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享】汉唐时期的西域佛教及其东传路径(作者: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26:42
汉唐时期的西域佛教及其东传路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3期,作者:王欣

  摘  要:汉唐时期是西域佛教形成、发展及向内地传播的主要历史阶段。丝绸之路的开通与魏晋时期西域诸城郭大国的局部统一,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与政治基础。西域佛教也因之在汉唐时期进入到发展的全盛期,并呈现出多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

     西域佛教通过西域僧人东行弘法、内地僧人西行求法、政治交往、军事征伐、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等几个主要路径向东方传播,而这些多样的、双向的传播路径对该时期西域与内地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唐时期 西域佛教 东传路径;

  作者简介:王欣(1966—),男,安徽阜阳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丝绸之路民族历史与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XJTS-A003)汉唐时期的西域佛教及其东传路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3期,作者:王欣

  摘  要:汉唐时期是西域佛教形成、发展及向内地传播的主要历史阶段。丝绸之路的开通与魏晋时期西域诸城郭大国的局部统一,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与政治基础。西域佛教也因之在汉唐时期进入到发展的全盛期,并呈现出多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

     西域佛教通过西域僧人东行弘法、内地僧人西行求法、政治交往、军事征伐、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等几个主要路径向东方传播,而这些多样的、双向的传播路径对该时期西域与内地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唐时期 西域佛教 东传路径;

  作者简介:王欣(1966—),男,安徽阜阳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丝绸之路民族历史与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XJTS-A003)
1
2
3
4


5


6


7


8
阅读链接:

h t tp://chis.cssn.cn/zgs/zgs_zms/201512/t20151231_2807777.shtml
西域佛教历史应该大力宣传,佛教界也得争气赶紧跟上,把失去的西域三十六佛地给归化回来
关于西方“破译”吐火罗语的问题:
自从sieg和siegling的研究成果问世以来,使用Tocharian来表示这种语言的恰当性就一直受到质疑。两人在研究那些在吐鲁番和焉耆一代发现的文字残本的时候,在T.A.中发现了一部佛教戏剧作品,在成功解读后,他们发现该作品和一部已知的佛教戏剧作品内容上的同一性,而后者仅以一种突厥语译本的形式被人们了解的,在这个翻译抄本上指出了原文是一种叫做Twgry(用拉丁字母转写的发音)的语言;于是一个被古希腊人叫做Tócharoi的古代中亚民族(拉丁语中为Tochari,梵语为Tokhāra,汉语为吐火罗人)由于发音上的相似性,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两人为这个新语言命名的依据。而根据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记载,这个民族在公元前2世纪生活于阿姆河上游一带,而在此之前是从更东部的地方迁徙来的(参考中国历史,应该是从敦煌一代因受匈奴人压迫而西迁的大月人氏族,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至今尚不明确,编者注)。
再来看吐火罗语的使用情形。在一种语言的名称上面加上A·B这样的符号是很特别的。吐火罗语的研究历史其实也可以说是有关这种语言的命名问题的争论史,可见这种语言的性质是多么的复杂,究竟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才算恰当?这里暂以A ·B来区别的两种方言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而且,这种语言与其他的哪一种语言具有亲缘关系?这些问题都还没有获得一个明确的答案,像这样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吐火罗本来指的是阿姆河(流经阿富汗斯坦与西突厥斯坦的边界线)以南、阿富汗斯坦北方的地方,所以吐火罗语就应该是这个地方的语言,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地的人完全不知道有这种语言,当专家们开始研究丝路出土佛典的时候,才发觉里面有未知的语言存在,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究竟怎样称呼自己的语言?
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向济格(E. Sieg)教授学习过吐火罗语。1946年回国之后,虽然由于资料缺乏,中断了三十年,但到1975年,由于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一批吐火罗文甲种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从1981年又得以重新研究,粉碎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外国”的神话,承担了破译工作,为中国学术界争了光。
然而,季羡林与吐火罗文研究并非是破译的关系。
“吐火罗文”,这门连名字至今都未必可以算是确定了的稀奇古怪的语言,它的发现和解读、研究是20世纪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两位德国的天才学者Sieg和Siegling,根据吐火罗文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名称和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同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完全对应这一事实,首先确定它属于印欧语系。吐火罗文的发现、解读给这个本来就众说纷纭的老问题之火加上了一勺新油:印欧语系原始部落起源于亚洲的老说法,似乎得到了某种有力的支持。当然,问题远非如此简单。
吐火罗文几乎完全解读成功的标志则是E.Sieg、W.Siegling、W.Schulze合作的巨著《吐火罗文文法》(Tochrische Grammatik,G?觟ttingen,1931)。吐火罗文毕竟不是各方面已经被详细研究过了的、原本没有失传过的、语法已经被用近代西方学术语言再次规律化了的梵文。学习梵文就是学习一门古代语言,而学习吐火罗文就绝不仅仅是学习一门古代语言那么简单了,其实乃是在重复一遍破译解读的过程。吐火罗文本里一些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有了大藏经里面的一些汉译异本可资参照互勘,就立即可以释读了。在方法论层面上,它首次大规模地将汉译异本引入吐火罗文研究,不能不说是开风气之举。
如利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TS No.8b1:kak ela,ela在Gr. §389无解释。先生在这篇论文里将与此相关的一段译成“Dann trat er hinter den Türflugel, verbag sich und wartete”,Sieg后来在《吐火罗文德译之一》(“?譈bersetzungen aus dem Tocharischen I”,Abhandlungen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Phil. -hist. Klasse, Nr.16,1943)没有注意先生的关键词“verbag sich”,而是译成“ging hinter den Türflügen”(“走到门扇后面去”。先生以为Sieg翻译此句的时间为1944年,见《季羡林文集》第十二卷,118页,似不确。——文忠案)这个字字义的最后解决,还要等到四十年之后。
--破译?40年!
《说出家》(写成于1982年4月20日,发表于《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又收入《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专业论文,在梵文佛经里,没有“出家”这个词,只有“出走”。但是,吐火罗文里却有“家”字。那么,是吐火罗文影响了汉文,还是汉文影响了吐火罗文?先生证明,后者是正确的说法,由此展现了文化交流丰富多彩的面相。
世纪难题 季羡林之后 吐火罗语怎么办?这是因为季老也只是考释。季羡林在他的耄耋之年完成了生平最长最艰巨的两部书,其中一部就是对用吐火罗语A方言写就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长达数十万字(部分用英文写成,字数难以准确统计)。按:《弥勒会见记》的吐火罗文写本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这部残本现存残页44叶(88面),曾被火烧过,残损严重,在大多数残页上仅剩几个字。且纸色发黄,页序混乱,给整理、解读造成很大困难。
--在大多数残页上仅剩几个字,季老的译释长达数十万字,为什么?正如甲骨文考释一样,一个字争论论文可以有数十篇上百篇,难!
吐火罗,应为汉化程度比较高的东波斯/塞种人族群。

