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健康报评出年度十大健康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49:15
http://www.chinacdc.cn/mtbd_8067/201512/t20151230_123989.htm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0


[健康报]健康报评出年度十大健康事件


时间:2015-12-30   字体:大 中 小


  健康关乎每位国民的切身利益,凝聚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由健康报社组织的2015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评选结果今日揭晓。

  诺贝尔奖、最严控烟令、调价风波、红肉致癌、医闹入刑、“暖医”……这些“热词”凸显了国人对生命健康的强烈关注和殷殷期待。年末时节,健康报社启动本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评选活动,全面盘点和梳理了与公众健康权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个人体验;本身具有标本意义,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引发社会深入思考;有助于改变健康行业实践,更新社会健康理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等有重大影响并获得公众极大关注的事件。在广泛征求媒体同行及专家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评选出2015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

  2015年度十大健康事件评选结果是:

  1.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

  3.重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风波;

  4.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医疗卫生系统承担救援重任;

  5.“红肉致癌”论引发全球关注;

  6.我国41篇医学论文涉嫌造假被集体撤稿;

  7.医闹入刑,遏制涉医暴力在法律层面再紧一环;

  8.多位彰显医者精神的医务工作者被赞为“暖医”;

  9.我国儿童或普遍“被”服用抗生素;

  10.北京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对健康的期待推动社会前行





  图一: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图二:7月1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在两台手术间隙,倒在更衣室的衣柜里小憩。这一幕被其同事拍下,发到朋友圈,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睡姿”。武锦霞摄





  图三:12月1日,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雾霾天气,一位市民在天安门前拍照,后方的天安门已“消失”在雾霾中。本报记者张丹摄





  图四:12月29日,北京市某单位一楼大厅里,摆放着室内禁烟标志牌。本报记者张丹摄





  图五:4月27日,在尼泊尔杜力克市,中国政府医疗队队员与尼泊尔军方人员一起紧急卸载救援物资。本报记者叶龙杰摄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研创新体制被重新审视

  ■事件回放:

  好消息传来的那个傍晚,连屠呦呦本人都没有心理准备。这位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凭借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研发中的突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随后,在坊间,屠呦呦与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渊源就这样稍显“迟到”地被人们知晓:她的名字来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一句,似乎一出生就注定了与这味中国传统药物的缘分;她在更早些时候获得了美国医学大奖拉斯克奖,该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青蒿素在各国尤其是非洲治愈了数百万名疟疾患者,有外国专家已多年坚持不懈地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屠呦呦。

  面对这位可敬的前辈、同事,医药卫生界的解读带着更多励志意义:青蒿素的研发是特定时代集体攻关的成果,凝聚了当时每一位参与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它是屠呦呦在大量中医典籍中经过重重筛选、经历上百次失败、以身试药的成果,是科学家坚定执着、百折不挠、舍身忘我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性进展源自屠呦呦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从而意识到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随即采用低温提取法,其中科学家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创新的程度难以想象。

  而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后,国人更以理性的、建设性的方式,重新审视我国科研创新体制、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中医药现代化的路径和意义等。

  ■点评:

  中国本土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令国人振奋,让人们对挖掘中医药宝库有了更多的遐想,也再次给予科学界启示:首先,从事科研工作,要抵得住诱惑、吃得了苦头,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准备。其次,医药科研要瞄准现实重大需求,要瞄准人类的健康福祉。再次,科研要培养强韧的创新精神,要摒弃偏见,吸纳各种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此外,科研创新需要社会基础的保障,需要创新科研环境、创新人才挖潜和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评价体制要更加完善等。

  屠呦呦在获奖后多次表示,青蒿素成功研发的功劳应该记到每一位潜心参与者的头上。这也提示,即使在个性张扬、更加尊重个人贡献的时代里,也不要忘记团队协作对于成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这些启迪、认知,能够在我们科研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那将比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本身更有价值、更有深远意义。

  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

  控烟战果面临持久性挑战

  ■事件回放:

  几经周折,自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北京市的写字楼、餐厅等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在内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所有烟草促销活动被彻底叫停。同时,卫生监督系统正式启动控烟执法监督。较之前其他禁烟地区只要是“带顶带盖”的室内场所都全面禁烟的标准,北京加码到要求在不少室外区域也实行禁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条例》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幅提高对违规吸烟者的处罚力度,相比之前的10元处罚,《条例》规定最高罚款上调至200元;单位、企业如果在禁烟场所控烟不力,罚款额度从原来的5000元上调至最高3万元。

  这项严格的控烟令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生产国和受害国。12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成人吸烟率为27.7%,成人吸烟者达3.16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1500万人。《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年底,成人吸烟率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25%以下”的目标并未如期实现;目前吸烟者每天平均吸烟15.2支,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调查显示,公众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较低,分别只有31%、42.6%和19.7%。与2010年相比,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水平没有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而死亡。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与全面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尚存很大差距,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专门的全国性控烟法律。即便是号称“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市民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担心,禁烟令会成为一纸空文,效果难以持久。

  ■点评:

