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成中美能源爭奪新戰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25:37
亞洲時報在線 Chietigj Bajpaee撰文/隨著原油價格在近期內創下了每桶單價70美元的新高,能源需求大國之間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石油大戰可謂是愈演愈烈。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中國緊隨其後,因此兩者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目前,中東、中亞、南美、中國的東海和南海以及新興的非洲都是石油之戰的主戰場。其中,能源儲量巨大但內亂交迫的非洲戰場最為動盪不安。

非洲大陸已探明的油氣儲量約佔世界儲量的8%,尼日利亞、利比亞及幾內亞是該地區最大的能源供應國。70%的石油生產線集中在非洲西部的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從象牙海岸(Ivory Coast)一直延伸到安哥拉(Angola)。這裏出產的石油含硫量低,因而更具有戰略性意義。

然而非洲的政治局勢極不穩定,社會安全長期受到海盜、恐怖襲擊、國家和部落衝突、愛滋病及其它政治因素的威脅。由於政府的管制力普遍不強,穆斯林教徒的人口比例較大,因此非洲也很可能演變為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恐怖主義襲擊據點。

許多非洲國家儘管石油資源充裕,但仍未能擺脫“石油的詛咒”:國內腐敗現象嚴重,內戰頻頻,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以尼日利亞為例,該國過去25年來的石油出口收益共計3000億美元,但人均每天收入仍然在1美元以下。該國還經常爆發種族衝突、工人罷工以及“尼日爾三角洲人民自願軍”(Niger Delta People's Volunteer Force)等反政府武裝對石油基礎設施發動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中美能源大戰將進一步加劇非洲內部的安全危機。

美非能源合作

美國15%的石油供應由非洲進口,22%來源於波斯灣。據美國國家情報理事會(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預測,10年後美國25%的石油需求將依賴非洲石油輸出國。目前,尼日利亞是美國第五大石油供應國,其中近一半石油出口至美國。此外,繼利比亞於2003年9月承諾放棄核武發展計劃後,美國隨即取消了對利實行的經濟制裁並與之恢復了正常的外交及能源貿易關係。

除了能源合作,美國還積極加強與非洲的經貿交流,並密切關注該地區的安全、政治及人權問題。去年美國與非洲的貿易總額達到445億美元,而尼日利亞成為繼南非之後美國在非洲大陸投資最多的國家。自遭受“911”恐怖襲擊後,華盛頓還加強了與非洲國家的安全合作。例如,美國海岸警衛隊(US Coast Guard)不僅在非洲海域加強了巡邏,而且還與聖多美普林西比(Sao Tome and Principe)、佛得角(Cape Verde)、加納(Ghana)、貝寧(Benin)及幾內亞(Guinea)等國家進行聯合訓練、情報共用等合作。

同時,美國務院啟動的跨撒哈拉反恐行動(Trans-Sahara Counter Terrorist Initiative)還為尼日爾(Niger)、毛利塔尼亞(Mauritania)、馬里(Mali)和乍得(Chad)等國家訓練反恐武裝部隊。“911“事件後,五角大樓還在非洲東北部的吉布提(Djibouti)設立了軍事基地,協助陸上的反恐行動。但苦於主要軍事力量陷入了阿富汗、伊拉克及波斯灣戰爭的泥沼,美國無暇兼顧非洲,因此中國等國家趁虛而入、打開了非洲的石油供應市場。

中非能源合作

目前中國1/4的石油供應由非洲進口,同時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乍得、蘇丹、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加蓬(Gabon)和尼日利亞等國家有油氣投資專案。其中,中國對乍得的油氣資源進行投資尤為引人注意,因為一直以來乍得與臺灣保持著外交關係。

中美兩國的能源安全利益在非洲產生了尖銳的矛盾。以蘇丹為例,1995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在蘇丹獲得了石油開採權。兩年後,華盛頓與蘇丹中斷外交關係,中國借機將蘇丹變成了最大的海外產油基地。現在蘇丹開採的石油超過一半運往中國,約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5%。中石油還買下了大尼祿石油作業有限公司(Greater Nile Petroleum Operating Company)40%的股權,該公司的日產量為30萬桶。此外,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簡稱中石化)正在修建一條1500公里的輸油管至位於紅海的蘇丹港,同時中國石油工程建設集團正在蘇丹港興建油輪碼頭。