其语言的发音应为土特产,文字等则多受中原文化影响。 汉化,不同程度的汉化,自四千多年以来,都是中原周边族群的共同现象。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5-12-31 20:13
吐火罗,应为汉化程度比较高的东波斯/塞种人族群。

其语言的发音应为土特产,文字等则多受中原文化影响 ...
语言学的研究为了解上古时代中亚草原民族迁移史提供了新途径,但单纯依靠语言学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揭开谜底。本世纪初以来,体质人类学家一直在对甘肃与新疆东部地区汉初以前古代墓葬中发现的人类骸骨进行分析,他们的工作使我们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本世纪20年代,西方学者步达生曾详细研究过安特生收集的史前时代甘肃沙井、寺洼、辛店、马厂诸文化和仰韶文化男女人类遗骸共84具,得出结论:
甘肃史前居民具有典型的东方人种特征,其体质与现代华北人有许多相似性,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史前居民与现代华北人更为接近。甘肃史前居民的头骨与西康人也较为接近,处于现代华北人与西藏人之间。50年代,中国学者对甘肃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两具男性头骨作了研究,认为它们是蒙古人种型,与近代华北人和其他同地区新石器晚期居民的头骨也较接近。
近年来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发掘到了早期铜器时代的墓葬,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中采集了100余具人骨,经研究认为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没有混杂高加索人种的材料。                      
总之,迄今为止从甘肃境内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以及秦汉前的古墓中出土的人骨,都毫无例外地接近东亚蒙古人种类型,没有发现西方高加索人种因素在组成秦汉以前这一地区居民成分中起过作用。这个结论与西方语言学家关于月氏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的观点是矛盾的。
在中国湖北郧县发现的一具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就显现出高耸的鼻梁。在河北涞水发现的一具头骨也具有高耸的鼻梁,但其年代较晚,距今约6万年。在3000多年前的殷墟人类头骨中,也发现了高鼻梁的个体。可见,高鼻梁的古人类在中国远古时代和上古时代都曾出现,从郧县古人类到南京猿人,再到涞水古人类,以至殷墟时代的人类,高鼻梁的“中国人”源远流长,延续的年代相当久远。南京猿人生存的年代距今60万~40万年间,那时真的已有古人类东西方进行迁徒、杂交?这确实是人类进化史的大问题。
为了进一步揭开这个谜,一些研究人员对全世界古人类化石进一步进行研究,特别是对鼻骨及头骨侧视进行对比。他们重测数据、计算其变化规律,并把古人类的鼻骨形象地分为“高耸级”“中级”“低矮级”三种,侧视是否具S型等。在经过反复研究后,他们最近提出南京猿人具高耸级鼻骨和典型S型侧视,但未必是杂交导致基因交流或血缘融合的结果,相反,很可能是为了适应当时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所致,其理由如下:
1.从距今200多万年至20万年的猿人阶段,在非洲只有3个地方的猿人头骨化石保存有鼻骨,其年代分别为170万年、60多万年和20多万年,他们的鼻骨两个是属“低矮级”,只有60多万年的为“中级”。在非洲的智人化石中,不仅化石少,且保存不太好,故他们未报道。但可以推测,非洲古人类很可能都是属低鼻子、不具S型侧视的范畴。
在欧洲保存有鼻骨的猿人只有两处,他们的鼻骨都是“中级“,一点也不高。在亚洲有4处:一在中亚的格鲁吉亚,是位女性,距今约170万年,她的鼻骨为“低矮级”;一在印度尼西亚,距今120万~70万年间,其鼻骨也属“中级”水平;另两处在中国,一是南京,一是湖北郧县,无独有偶的是郧县猿人的鼻骨也是“高耸级”,其侧视也呈S型。在北京周口店虽找到6个头盖骨,但只有一个保存有鼻骨的下部,故无法复原其鼻子。
当年外国学者魏敦瑞在复原北京猿人时,是据现代亚洲人的鼻骨,把它复原成低鼻子的。所以从现有世界猿人化石资料中只有南京、郧县是高鼻子,北京猿人也可能是高鼻子,而其他地方没有高鼻子的猿人,故谈不上有与其他地方杂交的可能。
2.从距今20多万年至4万年间的早期智人阶段看,在欧洲只有4个地方的智人化石具有鼻骨,但他们鼻子都不高,属“中级”,在亚洲有3处:一在国外,其鼻骨属中级;两处在中国,一在河北保定的沣水县,年代距今6万年,其鼻骨也是“高耸级”,侧视为S型;一在广西柳州,其鼻骨是“低矮级”,所以早期智人中,有高鼻子的也是中国北方人。
3.从距今4万年至1.1万年间的晚期智人,在欧洲有两处,其鼻骨都是“高耸级”侧视S型;在亚洲也有两处,其中一处在中亚,鼻骨为“高耸级”,另一处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一男两女,保存完好,鼻骨都是“低矮级”。所以从晚期智人看,欧洲所见的都是高鼻子,而中国所见的多是矮鼻子,这之间似也未发生杂交现象。
4.在近代考古中,从秦汉之前的中国西北地区,欧洲人群确有向东扩张的现象,但其界止于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在黄河流域未发现有西方人存在,更不要说在长江以南。            
5.从鼻子的功能分析,除呼吸外,它还对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起调节作用,呼气时还可截留水分,所以高鼻子意味着鼻腔扩大,有利吸气时在鼻腔内增温、增湿,呼气时有利在鼻腔内截留水分,故高鼻子的人适合于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存,这和南京、郧县、北京猿人和沣水县智人都生活于冰期环境是一致的。以上成果发表在古人类学报上,引起较大轰动,因它还涉及到北京猿人复原的问题。
中外学界一般公认,回纥人的祖先丁零人属于蒙古人种,与回纥关系密切的匈奴人也属于蒙古人种⒀与回纥人同种族的突厥人的外貌特征,中外史书中都有较明确的记述。11世纪的波斯文人乌特比称突厥人“宽脸庞,小眼睛、高鼻子,少胡须”。另一位波斯人加尔迪齐也说“他们的胡须疏疏落落”⒁。唐代还有这样一段汉文史料:“突厥阿史那思摩入见,上引升御榻,慰劳之。思摩貌类胡,不类突厥,故处罗(可汗)疑其非阿史那种。”【《唐书脠厥传》言:“颉利族人思摩,以貌似胡,疑非阿史那种,故但为夹毕特勒而不得为设。”】⒂可见,当时的突厥人与白种的胡人在外貌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关于这一点,当代的土耳其学者指出:“古代的突厥人是蒙古种——黄色人种的一支,他们来自中国北部。当他们从操希腊语的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小亚细亚以后,他们获得了一部分高中索人种(白种)的血统。当他们进一步深入欧洲以后,他们就吸收了更多高加索人种的特征。今天,突厥人已经变得主要表现为白色人种的特征了。当然,仍与其他白种人有所区别,即他们多为黑头发、黑眼睛,皮肤颜色介于黄、白之间。但是在土耳其的一些山区,至今仍有机会见到一些蒙古人种特征的突厥人。”⒃关于回纥人的种族特征,尽管缺乏确切的、文字方面的史料,可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壁画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德国突厥学家噶玛利女士曾专门搜集和研究回纥的绘画。她指出,在这些绘画中,“西方人……眼大如牛,但回鹘贵族的面孔则满如圆月,鼻子稍勾,眼如杏仁,就像一般的蒙古人那样”。她还说:“汉族人在种族的特征上可能与突厥回鹘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能从画中的服饰或题词中加以区别。”⒄另两位突厥学者勒柯克和吉洪诺夫也与噶玛利有基本相同的见解⒅。
--结论,这些情况涉及到所谓印欧族群的分类是否合理,涉及到族群源流的真相。月氏族群还涉及到所谓的希腊化问题。
匈人即匈奴说的由来:
根据西方历史记载,匈人的男子长着‘敦实的身材,粗壮的手臂,不成比例的大脑袋’。一些和阿梯拉等打过交道的哥特人,还以欧洲人的眼光,逼真地描绘过阿梯拉短小、粗壮、大头、小眼、塌鼻、少须的亚洲人种的形象。遗憾是没有匈人语言的记载,因此关于匈人的族属就成了历久不衰的学术题材。
十八世纪初,精通满、汉两种文字的来华耶稣会士冯秉正(Joseph de Moyria de Maillac, 1669-1748),受康熙之命,将朱熹的《通鉴纲目》译成法文,一七三七年寄达里昂图书馆,四十多年后才于巴黎陆续出版,易名为《中国史》,共十三巨册。启蒙时代学者德揆尼(M. Deguignes),摘取其中北方诸族的内容,成《匈奴、突厥、蒙古及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一书,并提出了匈人即是西迁的匈奴。长期留居法国的英国学者吉朋,在他的名著《罗马帝国兴衰史》中,进一步阐发了“匈人即匈奴”的想法,从此这一个观点在西方广泛传播。
十九世纪末清庭驻俄使节洪钧,在所著《元史译文证补》中,率先介绍了匈人源于匈奴的观点。后来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某节的注解里,引述过洪钧的这些关于匈人的文字。于是“匈人即匈奴”的观点,开始在中国学界流传。后来,章太炎和梁启超也都注意到西迁的匈奴与匈人间的关系。中西学界有呼应之势。
至今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个别西方学者千方百计要证明他们是欧洲或伊朗人种。例如,英国学者汤普生就为旧版《大英百科全书》所撰写的‘匈人’条目中说:
我们和四世纪的罗马人一样,对于匈人的来源的了解是模糊不清的,而且是无从知哓的。至少从十八世纪以来,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过无休止的辩论,但是毫无结论。
其实,想否定匈人是东方人种的汤普生先生,对中国史料和东方语言却是毫无了解的。新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中,撤去了他所撰写的这一条文字。可见反对他的声音,在西方学术界也是很强烈的。

