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第一师历史沿革(2015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53:06


装甲第1师为我军组建最早的坦克师,其前身为:
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成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坦克大队,全队30余人,隶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装备仅为1辆日制97式15吨坦克(在沈阳原日本坦克装配修理厂收集到),大队长孙三,政委毛鹏云,高克、霍舒亭、刘大祥任副大队长。
1946年2月,大队转移至通化,扩大到80余人,装备坦克5辆。5月转移至宁安,扩编了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和2个新兵连,发展到坦克12辆,装甲车2辆,履带牵引车8辆,汽车23辆。


1946年7月,移驻东安改称东北战车大队。到1947年3月,全大队扩大到438人,辖3个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修理厂和材料库。
1947年10月,战车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今密山)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全团560余人,各式坦克20多辆,牵引车、装甲车40多辆;辖3个战车连,警卫连、修理厂,团长孙三、政委毛鹏云,副团长丁铁石、吕正哲,参谋长李自群。


1948年4月,该团新建3个战车连。5月,组建2个汽车连,2个战车营营部和汽车营营部。全团1000多人,装备坦克32辆,牵引车13辆,装甲车及汽车33辆。
初建时期的坦克大队先后参加了东宁、绥阳、东安等地剿匪。发展为战车团后,参加了松花江南岸靠山屯、望河铺、德惠和吉林哈达湾等战斗。


1948年9月,在辽沈战役中,战车团奉命以第1营(战车)全部,第3营(汽车)7连及团部,15辆坦克参加锦州攻坚战。这次战斗中,战车团1连102号坦克被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授予“功臣号”坦克,全车乘员各荣立大功一次。锦州解放后,战车团配合步兵主力挥戈东进,参加辽西会战。11月3日,进驻沈阳,收编了沈阳国民党东北装甲汽车团(驻沈阳)、战车3团1营(欠1个连)及汽车排,共计1040人,各型坦克21辆,装甲车103辆,汽车20辆进行改编,又从步兵调来干部、战士1100人于1948年11月3日,在沈阳市成立了装甲团和教导团。后来又从大连汽车学校调来干部、学员180名,补充到教导团和装甲团。
装甲团1200余人,辖3个装甲营(7个连),装甲车106辆,团长胡鉴,政委张兴;
教导团1000余人,团长吕正哲,政委黄彬森。


1948年12月10日,以松江军区前方指挥所为基础,在沈阳市成立第4野战军特种兵装甲部队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团。
战车团:编有2个战车营,1个汽车营及警卫连;
装甲团:编有3个装甲营和1个保养连;
教导团:编有2个学员营及保养连、警卫连,官兵4000多人,坦克87辆,装甲车106辆,汽车150辆。


1949年12月,参加平津战役。东北坦克装甲部队战车团30辆坦克,装甲团30辆装甲车以连为单位,分别配属步兵第1、2、7、8、9纵队,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战车2连指导员张云亭同志在战斗中,毅然开窗指挥,不幸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臣。


1949年1月15日,改称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同年2月,在天津扩建为第4野战军战车师,师长曾克林、政委杨永松,副师长赵杰、李国华,参谋长孙三,全师装备坦克60余辆,装甲车143辆,汽车、工程车370余辆,4000余人。2月3日,战车师以30辆坦克、30辆装甲车和28辆汽车组成钢铁洪流,开进北平古城,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


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关由河北省西柏坡迁至北平,为迎接毛主席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西苑机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战车师40辆坦克、100辆汽车整齐列队,光荣地接受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检阅。


1949年3月14日,战车师接受国民党驻北平的战车第3团(欠1营、3营7连,1484人)、装甲汽车第6营(37辆装甲车,289人)及高炮3团1个高炮连(37高炮6门,牵引车6辆,92人)的装备和人员,共计1800余人,坦克60辆、装甲车37辆,汽车、工程车189辆。
至此,全师共装备坦克124辆,装甲车143辆,汽车、工程车370多辆,全师5500多人。其中:
战车团:辖2个战车营(6个连),1个汽车营(3个连),直属警卫、运输、通信、高炮4个连,共计2200人,装备104辆坦克,37高炮6门,12挺高射机枪,200辆汽车,工程车。
装甲团:辖3个装甲营(8个连),直属警通、运输、保养连,共计1400人,装备143辆装甲车,40辆汽车。
教导团:辖2个学员营(6个连)及警卫连、修理工厂,共计1400人,坦克20辆,汽车110辆。

1949年4月1日,装甲团第8、9连230人,装甲车30辆调归华北军区,与华北军区坦克队在北平南苑合编并扩建为华北战车团。

1949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战车师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1师,以战车指挥所与大连汽车学校机关合并为战车1师师部,直属军委总参谋部领导。所辖战车团、装甲团、教导团依次改称战车第4、5、6团。10月1日,该师组成坦克方队(计18吨和9.5吨日式坦克99辆)、装甲车方队(50辆)、汽车108辆,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各团依次改称战车第1、2、3团。以7纵队副司令曾克林任师长,政委杨永松,副师长赵杰、李国华(兼教导团团长)、参谋长孙三。


