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的力量:国产“穿山甲”加快走向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10:39
掘进的力量:国产“穿山甲”加快走向世界


2016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5月15日电 题:掘进的力量:国产“穿山甲”加快走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 李鹏


  长百米、由10万个部件组成的钢铁巨物静静地“卧”在总装线上,数十名工人站在它的躯干上忙忙碌碌。几个月之后,这台庞大的钢铁巨物将由40辆卡车运至港口,乘船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
  这是记者日前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掘进机产业中心看到的一幕。正在制造中的钢铁巨物就是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隧道掘进机,又称盾构机,因其主要用于地下施工,也被形象地称为“穿山甲”。

  记者从诞生我国首台复合式盾构机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获悉,2016年,该集团订单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0台,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海外订单成为最大亮点,占比超过20%。而这,距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成立不足6年,距国产盾构走出国门也只有3年。
  6年攻坚圆梦国产“穿山甲”
  从无到有,再到加快走向世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创造了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奇迹,也圆了李建斌多年来的梦想。
  如今,已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董事长的李建斌,曾在中铁隧道集团打了28年的洞。由于制造技术被国外垄断,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把盾构引入国内,李建斌无比羡慕,“人家带着包来,带着包走,就把钱赚了”。
  当时,李建斌就梦想着能造出国产盾构,这也代表着许多工程人员的心声。蒲晓波在加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前,曾是广州地铁项目的一名技术员。有一次,国外购入的盾构机施工中出了故障,由于外方不提供设备参数,蒲晓波和同事们查了半个月,也没查出原因。迫于无奈,施工方只能请“洋工”,“从下飞机,不到半个小时,修改几个参数,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这段经历让蒲晓波刻骨铭心。
  进入新世纪,国内地铁项目不断增多,实现国产盾构的梦想更显迫切。2002年,我国第一个盾构“863”计划起航。除了要攻克机械、电气、液压、传感、力学等难关,盾构机需要十几个系统协调运转,如何将10万个部件集成在一起就令研发人员颇为头疼。
  蒲晓波至今仍清晰记得攻关时的情景:“地下施工又闷又热,为了观察设备运转时的每一个动作,我们每天蹲在施工现场,而这一蹲就是两年多”。
  2008年,我国首台复合式盾构机诞生。2009年,我国第一台硬岩盾构机诞生;同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正式组建,揭开了国产“穿山甲”走向世界的序幕。
  后发崛起“中国创造”远销七国
  从研发出首台盾构机,到第一台盾构机走出国门,中铁装备人用了整整5年时间。
  “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工程检验,谁也不会相信你的产品。”李建斌说,造出首台盾构机后,想找个试验的工地都难。无奈之下,只好瞒着施工方,“冒充”洋货,这才上了工地。而直到施工结束才知道“洋货”是“国产”时,施工方被惊得目瞪口呆。
  随着国产盾构机的横空出世,国外同类产品几乎在国内绝迹。2013年,历经5年发展,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成功应用于郑州中州大道下穿工程,开创了矩形盾构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先河。
  这一案例随即在国际引起关注。此时,新加坡汤申地铁项目正为一处埋深只有3米的标段而苦恼。因为施工难度大,几乎所有的国际厂商都望而却步。最终,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矩形盾构机顺利中标。为此,新加坡方面甚至重新修改了原来的工程设计与工法。
  2015年,中铁装备又专门为蒙华铁路白城隧道研发了马蹄形盾构机。2016年1月,由中铁装备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径硬岩掘进机,被意大利CMC公司采购应用于黎巴嫩大贝鲁特供水项目,这也是自主品牌硬岩掘进机首次被欧美国家采用。
  2015年,中铁装备海外新签合同额实现了增幅356%,令全球同业瞩目。如今,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科技体验馆,利用远程监控技术,所有出厂盾构机的实时运转情况都显示在大屏幕上,其中包括远销海外7国的数十台。
  “中国质量”炼就“大国工匠”
  6年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创下707台的盾构机出厂记录,设备掘进总里程超过1782公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多次在国内外创下月掘进速度的施工记录。
  “中国质量”炼就“大国工匠”。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只有两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才,除了董事长李建斌,另一名就是青年电气技师王保利。因为技术超群,王保利不仅由劳务工转成了正式工,而且还拥有了以自己命名的“王保利号”盾构机。
  而这样的“大国工匠”如今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如雨后春笋。吴毅是首台国产盾构机刀盘焊接的操盘手。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如今不仅自己成长为高级技师,而且先后带出了5名焊接技师和24名高级焊工。
  2014年,吴毅所在的电焊车间推行班组实名制。按照要求,每道工序和焊缝上都必须焊上代表员工的字母和数字。这意味着,今后不管哪道焊缝出了问题,都能倒查到人。
  正是“中国创造”“中国质量”让中铁装备人在未来有了更高的梦想。2015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提出,通过实施供给侧产品和工法创新,不断创造盾构设备新的市场需求,并以此打造国内最大的地下空间开发服务商。
  站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5楼的会议室,李建斌指着楼前的广场,信心满满地说:“9月,采用盾构设备和全新工法的首个地下停车场,将在这个广场下开工,而未来城市地下管廊的施工也将有盾构机的身影。”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5-15/7870901.shtml掘进的力量:国产“穿山甲”加快走向世界


