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角色如何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36:16
● 韦弦
  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20多年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用“巨龙出水,融入世界”来形容这一巨变。他在9月下旬的一次演说中表示: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参与者。
  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这是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很重要,定位不好则会自缚手脚,有碍发展。所以,当前处于关键期的中国,其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
要遵守并改革国际秩序
  邓小平于1974年参加联大会议时,曾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后来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因此,许多国家一直认为,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是不满的,希望破旧立新。
  但是,美国人并不这么认为,佐利克就明确表示,中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现存秩序。因此,它不仅仅是国际社会的成员,而且应该同美国一道,共同维护国际体系。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真实性,也有局限性。应该说,中国必须成为国际秩序的改革者。旧的国际秩序不可能、也不必要打破,因为那样做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况且,旧秩序可以通过渐进的改革,使之朝着合理的方向一步步发展。
  对联合国就是这样。联合国虽然是旧有秩序下的产物和代表,但世界不能没有联合国,因为那样就会天下大乱。因此,改革是联合国的真正出路,这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但联合国的改革需要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才能完成。仅仅安理会的改革,就非常艰难。所以,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改革者,这个角色需要扮演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不仅需要推动联合国更加关注发展问题,关注第三世界,而且还需要在安理会增加来自第三世界的声音。
要做地区和平的维护者
  无论是东亚、西亚还是南亚地区,中国周边地区发生动荡的潜在危险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随处皆是。所以,中国应该继续与周边国家一起,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维护地区和平需要能力,需要意愿,还需要共同协调的体制安排。
  笔者一直以为,中国远远算不上一个世界性大国,即使有一些世界性影响,但其国际利益的延伸仍然有局限性。
  但中国却是个地区性大国,对东亚和周边地区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有责任和能力维护地区和平。况且,维护地区和平,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继续成长。
  中国和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关系,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如火如荼。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从经济开始,然后发展到地区安全论坛。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安全、军事合作已是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事实上已经为东北亚安全体制建立了雏形。如果在适当时候予以转型,并予以制度化,东北亚安全机制就有可能建立。
  抛弃零和游戏,追求合作双赢,是这个时代的箴言。20多年来,中国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之一。未来,中国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但中国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与其他国家日益增多的经济摩擦,二是国际经济合作体制的维护与更新。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角度看,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文化综合体。但在世界文化大家族中,总有一种文化具有强烈的外在扩张性。同是西方文明,加拿大、法国等也在惆怅自己的民族特色被麦当劳和美国影片所侵袭。如果说狭义的文化侵袭尚有自在性、短期性和难以遏制性的话,那政治、社会制度的侵袭却往往是强加的,而且这种强加往往会衍生出恶果。
  关于拉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至今仍扰攘不休,而非洲一些国家则以残酷的现实告诫人类,水土不服的政治、社会制度带来的不只是战乱和暴力。
  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既是文化多样性的写照,将来还应该成为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推动者,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作者是北京资深国际问题学者● 韦弦
  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20多年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用“巨龙出水,融入世界”来形容这一巨变。他在9月下旬的一次演说中表示: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参与者。
  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这是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很重要,定位不好则会自缚手脚,有碍发展。所以,当前处于关键期的中国,其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
要遵守并改革国际秩序
  邓小平于1974年参加联大会议时,曾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后来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因此,许多国家一直认为,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是不满的,希望破旧立新。
  但是,美国人并不这么认为,佐利克就明确表示,中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现存秩序。因此,它不仅仅是国际社会的成员,而且应该同美国一道,共同维护国际体系。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真实性,也有局限性。应该说,中国必须成为国际秩序的改革者。旧的国际秩序不可能、也不必要打破,因为那样做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况且,旧秩序可以通过渐进的改革,使之朝着合理的方向一步步发展。
  对联合国就是这样。联合国虽然是旧有秩序下的产物和代表,但世界不能没有联合国,因为那样就会天下大乱。因此,改革是联合国的真正出路,这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但联合国的改革需要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才能完成。仅仅安理会的改革,就非常艰难。所以,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改革者,这个角色需要扮演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不仅需要推动联合国更加关注发展问题,关注第三世界,而且还需要在安理会增加来自第三世界的声音。
要做地区和平的维护者
  无论是东亚、西亚还是南亚地区,中国周边地区发生动荡的潜在危险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随处皆是。所以,中国应该继续与周边国家一起,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维护地区和平需要能力,需要意愿,还需要共同协调的体制安排。
  笔者一直以为,中国远远算不上一个世界性大国,即使有一些世界性影响,但其国际利益的延伸仍然有局限性。
  但中国却是个地区性大国,对东亚和周边地区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有责任和能力维护地区和平。况且,维护地区和平,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继续成长。
  中国和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关系,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如火如荼。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从经济开始,然后发展到地区安全论坛。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安全、军事合作已是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事实上已经为东北亚安全体制建立了雏形。如果在适当时候予以转型,并予以制度化,东北亚安全机制就有可能建立。
  抛弃零和游戏,追求合作双赢,是这个时代的箴言。20多年来,中国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之一。未来,中国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但中国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与其他国家日益增多的经济摩擦,二是国际经济合作体制的维护与更新。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角度看,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文化综合体。但在世界文化大家族中,总有一种文化具有强烈的外在扩张性。同是西方文明,加拿大、法国等也在惆怅自己的民族特色被麦当劳和美国影片所侵袭。如果说狭义的文化侵袭尚有自在性、短期性和难以遏制性的话,那政治、社会制度的侵袭却往往是强加的,而且这种强加往往会衍生出恶果。
  关于拉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至今仍扰攘不休,而非洲一些国家则以残酷的现实告诫人类,水土不服的政治、社会制度带来的不只是战乱和暴力。
  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既是文化多样性的写照,将来还应该成为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推动者,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作者是北京资深国际问题学者
就是老大  还乍说
中国哪里有老大的本钱?地区老大都远远谈不上啊!
当然,当老大好啊,什么规则都是保护老大的
中国要的不是取代美国,而是要重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