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请抬头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58:03
最近,军校同宿舍的哥们A打电话过来,说看不到前途,单位管的越来越严,一年有半年在外面驻训、演习,虽然老婆孩子在驻地也照顾不了,想复员。我问A想好以后干什么了吗?他说,大不了去当保安,就像我之前转发给他那篇《2015年复员军官求职记》里面所描述的那样
两地分居多年的同学B却正好相反,闹了两年转业,今年却不打算走了,因为孩子刚出生开销大,而现在部队的工资已经比老家的公务员高出50%。大家都懂的,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干部,是能够轻松干到自主择业的,但是我问他如果现在有份每个月1万块工资的工作,你走不走?他说我马上走。

背景是,今年是我们毕业第9个年头,两个同学本硕都是985大学全日制过来的。换一个场景,如果硕士读完就在地方工作,现在应该可以轻松拿到一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些有些心酸的选择都不再是一个问题。
他们咨询我的原因是我今年已经复员离开部队,而且还有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每年有个十几万的收入。但是真的不错吗?我自己的总结是这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只不过是基于过往走过弯路的次优选择。
下面就说说我的次优选择路径吧。毕业5年之内我都在埋头干活(现在看来是最大的成本),没有抬头看路,一心想的是如何在部队发展的更好。所幸我所在单位风气不错,领导也还算赏识,先成为单位最年轻的代理基层主官,后又选调到机关做论证和计划管理工作。虽然机关工作异常忙碌,休假无法保证,领导天天盯着压力很大,但是我真的感谢这段时光。正是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不少军队和地方的很多师局级干部和高级专家,体会到了一些权力带来的世态炎凉,更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在部队发展的局限,从而促使我产生了离开部队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我能去干什么?作为使用方的甲方,实际上没有多少技术可言,所谓论证也更多在于协调研制方来进行。一旦决定离开后,就感觉面临的状况很窘迫,也尝试着以虚拟身份在网上投了一些简历,全部石沉大海。在研究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通过前辈的指点、对国外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的研究,我决定通过上一个研究生来完成自己的转型。面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离开部队的不确定性,我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利用周末时间攻读的双证(学历、学位)的研究生。MEM、MBA、MPA都可以,不过综合比较下来,路子更宽的话还是MBA这个经典的学位更合适,这也是如宝洁CEO等典型美国退役军官的发展路径。
于是我申请了几所国内TOP10高校的MBA,所幸被其中的一所录取,过程中的过往经历包装、准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过程就不再一一细说,网上的资料和培训机构很多。我在第一学期时提出复员,如意料中没有被批准;第三学期再次提出复员,终于被批准。赶在复员批准前,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校招,由于没有转档案到学校,没有报到证,很多单位(比如银行、证券公司、大国企)都不能去。所以我主要瞄准了不需要报到证的部分民企和外企。最后也拿了几个offer,里面有咨询公司,也有华为海外,种种权衡后,最终选择了一家国内的咨询公司。
流水账记完了,结合我这大半年的工作经历,再回过头去看我走过的路,有几个方面想和大家分享。
一是,无论在哪里,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避的。可能你在部队不屑于揣摩领导心思,不屑于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东西,但其实军队只是社会的缩影,有些东西是你无法回避的。无论你是搞技术还是搞管理,到最后都需要你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拿管理咨询这个工作来说,一名合格的咨询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具备灵活的运用能力;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如果你要成为一名项目经理,你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心,我们都戏称管理咨询做到后面都得附带做心理咨询。每个咨询项目都意味着弄清楚老板的真实意图,甚至需要主动挖掘出老板最关注的痛点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还必须在复杂而陌生的组织环境中迅速建立权威,弄清楚哪些是可以依靠的人。
有些战友为了离开部队,容易陷入对抗和消极的情绪中。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一次作战,可以设想如果在指挥战役过程中,指挥员被情绪左右,最后的战果会怎样?我觉得要客观研判局势,掌握关键人员意图,摸清你的竞争对手,考虑你的行为的影响。拿我来说,第一年报复员时我是知道自己走不了的,但是有了这个基础,我第二年走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同时我第一年没走成也没有耍赖不干,一边兼职读着书,一边还参与了单位课题研究,拿到了一个奖项,单位上下都对我看法都不错。
二是,规划是我们的硬伤,但要找到补救的途径。上军校的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X二代;一种是家里条件较差,冲着不交学费、毕业有稳定工作来的;一种是家庭条件尚可但视野有限,在家长的判断下来的。当然也有不少怀揣从军梦的。第一种人未来多年的道路在入学时就已经铺就好,自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而通常后两种人,在人生规划方面都是有缺陷的。一般情况来说,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在进入同一级别大学后的发展途径有一定区别;即使抛开家庭关系的影响,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同学中,前者的职业规划也明显好于后者。我猜想申请美国西点军校需要有国会会议或州长的推荐信,也是希望在这一步筛选出具有人生规划能力的未来领导者。