西方史料没有记录匈人的语言,但记载了不少匈人的名字。现代美国学者Maenchen-Helfen在他的名著《匈人的世界》(The World of Huns)的“语言”一章中,整理分析了欧洲学者的收集,并力图通过它们来达成对匈人语言的了解。他说“我们所知道的Hun人的语言,只是他们的姓名而已”。
西方学者对北方民族诸语本来就知之甚少,对通古斯——满语更是一无所知;而这些匈人名字大部分是中国历史记载的“胡名”“胡姓”,西方学者大都没有阅读中文史料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然而,他们又醉心于在“哥特语”“波斯语”方面去寻求答案。既然瞄错了方向,所获当然也就甚薄了。
匈奴和汉人是同种的不同分支,这没有任何疑问。

月氏应是与匈奴一样的西戊分支。 被匈奴追杀后西迁,才与西部的塞人混合成了华夏种的混血儿,但这之后,其与中原的关系还是密切的,没有忘本。
在华夏人种之中,高鼻梁的形象,其实比比皆是。

就目前已经出土的真实文物而言,从5千多年前的造像,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造像,可清晰分辨的高鼻梁的人物形象,多如牛毛。

华夏分支的印弟安人,高鼻梁的比例更高,自古如此。
@ Terkhan 無疑就是柔然和拓跋鮮卑的高官名 Tarkan(塔 寒、達官或達幹)。
(3)阿瓦爾有冬夏兩個大本營,這和《魏書蠕蠕傳》所載柔然“冬則徙度漠南,夏則還居漠北”的風俗完全相同。
(4)阿瓦爾和柔然都是辮髮之族。《南齊書芮芮傳》載柔然人“編髮”,《梁書》、《南
史》亦傳其“辮髮”風俗。《魏書》則稱之爲“旄頭之衆”、“辮髮之虜”。阿瓦爾人的辮髮亦屢見於拜占庭史料,諸如“阿瓦爾大使 Kan?ikh 一行背上垂著紮有髮縧的長長辮髮”、 “像蛇那樣的肮髒的毛髮”、“肮髒的辮髮”、“長髮的阿瓦爾軍隊”、“叫作阿瓦爾的留著長毛的人們”等等。
(5)阿瓦爾使團謁見拜占庭皇帝所行的禮節爲三次屈膝、三次以頭叩地,也無非是後 世滿洲所流行的“三跪九叩首”禮。(6)566 年與法蘭克王西吉貝特作戰的阿瓦爾軍隊擅長魔法,在陣前召來種種妖怪,因而大敗法蘭克人;《南史夷貊傳》則載柔然人“能以術祭天而致風雪,前對皎日,後則泥潦橫流,故其戰敗莫能追及”;兩者非常一致。 (7)阿瓦爾人是薩滿教徒,Theophylactus Simocatta 載其巫師名B?qalabras,此名應卽 古阿爾泰語 b?qü‐qulavuz,意爲“巫者之長”。柔然人亦信此教,最典型的例子是醜奴可汗 信奉女巫地萬。
(8)阿瓦爾人的宿營地周圍有高二十英尺、寬二十英尺,插有雙重鹿角的堤壩,法蘭克人稱這種宿營地爲
ring,多設置於阿瓦爾諸部落的境界。其構造式樣和匈奴在國境線上設置的“甌脫”(遺址已在貝加爾湖畔發現)驚人地相似。
(9)匈牙利出土的阿瓦爾人骨中,蒙古族的成份明顯地佔著優勢。人類學、語言學研究的結果也表明,阿瓦爾人的語言屬阿爾泰語係。参考文献略。
作者余太山,江蘇無錫人,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此後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至今,1991年起任中外關係史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任研究員。主治古代中亞史、中外關係史。主要著作有《嚈噠史研究》(齊魯書社,1986)、《塞種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係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古族新考》(中華書局,2000)、《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中華書局,2003)、《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要注》(中華書局,2005)。著述极多。
从史书中似乎找到了匈人即北匈奴的证据。关于HUNS灭阿兰国,是HUNS首次出现在欧洲历史典籍中,但这次战役在中国典籍中也有记录。《魏书缠域传》粟特条载:“粟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先是,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至王忽倪已三世矣。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及克姑臧,悉见虏。高宗初,粟特王遣使请赎之,诏听焉。自后无使朝献。《北史》中说:“粟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先是,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至王忽倪,已三世矣”但粟特国并不是奄蔡,也不符合“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的条件,奄蔡却符合,关于奄蔡,《后汉书》中说:“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土气温和,多桢松、白草。民俗衣服与康居同。”。《三国志》为:“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皆与康居同俗。西与大秦东南与康居接。其国多名貂,畜牧逐水草,临大泽,故时羁属康居,今不属也。”
同样,一些西方学者否认出现在欧洲的匈人跟匈奴人之间的连续关系,这些历史学家有,法国的克拉普特还有拉米萨,德国人李特以及英国人波利、汤普生。但是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中国相关史料不了解的基础上,资料只来源于罗马方面的记载,所以禁不起推敲,已经遭到了驳斥。
其中的波利在对照中国史料和中亚史料之后,态度进行了180度大转弯,从原来的坚决反对和认为是“无根据的幻想”,转变为强烈的支持,在他后面的一些著作,譬如《后期罗马帝国史》中就表达了这个观点。
匈人跟匈奴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历史渊源,文化和文字。
前面都是匈人和匈奴人历史渊源的总结,接下来是关于一些相关文字的资料。
匈人的文字,跟中亚的突厥语大不相同,而且大量继承了匈奴人和汉人的词汇。
譬如匈奴称呼父亲为“阿爸”,匈人称呼父亲为“APA”;匈奴语称儿子为歌给,匈人称呼儿子为GYEREK;作为从汉语的外来引入词,匈奴称呼自己的伯叔,为“霸给”;而有记载的匈人更加直截了当,就是BACSI(完全就是伯叔的音);对狗犬这个词,匈奴中国的记载是狗楚,而匈人是KUTYA。
以上这些词,都是跟相应的突厥语迥然不同的,而且例证也不只是以上这些词,所以其他就懒得再一一列举了。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5-12-31 22:35
匈奴和汉人是同种的不同分支,这没有任何疑问。

月氏应是与匈奴一样的西戊分支。 被匈奴追杀后西迁,才 ...
这又涉及到之前大夏的问题,所谓西方的希腊化巴克特利亚和大夏在中华史籍中的记载是不一致的,对于法国佬领衔的中亚希腊化古城寻踪考古行动需要认真评价,杨巨平的那些论文就算了。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5-12-31 22:40
在华夏人种之中,高鼻梁的形象,其实比比皆是。

就目前已经出土的真实文物而言,从5千多年前的造像,到 ...
湖北石家河玉器,四川三星堆,均有高鼻形象啊!
现在看来,在月氏逃亡之前的大夏国,很可能是羌藏血统的一个西南小政权,可能类似象雄,或者就是象雄的分支。

真实的西南大夏国,很弱小。 被月氏吞并之后,月氏也不算强。  作为地头蛇的象雄政权,一直延续到土藩兴起,在这之前都比月氏强盛,而且富有多黄金。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5-12-31 23:02
现在看来,在月氏逃亡之前的大夏国,很可能是羌藏血统的一个西南小政权,可能类似象雄,或者就是象雄的分支 ...
据铭文研究,希腊语是巴克特利亚王国的官方语言,而希腊字母也往往被用来标写或改写本地语言。这一时期,希腊的宗教,建筑风格、雕塑技艺、钱币和金属器皿的铸造技术在中亚及南亚北部广泛流行。
在希腊化国家衰亡后,以贵霜大夏为核心,继承了巴克特利亚的政治辖区,并将月氏与希腊的文化融合成新的贵霜艺术。
中亚细亚许多遗址显示出希腊化的影响。著名的有如尼萨(Nisa)、阿伊—哈努姆、哈尔恰扬(Khalchayan/Халчаян)、阿伊尔塔姆(Ayrtam/Айртам)、托普拉克—卡拉(Toprak-kala/Топрак-кала)、铁尔梅兹(玄奘译为呾蜜国,Tirmidh,今名Termez/Термез)等等。但这些遗址及其发掘品显示,希腊化的东方艺术与希腊本土是有所不同的,加上了诸多东方文化的因素,具体来说也就是中亚本土的、萨珊波斯—贵霜的、印度的和草原的很多因素。
--为什么不说是波斯文化影响到了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南部的一堆所谓的城邦或是部落呢?钱币考古佐证极为可疑,和中华史籍对不上不提,发达的所谓贸易通道,考古出土集中窖藏的钱币数量远远少于中华大地,包括所谓古希腊。亚历山大夺取的匪夷所思海量的金银都去哪儿了?难道果真用银票?
所谓的古希腊根本不存在。

以所谓的古希腊雕像为例,其实这类石雕艺术的源头出自于中土。 华夏文明的特征是玉器,玉器属于精细化的高级石雕艺术,玉器工艺,是原始石雕发展到相当阶段之后才有的高级产物。

现在的考古也证明,华夏的早期玉器基本都伴随有各类大型石雕,石头建筑物。从北到南都有,北方从红山到石峁,石头建筑和石雕像,一个比一个复杂精致。 南方,甚至包括连流落到大海之外的毛利人,都保持着大型石雕的传统,南方相比之下只是石头建筑比较少而已,估计是气候原因导致南方不宜用石头建筑。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00:02
所谓的古希腊根本不存在。