1949年7月28日,装甲团(当时称战车第5团)一个多营550人和装甲车45辆,调归第一野战军指挥,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1950年3月18日,装甲团(当时称战车第2团,赴西北地区的一个多营除外)调归广州警备司令部指挥。10月18日归建,与从西北地区归建的装甲营(该营一部分留驻新疆)一起,作为组建第1坦克编练基地的基础。


1950年8月31日,根据中央军委电令,战车第1师师直单位及所属战车第1团与战车第7团、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等单位整编为坦克第1旅,下辖2个战车团、1个摩托步兵团、1个炮兵团。原战车1团改为旅属战车第1团;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调入该旅,编为战车第2团(以战车7团1营2个坦克连和团直2个连为基础,并从坦克1团调来2个轻型坦克连组成,共有95式坦克40辆,97式轻型坦克4辆);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团部大部及4个连、第22军第66师第196团2营调入该旅,编为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暂缺。原师属装甲团(原战车2团)、教导团(原战车3团)调出。
坦克第1旅直属队辖指挥保障、通信、警卫、侦察、高炮、工兵运输7个连,战车1团(中型),战车2团(轻型),摩步团(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改为)辖2个营8个连。战车团取消营的建制,下辖4个坦克连,1个指挥连,1个车场连。

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前身:
1946年8月1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在兰封战斗中缴获了国民党军战车第2团2营4连8辆坦克,9月,在山东省鄄城县正式成立晋冀鲁豫坦克队,全队40余人,坦克3辆(苏制T-26坦克2辆,英制威克斯坦克1辆。其余5辆因无人驾驶,被炸毁),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
该团另一部于1947年11月,以晋察冀军区收集在石家庄战役中缴获的日式13辆坦克(其中94式坦克3辆、100式坦克2辆、95式坦克5辆,3.5吨坦克1辆等)。1948年2月12日,在石家庄市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坦克区队,全区队25人,坦克13辆,隶属于晋察冀军区摩托训练大队。
1948年7月,两支部队在石家庄市合编为华北军区坦克队,全队100余人,编为3个区队(9个分队,其中坦克区队2个,汽车区队1个),坦克18辆(能用的只有9辆),隶属于华北军区兵站部摩托训练大队。
1949年4月1日,以华北军区坦克队与东北战车师装甲团8、9连及大同(1个连日式97式坦克8辆)、绥远起义(绥远战车连15辆坦克,其中12辆为95式坦克编为1营2连,3辆汽油发动机坦克编入3营)装甲车辆在北平南苑组成华北战车团,团长尹洪,政委贾林野,共计1073人,坦克45辆,装甲车32辆,汽车39辆,1营为战车营,以华北军区坦克队为基础组建,第2营为装甲车营,以东北战车师装甲团8、9连为基础组建。隶属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12月,从步兵207师调来5个连队,组成第3营。
1950年4月,改为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


1950年9月,原战车第2团进行整编:由仍在西北的胡鉴率领干部战士261名到北京与1950年3月赴广州执行警备任务的该团另一部分人员汇合,参加组建第1战车编练基地(1953年4月改称装甲兵第1编练基地)。11月1日,正式调归军委装甲兵,基地在北京市长辛店槐树岭组成。胡鉴任司令员,刘国辅任政治委员。基地负责培训坦克、自行火炮乘员。办学4年多,共毕业学员6502人,其中包括20名女坦克乘员。


1950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战车第1师第3团为基础,在天津大王庄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11月,移驻北京长辛店。1951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战车学校,1953年3月又改称第1坦克学校。1966年6月,奉命迁驻山西大同装甲兵学院院址内,1969年2月,学校停办,机构撤销。


1950年11月3日,按照新颁发的坦克师编制表,坦克第1旅经过整编,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1师,师长黄鹄显,政委刘登瀛,副师长赵杰,参谋长贾林野。师下辖坦克第1团,坦克第2团,摩托步兵团,隶属于军委装甲兵。
从11月初开始,坦克第1师成为第一批改装苏式装备的坦克部队之一。在北京丰台接收苏军2个团的装备,并由苏军帮助进行训练。每个坦克团装备坦克40辆,其中中型坦克30辆,重型坦克6辆,自行火炮4门。

1951年1月20日,坦克第1师摩托炮兵团在天津市组建,团长陈喜岭,政委钟瑞。

1951年3月10日,坦克第1师工兵营入朝。4月11日--5月2日,坦克第1团、高炮营、运输营3连、通信连入朝,其中坦克第1团3月31日从丰台出发,5月2日,到达朝鲜新幕大平里地区集结完毕。5月5日,师机关入朝,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负责统一指挥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坦克部队。5月7日--6月1日,摩步团1营、坦克第2团入朝,入朝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等战斗。
1951年10月7日至31日,坦克第2团1连3排奉命潜伏于沐浴洞东山24昼夜,击毁敌坦克3辆,摧毁敌步兵工事多处,首创了我军装甲兵作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11月4日,坦克第1团2连配属步兵强攻马良山,歼英联邦第1师第29旅皇家苏格兰边防团500余人.