  2006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近10年时间过去了,北京控烟令是目前国内最符合《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法规。通过在公共场所严格禁止吸烟的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市在全国作出了表率,并在最初阶段表现出首善之区坚决的领导力、执行力,为其他地区控烟令的出台、落地,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全国性控烟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但是,公共场所禁烟向来是个老大难问题。全国很多城市对于公共场所吸烟曾下过很多禁令,但效果常常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实行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最后不了了之,这也使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北京控烟令未来面对的持久性挑战,才是真正的难关。最近就有报道说,控烟令在北京的一些餐厅、酒吧甚至写字楼有废弛现象,这是一个十分不好且令人忧虑的迹象。

  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多发

  危难之时医疗救援显身手

  ■事件回放:

  2015年并非一帆风顺。年内多次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系统勇挑重担,应对及时、得当,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2015年跨年夜,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数十位伤者被分别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得到妥善救治。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波及我国西藏地区。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指导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救援。日喀则市卫生局当天派出医疗队赶赴一线。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连夜派出2批约20人的医疗队奔赴灾区。国家卫生计生委还从四川派出国家医疗队赴尼泊尔救援。

  5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外通报,中国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被部分媒体称为“新SARS入侵中国”。专家表示,2003年SARS疫情后,我国逐步完善了传染病防控体系,各地也有应对措施,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这一疾病,公众不必恐慌。该病例出现后,广东与香港快速取得联系,对迅速发现密切接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截至8月13日18时,事故造成50人死亡,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1人。事故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立即要求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天津市迅速组织市属2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0名专家组成专家治疗组,到滨海新区收治患者的医院进行支援。所有伤员收治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等30余家医院,专家组和当地医务人员逐一对伤员进行筛查,按病情轻重进行分组,重症伤员医疗救治一人一案。

  在11月25日在京召开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盛赞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强保障。

  ■点评:

  在2015年频发的各种灾害中,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但对照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国情,对照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各式隐患,卫生应急也表现出整体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及后备人才不足;应急药品、物品的生产能力和储备不足;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和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尚未有效建立;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工作需迅速跟上时代步伐等问题。

  伴着问题前行,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不断完善,卫生应急救援仍需加油。

  医学论文涉嫌造假被集体撤稿

  别让“枪手”毁掉科学声誉

  ■事件回放:

  今年3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之手,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我国多所知名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榜上有名。报道称,这些论文被撤回的原因是文中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该集团还暗示,由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审服务,此次所涉论文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大范围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

  该消息一经曝出,立刻引爆国内医学圈。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一些被撤刊的作者或具名或匿名地透露了一些原因。有的表示,自己的论文是先投给一些杂志,由杂志收取一定“投稿费”后再向其他学术期刊投稿,其间是否捏造同行评审数据自己并不知情。有的则表示,医生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科研,但职称晋升却考核论文发表情况,不得已会支付一些费用争取发表论文。

  无独有偶,今年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一年内3次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轮番撤稿百余篇,无论当事人如何解释,中国医学界的颜面、信誉遭遇了堪称有史以来最密集、最具破坏性的挑战。随着这些事件暴露出来的,是我国临床医生因为职务晋升考核注重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成果,对SCI论文呈现出的畸形追逐。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对第三方开展“科技服务”作出明确规定,这些“科技服务”企业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处置制度,使得该行业乱象丛生。

  ■点评:

  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原则都是求真。但科研造假,俨然已成为我国科学界的最大毒瘤。此次事件,让国内科学界大尴尬,也应生发出大决心、大手腕。一方面,要更深入地反思现行科研考核制度,将论文数量与工作能力分开,将科学家从写论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要绝不留情地打击、惩治论文造假,向社会公开论文造假信息,让造假者背负起沉重的代价,让畅行全球的论文生意断了后路。

  可在很多人眼里高不可攀的SCI都要被卖了,学术里有生意,这是不是多少也有些反讽?还有一条消息,我国基层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对论文不再做硬性要求,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期待的对人的评价在回归本源?

  不久前,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代投论文,也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但愿这一连串不准,会“杀死”那些无所不在的论文“枪手”,努力保住论文的纯洁。

  彰显医者精神的医务工作者被“点赞”

  “暖医”汇聚社会的温度

  ■事件回放:

  医患关系是这几年的热词,但每每提及,总是与负面新闻报道联系起来。可喜的是,在2015年,网络、微信朋友圈上连续出现了一批医务人员或抢救生命或关爱患者的行为,公众纷纷点赞,媒体争相报道,温暖着大伙儿的心。

  7月4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副主任医师蒋丹在手术后疲惫地倚靠在衣柜里打盹儿,这一幕被同事抓拍传到微信朋友圈后,网友们争相转发,大家对她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也对她的辛苦感到心疼,她的睡姿被称为“最美睡姿”;9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石卓怀抱2岁多的小患者进行术前安抚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获赞“医患间最温馨一刻”;9月2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杨达文参加北京马拉松长跑,遇到心跳骤停倒地的选手,杨达文马上对其进行专业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而后还以优异的成绩跑完全程,获赞“最牛医生”;9月2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胸乳腺外二科的护士郭嫄嫄,在海边拍婚纱照时遇到突发心脏病溺水的男子,郭嫄嫄顾不得换下婚纱立即施救,获赞“最美新娘”;9月22日,徐州中医院骨科副主任何秉辉教授路遇75岁老人突发疾病晕倒,对路人说了声“替我作证”后上前救人,还为伤者垫付了押金。

