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国产大飞机C919空壳子 不公且无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59:57
指责国产大飞机C919空壳子 不公且无知

国产C919客机总装下线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关于C919的争议,尤其是针对C919国产率问题指责C919只有“壳子”的责难声却从未消失。实际上客机设计的大半重点都在于“壳子”上,过度鄙夷客机壳子的意义,不仅对C919设计人员很不公平,而且是无知的表现。

一:国内宣传欠妥是C919客机饱受质疑的重要原因
虽然这么说有些尖锐敏感,但笔者必须说,C919今日受到的不公平指责,有相当大部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宣传习惯不好而引起的。我国在宣传上过度注重人文精神,而轻视理工知识和内在逻辑。因此国内但凡出来个新东西,多半只是过分的夸它好,却无法有说服力的证明它好在哪里,是何种程度的好;而对不好的地方,更是绝口不提。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多数人没有办法在认知上形成牢固稳定的准确判断基础。面对国内取得的新成就,一方面大家对它期望值放的过高,恨不得一步登天,只有和世界顶级水平能够媲美才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而另一方面,就是极大的低估了工程技术的发展难度;做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垃圾,不能实现全国产化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图:为什么装着4台美国原装发动机的运10原型机,只飞了170个小时就不再飞了?因为它的壳子只允许200小时的安全飞行寿命,再接着飞就极其危险了。没有好壳子,就算有好发动机好设备,一样不顶用。
当年运10的宣传就是如此。本来在70年代末期能第一次造出那么大的客机并顺畅完成基本科目的试飞、甚至能在西藏高原地区完成载货起降,这对于国内已经是极大的突破和怎样自豪都不为过的成就了,但宣传上却非要将其无限拔高到等同于国际先进水平。
实际上运10无论是材料、制造工艺,还是结构设计和试验都存在大量的问题,无论是设计方自己的估算,还是北航专家组的复核,都证明最初的运10样机安全飞行寿命不超过200小时。这一点只在极少数专业论文和著作中提及,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毫不知情。
在运20和C919首飞、总装下线以后,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我国在这两个型号上相比于运10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和技术成就;反而发自内心的认为,我国真的在80年代初期就有研制这个水平飞机的能力。尤其是在国产化率较低的C919上,不理智的指责现象极为严重。今日之果,皆是过往之因。
二:C919的气动确实做的不错,但目前的宣传完全不合格
所谓的“壳子”涵括了飞机的气动外形和机身结构。飞机的尺寸,决定了它能携带多少燃油和乘客、货物。飞机的外形——包括它在各种情况下(载重量、速度、高度)的变形特性和幅度,决定了它要花多大的阻力代价才能获得所需的升力。

图:运10的参照蓝本波音707,它的气动和结构设计在今天早已完全过时。即使是给它换上新发动机各种新设备,投入市场运营的结果也一定是赔得血本无归
相比于战斗机每一代设计,都能找出大量不同的外形特征差异,客机的总体布局确实几十年来都没变过。但如果谁真的以为现在客机的气动一直没有进步,让他拿着几十年前外形的客机去开公司的话,即使是采用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切相同设备;一年都不要,他就会在高昂的运行成本和盈利亏损下跳楼。
无它——就因为壳子外形的细微差别,别人飞机相同航程比他省油,比他能运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而运载相同乘客和货物的时候,别人能跑的航线,他却因为飞机航程不够而跑不了。而正是在这些细节上,C919下了很大的力气的追赶,虽然和波音787这样的世界顶级水平不能相比,但仍然可以说做的不错了。

图:C919干净机翼构型的气流分离(左)和增升装置(襟翼)打开以后的气流分离对比(右)。现代客机的基本设计,不论是气动还是结构,都已经很成熟;性能优劣完全依靠无数个设计点上,一点一滴挤榨出更高的效率然后累积出来。这些信息很难被简单粗暴的宣传工作所传递。
比如目前宣传中强调C919的设计先进性,常常会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采用了超临界翼型,一个是翼梢小翼,这种宣传点切入的太不明智了。因为这两个东西的基础设计,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比如1967年开发的空客A300客机就应用了超临界翼型;然而C919在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进步,又牵涉到大量的专业内容,不易于表达,于是就被宣传部门全部砍掉。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人指责C919宣传“气动先进”是用70年代就开始普及的技术来愚弄大众。
实际上C919气动上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利用先进手段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这其中很多技术因为硬件基础的关系,真正投入实用至今不超过15年;在吸取以往国外机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用新设计新技术提升总体性能。比如仅在机翼上,C919就在机翼厚度、油箱容积不比同类飞机小的情况下,做到阻力比现役的同类超临界翼型飞机(比如空客A320)要降低2%