1952年7月15日--11月24日,该师分批回国整训,奉命参加国庆阅兵,以苏联装备为主的58辆中型、重型坦克,16辆装甲车,32辆自行火炮和165辆摩托车组成的8个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3年1月22日,该师第二次入朝,担负保卫西海岸、准备抗击美军登陆的任务,师机关和战车第2师机关部分干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第2指挥所,1953年10月,奉命回国,驻地天津市。
在抗美援朝中,坦克第1师参加战役、战斗计690余次,全师由66个单位和1275名个人荣立战功。共击毁坦克6辆,击伤12辆,高炮营击落敌机24架,击伤90架。


1951年4月28日,因坦克之词系译音,而我国早有战车之称,为统一名称,以律改为战车,所以改称战车第1师。1952年11月1日,隶属于华北军区装甲兵。1953年2月,隶属于军委装甲兵。同年3月,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1师。


1951年11月,坦克第1师炮兵团入朝,配属第50军担负西海岸铁山半岛防御,1952年10月4日,回国。


1951年9月14日、16日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和师直行军途中,车辆配置不当,伪装防空不严密,造成50余辆汽车被敌机炸毁。


1954年10月24日,坦克第1师高炮营奉命到广州市执行防空任务。


1958年2月,坦克第1师进行整编,该师全部改装为中型坦克,其重型坦克全部调出。


1958年7月,隶属于北京军区装甲兵。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1959年10月1日,该师以新装备的国产59式坦克组成方队参加国庆十周年阅兵。


1968年1月5日,坦克1师高炮营配属空军高炮9师入越轮战。1969年2月底回国归建。


1969年8月,坦克自行火炮第402团整编为坦克第3团。


1970年6月,首批国产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36辆、70式130自行火箭炮18辆装备坦克第1师。


1970年7月,坦克第3团调归陆军第27军第79师建制,同时,将坦克第1师机械化步兵团改编为坦克第3团。


1979年2月--3月,坦克第1师130自行火箭炮营配属42军124师向高平穿插,提供火力支援,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1981年9月,坦克第1师参加802演习,担任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任务。


1983年4月,由北京军区装甲兵转隶陆军第66军建制领导。


1985年7月,转隶天津警备区建制领导。


1993年4月,坦克第1师转隶第24集团军建制。师长张国存,政委吴忠明。


1998年10月,坦克第1师改称装甲第1师。


2003年下半年,装甲第1师调归第65集团军建制。


2011年11月,撤销装甲第1师番号,分编为装甲1旅和机步195旅两支旅级作战部队。


装甲第1师曾先后参加过十三次国庆阅兵。



坦克第1团前身是1945年12月1日,组建的东北坦克大队。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1团整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1951年4月28日,改称战车第1团。1951年3月至1952年10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北京市丰台镇。1953年3月,改称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坦克第2团前身华北军区战车团,1950年8月31日,战车第7团整编为坦克第1旅坦克第2团。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2团整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2团。1951年4月28日,改称战车第2团。1951年5月至1952年7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北京市丰台镇。1953年3月,改称坦克第1师坦克第2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坦克第3团:经中央军委1950年7月3日批准,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900人),于1950年9月1日,在北京市西郊衙门口改编为坦克第1旅摩托化步兵团。1950年11月3日,改称坦克第1师摩托化步兵团。第1营于1951年3月至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第2营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天津市。1956年5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58年5月13日,改称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1962年3月,移驻河北省玉田县。
  经中央军委1970年6月6日批准,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于1970年9月,在河北省玉田县改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3团。



装甲步兵团:1950年9月1日成立的坦克第1旅摩托化步兵团于1970年9月改编为坦克第3团。
经总参谋部批准,以坦克第1师坦克第1、2、3团的装甲步兵营为基础,并从坦克第7师抽调部分工兵分队,从撤消的坦克第9师抽调部分通信、运输分队,于1976年7月1日,在河北省玉田县组成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1983年12月,改称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1985年8月,改称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