與美國一樣,中非關係也呈現出多維發展的態勢。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合作關係皆是為能源安全這一問題服務的。中國為非洲國家提供援助、武器以及投資基建項目以換取石油。中非關係的良好發展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北京當局為非洲國家進行反殖民鬥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過去中非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識形態觀念的影響,中國只支援非洲地區的共產主義政權或武裝力量。如今的中國對非洲實行的外交政策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及能源安全的問題。

“一個中國”原則是當今中非關係發展中唯一的意識形態前提,可是也有例外。乍得尚未與臺灣斷交,但中國對乍得油氣資源的投資規模仍然不斷擴大。非洲大陸至今只有7個國家與臺灣維持邦交。另一方面,非洲國家對於中國奉行的不干涉內政原則表示讚賞,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經常把民主、人權和人道主義干涉放在嘴邊。

同時,中國為非洲國家表現出的善意及援助也極大地推動了中非關係向前發展。舉例來說,中國外交部長每年出國訪問的首站一直都是非洲大陸。幾十年來,中國對多個非洲國家的基建項目提供了經濟支持,派遣醫護人員到非洲服務,為留學中國的非洲學生設立獎學金並提供進入中國大學深造的名額,開設商務及經貿人才培訓課程並鼓勵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

其次,中非還通過雙邊和多邊論壇頻繁進行對話和交流活動,如亞非峰會(Asia-Africa Summit)。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的協助下,中非商會(China-Africa Business Council)於2004年11月啟動,致力於推動中國私營企業在喀麥隆、加納、莫三比克(Mozambique)、尼日利亞、南非及坦桑尼亞(Tanzania)等國家的投資。2000年,中國還倡導設立了中非合作論壇(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rum),53個非洲國家中的46個參加了該論壇。該論壇的成果之一就是北京減免了31個非洲國家共計12億美元的貸款。目前,中國還與南非關稅同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就成立自由貿易區積極展開磋商。另外,中國還在世界貿易組織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與非洲國家進行良好的互動。

在經濟方面,中非貿易從2002年到2003年增長了50%,總額達到185億美元。預計2006年還將突破300億美元。目前,700家中國企業分別在49個非洲國家設有工廠或分公司,8個非洲國家向中國開放旅遊市場。在軍事方面,中國在非洲加強了軍力部署。2003年底利比理亞與臺灣斷交後,北京隨即在該國境內部署了維和部隊。另外,中國還向剛果民主共和國派遣了一支維和分隊,向莫三比克的軍隊提供制服,為馬里和安哥拉提供直升機,以及為納米比亞(Namibia)和塞拉里昂(Sierra Leone)提供武器裝備。

中國針對非洲的外交策略有不少是與美國的政策相抵觸的。舉例來說,1998年至2000年埃塞俄比亞與厄利特里亞(Eritrea)爆發戰爭期間,北京當局為交戰雙方提供了總值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由於驅逐貧民窟居民、沒收白人農場以及武力恐嚇反對黨而遭到西方孤立的辛巴威總統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也得到了北京的援助。2004年,中國對辛巴威的投資達到了6億美元,包括升級基礎運輸設施、為穆加貝耗資900萬美元的宮殿提供封頂建材、中國製造的喀喇昆侖山型軍用訓練機、MA60客機、以及為位於首都哈拉雷(Harare)郊外的軍事基地提供無線電干擾裝置以阻斷反對黨的電子通訊。


中國也是蘇丹長期的武器供應商之一。另外蘇丹還是中國海外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有1萬名中國籍技術人員在蘇丹境內工作。最近蘇丹政府與南方的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Movement/Army)簽訂了和平協議,但由政府支援的賈賈威德(Janjaweed)民兵組織仍然在西部的達爾福爾地區(Darfur)與反政府武裝分子進行博火。去年,聯合國安理會一項譴責賈賈威德殘暴軍事行動的決議案為避免中國投反對票,被迫做了刪減。最終中國投了棄權票。中國大約20%的石油由蘇丹和伊朗進口,因此美國遏制蘇丹和伊朗反美政權的政策必然與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發生碰撞。