以所谓的古希腊雕像为例,其实这类石雕艺术的源头出自于中土。 华夏文明的特 ...
在这方面,对于所谓古希腊建筑怀疑比较深,地中海气候的大理石建筑保存问题,历代维护异教神庙问题,半裸男女雕像和壁画的亵渎问题,水很深。
还有所谓的古罗马混凝土,低温烧制的石灰根本不符合现代波特兰水泥的要求,所以才会被取代。而所谓的火山灰无钢筋素混凝土不是用于地坪,而是用于所谓古罗马万神殿、斗兽场之类的拱券承力结构,简直是奇谈。混凝土的基本特征就是,裂缝!纯混凝土,也就是素混凝土很容易、非常容易、特别容易开裂,所以必须加钢筋。
1930年发生了万神庙穹窿落下散片的事情,人们搭起了脚手架,用以对穹窿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在除掉石膏涂层之后,图8所展示的子午线方向上的裂缝就显露了出来。带缝模型的行为跟真实万神庙结构行为的吻合表明,不管我们是怎么期待,罗马人的火山灰混凝土并不展示着什么抗张强度。我们的这一推论看上去跟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当代技术评论者有关罗马建造的观点是相反的。甚至,我们怀疑,这一推论还跟用万神庙所使用的混凝土所完成的张力测试结果是相反的。如之前所言,报告上来的静荷载最大压力水平很低——低到某种程度,本身都不足以产生这么大范围的破裂。但是即使这样相对较低的张力出现在结构身上如此大的范围内时,它们就制造了一种敏感环境,特别容易在那些产生了张力的其它传递性荷载出现时产生裂缝。其中的敏感条件之一就是温度变化。作为极端的例子,比如,在炎热天气里人们给穹窿表面喷水去迅速降温时,就很容易在穹窿表面生成15kg/cm3的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张力。另外一个形成了穹窿结构如此大面积张力的成因就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收缩,特别是当浇筑模板还没有被拆卸的时候。