  面对赞许,石卓说,术前抚慰患者就是“我的工作职责”;杨达文说,每位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郭嫄嫄说,“我会我就冲上去了”;何秉辉说,即便没人作证也该伸出援手。而蒋丹还曾要求发布者删除照片,因为她认为这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应该这么“高调”。

  ■点评:

  医者因救死扶伤而神圣。他们不惜辛劳和血汗,用生命去拯救生命。即便是脱下白衣离开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他们在生死关头依旧迸发出炽热、高尚的医者精神。无论他们是参赛的选手、幸福的新娘,还是匆匆而过的路人,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们一瞬间回归到白衣天使的本位,肩负起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他们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公众的健康才多了一份保障。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公众看到了太多关于医疗领域和医务人员的负面报道,缺乏对医生群体的全面了解和正向评价。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暖医”的故事在网络上火爆转发,网友们纷纷点赞;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也争相报道,汇聚了社会暖意。在经历了诸如“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医生离开工作岗位要不要救人”等争议和困扰之后,公众的认可与媒体的肯定更是“暖医”前行的动力。

  我们在向“暖医”伸出大拇指的同时,也为传递弘扬社会美好的公众点个赞。

  我国儿童或普遍“被”服用抗生素

  阻击抗生素滥用缺联合阵线

  ■事件回放:

  今年4月,本报报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课题组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的4所小学里,随机抽取1000多名8岁~11岁健康儿童,对他们尿中的抗生素进行科学检测。研究表明,由于生活环境和食物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我国儿童可能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相当于服用低剂量抗生素。

  这项研究发现,三地儿童的尿中共检测出5类共18种抗生素。其中,1种以上抗生素在尿中被发现的频率为58.3%,至少2种及以上抗生素或抗生素类别在尿中同时发现的频率分别为26.7%和23.5%,而且在一份尿中最多同时检测出4类6种抗生素。研究人员甚至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进一步证实环境与食品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而儿童的食谱与成人几乎没有重大差异。这意味国人细菌耐药加重,不但对临床治疗构成威胁,埋下无药可救的隐患,还给我们和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与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关于此项研究的报道经我报刊出后,很快被广泛转载,不但成为有孩子家庭的热议话题,更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较大反响。随后,更多的媒体开始关注该报道和此类话题,而更多家庭也对环境问题、农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点评:

  对于还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少年儿童,我们该如何为他们的成长筑起健康屏障?以往,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滥用,呼吁不断采取措施制止这一情况,并教育患者配合。但此次调查透露的事实表明,临床途径只是滥用抗生素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存在于农牧渔业、食品生产链条上的抗生素滥用问题,可能是更大的、不断冲击人群健康的暗流。

  目前,抵御抗生素滥用危害,相关措施还主要停留在医疗行业自我整顿、患者教育等环节。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甚至对相关问题进行否认、回避和推诿。此次调查让我们看到各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的必要性,认识到如果不推行一揽子措施、不进行全产业链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期待这样的调查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多,希望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通力合作,出重拳治理抗生素滥用,还孩子、还全体国民一个更干净、可信赖的生活环境。

  重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风波

  调价重在又快又稳

  ■事件回放:

  3月25日,重庆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实施新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3月31日,有媒体曝出,因无力承担价格调整后翻倍的治疗费用,数百名尿毒症患者及家属走上街头抗议。

  4月1日,“我爱重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重庆市通知,停止执行新版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原2004版标准。对新标准执行以来多收取的费用在2周内退还;低于原收费标准的部分,作记账处理。

  对于此事,重庆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在新的调价方案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分别降低25%、25%,诊察、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就全市而言,体现了增减平衡,整体没有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但在方案制订过程中,由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公众意见不够广泛,对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考虑不周,致使血液透析患者集中上访,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切。经研究,决定暂缓执行新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重庆市物价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整,特别是涉及困难群体的项目,进行逐一研判评估,科学制订方案,搞好先期试点,成熟一项,推开一项。

  ■点评: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普遍偏低,调整已经不得不为。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具有高度敏感性,稍有不慎,则容易引起反弹,导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受挫。重庆调价风波也给其他地方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带来了压力。

  医疗服务价格到底应该怎么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通过新一轮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给医保节省开支,再通过节省的资金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在不增加群众负担、医保节省资金的前提下,让医务人员通过技术服务大大方方提高收入,这是各地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实际就是通过不断扩大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数量,压低药品虚高价格,先腾出“笼子”,给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供空间,因此专家们总结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是“腾笼换鸟”。实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腾笼换鸟”,离不开“友军”的支持,需要医疗、医药、医保改革的联动;需抓住笼子腾出来、鸟儿放进去的时间窗,不然改革就会错失良机。

  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国务院都催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步子能否再快一点、波折再小一点呢?

