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 2016年5月下第10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16:32
《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 2016年5月下第10期 总第154期《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 2016年5月下第10期 总第154期
感谢楼主!好期刊。
除了大山之外,库尔德人没有朋友。
——库尔德谚语

以人数论,库尔德人并不是一个小民族,而是今天中东地区第四大民族,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其主要聚居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四国交界的广大地区,构成一个狭长的“库尔德斯坦”弧形地带,东西约1000公里,南北宽300—500公里,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


库尔德斯坦地理位置图

民族主义的萌芽


萨拉丁的辉煌如同流星划过中世纪的天空,之后留下的仍旧是一片黑暗。13世纪,蒙古铁骑自东方席卷欧亚大陆,库尔德人也惨遭厄运,蒙古人视库尔德人为强盗,“1259年9月间,蒙古军攻叙利亚……见曲儿忒(库尔德)人尽歼之”。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波斯萨法维王朝东西对峙,两大帝国一个以逊尼派为正统,一个以什叶派为正统;一个以突厥人为主,一个以波斯人为主,彼此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双方争夺的中心主要是就是库尔德人居住的地区。1639年,两国签订《席林堡条约》,规定“库尔德斯坦”大部归奥斯曼帝国,另外一部分约2万平方公里归伊朗。从此以后,“库尔德斯坦”被外部势力人为分裂。


约1185年,阿拉伯学者伊斯梅尔·加扎利的作品中的萨拉丁画像

起初,伊斯坦布尔对遥远的库尔德斯坦采用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政策,依靠当地首领实行间接统治:库尔德公国可保持其世袭政权的相对独立与自主,条件是承认奥斯曼的宗主权且在需要时为帝国提供武器和士兵。在接下去的两个世纪里,出现了大小不一的16个库尔德公国和50个库尔德采邑。

18世纪末开始,日益衰败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企图回收曾经下放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1789年,塞里姆三世上台后实行“新政”,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扩大苏丹权力,打击地方分离倾向。这一举动威胁到了库尔德酋长们长期享有的特权,试图保持自治或谋求独立的公国纷纷发动叛乱。而1855—1856年耶兹丹谢尔叛乱失败则标志着几个世纪以来半独立的库尔德公国政权的彻底结束,意味着奥斯曼帝国对库尔德斯坦的“第二次征服”。

库尔德埃米尔公国被消灭,让超越于部落之上的教长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崛起。1880年,“库尔德人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纳克什本迪派教长谢赫乌贝杜拉发动起义。10月,起义军向大不里士推进,结果波斯汗轻易说服苏丹,库尔德运动对他们两者都构成了威胁。面对奥斯曼-波斯联军,起义很快失败,教长最后被流放到麦加并死在那里。


1867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阿卜杜勒- 哈米德二世(1842—1918年)在位于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中拍摄的肖像,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这次起义标志着库尔德民族意识的觉醒,教长第一次提出,“库尔德人不能再忍受波斯和奥斯曼政府针对他们长期的邪恶行径和压迫”。

另一方面,在大规模的库尔德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伊斯坦布尔的统治者意识到,把库尔德封建头领们吸收进帝国体系,是使奥斯曼成为精英统治的中央集权化帝国最后、最重要的阶段。1890年,素丹哈米德二世(1842—1918 )仿效沙俄的哥萨克骑兵组建了以被选中的库尔德部落为兵源的骑兵部队,即哈米迪耶军团( Hamidiye,意为“属于哈米德”),其规模一度达5万人。兵团战士平时游牧,战时出征。他们的家属被免去了绝大部分税赋;部落头领们得到丰厚的报酬,他们或他们的儿子能到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学校学习,且经常被提升到军官或帕夏的高位。许多库尔德人感恩戴德,称哈米德二世为“库尔德人的父亲”。正是哈米迪耶军团“利用部落宿怨建立起一种体制,使(库尔德人)联合起来反对政府变得非常困难”。

同样是这个哈米德在历史上有“血腥苏丹”之称。他派库尔德骑兵与西欧、沙俄列强作战,也利用库尔德武装来镇压国内的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甚至其他库尔德人的反抗,特别是在镇压亚美尼亚人的反抗中,库尔德人扮演了积极而不光彩的角色。1894—1896年亚美尼亚反抗运动期间,库尔德骑兵团首次参与了镇压行动。1997年,设在荷兰海牙的库尔德斯坦流亡议会通过决议承认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行为,同时宣布库尔德骑兵是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手下的犯罪同伙。2008年,由库尔德人组成的土耳其民主社会党正式为1915年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向亚美尼亚人表示道歉(结果第二年该党被土耳其宪法法院取缔)。


