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变良田 宁夏新城红寺堡创造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3:36:29
红寺堡、石河子=朝鲜日报特派记者 崔有植 (2009.06.10 16:55)     红寺堡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侧110公里处,横穿向东北方向斜淌的黄河。驱车前行1个半小时,便能抵达这座建于沙漠荒滩、人口约20万的新城红寺堡开发区。驶过城市入口的商业街向南行驶,道路两旁绿油油的大麦苗让你眼前一亮、神清气爽。大麦田旁边的葡萄田、果树园、玉米田,以及利用黄土墙搭建的塑料大棚接连映入眼帘。

      红寺堡工业园区于11年前的1998年正式开工建设。宁夏自治区政府将居住在南部贫困山区的农民迁移至北部的黄河流域,开始着手建设沙漠开发项目。政府之所以着眼于此,便在于该地虽处沙漠,但属于开阔的平原地带,而且离此地40公里处还流淌着黄河。

      45岁的回族农民禹万喜来自南边200公里处高原地区的泾源县,是红寺堡的第一代劳动者,他说:“听说政府给补助款,就和同村的160名村民一起来了。刚开始条件非常艰苦,睡觉的帐篷每天早晨都会飞到数百米之外。”

▲ 红寺堡的居民李明霞在塑料大篷内侍弄长势喜人的西瓜,她去年收获了4000公斤的西瓜。/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朝鲜日报特派记者崔有植摄影
      但是,艰苦的初期生活也随着此地引黄灌溉工程的陆续竣工,开始逐渐改善。至今已建成的水渠共达270公里,共开垦了大麦田、玉米田和葡萄园等1500万平方米的田地。当地政府称,作为农民收入来源之一的肉牛也达到了3.6万头。此地人口中的57%为回族。

      红寺堡西南侧开元村的魏某养了2头牛,拥有5万平方米多的田地,种植大麦和谷子等。魏某说:“去年花5万元人民币(约920万韩元)盖了新房。”

      生产高附加值的小西红柿、西瓜、辣椒等的塑料棚也占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汉族居民李明霞说:“去年收了4000公斤西瓜挣了1万多元(人民币),今年除了西瓜还种了葡萄。”

      靠中国政府的支援和农民的艰苦奋斗,沙漠变成了沃土。但要完全自给自足,红寺堡要做的事还很多。连结周边城市的公路还是土路,居住条件也还比较差。去年政府给红寺堡支援了3.17亿元人民币开发资金。红寺堡开发区委员孟志诚说:“从整个宁夏看,红寺堡居民的收入处于中下。这才开发了11年嘛。今后要少用水,种经济效益高的葡萄、苹果、大枣等,提高收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荒地建成的石河子市,开发已有50年多,人口60万,正成长为兼具农业和工业的综合城市。这里用天山山脉的雪水灌溉,是新疆著名的棉花产地,年产“银力”牌优质棉花35万吨。这里又是占欧洲市场70%份额的新疆产西红柿酱的主产地。石河子市高层人士说:“农蓄业已有基础,现在正开发利用丰富煤炭资源的化工工业。”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红寺堡、石河子=朝鲜日报特派记者 崔有植 (2009.06.10 16:55)     红寺堡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侧110公里处,横穿向东北方向斜淌的黄河。驱车前行1个半小时,便能抵达这座建于沙漠荒滩、人口约20万的新城红寺堡开发区。驶过城市入口的商业街向南行驶,道路两旁绿油油的大麦苗让你眼前一亮、神清气爽。大麦田旁边的葡萄田、果树园、玉米田,以及利用黄土墙搭建的塑料大棚接连映入眼帘。

      红寺堡工业园区于11年前的1998年正式开工建设。宁夏自治区政府将居住在南部贫困山区的农民迁移至北部的黄河流域,开始着手建设沙漠开发项目。政府之所以着眼于此,便在于该地虽处沙漠,但属于开阔的平原地带,而且离此地40公里处还流淌着黄河。

