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日本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5:55:07
评日本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
  在这里笔者必须要强调一下,至今为止,日本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轮式或履带装备,在考虑到真实战工况下的实用性之外,将设计的美学也融入其中。

资料图:日本
  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被美军实施了世界上首次原子弹轰炸后,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此后的日本虽然被美军占领,但因为战略的需要其武装力量并没有被彻底解除(保留了部分由日军现役军人转成为警察部队)。1950年爆发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美军开始利用日本战略地位,进行后勤补给甚至担当对人民志愿军情报刺探勤务,也由此开启了日本自卫队建设的序幕。
  1960年代-1970年代,是日本军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美国逐步降低占领军的存在感,提升了日本战后政府的执政强度与“覆盖面积”。尤其是利用了日本面对苏联红军北方舰队所承受的军事压力,以及被占领北方四岛的矛盾,重度武装日本海、空、
  自卫队队。至此,日本开始全面建设军队。
  在笔者看来,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自卫队进攻实力的增强,以及右翼政治团队的话语权的提升,日军已经形成了拥有较强的进攻实力的军队。也正因此,在笔者撰写的所有关于日本军用装备的稿件中,直接使用日本
  自卫队、日本海军或日本空军等字眼儿。
  1970年代,日军需要一款替代老式军用轻卡的小型车。很快三菱重工生产了一款威利斯吉普授权的0.25吨级轻型越野指挥车。经过测试定型后,于1973年进入日本
  自卫队和部分空军服务并命名为“73式轻卡车”(有效载荷0.5吨)。
  1997年,三菱在老“73式轻卡车”基础上推出了新款轻卡车。总重1.94吨(未加武器)、全长4.14m、宽1.765m、全高1.97m以及操作人数1车员+5步兵。改款车型继续采用73式这个名号来代替老版本。
  在“73式轻卡车”服役将近20年后,以
  丰田
  汽车为首的项目组对美军
  悍马
  高机动车进行了测试,并开始了具有日军特色的二次开发。“疾风高机动车”于1988年开始立项至1991年底,联合丰田、三菱与日野的几家军工企业的优势力量后,从九州岛至北海道完成了在日本本土全温带的路测。最终“疾风高机动车”由具备丰富军用越野车研发和生产经验的日野生产(从1960年代末期,日军的中型、重型轮式越野卡车均为日野提供)。
  90年代初期,伴随苏联解体,日军在面对北方四岛上以及北海道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大为减少。其军事思想也发生了转换,尤其是对轮式车辆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1999年“轻装甲车”进入日
  自卫队进行列装测试,在一线部队进行“野蛮暴力式”使用并于2000年定型。总承包商小松制作所在与丰田汽车、五十铃汽车和神户制钢所进行了充分沟通后,大量引入现有车辆的成熟技术,以及部分可控的预研储备技术。所以整车使用了大量民用车辆备件以及质量标准。在日后的维修养护中提供了最大便利性。
  在1980年代,日本
  自卫队就在寻求研发一款较大尺寸的轮式装甲车,老牌日本军工企业小松制作所,获得日本防卫厅的研发和生产8X8轮式装甲车合同。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992年第一台试制车出台,直至1993年1月一共生产出4台样车。1993年-1995年4台测试车进行了长达3万公里的高机动性测试,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辐射和通讯能力测试,炸弹防护性测试。在1995年1月-10月,一共3台样车进入日本
  自卫队驻北海道第九旅团进行实兵测试。1996年这款由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8轮驱动重型装甲车,正式装备日本富士学校以及驻北海道各装甲师团,并命名为“96式轮式装甲车”。
  从1970年代-2000年代,日本
  自卫队的装备思想从“重视履带式装备”,逐渐转为“发展轮式装备”。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与中国发生海、空摩擦甚至走火的几率直线上升。为此,日本
  自卫队在坚持“90式坦克”、“10式坦克”改进与装备同时,开始装备不同功能侧重的轮式装备。从上述笔者罗列的日本
  自卫队在不同时期、装备的不同吨级和功能的轮式车辆特征看,机动性、多功能扩展性、火力与防护级别都将成为下一代日军轮式装备的主要性能提升方向。
