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议】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 (作者:王楚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5:22:42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
(首发)
王楚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12月23日。
h t t 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4

2015年江西海昏侯墓出土一座屏风,其上不仅绘有孔子图像,还附写有介绍孔子生平的文字[1],这是首次发现此类文物。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是经过科学发掘得到的标本,来源清晰,制作年代应为西汉中期,约在神爵三年随葬入海昏侯墓[2]。已经发布的孔子屏风的局部照片清晰显示有六十余字,字体为成熟的隶体,整座屏风上面全部的文字尚未公布。经仔细辨认,这些字句记载了与孔子生平有关的内容,即有与文献记载吻合之处,也有相抵牾的地方。我们不揣简陋,略作论述,希望引起学术界批评讨论。


一.孔子屏风文字释读
此次公布的孔子屏风局部照片上约写有六十余字,其中可辨认的有五十七字,分为五纵列,现释读如下:
“……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孔子☐兒……
……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
……也,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
……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
……南夷與北夷交,中……”
这些语句虽不完整,但通过这些片段可以判断,整座屏风记载的是与孔子生平有关的内容,有些文字还反应了孔子所处时代的背景。
第一列文字介绍了孔子的基本个人情况:“……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孔子☐兒……”。《通志·氏族略》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孔子家语》认为孔子以孔为氏[3];《史记》则认为孔子“姓孔氏”。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其后的“孔子☐兒……”,很可能就是在对孔子年少时的情况进行介绍,《孔子世家》有“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的记载。故“兒”字之前的“☐”,或是“为”字。
第二列文字应是对孔子成年后的情况进行介绍,并且记述有详细的时间:“……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这段文字与史籍记载差异较大,详见后述。
第三列文字介绍了孔子的教学情况:“……也,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由此我们推测“自☐☐多来學焉”之间的“☐☐”应是“远方”。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很多远方的人来向孔子求学。这段文字中明确提及的孔子弟子是颜回与子赣(子贡)。
子赣就是子贡,即孔门十哲中的端木赐。“赣”、“贡”二字在上古汉语中读音相近,含义类似,故常做通假[4]。如《史记·货殖列传》在记述端木赐的事迹时就将“子赣”又写作“子贡” [5];1973年于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出土的定州汉简在记述端木赐时也有“子赣”、“子贡”等多种写法[6]。
第四列文字应是记载孔子六十三岁时的状况:“……(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据《史记》记载,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六十三岁,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7]。但其中的“(六)年”,若按屏风前文“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推断,则孔子六十三岁时应是鲁定公六年(前504年)前后,鲁定公六年(前504年)与鲁哀公六年(前489年)相差十五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屏风文字“當此之时,周室……”的后面很可能就是记述这一时段内周室衰微的状况。
第五列文字我们释为:“……南夷与北夷交,中……”。《春秋公羊传》中有“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为:南边的夷人与北边的狄人相呼应,中国的命运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孔子屏风上“南夷与北夷交”的后面紧接“中”字,故我们认为这句话完整的样子很可能就是《公羊传》中的“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春秋时期即有“四夷”的概念,四方之人统称为夷,似乎没有明确的区分[8]。《孟子》中虽已单独出现“东夷”、“南蛮”等称谓,但“北夷”、“西夷”等称呼仍然存在[9]。“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明确记载,在大约成书于战国的《管子·小匡》中才正式出现[10];在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王制》中才有了更为准确与细致的区分[11]。如果按照《左传》与《孟子》中的记述,应是“南夷”与“北夷”并称;如果按照《管子》与《礼记》中的称谓系统,应是“南蛮”与“北狄”并举。孔子屏风上的“南夷与北夷交”就是传世《公羊传》中的“南夷与北狄交”。
二.孔子屏风推算的孔子生年
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鲁襄公七年(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早十五年。
虽然第二列文字前后的句子难于辨识,不能准确地判定上下文的句义,但“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这十个字字迹清晰、语句完整。尤其是与年代或时间有关的“昭”、“六”、“卅”三个字,均能清楚辨识。
          
    “昭”            


“六”              


“卅”

这句话前面的文字虽难以辨识,但句末的“也”字清晰可见。“也”在古汉语中多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通过“也”字我们可以判定,“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的前一句“……也”的句义已经结束。而其后衔接的“孔子”二字,从句法的角度看,应是下一个新句子的主语。故而我们认为,“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一句是独立的单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句义,并不与前面的“……也”一句或其后的“孔子……”一句构成复句。
“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意为:鲁昭公六年的时候,孔子大概三十岁(中国古代以虚岁计龄,以出生时为一岁,本文的计龄方式皆为虚岁)。鲁昭公六年即前536年,这段记述与传世书籍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载差异较大。史籍中对孔子生年有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0年)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两种记载。若按史籍中孔子生年推算,鲁昭公六年时孔子大约十六、七岁,绝不是“盖卅矣(大概三十岁)”。
关于孔子出生日期最早的记录来自《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据《经典释文》载,此句在唐初有三个版本:①十月庚子②十一月庚子③本无此句。稍后成书的《春秋榖梁传》中纪录的孔子生年为: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而《史记·孔子世家》不仅记录了“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还明确记载了孔子三十岁的纪年:“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现存的几种孔子生年的说法不过相差一年,但按照孔子屏风的文字推算,孔子的生年比史籍记载的要早十四、五年,故郭永秉先生在《屏风上的断想》[12]一文中也认为:“屏风上的记载,实在是出入得大了一点”。
此次公布的孔子屏风局部照片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载并不只有“……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一句。第四列文字“……(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也明确记载了孔子六十三岁时正是某位国君的“(六)年”。
孔子为鲁人,屏风前文亦用鲁公纪年,故此处应当是某位鲁公的“六年”。《史记》明确记载了孔子六十三岁时的纪年:“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但已发布的屏风照片并没给出在孔子六十三岁这一年究竟是哪位鲁公的“六年”。
如果以鲁昭公六年时孔子三十岁为基点推算,孔子六十三岁时应是鲁定公七年(前503年)。但“盖”字[13]在古代汉语中作副词时表“大概、大约”之意,“盖卅矣”即大约三十岁。若鲁昭公六年(前536年),孔子大概三十岁、实为三十一岁的话,那么鲁定公六年(前504年)就是孔子屏风中提到的孔子六十三岁时的“(六)年”。
根据孔子屏风的文字,可推算出孔子生于鲁襄公七年(前566年),鲁昭公六年(前536年)时“孔子盖卅矣”,鲁定公六年(前504年)时“孔子六十三”。屏风的记载与传世书籍差异较大,详见下表:

公元前
鲁公纪年
孔子屏风
《史记》
《公羊传》
《榖梁传》
566年
襄公七年
(孔子出生)



552年
襄公二十一年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十月庚子孔子生
551年
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


537年
昭公五年
(孔子三十岁)



536年
昭公六年
孔子盖卅矣
(三十一岁)



522年
昭公二十年

孔子盖年三十矣


504年
定公六年
孔子六十三



489年
哀公六年

孔子年六十三



三.结语
根据已公布的屏风文字可知孔子“姓孔,子氏”,鲁昭公六年(前537年)“孔子盖卅矣”,这都是与传世文献不合之处。而“字中(仲)尼”、“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南夷與北夷交”等语句与文献的记载一致。
据《史记》记载,巫蛊之祸后,太子之位空缺,燕王刘旦上书请求宿卫宫中。武帝认为刘旦欲争太子位,说:“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虽然巫蛊之祸发生在海昏侯刘贺的父亲——昌邑哀王刘髆受封之后,但武帝在为刘髆选择封地时应已有所考量。刘贺嗣位为昌邑王后,更是选择当世大儒做昌邑王师[14],往来人物也多有儒生。他被废时的辩解词:“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即语出儒家经典——《孝经》[15]。可以说,儒学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故在海昏侯墓主椁室内发现孔子屏风并不偶然,这体现了海昏侯刘贺对儒学与孔子的尊重。
墓主人海昏侯刘贺自小生长于昌邑,昌邑曾属鲁国,是孔子的母国,所以刘贺应该对孔子的个人情况应有所了解。孔子的生年与而立之年的年份,在史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至于海昏侯墓出土屏风中孔子“盖卅矣”的年份与史籍差异较大的原因,笔者不敢妄断,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定论。



[1] 央视网:《江西西汉大墓发现疑似迄今最早的孔子画像》
     网址:http://m.news.cntv.cn/2015/11/14/ARTI1447477286450264.shtml
[2] 《汉书·王子侯表》:“海昏侯贺……神爵三年薨”。
[3] 《孔子家语·本姓解》:“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
[4] 《说文》: “赣,赐也。” 《尔雅义疏》:“贡者,赣之假音也。”
[5] 《史记·货殖列传》:“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子贡结驷连骑……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6] 李建平:《从定州简<论语>看“子贡”与“子赣”》
[7] 《史记·孔子世家》:“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8] 《左传·昭公十七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9] 《孟子·尽心下》:“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
[10] 《管子·小匡》“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诸侯国,莫不宾服。”
[11]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12] 《文汇报》2015年12月13日。
[13]  此句中的“盖”字类似简化后的“盖”,而非“蓋”。据《简化字溯源》考订:“ ‘盖’字来源于隶书。成熟的‘盖’字最早出现于东汉汉安二年(前143年)的碑刻北海相景君铭上”。孔子屏风上的“盖”或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盖”字。
[14] 《汉纪·孝昭皇帝纪》:“河南王式字翁思,为贺师……为世儒宗。”
[15] 《孝经·谏诤》:“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
(首发)
王楚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12月23日。
h t t 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94

2015年江西海昏侯墓出土一座屏风,其上不仅绘有孔子图像,还附写有介绍孔子生平的文字[1],这是首次发现此类文物。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是经过科学发掘得到的标本,来源清晰,制作年代应为西汉中期,约在神爵三年随葬入海昏侯墓[2]。已经发布的孔子屏风的局部照片清晰显示有六十余字,字体为成熟的隶体,整座屏风上面全部的文字尚未公布。经仔细辨认,这些字句记载了与孔子生平有关的内容,即有与文献记载吻合之处,也有相抵牾的地方。我们不揣简陋,略作论述,希望引起学术界批评讨论。