图:C919中研究发动机吊舱对机翼气流干扰的部分内容
而在发动机吊舱和机翼之间,为了从一开始就留下大尺寸的发动机安装余地——C919又特别优化了发动机吊舱和机翼之间的干扰阻力。而波音737 max,就是因为机翼和机身气动设计太老,没有给发动机留下余地,以至于它就算和空客A320 NE0、C919采用同一个系列的发动机,也只能装推力小了1/8以上的版本。
通过采用快速成形技术、 先进优化设计方法及精确CFD与优化设计、风洞试验验证的无缝结合,C919飞机设计在超临界机翼、 增升装置、 翼梢小翼、 减阻技术和流动控制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 经风洞试验和不同CFD程序计算验证, 机头、 后体设计减阻1%, 翼梢小翼设计减阻2%, 机翼吊挂/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比竞争机减阻2%, 总体达到了C919空气动力设计相对竞争机同比减阻5%的设计要求。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具体的进步内容,只能在专业文献中找到,根本没有出现在官方宣传中。
三:C919结构根本不是运10所能相提并论。而材料落后是中国的现状,但并非不能在未来改变
除了外形,C919壳子的结构,一方面决定了自身的燃油经济性——结构越重,就越要多烧油。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能是不是能在接来下的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能够几乎日日不断的安全飞行——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C919在飞行中的每一刻,机翼和机身都在不断的变形;每一次降落,都是以六十多吨重量以两百多公里时速接地。

图:就是这么点薄薄的壳子,支撑着现代客机在十几二十年内,在重达几十吨、甚至两三百吨的重量下,以两三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接地几万次而不出现严重的损坏。设计制造这样的壳子,真的很容易?
如果仅仅是将飞机结构视为“造一个壳子”,那么大概运10就算是典型了。它参照的波音707客机飞行寿命可以达到几万小时,而运10在材料和工艺能力不足情况下,强行制造出那么大结构的结果,就是安全飞行寿命只有200小时;飞一次就是全身各处变形、裂纹,结构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修理,以至于每年最多飞几十个小时。
而今天的C919完全不同,这是一架寿命可以达到6-8万小时、能够投身商业市场进行商业运营的飞机。以国内现有的水平来说,C919在结构可靠性上追平空客A320和波音737这样的对手是不可能的,但故障率也不会差出一个数量级去;和几十年前的运10相比,这进步难道还不够大?

图:A350 XWB的机翼结构,也就是这样空荡荡的玩意,要支撑起两百多吨的重量在天空以几百公里小时飞行,持续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
当然,为了提升结构性能和减重,C919目前采用了很多进口的材料,比如先进的铝锂合金,这点被很多人所重点诟病。笔者只想列举国内的一个现成例子,歼10在样机制造、以及前几架原型机上,一样大量应用了进口材料——从铝材到座舱玻璃,因为当时国产材料根本不足以满足三代机的高性能要求。直到歼10在2004年定型时,才基本实现绝大部分材料的国产化。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歼10的研制作为基础,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歼20。那么当初如果真要等到了全部材料都能国产达标才开始动手研制,那么歼10和歼20的研制要拖后多少年?如同歼10的研制,C919现在大量使用进口材料,不代表以后也将大量使用进口材料;正相反,过于刻板的强调“全面自主”,只会严重拖累中国的客机发展。
http://news.mydrivers.com/1/456/456274.htm指责国产大飞机C919空壳子 不公且无知

国产C919客机总装下线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关于C919的争议,尤其是针对C919国产率问题指责C919只有“壳子”的责难声却从未消失。实际上客机设计的大半重点都在于“壳子”上,过度鄙夷客机壳子的意义,不仅对C919设计人员很不公平,而且是无知的表现。