  在2015年,日本军方在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陆上装备研究所(隶属于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与发展研究所),正式向外界公布了“13式轮式突击炮”(本文以后简称“13式”)。
  “13式”长宽高8045x2980x2870mm、自重26吨、搭载的一台有三菱提供的可输出420千瓦的6缸增压柴油机、最大续航里程400公里。整车搭载一套105mm口径线膛炮(由日本制钢所授权生产)、标配12.7mm口径并列机枪与7.62mm口径自卫(高射)机枪。如上图所示,日本
  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侧向与炮塔全向都覆盖有用螺栓固定的附加装甲。
  在这里笔者必须要强调一下,至今为止,日本
  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轮式或履带装备,在考虑到真实战工况下的实用性之外,将设计的美学也融入其中。
  “13式”的研发,采用了一种准全新模式。以往,日军多款装备的研发以日国防部制定装备技术指标(尺寸、性能甚至外观),然后指派(竞标)给一个主承包商进行总览负责,由主承包商根据分系统特性分派给不同“实体”进行研发,最终有不同“实体”研发并生产的分系统,送至主承包商合装。而13式轮式突击炮直接在日国防部下属的防卫厅进行研发,将相关信息委派给不同“实体”,最终整车由防卫厅指派的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合装。
  日国防部直属的防卫厅:其实更像一座综合研究所,这个拥有13座主要分支研究单位的机构,主要承担与军事相关的材料、工艺、电子、光学、传统动力、新能源动力等技术的,并拥有与之配套的情报分析部门。对于防卫厅,笔者将会在后续稿件中独家深度解读。尽请关注笔者汽车之家说客专栏。
  上图是“13式”的右后侧特写。清晰可见,13式突击炮垂直的侧向装甲截面、后部稍小的近乎正方形且由左向右横向开启的舱门、可容纳一套自动装弹机的焊接炮塔、以及第四驱动桥裸露在外的悬架和传动组件。
  根据15年早些时候,日防卫厅对外展示的实车放出的消息看。“13式”搭载的105毫米口径地后座高堂压的滑膛炮,仍然使用源于德军豹式120mm口径莱茵钢铁生产的滑膛炮技术。经过授权以及二次开发,由日本制钢所(承担日海、
  自卫队所有装备的装甲板、轻型铝制车身材质、海军潜艇高耐压壳体、航母第一甲板的研发与部分生产任务)根据“13式”研发企划书进行排产。实际上,日防卫厅从指定“13式”火炮技术细节至下派只有13个月时间,而制钢所从接到研发合同到拿出接近成品的正样炮,只花费了不到15个月时间。从正样炮接受防卫厅测试,到装车完成定型试验用来修改火炮细节技术的时间更缩短至11个月。
  相比对美军、德军以及我军研发一款全新火炮(或重大改进)全部周期或花费31个月、42个月、6X个月。笔者想强调的是,并非我人民解放军装备体系落后,而是相对日本、美国、德国(欧洲)的军事科学体系中,对涉及全新技术的材料、工艺、大规模加工成本控制,都有着广泛的储备。尤其是日本,在民用汽车、舰船、航空(天)工业是十分的前提下,对较为“边缘”的火炮技术的储备(虽然经过授权生产)以及二次研发能力,恐怕是最容易被忽略且最具战略意义。
  “13式”在引入了大量日本尖端技术同时,也将民用车的可靠性、耐用性考虑其中,为了降低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甚至通过修改部分成熟分系统,垂直载入到“13式”中。
  左上图:“13式”搭载的105mm口径滑膛炮使用的“胡椒瓶”炮口制退器特写。为了让自重斤26吨的载具承受全向360度射击(3发穿甲弹2分钟急速射)所带来的后坐力,并保证火炮具备1公里距离击穿0.5米钢板的效能,在炮口处加装两级炮口制退器。“13式”火炮威力与后坐力的矛盾,被日本制钢所在炮弹装药配比(降低装药容量、提升燃烧效率)、穿甲弹飞行姿态、穿甲作用力、火炮后座力行程优化、车身重心设定、整车悬架与减震阻尼调校,多个参数上进行平衡。
  右上图:“13式”炮塔根部炮长观瞄系统的光学镜头。因为是固定在火炮耳轴上,所以会随着火炮俯仰动作而变化角度。另外,“13式”为了提升野外更换火炮速度,火炮可以整根从炮塔耳轴处抽取。
  左下图:“13式”炮塔顶端装甲板细节特写(从炮塔后部向前部拍摄)。与车身侧面、炮塔前端用螺栓固定附加装甲处理不同的是,炮塔顶端标准状态不会搭载额外的附加装甲。炮塔顶端本体安装的螺栓,用于车内相关附件便于从车外拆卸以及固定附加装甲。
  右下图:“13式”炮长双通道观瞄器具特写。关于日本
  自卫队“90式”、“10式”坦克的火控系统,一直被外界所不能确认。不过使用了与以色列
  自卫队梅卡瓦系列坦克相似的“猎歼式”观察-瞄准策略,被解放军相关单位确认无疑。从“90式”坦克装备早期“猎歼式”观瞄策略,经过“10式”坦克的进化,至“13式”持续改进,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成倍的性能提升。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控制芯片体积的缩小,已经为“13式”的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发展平台。反而是软件控制策略的提升,才最值得关注。普遍认为“13式”的有效观察距离,已经可以在较好气象环境下的5公里距离分辨10立方厘米物体;在夜间微光范围下3公里距离分辨1立方米物体;在复杂环境下利用微光、夜视多重手段,可以对移动物体在2公里距离进行“动-动”的精准射击(攻击目标最小体积范围在50立方厘米-2立方米)。