一.孔子屏风文字释读
此次公布的孔子屏风局部照片上约写有六十余字,其中可辨认的有五十七字,分为五纵列,现释读如下:
“……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孔子☐兒……
……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
……也,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
……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
……南夷與北夷交,中……”
这些语句虽不完整,但通过这些片段可以判断,整座屏风记载的是与孔子生平有关的内容,有些文字还反应了孔子所处时代的背景。
第一列文字介绍了孔子的基本个人情况:“……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孔子☐兒……”。《通志·氏族略》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孔子家语》认为孔子以孔为氏[3];《史记》则认为孔子“姓孔氏”。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其后的“孔子☐兒……”,很可能就是在对孔子年少时的情况进行介绍,《孔子世家》有“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的记载。故“兒”字之前的“☐”,或是“为”字。
第二列文字应是对孔子成年后的情况进行介绍,并且记述有详细的时间:“……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这段文字与史籍记载差异较大,详见后述。
第三列文字介绍了孔子的教学情况:“……也,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由此我们推测“自☐☐多来學焉”之间的“☐☐”应是“远方”。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很多远方的人来向孔子求学。这段文字中明确提及的孔子弟子是颜回与子赣(子贡)。
子赣就是子贡,即孔门十哲中的端木赐。“赣”、“贡”二字在上古汉语中读音相近,含义类似,故常做通假[4]。如《史记·货殖列传》在记述端木赐的事迹时就将“子赣”又写作“子贡” [5];1973年于西汉中山怀王刘脩墓出土的定州汉简在记述端木赐时也有“子赣”、“子贡”等多种写法[6]。
第四列文字应是记载孔子六十三岁时的状况:“……(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据《史记》记载,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六十三岁,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7]。但其中的“(六)年”,若按屏风前文“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推断,则孔子六十三岁时应是鲁定公六年(前504年)前后,鲁定公六年(前504年)与鲁哀公六年(前489年)相差十五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屏风文字“當此之时,周室……”的后面很可能就是记述这一时段内周室衰微的状况。
第五列文字我们释为:“……南夷与北夷交,中……”。《春秋公羊传》中有“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为:南边的夷人与北边的狄人相呼应,中国的命运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孔子屏风上“南夷与北夷交”的后面紧接“中”字,故我们认为这句话完整的样子很可能就是《公羊传》中的“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春秋时期即有“四夷”的概念,四方之人统称为夷,似乎没有明确的区分[8]。《孟子》中虽已单独出现“东夷”、“南蛮”等称谓,但“北夷”、“西夷”等称呼仍然存在[9]。“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明确记载,在大约成书于战国的《管子·小匡》中才正式出现[10];在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王制》中才有了更为准确与细致的区分[11]。如果按照《左传》与《孟子》中的记述,应是“南夷”与“北夷”并称;如果按照《管子》与《礼记》中的称谓系统,应是“南蛮”与“北狄”并举。孔子屏风上的“南夷与北夷交”就是传世《公羊传》中的“南夷与北狄交”。
二.孔子屏风推算的孔子生年
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鲁襄公七年(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早十五年。
虽然第二列文字前后的句子难于辨识,不能准确地判定上下文的句义,但“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这十个字字迹清晰、语句完整。尤其是与年代或时间有关的“昭”、“六”、“卅”三个字,均能清楚辨识。
          
    “昭”            


“六”              


“卅”

这句话前面的文字虽难以辨识,但句末的“也”字清晰可见。“也”在古汉语中多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通过“也”字我们可以判定,“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的前一句“……也”的句义已经结束。而其后衔接的“孔子”二字,从句法的角度看,应是下一个新句子的主语。故而我们认为,“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一句是独立的单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句义,并不与前面的“……也”一句或其后的“孔子……”一句构成复句。
“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意为:鲁昭公六年的时候,孔子大概三十岁(中国古代以虚岁计龄,以出生时为一岁,本文的计龄方式皆为虚岁)。鲁昭公六年即前536年,这段记述与传世书籍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载差异较大。史籍中对孔子生年有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0年)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两种记载。若按史籍中孔子生年推算,鲁昭公六年时孔子大约十六、七岁,绝不是“盖卅矣(大概三十岁)”。
关于孔子出生日期最早的记录来自《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据《经典释文》载,此句在唐初有三个版本:①十月庚子②十一月庚子③本无此句。稍后成书的《春秋榖梁传》中纪录的孔子生年为: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而《史记·孔子世家》不仅记录了“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还明确记载了孔子三十岁的纪年:“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现存的几种孔子生年的说法不过相差一年,但按照孔子屏风的文字推算,孔子的生年比史籍记载的要早十四、五年,故郭永秉先生在《屏风上的断想》[12]一文中也认为:“屏风上的记载,实在是出入得大了一点”。
此次公布的孔子屏风局部照片中关于孔子年龄的记载并不只有“……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一句。第四列文字“……(六)年,孔子六十三,當此之时,周室……”也明确记载了孔子六十三岁时正是某位国君的“(六)年”。
孔子为鲁人,屏风前文亦用鲁公纪年,故此处应当是某位鲁公的“六年”。《史记》明确记载了孔子六十三岁时的纪年:“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但已发布的屏风照片并没给出在孔子六十三岁这一年究竟是哪位鲁公的“六年”。
如果以鲁昭公六年时孔子三十岁为基点推算,孔子六十三岁时应是鲁定公七年(前503年)。但“盖”字[13]在古代汉语中作副词时表“大概、大约”之意,“盖卅矣”即大约三十岁。若鲁昭公六年(前536年),孔子大概三十岁、实为三十一岁的话,那么鲁定公六年(前504年)就是孔子屏风中提到的孔子六十三岁时的“(六)年”。
根据孔子屏风的文字,可推算出孔子生于鲁襄公七年(前566年),鲁昭公六年(前536年)时“孔子盖卅矣”,鲁定公六年(前504年)时“孔子六十三”。屏风的记载与传世书籍差异较大,详见下表:

公元前
鲁公纪年
孔子屏风
《史记》
《公羊传》
《榖梁传》
566年
襄公七年
(孔子出生)



552年
襄公二十一年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十月庚子孔子生
551年
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


537年
昭公五年
(孔子三十岁)



536年
昭公六年
孔子盖卅矣
(三十一岁)



522年
昭公二十年

孔子盖年三十矣


504年
定公六年
孔子六十三



489年
哀公六年

孔子年六十三



三.结语
根据已公布的屏风文字可知孔子“姓孔,子氏”,鲁昭公六年(前537年)“孔子盖卅矣”,这都是与传世文献不合之处。而“字中(仲)尼”、“自☐☐多来學焉”、“孔子弟子颜回、子赣(贡)”、“南夷與北夷交”等语句与文献的记载一致。
据《史记》记载,巫蛊之祸后,太子之位空缺,燕王刘旦上书请求宿卫宫中。武帝认为刘旦欲争太子位,说:“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虽然巫蛊之祸发生在海昏侯刘贺的父亲——昌邑哀王刘髆受封之后,但武帝在为刘髆选择封地时应已有所考量。刘贺嗣位为昌邑王后,更是选择当世大儒做昌邑王师[14],往来人物也多有儒生。他被废时的辩解词:“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即语出儒家经典——《孝经》[15]。可以说,儒学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故在海昏侯墓主椁室内发现孔子屏风并不偶然,这体现了海昏侯刘贺对儒学与孔子的尊重。
墓主人海昏侯刘贺自小生长于昌邑,昌邑曾属鲁国,是孔子的母国,所以刘贺应该对孔子的个人情况应有所了解。孔子的生年与而立之年的年份,在史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至于海昏侯墓出土屏风中孔子“盖卅矣”的年份与史籍差异较大的原因,笔者不敢妄断,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定论。