一:国内宣传欠妥是C919客机饱受质疑的重要原因
虽然这么说有些尖锐敏感,但笔者必须说,C919今日受到的不公平指责,有相当大部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宣传习惯不好而引起的。我国在宣传上过度注重人文精神,而轻视理工知识和内在逻辑。因此国内但凡出来个新东西,多半只是过分的夸它好,却无法有说服力的证明它好在哪里,是何种程度的好;而对不好的地方,更是绝口不提。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多数人没有办法在认知上形成牢固稳定的准确判断基础。面对国内取得的新成就,一方面大家对它期望值放的过高,恨不得一步登天,只有和世界顶级水平能够媲美才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而另一方面,就是极大的低估了工程技术的发展难度;做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垃圾,不能实现全国产化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图:为什么装着4台美国原装发动机的运10原型机,只飞了170个小时就不再飞了?因为它的壳子只允许200小时的安全飞行寿命,再接着飞就极其危险了。没有好壳子,就算有好发动机好设备,一样不顶用。
当年运10的宣传就是如此。本来在70年代末期能第一次造出那么大的客机并顺畅完成基本科目的试飞、甚至能在西藏高原地区完成载货起降,这对于国内已经是极大的突破和怎样自豪都不为过的成就了,但宣传上却非要将其无限拔高到等同于国际先进水平。
实际上运10无论是材料、制造工艺,还是结构设计和试验都存在大量的问题,无论是设计方自己的估算,还是北航专家组的复核,都证明最初的运10样机安全飞行寿命不超过200小时。这一点只在极少数专业论文和著作中提及,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毫不知情。
在运20和C919首飞、总装下线以后,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我国在这两个型号上相比于运10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和技术成就;反而发自内心的认为,我国真的在80年代初期就有研制这个水平飞机的能力。尤其是在国产化率较低的C919上,不理智的指责现象极为严重。今日之果,皆是过往之因。
二:C919的气动确实做的不错,但目前的宣传完全不合格
所谓的“壳子”涵括了飞机的气动外形和机身结构。飞机的尺寸,决定了它能携带多少燃油和乘客、货物。飞机的外形——包括它在各种情况下(载重量、速度、高度)的变形特性和幅度,决定了它要花多大的阻力代价才能获得所需的升力。

图:运10的参照蓝本波音707,它的气动和结构设计在今天早已完全过时。即使是给它换上新发动机各种新设备,投入市场运营的结果也一定是赔得血本无归
相比于战斗机每一代设计,都能找出大量不同的外形特征差异,客机的总体布局确实几十年来都没变过。但如果谁真的以为现在客机的气动一直没有进步,让他拿着几十年前外形的客机去开公司的话,即使是采用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切相同设备;一年都不要,他就会在高昂的运行成本和盈利亏损下跳楼。
无它——就因为壳子外形的细微差别,别人飞机相同航程比他省油,比他能运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而运载相同乘客和货物的时候,别人能跑的航线,他却因为飞机航程不够而跑不了。而正是在这些细节上,C919下了很大的力气的追赶,虽然和波音787这样的世界顶级水平不能相比,但仍然可以说做的不错了。

图:C919干净机翼构型的气流分离(左)和增升装置(襟翼)打开以后的气流分离对比(右)。现代客机的基本设计,不论是气动还是结构,都已经很成熟;性能优劣完全依靠无数个设计点上,一点一滴挤榨出更高的效率然后累积出来。这些信息很难被简单粗暴的宣传工作所传递。
比如目前宣传中强调C919的设计先进性,常常会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采用了超临界翼型,一个是翼梢小翼,这种宣传点切入的太不明智了。因为这两个东西的基础设计,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比如1967年开发的空客A300客机就应用了超临界翼型;然而C919在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进步,又牵涉到大量的专业内容,不易于表达,于是就被宣传部门全部砍掉。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人指责C919宣传“气动先进”是用70年代就开始普及的技术来愚弄大众。
实际上C919气动上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利用先进手段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这其中很多技术因为硬件基础的关系,真正投入实用至今不超过15年;在吸取以往国外机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用新设计新技术提升总体性能。比如仅在机翼上,C919就在机翼厚度、油箱容积不比同类飞机小的情况下,做到阻力比现役的同类超临界翼型飞机(比如空客A320)要降低2%