炮兵团:经中央军委1951年1月批准,由华北军区205师炮兵营、华东军区95师炮兵2营及第24军第71师第202团迫击炮连,于1951年1月20日,在天津市组成坦克第1师摩托炮兵团。1951年6月,改称战车第1师炮兵团。野炮营于1951年11月至1952年9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天津市。1958年2月,改称坦克第1师122榴弹炮兵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遵化县。1962年12月,改称坦克第1师炮兵团。1979年2月至3月,该团130自行火箭炮营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该师1985年11月前历任师长、政委:
师长:黄鹄显、罗杰、白琏、郭应春、程超、倪宽、胡金星、邓珍诚、石珍山、徐勤先、裘文治、徐庆仁;
政委:刘登瀛、杨永松、曾威、毛鹏云、李宣化、陈庚、金非、王金魁、姜绍华、秦锦英、杨振明。
(以上资料从网上搜集并整理,如有错漏欢迎补正)
http://www.dingsheng.com/forum.p ... &extra=page%3D1

装甲第1师为我军组建最早的坦克师,其前身为:
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成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坦克大队,全队30余人,隶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装备仅为1辆日制97式15吨坦克(在沈阳原日本坦克装配修理厂收集到),大队长孙三,政委毛鹏云,高克、霍舒亭、刘大祥任副大队长。
1946年2月,大队转移至通化,扩大到80余人,装备坦克5辆。5月转移至宁安,扩编了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和2个新兵连,发展到坦克12辆,装甲车2辆,履带牵引车8辆,汽车23辆。


1946年7月,移驻东安改称东北战车大队。到1947年3月,全大队扩大到438人,辖3个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修理厂和材料库。
1947年10月,战车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今密山)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全团560余人,各式坦克20多辆,牵引车、装甲车40多辆;辖3个战车连,警卫连、修理厂,团长孙三、政委毛鹏云,副团长丁铁石、吕正哲,参谋长李自群。


1948年4月,该团新建3个战车连。5月,组建2个汽车连,2个战车营营部和汽车营营部。全团1000多人,装备坦克32辆,牵引车13辆,装甲车及汽车33辆。
初建时期的坦克大队先后参加了东宁、绥阳、东安等地剿匪。发展为战车团后,参加了松花江南岸靠山屯、望河铺、德惠和吉林哈达湾等战斗。


1948年9月,在辽沈战役中,战车团奉命以第1营(战车)全部,第3营(汽车)7连及团部,15辆坦克参加锦州攻坚战。这次战斗中,战车团1连102号坦克被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授予“功臣号”坦克,全车乘员各荣立大功一次。锦州解放后,战车团配合步兵主力挥戈东进,参加辽西会战。11月3日,进驻沈阳,收编了沈阳国民党东北装甲汽车团(驻沈阳)、战车3团1营(欠1个连)及汽车排,共计1040人,各型坦克21辆,装甲车103辆,汽车20辆进行改编,又从步兵调来干部、战士1100人于1948年11月3日,在沈阳市成立了装甲团和教导团。后来又从大连汽车学校调来干部、学员180名,补充到教导团和装甲团。
装甲团1200余人,辖3个装甲营(7个连),装甲车106辆,团长胡鉴,政委张兴;
教导团1000余人,团长吕正哲,政委黄彬森。


1948年12月10日,以松江军区前方指挥所为基础,在沈阳市成立第4野战军特种兵装甲部队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团。
战车团:编有2个战车营,1个汽车营及警卫连;
装甲团:编有3个装甲营和1个保养连;
教导团:编有2个学员营及保养连、警卫连,官兵4000多人,坦克87辆,装甲车106辆,汽车150辆。


1949年12月,参加平津战役。东北坦克装甲部队战车团30辆坦克,装甲团30辆装甲车以连为单位,分别配属步兵第1、2、7、8、9纵队,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战车2连指导员张云亭同志在战斗中,毅然开窗指挥,不幸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臣。


1949年1月15日,改称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同年2月,在天津扩建为第4野战军战车师,师长曾克林、政委杨永松,副师长赵杰、李国华,参谋长孙三,全师装备坦克60余辆,装甲车143辆,汽车、工程车370余辆,4000余人。2月3日,战车师以30辆坦克、30辆装甲车和28辆汽车组成钢铁洪流,开进北平古城,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


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关由河北省西柏坡迁至北平,为迎接毛主席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西苑机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战车师40辆坦克、100辆汽车整齐列队,光荣地接受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检阅。


1949年3月14日,战车师接受国民党驻北平的战车第3团(欠1营、3营7连,1484人)、装甲汽车第6营(37辆装甲车,289人)及高炮3团1个高炮连(37高炮6门,牵引车6辆,92人)的装备和人员,共计1800余人,坦克60辆、装甲车37辆,汽车、工程车189辆。
至此,全师共装备坦克124辆,装甲车143辆,汽车、工程车370多辆,全师5500多人。其中:
战车团:辖2个战车营(6个连),1个汽车营(3个连),直属警卫、运输、通信、高炮4个连,共计2200人,装备104辆坦克,37高炮6门,12挺高射机枪,200辆汽车,工程车。
装甲团:辖3个装甲营(8个连),直属警通、运输、保养连,共计1400人,装备143辆装甲车,40辆汽车。
教导团:辖2个学员营(6个连)及警卫连、修理工厂,共计1400人,坦克20辆,汽车110辆。