  “红肉致癌”论引发全球关注

  健康科普考验多方素养

  ■事件回放: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向媒体发布调查报告,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食品。报告称,该机构评估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致癌性,将红肉列为“非常可能的致癌物”。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对红肉的研究证明,基于有限的证据,食用红肉可导致癌症,并有足够的理论证据表明,红肉具有致癌性,主要可导致结肠癌,也可能引起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报告还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称基于足够的证据,食用加工肉制品可导致大肠癌。

  这份报告特别解释,“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而“加工肉制品”指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任何肉类。

  该报告甫一发布,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大讨论。在经过媒体的首轮报道后,不少民众变得恐慌:自己吃肉是给健康挖了个大坑吗?今后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对此,不少国内专家出面答疑。专家表示,应当科学解读、理性看待这份报告。一方面,肉类中富含的动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不应因噎废食、急着“戒肉”吃素,而应适当调整肉类消费结构,多选择白肉。另一方面,加工肉制品的致癌程度不可能像砒霜、香烟那样高,且与摄入量存在极大关联。世界各国的肉类消费差别很大,欧美人均肉类摄入量远高于中国,不必望报告而恐慌。

  ■点评:

  仓廪实而重养生。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个人保健、身体锻炼,花更多精力用以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而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关食品安全的科研报告也是层出不穷。

  在这些报告中,时间跨度、空间区域、样本量大小等,都是科学家得出结论的依据,所有结论也都是以这些重要依据为前提产生的。然而,这些报告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呈现在社会公众眼前时,某些“量”的条件就会被忽视,最后一个“质”的结论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大了。仅就这样的结论谈健康养生,容易变成一场跑偏的乌龙闹剧。

  “红肉致癌”事件再一次提示,在发布某些科学结论时,科研工作者应尽量全面、通俗易懂地进行解读;大众媒体也应端正心态,如实科学地进行报道。社会公众则应不断从中积累经验、汲取知识,提高辩证意识和科学素养。

  医闹入刑

  遏制涉医暴力再紧一环

  ■事件回放: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意味着“医闹入刑”获得正式通过。

  据悉,“医闹入刑”的内容是在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紧急加入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一稿并无上述条款。近年来,虽然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陆续出台多项规定,试图遏制医闹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仍不断有医闹事件发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威胁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指出,在前期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个别人以医患矛盾为由,故意扰乱医疗机构秩序,严重侵害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危害严重,应当明确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点评:

  法治社会,有矛盾和纠纷不怕,关键要依法处理、依章办理。医闹借冲突之名,以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来争取利益最大化,对医疗秩序构成极大的破坏,也影响了医务人员对其他患者的救治,与法治社会格格不入。从某种角度来说,医闹是医患共同的敌人,理应予以严惩。

  然而,医闹行为如何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当医闹没有对医护人员构成人身伤害时,如何处理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软性医闹”,纵使医护人员不堪其扰,可能也无计可施。法治社会不应允许存在这类法律空白,此次修法明确,故意扰乱医疗单位秩序、严重侵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行为就是犯罪,应追究刑责。“医闹入刑”彰显了法治精神,也为强力部门介入处理医闹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有所堵就应有所疏。若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除了严惩医闹外,还应畅通冲突处置渠道,增强调解的公信力,提高调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确保医患纠纷不靠医闹解决,由正当合理的途径来处理。打击的力度越大,调解和司法途径就得越通畅,这是确保医患纠纷处理步入正常轨道的基础。

  北京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治霾要下大力气

  ■事件回放:

  12月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维持在重度污染水平。据该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预报,空气重污染将持续到10日。12月7日,北京市宣布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此前,北京于12月7日0时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升级红色预警后,应急措施有所加强,包括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全市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延长运营时间,加大运输保障力度;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增加道路清扫保洁作业频次;工业企业按红色预警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按照红色预警措施要求,北京市交通委负责及时组织公共交通运输保障,落实部分重型车辆停驶等措施。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做好对停驶公务车辆、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和本市公务用车停驶等监管执法工作。市住建委要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监督全市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市政市容委要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以上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市经信委要按照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市环保局要加大对固定和移动污染物排放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大对道路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及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各区政府要督查、检查辖区内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点评:

  空气污染并不是北京的专利。“我国环境空气中PM2.5超标呈现常态化趋势,但我国当前对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严重缺失,还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战略性顶层设计和针对PM2.5相关疾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计划。”7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庚辰研究员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如是说。

  近年来,工业粗放式发展、能源结构单一失衡、大气治理力度欠佳等原因,导致我国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和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关注。和许多传统大国一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避免地遇到了环境问题,国人的环保意识正处于历史最强时期。针对空气重污染问题,北京市首次启动红色预警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更展现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以科学、务实的方法减少雾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

  当然,在空气重污染时采取预警措施只是权宜之计,政府能否下大力气,改革经济发展方式,重典治理大气污染,备受期待。

                                             (来源:健康报 记者 孙梦 2015年12月30日)



附件


图片附件:


文件附件:  