图:C919中研究发动机吊舱对机翼气流干扰的部分内容
而在发动机吊舱和机翼之间,为了从一开始就留下大尺寸的发动机安装余地——C919又特别优化了发动机吊舱和机翼之间的干扰阻力。而波音737 max,就是因为机翼和机身气动设计太老,没有给发动机留下余地,以至于它就算和空客A320 NE0、C919采用同一个系列的发动机,也只能装推力小了1/8以上的版本。
通过采用快速成形技术、 先进优化设计方法及精确CFD与优化设计、风洞试验验证的无缝结合,C919飞机设计在超临界机翼、 增升装置、 翼梢小翼、 减阻技术和流动控制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 经风洞试验和不同CFD程序计算验证, 机头、 后体设计减阻1%, 翼梢小翼设计减阻2%, 机翼吊挂/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比竞争机减阻2%, 总体达到了C919空气动力设计相对竞争机同比减阻5%的设计要求。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具体的进步内容,只能在专业文献中找到,根本没有出现在官方宣传中。
三:C919结构根本不是运10所能相提并论。而材料落后是中国的现状,但并非不能在未来改变
除了外形,C919壳子的结构,一方面决定了自身的燃油经济性——结构越重,就越要多烧油。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能是不是能在接来下的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能够几乎日日不断的安全飞行——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C919在飞行中的每一刻,机翼和机身都在不断的变形;每一次降落,都是以六十多吨重量以两百多公里时速接地。

图:就是这么点薄薄的壳子,支撑着现代客机在十几二十年内,在重达几十吨、甚至两三百吨的重量下,以两三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接地几万次而不出现严重的损坏。设计制造这样的壳子,真的很容易?
如果仅仅是将飞机结构视为“造一个壳子”,那么大概运10就算是典型了。它参照的波音707客机飞行寿命可以达到几万小时,而运10在材料和工艺能力不足情况下,强行制造出那么大结构的结果,就是安全飞行寿命只有200小时;飞一次就是全身各处变形、裂纹,结构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修理,以至于每年最多飞几十个小时。
而今天的C919完全不同,这是一架寿命可以达到6-8万小时、能够投身商业市场进行商业运营的飞机。以国内现有的水平来说,C919在结构可靠性上追平空客A320和波音737这样的对手是不可能的,但故障率也不会差出一个数量级去;和几十年前的运10相比,这进步难道还不够大?

图:A350 XWB的机翼结构,也就是这样空荡荡的玩意,要支撑起两百多吨的重量在天空以几百公里小时飞行,持续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
当然,为了提升结构性能和减重,C919目前采用了很多进口的材料,比如先进的铝锂合金,这点被很多人所重点诟病。笔者只想列举国内的一个现成例子,歼10在样机制造、以及前几架原型机上,一样大量应用了进口材料——从铝材到座舱玻璃,因为当时国产材料根本不足以满足三代机的高性能要求。直到歼10在2004年定型时,才基本实现绝大部分材料的国产化。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歼10的研制作为基础,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歼20。那么当初如果真要等到了全部材料都能国产达标才开始动手研制,那么歼10和歼20的研制要拖后多少年?如同歼10的研制,C919现在大量使用进口材料,不代表以后也将大量使用进口材料;正相反,过于刻板的强调“全面自主”,只会严重拖累中国的客机发展。
http://news.mydrivers.com/1/456/456274.htm
国内媒体的病还不是跟八股文学来的?看看各个国企里面自己的宣传部门写的东西,所以不要怪群众不理解,就我这样天天上超大的也对919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具体进步知之甚少,没看到官方相关具体新闻宣传或者科普文章,能看到的都是网友自己搜罗来的。
运十这个反面教材当得好啊
运十这个反面教材当得好啊
在铁血,有个人跟我说:“改革开放让中国基础工作前面倒退”。。。我。。。。。。
其实楼主这些东西足够拿出来拍一部纪录片了,央视的纪录片制作水平还是可以的