1949年4月1日,装甲团第8、9连230人,装甲车30辆调归华北军区,与华北军区坦克队在北平南苑合编并扩建为华北战车团。

1949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战车师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1师,以战车指挥所与大连汽车学校机关合并为战车1师师部,直属军委总参谋部领导。所辖战车团、装甲团、教导团依次改称战车第4、5、6团。10月1日,该师组成坦克方队(计18吨和9.5吨日式坦克99辆)、装甲车方队(50辆)、汽车108辆,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各团依次改称战车第1、2、3团。以7纵队副司令曾克林任师长,政委杨永松,副师长赵杰、李国华(兼教导团团长)、参谋长孙三。


1949年7月28日,装甲团(当时称战车第5团)一个多营550人和装甲车45辆,调归第一野战军指挥,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1950年3月18日,装甲团(当时称战车第2团,赴西北地区的一个多营除外)调归广州警备司令部指挥。10月18日归建,与从西北地区归建的装甲营(该营一部分留驻新疆)一起,作为组建第1坦克编练基地的基础。


1950年8月31日,根据中央军委电令,战车第1师师直单位及所属战车第1团与战车第7团、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等单位整编为坦克第1旅,下辖2个战车团、1个摩托步兵团、1个炮兵团。原战车1团改为旅属战车第1团;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调入该旅,编为战车第2团(以战车7团1营2个坦克连和团直2个连为基础,并从坦克1团调来2个轻型坦克连组成,共有95式坦克40辆,97式轻型坦克4辆);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团部大部及4个连、第22军第66师第196团2营调入该旅,编为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暂缺。原师属装甲团(原战车2团)、教导团(原战车3团)调出。
坦克第1旅直属队辖指挥保障、通信、警卫、侦察、高炮、工兵运输7个连,战车1团(中型),战车2团(轻型),摩步团(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改为)辖2个营8个连。战车团取消营的建制,下辖4个坦克连,1个指挥连,1个车场连。

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前身:
1946年8月1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在兰封战斗中缴获了国民党军战车第2团2营4连8辆坦克,9月,在山东省鄄城县正式成立晋冀鲁豫坦克队,全队40余人,坦克3辆(苏制T-26坦克2辆,英制威克斯坦克1辆。其余5辆因无人驾驶,被炸毁),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
该团另一部于1947年11月,以晋察冀军区收集在石家庄战役中缴获的日式13辆坦克(其中94式坦克3辆、100式坦克2辆、95式坦克5辆,3.5吨坦克1辆等)。1948年2月12日,在石家庄市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坦克区队,全区队25人,坦克13辆,隶属于晋察冀军区摩托训练大队。
1948年7月,两支部队在石家庄市合编为华北军区坦克队,全队100余人,编为3个区队(9个分队,其中坦克区队2个,汽车区队1个),坦克18辆(能用的只有9辆),隶属于华北军区兵站部摩托训练大队。
1949年4月1日,以华北军区坦克队与东北战车师装甲团8、9连及大同(1个连日式97式坦克8辆)、绥远起义(绥远战车连15辆坦克,其中12辆为95式坦克编为1营2连,3辆汽油发动机坦克编入3营)装甲车辆在北平南苑组成华北战车团,团长尹洪,政委贾林野,共计1073人,坦克45辆,装甲车32辆,汽车39辆,1营为战车营,以华北军区坦克队为基础组建,第2营为装甲车营,以东北战车师装甲团8、9连为基础组建。隶属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12月,从步兵207师调来5个连队,组成第3营。
1950年4月,改为华北军区战车第7团。


1950年9月,原战车第2团进行整编:由仍在西北的胡鉴率领干部战士261名到北京与1950年3月赴广州执行警备任务的该团另一部分人员汇合,参加组建第1战车编练基地(1953年4月改称装甲兵第1编练基地)。11月1日,正式调归军委装甲兵,基地在北京市长辛店槐树岭组成。胡鉴任司令员,刘国辅任政治委员。基地负责培训坦克、自行火炮乘员。办学4年多,共毕业学员6502人,其中包括20名女坦克乘员。


1950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战车第1师第3团为基础,在天津大王庄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11月,移驻北京长辛店。1951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战车学校,1953年3月又改称第1坦克学校。1966年6月,奉命迁驻山西大同装甲兵学院院址内,1969年2月,学校停办,机构撤销。