十九世纪,水泥混凝土面世,但是混凝土的应用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原因就是它容易开裂,而钢筋的品质不好,而直到十九世纪中叶 ,钢筋的脱硫技术才被发明,钢筋的韧性,也就是受拉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后,冶炼技术又随着电的发明,纯氧制造和储备功能的提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钢筋混凝土。铺地的话水泥就能办,因为它的受力不大,所以不需要加钢筋,当初水泥发明的时候,用来涂抹灯塔外侧,防止海浪把灯塔外面冲刷破坏。
古罗马是否有钢筋不清楚,据说年产8万吨的钢铁也不知道用来干啥,就算是解放后用过的竹筋混凝土,是利用经处理的竹条替代钢筋所浇筑的混凝土,我国在50年代末曾在不少地方使用,以节约钢材,由于竹与钢之间的强度不可比拟,所以这种低强度制品仅能取代部分要求较低的场合,在没有地震,没有洪水,没有台风的地方,建个一两层的小楼,还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但是说不好二三十年以后某一天就塌了。现在,谁敢用所谓的古罗马火山灰制造方法建设大楼?
另外,国内博物馆及私家收藏的贵霜王朝钱币之和可能不会超过千枚,而海外公私所藏的这类钱币总量估计约在万余枚左右,其中尤以英国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贵霜钱币数量及品种最为丰富。这和数百年的贸易通道控制国度的经济状况不太合拍阿,再说,这万余枚钱币,按制作版别有数百种,伪造起来不是难事。对比汉五铢钱,后者一次就是15吨!
不要夸大在拉力条件下混凝土对于裂缝所能具有的抵抗力。虽然基于对凝结速度有控制的高质量的波特兰水泥所发展出来的现代混凝土,展示着相当可以的抗拉能力(所谓抗拉能力就是在拉力状态下材料所能承受的不破裂的极限),在预应力钢混的设计中,人们还是倾向于把混凝土的抗拉能力预设为零。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在一个结构那些计算表明会出现张力的地方,都会添加上预应力钢材的。甚至更为重要地,在我们稍后对于万神庙用材的讨论中,在那些可能会出现热胀冷缩的部位上也需要用钢。
至于所谓古罗马斗兽场:
442年、508年的两次大地震对斗兽场造成了严重破坏,而508年的地震以后人们再未对其进行像样的修复。罗马帝国衰败后,外族对罗马的每次入侵几乎都对斗兽场造成了相当的破坏。1084年,日尔曼人将罗马城洗劫一空,斗兽场也从此彻底废弃。
从6世纪直到18世纪,斗兽场差不多一直荒废着,成为人们大肆挖掘石料、寻找建材的“采石场”。精美的装饰雕像被教皇及豪门用于装饰新的宫殿、教堂及府邸。成千上万的石块拆除后用于新建筑或仅是铺路,更多的石块被投进熔炉,烧成充当建材的石灰,其中甚至包括大量精美的雕塑残件。而用于固定外墙石灰华饰块的金属构件也被挖走投入熔炉,使斗兽场外墙留下了无数坑洼。
从彼特拉克(Petrarch,1304-74)的时代起,人文主义者就不断呼吁保护大斗兽场此类的罗马古迹。教皇马丁五世(Martin Ⅴ)在1425年开始颁布保护法令,任命城市保护官。尤金四世(Eugenius Ⅳ,1431-47)虽然也下令保护斗兽场,但他依旧将其用作自己的“采石场”。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庇护二世(Pius Ⅱ)首次在1462年颁布了专门旨在保护古迹的法令。虽然自15世纪起,为了保持罗马的“荣耀”,几乎每任教皇都颁布过保护法令,但这几乎置于教廷及豪门的私利之下,从未认真实施过。教皇同时也是大斗兽场的主要破坏者:“命令之多,证明了这些诉状毫无效果”。[注1](《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Claude Moatti著,郑克鲁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1月版,P146)
当时,作为一项制度,如果“采石场”在公共领地上,一半的材料归教廷财产经理处(Camera Apostolica),一半归采石者;如果在私人领地,1/3归土地所有者,1/3归教廷,1/3归采石者。包括斗兽场在内的几乎所有古罗马遗迹都被贪婪、无情、无知的当作了采石场。反倒是普通市民及众多抱有人文情怀的实际行政管理官员,例如拉斐尔(拉斐尔在1515被任命为罗马古迹保护官,其主要职责就是防止人们乱采罗马古迹中的石材)对教廷不断施压,在许多危难时刻将斗兽场拯救了下来。
其实,在现代保护体系建立以前,罗马的很多古迹“以基督的名义”被改造并保存了下来,其古迹保护史与基督教建筑史紧密联系了起来。例如万神庙在17世纪被转变为了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
16世纪末,西斯科特五世(Sixtus Ⅴ,1585-90)对罗马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教皇最初打算拆除斗兽场以扩建道路,但在市民的坚决反对下不得不同意通过功能性改造保存大斗兽场。教皇首席建筑师丰塔纳(Domenico Fontana)的方案是将其改造为毛纺厂,首层改造成车间,上层作为工人宿舍。这位教皇“已经开始让人清理场地和平整通向斗兽场的道路,为此动用了70辆马车和100个工人。如果他多活一年的话,斗兽场将已被改造成住宅。”:“一个带有厂房的工人城”。[注2](《雄伟中的平庸——大角斗场建筑解析》,王瑞珠,《华夏人文地理》,2004年1月号,P40)但该方案在教皇死后被搁置了起来。
1671年,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做了个将斗兽场改造为殉道者神庙的方案。其改造方案坚持不触动也不隐藏任何原有部分。在其内部新建一个礼拜堂以及一个为标示神庙入口而建的全新立面。该方案在理念及手法上同米开朗基罗在1561-66年将戴克里先浴场的一部分改造为的天使圣玛丽亚教堂一样,即对古迹进行极少主义的干涉,只在绝对必要的地方才进行添建。如果真的实施,斗兽场将转变为一个巨大教堂。但该方案只是在1675年纪念殉难者的仪式上被当作了一份祭品。可悲的是,25年后的1700年,斗兽场竟被用作了臭烘烘的粪肥堆放处。1703年的地震又使其严重损毁、部分坍塌,而坍塌的材料被用于修建里佩塔卸货站(Porto di Ripetta)。
1705年,丰塔纳(Carlo Fontana,1638-1714)第一次提议对斗兽场进行全面发掘,清理廊道,拆除后世添建的东西。他力促当局加固受损严重的东墙,并在1708年提出了一份将斗兽场改造为基督教圣地的方案,这也是人们最后一次试图将斗兽场改建为教堂。他试图将中央表演区改造为公共广场,一道承托着42尊殉难者雕像的柱廊将中央表演区与其它部分隔开。在表演区西部修建一个喷泉,在东端建一座穹顶教堂。不过该方案仍因种种原因未被实施。
