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杀子?是人老了都糊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58:58
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是武帝的长子,卫子夫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所以刘据是武帝的嫡长子。
汉武帝子嗣并不多,刘据出生的时候武帝年纪不小,所以武帝是兴奋异常的,刘据7岁就被立为太子。
对刘据的教育,武帝也非常重视,耗费心血。
虽然性格上刘据“子不类父”,非常仁厚,不像武帝那么强势,但是武帝对刘据还是认可的。
毕竟武帝时期长年用兵,人民得不到生息,其后需要一个收成之君来巩固汉朝的统治,所以虽然武帝与刘据政见虽然不一致,但也没有深刻的矛盾。
武帝也没有因为“子不类父”有改立太子的想法或行动,毕竟刘据是得到很多大臣认可并支持的,是优秀的,武帝其他儿子没有和刘据可以匹敌的。
武帝任用很多酷吏,所以和仁厚的太子有冲突矛盾,但是王者大道,独尊儒术的大环境下,在大臣们心目中,刘据是一个合格甚至完美的储君,是被寄予厚望的,刘据并没有被逼到非要起兵谋反的境地,况且以刘据的性格和所受的教育,也做不出来谋反的事。
但是晚年的武帝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刚愎多疑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么关键的事情上处理的方法极其错误,结果是甚至没能捕获太子刘据,直接把刘据给逼死了,皇孙被杀。
如果处置得当,刘据被捕获,在审查以后冤屈可能大白,至少刘据不一定会被处死。
从后续历史来看,武帝并没有承受处死刘据后果的资本,武帝死后,汉王朝一度陷入混乱,开始显现出了衰落的样子。除太子刘据,武帝并没有合格的继承人,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武帝并没有太多好的选择。
在太子刘据的事情上,武帝并没有显示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应有的作为,冲动是魔鬼,灭了自己三族,造成了晚年的人生悲剧,一生最大的错误。
事后武帝已经追悔莫及,也只能自食其果,失子的结果对晚年的武帝打击和刺激是巨大的,应该和伊凡雷帝弑子之后的绝望是一样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梁武帝萧衍的昭明太子萧统,明太祖的太子朱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无一不是寄予厚望,费尽心血多方培养,结果到了老年,晚期,却对自己继承人下毒手,导致强盛的王朝走向混乱、衰落,何其蠢也。

汉武帝还真信自己能长生不老?皇位不用传给继承人?不务正业,不说去培养保护好自己的继承人,却去相信方士的鬼话。老了不行了就把权利给予继承人,自己在幕后给予建议,就算继承人有小的错误,也由他去,子孙自有子孙福。

所以说人老了总会糊涂,政治家也是一样,该放权就放权,不要私欲,内欲太重,别占着位子瞎胡闹,搞出许多昏庸的事情。让后人评价什么功过三七分。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是武帝的长子,卫子夫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所以刘据是武帝的嫡长子。
汉武帝子嗣并不多,刘据出生的时候武帝年纪不小,所以武帝是兴奋异常的,刘据7岁就被立为太子。
对刘据的教育,武帝也非常重视,耗费心血。
虽然性格上刘据“子不类父”,非常仁厚,不像武帝那么强势,但是武帝对刘据还是认可的。
毕竟武帝时期长年用兵,人民得不到生息,其后需要一个收成之君来巩固汉朝的统治,所以虽然武帝与刘据政见虽然不一致,但也没有深刻的矛盾。
武帝也没有因为“子不类父”有改立太子的想法或行动,毕竟刘据是得到很多大臣认可并支持的,是优秀的,武帝其他儿子没有和刘据可以匹敌的。
武帝任用很多酷吏,所以和仁厚的太子有冲突矛盾,但是王者大道,独尊儒术的大环境下,在大臣们心目中,刘据是一个合格甚至完美的储君,是被寄予厚望的,刘据并没有被逼到非要起兵谋反的境地,况且以刘据的性格和所受的教育,也做不出来谋反的事。
但是晚年的武帝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刚愎多疑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么关键的事情上处理的方法极其错误,结果是甚至没能捕获太子刘据,直接把刘据给逼死了,皇孙被杀。
如果处置得当,刘据被捕获,在审查以后冤屈可能大白,至少刘据不一定会被处死。
从后续历史来看,武帝并没有承受处死刘据后果的资本,武帝死后,汉王朝一度陷入混乱,开始显现出了衰落的样子。除太子刘据,武帝并没有合格的继承人,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武帝并没有太多好的选择。
在太子刘据的事情上,武帝并没有显示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应有的作为,冲动是魔鬼,灭了自己三族,造成了晚年的人生悲剧,一生最大的错误。
事后武帝已经追悔莫及,也只能自食其果,失子的结果对晚年的武帝打击和刺激是巨大的,应该和伊凡雷帝弑子之后的绝望是一样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梁武帝萧衍的昭明太子萧统,明太祖的太子朱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无一不是寄予厚望,费尽心血多方培养,结果到了老年,晚期,却对自己继承人下毒手,导致强盛的王朝走向混乱、衰落,何其蠢也。