公不公,现在谈论,没什么作用,拿到了FAA认证,什么废话坏话都没有了,如果赚到钱了,那就只剩鼓掌了。。。

如果觉得别人不公,自己就做出有说服力的成绩出来,比如2016年首飞的节点能不能保住,2017年能不能首飞,哪年能拿FAA,哪年能交付使用。。。

PS,按计划拿了证,交了机,赚了钱,个别人说什么坏话都没人理。如果做不出真实的成绩嘛,自己说什么都招人骂。。。

公不公,现在谈论,没什么作用,拿到了FAA认证,什么废话坏话都没有了,如果赚到钱了,那就只剩鼓掌了。。。

如果觉得别人不公,自己就做出有说服力的成绩出来,比如2016年首飞的节点能不能保住,2017年能不能首飞,哪年能拿FAA,哪年能交付使用。。。

PS,按计划拿了证,交了机,赚了钱,个别人说什么坏话都没人理。如果做不出真实的成绩嘛,自己说什么都招人骂。。。
bifeibaojian 发表于 2015-11-12 18:24
在铁血,有个人跟我说:“改革开放让中国基础工作前面倒退”。。。我。。。。。。
说道铁血,我突然想起来,我大概已经有四年时间没有去过了
支持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自主与否问题
haireh 发表于 2015-11-12 18:36
公不公,现在谈论,没什么作用,拿到了FAA认证,什么废话坏话都没有了,如果赚到钱了,那就只剩鼓掌了。。 ...
说的极好,什么项目都会有人骂,人那么多,想啥的都有,有脑无脑的都有,想不被骂是不可能的。

太祖那么伟大,还不是一样有大把要骂的,所以有人骂是自然的也是天然的。

但必须成事,只有成了事,人家再骂你也没关系,完全不用去搭理他。顺利首飞,顺利认证,顺利交付,比什么

都重要。
为什么装着4台美国原装发动机的运10原型机,只飞了170个小时就不再飞了?因为它的壳子只允许200小时的安全飞行寿命,再接着飞就极其危险了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运十飞不过200小时是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静力实验,没有实验数据证明能飞过200小时,而且恰好当时决定下马。没有证据证明其  因为它的壳子只允许200小时的安全飞行寿命
基础工业还是差点,希望919可以带动机械加工吧,相比小米海尔联想,我更希望中国可以出现自己的霍尼韦尔汉胜ge
谈阻力有鸟用,升力呢?升阻比呢?


运10没飞过200小时,是因为没钱买油了!最后一次飞行把所有的油用于去一趟拉萨,就是为了证明我能飞!

运10没飞过200小时,是因为没钱买油了!最后一次飞行把所有的油用于去一趟拉萨,就是为了证明我能飞!
你宣传你的919,干嘛把运10拉出来游街?
运10只能飞200小时?明明是他没能做完静力实验,所以只好先预估一个200小时的安全飞行时间。这么干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他太想急着证明自己能飞,想为自己争取一个存活下去的机会罢了!

运10的工艺、材料等方面当时确实都有很多不足。但道理你明明都懂,你自己的文章也写的清清楚楚-------“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歼10的研制作为基础,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歼20。那么当初如果真要等到了全部材料都能国产达标才开始动手研制,那么歼10和歼20的研制要拖后多少年?如同歼10的研制,C919现在大量使用进口材料,不代表以后也将大量使用进口材料;正相反,过于刻板的强调“全面自主”,只会严重拖累中国的客机发展。”

======是啊。当时如果给运10机会,能让他成为大飞机研制的基础,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会不会完全停滞那么久而一片空白?这算不算严重拖累中国的客机发展?
sunlucifer 发表于 2015-11-12 22:23
基础工业还是差点,希望919可以带动机械加工吧,相比小米海尔联想,我更希望中国可以出现自己的霍尼韦尔汉 ...
呵呵!确实,目前电器产业其实我国整体水准已经可以了。
要向上下游更多发展,一个是LS说的这些“大工业”的类型。
再一个就是类似半导体产业这种“精细工业”了。

gxnnjy 发表于 2015-11-12 22:15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运十飞不过200小时是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静力实验,没有实验数据证明能飞过200小时,而且 ...