  上图是“13式”炮塔右前侧特写。可以清晰看到,炮塔右前侧的激光警告防卫系统传感器、炮长双通道观瞄仪器、火炮右侧的并列机枪射击孔、炮塔上端左侧的车长周视稳定观察设备、以及自卫用机枪。
  通过图片研判“13式”炮塔细节:
  直角与折线可以有效提升物理隐身效能;对红外与热成像具备一定“遮蔽”作用的涂层;炮塔全向(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安装有主动防御激光警告传感器;而“13式”装备了归属主动防御范畴的激光告警系统,又可以被看做是日本
  自卫队装备思想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上图是“13式”炮塔右前侧主动防御系统的激光感知单元与车长周视观瞄系统特写。对于“13式”炮长与车长观察、瞄准与设计的控制策略如下:
  当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控制火炮射击。
  近距离研判“13式”主动防御激光告警传感器细节,可以看到原本被罩板覆盖的传感器(拆除了罩板)共有上、中、下三组器件(点击大图可见焊接的线路板)。为了便于更换,外部罩板具备轻微保护作用(为了不影响激光告警传感器工作精度,罩板材质与厚度将被严格限制),内部的集成元器件的小总成(线路板)通过2条螺栓固定。
  仔细观察激光告警传感器周边的炮塔焊接细节,并非被误解的日系车做工精细那样神乎其神。部分装甲板边缘仍然存在着不规则处理细节,当然这种“粗犷”并不影响车辆防护性能。
  “13式”炮长双通道观瞄系统的正向,被两扇可在舱内控制开关的盖板保护,而左、右、后、上端责备一块整体装甲板包裹。为了便于维修更换,保护盖用9条螺栓固定。
  “13式”炮塔两侧后部设有搭载备品或弹药箱的置物架,可以用帆布带固定或捆绑。从上图可见,炮塔两侧的置物架都是通过螺栓与炮塔焊接主体固定。这种可拆卸的置物架,不仅可以提升应急装备携行便利性,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换装附加装甲。
  “13式”炮塔顶端分布着炮长、车长舱口、高射机枪、横风传感器、杂物固定支架等物品。如上图所示,“13式”炮塔顶端装甲的表面处理工业值得称赞。
  “13式”装备的横风传感器,由法国汤姆逊集团下属的THALES公司提供。这家以制造武器侦察系统、火控系统和操纵系统著称的公司,是欧洲第一大军备军火系统供应商。以制造精密设备与电子产品著称的日本,选择为“13式”使用THALES提供的横风传感器,意味着这款轮式突击炮的性能火控精度具备较高水平,更意味着日本军工的另一种状态。
  横风传感器:坦克火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用于收集射击时风速(角度)。高性能横风传感器提供的参数与距离、目标运动角速度、炮耳轴倾斜角度参数以及自身运动(上下、前后)参数、甚至包含弹药温度等数十种参数,为火控系统打击目标提供数据保障。
  上图是“13式”炮塔上端车长舱盖特写。装备7面观察镜,并匹配高射机枪的车长舱盖,可用单手轻松开启或关闭具备装甲防护的舱盖。但是舱盖采用不可360度旋转的设定,只能从前向后翻转开启。围绕车长舱盖四周分布的不同口径固定螺母,可用于固定附加装甲或其他附件。
  日系做工的精细与人性化,在“13式”车长机枪支架处体现的淋淋尽至。铸造的支架刚性固定在车长舱盖处,为了便于安装弹链与弹匣两种供弹具的机枪,分别设定了不同位置的但可回收软包。
  在本文之前笔者曾提及,“13式”不仅集成了全新研发的电子系统、观瞄系统、火控系统,也引用了较为成熟且经过加强的的商用车系统。诸如,动力、传动等分系统,已经不再像日军装备的“96式轮式装甲车”军用味儿浓厚了。
  在日本实行的是右舵驾驶,因此“13”式的驾驶员被安排在右侧,动力舱设定在前部靠左,排气管也就近在车辆左侧。由上图可见,排气管周边的装甲板已经被尾气熏黑。
  位于整车右前侧的驾驶舱顶部的观察舱盖,加装3具瞭望窗口,中间一具观察窗具备电加热功能。
  让笔者感兴趣的是,“13式”的悬架似乎更脆弱且更“商用化”。从上图“13式”机动中转向的特写可以很清楚看到,前悬架的转向系统由众多的“拉杆”构成。这与传统硬轴非独立悬架支撑的SUV结构相似。
  从目前获悉得信息看,“13式”为8X8驱动,第1、2轴(4车轮)负责转向并兼顾驱动,第3、4轴只负责驱动。
  因为“13式”为日本
  自卫队最新现役装备,对其细节介绍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少之又少,笔者也只能通过掌握的少数图片和某模型厂推出的模型手板结合深入分析。
  硕大的炮塔占据了整车近一半长度,车长与炮长并排集中在炮打中后部,宽大的尾部可容纳一套16发整装炮弹的自动装弹机。炮塔两侧前端左右各4组烟雾发射器的侧向被装甲板保护。炮塔顶部所有裸露的部分均可增加额外的防护套件。
  车身前部左侧是动力舱,主机、变速器均可通过拆除三组百叶窗后整体吊装。位于第2、3驱动桥中间的车体侧面加装散热片,可以通过散热水道将动力舱的热量降低(为了降低热红外特征,动力舱与散热系统外部的装甲涂层进行特殊处理,并通过喷洒水雾降低散热系统温度)。