[1] 央视网:《江西西汉大墓发现疑似迄今最早的孔子画像》
     网址:http://m.news.cntv.cn/2015/11/14/ARTI1447477286450264.shtml
[2] 《汉书·王子侯表》:“海昏侯贺……神爵三年薨”。
[3] 《孔子家语·本姓解》:“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
[4] 《说文》: “赣,赐也。” 《尔雅义疏》:“贡者,赣之假音也。”
[5] 《史记·货殖列传》:“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子贡结驷连骑……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6] 李建平:《从定州简<论语>看“子贡”与“子赣”》
[7] 《史记·孔子世家》:“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8] 《左传·昭公十七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9] 《孟子·尽心下》:“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
[10] 《管子·小匡》“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诸侯国,莫不宾服。”
[11]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12] 《文汇报》2015年12月13日。
[13]  此句中的“盖”字类似简化后的“盖”,而非“蓋”。据《简化字溯源》考订:“ ‘盖’字来源于隶书。成熟的‘盖’字最早出现于东汉汉安二年(前143年)的碑刻北海相景君铭上”。孔子屏风上的“盖”或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盖”字。
[14] 《汉纪·孝昭皇帝纪》:“河南王式字翁思,为贺师……为世儒宗。”
[15] 《孝经·谏诤》:“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刘贺嗣位为昌邑王后,更是选择当世大儒做昌邑王师[14],往来人物也多有儒生。他被废时的辩解词:“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即语出儒家经典——《孝经》[15]。可以说,儒学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故在海昏侯墓主椁室内发现孔子屏风并不偶然,这体现了海昏侯刘贺对儒学与孔子的尊重

墓主人海昏侯刘贺自小生长于昌邑,昌邑曾属鲁国,是孔子的母国,所以刘贺应该对孔子的个人情况应有所了解。孔子的生年与而立之年的年份,在史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至于海昏侯墓出土屏风中孔子“盖卅矣”的年份与史籍差异较大的原因,笔者不敢妄断,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定论。


============

这个海昏候的挖掘,这个屏风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1、证实自汉武开始尊儒的历史典故,属实。 原来有很大胆的推测认为是后来的儒生们编出来的,但文物说明应属实。

2、从海昏候的出长成长而言,其对孔子的了解应无误,屏风的内容应为汉代初期社会上公认的儒家典故之正版。

   从而,可以毫无疑问地推断,史记为汉代中期甚至更晚时期才出现的伪史,因为原公认的史记所编写和面世的时间,应与海昏候的时代相近,所以绝不可能出现与皇族记载相违背的孔子资料,特别是不应与生长于孔子故乡的海昏候资料相冲突。

   而且,可以进一步推断,现传世的很多典籍,其实都是史记这样的伪史流传之后,才改编甚至是伪造的产物。因为这些所存在的误差,只能从史记这部伪史为源头。
刘贺嗣位为昌邑王后,更是选择当世大儒做昌邑王师[14],往来人物也多有儒生。他被废时的辩解词:“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即语出儒家经典——《孝经》[15]。可以说,儒学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故在海昏侯墓主椁室内发现孔子屏风并不偶然,这体现了海昏侯刘贺对儒学与孔子的尊重

墓主人海昏侯刘贺自小生长于昌邑,昌邑曾属鲁国,是孔子的母国,所以刘贺应该对孔子的个人情况应有所了解。孔子的生年与而立之年的年份,在史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至于海昏侯墓出土屏风中孔子“盖卅矣”的年份与史籍差异较大的原因,笔者不敢妄断,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定论。


============

这个海昏候的挖掘,这个屏风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1、证实自汉武开始尊儒的历史典故,属实。 原来有很大胆的推测认为是后来的儒生们编出来的,但文物说明应属实。

2、从海昏候的出长成长而言,其对孔子的了解应无误,屏风的内容应为汉代初期社会上公认的儒家典故之正版。

   从而,可以毫无疑问地推断,史记为汉代中期甚至更晚时期才出现的伪史,因为原公认的史记所编写和面世的时间,应与海昏候的时代相近,所以绝不可能出现与皇族记载相违背的孔子资料,特别是不应与生长于孔子故乡的海昏候资料相冲突。

   而且,可以进一步推断,现传世的很多典籍,其实都是史记这样的伪史流传之后,才改编甚至是伪造的产物。因为这些所存在的误差,只能从史记这部伪史为源头。
关键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献不见得是原先的那个文献,只是徒具其名而已

  就连《史记》也不见得是太史公的原作了。最起码也是个阉割版

  所谓的百国《春秋》,司马氏写作的时代可能还可以见到一些,很多《世家》明显是根据各国的本国史书来写的,但是目前也找不到任何遗存。连秦国历史现在考古主要也只是发现了一个《编年纪》而已,其它还有一些法律、民事方面的简牍以及“日书”之类的占卜用的,但是完整全面的记载都只能靠汉代人的流传。

  即便是汉代的文献也极少有流传至今的,宋代以前的都是断简残篇,宋以后才有印刷的刻本流传于今。

  考古的局限性也很大,其实绝大部分历史是无法通过考古还原的,现有的一些发现,比起浩如烟海的历史而言,在统计学里连个有效样本都算不上

《史记》记载的可靠性还是可以的,当年考古科技中心到阿房宫夯土台子上取了好多土样,拿回北京的实验室做植硅石分析,结果是,“没有碳粒支撑这个土台子被火烧过”。当时土样取得很详细,生土也取,生土和夯土之间、夯土面上,都取了土样,没有发现被火烧过的证据。
  实际上,项羽烧的是咸阳宫。发掘过咸阳宫的 2 号、3 号宫殿,1 号殿是别人发掘的,都被火烧了,墙变成了粉色,木头柱子都变成黑木炭。这与《史记》记载也相符,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是项羽对咸阳宫进行了
  “三光”政策。司马迁很严谨,字里行间没有一处写到阿房宫被烧。