与建国梦想擦肩而过



表现1895年11月17日,库尔德人对亚美尼亚人屠杀的画作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奥斯曼帝国最后的疯狂,在一战中,库尔德斯坦处于高加索、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三条战线结合的位置,成为奥斯曼、俄国和英国军队交战的场所。多达50万的库尔德平民和30万站在奥斯曼土耳其一方的库尔德战斗人员死亡。加上在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和俄国死亡的库尔德人,估计约有100万库尔德人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宣告了奥斯曼帝国这个“病夫”的最终死亡。战后的帝国几乎处于完全的政治真空,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纷纷获得解放,某些库尔德头面人物和知识分子也提出了独立的要求,并向巴黎和会派出代表团,要求依照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主张”给库尔德人以自决权。

但是,能否独立建国,库尔德人自己没有发言权。1915年以来协约国的外交构想中,奥斯曼帝国必然解体,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边界地区会产生一些“相关的国家”。1918年10月,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就曾在英国外交部提出建立“自治的库尔德斯坦”的议案,其他外交官也提出不同方案。这些方案中,都谈到如何解决库尔德斯坦问题,其中包括建立三个由英国控制的自治的“库尔德斯坦国”(以苏莱曼尼亚、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尔为基础)的设想。最后,在巴黎和会上,在没有库尔德代表参与的情况下,出席和会的大国越俎代庖讨论了库尔德斯坦问题。1920年8月10日达成的《色佛尔条约》“承诺在库尔德地区建立自治区,如果该地区证明有能力进行独立的话,国联就允许库尔德自治区在其成立一年后为完全独立进行选举”。

《色佛尔条约》在历史上首次承认了库尔德人具有民族自决权利,但它又是一张彻头彻尾的空头支票。巴黎和会的操纵者只是原则性地为自治或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划定了一个“库尔德人占多数的地方”的范围,而所谓的自治计划的实施又有待英国、法国和意大利3国的协商决定。在英国和法国争夺对库尔德人控制权的情况下,库尔德斯坦的自治或独立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兑现。

《色佛尔条约》中也为承受了巨大不幸的亚美尼亚人创建了一个独立国家,许多库尔德人居住的地方划入了“大亚美尼亚”的范围。库尔德人憎恨列强对亚美尼亚人的偏袒——“库尔德人与其接受在外国庇护下的自治,毋宁死去”,以致对《色佛尔条约》中有关“库尔德斯坦自治”的内容反应冷淡,转而投入穆斯塔法·凯末尔的怀抱,站在土耳其人一边反对英、法、希腊对安纳托利亚的占领。库尔德部落武装在马拉什、安特普、乌尔法等地英勇作战,重创法国占领军,为凯末尔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库尔德人发动的两次起义,都为他的铁腕所镇压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一战之后,阿拉伯人已从奥斯曼帝国分裂出去,亚美尼亚人经过大屠杀和驱逐后所剩无几,在人口交换后希腊人也已大大减少(125万希腊人与65万土耳其人交换),库尔德人已成为唯一一个有影响的非土耳其民族。在凯末尔眼中,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只有成为一个民族同质的国家才能确保安全与领土完整,在这个国家里,没有库尔德人的位置。

因此,尽管在与列强新的和谈中,凯末尔的代表声称“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政府是土耳其人的政府也是库尔德人的政府”,但在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署的《洛桑条约》里,这个假装代表库尔德人的政府毫不吝惜地将一大部分库尔德人的土地划归伊拉克(和叙利亚),因而确定了库尔德人分居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的局面,导致库尔德斯坦成为“一个跨国的、只有大致范围、没有明确界限的人文地理区域”;同时也不承认库尔德人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少数民族。在此之前的1923年3月,背信弃义的土耳其官方材料中已删去了所有涉及库尔德人和库尔德斯坦的词语,土耳其地名开始取代库尔德地名。之后的1924年3月,更正式禁止库尔德语,不允许用库尔德语出版刊物,在法庭和学校都只能使用土耳其语。土耳其宪法甚至明确规定:“凡土耳其人,必须进土耳其学校,学习土耳其语,不得有悖于土耳其的礼俗文化。”

没有祖国的民族


意识到被欺骗的库尔德人发起了反抗。1925年2月,教长赛义德起义,在短短一个月内控制了土耳其库尔德斯坦约1/3的地方,并宣布达赫里(Darhini)为库尔德斯坦临时首都。冷眼旁观的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林德西(Lindsay)指出,此次起义对凯末尔主义的国家而言是一个震动,“库尔德斯坦也有民族主义,只是它是库尔德民族主义而非土耳其民族主义”。