  如上图“13式”左转向“满舵”时,第1、2驱动桥的车轮转向角度并非一致,而是根据转向角度进行了限制,以便更平顺的进行过弯。在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第1驱动桥的液压减震套筒。
  上图是“13式”第1驱动桥的转向拉杆以及转向机输出轴特写。其工作原理与北京汽车厂生产的“BJ-212”或“切诺基”相似,方向机输出轴固定一条转向拉杆连接对象车轮,然后在对象车轮引出一条转向拉杆固定另一侧车轮,如果需要还可以加装转向减震套筒便与降低操控强度。
  如果说前悬架的简配只是降低成本的一种考量,后悬架(第3、4驱动桥)的“丐版”已然将“13式”民用大卡车风范更加彻底的表露出来。
  上图是“13式”第4驱动桥特写:双A臂+减震套筒,传动半轴采用橡胶防尘套、后差速器加装散热片。这种结构用在民用车上算是“豪华”配置,尤其是在载荷5吨级的运输卡车上更是“逆天”的配置。可是用在军用装甲车上,且毫无任何装甲保护,所有悬架与传动轴以及差速器都裸露在装甲板外侧,随时都有被地雷或IED(路边爆炸物)损毁的危险。
  从“13式”模型手板下部可见:第1、2转向驱动桥的差速器被框型副车架支撑,并通过位于左侧转向减震器+连杆的结构,将转向力矩传递给第2转向桥。第3、4驱动桥的差速器也被尺寸更大的框型副车架支撑。所有驱动桥的动力,由3条主传动轴传递。
  到这里,笔者已经很清楚“13式”的主要用途,或将不再针对日益加重的中日冲突中与解放军09式轮式突击炮的对决。
  纵观与“13式”相类似的8轮驱动“96式”装甲车,虽然较早研发并装备,但技战术研发思想与使用目的截然不同。
  从悬架比对,“96式”虽然也采用双A臂+传动半轴结构,但是差速器与主传动轴全部在车身装甲板保护内,对轻微的冲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上图是日本
  自卫队“96式”轮式装甲车传动结构简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纵向布置的发动机,通过C、E、D、F、G、H、I、J,8组差速器和8条传动轴进行动力分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前2轴或后2轴驱动行驶。虽然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可是可以用最小的空间进行布置,额外的重量与空间为提升防护或增加作战全重。
  其实,日本
  自卫队军部很清楚“13式”的“防护不足,机动过剩”以及“96式”的“火力不足,防护足够”的特点。为了提升老装备的战斗力,与新装备携行作战,推出了“96式改型轮式突击炮”。利用“96式”底盘换装大功率动力、强化传动组件、加装“13式”炮塔(含105突击炮),组成的将防护、机动、火力、信息等性能更均衡的准全新装备。
  从装备时间看,“13式”的火力优势逐步在降低,信息化的优势在持续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控了电磁、电子战话语权就可以掌控战场全部主动权。
  笔者有话说:
  三菱重工的军事潜力早已脱离了一般工业集团的实力
  “13式”从研发、生产以及装备背景研判,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应部队,执行远程机动作战任务,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以及反装甲等任务。但是在26吨自重的大前提下,强化了实时信息化处理能力(可上传至旅团级作战指挥中心、下分配给其他同型作战单位以及不同归属的连排单位),弱化了防护与火力效能。尤其是“13式”也安装了与“10式主战坦克”相近的战车综合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战术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帮助上级和车长进行决策、指挥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诸如威胁报警、敌我识别、目标分配、火力呼唤、战场态势及车辆状态等方面信息的处理,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日本的四面环海的国土状况,决定了其优先发展海军、空军后
  自卫队的梯次节奏,但是有过多次侵略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的经历,甚至妄图将中国东北三省纳入日本本土范畴的野心,对陆上装甲军备的发展则以解放军为对手展开。
  1980年代之前,日本
  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装甲、轮式装备有着明显符合日本本土作战特征。
  1990年代后日本
  自卫队装备则以“少装备、多研发、保持潜力”的原则,围绕火力与防护能力进行重点装备。
  2000年代后,日军已经按耐不住的将其战斗力向进攻领域扩散。空中突击、海军保障
  自卫队进行夺岛登陆作战。
  三菱重工将会持续为日本
  自卫队提供包括坦克在内的多款重型装备,并为日本海军提供全新研发的两栖作战用履带、轮式载具。全新研发的履带式登陆载具将会使用“10式”坦克的动力总成,使得水上推进速度达到46公里/小时。最终定装车将于2016年晚些时候提供给日军。