1950年11月3日,按照新颁发的坦克师编制表,坦克第1旅经过整编,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1师,师长黄鹄显,政委刘登瀛,副师长赵杰,参谋长贾林野。师下辖坦克第1团,坦克第2团,摩托步兵团,隶属于军委装甲兵。
从11月初开始,坦克第1师成为第一批改装苏式装备的坦克部队之一。在北京丰台接收苏军2个团的装备,并由苏军帮助进行训练。每个坦克团装备坦克40辆,其中中型坦克30辆,重型坦克6辆,自行火炮4门。

1951年1月20日,坦克第1师摩托炮兵团在天津市组建,团长陈喜岭,政委钟瑞。

1951年3月10日,坦克第1师工兵营入朝。4月11日--5月2日,坦克第1团、高炮营、运输营3连、通信连入朝,其中坦克第1团3月31日从丰台出发,5月2日,到达朝鲜新幕大平里地区集结完毕。5月5日,师机关入朝,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负责统一指挥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坦克部队。5月7日--6月1日,摩步团1营、坦克第2团入朝,入朝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等战斗。
1951年10月7日至31日,坦克第2团1连3排奉命潜伏于沐浴洞东山24昼夜,击毁敌坦克3辆,摧毁敌步兵工事多处,首创了我军装甲兵作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11月4日,坦克第1团2连配属步兵强攻马良山,歼英联邦第1师第29旅皇家苏格兰边防团500余人.


1952年7月15日--11月24日,该师分批回国整训,奉命参加国庆阅兵,以苏联装备为主的58辆中型、重型坦克,16辆装甲车,32辆自行火炮和165辆摩托车组成的8个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3年1月22日,该师第二次入朝,担负保卫西海岸、准备抗击美军登陆的任务,师机关和战车第2师机关部分干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第2指挥所,1953年10月,奉命回国,驻地天津市。
在抗美援朝中,坦克第1师参加战役、战斗计690余次,全师由66个单位和1275名个人荣立战功。共击毁坦克6辆,击伤12辆,高炮营击落敌机24架,击伤90架。


1951年4月28日,因坦克之词系译音,而我国早有战车之称,为统一名称,以律改为战车,所以改称战车第1师。1952年11月1日,隶属于华北军区装甲兵。1953年2月,隶属于军委装甲兵。同年3月,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1师。


1951年11月,坦克第1师炮兵团入朝,配属第50军担负西海岸铁山半岛防御,1952年10月4日,回国。


1951年9月14日、16日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和师直行军途中,车辆配置不当,伪装防空不严密,造成50余辆汽车被敌机炸毁。


1954年10月24日,坦克第1师高炮营奉命到广州市执行防空任务。


1958年2月,坦克第1师进行整编,该师全部改装为中型坦克,其重型坦克全部调出。


1958年7月,隶属于北京军区装甲兵。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1959年10月1日,该师以新装备的国产59式坦克组成方队参加国庆十周年阅兵。


1968年1月5日,坦克1师高炮营配属空军高炮9师入越轮战。1969年2月底回国归建。


1969年8月,坦克自行火炮第402团整编为坦克第3团。


1970年6月,首批国产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36辆、70式130自行火箭炮18辆装备坦克第1师。


1970年7月,坦克第3团调归陆军第27军第79师建制,同时,将坦克第1师机械化步兵团改编为坦克第3团。


1979年2月--3月,坦克第1师130自行火箭炮营配属42军124师向高平穿插,提供火力支援,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1981年9月,坦克第1师参加802演习,担任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任务。


1983年4月,由北京军区装甲兵转隶陆军第66军建制领导。


1985年7月,转隶天津警备区建制领导。


1993年4月,坦克第1师转隶第24集团军建制。师长张国存,政委吴忠明。


1998年10月,坦克第1师改称装甲第1师。


2003年下半年,装甲第1师调归第65集团军建制。


2011年11月,撤销装甲第1师番号,分编为装甲1旅和机步195旅两支旅级作战部队。


装甲第1师曾先后参加过十三次国庆阅兵。



坦克第1团前身是1945年12月1日,组建的东北坦克大队。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1团整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1951年4月28日,改称战车第1团。1951年3月至1952年10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北京市丰台镇。1953年3月,改称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坦克第2团前身华北军区战车团,1950年8月31日,战车第7团整编为坦克第1旅坦克第2团。1950年11月3日,在天津市由坦克第1旅坦克第2团整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2团。1951年4月28日,改称战车第2团。1951年5月至1952年7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北京市丰台镇。1953年3月,改称坦克第1师坦克第2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蓟县。


坦克第3团:经中央军委1950年7月3日批准,河北省军区警备第1团(900人),于1950年9月1日,在北京市西郊衙门口改编为坦克第1旅摩托化步兵团。1950年11月3日,改称坦克第1师摩托化步兵团。第1营于1951年3月至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第2营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天津市。1956年5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58年5月13日,改称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1962年3月,移驻河北省玉田县。
  经中央军委1970年6月6日批准,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于1970年9月,在河北省玉田县改编为坦克第1师坦克第3团。



