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平:自主创新是解决高端医疗器械价格昂贵的唯一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27:34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12/23/c_128560282.htm

陈思平:自主创新是解决高端医疗器械价格昂贵的唯一途径

2015年12月23日 16:23:03  来源: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2015年12月19日,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制造业创新论坛”在深圳龙岗成功举办。深圳大学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和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思平在平行对话三“制造强国战略下大健康产业的跨界与转型”环节中发表主题演讲。陈思平在谈到医疗器械如何做强做大,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时表示,自主创新是解决高端医疗器械价格昂贵的唯一途径;医学模式转变是遏制医疗费用膨胀的重要手段。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健康产业的话题,实际上我是做医疗器械的,所以我就从医疗器械这个角度。内容大概这么几个部分(图)。首先我在想医疗器械和大健康的关系,健康产业虽然是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制造业,然后是医疗服务业。制造业就很多,除了医疗器械还有更重要的医药。医疗服务也很多,但大家碰到的基本上都是健康管理、现在发展到休闲养生甚至咨询、养老都有。健康产业大概是这样。

    我们今天讨论大健康,“大”就应该说是范围无边了。我在跟深圳大学学生讲什么叫生物医学工程,因为这也是个新的学科,我说生物学工程就是medicine X,medicine是医学,X就是想象的各种学科,和医学结合就是medicine X。我理解的大健康,实际上围绕健康,你能够想象到的、能够为健康产业做事的应该都是大健康产业。所以它的面广和量大。

    大健康产业的概况是什么呢?这里有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我是从权威人士那里下载下来的,他提出来是全球GDP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以美国为例,美国一年是2.6万亿美元,它占GDP17.6%,是全球的首位。2010年我们中国健康支出是2933亿美元,我们人口还比美国多,所以这个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们占GDP的比例是5%点几,人家是17.6%。

    2020年健康产业总的产值应该是13.393万亿,这个增长为2011年的将近2倍。这样算下来可能还不太清楚,那就讲人均吧,每个人身上平均下来支出到底怎么样,全球到了2020年每个人大概要花1800多美元。在座的都非常健康,花不了那么多钱吧?但你要想到大健康不光是治病的钱,还有预防的钱,还有让你不得病的钱,这些支出都很大。

    讲到医疗器械,是制造业里面的主要部分,它和大健康关联,特别是我们国家医疗器械情况怎么样呢?我们国家医疗器械这个产业现在统计数字一直在变,我这里有2010年的数字,14000多家,而且一直在增长,但是我们国家医疗器械应该说是用得很多,因为人多,所以用量大,但不强,主要的医疗器械品牌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的市场。决定高端市场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国外进口的局面还没根本扭转。

    医疗器械门类非常齐全,它有5000多个品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所以我们叫朝阳产业。而健康产业里面碰到朝阳产业这就不得了了。目前全球市场里还有一个数字,制造业里面有两大块,一个是医疗器械,一个是药,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1:1,而中国应该说相差很大,中国医疗器械和药是1:2.5,这个数字也是在变的,我倾向是大概1:4的样子,所以差距相当大,因为要做到1:1还有很大的潜力。

    市场表现在哪里呢?中国这么多人、土地这么大,医疗机构大概有7万多家,这里面包括三甲医院,也包括县级医院和卫生院。医院的设备一般都不能老用的,因为它对人而言要安全可靠,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定,还是有些地方尤其是边远地区,内地的县级医院购买力还是很低,设备很落后,这跟我们医改要求人人享用医疗保健的发展有很大矛盾,所以市场是很大、消费也很大,前几场我听了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包括销售难、库存很大,我们医疗器械公司几乎没有这个情况,市场很大,销的问题是另外的问题,但没有这么多的库存。所以在后面我会讲到转弯的问题。

    那么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要把大健康做好,医疗器械发展就要适应大健康,制造业是什么呢?服务又是什么呢?大家形象比喻,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还有一句老话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假如你没有支柱,你再怎么发展,互联网或者应用这些软的东西都附不上去。所以医疗器械发展要适应大健康发展,它提出更高的要求。