  那么问题来了,下次膏药旗升起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在何时何地呢?评日本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
  在这里笔者必须要强调一下,至今为止,日本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轮式或履带装备,在考虑到真实战工况下的实用性之外,将设计的美学也融入其中。

资料图:日本
  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被美军实施了世界上首次原子弹轰炸后,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此后的日本虽然被美军占领,但因为战略的需要其武装力量并没有被彻底解除(保留了部分由日军现役军人转成为警察部队)。1950年爆发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美军开始利用日本战略地位,进行后勤补给甚至担当对人民志愿军情报刺探勤务,也由此开启了日本自卫队建设的序幕。
  1960年代-1970年代,是日本军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美国逐步降低占领军的存在感,提升了日本战后政府的执政强度与“覆盖面积”。尤其是利用了日本面对苏联红军北方舰队所承受的军事压力,以及被占领北方四岛的矛盾,重度武装日本海、空、
  自卫队队。至此,日本开始全面建设军队。
  在笔者看来,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自卫队进攻实力的增强,以及右翼政治团队的话语权的提升,日军已经形成了拥有较强的进攻实力的军队。也正因此,在笔者撰写的所有关于日本军用装备的稿件中,直接使用日本
  自卫队、日本海军或日本空军等字眼儿。
  1970年代,日军需要一款替代老式军用轻卡的小型车。很快三菱重工生产了一款威利斯吉普授权的0.25吨级轻型越野指挥车。经过测试定型后,于1973年进入日本
  自卫队和部分空军服务并命名为“73式轻卡车”(有效载荷0.5吨)。
  1997年,三菱在老“73式轻卡车”基础上推出了新款轻卡车。总重1.94吨(未加武器)、全长4.14m、宽1.765m、全高1.97m以及操作人数1车员+5步兵。改款车型继续采用73式这个名号来代替老版本。
  在“73式轻卡车”服役将近20年后,以
  丰田
  汽车为首的项目组对美军
  悍马
  高机动车进行了测试,并开始了具有日军特色的二次开发。“疾风高机动车”于1988年开始立项至1991年底,联合丰田、三菱与日野的几家军工企业的优势力量后,从九州岛至北海道完成了在日本本土全温带的路测。最终“疾风高机动车”由具备丰富军用越野车研发和生产经验的日野生产(从1960年代末期,日军的中型、重型轮式越野卡车均为日野提供)。
  90年代初期,伴随苏联解体,日军在面对北方四岛上以及北海道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大为减少。其军事思想也发生了转换,尤其是对轮式车辆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1999年“轻装甲车”进入日
  自卫队进行列装测试,在一线部队进行“野蛮暴力式”使用并于2000年定型。总承包商小松制作所在与丰田汽车、五十铃汽车和神户制钢所进行了充分沟通后,大量引入现有车辆的成熟技术,以及部分可控的预研储备技术。所以整车使用了大量民用车辆备件以及质量标准。在日后的维修养护中提供了最大便利性。
  在1980年代,日本
  自卫队就在寻求研发一款较大尺寸的轮式装甲车,老牌日本军工企业小松制作所,获得日本防卫厅的研发和生产8X8轮式装甲车合同。1988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1992年第一台试制车出台,直至1993年1月一共生产出4台样车。1993年-1995年4台测试车进行了长达3万公里的高机动性测试,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辐射和通讯能力测试,炸弹防护性测试。在1995年1月-10月,一共3台样车进入日本
  自卫队驻北海道第九旅团进行实兵测试。1996年这款由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8轮驱动重型装甲车,正式装备日本富士学校以及驻北海道各装甲师团,并命名为“96式轮式装甲车”。
  从1970年代-2000年代,日本
  自卫队的装备思想从“重视履带式装备”,逐渐转为“发展轮式装备”。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与中国发生海、空摩擦甚至走火的几率直线上升。为此,日本
  自卫队在坚持“90式坦克”、“10式坦克”改进与装备同时,开始装备不同功能侧重的轮式装备。从上述笔者罗列的日本
  自卫队在不同时期、装备的不同吨级和功能的轮式车辆特征看,机动性、多功能扩展性、火力与防护级别都将成为下一代日军轮式装备的主要性能提升方向。