汉武帝还真信自己能长生不老?皇位不用传给继承人?不务正业,不说去培养保护好自己的继承人,却去相信方士的鬼话。老了不行了就把权利给予继承人,自己在幕后给予建议,就算继承人有小的错误,也由他去,子孙自有子孙福。

所以说人老了总会糊涂,政治家也是一样,该放权就放权,不要私欲,内欲太重,别占着位子瞎胡闹,搞出许多昏庸的事情。让后人评价什么功过三七分。
汉武帝对太子起了疑心,那些佞臣再来个火上浇油所以悲剧不可避免,太子之死汉武帝就是罪魁祸首
太子朱标⊙▽⊙
毛主席还杀刘少奇和林彪呢?
朱标怎么也不算吧
朱标是自己死的吧
朱标是自己死的吧
朱标不也说是与明太祖政见有矛盾,忧愤而死。一个王朝继承人,正当壮年,又不是长年患病,怎么会那么容易死?
还有秦始皇的世子扶苏,怎么就能让死在边地?这几号牛掰的皇帝,这做的是什么事?扶苏如果即位,估计就没有汉朝什么事了
害怕儿子势力起来后革老子命,夺老子权。自古皇宫就是一大号屠宰场,时不时就上演一曲子弑父,兄相侵,臣篡位,后宫争风吃醋,人头满地滚
汉武帝对太子起了疑心,那些佞臣再来个火上浇油所以悲剧不可避免,太子之死汉武帝就是罪魁祸首
汉武帝老年就是个二货,那么老了,儿子就算想上位,你让他上不就得了,不早定了会让他上?当皇帝那么久不累啊?
权欲熏心,迷了心窍了,要不是储君杀了也算,连储君都杀,还没有第二选择,刚硬过头了,自己整自己玩
毛主席还杀刘少奇和林彪呢?
少奇同志也可惜,哪点不如华那个啥?
老了还是主动退让好
老了还是主动退让好
再英明的人,上了年纪肯定会糊涂,固执,多疑
汉武帝对太子起了疑心,那些佞臣再来个火上浇油所以悲剧不可避免,太子之死汉武帝就是罪魁祸首
汉武帝他爷爷文帝,父亲景帝要是在天有灵,估计得气吐血
楼主明显在影射伟大领袖(呲牙虎)
楼主明显在影射伟大领袖(呲牙虎)
不用说影射,我说的是一些明君老了以后糊涂自宫的事,觉得他们在对待继承人的问题上太蠢,为那些优秀的继承人可惜。如果只是说老了以后办糊涂事,我朝太祖绝对跑不了。
因为这是已经定性的事,文革是错误发动的
并不是老糊涂,而是权力让人异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康熙。两次废太子。哪一此时老糊涂?每次都有充分的理由,振振有词。唯一的原因就是权力两个字而已。

并不是老糊涂,而是权力让人异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康熙。两次废太子。哪一此时老糊涂?每次都有充分的理 ...
康熙没有少给太子机会吧?两立两废,康熙对儿子们算仁慈了。但是康熙的太子也算混球了,这和老糊涂又是两回事。康熙对臣子又是一个极端,放纵。
明太祖个二货,与太子政见不一致,就要拔剑杀子。他好几个儿子胡作非为还不是一味纵容?
其实楼主想说的还有本朝太祖失子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4:47
少奇同志也可惜,哪点不如华那个啥?


少奇同志?
你是说四清?桃园经验?还是狗肉汤浇地?
让这种人上了位那才叫糟糕
ps:话说这为除了批判太祖的时候会被搬出来当做武器使用,平时还有啥存在感了?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4:47
少奇同志也可惜,哪点不如华那个啥?