踏上非洲尋油之旅的並不只有美國與中國。日前,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orea National Oil Corporation)購買了尼日利亞兩座海上油田65%的股權,同時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India's Oil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則擁有25%的股份。南韓和印度分別是全球第四和第六大能源消耗國。蘇丹的大尼祿石油項目(Greater Nile Oil Project)中,中印兩國都擁有股權,另外印度在蘇丹的投資規模累計達到7億美元。圍繞非洲豐富的能源資源,中印兩國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2004年12月,中國擊敗印度收購了位於安哥拉的一座海上油田。

結論最近一段時期,中美關係受種種因素的影響陷入了低潮期。首先,雙方就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這一問題仍然爭執不下;其次,五角大樓對中國軍事開支的增長頗有意見;第三,北京一直與伊朗、緬甸、尼泊爾、烏茲別克及委內瑞拉等所謂的“流氓國家”和反美政權保持著較好的外交關係;另外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以及人權問題也是導致中美關係低迷的原因。最近,由於受卡特利娜颶風的影響,令人期待的“布胡會”被迫延遲引起了北京某些官員的不滿。

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也有回暖的跡象。例如中美啟動了定期戰略對話機制,並與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共同建立了“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夥伴關係”(Asia 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然而不可避免的能源競爭仍然是造成中美關係緊張的一個不穩定因素。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高價收購美國加州的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的計劃由於美國政府出面干預而宣告失敗。長期飽受貧困和內戰煎熬的非洲已經成為中美能源大戰的另一戰場。儘管中國以經濟援助和武器裝備來換取石油的政策將使非洲的公共安全及社會穩定進一步惡化,但中國所提倡的不干涉內政、不涉及意識形態的外交方針卻廣泛得到了非洲國家的肯定。

筆者Chietigj Bajpaee是香港公共政策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Civic Exchange)的一位研究員。此外他還一直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研究員和紐約一家危機管理公司的分析家。筆者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研究領域包括亞太地區的能源安全與政治、經濟和安全發展。本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亞洲時報在線 Chietigj Bajpaee撰文/隨著原油價格在近期內創下了每桶單價70美元的新高,能源需求大國之間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石油大戰可謂是愈演愈烈。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中國緊隨其後,因此兩者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目前,中東、中亞、南美、中國的東海和南海以及新興的非洲都是石油之戰的主戰場。其中,能源儲量巨大但內亂交迫的非洲戰場最為動盪不安。

非洲大陸已探明的油氣儲量約佔世界儲量的8%,尼日利亞、利比亞及幾內亞是該地區最大的能源供應國。70%的石油生產線集中在非洲西部的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從象牙海岸(Ivory Coast)一直延伸到安哥拉(Angola)。這裏出產的石油含硫量低,因而更具有戰略性意義。

然而非洲的政治局勢極不穩定,社會安全長期受到海盜、恐怖襲擊、國家和部落衝突、愛滋病及其它政治因素的威脅。由於政府的管制力普遍不強,穆斯林教徒的人口比例較大,因此非洲也很可能演變為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恐怖主義襲擊據點。

許多非洲國家儘管石油資源充裕,但仍未能擺脫“石油的詛咒”:國內腐敗現象嚴重,內戰頻頻,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以尼日利亞為例,該國過去25年來的石油出口收益共計3000億美元,但人均每天收入仍然在1美元以下。該國還經常爆發種族衝突、工人罷工以及“尼日爾三角洲人民自願軍”(Niger Delta People's Volunteer Force)等反政府武裝對石油基礎設施發動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中美能源大戰將進一步加劇非洲內部的安全危機。

美非能源合作

美國15%的石油供應由非洲進口,22%來源於波斯灣。據美國國家情報理事會(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預測,10年後美國25%的石油需求將依賴非洲石油輸出國。目前,尼日利亞是美國第五大石油供應國,其中近一半石油出口至美國。此外,繼利比亞於2003年9月承諾放棄核武發展計劃後,美國隨即取消了對利實行的經濟制裁並與之恢復了正常的外交及能源貿易關係。