相关文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京ICP备11024750号-1
http://www.chinacdc.cn/mtbd_8067/201512/t20151230_123989.htm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0


[健康报]健康报评出年度十大健康事件


时间:2015-12-30   字体:大 中 小


  健康关乎每位国民的切身利益,凝聚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由健康报社组织的2015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评选结果今日揭晓。

  诺贝尔奖、最严控烟令、调价风波、红肉致癌、医闹入刑、“暖医”……这些“热词”凸显了国人对生命健康的强烈关注和殷殷期待。年末时节,健康报社启动本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评选活动,全面盘点和梳理了与公众健康权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个人体验;本身具有标本意义,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引发社会深入思考;有助于改变健康行业实践,更新社会健康理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等有重大影响并获得公众极大关注的事件。在广泛征求媒体同行及专家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评选出2015年度十大社会关注健康事件。

  2015年度十大健康事件评选结果是:

  1.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

  3.重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风波;

  4.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医疗卫生系统承担救援重任;

  5.“红肉致癌”论引发全球关注;

  6.我国41篇医学论文涉嫌造假被集体撤稿;

  7.医闹入刑,遏制涉医暴力在法律层面再紧一环;

  8.多位彰显医者精神的医务工作者被赞为“暖医”;

  9.我国儿童或普遍“被”服用抗生素;

  10.北京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对健康的期待推动社会前行





  图一: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图二:7月1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在两台手术间隙,倒在更衣室的衣柜里小憩。这一幕被其同事拍下,发到朋友圈,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睡姿”。武锦霞摄





  图三:12月1日,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雾霾天气,一位市民在天安门前拍照,后方的天安门已“消失”在雾霾中。本报记者张丹摄





  图四:12月29日,北京市某单位一楼大厅里,摆放着室内禁烟标志牌。本报记者张丹摄





  图五:4月27日,在尼泊尔杜力克市,中国政府医疗队队员与尼泊尔军方人员一起紧急卸载救援物资。本报记者叶龙杰摄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研创新体制被重新审视

  ■事件回放:

  好消息传来的那个傍晚,连屠呦呦本人都没有心理准备。这位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凭借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研发中的突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随后,在坊间,屠呦呦与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渊源就这样稍显“迟到”地被人们知晓:她的名字来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一句,似乎一出生就注定了与这味中国传统药物的缘分;她在更早些时候获得了美国医学大奖拉斯克奖,该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青蒿素在各国尤其是非洲治愈了数百万名疟疾患者,有外国专家已多年坚持不懈地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屠呦呦。

  面对这位可敬的前辈、同事,医药卫生界的解读带着更多励志意义:青蒿素的研发是特定时代集体攻关的成果,凝聚了当时每一位参与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它是屠呦呦在大量中医典籍中经过重重筛选、经历上百次失败、以身试药的成果,是科学家坚定执着、百折不挠、舍身忘我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性进展源自屠呦呦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从而意识到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随即采用低温提取法,其中科学家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创新的程度难以想象。

  而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后,国人更以理性的、建设性的方式,重新审视我国科研创新体制、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中医药现代化的路径和意义等。

  ■点评:

  中国本土科学家首获诺贝尔奖令国人振奋,让人们对挖掘中医药宝库有了更多的遐想,也再次给予科学界启示:首先,从事科研工作,要抵得住诱惑、吃得了苦头,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准备。其次,医药科研要瞄准现实重大需求,要瞄准人类的健康福祉。再次,科研要培养强韧的创新精神,要摒弃偏见,吸纳各种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此外,科研创新需要社会基础的保障,需要创新科研环境、创新人才挖潜和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评价体制要更加完善等。

  屠呦呦在获奖后多次表示,青蒿素成功研发的功劳应该记到每一位潜心参与者的头上。这也提示,即使在个性张扬、更加尊重个人贡献的时代里,也不要忘记团队协作对于成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这些启迪、认知,能够在我们科研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那将比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本身更有价值、更有深远意义。

  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

  控烟战果面临持久性挑战

  ■事件回放:

  几经周折,自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北京市的写字楼、餐厅等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在内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所有烟草促销活动被彻底叫停。同时,卫生监督系统正式启动控烟执法监督。较之前其他禁烟地区只要是“带顶带盖”的室内场所都全面禁烟的标准,北京加码到要求在不少室外区域也实行禁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条例》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幅提高对违规吸烟者的处罚力度,相比之前的10元处罚,《条例》规定最高罚款上调至200元;单位、企业如果在禁烟场所控烟不力,罚款额度从原来的5000元上调至最高3万元。

  这项严格的控烟令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生产国和受害国。12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成人吸烟率为27.7%,成人吸烟者达3.16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1500万人。《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年底,成人吸烟率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25%以下”的目标并未如期实现;目前吸烟者每天平均吸烟15.2支,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调查显示,公众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较低,分别只有31%、42.6%和19.7%。与2010年相比,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水平没有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而死亡。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与全面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尚存很大差距,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专门的全国性控烟法律。即便是号称“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市民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担心,禁烟令会成为一纸空文,效果难以持久。

  ■点评:

  2006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近10年时间过去了,北京控烟令是目前国内最符合《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法规。通过在公共场所严格禁止吸烟的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市在全国作出了表率,并在最初阶段表现出首善之区坚决的领导力、执行力,为其他地区控烟令的出台、落地,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全国性控烟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但是,公共场所禁烟向来是个老大难问题。全国很多城市对于公共场所吸烟曾下过很多禁令,但效果常常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实行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最后不了了之,这也使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北京控烟令未来面对的持久性挑战,才是真正的难关。最近就有报道说,控烟令在北京的一些餐厅、酒吧甚至写字楼有废弛现象,这是一个十分不好且令人忧虑的迹象。

  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多发

  危难之时医疗救援显身手

  ■事件回放:

  2015年并非一帆风顺。年内多次突发疫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系统勇挑重担,应对及时、得当,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2015年跨年夜,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数十位伤者被分别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得到妥善救治。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波及我国西藏地区。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指导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救援。日喀则市卫生局当天派出医疗队赶赴一线。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连夜派出2批约20人的医疗队奔赴灾区。国家卫生计生委还从四川派出国家医疗队赴尼泊尔救援。

  5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外通报,中国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被部分媒体称为“新SARS入侵中国”。专家表示,2003年SARS疫情后,我国逐步完善了传染病防控体系,各地也有应对措施,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这一疾病,公众不必恐慌。该病例出现后,广东与香港快速取得联系,对迅速发现密切接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截至8月13日18时,事故造成50人死亡,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1人。事故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立即要求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天津市迅速组织市属2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0名专家组成专家治疗组,到滨海新区收治患者的医院进行支援。所有伤员收治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等30余家医院,专家组和当地医务人员逐一对伤员进行筛查,按病情轻重进行分组,重症伤员医疗救治一人一案。

  在11月25日在京召开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盛赞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强保障。

  ■点评:

  在2015年频发的各种灾害中,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但对照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国情,对照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各式隐患,卫生应急也表现出整体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及后备人才不足;应急药品、物品的生产能力和储备不足;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和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尚未有效建立;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工作需迅速跟上时代步伐等问题。

  伴着问题前行,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不断完善,卫生应急救援仍需加油。

  医学论文涉嫌造假被集体撤稿

  别让“枪手”毁掉科学声誉

  ■事件回放:

  今年3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之手,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我国多所知名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榜上有名。报道称,这些论文被撤回的原因是文中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该集团还暗示,由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审服务,此次所涉论文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大范围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

  该消息一经曝出,立刻引爆国内医学圈。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一些被撤刊的作者或具名或匿名地透露了一些原因。有的表示,自己的论文是先投给一些杂志,由杂志收取一定“投稿费”后再向其他学术期刊投稿,其间是否捏造同行评审数据自己并不知情。有的则表示,医生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科研,但职称晋升却考核论文发表情况,不得已会支付一些费用争取发表论文。

  无独有偶,今年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一年内3次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轮番撤稿百余篇,无论当事人如何解释,中国医学界的颜面、信誉遭遇了堪称有史以来最密集、最具破坏性的挑战。随着这些事件暴露出来的,是我国临床医生因为职务晋升考核注重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成果,对SCI论文呈现出的畸形追逐。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对第三方开展“科技服务”作出明确规定,这些“科技服务”企业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处置制度,使得该行业乱象丛生。

  ■点评:

  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原则都是求真。但科研造假,俨然已成为我国科学界的最大毒瘤。此次事件,让国内科学界大尴尬,也应生发出大决心、大手腕。一方面,要更深入地反思现行科研考核制度,将论文数量与工作能力分开,将科学家从写论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要绝不留情地打击、惩治论文造假,向社会公开论文造假信息,让造假者背负起沉重的代价,让畅行全球的论文生意断了后路。

  可在很多人眼里高不可攀的SCI都要被卖了,学术里有生意,这是不是多少也有些反讽?还有一条消息,我国基层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对论文不再做硬性要求,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期待的对人的评价在回归本源?

  不久前,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代投论文,也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但愿这一连串不准,会“杀死”那些无所不在的论文“枪手”,努力保住论文的纯洁。

  彰显医者精神的医务工作者被“点赞”

  “暖医”汇聚社会的温度

  ■事件回放:

  医患关系是这几年的热词,但每每提及,总是与负面新闻报道联系起来。可喜的是,在2015年,网络、微信朋友圈上连续出现了一批医务人员或抢救生命或关爱患者的行为,公众纷纷点赞,媒体争相报道,温暖着大伙儿的心。

  7月4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副主任医师蒋丹在手术后疲惫地倚靠在衣柜里打盹儿,这一幕被同事抓拍传到微信朋友圈后,网友们争相转发,大家对她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也对她的辛苦感到心疼,她的睡姿被称为“最美睡姿”;9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石卓怀抱2岁多的小患者进行术前安抚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获赞“医患间最温馨一刻”;9月2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杨达文参加北京马拉松长跑,遇到心跳骤停倒地的选手,杨达文马上对其进行专业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而后还以优异的成绩跑完全程,获赞“最牛医生”;9月2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胸乳腺外二科的护士郭嫄嫄,在海边拍婚纱照时遇到突发心脏病溺水的男子,郭嫄嫄顾不得换下婚纱立即施救,获赞“最美新娘”;9月22日,徐州中医院骨科副主任何秉辉教授路遇75岁老人突发疾病晕倒,对路人说了声“替我作证”后上前救人,还为伤者垫付了押金。