装甲步兵团:1950年9月1日成立的坦克第1旅摩托化步兵团于1970年9月改编为坦克第3团。
经总参谋部批准,以坦克第1师坦克第1、2、3团的装甲步兵营为基础,并从坦克第7师抽调部分工兵分队,从撤消的坦克第9师抽调部分通信、运输分队,于1976年7月1日,在河北省玉田县组成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1983年12月,改称坦克第1师机械化团。1985年8月,改称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



炮兵团:经中央军委1951年1月批准,由华北军区205师炮兵营、华东军区95师炮兵2营及第24军第71师第202团迫击炮连,于1951年1月20日,在天津市组成坦克第1师摩托炮兵团。1951年6月,改称战车第1师炮兵团。野炮营于1951年11月至1952年9月和1953年1月至1953年10月,两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回国后驻天津市。1958年2月,改称坦克第1师122榴弹炮兵团。1959年4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1962年1月,移驻河北省遵化县。1962年12月,改称坦克第1师炮兵团。1979年2月至3月,该团130自行火箭炮营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该师1985年11月前历任师长、政委:
师长:黄鹄显、罗杰、白琏、郭应春、程超、倪宽、胡金星、邓珍诚、石珍山、徐勤先、裘文治、徐庆仁;
政委:刘登瀛、杨永松、曾威、毛鹏云、李宣化、陈庚、金非、王金魁、姜绍华、秦锦英、杨振明。
(以上资料从网上搜集并整理,如有错漏欢迎补正)
http://www.dingsheng.com/forum.p ... &extra=page%3D1
航空兵第一师作为空军组建最早的航空师,总是能够最优先列装新战机,而作为组建最早的装甲部队,装甲第一师(旅)为何不是最优先列装新型坦克的部队
转帖不著明来源
记得老PLZ70的122自行榴弹炮只生产了20辆,哪来的70年装备36辆?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0:28
航空兵第一师作为空军组建最早的航空师,总是能够最优先列装新战机,而作为组建最早的装甲部队,装甲第一师 ...

这个师资格老。但是其他方面在装甲兵里面并不是拔尖的。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0:53
这个师资格老。但是其他方面在装甲兵里面并不是拔尖的。
愿闻其详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0:28
航空兵第一师作为空军组建最早的航空师,总是能够最优先列装新战机,而作为组建最早的装甲部队,装甲第一师 ...
航空兵第一师是打出来的,第一只部队是第四师(旅),抗美援朝时期刘亚楼有言在先,不组建第一师,以后谁打得好谁就是第一师。56年,由于空四师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第一师荣誉番号。
sjzlhs 发表于 2015-10-24 11:07
航空兵第一师是打出来的,第一只部队是第四师(旅),抗美援朝时期刘亚楼有言在先,不组建第一师,以后谁 ...
坦克第一师也参加过抗美援朝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0:58
愿闻其详
另外,北京军区优先38军。所以连带着坦克6师也龙袍加身。但其实6师也远不如7师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1:11
另外,北京军区优先38军。所以连带着坦克6师也龙袍加身。但其实6师也远不如7师

从资历来看,6师远不如7师,如果不是占着天时地利,6师早就是驴了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1:15
从资历来看,6师远不如7师,如果不是占着天时地利,6师早就是驴了

离北京近,对部队建设真是不利。或者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6师迟早要改旅
装1旅目前是ZTZ59B和ZSD63为主战装备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1:22
离北京近,对部队建设真是不利。或者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6师迟早要改旅
赞成,装甲师是二战的编制早已落后,今后要全部搞成装甲合成旅。
大墨鱼 发表于 2015-10-24 11:23
装1旅目前是ZTZ59B和ZSD63为主战装备
这样的装备实在对不起装一师的番号
非重点建设部队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1:35
这样的装备实在对不起装一师的番号

坦克一师划归66军,然后划归天津警备区,这个部队就基本就淡出上面的视野了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1:35
这样的装备实在对不起装一师的番号


装一师这么霸气的番号应该给陆军军官学院(大学),作为学校的教学实验部队。全部由军官学院学员编成一支装甲部队,拉到朱日和去,看能不能打败195 。。。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1:35
这样的装备实在对不起装一师的番号


装一师这么霸气的番号应该给陆军军官学院(大学),作为学校的教学实验部队。全部由军官学院学员编成一支装甲部队,拉到朱日和去,看能不能打败195 。。。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4 11:57
装一师这么霸气的番号应该给陆军军官学院(大学),作为学校的教学实验部队。全部由军官学院学员编成一 ...
打败195不能光靠坦克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2:05
打败195不能光靠坦克