  在2015年,日本军方在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陆上装备研究所(隶属于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与发展研究所),正式向外界公布了“13式轮式突击炮”(本文以后简称“13式”)。
  “13式”长宽高8045x2980x2870mm、自重26吨、搭载的一台有三菱提供的可输出420千瓦的6缸增压柴油机、最大续航里程400公里。整车搭载一套105mm口径线膛炮(由日本制钢所授权生产)、标配12.7mm口径并列机枪与7.62mm口径自卫(高射)机枪。如上图所示,日本
  自卫队13式轮式突击炮侧向与炮塔全向都覆盖有用螺栓固定的附加装甲。
  在这里笔者必须要强调一下,至今为止,日本
  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轮式或履带装备,在考虑到真实战工况下的实用性之外,将设计的美学也融入其中。
  “13式”的研发,采用了一种准全新模式。以往,日军多款装备的研发以日国防部制定装备技术指标(尺寸、性能甚至外观),然后指派(竞标)给一个主承包商进行总览负责,由主承包商根据分系统特性分派给不同“实体”进行研发,最终有不同“实体”研发并生产的分系统,送至主承包商合装。而13式轮式突击炮直接在日国防部下属的防卫厅进行研发,将相关信息委派给不同“实体”,最终整车由防卫厅指派的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合装。
  日国防部直属的防卫厅:其实更像一座综合研究所,这个拥有13座主要分支研究单位的机构,主要承担与军事相关的材料、工艺、电子、光学、传统动力、新能源动力等技术的,并拥有与之配套的情报分析部门。对于防卫厅,笔者将会在后续稿件中独家深度解读。尽请关注笔者汽车之家说客专栏。
  上图是“13式”的右后侧特写。清晰可见,13式突击炮垂直的侧向装甲截面、后部稍小的近乎正方形且由左向右横向开启的舱门、可容纳一套自动装弹机的焊接炮塔、以及第四驱动桥裸露在外的悬架和传动组件。
  根据15年早些时候,日防卫厅对外展示的实车放出的消息看。“13式”搭载的105毫米口径地后座高堂压的滑膛炮,仍然使用源于德军豹式120mm口径莱茵钢铁生产的滑膛炮技术。经过授权以及二次开发,由日本制钢所(承担日海、
  自卫队所有装备的装甲板、轻型铝制车身材质、海军潜艇高耐压壳体、航母第一甲板的研发与部分生产任务)根据“13式”研发企划书进行排产。实际上,日防卫厅从指定“13式”火炮技术细节至下派只有13个月时间,而制钢所从接到研发合同到拿出接近成品的正样炮,只花费了不到15个月时间。从正样炮接受防卫厅测试,到装车完成定型试验用来修改火炮细节技术的时间更缩短至11个月。
  相比对美军、德军以及我军研发一款全新火炮(或重大改进)全部周期或花费31个月、42个月、6X个月。笔者想强调的是,并非我人民解放军装备体系落后,而是相对日本、美国、德国(欧洲)的军事科学体系中,对涉及全新技术的材料、工艺、大规模加工成本控制,都有着广泛的储备。尤其是日本,在民用汽车、舰船、航空(天)工业是十分的前提下,对较为“边缘”的火炮技术的储备(虽然经过授权生产)以及二次研发能力,恐怕是最容易被忽略且最具战略意义。
  “13式”在引入了大量日本尖端技术同时,也将民用车的可靠性、耐用性考虑其中,为了降低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甚至通过修改部分成熟分系统,垂直载入到“13式”中。
  左上图:“13式”搭载的105mm口径滑膛炮使用的“胡椒瓶”炮口制退器特写。为了让自重斤26吨的载具承受全向360度射击(3发穿甲弹2分钟急速射)所带来的后坐力,并保证火炮具备1公里距离击穿0.5米钢板的效能,在炮口处加装两级炮口制退器。“13式”火炮威力与后坐力的矛盾,被日本制钢所在炮弹装药配比(降低装药容量、提升燃烧效率)、穿甲弹飞行姿态、穿甲作用力、火炮后座力行程优化、车身重心设定、整车悬架与减震阻尼调校,多个参数上进行平衡。
  右上图:“13式”炮塔根部炮长观瞄系统的光学镜头。因为是固定在火炮耳轴上,所以会随着火炮俯仰动作而变化角度。另外,“13式”为了提升野外更换火炮速度,火炮可以整根从炮塔耳轴处抽取。
  左下图:“13式”炮塔顶端装甲板细节特写(从炮塔后部向前部拍摄)。与车身侧面、炮塔前端用螺栓固定附加装甲处理不同的是,炮塔顶端标准状态不会搭载额外的附加装甲。炮塔顶端本体安装的螺栓,用于车内相关附件便于从车外拆卸以及固定附加装甲。
  右下图:“13式”炮长双通道观瞄器具特写。关于日本
  自卫队“90式”、“10式”坦克的火控系统,一直被外界所不能确认。不过使用了与以色列
  自卫队梅卡瓦系列坦克相似的“猎歼式”观察-瞄准策略,被解放军相关单位确认无疑。从“90式”坦克装备早期“猎歼式”观瞄策略,经过“10式”坦克的进化,至“13式”持续改进,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成倍的性能提升。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控制芯片体积的缩小,已经为“13式”的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发展平台。反而是软件控制策略的提升,才最值得关注。普遍认为“13式”的有效观察距离,已经可以在较好气象环境下的5公里距离分辨10立方厘米物体;在夜间微光范围下3公里距离分辨1立方米物体;在复杂环境下利用微光、夜视多重手段,可以对移动物体在2公里距离进行“动-动”的精准射击(攻击目标最小体积范围在50立方厘米-2立方米)。