1744年,本笃14世(Benedict ⅩⅣ)下令禁止从斗兽场开采任何建材。1749年,教廷将斗兽场定为圣地。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保护大斗兽场的真正开始。同年,人们在表演区四周建造了一些永久性壁龛以纪念耶稣受难的苦路,在表演区中央竖立了一尊十字架。直到今天,教皇每年都在此举行仪式纪念殉难者。从此大斗兽场被当作“采石场”而遭受无情破坏的历史因其“圣地”的光环也终结了。
尽管如此,斗兽场已“被时光改造成了一个遍长着野橄榄树、番樱桃、无花果树的石头小山,其间穿插的小道蜿蜒于废弃的台阶及漫无边际的廊道。”(图2)到处是坍塌散乱的石块,底层的一部分被埋在地下,到处长满了野草杂树,据说可数出三四百种,竟有人因此写出了两本植物学专著[注3](《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三联书店,2002年1月,P47)。小商小贩占据了底层柱廊,还在外面搭起了简陋草棚,而上面的廊道变成了流浪汉、马车夫的贫民窟及牲畜圈,其中一部分还用作了火药仓库。苏格兰作家博斯威尔(James Boswell)在1764年写道:“一个隐士在其中有一个小房间。我们穿过他偏僻的住所攀爬到曾是看台和走廊的地方……令人惊讶的发现这个剧场的很大部分覆盖着粪肥。”[注4](The Colosseum,Quennell,P.,1971,The Reader’s Digest,London,P109)这也使其成了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引发浪漫主义者罗曼蒂克遐想并狂热爱好的吊古伤今之地,歌德、拜伦就曾特意在月夜探访大斗兽场并写下不朽名作。
第一次现代修复
19世纪初的一场地震后,斗兽场进一步损毁,尤其是外环东端受损严重。1804年6月,当时罗马古迹保护的实际管理者及专家卡洛费阿(Carlo Fea,1753-1836)[注5](卡洛费阿:律师及考古学家,1801年被任命为罗马(文物)建筑总监(Commissario delle Antichità),负责监察古代纪念建筑和教堂,他也是1802及1820年意大利文物保护法令的实际作者,这些法令一直持续到了1870s。)、康波雷西(Giuseppe Camporesi,1736-1822)向教廷报告道:如不采取措施,地震造成的损害将是致命的。1805年,人们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木支架支撑濒临倒塌的东墙。1805-06年还首次对斗兽场进行了正规的考古挖掘。
不久的另一场地震后,当时意大利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实际执行机构:圣卢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注6](圣卢卡学院成立于1539年,其成员从意大利及国外顶尖的艺术家中选取,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执行一直以来依靠该学院的专家,有着极大的声望与影响。)的拉斐尔斯特恩(Raffaele Stern,1774-1820)报告说:斗兽场东端第二、三层的竖向破裂已导致大量外墙脱落。最后两个拱的拱脚已移位、分离,拱心石也严重下陷了。墙体倾斜严重,最东端的柱子严重开裂,裂缝还在不断扩大。他在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个修复方案:在东端修建一个带有石灰华基础的朴素的砖扶壁阻止破损部分侧向运动,形成坚固支撑(图4、图8)。斯特恩在1806年11月18日给康波雷西的信中指出其目标是“修复、保存任何东西——哪怕是最小的碎块”。[注7](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Jukka Jokilehto,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9, P77)但当时也有批论家认为这个巨大、怪异的扶壁将破坏宏伟遗迹的“如画(picturesque)”品质。
1806年11月,罗马又遭受了一场地震,即使已经有木支撑,斗兽场还是倾斜的更厉害了,木支撑也快断裂了。教廷很快批准了斯特恩的方案。工程的第一步是在破损部分后面砌筑扶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对抗断裂部分引起的向外推力。接着在6个破损的拱内砌墙以在内部加固它们。最后在新扶壁的背后建造纵墙,为扶壁及斗兽场外环提供有力的纵向支撑,并将扶壁、柱子、拱与斗兽场内部结构联结起来(图9、图10)。工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被认为是19世纪最初十年教皇国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第二次现代修复
意大利自1797年成了法国的附属国。1809年罗马被拿破仑定为帝国的“第二首都”。为了其政治形象,法国将巨资投入罗马的城市建设、考古发掘及遗产修复。由于经济的窘困及人文主义者对古迹的无比尊崇,在法国统治以前,意大利的考古发掘及遗产修复一直都是零敲碎打,甚或是小心翼翼的。而法国人却完全不同,他们喜欢把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完全拆毁,然后开辟成宏伟规模、巨构式的广场,或把遗迹从头到脚完全发掘出来,如果可能再完全将之修复成始建的样子。1814年法国撤退以后,意大利不管怎样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法国人大规模发掘、修复及“完形(reintegration)”的理念。
1820年,斗兽场外环的西端出现了极不稳固的征兆,斯特恩这年已经辞世,同是圣卢卡学院专家的瓦拉迪埃(Giuseppe Valadier,1762-1839)[注9](建筑师,考古学家,一直以来同斯特恩一同工作,参与了当时罗马绝大部分古迹的发掘与修复,例如1817-23年对提图斯凯旋门的修复。)先是修建了一个木支架对其进行了临时支撑。与斯特恩20年前原封不动式的极少主义修复理念不同,瓦拉迪埃重建了部分缺失的券柱(图11、图12),对遗存进行部分“完形”。大部分新肌体并未采用斗兽场原有的石灰华,而采用了黄砖。瓦拉迪埃并非不想采用石灰华,但他认为造价过贵,且石灰华多孔疏松,不如砖材坚固。因此新修补部分仅在观瞻最重要的地方,即第一层柱子一半以下位置、拱脚、柱础、柱头及檐口处用了石灰华。除材料差异,新建部分仔细模仿了原有样式。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个方案,例如,费阿,但当局最终在1823年12月通过了这个方案。工程不久开始,完成于1826年。