是装甲部队,不是坦克部队。当前语境下,装甲部队应该理解为合成重型部队。  

另外,从近现代历史经验看,学生军比一般部队战斗力要强。更何况是军校学员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2:05
打败195不能光靠坦克


是装甲部队,不是坦克部队。当前语境下,装甲部队应该理解为合成重型部队。  

另外,从近现代历史经验看,学生军比一般部队战斗力要强。更何况是军校学员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4 12:08
是装甲部队,不是坦克部队。当前语境下,装甲部队应该理解为合成重型部队。  

另外,从近现代历史经 ...
学生军毫无实战经验,何来战斗力

195现在 成了各个部队的心头大恨了。明年看看会怎么样。明年会上一些装备和训练都比较充实的重点旅团了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2:14
学生军毫无实战经验,何来战斗力
现在PLA陆军部队都没实战经验。何来的战斗力?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1:08
坦克第一师也参加过抗美援朝
但是坦克兵在朝鲜战绩一般,毕竟我们没能力学美帝搞装甲集群推进,坦克更多是火力支援,出彩点不多。坦克兵的荣誉称号在全军也算少的。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2:16
195现在 成了各个部队的心头大恨了。明年看看会怎么样。明年会上一些装备和训练都比较充实的重点旅团了
让112师与195旅PK一下
wpf000 发表于 2015-10-24 12:18
现在PLA陆军部队都没实战经验。何来的战斗力?
相比美军差远了
天蝎米罗9A63 发表于 2015-10-24 12:21
但是坦克兵在朝鲜战绩一般,毕竟我们没能力学美帝搞装甲集群推进,坦克更多是火力支援,出彩点不多。坦克 ...
大规模使用坦克的经验,要到79年才有了。抗美援朝确实没给我们的装甲兵太多的经验
天蝎米罗9A63 发表于 2015-10-24 12:21
但是坦克兵在朝鲜战绩一般,毕竟我们没能力学美帝搞装甲集群推进,坦克更多是火力支援,出彩点不多。坦克 ...
坦克兵在中越战争中的战绩也不咋的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2:26
坦克兵在中越战争中的战绩也不咋的


吴忠搞出来的中国唯一一次。 差强人意。除了43军的东溪穿插。很多装甲兵干部对这种使用坦克的方法有微词。将来他们的回忆录可能会能看到。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2:16
195现在 成了各个部队的心头大恨了。明年看看会怎么样。明年会上一些装备和训练都比较充实的重点旅团了
某部就曾经打出过横幅:“打败195,活捉满广志”。
保山之狼 发表于 2015-10-24 12:30
吴忠搞出来的中国唯一一次。 差强人意。除了43军的东溪穿插。很多装甲兵干部对这种使用坦克的方法有 ...
坦克在中越战争中几乎没有与步兵协同作战
sjzlhs 发表于 2015-10-24 12:39
某部就曾经打出过横幅:“打败195,活捉满广志”。
军报八股上面写过,某旅确实“活捉”了一次,不过是在战前,扣住了满广志的车
为何在1969年坦1师只有3个坦克团?相比之下除简编坦克师之外的坦克师应该是4个坦克团,直到1976年才减为3个啊?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2:42
坦克在中越战争中几乎没有与步兵协同作战

时代的局限。我军确实也基本没搞过步坦协同。也不好苛求了。
那个年代,步兵当兵3年,能不能见过坦克都是问题。有的部队南下时候的列车偶然跟坦克部队的列车会车,一群没见过真坦克的都跑出来看稀罕玩意。

这些都是慢慢进步的。以后我们的部队也会把陆航玩得跟坦克一样熟
曾克林将军从三纵司令到七纵副司令,再到战车师师长,装一的走向与首任长官有某种契合——下一步会不会转隶海军或空军?
我们的田野 发表于 2015-10-24 12:54
曾克林将军从三纵司令到七纵副司令,再到战车师师长,装一的走向与首任长官有某种契合——下一步会不会转隶 ...

曾克林将军为我军领导做出了表率——干部能上能下
让112师与195旅PK一下
我记得打过,但是报道不多,互有胜败。
195的两次败绩,一次是68另一次是112。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0-24 13:08
曾克林将军为我军领导做出了表率——干部能上能下
然后,以正军级学员身份取得航校毕业证书驾机飞行,被授予空军少将,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员。
southemperor 发表于 2015-10-24 13:13
我记得打过,但是报道不多,互有胜败。
195的两次败绩,一次是68另一次是112。
195好像没有与139PK过
我们的田野 发表于 2015-10-24 13:15
然后,以正军级学员身份取得航校毕业证书驾机飞行,被授予空军少将,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员。
正军级学员——也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出现
曾克林将军从天津蓟县打游击起家后来又把坦克一师放到天津蓟县了。可惜包森牺牲在蓟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