当时的年代浮夸风比较严重,静力试验结果也不会乐观
gxnnjy 发表于 2015-11-12 22:15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运十飞不过200小时是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静力实验,没有实验数据证明能飞过200小时,而且 ...


当时的年代浮夸风比较严重,静力试验结果也不会乐观
航空梦想 发表于 2015-11-12 17:47
国内媒体的病还不是跟八股文学来的?看看各个国企里面自己的宣传部门写的东西,所以不要怪群众不理解,就我 ...
感觉,当初搞宣传,可是GCD的强项,现在却恰恰相反,其实做了一些事情,但却丢失了舆论阵地,不知道怎么对胃口地宣传了。关于C919的项目,这么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事儿,国企自己的宣传就是不给力,还是需要像leeone这样的专家在这个论坛里来科普,大家才多少理解和接受。
应该说我们会做壳子了,发动机还不怎么会做,现实就这样不能歪曲,
单就是这个壳子就难倒了绝大部分想要加入大飞机行列的国家,包括日本
只有脑残的媒体,才能造就无知的大众。
abramovich 发表于 2015-11-12 23:05
你宣传你的919,干嘛把运10拉出来游街?
运10只能飞200小时?明明是他没能做完静力实验,所以只好先预估一 ...
运10停了,运7运8轰6可没停
后几个发展了多少年?
客机是要商业运营参加全球竞争的
运10有钱能定型吗,
能定型就能运营吗
有全球竞争力吗
最好的情况估计也不会强过伊尔96
abramovich 发表于 2015-11-12 23:05
你宣传你的919,干嘛把运10拉出来游街?
运10只能飞200小时?明明是他没能做完静力实验,所以只好先预估一 ...
当时如果给运10机会,能让他成为大飞机研制的基础,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会不会完全停滞那么久而一片空白?
你这是在痴人说梦话,无视md80/90项目,后面国际合作项目,贸易补偿项目给中国引进大量设备,技术事实。
要想“喷”还用理由?
楼主大脑进水了吧,C919与运10不是一个级别的,919属于中型飞机,最大起飞重量70多吨。运10才是真正意义的大飞机,起飞重量超过110吨。国际上对大飞机的定义尽管有不同意见,但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起飞重量大于100吨。光看起飞重量方面对结构影响就很大,造壳子水平也不一样吧,而且双发和四发控制系统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的。所以C919总体上还达不到当年运10的水平
不公且无知就是公知
楼主大脑进水了吧,C919与运10不是一个级别的,919属于中型飞机,最大起飞重量70多吨。运10才是真正意义的 ...
可笑出事
又见给运10招魂的
当时我国没有大压机
运10的起落架都不是一体成型的而是焊接拼凑的
主承力大部件就更别说了
保障地勤随时准备可能的换件
发动机就更没指望
这种东西即使没有89后的禁运
都不会有竞争力
趁没出事早下马比晚下马好
屁话,919飞的现在不都是进口解决
屁话,919飞的现在不都是进口解决
革命小将嘴放干净点
毛子的伊尔96摆在那
运10坚持下来也是卖不出去
当时的制造基础和经济实力注定下马
空客补贴了20年才企稳
当时好高骛远只会被打脸
这几年国内的航空内需赶上来了
市场大了
经济工业配套都上来了
才算有些成功可能

microwenyan 发表于 2015-11-15 17:53
屁话,919飞的现在不都是进口解决


当年的运10技术指标不行
下马是实情不让说
现在的919让你们这样的臭嘴喷
就应该是吧

microwenyan 发表于 2015-11-15 17:53
屁话,919飞的现在不都是进口解决


当年的运10技术指标不行
下马是实情不让说
现在的919让你们这样的臭嘴喷
就应该是吧
不用跟脑残争辩!拉底整体智商
你造不成是无能,造成了是落后,这就是他们逻辑。
革命小将嘴放干净点
毛子的伊尔96摆在那
运10坚持下来也是卖不出去

