而反對耗資巨大的軍事行動,一些高級軍官開始討論在來年減少駐伊美軍數目的計劃;不過,布什斷然予以否認。


  與此同時,得益於多年的經濟奇跡,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在“與時俱進”。中國的武器裝備落後,多為蘇聯五六十年代的產品,但中國利用其日益增長的社會財富,從俄羅斯購入了不少如戰鬥機、柴電潛艇、驅逐艦等先進武器。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庫也得到了擴充,臺灣和日本已在其射程之內。雖然這些裝備與美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對華盛頓那些主張加強遏制中國的政客來講,中俄間的武器交易就是最好的“彈藥”。因此,美國很有可能加快同中國的軍事競爭。這至少不會造成美國人的流血犧牲;即便有可能,那也是將來的事。


  美國民眾中的反華情緒,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少美國人認為,正是中國不斷膨脹的能源需求,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高企;美國大批製造業工人失業也是拜中國所賜。難怪,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遇到重重政治阻力。
  



  本文作者Michael T Klare是美國國家雜誌(The Nation)防務記者及罕布什爾學院(Hampshire College)主講和平及世界安全研究的教授。其最近著作是《鮮血和石油:美國不斷增大的對進口石油依存度的潛在危險及後果》(Blood and Oil: The Dangers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s Growing Dependence on Imported Petroleum)
[此贴子已经被lumuyu于2005-11-10 10:59:34编辑过]
亞洲時報在線Michael T Klare撰文



       中國是美國未來的軍事強敵,還是經濟對手?自布什上任以來,美國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然而,華盛頓內部顯然沒有達成一致,其對華政策總是兩種立場之間來回變動。在第一個四年任期裏,兩種立場都沒有佔優;從以下的三事件來看,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已經確定,那就是積極備戰,隨時反華。  



  其一,2月19日華盛頓舉行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參加會議的官員有美國國務卿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與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以及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美日加強安全合作,讓中國非常不安。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日本不但不認真反思戰爭歷史,反而頻頻參拜供奉著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國內的右翼勢力也日益囂張;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企圖利用日本來牽制中國。


  會後發表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聯合聲明》,更招致中國的強烈抗議,因為在美日共同聲明亞太地區12項共同戰略目標中,有三項直接與中國相關,其中包括“鼓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表示:“上述聲明將涉及中國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臺灣問題列入其中,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


  其二,拉姆斯菲爾德6月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Asia Security Conference)上的講話。在回顧了亞洲安全形勢(特別是北韓的核問題)後,美國國防部長把矛頭指向了中國,稱中國在亞洲安全領域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軍力的無理擴展,亞洲安全受到威脅。中國大肆擴充其導彈力量,全球不少地區都在其射程之內。”接著,他問道:“既然沒有受到任何國家的威脅,中國為何要大力發展軍事呢?為何國防預算不斷攀升?為何頻頻進行軍事部署?”


  對北京來講,這些言論甚是滑稽。沒有受到任何國家威脅?那部署在中國海域附近的美國間諜飛機和軍艦只是擺設嗎?美國導彈瞄準中國又怎麼解釋?在過去10年裏,美國為何向臺灣出售了大量的軍事武器?中國四周的美軍基地又是怎麼回事?當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崔天凱憤怒地回擊拉姆斯菲爾德:美國是否因為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的存在而覺得受到了威脅?後者不得不用外交口吻表示“沒有這種威脅”。


  同911事件後的官方聲明相比,拉氏的言論更進一步表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大方向;各方媒體都對此進行了細緻報導。


  其三,今年7月五角大樓公佈的《中國軍力年度報告》。這份報告原定於6月初公佈;由於內容被重新修改,並刪除了一些“刺激性內容”,所以推遲至7月19日。其中原因,有說怕措辭“犀利”影響美國對台軍售,又有說是為布什11月訪華營造友好氣氛。


  該報告還是比較中肯地指出了中國軍力的優勢、劣勢。當然,它重點強調了中國正發展海外作戰的能力,這將對世界的穩定構成威脅。“中國軍力增長的速度和幅度,已經危及地區的軍事平衡。在軍隊現代化發展趨勢下,中國將有能力在亞洲進行一系列軍事行動,威脅著該地區既有的軍事活動。”