  上图是“13式”炮塔右前侧特写。可以清晰看到,炮塔右前侧的激光警告防卫系统传感器、炮长双通道观瞄仪器、火炮右侧的并列机枪射击孔、炮塔上端左侧的车长周视稳定观察设备、以及自卫用机枪。
  通过图片研判“13式”炮塔细节:
  直角与折线可以有效提升物理隐身效能;对红外与热成像具备一定“遮蔽”作用的涂层;炮塔全向(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安装有主动防御激光警告传感器;而“13式”装备了归属主动防御范畴的激光告警系统,又可以被看做是日本
  自卫队装备思想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上图是“13式”炮塔右前侧主动防御系统的激光感知单元与车长周视观瞄系统特写。对于“13式”炮长与车长观察、瞄准与设计的控制策略如下:
  当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控制火炮射击。
  近距离研判“13式”主动防御激光告警传感器细节,可以看到原本被罩板覆盖的传感器(拆除了罩板)共有上、中、下三组器件(点击大图可见焊接的线路板)。为了便于更换,外部罩板具备轻微保护作用(为了不影响激光告警传感器工作精度,罩板材质与厚度将被严格限制),内部的集成元器件的小总成(线路板)通过2条螺栓固定。
  仔细观察激光告警传感器周边的炮塔焊接细节,并非被误解的日系车做工精细那样神乎其神。部分装甲板边缘仍然存在着不规则处理细节,当然这种“粗犷”并不影响车辆防护性能。
  “13式”炮长双通道观瞄系统的正向,被两扇可在舱内控制开关的盖板保护,而左、右、后、上端责备一块整体装甲板包裹。为了便于维修更换,保护盖用9条螺栓固定。
  “13式”炮塔两侧后部设有搭载备品或弹药箱的置物架,可以用帆布带固定或捆绑。从上图可见,炮塔两侧的置物架都是通过螺栓与炮塔焊接主体固定。这种可拆卸的置物架,不仅可以提升应急装备携行便利性,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换装附加装甲。
  “13式”炮塔顶端分布着炮长、车长舱口、高射机枪、横风传感器、杂物固定支架等物品。如上图所示,“13式”炮塔顶端装甲的表面处理工业值得称赞。
  “13式”装备的横风传感器,由法国汤姆逊集团下属的THALES公司提供。这家以制造武器侦察系统、火控系统和操纵系统著称的公司,是欧洲第一大军备军火系统供应商。以制造精密设备与电子产品著称的日本,选择为“13式”使用THALES提供的横风传感器,意味着这款轮式突击炮的性能火控精度具备较高水平,更意味着日本军工的另一种状态。
  横风传感器:坦克火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用于收集射击时风速(角度)。高性能横风传感器提供的参数与距离、目标运动角速度、炮耳轴倾斜角度参数以及自身运动(上下、前后)参数、甚至包含弹药温度等数十种参数,为火控系统打击目标提供数据保障。
  上图是“13式”炮塔上端车长舱盖特写。装备7面观察镜,并匹配高射机枪的车长舱盖,可用单手轻松开启或关闭具备装甲防护的舱盖。但是舱盖采用不可360度旋转的设定,只能从前向后翻转开启。围绕车长舱盖四周分布的不同口径固定螺母,可用于固定附加装甲或其他附件。
  日系做工的精细与人性化,在“13式”车长机枪支架处体现的淋淋尽至。铸造的支架刚性固定在车长舱盖处,为了便于安装弹链与弹匣两种供弹具的机枪,分别设定了不同位置的但可回收软包。
  在本文之前笔者曾提及,“13式”不仅集成了全新研发的电子系统、观瞄系统、火控系统,也引用了较为成熟且经过加强的的商用车系统。诸如,动力、传动等分系统,已经不再像日军装备的“96式轮式装甲车”军用味儿浓厚了。
  在日本实行的是右舵驾驶,因此“13”式的驾驶员被安排在右侧,动力舱设定在前部靠左,排气管也就近在车辆左侧。由上图可见,排气管周边的装甲板已经被尾气熏黑。
  位于整车右前侧的驾驶舱顶部的观察舱盖,加装3具瞭望窗口,中间一具观察窗具备电加热功能。
  让笔者感兴趣的是,“13式”的悬架似乎更脆弱且更“商用化”。从上图“13式”机动中转向的特写可以很清楚看到,前悬架的转向系统由众多的“拉杆”构成。这与传统硬轴非独立悬架支撑的SUV结构相似。
  从目前获悉得信息看,“13式”为8X8驱动,第1、2轴(4车轮)负责转向并兼顾驱动,第3、4轴只负责驱动。
  因为“13式”为日本
  自卫队最新现役装备,对其细节介绍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少之又少,笔者也只能通过掌握的少数图片和某模型厂推出的模型手板结合深入分析。
  硕大的炮塔占据了整车近一半长度,车长与炮长并排集中在炮打中后部,宽大的尾部可容纳一套16发整装炮弹的自动装弹机。炮塔两侧前端左右各4组烟雾发射器的侧向被装甲板保护。炮塔顶部所有裸露的部分均可增加额外的防护套件。
  车身前部左侧是动力舱,主机、变速器均可通过拆除三组百叶窗后整体吊装。位于第2、3驱动桥中间的车体侧面加装散热片,可以通过散热水道将动力舱的热量降低(为了降低热红外特征,动力舱与散热系统外部的装甲涂层进行特殊处理,并通过喷洒水雾降低散热系统温度)。
  如上图“13式”左转向“满舵”时,第1、2驱动桥的车轮转向角度并非一致,而是根据转向角度进行了限制,以便更平顺的进行过弯。在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第1驱动桥的液压减震套筒。
