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鱼新闻汇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11:03
  浏览新闻时候偶然看到有关多条怪鱼的社会新闻,现在逐一发上来。浏览新闻时候偶然看到有关多条怪鱼的社会新闻,现在逐一发上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 20:05:0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 20:10:34编辑过]
委员注:
  广东和河南发现的这两条怪鱼,应该都是美洲雀鳝鱼。属于偷渡客。
          “怪鱼”光临南明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11:43 贵州都市报



金黔在线讯

  12月16日,贵阳市河道管理工作人员在南明河冠洲宾馆附近打捞到一条鱼,这条鱼浑身都长满了“刺”,它的嘴长在肚子上,外形十分奇特。他们说,由于外形“奇特”,他们希望有关专家对此进行鉴定。
作者:王泽红王小丽刘昌敏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 20:24:52编辑过]
       外来物种“清道夫”鱼惊现长江涪陵水域
        www.cqagri.gov.cn  [2005-07-18]
  
         ——渔政部门呼吁切莫放生江河

   
  2005年7月6日,涪陵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接清溪镇水利站报告,清溪码头发现两条“怪鱼”(见附图),经渔政部门调查,此“怪鱼”系外来物种“清道夫”鱼,是7月5日,涪陵中峰渔民杨军(渝渔03448)、珍溪渔民薛东(渝渔03359)在长江渠溪口和外碛坝水域例行放网作业时捕获后出售给清溪渔商。两条“怪鱼”长约35和40cm,体重分别为0.45kg和0.5kg,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体表粗糙有盾鳞,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吻圆钝,口下位,有丰富的吸盘,须1对,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
  “清道夫”鱼原产拉丁美洲,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琵琶鼠鱼。这种清道夫原本是作为观赏鱼被引进的,其生存能力强,体格健壮,易饲养。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对本地鱼类种群带来危害。近来有报导称:“垃圾鱼”清道夫肆虐珠江成灾,大量地吞噬着鱼卵和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控制清道夫继续蔓延。
  我区长江水域从未发现该种鱼,这次渔民所捕两条“清道夫”鱼估计系人为带入所致。
  据了解,在全市观赏鱼市场上有人经营“清道夫”鱼,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严防外来物种对长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侵害。
  渔政部门提请广大市民注意,随意放生清道夫可能造成外来物种侵害。呼吁市民不要将失宠的“清道夫”鱼投放江河,渔民一旦捕获清道夫,最好处理掉并报告渔政部门,也不要再投回河道里。
     
                                  涪陵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

那天出个鱼斯拉也难说[em01]
      组图:虎头怪鱼现身济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17:09 新华网


  2月22日在山东济南五龙潭泉池中拍摄的“虎头”怪鱼。当日上午,一名游客在五龙潭泉池投喂时,发现一条鱼头酷似“虎头”的怪鱼,在场游客都啧啧称奇。 新华社发 (吕传泉 摄)





委员注:
  看起来很可能是一条变异的锦鲤鱼。如果花纹能够繁衍下来,会成为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种。
生物入侵[em03]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0-3 20:38:00的发言:[/B][BR]      组图:虎头怪鱼现身济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17:09 新华网


  2月22日在山东济南五龙潭泉池中拍摄的“虎头”怪鱼。当日上午,一名游客在五龙潭泉池投喂时,发现一条鱼头酷似“虎头”的怪鱼,在场游客都啧啧称奇。 新华社发 (吕传泉 摄)







虎头和狮子头差不多啊。
高价卖给新加坡。
福州晚报99年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zwb/991025/3_10.html

          华安发现一条怪鱼

  近日,华安一渔民从九龙江北溪华安境内,捕到一条非常奇异的鱼。该鱼的背、腹、头、尾等全身都盖着一层硬质粗鳞状叠交的外壳,全身花纹都很奇异而美丽。鱼身长54厘米,头部宽8厘米,重500克。有关专家说:“该鱼类没有发现有关资料记载,很难鉴定。”有关部门准备将这条怪鱼的资料送上因特网,盼望找到答案。

(李金城 摄)