库尔德人起义的规模和最初的胜利震惊了凯末尔。安卡拉政府调动3.5万名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还从机场出动尚未发展完善的空军对起义军进行轰炸。4月中旬,赛义德教长被俘遭处决,罪名是“为了创建独立的库尔德斯坦而聚集起来”。一名法官甚至以“一个不懂土耳其语的人对国家不会有好处”为理由,没有进行审讯就判处参加赛义德起义的一名青年死刑,而总共有“大约有5万—25万人死于1925年的起义中”。

1930年和1938年,土耳其的库尔德人又发动了两次起义,都为凯末尔的铁腕所镇压。土耳其军队行动之残暴令外国观察家都大为震惊,以后出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就批评,“刚刚还在为自身独立而战的土耳其人,现在却去镇压要求独立的库尔德人”。但安卡拉不为所动,1946年4月,当局的一项法令寡廉鲜耻地声称“在土耳其没有库尔德少数民族存在过”。迟至1960年,土耳其军方还公开声称“如果库尔德人梦想建国,那么他们将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命运……(土耳其)在自己土地上于1915年已清除了亚美尼亚人”——虽然至今土耳其否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存在。

在土耳其库尔德人武装斗争影响下,伊拉克库尔德人也分别于1922、1927、1935和1943年4次举事,但也全都归于失败。在伊朗,传统上,“不像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库尔德人关系更为紧密。这一种族姻亲关系有时可能使伊朗库尔德人的民族要求变得温和”。但在礼萨汗(1876-1944年)统治时期,政府开始效仿土耳其在伊朗库尔德地区推行波斯化政策,甚至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山地土耳其人”的称呼也被礼萨汗学习,伊朗开始强调使用“山地伊朗人”来替代库尔德人,尽管“库尔德人”这个词尚未被公开禁止。

二战中,礼萨汗的亲德立场使得他的国家被苏英两国出兵占领,1944年苏联向伊朗要求石油开采特许权遭到拒绝,莫斯科立即开始鼓励伊朗共产党势力特别强大的阿塞拜疆,以及有着强烈自治倾向的库尔德斯坦从伊朗分裂出来。1946年1月10日,伊朗阿塞拜疆人宣布成立阿塞拜疆国民政府。1月22日,在苏联的道义和物质支持下,伊朗库尔德人也宣布成立“马哈巴德共和国”(Republic of Mahabad),这是库尔德人建立的第一个近代政权,它的国歌中唱到“库尔德人还活着,我们的旗帜将永不落下”。

可惜这个国家只存在了11个月。伊朗政府在满足苏联开采伊朗北部石油的要求后,苏联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宣布从伊朗撤军。失去莫斯科保护的“马哈巴德共和国”立时作鸟兽散,伊朗军队于12月16日开进了库尔德地区,并于1947年3月处死了“马哈巴德共和国”的总统亚齐·穆罕默德。


1965年,伊拉克北部,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领袖穆斯塔法·巴尔扎尼(骑马者)与他的追随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尔扎尼领导库尔德武装与伊拉克政府奋战。他的儿子马苏德·巴尔扎尼现任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

此后,伊朗的库尔德人的斗争陷入低谷。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中,库尔德人参加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斗争,结果建立起什叶派神权统治的霍梅尼与当年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期间的凯末尔如出一辙,需要时利用和容忍,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对库尔德人大开杀戒。

在随之而来的两伊战争中,伊朗与伊拉克政府在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叛乱同时均无情镇压本国的库尔德人。巴格达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使用了化学武器,在萨达姆的表弟“化学阿里”的指挥下,1988年3月伊拉克军队对东北部的库尔德人发起毒气攻击,造成5000人丧生,3/4的死者为妇女和儿童。

与此同时,为了镇压主张使用暴力及恐怖手段实现独立的库尔德工人党(1978年成立),土耳其对本国东南部实施紧急状态,驻军司令获得全权处理地方紧急事务的大权。通杰利省人口只有1.9万人,但驻军竟达5.5万人。但军事手段终究不能解决东南部的“心灵与思想”问题,几十年如一的残酷的镇压更引来国际社会的谴责,土耳其苦苦想加入的欧盟更是不断地指出土耳其如此对待国内的库尔德人会影响该国入盟。外部压力终于迫使土耳其妥协,1992年之后,土耳其被迫承认“库尔德民族的存在”,并有限解除了库尔德语使用的禁令。

冷战结束后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摧毁了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伊拉克的库尔德人成为这一地缘政治变局的最大赢家,其聚居的杜胡克省、苏莱曼尼亚省和埃尔比勒三省实现自治,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2011年,长期被“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心脏”巴沙尔父子政权压制的叙利亚库尔德人亦趁乱崛起,并在2016年3月17日自行宣布建立自治区政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有的中东政治版图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奠定,彼时的库尔德人与建国理想擦肩而过,100年后的今天,“伊斯兰国”的横空出世已然重绘中东政治版图,库尔德人的命运将会如何,着实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