  上图是“13式”第1驱动桥的转向拉杆以及转向机输出轴特写。其工作原理与北京汽车厂生产的“BJ-212”或“切诺基”相似,方向机输出轴固定一条转向拉杆连接对象车轮,然后在对象车轮引出一条转向拉杆固定另一侧车轮,如果需要还可以加装转向减震套筒便与降低操控强度。
  如果说前悬架的简配只是降低成本的一种考量,后悬架(第3、4驱动桥)的“丐版”已然将“13式”民用大卡车风范更加彻底的表露出来。
  上图是“13式”第4驱动桥特写:双A臂+减震套筒,传动半轴采用橡胶防尘套、后差速器加装散热片。这种结构用在民用车上算是“豪华”配置,尤其是在载荷5吨级的运输卡车上更是“逆天”的配置。可是用在军用装甲车上,且毫无任何装甲保护,所有悬架与传动轴以及差速器都裸露在装甲板外侧,随时都有被地雷或IED(路边爆炸物)损毁的危险。
  从“13式”模型手板下部可见:第1、2转向驱动桥的差速器被框型副车架支撑,并通过位于左侧转向减震器+连杆的结构,将转向力矩传递给第2转向桥。第3、4驱动桥的差速器也被尺寸更大的框型副车架支撑。所有驱动桥的动力,由3条主传动轴传递。
  到这里,笔者已经很清楚“13式”的主要用途,或将不再针对日益加重的中日冲突中与解放军09式轮式突击炮的对决。
  纵观与“13式”相类似的8轮驱动“96式”装甲车,虽然较早研发并装备,但技战术研发思想与使用目的截然不同。
  从悬架比对,“96式”虽然也采用双A臂+传动半轴结构,但是差速器与主传动轴全部在车身装甲板保护内,对轻微的冲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上图是日本
  自卫队“96式”轮式装甲车传动结构简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纵向布置的发动机,通过C、E、D、F、G、H、I、J,8组差速器和8条传动轴进行动力分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前2轴或后2轴驱动行驶。虽然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可是可以用最小的空间进行布置,额外的重量与空间为提升防护或增加作战全重。
  其实,日本
  自卫队军部很清楚“13式”的“防护不足,机动过剩”以及“96式”的“火力不足,防护足够”的特点。为了提升老装备的战斗力,与新装备携行作战,推出了“96式改型轮式突击炮”。利用“96式”底盘换装大功率动力、强化传动组件、加装“13式”炮塔(含105突击炮),组成的将防护、机动、火力、信息等性能更均衡的准全新装备。
  从装备时间看,“13式”的火力优势逐步在降低,信息化的优势在持续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控了电磁、电子战话语权就可以掌控战场全部主动权。
  笔者有话说:
  三菱重工的军事潜力早已脱离了一般工业集团的实力
  “13式”从研发、生产以及装备背景研判,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应部队,执行远程机动作战任务,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以及反装甲等任务。但是在26吨自重的大前提下,强化了实时信息化处理能力(可上传至旅团级作战指挥中心、下分配给其他同型作战单位以及不同归属的连排单位),弱化了防护与火力效能。尤其是“13式”也安装了与“10式主战坦克”相近的战车综合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战术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帮助上级和车长进行决策、指挥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诸如威胁报警、敌我识别、目标分配、火力呼唤、战场态势及车辆状态等方面信息的处理,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日本的四面环海的国土状况,决定了其优先发展海军、空军后
  自卫队的梯次节奏,但是有过多次侵略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的经历,甚至妄图将中国东北三省纳入日本本土范畴的野心,对陆上装甲军备的发展则以解放军为对手展开。
  1980年代之前,日本
  自卫队使用的多款装甲、轮式装备有着明显符合日本本土作战特征。
  1990年代后日本
  自卫队装备则以“少装备、多研发、保持潜力”的原则,围绕火力与防护能力进行重点装备。
  2000年代后,日军已经按耐不住的将其战斗力向进攻领域扩散。空中突击、海军保障
  自卫队进行夺岛登陆作战。
  三菱重工将会持续为日本
  自卫队提供包括坦克在内的多款重型装备,并为日本海军提供全新研发的两栖作战用履带、轮式载具。全新研发的履带式登陆载具将会使用“10式”坦克的动力总成,使得水上推进速度达到46公里/小时。最终定装车将于2016年晚些时候提供给日军。
  那么问题来了,下次膏药旗升起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在何时何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