除了能源合作,美國還積極加強與非洲的經貿交流,並密切關注該地區的安全、政治及人權問題。去年美國與非洲的貿易總額達到445億美元,而尼日利亞成為繼南非之後美國在非洲大陸投資最多的國家。自遭受“911”恐怖襲擊後,華盛頓還加強了與非洲國家的安全合作。例如,美國海岸警衛隊(US Coast Guard)不僅在非洲海域加強了巡邏,而且還與聖多美普林西比(Sao Tome and Principe)、佛得角(Cape Verde)、加納(Ghana)、貝寧(Benin)及幾內亞(Guinea)等國家進行聯合訓練、情報共用等合作。

同時,美國務院啟動的跨撒哈拉反恐行動(Trans-Sahara Counter Terrorist Initiative)還為尼日爾(Niger)、毛利塔尼亞(Mauritania)、馬里(Mali)和乍得(Chad)等國家訓練反恐武裝部隊。“911“事件後,五角大樓還在非洲東北部的吉布提(Djibouti)設立了軍事基地,協助陸上的反恐行動。但苦於主要軍事力量陷入了阿富汗、伊拉克及波斯灣戰爭的泥沼,美國無暇兼顧非洲,因此中國等國家趁虛而入、打開了非洲的石油供應市場。

中非能源合作

目前中國1/4的石油供應由非洲進口,同時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乍得、蘇丹、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加蓬(Gabon)和尼日利亞等國家有油氣投資專案。其中,中國對乍得的油氣資源進行投資尤為引人注意,因為一直以來乍得與臺灣保持著外交關係。

中美兩國的能源安全利益在非洲產生了尖銳的矛盾。以蘇丹為例,1995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在蘇丹獲得了石油開採權。兩年後,華盛頓與蘇丹中斷外交關係,中國借機將蘇丹變成了最大的海外產油基地。現在蘇丹開採的石油超過一半運往中國,約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5%。中石油還買下了大尼祿石油作業有限公司(Greater Nile Petroleum Operating Company)40%的股權,該公司的日產量為30萬桶。此外,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簡稱中石化)正在修建一條1500公里的輸油管至位於紅海的蘇丹港,同時中國石油工程建設集團正在蘇丹港興建油輪碼頭。

與美國一樣,中非關係也呈現出多維發展的態勢。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合作關係皆是為能源安全這一問題服務的。中國為非洲國家提供援助、武器以及投資基建項目以換取石油。中非關係的良好發展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北京當局為非洲國家進行反殖民鬥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過去中非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識形態觀念的影響,中國只支援非洲地區的共產主義政權或武裝力量。如今的中國對非洲實行的外交政策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及能源安全的問題。

“一個中國”原則是當今中非關係發展中唯一的意識形態前提,可是也有例外。乍得尚未與臺灣斷交,但中國對乍得油氣資源的投資規模仍然不斷擴大。非洲大陸至今只有7個國家與臺灣維持邦交。另一方面,非洲國家對於中國奉行的不干涉內政原則表示讚賞,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經常把民主、人權和人道主義干涉放在嘴邊。

同時,中國為非洲國家表現出的善意及援助也極大地推動了中非關係向前發展。舉例來說,中國外交部長每年出國訪問的首站一直都是非洲大陸。幾十年來,中國對多個非洲國家的基建項目提供了經濟支持,派遣醫護人員到非洲服務,為留學中國的非洲學生設立獎學金並提供進入中國大學深造的名額,開設商務及經貿人才培訓課程並鼓勵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

其次,中非還通過雙邊和多邊論壇頻繁進行對話和交流活動,如亞非峰會(Asia-Africa Summit)。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的協助下,中非商會(China-Africa Business Council)於2004年11月啟動,致力於推動中國私營企業在喀麥隆、加納、莫三比克(Mozambique)、尼日利亞、南非及坦桑尼亞(Tanzania)等國家的投資。2000年,中國還倡導設立了中非合作論壇(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rum),53個非洲國家中的46個參加了該論壇。該論壇的成果之一就是北京減免了31個非洲國家共計12億美元的貸款。目前,中國還與南非關稅同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就成立自由貿易區積極展開磋商。另外,中國還在世界貿易組織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與非洲國家進行良好的互動。