很多战友,包括我在内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有当面临挫折或重大变革的时候才会想去改变,而没有对事情的变化有一个预判。我在读MBA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复员军官C,一个复员上士D,C是我的同学,D是另外一所211学校的MBA。每个人的故事都精彩,C本科是某著名师范大学的,在部队两年后义退的,目前正在做和教育相关的创业,已经有好几家店;D是在华为面试的时候碰见的,虽然他由于英语差被刷掉了,但是一个战士在部队自考本科,退伍前再考取MBA,这种规划你能做到吗?更进一步,从这些例子也可以看到,规划是第一步,沿着规划持续不断地走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位上士能够持续地学习英语,就有可能已经去华为了。
三是,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要努力增强职业的连续性。我的建议是,如果在部队不是从事的军地通用工作,或者没有较好的后路的情况下,30岁以上尽量不要复员,否则很难成功转型。我们从自主择业干部的就业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基本上混的风生水起的都是大机关的干部,或者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干部。' r+ a7 }0
我的另外一个低一届的MBA同学E,是一个已辞职的转业军官,辞职原因是公务员是另外一个“坑”。E上MBA的时候已经30岁了,但是由于其有较好的关系网,在读MBA期间已经在一家公司做董事长助理。在新常态下,公务员,特别是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其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回报率都是不高的。换一个角度来看,当年你考军校的时候,是否把公务员作为一个优先选择的职业?如果你不想去当公务员,你就要考虑如何保持你的职业连续性。我知道的某军区老干处处长自主择业之后去开养老院,就比较成功。我自己就把之前的工作经验**出“项目管理”能力,当然我的缺陷是没有去考一个PMP之类的证书加以佐证。我提一个简单的想法供大家参考,搞政工的同志们能不能往人力资源上面靠?通过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一些理论,不仅可以改善现在落后的管理现状,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自己的过去,适当给自己减压。离开体制后,很多人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特别是第一年压力会比较大。我认为人生路还长,所以不要患得患失,反复设想当年如果我做了其它的选择,现在会如何如何;心态很重要,应该适当给自己减压,接受自己可能未来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此外,我建议如果离开体制,大家可以买一份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一份人身意外保险,一年两三千足以,毕竟现在社会保障还是不足。最近,军校同宿舍的哥们A打电话过来,说看不到前途,单位管的越来越严,一年有半年在外面驻训、演习,虽然老婆孩子在驻地也照顾不了,想复员。我问A想好以后干什么了吗?他说,大不了去当保安,就像我之前转发给他那篇《2015年复员军官求职记》里面所描述的那样
两地分居多年的同学B却正好相反,闹了两年转业,今年却不打算走了,因为孩子刚出生开销大,而现在部队的工资已经比老家的公务员高出50%。大家都懂的,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干部,是能够轻松干到自主择业的,但是我问他如果现在有份每个月1万块工资的工作,你走不走?他说我马上走。

背景是,今年是我们毕业第9个年头,两个同学本硕都是985大学全日制过来的。换一个场景,如果硕士读完就在地方工作,现在应该可以轻松拿到一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些有些心酸的选择都不再是一个问题。
他们咨询我的原因是我今年已经复员离开部队,而且还有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每年有个十几万的收入。但是真的不错吗?我自己的总结是这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只不过是基于过往走过弯路的次优选择。
下面就说说我的次优选择路径吧。毕业5年之内我都在埋头干活(现在看来是最大的成本),没有抬头看路,一心想的是如何在部队发展的更好。所幸我所在单位风气不错,领导也还算赏识,先成为单位最年轻的代理基层主官,后又选调到机关做论证和计划管理工作。虽然机关工作异常忙碌,休假无法保证,领导天天盯着压力很大,但是我真的感谢这段时光。正是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不少军队和地方的很多师局级干部和高级专家,体会到了一些权力带来的世态炎凉,更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在部队发展的局限,从而促使我产生了离开部队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我能去干什么?作为使用方的甲方,实际上没有多少技术可言,所谓论证也更多在于协调研制方来进行。一旦决定离开后,就感觉面临的状况很窘迫,也尝试着以虚拟身份在网上投了一些简历,全部石沉大海。在研究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通过前辈的指点、对国外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的研究,我决定通过上一个研究生来完成自己的转型。面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离开部队的不确定性,我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利用周末时间攻读的双证(学历、学位)的研究生。MEM、MBA、MPA都可以,不过综合比较下来,路子更宽的话还是MBA这个经典的学位更合适,这也是如宝洁CEO等典型美国退役军官的发展路径。