委员注:
  这就是福建华安县发现的清道夫,居然已经长大到了五十四公分!快成精了。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0-3 20:14:00的发言:[/B][BR]委员注:
  广东和河南发现的这两条怪鱼,应该都是美洲雀鳝鱼。属于偷渡客。

我家里还养了一条。
这种鱼流入本地生态系统不是好事。
雀鳝小的品种60CM,大的品种可以有三米长。
凶猛,粗生。如果能熬过冬天就可怕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4 8:42:08编辑过]
2005年09月02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消息:
  近日,温岭渔民郑宝福在河里捕到一条“怪鱼”,鱼嘴像鸭子,扁扁的;身形如蛇,长满长方形的鱼鳞,坚硬得刀枪不入;尾巴展开时五颜六色的,似是龙尾。
  郑宝福把它当宝贝一样养了起来,后经中科院的鱼类学家刘建康教授鉴定后,郑宝福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是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雀鳝,卵有巨毒,人食用后会立即死亡。
  在省内发现雀鳝不是头一回了。去年8月7日,在温州绣山公园水塘里,市民刘先生也曾抓到一条雀鳝。
2003年12月01日大洋网消息:
  嘴似鸭嘴尾似金鱼的“怪鱼”,原来是生活在美洲淡水域的雀鳝。昨天,南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看了本报11月27日《鸭嘴“怪鱼”用鼻子呼吸》的报道后,立即给它“验明正身”。专家称,此类鱼是凶猛鱼类,有可能对本地水域鱼类生态构成威胁,呼吁在引进此类鱼时应当慎之又慎。
  文章见报后,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指证怪鱼身份,说法可谓五花八门。为探究竟,记者专访了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邱永松。邱主任查阅了大量资料,分析了“怪鱼”的相关特征,最后坚定地说,这就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古老鱼种———雀鳝。邱主任称,雀鳝体延长,有长吻,鼻孔位吻端。头上骨骼均有硬鳞质,体被斜方形厚硬鳞,鳞有薄骨层,雀鳝管及骨细胞,侧线鳞50~60,微歪型尾。现今只产于北美、中美和古巴群岛的淡水鱼类,为大型凶猛鱼类,个别的长可6米。此类鱼现今世界上共有7种,原产地不在中国,属外来物种,积可能是作为观赏鱼引进。
  
  邱主任称,如果能证实这些雀鳝确实是生活在广州附近水域和珠江水域,那将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台湾已有引进该种鱼,有不少居民养在家中作宠物。我国尚未听过有以正当的渠道引进这种鱼,但也不排除有人私下引进饲养,雀鳝可能是从家庭所养的宠物中放生出来的。
  邱永松指出,雀鳝是一种肉食种类,总爱躲在水草中伺机吞食其他鱼类。它的引进及繁殖必须十分慎重,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后果。


2004年6月27日泉州网消息:
  25日,本报《南安怪鱼:鸭嘴头蛇鳞身》一文见报后,南安梁先生随即致电本报免费新闻热线8008585853称,这条鱼很可能就是日前他们在南安西溪放生的怪鱼。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水族馆后证实,这只怪鱼俗称“长嘴鳄”,即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古老鱼种———雀鳝!
  据梁先生介绍,1998年,他的老板洪先生从安溪一个水族馆购买了一条怪鱼。怪鱼刚买来的时候块头比较小,他们将它与其他的鱼放养在一起。随着怪鱼的日渐长大,鱼越发好斗,攻击性很强,与之放养在一起的金鱼尾巴都被怪鱼咬没了。这条怪鱼生命力很强,有时他们比较忙,一两个月没喂它,怪鱼也仅是瘦下来而已。另外,怪鱼主要吃一些小虾、小鱼,其他肉类食品几乎不吃,有时也喂过米饭,但不怎么吃。今年6月12日,梁先生的老板认为,怪鱼老是欺负其他金鱼,就把它放生在南安西溪园美大桥下(与本报所报道的怪鱼被捕捞处系同一地点)。
[B]以下是引用[I]seacat[/I]在2005-10-4 2:53:00的发言:[/B][BR]。
我家里还养了一条。
这种鱼流入本地生态系统不是好事。
雀鳝小的品种60CM,大的品种可以有三米长。
凶猛,粗生。如果能熬过冬天就可怕了。