  面对赞许,石卓说,术前抚慰患者就是“我的工作职责”;杨达文说,每位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郭嫄嫄说,“我会我就冲上去了”;何秉辉说,即便没人作证也该伸出援手。而蒋丹还曾要求发布者删除照片,因为她认为这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应该这么“高调”。

  ■点评:

  医者因救死扶伤而神圣。他们不惜辛劳和血汗,用生命去拯救生命。即便是脱下白衣离开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他们在生死关头依旧迸发出炽热、高尚的医者精神。无论他们是参赛的选手、幸福的新娘,还是匆匆而过的路人,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们一瞬间回归到白衣天使的本位,肩负起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他们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公众的健康才多了一份保障。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公众看到了太多关于医疗领域和医务人员的负面报道,缺乏对医生群体的全面了解和正向评价。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暖医”的故事在网络上火爆转发,网友们纷纷点赞;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也争相报道,汇聚了社会暖意。在经历了诸如“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医生离开工作岗位要不要救人”等争议和困扰之后,公众的认可与媒体的肯定更是“暖医”前行的动力。

  我们在向“暖医”伸出大拇指的同时,也为传递弘扬社会美好的公众点个赞。

  我国儿童或普遍“被”服用抗生素

  阻击抗生素滥用缺联合阵线

  ■事件回放:

  今年4月,本报报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课题组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的4所小学里,随机抽取1000多名8岁~11岁健康儿童,对他们尿中的抗生素进行科学检测。研究表明,由于生活环境和食物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我国儿童可能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相当于服用低剂量抗生素。

  这项研究发现,三地儿童的尿中共检测出5类共18种抗生素。其中,1种以上抗生素在尿中被发现的频率为58.3%,至少2种及以上抗生素或抗生素类别在尿中同时发现的频率分别为26.7%和23.5%,而且在一份尿中最多同时检测出4类6种抗生素。研究人员甚至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进一步证实环境与食品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而儿童的食谱与成人几乎没有重大差异。这意味国人细菌耐药加重,不但对临床治疗构成威胁,埋下无药可救的隐患,还给我们和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与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关于此项研究的报道经我报刊出后,很快被广泛转载,不但成为有孩子家庭的热议话题,更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较大反响。随后,更多的媒体开始关注该报道和此类话题,而更多家庭也对环境问题、农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点评:

  对于还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少年儿童,我们该如何为他们的成长筑起健康屏障?以往,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滥用,呼吁不断采取措施制止这一情况,并教育患者配合。但此次调查透露的事实表明,临床途径只是滥用抗生素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存在于农牧渔业、食品生产链条上的抗生素滥用问题,可能是更大的、不断冲击人群健康的暗流。

  目前,抵御抗生素滥用危害,相关措施还主要停留在医疗行业自我整顿、患者教育等环节。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甚至对相关问题进行否认、回避和推诿。此次调查让我们看到各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的必要性,认识到如果不推行一揽子措施、不进行全产业链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期待这样的调查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多,希望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通力合作,出重拳治理抗生素滥用,还孩子、还全体国民一个更干净、可信赖的生活环境。

  重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风波

  调价重在又快又稳

  ■事件回放:

  3月25日,重庆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实施新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3月31日,有媒体曝出,因无力承担价格调整后翻倍的治疗费用,数百名尿毒症患者及家属走上街头抗议。

  4月1日,“我爱重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重庆市通知,停止执行新版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原2004版标准。对新标准执行以来多收取的费用在2周内退还;低于原收费标准的部分,作记账处理。

  对于此事,重庆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在新的调价方案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分别降低25%、25%,诊察、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就全市而言,体现了增减平衡,整体没有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但在方案制订过程中,由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公众意见不够广泛,对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考虑不周,致使血液透析患者集中上访,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切。经研究,决定暂缓执行新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重庆市物价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整,特别是涉及困难群体的项目,进行逐一研判评估,科学制订方案,搞好先期试点,成熟一项,推开一项。

  ■点评: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普遍偏低,调整已经不得不为。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具有高度敏感性,稍有不慎,则容易引起反弹,导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受挫。重庆调价风波也给其他地方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带来了压力。

  医疗服务价格到底应该怎么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通过新一轮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给医保节省开支,再通过节省的资金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在不增加群众负担、医保节省资金的前提下,让医务人员通过技术服务大大方方提高收入,这是各地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实际就是通过不断扩大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数量,压低药品虚高价格,先腾出“笼子”,给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供空间,因此专家们总结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是“腾笼换鸟”。实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腾笼换鸟”,离不开“友军”的支持,需要医疗、医药、医保改革的联动;需抓住笼子腾出来、鸟儿放进去的时间窗,不然改革就会错失良机。

  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国务院都催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步子能否再快一点、波折再小一点呢?