  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推测是后世的官方说辞,用以掩盖两王并立的历史真相的,就如纣王无道一类的故事一样。

史记原本收藏宫廷,班固抄本也是有删改的,流出本篇幅和内容变化很大,宫廷原本在汉以后是否存在,还是一个谜。

即使是史记原本,太史公也有个人评价,还受限于官方记载的粉饰与抹黑。
司马迁撰写《史记》,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与其太史令职位相关。其撰写《史记》,在当时也不是隐而不宣之事。他在《报任安书》中的阐述,即反映司马迁无隐瞒此事的意图。而且武帝亦关注此事,《西京杂记》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恨,削而去之。”武帝是否削去《景帝本纪》不论,但武帝读过《史记》是可能的。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 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短简脱,圣上喟然叹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武帝大收篇籍并非仅收前代书 籍,当代人的重要著作也一并收入。
《汉书·宣元六王传》:“成帝时,东平王宇来朝,上书求 《太史公书》。”证明秘府已有《史记》。司马迁所录两本,知一本藏于家中(“宣帝 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播焉。”是其证。),若另一本藏之于山,秘府之本从 何而来?是《史记》完成之后,司马迁即献于朝廷,收入了皇室书府,故武帝得以阅览 。《汉书》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刘向领校群书之际,《史记》仍在秘府。以此可证“副在京师”,即副本藏入皇室书府。
《史记》正本、副本,一在家中,一在秘府。而其后流传,副本在先,正本在后。
《 汉书·司马迁传》:“迁死之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以此可以推定,在杨恽宣布之前,《史记》已有部分传出,但只能是少数单篇。
桓宽《盐铁论·毁学篇》:“大夫曰:司马子言,天下穰穰,皆为利往。赵女不择 好丑,郑姬不择远近,商人不丑耻辱,戎士不爱死力,士不在亲,事君不避其难,皆为 利录也。”
此节文字出于《史记·货殖列传》:“……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穰穰,皆为利往。’夫千金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等。
桓宽记载御史桑弘羊之言,事在昭帝始 元六年(前81年),此时杨恽尚未宣布其外祖父书。桓宽能节引《史记》文,当是据由皇 室秘府传出的部分篇章,即《汉书》所说的“其书稍出”之时。
《盐铁论》中引《史记 》文字不止一处,《西域篇》文学谈大宛事,《刑德篇》御史大夫引韩非子事,《大论 篇》文学谈孔子事,分别本于《史记》的《大宛列传》、《韩非子列传》、《孔子世家 》。杨恽宣布后,《史记》整体一百三十篇方为朝野所共知,并逐渐流传开来。而 秘府所藏的副本的流传则早于此若干年。
东平王之所以上书求《太史公书》,证明他曾读过 《史记》的某些单篇,进而提出得到完书的请求。大将军王凤也显而易见是读过《太史 公书》。这都证明,《史记》在西汉末年,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的。
直到东汉初年,这 种形式依然没有改变。如《后汉书·窦融传》:“光武帝赐融以太史公《五宗世家》、 《外戚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后汉书·循吏传》:“明帝赐王景《河渠书 》。”类似这种散出单篇,随出随散,不可能流传后世。
《史记》形成不同版本,产生 文字歧异应该是在西汉末期,自刘向及其子刘歆等续《史记》之后。《史通·古今正史 》:“《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 ,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 刘恂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诸人续《史记》,应皆见过《史记》抄本,自此以后 ,《史记》产生异本,而司马迁亲手誉写的正副本均为其祖本。
以上引述来自史记早期版本源流研究,作者张玉春 暨南大学文化史籍研究所
对史记的盲目崇拜,以及对其野史出身的伪史本质的极力粉饰,都是赤裸裸的诈骗和犯罪。

诈骗可耻!

文汇报:《赵正书》是否能作为研究秦晚期历史的依据,其中提到的胡亥即位与《史记》

中的记载有出入,我们在研究中如何看待史料之间的相悖之处?
李零:《赵正书》与《史记》的记载有矛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出土的文本都是多

元化的。要改变我们的看法,不要以为同一个故事只有一种版本。
文汇报:但史实只有一个啊。
李零:所以这个史实是需要你去分析的,并不是说发现了一个文本,这个就是对的,也不

等于说发现的就一定不对,实际上我们要把传世的和所掌握的各种文本用来分析这个事情

,你得说你通过这些文本得出的正面结论是什么,当然也许没有结论,那你得说为什么没

有结论。我不喜欢有些人说的“历史真相是没有的”,本来是了解历史真相非常困难,但

却把它变成“没有历史真相”,这就过分了。咱们距离历史很久远后,存在一个历史的误

差,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但这并不能构成我们胡说八道的自由空间。历史的确有

很多这种讨论空间,但是这种自由的想象是会遭遇考古的,但是有时搞考古的、搞古文字

的还就不能怕这个。
而且证据也不等于真相。真相是有的,但有的能被揭示,有的则不能。“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不足就没办法了。但是没办法也只能把它悬置,而不能说其没有。
朱凤瀚:我们推测《赵正书》的抄写年代大概就在汉武帝后期,它的抄成时间不好说,其成文的时间就更不好说了。《赵正书》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内容,司马迁当时写《史记》也是看了很多典籍,这些典籍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就是说,当时在社会上同时流传着好几种版本。我只能说,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要太简单了,不是谁说了一个什么东西记载下来就是史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只凭《史记》的记载和《赵正书》的内容在里面做裁判,现在还做不到揭示真相,我们更多的是在这里看出记录历史的史书的多样化,另外就是史观的多样化。
朱凤瀚:当时,史官也好,写史书的人也好,他们对同一事有不同立场与态度。
李零:你刚才说的是对的,历史真相并不能有好多个,但讨论是可以有好多种。
朱凤瀚: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在追求历史真相。但是过程一定是复杂的,而且研究者要“复杂”一点,对过去记述历史的记述文本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清楚。
--这才是学术论见。拿着所谓西方列强当年编出来的经典当令箭的,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愚蒙。从钱币到碑铭,过多的伪造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子为姓,孔为氏,海昏侯墓文有常识性错误。
七七八 发表于 2016-1-2 23:08
子为姓,孔为氏,海昏侯墓文有常识性错误。
你这是给人骗了还帮人数钱的典型。