  最大品种能够有六米。从我汇编的新闻看,在广东、浙江、黑龙江都发现过雀鳝。很可能这一偷渡客已经在当地安全过冬,开始繁衍了。
记者真没素质。“棒打獐子瓢舀鱼”这句话是用在西北地区的吗?明明是东北地区的状况。
钓鱼杂志上介绍.清道夫能长到一米多长............
好看的鱼
[B]以下是引用[I]seacat[/I]在2005-10-4 2:53:00的发言:[/B][BR]。
我家里还养了一条。
这种鱼流入本地生态系统不是好事。
雀鳝小的品种60CM,大的品种可以有三米长。
凶猛,粗生。如果能熬过冬天就可怕了。
猫猫养鱼是为了干什么啊?[em07][em07][em07][em07]
委员,外来异种鱼是否会对我国生态造成危害?
看来基本都是从外国进口的。[em01]
猫猫:
  一个物种在当地已经生存几十几百万年,适应了当地环境,也受到当地环境的制约:温度、光照、天敌、食物等等都控制了它的繁殖。
  如果它突然脱离原环境,可能适应不了新环境而灭亡,也有可能因为脱离原环境的限制而大量繁殖。
  历史上大量生物入侵事件,造成惨烈的损失。
  水葫芦就是最典型的。水葫芦在上个世纪初被从非洲引进,五十年代还被当作猪饲料推广,几十年间蔓延中国河道,污染水体。形成至今无法控制的危害。
  所以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0-3 20:03:00的发言:[/B][BR]     组图:新疆额尔奇斯河发现大嘴八须怪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17:17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几位享受国庆大假的游人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休闲抓鱼时,意外捕获一条从没有见过的,形似鲇鱼的巨嘴八须“怪鱼”。至今尚无人确知此鱼属何品种。
  “怪鱼”背部呈黑色、肚子呈白色,身长约30公分,全身无鳞无黏液, 头象鲇鱼,长5公分,呈扁形,鱼鳃在头的下部,并长有8条胡须,上颌4条,下颌4条呈一字型并排生长。“怪鱼”咀比普通鱼大,张开咀后呈椭圆形好似一黑洞,可见白色锯齿状牙齿。
  据捕获者郭利民介绍,9月27日他就在额尔齐斯河上抓到了一条模样相同的“怪鱼”,因一直说不清这是什么鱼,一直养在家中的鱼缸里。郭利民的同事邻居获悉此事后,纷纷前来观看,有人说它是鲇鱼和黑鱼的杂交品种,也有人说是从海里游来的海鱼,或是鲇鱼的变种。
  布尔津县水利局渔政站站长王永庆认为:这两条鱼是“黄拉丁”鱼,原产地在广州,在乌鲁木齐有销售,每公斤80元。很可能是在阿勒泰市北屯镇饲养时混入额尔齐斯河。
  但阿勒泰市水利局水产办公室主任刘宏斌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表示,阿勒泰地区从未人工饲养过“黄拉丁”鱼,也未在额尔齐斯河中投放过。“黄拉丁”属于淡水鱼,是性情温和、体格较小的小型鱼类,经济价值不高。额尔齐斯河过去有32种土著鱼类,现在只发现24种,但是在灭绝的8种鱼类当中也没有“黄拉丁”鱼。
  这两条不得其宗的“怪鱼”是否是从北冰洋游入的海鱼,或是人类尚未发现的新物种,亦或和今年国家实施的长达几个月之久的“封河育鱼”政策存在某种联系,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河流,一年之中有近5个月的封冰期,其独特的水域生态环境,养育了河鲟、江鳕、白斑狗鱼、银鲫等30多种特有鱼类。20世纪50年代以前,额尔齐斯河流域尚保存着原始风貌,那时流行着一句俗语:“棒打獐子瓢舀鱼”。90年代初期,额尔齐斯河流域每年的鱼产量都在500吨以上,1990年特种鱼类捕捞量仍有618吨,可到1999年就降到70吨左右,一些鱼类已经灭绝。(完)