  《中國軍力年度報告》始於2000年,僅是一種分析,而非政策檔。不過,今年的報告卻對政策有著暗示意義:“若中國將威脅該地區既有的軍事活動(指美日的聯合軍事活動),需採取緊急措施來進行遏制。”7月20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謝偉森,代表中國政府就美國國防部前一日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向美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指責該報告“無視事實,極力散佈“中國威脅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挑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冷戰思維作祟這邊爭吵的不可開交,但美國百姓和媒體更關注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中海油)對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Unocal)的收購案。由於該收購案受到了美國政界的百般阻撓,中國最後宣佈放棄收購。雖然這條新聞在政壇造成廣泛影響,但難以同布什在對華政策上改弦更張相提並論,因為後者極有可能引發美中兩國之間的軍事爭霸。


  對華政策轉變的真正原因何在?從根本上講,保持美國軍事優勢的傳統戰略思維依然未有動搖。1992年,老布什在1994-1999財政年度《國防規劃導引》(Defense Planning Guidance,DPG)中已提出了這個觀點,後來更被認為是美國冷戰後國防政策的大方向。


  這份檔由國防副部長沃爾伏威茨(Paul Wolfowitz)起草,不過當年年初被洩漏給媒體。檔呼籲,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扼殺一切將造成潛在軍事敵人崛起的機會。“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防止再次出現象蘇聯這樣頗具威脅的對手。我們應竭盡全力,阻止任何試圖支配地區資源的敵對國家,因為有了這種力量,它們有可能成長為世界大國。”自此,這一直是美國全球稱霸的指導方針。


  進入21世紀,美國越來越發覺,中國就是那個“象蘇聯一樣,對其構成威脅,而且有能力成長為世界大國”的國家。在1999年總統選舉時,小布什表示要長期封鎖中國,以保持美國的優勢地位。而這也正是布什提拔賴斯、拉姆斯菲爾德等官員的主要目的。


  911事件發生時,該計劃也在有條不紊地運作中。而美國遭到恐怖襲擊,恰好給了這些新保守主義者一個在全球大肆擴張美國勢力的絕好機會。因政策重心從遏制中國轉向了全球反恐,不少政客認為遏制中國的計劃因此受到影響,並導致發展勢頭減慢。


  反恐集中在特種部隊和步兵的部署,而不是為同軍事大國作戰而準備的高科技戰機、戰艦。對一些軍事戰略家(當然還有不少的軍隊承包商)來講,反恐戰爭都是遏制中國戰略中的插曲。只能耐心等候,直至時機成熟,方能繼續實施遏制中國的計劃;這就到了2005年2月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


  為何在此時改變對華策略,有幾個因素可以考慮。1.公眾對反恐戰爭已經開始生厭。美國人認為,布什政府已陷入伊拉克泥潭而無法動彈:駐伊美軍頻頻受襲,傷亡人數直線上升。再加上今年8月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布什政府的支持率驟減。由於擔心人們再次患上“越南戰爭綜合症”,轉而反對耗資巨大的軍事行動,一些高級軍官開始討論在來年減少駐伊美軍數目的計劃;不過,布什斷然予以否認。


  與此同時,得益於多年的經濟奇跡,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在“與時俱進”。中國的武器裝備落後,多為蘇聯五六十年代的產品,但中國利用其日益增長的社會財富,從俄羅斯購入了不少如戰鬥機、柴電潛艇、驅逐艦等先進武器。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庫也得到了擴充,臺灣和日本已在其射程之內。雖然這些裝備與美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對華盛頓那些主張加強遏制中國的政客來講,中俄間的武器交易就是最好的“彈藥”。因此,美國很有可能加快同中國的軍事競爭。這至少不會造成美國人的流血犧牲;即便有可能,那也是將來的事。


  美國民眾中的反華情緒,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少美國人認為,正是中國不斷膨脹的能源需求,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高企;美國大批製造業工人失業也是拜中國所賜。難怪,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遇到重重政治阻力。
  



  本文作者Michael T Klare是美國國家雜誌(The Nation)防務記者及罕布什爾學院(Hampshire College)主講和平及世界安全研究的教授。其最近著作是《鮮血和石油:美國不斷增大的對進口石油依存度的潛在危險及後果》(Blood and Oil: The Dangers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s Growing Dependence on Imported Petroleum)
[此贴子已经被lumuyu于2005-11-10 10:59:3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lumuyu于2005-11-10 10:58:21编辑过]
<P>美帝纳粹是嗜血动物,我们应对只有积极备战。</P>

<P>当然,认清楚,美帝纳粹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最重要的前提!</P>
我们应对只有积极备战[em01]
讨厌繁体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