于是我申请了几所国内TOP10高校的MBA,所幸被其中的一所录取,过程中的过往经历包装、准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过程就不再一一细说,网上的资料和培训机构很多。我在第一学期时提出复员,如意料中没有被批准;第三学期再次提出复员,终于被批准。赶在复员批准前,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校招,由于没有转档案到学校,没有报到证,很多单位(比如银行、证券公司、大国企)都不能去。所以我主要瞄准了不需要报到证的部分民企和外企。最后也拿了几个offer,里面有咨询公司,也有华为海外,种种权衡后,最终选择了一家国内的咨询公司。
流水账记完了,结合我这大半年的工作经历,再回过头去看我走过的路,有几个方面想和大家分享。
一是,无论在哪里,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避的。可能你在部队不屑于揣摩领导心思,不屑于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东西,但其实军队只是社会的缩影,有些东西是你无法回避的。无论你是搞技术还是搞管理,到最后都需要你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拿管理咨询这个工作来说,一名合格的咨询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具备灵活的运用能力;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如果你要成为一名项目经理,你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心,我们都戏称管理咨询做到后面都得附带做心理咨询。每个咨询项目都意味着弄清楚老板的真实意图,甚至需要主动挖掘出老板最关注的痛点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还必须在复杂而陌生的组织环境中迅速建立权威,弄清楚哪些是可以依靠的人。
有些战友为了离开部队,容易陷入对抗和消极的情绪中。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一次作战,可以设想如果在指挥战役过程中,指挥员被情绪左右,最后的战果会怎样?我觉得要客观研判局势,掌握关键人员意图,摸清你的竞争对手,考虑你的行为的影响。拿我来说,第一年报复员时我是知道自己走不了的,但是有了这个基础,我第二年走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同时我第一年没走成也没有耍赖不干,一边兼职读着书,一边还参与了单位课题研究,拿到了一个奖项,单位上下都对我看法都不错。
二是,规划是我们的硬伤,但要找到补救的途径。上军校的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X二代;一种是家里条件较差,冲着不交学费、毕业有稳定工作来的;一种是家庭条件尚可但视野有限,在家长的判断下来的。当然也有不少怀揣从军梦的。第一种人未来多年的道路在入学时就已经铺就好,自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而通常后两种人,在人生规划方面都是有缺陷的。一般情况来说,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在进入同一级别大学后的发展途径有一定区别;即使抛开家庭关系的影响,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同学中,前者的职业规划也明显好于后者。我猜想申请美国西点军校需要有国会会议或州长的推荐信,也是希望在这一步筛选出具有人生规划能力的未来领导者。
很多战友,包括我在内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有当面临挫折或重大变革的时候才会想去改变,而没有对事情的变化有一个预判。我在读MBA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复员军官C,一个复员上士D,C是我的同学,D是另外一所211学校的MBA。每个人的故事都精彩,C本科是某著名师范大学的,在部队两年后义退的,目前正在做和教育相关的创业,已经有好几家店;D是在华为面试的时候碰见的,虽然他由于英语差被刷掉了,但是一个战士在部队自考本科,退伍前再考取MBA,这种规划你能做到吗?更进一步,从这些例子也可以看到,规划是第一步,沿着规划持续不断地走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位上士能够持续地学习英语,就有可能已经去华为了。
三是,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要努力增强职业的连续性。我的建议是,如果在部队不是从事的军地通用工作,或者没有较好的后路的情况下,30岁以上尽量不要复员,否则很难成功转型。我们从自主择业干部的就业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基本上混的风生水起的都是大机关的干部,或者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干部。' r+ a7 }0
我的另外一个低一届的MBA同学E,是一个已辞职的转业军官,辞职原因是公务员是另外一个“坑”。E上MBA的时候已经30岁了,但是由于其有较好的关系网,在读MBA期间已经在一家公司做董事长助理。在新常态下,公务员,特别是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其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回报率都是不高的。换一个角度来看,当年你考军校的时候,是否把公务员作为一个优先选择的职业?如果你不想去当公务员,你就要考虑如何保持你的职业连续性。我知道的某军区老干处处长自主择业之后去开养老院,就比较成功。我自己就把之前的工作经验**出“项目管理”能力,当然我的缺陷是没有去考一个PMP之类的证书加以佐证。我提一个简单的想法供大家参考,搞政工的同志们能不能往人力资源上面靠?通过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一些理论,不仅可以改善现在落后的管理现状,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自己的过去,适当给自己减压。离开体制后,很多人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特别是第一年压力会比较大。我认为人生路还长,所以不要患得患失,反复设想当年如果我做了其它的选择,现在会如何如何;心态很重要,应该适当给自己减压,接受自己可能未来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此外,我建议如果离开体制,大家可以买一份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一份人身意外保险,一年两三千足以,毕竟现在社会保障还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