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英、法的战机产能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18:36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5-04/6293714.html
法国将阵风战机年产量增加1倍 今年已获2项大单

【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4月24日报道,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4月23日指出,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从国防工业系统消息人士处掌握的消息,印度和法国准备在今年5月底之前结束谈判,签订直接供应36架“阵风”歼击机的合同。

  《简氏防务周刊》消息人士透露称,不久前印度总理莫迪在巴黎和法国总统奥朗德会谈时坚持在5月底之前签订合同。近日由政府高官和达索航空公司高管组成的法国代表团应当飞抵新德里,和印方最后讨论这项估计价值50-60亿美元的合同条款。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很可能同样访问印度,但是官方尚未确认他也是法国代表团的成员。

  熟悉法印政府当前谈判情况的业内消息人士向《简氏防务周刊》表示,目前有关方面已经和达索公司领导层达成一致,决定扩大“阵风”歼击机产能,使年产量由现在的11架增加到24架(以前因为缺少订单而减产)。另外,法国政府已和法国空军司令部达成一致,决定在完全履行与印度的合同义务之前,暂缓法军装备新型 “阵风”战机的进程。

  

  (编译:林海)

如果发达国家产能的制约就是订单数;那中国是否也是如此?还是有更多原因?
沈飞年产40架重型战机,在世界上属于什么水平?

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5-04/6293714.html
法国将阵风战机年产量增加1倍 今年已获2项大单

【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4月24日报道,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4月23日指出,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从国防工业系统消息人士处掌握的消息,印度和法国准备在今年5月底之前结束谈判,签订直接供应36架“阵风”歼击机的合同。

  《简氏防务周刊》消息人士透露称,不久前印度总理莫迪在巴黎和法国总统奥朗德会谈时坚持在5月底之前签订合同。近日由政府高官和达索航空公司高管组成的法国代表团应当飞抵新德里,和印方最后讨论这项估计价值50-60亿美元的合同条款。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很可能同样访问印度,但是官方尚未确认他也是法国代表团的成员。

  熟悉法印政府当前谈判情况的业内消息人士向《简氏防务周刊》表示,目前有关方面已经和达索公司领导层达成一致,决定扩大“阵风”歼击机产能,使年产量由现在的11架增加到24架(以前因为缺少订单而减产)。另外,法国政府已和法国空军司令部达成一致,决定在完全履行与印度的合同义务之前,暂缓法军装备新型 “阵风”战机的进程。

  

  (编译:林海)

如果发达国家产能的制约就是订单数;那中国是否也是如此?还是有更多原因?
沈飞年产40架重型战机,在世界上属于什么水平?


文中说阵风年产12架是因为缺乏订单。也就是只要有订单,扩大产能就很容易?
如果发达国家产能的制约就是订单数;那中国是否也是如此?还是有更多原因?

文中说阵风年产12架是因为缺乏订单。也就是只要有订单,扩大产能就很容易?
如果发达国家产能的制约就是订单数;那中国是否也是如此?还是有更多原因?
沈飞百日攻坚
沈飞部装生产线上的硬汉
——记中航工业沈飞进气道工区长史建巍
张可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707739.shtml

八股解读:2015年沈飞军机年底集中交付


按扬基说法,13年某月到14年某月的12个月时间内包括歼15,歼11B/BS,歼16预生产型达到40架。

是因为订单原因制约吗?

按扬基说法,13年某月到14年某月的12个月时间内包括歼15,歼11B/BS,歼16预生产型达到40架。

是因为订单原因制约吗?
俄国24架苏35分三年交付,产量这么低也是因为订单少吗?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11-21 16:51
俄国24架苏35分三年交付,产量这么低也是因为订单少吗?
人家先要满足自身装备需要。
你是帮凶1 发表于 2015-11-21 16:55
人家先要满足自身装备需要。
苏30SM年产4架,是因为什么?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11-21 16:57
苏30SM年产4架,是因为什么?
这是人家自身战略需要,俄国的有限国防开销主要还是用在核武器和核潜艇上。
只要需要产能扩大一倍肯定没问题!
denislan 发表于 2015-11-21 17:00
只要需要产能扩大一倍肯定没问题!
总装厂需要足够的设备,足够的熟练工;部件厂的产能也要上来!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经济学上的问题,维持一款战机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数量的订单,但产能与需求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受到人力,库存,供应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丰收1号 发表于 2015-11-21 17:03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经济学上的问题,维持一款战机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数量的订单,但产能与需求之间并非简单的线 ...
如果需要,沈飞能很快将产能扩大一倍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经济学上的问题,维持一款战机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数量的订单,但产能与需求之间并非简单的线 ...
某种意义来说,产能确实由订单决定的,或者说钱决定。
苏30SM年产4架,是因为什么?
苏30SM应该和三哥的FMl共线吧,产能优先供三哥?
( _ )
如果需要,沈飞能很快将产能扩大一倍吗?
为什么不能呢?复制生产线存在技术问题吗,如果是的话你以前的产线如何出来的?但产线都很昂贵,所以成本是大问题
第聂伯河2015 发表于 2015-11-21 17:18
为什么不能呢?复制生产线存在技术问题吗,如果是的话你以前的产线如何出来的?但产线都很昂贵,所以成本 ...
总装线问题不大,看熟练工够不够;关键是部件供应商。
大家都来讨论讨论..
楼主,假设中国需要1000架Y20。
我要是一年就生产完了,
那么,这么大个摊子在未来几十年就没事可做了,这一大堆工人一大堆设备一大堆厂房,,,怎么办?
合理的办法就是每年生产50架,持续生产20年。
这个时候新机出来,又可以持续生产下去。
生产线就不至于断档。