    制造业现在的情况很不平衡,在两个文件里面都提到这个问题,要把高端医疗器械、要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大家知道高速公路转弯的时候最好超车,业界都把生物医疗器械和医药都当成是能够弯道超车的,问题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市场大。还有就是不像现在有的制造业的过剩。所以我们知道钢铁过剩,所以现在拼命发展高铁,中国还不够,还到国外去,要把库存用掉。而这个情况在医疗器械方面要好多了。

    怎么样把它做大做强,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医疗器械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大健康的问题最大,民生考虑最多的还是看病难、看病贵,健康是用钱买的。但是有的时候健康用大钱来买你是买不起的,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情况高端医疗器械尤其在三甲医院基本上是国外的设备占了主流,所以你到三甲医院去看基本上都是国外产品展销,越高端的医院越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引进来了高端的设备检查的费用、维护的费用、看病的费用都是非常贵的,所以就出了用国外的机器来检查是多少钱、国内的是多少钱,而且你检查不检查都给你开单。这是高端的。那中低端的医院呢?中低端医院的问题是买不起,所以我们要做大做强就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端的我们要用自主创新的办法把核心的部件、管理的技术自己掌握;二是中低端的我认为医学模式要转变,医学模式就会增加投资费用。我们产业的重点除了高端要抓以外,另外重心要往下移,应该说主体的定位在地方医院,在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创新,要研制开发出性能价格比高、疗效成本比较高的,就是你花少的钱能做更多的事,中低档产品两头都要做,就是你必须把重心往下移。

    再一个产业的方向不能光有病治病,要往前移,就是你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让你不生病,或者你亚健康的时候让你早日恢复健康,这就要注重开发保健和预防的医疗产品。一个是往前移,一个往下移。

    目前,政府方面出了三个利好的政策,一个政策是要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刚才张超总也讲到了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的规划以及科技部的研制计划,因为我是科技部973的重大基础项目的专家组成员,我深深体会到国家花了相当大的钱在提高地位和重要性。第二步是旗帜鲜明的鼓励进口替代,原来老是遮遮掩掩的,人家韩国就没有国外的汽车,而我们中国没有国外的汽车就不行。现在政府文件里面有规定公立医院要优先使用国内产品,你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第二是对国产的创新医疗器械开辟了特殊审批通道,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医疗器械厂家,现在有新的医疗器械制度,这里面有个绿色通道,这是我们搞医疗器械的专家教授呼吁了很多年的。现在有了创新绿色通道,我所在的中国生物学工程协会就担任了这部分工作。你只要想得出来、能够做出来,就进了绿色通道。再一个行业监督,这好像对医疗器械是个障碍,但是我觉得障碍提得好,为什么?企业跟人一样形形色色,如果不加强监管,企业做出来质量低劣的产品,对大家的危害更大,所以这三大利好。

    怎么样做大做强呢?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医疗器械地域性非常强,从北到南,一个是环渤海湾产业带:天津、北京、东北。第二是长江三角洲产业带。第三是珠江三角洲。大家所在的深圳应该值得骄傲,它占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80%。所以大部分的医疗器械产业围绕在这里,就以深圳大学来讲,深圳大学附近有几十家制造医疗器械的公司,深圳有500多家产业,所以他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高中端医疗设备。

    这个产业聚集带你怎么把它变成品牌的产品,现在因为企业规模比较小、品牌影响力差,市场竞争特别做得不好,大家互相在竞争,国内这种情况非常多。深圳的做法我后面还会讲。要解决的途径我想要区域的优势要抗衡,你一家抗不了。举个例子我在深圳大学以前我是在安科,它是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后来他们出来了很多技术力量,出来创业,但有一个现象大家注意,从安科出来的都没有离开深圳,甚至都没有离开南山,所以南山区政府把医疗器械作为非常好的支柱产业,为什么?因为深圳这个地方对医疗企业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也就是说在地域上地域经济非常适合于做这个。

    再就是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大健康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原来是看病的时候才能报销,大家知不知道在深圳有个试点,在有的地方你去健身也可以去报销,但是不是全部的,为什么?因为你把身体养好了以后就不得病了,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新的医疗制度的模式。

    今天我就简单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Power by YOZOSOFT

   