海昏侯当皇帝前是昌邑王,封地就在孔子故乡,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 汉朝从汉武时期开始推崇儒家,每年的祭孔,昌邑王作为皇室代表要出席甚至主持。

可以这么说,关于孔子的资料,海昏候手上的是绝对的权威。哪怕汉武手上的资料可能有错,昌邑王所了解的绝对不会错。
也只能算是昌邑王所持记载,是否孔子的真实情况,也只是“盖卅岁”。
海昏侯的记载跟《史记》差这么大
当时汉代的儒家董仲舒之流没什么反应?
汉儒董仲舒之流如果知道这个肯定会讨论一番

从汉开始儒家在中国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传承有序,如果有关于孔子年龄这么大的误差的讨论肯定会有后世儒家学者提及
颜射 发表于 2016-1-4 01:22
海昏侯的记载跟《史记》差这么大
当时汉代的儒家董仲舒之流没什么反应?
汉儒董仲舒之流如果知道这个肯定 ...
这还不简单,现在传世的史记,是西汉之后才出现的伪史,当时根本不存在,当时的人自然不会有反应。

对海昏候墓资料,不需要有任何质疑。西汉承继秦朝,处处讲究一统,儒家思想作为汉武推动的意识形态建设,其宣传口径在当时绝对是统一的,不会有多个版本的现象。

何况海昏候原来是昌邑王,在孔子故乡生长和成长,还要每年搞祭孔,对孔子的相关资料的掌握绝对没有问题。
颜射 发表于 2016-1-4 01:22
海昏侯的记载跟《史记》差这么大
当时汉代的儒家董仲舒之流没什么反应?
汉儒董仲舒之流如果知道这个肯定 ...
看俺前面引述,史记又不是原版抄本流出的。
最可靠的还就是当时的名家陪葬品,至少反映了当时的权威论断或是官方定论,至于是否孔子当年的真相,那就不可知了。
还是要慎重研究
这还不简单,现在传世的史记,是西汉之后才出现的伪史,当时根本不存在,当时的人自然不会有反应。

对 ...
就算是造假,谁没事干了去改孔子的年龄,完全没有意义,改他的言论还有可能
颜射 发表于 2016-1-4 23:19
就算是造假,谁没事干了去改孔子的年龄,完全没有意义,改他的言论还有可能
有意义,伪史中描写孔子晚年收了大批徒弟,有名有姓者甚多。

对照海昏候墓出土资料来看,孔子的姓氏和生辰都和伪史不同,而且比伪史要早生十几年,有名有姓的孔子徒弟只记了两三人而已。

考虑到古人寿命很难很长,那么孔子实际死得更早,所谓晚年还收了一堆高足应为编造,细细分析,应为后人的无耻攀附、胡乱认亲师。


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
说明孔子死于公元前481年之后
孔子死后,哀公还写了个诔:
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如果孔子在昭公六年30岁,那么他生于公元前565年
两者叠加,孔子至少活了85岁?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
说明孔子死于公元前481年之后
孔子死后,哀公还写了个诔:
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如果孔子在昭公六年30岁,那么他生于公元前565年
两者叠加,孔子至少活了85岁?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既然孔子的生辰不对,那么孔子的忌日也必然不对。

古代活到70多80多的老人是极少的,何况孔子晚年景况并不好过,长命不了,按海昏候墓的文物来分析,真正的孔子恐怕根本活不到鲁哀公的年代。  

所谓孔子晚年收一堆弟子,所谓孔子晚年写了《春秋》,很可能都是假的,尽为后代所伪造。
既然孔子的生辰不对,那么孔子的忌日也必然不对。

古代活到70多80多的老人是极少的,何况孔子晚年景况并 ...
鲁国在公元前256年灭亡
如果《春秋》不是孔子编的,怎么写到公元前481年就没了
很简单嘛,后人假借孔子之名编造的《春秋》。

按照伪史孔子才活70岁左右,按海昏候墓资料来算,在鲁哀公刚刚上位时,孔子已经死了。
既然孔子的生辰不对,那么孔子的忌日也必然不对。

古代活到70多80多的老人是极少的,何况孔子晚年景况并 ...
看看韩非子的记录,《韩非子》写了大量孔子跟鲁哀公的互动,这也跟鲁哀公给孔子写诔对上号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议于下。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一曰:晏婴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说二】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春秋》之记曰:‘冬十二月霣霜不杀菽。’何为记此?”仲尼对曰:“此言可以杀而不杀也。夫宜杀而不杀,桃李冬实。天失道,草木犹犯干之,而况于人君乎?”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一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曰:“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说六】
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黎且以女乐二八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说二】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说三】
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诸子百家时期,诸子为自我吹捧,瞎吹瞎编不足为奇。

何况假借先贤之名编的东西,不过是鼓吹诸子自己的观点而已。 如同现在瞎编的毛太祖韵事。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杀,齐简公的死亡年代不会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孔子请求鲁哀公讨伐未果,这是《论语》的记录

田氏代齐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齐悼公之子,前484年至前481年在位。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杀,齐简公的死亡年代不会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孔子请求鲁哀公讨伐未果,这是《论语》的记录

田氏代齐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齐悼公之子,前484年至前481年在位。
《论语》这样的经典,实际前后改编了不知多少个版本。

如果按这个 “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杀”来倒推,以海昏候墓资料来算,孔子是个80多岁的垂死老人,神智是否清醒都难说。

即使按伪史上的孔子生辰来算,那孔子当时也是古稀垂死的人。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5 01:03
《论语》这样的经典,实际前后改编了不知多少个版本。

如果按这个 “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杀”来倒推, ...