波音737月产量大概30架的样子,土鳖给供应的配套零组件也是完全满足人家的产量的,这没什么问题。

就是这么个问题。

=====================

生产线断档后重新启生产,这种事情是发生过的。
举个例子,美国柯林斯公司在50年代生产的R390A型电子管短波收信机,在1953 – 1968年这15年中一共生产了61,920台,隔了16年后,也就是1984年又接到美国国防部的订单,可是这次的订单只有5台,这可把柯林斯给折腾惨了。80年代后美国已经不生产电子管了,他们可费了不少劲才弄到需要的零件把这莫名其妙的5台机器的订单给做下来了,当然,成本可高多了。
限制ABCFR战机产能的因素分别是,需求,引进,心脏,订单,金钱。
美俄有冷战军备竞赛留下的军工厂。产能不是问题。
金色闪电 发表于 2015-11-21 17:35
楼主,假设中国需要1000架Y20。
我要是一年就生产完了,
那么,这么大个摊子在未来几十年就没事可做了, ...
学习了。。。
楼主,假设中国需要1000架Y20。
我要是一年就生产完了,
那么,这么大个摊子在未来几十年就没事可做了, ...
C5和C5M也是一个例子,C5造的太快,C5M就贵了
joi0803 发表于 2015-11-21 17:36
限制ABCFR战机产能的因素分别是,需求,引进,心脏,订单,金钱。
现在看沈飞方面,需求不缺,海空军对J16的需求很急,订单也没问题,钱也不缺!就是不知道太行的产能跟不跟的上!
日本F15的产能如何?
生产能力维持主要就是依靠持续的生产...所以一直在搞柔性制造和标准化,力求提高设备的多用途生产能力来削减产线维持成本,以较低的成本维持较高的产能。
我国现在飞机产线规模应该可以排世界前3,美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其次是欧盟。
楼主,假设中国需要1000架Y20。
我要是一年就生产完了,
那么,这么大个摊子在未来几十年就没事可做了, ...
737月产40架,320更多。
LY 发表于 2015-11-21 17:53
737月产40架,320更多。
抱歉记错了。
总装线问题不大,看熟练工够不够;关键是部件供应商。
不用怀疑中国工人的素质,中国的短板在管理水平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11-21 16:57
苏30SM年产4架,是因为什么?
你确定,从12年到现在已经60架了.......
现在战斗机的产量真是和二战天差地远,二战那个年代战斗机年产量没个上万架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列强。
总装厂需要足够的设备,足够的熟练工;部件厂的产能也要上来!
这是必须的,这全是配套。造飞机没有配套怎么造。
产能和生产线数量有关。

而订单又是空军装备全盘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每年退役多少飞机,每年新入役多少飞机,可能在很多年前就确定了。

根据发展计划确定每年需要入役多少飞机,根据每年需要入役的飞机数量确定之前的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开几条生产线。

生产线开太多,短时间内生产很多飞机会打乱空军换装的计划,在集中生产过后的生产线闲置也是个问题,会浪费固定的折旧费用。
其实和平时代看产能没意义,我觉得最需要评估的是战争机器转起来以后的产能
为什么不能呢?复制生产线存在技术问题吗,如果是的话你以前的产线如何出来的?但产线都很昂贵,所以成本 ...
不能的,我前几天和一个飞机厂的工程师聊过,生产线两年能投产就能上央视了,三四年是正常,
不能的,我前几天和一个飞机厂的工程师聊过,生产线两年能投产就能上央视了,三四年是正常,
美囯呢?俄囯呢?法国呢?
不知道,估计也差不多,能快速增产的估计都是原来闲置的产能。
不能的,我前几天和一个飞机厂的工程师聊过,生产线两年能投产就能上央视了,三四年是正常,
呵呵,这个就是总装厂的优势了,嘿嘿嘿……,好坏都是功劳
俄国24架苏35分三年交付,产量这么低也是因为订单少吗?
因为苏35在共青城制造厂生产,这个厂还负责ssj-100和t-50我记得还有几款小飞机生产压力很大....不愿意投入太多,因为有远景t-50预估苏-35需求量不够大,俄罗斯官方又不想开第二条苏-35生产线
不知道,估计也差不多,能快速增产的估计都是原来闲置的产能。
这就合理了。
呵呵,这个就是总装厂的优势了,嘿嘿嘿……,好坏都是功劳
我认识那人真不是沈霍的,原来在西飞,后来在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