第三次现代修复
20年后,瓦拉迪埃部分完形的修复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卡尼娜(Luigi Canina,1795-1856)到1844年重建了斗兽场内环南侧的一部分(图13),1852年修复完成了西端入口。和瓦拉迪埃早期工作相似,新结构以黄砖构成,只在重要部分用了石灰华(图14)。不同的是,部分新肌体并未十足模仿原样,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解析式变形,例如南侧二、三层的新拱圈留下了砖砌建筑特有的放射形沟槽,似乎在解析原有石灰华表面下的结构形式。四层的实墙也并未修复,故意留下了一段缺口(图15)。

1824-26年的修复重建了斗兽场的部分缺失,注重原模原样复原式的“完形”,代表了遗产修复另一截然不同的方向,即最大化干涉。
托尔瓦德森是圣卢卡学院首席雕塑教授,并在1827年成为主席。卡诺瓦追随温克尔曼,认为只能从古典艺术品中寻找灵感,但不能复制,不能修复。托尔瓦德森却热衷于“完形”式的修复,卡诺瓦拒绝修复埃尔金石雕,而托尔瓦德森却“完形”了不少著名的古希腊及古罗马雕塑。[注10](一个半世纪以后,人们又将一部分托尔瓦德森的“完形”部分清除了,恢复了雕塑发现时的残缺原态。)卡诺瓦做艺术总监时,斗兽场所建的第一个扶壁只是旨在将斗兽场作为历史文献,保存哪怕最小的碎片,没有任何重建部分。托尔瓦德森在委员会当权后,瓦拉迪埃建起了部分复原的第二个扶壁。两种方法代表了截然不同的逻辑基础。前者尊重对原始材料的纯粹保护,后者为了重建建筑纪念碑,重建了部分缺失。
大斗兽场鸟瞰,左下角为康斯坦丁凯旋门。可以看到右侧(东面)1806-07所建的巨大扶壁,中央(南侧)重建于1840s的内环以及左侧重建于1824-26年外环西端。
以上引自:罗马大斗兽场:一个建筑 一部浓缩的建筑保护与修复史--《建筑师》2006年第8期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5-12-31 15:42
1
  求教:
  新疆原住民是谁?
  新疆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严重屠杀和破坏的?
  现在宗教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传入呢?
  新疆维吾尔族人和土耳其有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6-1-1 16:07
  求教:
  新疆原住民是谁?
  新疆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严重屠杀和破坏的?
新疆原住民是谁
==塞种人(高大金发为特征),也即后来的东波斯,或者就是古波斯人的大部。

新疆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严重屠杀和破坏的?
==今天的安息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只有6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基下面还是原来的佛寺。大部分绿教寺,是满清之后才有。

现在宗教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传入呢?
==满清初年,大举屠杀西迁的蒙古本部,有八成多正宗的蒙古本部人口被屠杀。 大屠杀后形成西北的人口真空,西部信绿教的哈萨克蒙古人因支持满清屠杀有功,趁机与中亚杂种匪帮勾结,大举渗透,我国西部染绿由此而始。

新疆维吾尔族人和土耳其有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说白了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今天的土耳其人,90%以上是波斯血统(库尔德土著)以及东欧血统(东欧奴隶)。
    今天的维吾尔是一个宗教捆绑起来的杂牌假民族,按照建国之前的档案资料,可区分哈、蒙、中亚移民、被掠夺奴隶等几大来源。

真正的突厥血统,在蒙古西征时就已经杀光了。 蒙古西征的实质,就是蒙汉联手对真正突厥团伙的屠杀和洗劫。

蒙古西征军在顺利打下中亚和西亚之后,还用了几年时间在周边各地区持续追杀残余的突厥余部,直至灭绝。

今天的哈萨克人,是术赤及其所率领的部众,对西部草原突厥人进行屠男奸女的突袭后,与突厥女奴们生下的种。 术赤的部众之中,汉人的比例比较高,所以哈萨儿们的身材以及长相与今天的外蒙古不同,而更与汉人相近。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16:57
新疆原住民是谁?
==塞种人(高大金发为特征),也即后来的东波斯,或者就是古波斯人的大部。
  这是你的总结,有没有可以引用的资料来源呢?如果有,以后我们就可以引用你的资料。我在对海外华侨解释中国民族和宗教工作时候,会用得着你的资料。
  比如我的一个海外亲戚认为:新疆是维吾尔族的,不然怎么叫做维吾尔族自治区啊?维族是新疆的原住民,应该有原住民的保护,汉人移居进入新疆是入侵。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掌握详实的资料,进行解释。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00:02
所谓的古希腊根本不存在。