少奇同志?
你是说四清?桃园经验?还是狗肉汤浇地?
让这种人上了位那才叫糟糕
ps:话说这为除了批判太祖的时候会被搬出来当做武器使用,平时还有啥存在感了?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5:25
康熙没有少给太子机会吧?两立两废,康熙对儿子们算仁慈了。但是康熙的太子也算混球了,这和老糊涂又是两 ...
这种事情,官方史书都是不可靠的。唯一能够成立的理由就是老皇帝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对接班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能找出无数的毛病,然后上纲上线。

时代最近,大家都记忆犹新的就是林副统帅的“设立国家主席”,结果成为被废的理由
权力永远是稀有之物,失去它你可能一无所有,甚至连生命都会失去,所以,要尽量握紧它。
少奇同志?
你是说四清?桃园经验?还是狗肉汤浇地?
让这种人上了位那才叫糟糕

我记得有一种说法,他是毛周之间的缓冲。
古代这事,中外都没少干。人性罢了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4:47
少奇同志也可惜,哪点不如华那个啥?
原因在这里
http://v.ifeng.com/his/200810/47 ... -107459614870.shtml
不用说影射,我说的是一些明君老了以后糊涂自宫的事,觉得他们在对待继承人的问题上太蠢,为那些优秀的继 ...
你说了这么多,就是不懂人性,一朝大权在握,不当到死,谁舍得放下,和皇权比起来,儿子就是个屁
少奇同志?
你是说四清?桃园经验?还是狗肉汤浇地?
让这种人上了位那才叫糟糕

这么说就太片面太无知
其实楼主想说的还有本朝太祖失子
本朝太祖失子是好事,北棒就是证明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6:24
本朝太祖失子是好事,北棒就是证明
不可能,岸英绝对牢底坐穿,毛和周斗了几十年,最后都没打到周。最后胜出的还是周支持的小平,华靠边站。其实笑到最后的就是周。
不可能,岸英绝对牢底坐穿,毛和周斗了几十年,最后都没打到周。最后胜出的还是周支持的小平,华靠边站。 ...
华就是个笑话,何德何能?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6:24
本朝太祖失子是好事,北棒就是证明
呵呵 一面无凭无据张口就是别人片面无知 一面张口就脑补别人家天下  
呵呵 一面无凭无据张口就是别人片面无知 一面张口就脑补别人家天下
不用说了,给你定性了
闵天王 发表于 2016-4-3 16:50
不用说了,给你定性了
无所谓啊  你给我定性管毛用
当自己是上帝啊
xiaobengbeng 发表于 2016-4-3 16:48
呵呵 一面无凭无据张口就是别人片面无知 一面张口就脑补别人家天下
后期夫人,侄子都上位了,在你这里居然是无凭无据?
还有公主,也在北京当高官吧?
楼主真是。。。。想干什么就直说。。。
真不痛快。。。
结果还不是不到一页就什么都藏不住了?
举几个“老不糊涂”英明领袖的下场:
杨坚,被儿子宰了;
李渊,被儿子圈禁了(这个很确凿);
李隆基,被儿子圈禁了(这个很确凿);
赵匡胤,被弟弟宰了;
朱允炆,还没老就被叔叔逼死了(一说被逼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康熙,被儿子宰了。
本朝太祖失子是中华不幸,台岛老蒋就证明——有个好儿子真好,死了几十年,对岸还有跪舔的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6-4-3 18:07
本朝太祖失子是中华不幸,台岛老蒋就证明——有个好儿子真好,死了几十年,对岸还有跪舔的
地球缺了谁都转,ww没有蒋经国可能民主进程更快。至于ww对岸跪舔蒋二世,纯属对比的结果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6-4-3 17:58
举几个“老不糊涂”英明领袖的下场:
杨坚,被儿子宰了;
李渊,被儿子圈禁了(这个很确凿);
杨坚,康熙被儿子宰了?赵大被赵二宰了?李隆基不糊涂,安史之乱是什么?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6-4-3 17:58
举几个“老不糊涂”英明领袖的下场:
杨坚,被儿子宰了;
李渊,被儿子圈禁了(这个很确凿);
杨坚,废了太子杨勇,篡位晋王杨广;
李渊,对于太子李建成没有起到保护义务,对于长子和次子的矛盾没有调和;
李隆基后期更是昏庸无道,对于李唐最后可以存在,太子李亨起了很大作用;
赵匡胤死时刚50岁,正当壮年,没有传位给后嗣,被篡位,这能叫老不糊涂?
朱允炆英明?孺子就是个废物。
康熙之前的帖子就说了,对后嗣臣子太过纵容,不过传位给4子却是英明。被儿子宰了?野史而已,地摊文学。
恰恰都是老糊涂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