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六月,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春秋》

哀公十四年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左传》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5 01:03
《论语》这样的经典,实际前后改编了不知多少个版本。

如果按这个 “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杀”来倒推, ...


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六月,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春秋》

哀公十四年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左传》
楼主虽然语言激烈了点,但是对于现有史籍的质疑还是有道理的,楼上兄台拿着后世变化颇多的文献去折腾,还不如魏晋之训诂,明清之考据。有兴趣者不妨看看老子从战国楚墓三篇到西汉初马王堆德道经再到后世的道德经,变化多大?
史记、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与其他文献的相互映证,虽然在后世流传中有些变迁,也可能个别表述与考古发掘有出入,但不影响其历史价值。把史记称为伪史的,往好里讲是历史虚无主义,换俗话说就是不懂装懂、张嘴瞎掰。
楼上的二个,不会忘了自己都干过什么吧?
有些人嘴上号称爱国,但把“伪史”这样的屎盆子扣在中华典籍上比谁都积极,更可笑的是他们“质疑”别人作伪,所用的伎俩竟然是自己编造假文章,不信?要不咱翻翻旧账?
这篇文章谁写的?说什么“墓主人海昏侯刘贺自小生长于昌邑,昌邑曾属鲁国,是孔子的母国,所以刘贺应该对孔子的个人情况应有所了解。”
这是对文献中有关刘贺的内容缺少了解。刘贺因荒淫无度被废,所做的荒唐事多得很,诸如给他父皇奔丧的路上去抢女人,在位二十七天下令征调并索取财物共一千一百二十次,被废之后山阳太守张敞探访刘贺,其言行白痴呆傻,喜好败乱伤亡……
这等人,对孔子的个人情况能有多少准确的了解?即便作者想说屏风有价值,也别拿刘贺的人品见识作根据啊。
史记原本收藏宫廷,班固抄本也是有删改的,流出本篇幅和内容变化很大,宫廷原本在汉以后是否存在,还是一个谜。
即使是史记原本,太史公也有个人评价,还受限于官方记载的粉饰与抹黑。

司马迁撰写《史记》,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与其太史令职位相关。其撰写《史记》,在当时也不是隐而不宣之事。他在《报任安书》中的阐述,即反映司马迁无隐瞒此事的意图。而且武帝亦关注此事,《西京杂记》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恨,削而去之。”武帝是否削去《景帝本纪》不论,但武帝读过《史记》是可能的。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 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短简脱,圣上喟然叹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武帝大收篇籍并非仅收前代书 籍,当代人的重要著作也一并收入。
《汉书·宣元六王传》:“成帝时,东平王宇来朝,上书求 《太史公书》。”证明秘府已有《史记》。司马迁所录两本,知一本藏于家中(“宣帝 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播焉。”是其证。),若另一本藏之于山,秘府之本从 何而来?是《史记》完成之后,司马迁即献于朝廷,收入了皇室书府,故武帝得以阅览 。《汉书》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刘向领校群书之际,《史记》仍在秘府。以此可证“副在京师”,即副本藏入皇室书府。
《史记》正本、副本,一在家中,一在秘府。而其后流传,副本在先,正本在后。
《 汉书·司马迁传》:“迁死之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以此可以推定,在杨恽宣布之前,《史记》已有部分传出,但只能是少数单篇。
桓宽《盐铁论·毁学篇》:“大夫曰:司马子言,天下穰穰,皆为利往。赵女不择 好丑,郑姬不择远近,商人不丑耻辱,戎士不爱死力,士不在亲,事君不避其难,皆为 利录也。”
此节文字出于《史记·货殖列传》:“……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穰穰,皆为利往。’夫千金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等。
桓宽记载御史桑弘羊之言,事在昭帝始 元六年(前81年),此时杨恽尚未宣布其外祖父书。桓宽能节引《史记》文,当是据由皇 室秘府传出的部分篇章,即《汉书》所说的“其书稍出”之时。
《盐铁论》中引《史记 》文字不止一处,《西域篇》文学谈大宛事,《刑德篇》御史大夫引韩非子事,《大论 篇》文学谈孔子事,分别本于《史记》的《大宛列传》、《韩非子列传》、《孔子世家 》。杨恽宣布后,《史记》整体一百三十篇方为朝野所共知,并逐渐流传开来。而 秘府所藏的副本的流传则早于此若干年。
东平王之所以上书求《太史公书》,证明他曾读过 《史记》的某些单篇,进而提出得到完书的请求。大将军王凤也显而易见是读过《太史 公书》。这都证明,《史记》在西汉末年,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的。
直到东汉初年,这 种形式依然没有改变。如《后汉书·窦融传》:“光武帝赐融以太史公《五宗世家》、 《外戚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后汉书·循吏传》:“明帝赐王景《河渠书 》。”类似这种散出单篇,随出随散,不可能流传后世。
《史记》形成不同版本,产生 文字歧异应该是在西汉末期,自刘向及其子刘歆等续《史记》之后。《史通·古今正史 》:“《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 ,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 刘恂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诸人续《史记》,应皆见过《史记》抄本,自此以后 ,《史记》产生异本,而司马迁亲手誉写的正副本均为其祖本。
--史记早期版本源流研究,作者张玉春 暨南大学文化史籍研究所