这个在长江里多的是,长江涨水的时候就是钓这种鱼的大好时节,在我们那好象叫“黄腊丁”,肉非常的细嫩,野生的卖价很高,好象是10多,几十圆一斤。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0-3 20:03:00的发言:[/B][BR]     组图:新疆额尔奇斯河发现大嘴八须怪鱼
 




呵呵~这个玩意在我们北方这里被称为“嘎鱼”。肉食性,属于鲶鱼这类。
我以前养过这玩意,特好养,什么都吃,就是不吃牛羊肉。嘿嘿~
这些外来物种生命力极强,搞不好真会来个生态灾难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10-4 9:13:00的发言:[/B][BR]。
  最大品种能够有六米。从我汇编的新闻看,在广东、浙江、黑龙江都发现过雀鳝。很可能这一偷渡客已经在当地安全过冬,开始繁衍了。

雀鳝产于北美,适应能力强,比较能耐低温,15度左右都可以忍受。
雀鳝也能在河口那样两合水环境生存。
雀鳝已经能人工繁殖,市场上卖得很便宜。
我家的雀鳝
这个家伙,居然被只有自己三份一大小的白马王子(一种非洲马拉威湖慈鲷)欺负,咬烂了鳍。只好把它暂时转移到饲料鱼缸和温顺的鲶鱼(南方大口鲶)哥哥一起住了。



2003年12月01日大洋网消息:
  嘴似鸭嘴尾似金鱼的“怪鱼”,原来是生活在美洲淡水域的雀鳝。昨天,南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看了本报11月27日《鸭嘴“怪鱼”用鼻子呼吸》的报道后,立即给它“验明正身”。专家称,此类鱼是凶猛鱼类,有可能对本地水域鱼类生态构成威胁,呼吁在引进此类鱼时应当慎之又慎。
  文章见报后,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指证怪鱼身份,说法可谓五花八门。为探究竟,记者专访了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邱永松。邱主任查阅了大量资料,分析了“怪鱼”的相关特征,最后坚定地说,这就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古老鱼种———雀鳝。邱主任称,雀鳝体延长,有长吻,鼻孔位吻端。头上骨骼均有硬鳞质,体被斜方形厚硬鳞,鳞有薄骨层,雀鳝管及骨细胞,侧线鳞50~60,微歪型尾。现今只产于北美、中美和古巴群岛的淡水鱼类,为大型凶猛鱼类,个别的长可6米。此类鱼现今世界上共有7种,原产地不在中国,属外来物种,极可能是作为观赏鱼引进。
  
  邱主任称,如果能证实这些雀鳝确实是生活在广州附近水域和珠江水域,那将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台湾已有引进该种鱼,有不少居民养在家中作宠物。我国尚未听过有以正当的渠道引进这种鱼,但也不排除有人私下引进饲养,雀鳝可能是从家庭所养的宠物中放生出来的。
  邱永松指出,雀鳝是一种肉食种类,总爱躲在水草中伺机吞食其他鱼类。它的引进及繁殖必须十分慎重,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后果。

这些研究员也是关起门来搞研究。他只要去芳村花鸟虫鱼市场看看就知道,雀鳝是多么普通的品种,地摊上10来块钱就能买很不错的雀鳝了。
我国对外来观赏鱼的监管非常松懈。
大量外国鱼类,尤其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轻易就能在市场上买到。
我国又缺乏相关教育,很多饲养者养不下去时就随便就把凶猛的大鱼放生。
比如这种小盾鳢(市场上一般叫铅笔、金笔、红利鱼),也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产于东南亚,更传有伤人致死的记录,在香港的水塘也有大量发现。幼鱼在市场上也就5块左右。


我家的小盾鳢幼鱼。


香港钓鱼人士在水塘钓到的小盾鳢成鱼。

产地分布


这种鱼有护幼的习性,繁殖季节会攻击入侵者,被它咬到不是好玩的。
丑,超丑~~
要保护现有的珍稀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