  “红肉致癌”论引发全球关注

  健康科普考验多方素养

  ■事件回放: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向媒体发布调查报告,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食品。报告称,该机构评估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致癌性,将红肉列为“非常可能的致癌物”。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对红肉的研究证明,基于有限的证据,食用红肉可导致癌症,并有足够的理论证据表明,红肉具有致癌性,主要可导致结肠癌,也可能引起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报告还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称基于足够的证据,食用加工肉制品可导致大肠癌。

  这份报告特别解释,“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而“加工肉制品”指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任何肉类。

  该报告甫一发布,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大讨论。在经过媒体的首轮报道后,不少民众变得恐慌:自己吃肉是给健康挖了个大坑吗?今后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对此,不少国内专家出面答疑。专家表示,应当科学解读、理性看待这份报告。一方面,肉类中富含的动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不应因噎废食、急着“戒肉”吃素,而应适当调整肉类消费结构,多选择白肉。另一方面,加工肉制品的致癌程度不可能像砒霜、香烟那样高,且与摄入量存在极大关联。世界各国的肉类消费差别很大,欧美人均肉类摄入量远高于中国,不必望报告而恐慌。

  ■点评:

  仓廪实而重养生。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个人保健、身体锻炼,花更多精力用以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而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关食品安全的科研报告也是层出不穷。

  在这些报告中,时间跨度、空间区域、样本量大小等,都是科学家得出结论的依据,所有结论也都是以这些重要依据为前提产生的。然而,这些报告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呈现在社会公众眼前时,某些“量”的条件就会被忽视,最后一个“质”的结论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大了。仅就这样的结论谈健康养生,容易变成一场跑偏的乌龙闹剧。

  “红肉致癌”事件再一次提示,在发布某些科学结论时,科研工作者应尽量全面、通俗易懂地进行解读;大众媒体也应端正心态,如实科学地进行报道。社会公众则应不断从中积累经验、汲取知识,提高辩证意识和科学素养。

  医闹入刑

  遏制涉医暴力再紧一环

  ■事件回放: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意味着“医闹入刑”获得正式通过。

  据悉,“医闹入刑”的内容是在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紧急加入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一稿并无上述条款。近年来,虽然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陆续出台多项规定,试图遏制医闹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仍不断有医闹事件发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威胁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指出,在前期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个别人以医患矛盾为由,故意扰乱医疗机构秩序,严重侵害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危害严重,应当明确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点评:

  法治社会,有矛盾和纠纷不怕,关键要依法处理、依章办理。医闹借冲突之名,以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来争取利益最大化,对医疗秩序构成极大的破坏,也影响了医务人员对其他患者的救治,与法治社会格格不入。从某种角度来说,医闹是医患共同的敌人,理应予以严惩。

  然而,医闹行为如何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当医闹没有对医护人员构成人身伤害时,如何处理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软性医闹”,纵使医护人员不堪其扰,可能也无计可施。法治社会不应允许存在这类法律空白,此次修法明确,故意扰乱医疗单位秩序、严重侵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行为就是犯罪,应追究刑责。“医闹入刑”彰显了法治精神,也为强力部门介入处理医闹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有所堵就应有所疏。若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除了严惩医闹外,还应畅通冲突处置渠道,增强调解的公信力,提高调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确保医患纠纷不靠医闹解决,由正当合理的途径来处理。打击的力度越大,调解和司法途径就得越通畅,这是确保医患纠纷处理步入正常轨道的基础。

  北京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治霾要下大力气

  ■事件回放:

  12月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维持在重度污染水平。据该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预报,空气重污染将持续到10日。12月7日,北京市宣布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此前,北京于12月7日0时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升级红色预警后,应急措施有所加强,包括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全市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延长运营时间,加大运输保障力度;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增加道路清扫保洁作业频次;工业企业按红色预警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按照红色预警措施要求,北京市交通委负责及时组织公共交通运输保障,落实部分重型车辆停驶等措施。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做好对停驶公务车辆、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和本市公务用车停驶等监管执法工作。市住建委要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监督全市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市政市容委要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以上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市经信委要按照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市环保局要加大对固定和移动污染物排放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大对道路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及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各区政府要督查、检查辖区内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点评:

  空气污染并不是北京的专利。“我国环境空气中PM2.5超标呈现常态化趋势,但我国当前对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严重缺失,还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战略性顶层设计和针对PM2.5相关疾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计划。”7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庚辰研究员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如是说。

  近年来,工业粗放式发展、能源结构单一失衡、大气治理力度欠佳等原因,导致我国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和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关注。和许多传统大国一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避免地遇到了环境问题,国人的环保意识正处于历史最强时期。针对空气重污染问题,北京市首次启动红色预警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更展现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以科学、务实的方法减少雾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

  当然,在空气重污染时采取预警措施只是权宜之计,政府能否下大力气,改革经济发展方式,重典治理大气污染,备受期待。

                                             (来源:健康报 记者 孙梦 2015年12月30日)



附件


图片附件:


文件附件:  


相关文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京ICP备110247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