【纠错】 [责任编辑: 冉晓宁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12/23/c_128560282.htm

陈思平:自主创新是解决高端医疗器械价格昂贵的唯一途径

2015年12月23日 16:23:03  来源: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2015年12月19日,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制造业创新论坛”在深圳龙岗成功举办。深圳大学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和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思平在平行对话三“制造强国战略下大健康产业的跨界与转型”环节中发表主题演讲。陈思平在谈到医疗器械如何做强做大,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时表示,自主创新是解决高端医疗器械价格昂贵的唯一途径;医学模式转变是遏制医疗费用膨胀的重要手段。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健康产业的话题,实际上我是做医疗器械的,所以我就从医疗器械这个角度。内容大概这么几个部分(图)。首先我在想医疗器械和大健康的关系,健康产业虽然是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制造业,然后是医疗服务业。制造业就很多,除了医疗器械还有更重要的医药。医疗服务也很多,但大家碰到的基本上都是健康管理、现在发展到休闲养生甚至咨询、养老都有。健康产业大概是这样。

    我们今天讨论大健康,“大”就应该说是范围无边了。我在跟深圳大学学生讲什么叫生物医学工程,因为这也是个新的学科,我说生物学工程就是medicine X,medicine是医学,X就是想象的各种学科,和医学结合就是medicine X。我理解的大健康,实际上围绕健康,你能够想象到的、能够为健康产业做事的应该都是大健康产业。所以它的面广和量大。

    大健康产业的概况是什么呢?这里有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我是从权威人士那里下载下来的,他提出来是全球GDP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以美国为例,美国一年是2.6万亿美元,它占GDP17.6%,是全球的首位。2010年我们中国健康支出是2933亿美元,我们人口还比美国多,所以这个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们占GDP的比例是5%点几,人家是17.6%。

    2020年健康产业总的产值应该是13.393万亿,这个增长为2011年的将近2倍。这样算下来可能还不太清楚,那就讲人均吧,每个人身上平均下来支出到底怎么样,全球到了2020年每个人大概要花1800多美元。在座的都非常健康,花不了那么多钱吧?但你要想到大健康不光是治病的钱,还有预防的钱,还有让你不得病的钱,这些支出都很大。

    讲到医疗器械,是制造业里面的主要部分,它和大健康关联,特别是我们国家医疗器械情况怎么样呢?我们国家医疗器械这个产业现在统计数字一直在变,我这里有2010年的数字,14000多家,而且一直在增长,但是我们国家医疗器械应该说是用得很多,因为人多,所以用量大,但不强,主要的医疗器械品牌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的市场。决定高端市场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国外进口的局面还没根本扭转。

    医疗器械门类非常齐全,它有5000多个品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所以我们叫朝阳产业。而健康产业里面碰到朝阳产业这就不得了了。目前全球市场里还有一个数字,制造业里面有两大块,一个是医疗器械,一个是药,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1:1,而中国应该说相差很大,中国医疗器械和药是1:2.5,这个数字也是在变的,我倾向是大概1:4的样子,所以差距相当大,因为要做到1:1还有很大的潜力。

    市场表现在哪里呢?中国这么多人、土地这么大,医疗机构大概有7万多家,这里面包括三甲医院,也包括县级医院和卫生院。医院的设备一般都不能老用的,因为它对人而言要安全可靠,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定,还是有些地方尤其是边远地区,内地的县级医院购买力还是很低,设备很落后,这跟我们医改要求人人享用医疗保健的发展有很大矛盾,所以市场是很大、消费也很大,前几场我听了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包括销售难、库存很大,我们医疗器械公司几乎没有这个情况,市场很大,销的问题是另外的问题,但没有这么多的库存。所以在后面我会讲到转弯的问题。

    那么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要把大健康做好,医疗器械发展就要适应大健康,制造业是什么呢?服务又是什么呢?大家形象比喻,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还有一句老话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假如你没有支柱,你再怎么发展,互联网或者应用这些软的东西都附不上去。所以医疗器械发展要适应大健康发展,它提出更高的要求。