至少人家普大爷坐自己国家的飞机,习到现在还是747
当年的运10技术指标不行
下马是实情不让说
现在的919让你们这样的臭嘴喷

我不喷919,进口也正常,可是夹带私货贬运十是几个道理
其实楼主这些东西足够拿出来拍一部纪录片了,央视的纪录片制作水平还是可以的
纪录片没多少人看的,说真的,国内民众的科普还是任重道远啊,宣传和教育部门都有责任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客观的去看待问题
我不喷919,进口也正常,可是夹带私货贬运十是几个道理
运10下马有其必然因素
并不是贬低
以当时的工业水平
不要说想全自产
即便是当时生产线配件全部给你
如果没有人手把手教你
你都产不出合格指标的大飞机
所以当时下马后跟麦道搞组装
看着国外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那种震撼倒吸一口凉气
那种差距
不是你现在一句话就能抹平的
当时的思路还是对的
但回来麦道被兼并
型号下马另说

中国需要丝带 发表于 2015-11-15 20:18
运10下马有其必然因素
并不是贬低
以当时的工业水平


和麦道合作,并不代表要停运十,整个运十项目才花了五亿人民币,一个麦道国家就投了五亿美元,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好像是3:1,并不是缺钱,运十下马是个决策性失误,其他项目我们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仿制和一方面自主攻关,小步快跑,反而自家的孩子还长成了,早期的歼十,红九可没有现在的技术指标,可以说做出来就是落后的,落后不要紧,吸取先进技术改进就是了。就算运十多么不堪非下马不可,当时也应该提出一个新的国产项目来取代之,就像歼九下马歼十上一样。一面和麦道合作,一面发展自己的大飞机,通过合作学习先进工艺,来发展自己的大飞机,参照西飞07-13年搞定运20,性能接近c17。如果当时我们的大飞机项目能延续下,现在至少中远程宽体级别的已经试飞了,国产航电都该第二代了,国发估计已经装机了。民航基础水平至少可以达到美国80年代的水准。

中国需要丝带 发表于 2015-11-15 20:18
运10下马有其必然因素
并不是贬低
以当时的工业水平


和麦道合作,并不代表要停运十,整个运十项目才花了五亿人民币,一个麦道国家就投了五亿美元,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好像是3:1,并不是缺钱,运十下马是个决策性失误,其他项目我们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仿制和一方面自主攻关,小步快跑,反而自家的孩子还长成了,早期的歼十,红九可没有现在的技术指标,可以说做出来就是落后的,落后不要紧,吸取先进技术改进就是了。就算运十多么不堪非下马不可,当时也应该提出一个新的国产项目来取代之,就像歼九下马歼十上一样。一面和麦道合作,一面发展自己的大飞机,通过合作学习先进工艺,来发展自己的大飞机,参照西飞07-13年搞定运20,性能接近c17。如果当时我们的大飞机项目能延续下,现在至少中远程宽体级别的已经试飞了,国产航电都该第二代了,国发估计已经装机了。民航基础水平至少可以达到美国80年代的水准。
和麦道合作,并不代表要停运十,整个运十项目才花了五亿人民币,一个麦道国家就投了五亿美元,当时的人民 ...
说的也算客观
但运10本身当时的宣传是拔高的成分多了些
虽然队伍解散了有点可惜
但当时的闭门造车和浮夸风并不适合严谨的商用飞机
而且跟麦道的合作也不是一点东西也没学到
起码知道了商用飞机不是全靠自力更生就能参与国际竞争的
毕竟不比导弹火箭就用一次而是上万小时安全运营的
而且当时学到的一些技术经验研发流程生产方法
也都在运7运8运20上多多少少运用上了
上飞当时也没有想象和宣传的那么强
西飞陕飞沈飞成飞有实打实的这么多型飞机技术都不如一个上飞?
我不觉得上飞比前者们还有实力
所以觉得下马是必然
指责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纯猪头!
可笑出事
又见给运10招魂的
当时我国没有大压机

你脑子是有问题,拿这么多事实竟然说瞎话,还说别人是喷子,给运十招魂。那你说说919哪点比得上运十,四发对双发,110吨对70吨,别拿起落架说事,运十的起落架水平在现在来看是不高,但是出事了吗,关键是运十飞起来了,919呢,还在地上趴着呢,锻压出来的起落架难道就不出事?最烦你们这种人,把919吹上天,不能客观看待,怀疑是不是得了沈图的真传,让中国的大飞机止步在C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