在經濟方面,中非貿易從2002年到2003年增長了50%,總額達到185億美元。預計2006年還將突破300億美元。目前,700家中國企業分別在49個非洲國家設有工廠或分公司,8個非洲國家向中國開放旅遊市場。在軍事方面,中國在非洲加強了軍力部署。2003年底利比理亞與臺灣斷交後,北京隨即在該國境內部署了維和部隊。另外,中國還向剛果民主共和國派遣了一支維和分隊,向莫三比克的軍隊提供制服,為馬里和安哥拉提供直升機,以及為納米比亞(Namibia)和塞拉里昂(Sierra Leone)提供武器裝備。

中國針對非洲的外交策略有不少是與美國的政策相抵觸的。舉例來說,1998年至2000年埃塞俄比亞與厄利特里亞(Eritrea)爆發戰爭期間,北京當局為交戰雙方提供了總值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由於驅逐貧民窟居民、沒收白人農場以及武力恐嚇反對黨而遭到西方孤立的辛巴威總統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也得到了北京的援助。2004年,中國對辛巴威的投資達到了6億美元,包括升級基礎運輸設施、為穆加貝耗資900萬美元的宮殿提供封頂建材、中國製造的喀喇昆侖山型軍用訓練機、MA60客機、以及為位於首都哈拉雷(Harare)郊外的軍事基地提供無線電干擾裝置以阻斷反對黨的電子通訊。


中國也是蘇丹長期的武器供應商之一。另外蘇丹還是中國海外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有1萬名中國籍技術人員在蘇丹境內工作。最近蘇丹政府與南方的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軍”(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Movement/Army)簽訂了和平協議,但由政府支援的賈賈威德(Janjaweed)民兵組織仍然在西部的達爾福爾地區(Darfur)與反政府武裝分子進行博火。去年,聯合國安理會一項譴責賈賈威德殘暴軍事行動的決議案為避免中國投反對票,被迫做了刪減。最終中國投了棄權票。中國大約20%的石油由蘇丹和伊朗進口,因此美國遏制蘇丹和伊朗反美政權的政策必然與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發生碰撞。

踏上非洲尋油之旅的並不只有美國與中國。日前,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orea National Oil Corporation)購買了尼日利亞兩座海上油田65%的股權,同時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India's Oil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則擁有25%的股份。南韓和印度分別是全球第四和第六大能源消耗國。蘇丹的大尼祿石油項目(Greater Nile Oil Project)中,中印兩國都擁有股權,另外印度在蘇丹的投資規模累計達到7億美元。圍繞非洲豐富的能源資源,中印兩國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2004年12月,中國擊敗印度收購了位於安哥拉的一座海上油田。

結論最近一段時期,中美關係受種種因素的影響陷入了低潮期。首先,雙方就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這一問題仍然爭執不下;其次,五角大樓對中國軍事開支的增長頗有意見;第三,北京一直與伊朗、緬甸、尼泊爾、烏茲別克及委內瑞拉等所謂的“流氓國家”和反美政權保持著較好的外交關係;另外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以及人權問題也是導致中美關係低迷的原因。最近,由於受卡特利娜颶風的影響,令人期待的“布胡會”被迫延遲引起了北京某些官員的不滿。

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也有回暖的跡象。例如中美啟動了定期戰略對話機制,並與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共同建立了“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夥伴關係”(Asia 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然而不可避免的能源競爭仍然是造成中美關係緊張的一個不穩定因素。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高價收購美國加州的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的計劃由於美國政府出面干預而宣告失敗。長期飽受貧困和內戰煎熬的非洲已經成為中美能源大戰的另一戰場。儘管中國以經濟援助和武器裝備來換取石油的政策將使非洲的公共安全及社會穩定進一步惡化,但中國所提倡的不干涉內政、不涉及意識形態的外交方針卻廣泛得到了非洲國家的肯定。

筆者Chietigj Bajpaee是香港公共政策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Civic Exchange)的一位研究員。此外他還一直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研究員和紐約一家危機管理公司的分析家。筆者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研究領域包括亞太地區的能源安全與政治、經濟和安全發展。本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