      45岁的回族农民禹万喜来自南边200公里处高原地区的泾源县,是红寺堡的第一代劳动者,他说:“听说政府给补助款,就和同村的160名村民一起来了。刚开始条件非常艰苦,睡觉的帐篷每天早晨都会飞到数百米之外。”

▲ 红寺堡的居民李明霞在塑料大篷内侍弄长势喜人的西瓜,她去年收获了4000公斤的西瓜。/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朝鲜日报特派记者崔有植摄影
      但是,艰苦的初期生活也随着此地引黄灌溉工程的陆续竣工,开始逐渐改善。至今已建成的水渠共达270公里,共开垦了大麦田、玉米田和葡萄园等1500万平方米的田地。当地政府称,作为农民收入来源之一的肉牛也达到了3.6万头。此地人口中的57%为回族。

      红寺堡西南侧开元村的魏某养了2头牛,拥有5万平方米多的田地,种植大麦和谷子等。魏某说:“去年花5万元人民币(约920万韩元)盖了新房。”

      生产高附加值的小西红柿、西瓜、辣椒等的塑料棚也占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汉族居民李明霞说:“去年收了4000公斤西瓜挣了1万多元(人民币),今年除了西瓜还种了葡萄。”

      靠中国政府的支援和农民的艰苦奋斗,沙漠变成了沃土。但要完全自给自足,红寺堡要做的事还很多。连结周边城市的公路还是土路,居住条件也还比较差。去年政府给红寺堡支援了3.17亿元人民币开发资金。红寺堡开发区委员孟志诚说:“从整个宁夏看,红寺堡居民的收入处于中下。这才开发了11年嘛。今后要少用水,种经济效益高的葡萄、苹果、大枣等,提高收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荒地建成的石河子市,开发已有50年多,人口60万,正成长为兼具农业和工业的综合城市。这里用天山山脉的雪水灌溉,是新疆著名的棉花产地,年产“银力”牌优质棉花35万吨。这里又是占欧洲市场70%份额的新疆产西红柿酱的主产地。石河子市高层人士说:“农蓄业已有基础,现在正开发利用丰富煤炭资源的化工工业。”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水源是什么?能保证用多少年?
dxq-330 发表于 2009-6-11 09:48

引黄灌溉
还是缺水啊...21世纪啥最值钱...水...
这事我都怀疑,往往是牺牲下游的利益为代价的
如果黄河上游的沙漠,黄土高原什么的都变成绿色,那下游的最大问题不就缓解多了吗?

这事我都怀疑,往往是牺牲下游的利益为代价的
yqdf12341 发表于 2009-6-11 12:07


现在每个省每年能提多少立方的黄河水都是有指标的,不是想提就提的

要是随便提,宁夏的引黄灌溉和扬黄灌溉两大水利工程开足马力就能把黄河截流

这水利工程可是宁夏花了整整十年的头号工程
这事我都怀疑,往往是牺牲下游的利益为代价的
yqdf12341 发表于 2009-6-11 12:07


现在每个省每年能提多少立方的黄河水都是有指标的,不是想提就提的

要是随便提,宁夏的引黄灌溉和扬黄灌溉两大水利工程开足马力就能把黄河截流

这水利工程可是宁夏花了整整十年的头号工程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不知道甘陕晋会是啥样
  现在又有一种新观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也就是一些干旱地方不一定鼓励开发。农业开发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截留下游用水。中国缺水的地方多啊。
  现在又有一种新观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也就是一些干旱地方不一定鼓励开发。农业开发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截留下游用水。中国缺水的地方多啊。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不过荒漠还是要治理地
不过荒漠还是要治理地!
北方如能解决用水问题,那经济简直是飞跃啊

北方条件的艰苦使很多南方朋友想不到的
想想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洗衣服过水的时候都是开完水龙头冲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要是北方也能如此用水肯定很爽!
华北农村,尤其是沧州一带喝的都是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