    制造业现在的情况很不平衡,在两个文件里面都提到这个问题,要把高端医疗器械、要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大家知道高速公路转弯的时候最好超车,业界都把生物医疗器械和医药都当成是能够弯道超车的,问题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市场大。还有就是不像现在有的制造业的过剩。所以我们知道钢铁过剩,所以现在拼命发展高铁,中国还不够,还到国外去,要把库存用掉。而这个情况在医疗器械方面要好多了。

    怎么样把它做大做强,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医疗器械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大健康的问题最大,民生考虑最多的还是看病难、看病贵,健康是用钱买的。但是有的时候健康用大钱来买你是买不起的,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情况高端医疗器械尤其在三甲医院基本上是国外的设备占了主流,所以你到三甲医院去看基本上都是国外产品展销,越高端的医院越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引进来了高端的设备检查的费用、维护的费用、看病的费用都是非常贵的,所以就出了用国外的机器来检查是多少钱、国内的是多少钱,而且你检查不检查都给你开单。这是高端的。那中低端的医院呢?中低端医院的问题是买不起,所以我们要做大做强就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端的我们要用自主创新的办法把核心的部件、管理的技术自己掌握;二是中低端的我认为医学模式要转变,医学模式就会增加投资费用。我们产业的重点除了高端要抓以外,另外重心要往下移,应该说主体的定位在地方医院,在县级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创新,要研制开发出性能价格比高、疗效成本比较高的,就是你花少的钱能做更多的事,中低档产品两头都要做,就是你必须把重心往下移。

    再一个产业的方向不能光有病治病,要往前移,就是你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让你不生病,或者你亚健康的时候让你早日恢复健康,这就要注重开发保健和预防的医疗产品。一个是往前移,一个往下移。

    目前,政府方面出了三个利好的政策,一个政策是要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地位,刚才张超总也讲到了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的规划以及科技部的研制计划,因为我是科技部973的重大基础项目的专家组成员,我深深体会到国家花了相当大的钱在提高地位和重要性。第二步是旗帜鲜明的鼓励进口替代,原来老是遮遮掩掩的,人家韩国就没有国外的汽车,而我们中国没有国外的汽车就不行。现在政府文件里面有规定公立医院要优先使用国内产品,你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第二是对国产的创新医疗器械开辟了特殊审批通道,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医疗器械厂家,现在有新的医疗器械制度,这里面有个绿色通道,这是我们搞医疗器械的专家教授呼吁了很多年的。现在有了创新绿色通道,我所在的中国生物学工程协会就担任了这部分工作。你只要想得出来、能够做出来,就进了绿色通道。再一个行业监督,这好像对医疗器械是个障碍,但是我觉得障碍提得好,为什么?企业跟人一样形形色色,如果不加强监管,企业做出来质量低劣的产品,对大家的危害更大,所以这三大利好。

    怎么样做大做强呢?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医疗器械地域性非常强,从北到南,一个是环渤海湾产业带:天津、北京、东北。第二是长江三角洲产业带。第三是珠江三角洲。大家所在的深圳应该值得骄傲,它占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80%。所以大部分的医疗器械产业围绕在这里,就以深圳大学来讲,深圳大学附近有几十家制造医疗器械的公司,深圳有500多家产业,所以他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高中端医疗设备。

    这个产业聚集带你怎么把它变成品牌的产品,现在因为企业规模比较小、品牌影响力差,市场竞争特别做得不好,大家互相在竞争,国内这种情况非常多。深圳的做法我后面还会讲。要解决的途径我想要区域的优势要抗衡,你一家抗不了。举个例子我在深圳大学以前我是在安科,它是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后来他们出来了很多技术力量,出来创业,但有一个现象大家注意,从安科出来的都没有离开深圳,甚至都没有离开南山,所以南山区政府把医疗器械作为非常好的支柱产业,为什么?因为深圳这个地方对医疗企业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也就是说在地域上地域经济非常适合于做这个。

    再就是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大健康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原来是看病的时候才能报销,大家知不知道在深圳有个试点,在有的地方你去健身也可以去报销,但是不是全部的,为什么?因为你把身体养好了以后就不得病了,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新的医疗制度的模式。

    今天我就简单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Power by YOZOSOFT

   

【纠错】 [责任编辑: 冉晓宁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