以所谓的古希腊雕像为例,其实这类石雕艺术的源头出自于中土。 华夏文明的特 ...
前面的论文表明,所谓古罗马无筋素混凝土结构的万神殿在1930年代就有局部碎裂,怀疑该建筑并非素混凝土结构,即使是重载道路铺面,也是需要加筋的,除非普通人行道。素混凝土多用于拉应力小的地方,如一般地坪、垫层、普通砌体,后者难以符合震区要求。
吹嘘古罗马火山灰素混凝土的可以问问业内的,火山灰混凝土是有国标的,但是哪一座大中型建筑使用素混凝土作为承力结构的?求解答。
即使是那几处所谓的古罗马道路,也是可疑的。
而且,各地火山灰成分性质是很不一样的哦,学地质的同学都明白的。古罗马应该用当地的那些维苏威火山灰吧?
古罗马建筑分布在地中海周边多个所谓遗址,这高大上的火山灰是海运到各地去的,一直运到叙利亚内陆沙漠绿洲的帕尔米拉古城?还是随便什么地方的火山灰都行?
80%以上的火山灰加900度以下低温烧制的石灰,这混凝土,还是素混凝土,哪个现代建筑工程敢用???
至于现在所有的假突厥,为什么会有语言上的相近,这其实很简单,外来的征服者留在当地的都是单身的大兵,而女人讲突厥话,小孩在抚养过程中跟母亲。

假突厥们就是利用这种历史上常见的现象,来伪造血统,歪曲历史。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多,比如五十万南下秦军与南越妇女结合下留下的两广的广府话人群,是清一色中原血统而操着变了调的南越方言。

又比如新侨联委员你所在的福建,汉武时期武力统一闽越国,之后土著造反不断,汉武一怒之下将男丁和部分妇女大举内迁,而从内地迁来大批中原人填充闽越。其中有部分的南下丁壮,与土著妇女结合,比较集中的可能主要是今天的闽南地区。
再说。即使是同一座火山,其火山灰成分也是有区域差异的。按国标,火山灰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如水泥混凝土,前者强度龄期较长,就是凝结时间长。火山灰超过50%掺量的混凝土,胶砂强度随着掺量增加同比下降。常态混凝土的标准掺量明显低于碾压混凝土的允许标准掺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04期的云南腾冲地区火山灰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对比实验研究,火山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远不如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比较严重。相同配合比条件下,两种掺合料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火山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弱于粉煤灰混凝土。
当然,古罗马那时候应该是没有电厂粉煤灰的。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6-1-1 17:03
  这是你的总结,有没有可以引用的资料来源呢?如果有,以后我们就可以引用你的资料。我在对海外华侨解 ...

西部土著塞人的资料,可以看近年挖掘西部金发塞人墓葬的相关资料,从金发巨人到中等身材的金发男女,一应俱全。

今天的高山塔吉克,就是塞人的直系后代,是留在山上不愿外迁的残余土著。

维吾尔这些杂牌货,只要查一下建国之前,特别是民国初期以及国民党时期的民族史资料,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可以明明白白地说,没有中共错误的民族宗教政策,这个世上就没有维吾尔。

安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早在5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塞种金发族群,与华夏族群混居的局面。4千多年前,西部已经向中原进贡玉矿石,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已经对西部实现直接统治。 当时真正的突厥还不存在,所谓的维吾尔更加不存在。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17:14
至于现在所有的假突厥,为什么会有语言上的相近,这其实很简单,外来的征服者留在当地的都是单身的大兵,而 ...
不对吧,迁出在先,中原人进入要晚得多,后来的当地居民多为逃荒的中原流民和当地孑遗的越人。大规模进入要到王莽时期了。即使是在三国时期,越人还是有一定势力的,见山越定义。

另外,“罗马人用火山灰、石灰和海水混合成了原始的灰浆,这些灰浆再和凝灰岩混合在一起被注入木质结构的模具中,”国际科学联盟的研究人员解释道:“这引起了一场热化学反应,水分子进入混凝土的结构,整个混合物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古罗马人生产的混凝土 , 能够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相比现代混凝土更加 耐久且低碳 。罗马配方需要重量不到10%的石灰,生产硅酸盐水泥可以不到现在的2/3或更低的温度。石灰与富铝的火山灰反应,形成高度稳定的C-A-S-H和铝雪硅钙石,保证其强度和寿命。从理论上讲,在用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中,C-S-H类似于结合了天然存在的层状矿物,被称为雪硅钙石和六水硅钙石。可惜的是,这些理想的晶体结构在现代常见的混凝土中无处可寻。然而,雪硅钙石却出现在古代海水混凝土的砂浆中。据记载,最好的海上混凝土是源自那不勒斯海湾的火山地区。这些灰具有相似的矿物特性,称为火山灰水泥,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古罗马人在制造其独特的混凝土时,混合了大自然中的火山灰。他们将石灰和火山灰混合形成砂浆,而砂浆和火山凝灰岩被塞进木质的格体中。放入海水中,瞬间引发了热化学反应。水合的石灰是将水分子并入其结构中,与火山灰水泥混合在一起反应。
--海水混凝土!哈哈!900度以下温度烧出来的低碳石灰!
要不要看看国家标准呢?南海岛礁建设用海水拌养型混凝土产业化还是这几年的新鲜事物阿!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1-1 17:48
不对吧,迁出在先,中原人进入要晚得多,后来的当地居民多为逃荒的中原流民和当地孑遗的越人。大规模进入 ...
汉武对闽越实行的南北人口对调,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很彻底。

当时南下的丁壮因为管理跟不上,经常聚众闹事作乱,将闽越王的墓都给刨了。
新疆尤其是南疆,还有一个有和尚或者喇嘛的佛寺或者喇嘛庙吗?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17:30
西部土著塞人的资料,可以看近年挖掘西部金发塞人墓葬的相关资料,从金发巨人到中等身材的金发男女,一 ...
  那么你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国内国外名家的著作来作为论据呢?我涉外工作中观点必须有著作作为证据,否则人家不信。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6-1-1 17:55
  那么你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国内国外名家的著作来作为论据呢?我涉外工作中观点必须有著作作为证据,否则 ...
建国前的真实档案资料,这不需要什么名家不名家,只要它真实,就够了。

所谓的名家著作,必须它要经得起时间和考古的检验,否则一切人等都只是个屁。 比如最近的海昏候墓考古,明明白白地揭露了史记这部伪史的真面目,居然连孔子的生辰和姓氏都是错的,在当时已经尊孔的时代敢搞出这样的东西,还有什么不能错?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1 18:07
建国前的真实档案资料,这不需要什么名家不名家,只要它真实,就够了。

所谓的名家著作,必须它要经得 ...
  我不是名家,如果我说的观点没有资料出处,那么就没有办法让人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