2016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5月15日电 题:掘进的力量:国产“穿山甲”加快走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 李鹏


  长百米、由10万个部件组成的钢铁巨物静静地“卧”在总装线上,数十名工人站在它的躯干上忙忙碌碌。几个月之后,这台庞大的钢铁巨物将由40辆卡车运至港口,乘船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
  这是记者日前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掘进机产业中心看到的一幕。正在制造中的钢铁巨物就是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隧道掘进机,又称盾构机,因其主要用于地下施工,也被形象地称为“穿山甲”。

  记者从诞生我国首台复合式盾构机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获悉,2016年,该集团订单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0台,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海外订单成为最大亮点,占比超过20%。而这,距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成立不足6年,距国产盾构走出国门也只有3年。
  6年攻坚圆梦国产“穿山甲”
  从无到有,再到加快走向世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创造了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奇迹,也圆了李建斌多年来的梦想。
  如今,已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董事长的李建斌,曾在中铁隧道集团打了28年的洞。由于制造技术被国外垄断,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把盾构引入国内,李建斌无比羡慕,“人家带着包来,带着包走,就把钱赚了”。
  当时,李建斌就梦想着能造出国产盾构,这也代表着许多工程人员的心声。蒲晓波在加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前,曾是广州地铁项目的一名技术员。有一次,国外购入的盾构机施工中出了故障,由于外方不提供设备参数,蒲晓波和同事们查了半个月,也没查出原因。迫于无奈,施工方只能请“洋工”,“从下飞机,不到半个小时,修改几个参数,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这段经历让蒲晓波刻骨铭心。
  进入新世纪,国内地铁项目不断增多,实现国产盾构的梦想更显迫切。2002年,我国第一个盾构“863”计划起航。除了要攻克机械、电气、液压、传感、力学等难关,盾构机需要十几个系统协调运转,如何将10万个部件集成在一起就令研发人员颇为头疼。
  蒲晓波至今仍清晰记得攻关时的情景:“地下施工又闷又热,为了观察设备运转时的每一个动作,我们每天蹲在施工现场,而这一蹲就是两年多”。
  2008年,我国首台复合式盾构机诞生。2009年,我国第一台硬岩盾构机诞生;同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正式组建,揭开了国产“穿山甲”走向世界的序幕。
  后发崛起“中国创造”远销七国
  从研发出首台盾构机,到第一台盾构机走出国门,中铁装备人用了整整5年时间。
  “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工程检验,谁也不会相信你的产品。”李建斌说,造出首台盾构机后,想找个试验的工地都难。无奈之下,只好瞒着施工方,“冒充”洋货,这才上了工地。而直到施工结束才知道“洋货”是“国产”时,施工方被惊得目瞪口呆。
  随着国产盾构机的横空出世,国外同类产品几乎在国内绝迹。2013年,历经5年发展,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成功应用于郑州中州大道下穿工程,开创了矩形盾构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先河。
  这一案例随即在国际引起关注。此时,新加坡汤申地铁项目正为一处埋深只有3米的标段而苦恼。因为施工难度大,几乎所有的国际厂商都望而却步。最终,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矩形盾构机顺利中标。为此,新加坡方面甚至重新修改了原来的工程设计与工法。
  2015年,中铁装备又专门为蒙华铁路白城隧道研发了马蹄形盾构机。2016年1月,由中铁装备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径硬岩掘进机,被意大利CMC公司采购应用于黎巴嫩大贝鲁特供水项目,这也是自主品牌硬岩掘进机首次被欧美国家采用。
  2015年,中铁装备海外新签合同额实现了增幅356%,令全球同业瞩目。如今,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科技体验馆,利用远程监控技术,所有出厂盾构机的实时运转情况都显示在大屏幕上,其中包括远销海外7国的数十台。
  “中国质量”炼就“大国工匠”
  6年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创下707台的盾构机出厂记录,设备掘进总里程超过1782公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多次在国内外创下月掘进速度的施工记录。
  “中国质量”炼就“大国工匠”。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只有两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才,除了董事长李建斌,另一名就是青年电气技师王保利。因为技术超群,王保利不仅由劳务工转成了正式工,而且还拥有了以自己命名的“王保利号”盾构机。
  而这样的“大国工匠”如今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如雨后春笋。吴毅是首台国产盾构机刀盘焊接的操盘手。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如今不仅自己成长为高级技师,而且先后带出了5名焊接技师和24名高级焊工。
  2014年,吴毅所在的电焊车间推行班组实名制。按照要求,每道工序和焊缝上都必须焊上代表员工的字母和数字。这意味着,今后不管哪道焊缝出了问题,都能倒查到人。
  正是“中国创造”“中国质量”让中铁装备人在未来有了更高的梦想。2015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提出,通过实施供给侧产品和工法创新,不断创造盾构设备新的市场需求,并以此打造国内最大的地下空间开发服务商。
  站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5楼的会议室,李建斌指着楼前的广场,信心满满地说:“9月,采用盾构设备和全新工法的首个地下停车场,将在这个广场下开工,而未来城市地下管廊的施工也将有盾构机的身影。”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5-15/78709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