--文献?
李零:《赵正书》与《史记》的记载有矛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出土的文本都是多元化的。要改变我们的看法,不要以为同一个故事只有一种版本。这个史实是需要你去分析的,并不是说发现了一个文本,这个就是对的,也不等于说发现的就一定不对,实际上我们要把传世的和所掌握的各种文本用来分析这个事情,你得说你通过这些文本得出的正面结论是什么,当然也许没有结论,那你得说为什么没有结论。我不喜欢有些人说的“历史真相是没有的”,本来是了解历史真相非常困难,但却把它变成“没有历史真相”,这就过分了。咱们距离历史很久远后,存在一个历史的误差,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但这并不能构成我们胡说八道的自由空间。历史的确有很多这种讨论空间,但是这种自由的想象是会遭遇考古的,但是有时搞考古的、搞古文字的还就不能怕这个。
而且证据也不等于真相。真相是有的,但有的能被揭示,有的则不能。“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不足就没办法了。但是没办法也只能把它悬置,而不能说其没有。
朱凤瀚:我们推测《赵正书》的抄写年代大概就在汉武帝后期,它的抄成时间不好说,其成文的时间就更不好说了。《赵正书》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内容,司马迁当时写《史记》也是看了很多典籍,这些典籍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就是说,当时在社会上同时流传着好几种版本。我只能说,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要太简单了,不是谁说了一个什么东西记载下来就是史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只凭《史记》的记载和《赵正书》的内容在里面做裁判,现在还做不到揭示真相,我们更多的是在这里看出记录历史的史书的多样化,另外就是史观的多样化。
李零: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兼存异说。希罗多德的《历史》也是这样的——希腊人和波斯人讲的就不一样,有时并不是要判断哪方说得对,而是把这些留下来,让后人慢慢去研究,这就够了。
朱凤瀚:当时,史官也好,写史书的人也好,他们对同一事有不同立场与态度。
李零:你刚才说的是对的,历史真相并不能有好多个,但讨论是可以有好多种。
朱凤瀚: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在追求历史真相。但是过程一定是复杂的,而且研究者要“复杂”一点,对过去记述历史的记述文本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清楚。
--李、朱两位老师是什么地位,这才是学术。
史书在不同时代经过不同人抄誊写,会有很大变化,一些诗歌还利用日本流出下来的版本修正,除了不同时代官方篡改还有一些个人喜好修改。一部《红楼梦》才几百年时间就被人抄成多个版本。不同时代出现不同版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真如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所载。那孔子删削鲁史成春秋就成问题了。最早的春秋是什么时候出现?
关于《春秋》的作者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认为《春秋》是孔子据鲁史修成,另一种认为《春秋》非孔子所修,而是鲁国的旧史。
孔子所修说见于《孟子》、《左传》、《公羊传》、《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等较早的文献。
持《春秋》非孔子所修说的学者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少数派。第一个对孔子修《春秋》发生怀疑的学者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其说见《史通·惑经》)。北宋时期,王安石曾讥《春秋》为“断烂朝报”(说见《宋史·王安石传》《宋史·王安石传》、孙觉《春秋经解·周麟之跋》、陆佃《陶山集·卷十二答崔子方书》)。近、现代持是说的学者可以顾颉刚、钱玄同和杨伯峻先生为代表。
《春秋》的笔调前后不一致,这说明其体例不统一。例如隐公、桓公时,无论是盟会还是统军作战,《春秋》都不写外国卿大夫的姓名,但从庄公二十二年开始,《春秋》于结盟时会写出外国卿大夫的姓名,从文公八年开始,《春秋》于盟会时同时会写出鲁国和外国卿大夫的姓名。又如僖公以前,《春秋》多称某国君为某人,不称某侯,僖公以后,仅秦、楚两国之君偶称“秦人”、“楚人”,宣公五年后,所有诸侯均不称“人”而称“爵”,如“秦伯”、“楚子”等。古本《竹书纪年》是晋国、魏国的历史文献,其所记与《春秋》同,如“陨石于宋五”一语两书所记无异,这说明当时宋国把观察到的天象通报给各国诸侯,各国史官记了下来,难说是孔丘之笔。
推测,《春秋》可能本是鲁国官书,由此传到民间,由孔门弟子传述下来,孔门弟子以此作为纪念。

清华战国简,没有篇题,现拟题为《系年》。这批珍贵竹简的性质是书籍,其中最重要的有《尚书》及同《尚书》类似的文献,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
清华简所反映的《尚书》篇题出现的这些情况,实际上表明孔子“编书”对于《尚书》成书和有关文本形成上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并非以做成《尚书》统一或标准的文本为目的,而因孔子“编书”形成的《尚书》文本很可能只是《尚书》成书过程中出现的众多早期《尚书》文本中的一种。这实际上意味着历史上很可能并非只有孔子一人、也并非只有儒家一家做过“编书”的工作。
--李学勤《初识清华简》,《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印书馆,2010 年。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谢维扬《古书成书的复杂情况与传说时期史料的品质》,《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2015年

另外,刘贺的老师就是当时很有名的传《诗经》的王式,刘贺被废后,王式受连累,被问有无谏书,王式答:我教他读《诗经》,305篇,篇篇都是谏书。而王式也靠这个捡了一条命。后来的刘贺在家老实看书,于公于私都有可能获取大量善本文书。具体理由不再赘述了。
楼主虽然语言激烈了点,但是对于现有史籍的质疑还是有道理的,楼上兄台拿着后世变化颇多的文献去折腾,还不 ...
嗯,《春秋》《论语》《韩非子》《左传》《史记》对同一史实的记载都是篡改的
只有那块屏风是正版
楼主虽然语言激烈了点,但是对于现有史籍的质疑还是有道理的,楼上兄台拿着后世变化颇多的文献去折腾,还不 ...
嗯,《春秋》《论语》《韩非子》《左传》《史记》对同一史实的记载都是篡改的
只有四百年后的那块屏风是正版
颜射 发表于 2016-1-9 18:58
嗯,《春秋》《论语》《韩非子》《左传》《史记》对同一史实的记载都是篡改的
只有四百年后的那块屏风是 ...
这个说法也有偏颇,请看俺上面几段引文,包括两位老师的意见。
史实只有一个,但历史记载的说法可以很多。考古也只能无限接近真实,却难以和文献做到一一对应。
在没有印刷术的古代,大段的激情洋溢的纪录基本上是后世的演绎。
没有印刷术的古代,大段的激情洋溢的纪录基本上是后世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