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雄风----装甲第三师(2015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7:35:06
一、奉命四平建师
       为了加速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1950年10月15日,军委装甲兵委派坦克第1师参谋长孙三率领由坦克第第1、第2师调来的85名干部,95名坦克乘员到达四平市,同时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坦克学校抽调部分连队和人员3615人也陆续到达四平市,准备组建新的坦克师。
其中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团直属队一部和第4营共计500多人,于1950年11月9日抵达四平;
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师直及第1、3团共计4000人左右,于11月25日抵达四平;
第22军第66师1个机枪连和6个步兵连共1300多人,于1951年1月2日抵达四平;
第32军第95师第284团1个步兵连和第29军第86师第258团两个炮兵连近400人,于1951年1月14日抵达四平;
第29军第86师3个炮兵连于1951年1月30日抵达四平;
此后,从四平、辽宁、哈尔滨、沈阳拨来参军学生200多人,又从第7军和佳木斯拨来汽车司机近300人,从鞍山调来技工18人。


1950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欠第2团、山炮营、骑兵连)、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部分分队为基础,与坦克第1、第2师调来的85名干部,95名坦克乘员为基础,从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坦克学校抽调部分连队和人员,在吉林省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处和技术处。下辖坦克第5、第6团,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以及直属高炮营、侦察营、运输营、工兵营、卫生营、警卫连、通信连、化学连、坦克修理厂、汽车修理厂、修炮厂等分队。
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从大西北到达吉林省四平时,共计3194人,一个师部、两个团,每团三个营,每营4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一个团平均1200至1300人,师直700人,沿途逃亡39人。


1950年11月29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其中原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司令部、政治部分别改编为坦克第3师司令部、政治部;原独立第1师供给部、卫生部合编为坦克第3师后方勤务处;技术处由坦克1师调来的10余名干部为技术组成。
各部整编情况如下:
原步兵第1团(欠1个建制营部)及第22军第66师2个连、29军第86师2个连改编为摩托步兵团;
原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团直一部及第4营全部、独立第1师第1团1营营部、第22军第66师1个连、29军第86师1个连、32军第95师2个连改编为摩托炮兵团;
原步兵第3团机关一分为二编为坦克第5、第6团司令部、政治处和后方勤务处;
原步兵第3团1营改编为师直属侦察营,2营改编为师直属工兵营,3营部改编为师直属高炮营营部(所属4个连由华东军区第22军第66师第198团调来的建制连队组成),所辖7连改编为师直属警卫连,8、9连改编为运输营;
原独立第1师直属警卫连、通信连合编为师直属通信连;
原独立第1师野战医院改编为师直属卫生营。除坦克第5、第6团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坦克第1、第2师及坦克学校调来的干部、成员为骨干组成外,其余各建制单位分别由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直属队及4营,以及步兵第22军第66师、第29军第86师、第32军第95师调来的部分建制连改编。全师编53个建制连队,共6774人,装备日式战车20辆,日90式75野炮6门,高射机关炮48门,运输汽车35辆,特种车28辆,通信指挥车1辆,原坦克1师参谋长孙三为代师长;西北军区独立1师师长李治洲为代政委,全师部队除摩托化步兵团驻防八面城镇外,均驻四平市。     


1950年12月1日,中央军委任命孙三为师长;李治洲为政委,李树林为参谋长。


1950年11月,东北军区成立军区防毒训练队。1951年3月,该队64名学员划归坦克第3师,与第86师炮兵连连部组建坦克第3师师直防化连。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出现防化兵。


1951年1月9日,奉东北军区命令,坦克第3师划归东北军区装甲兵(1955年2月,改称沈阳军区装甲兵)建制。



二、接装训练
1951年2月22日,坦克第3师做为第二批接收苏军两个坦克团装备的部队(1950年11月5日,在四平接收苏军两个坦克团装备),并由苏军协助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军事训练,3个月中,每个驾驶员实车驾驶两个半小时,炮长打了3发炮弹。接收计有T34坦克60辆,NCZ2重型坦克12辆(斯大林2式坦克),122自行火炮8辆,T34坦克牵引车4辆,装甲输送车10辆,修理车13辆,汽车100辆,85口径炮弹16270发,122口径炮弹2849发,45口径炮弹1818发。


1951年3月21日,总参统一全军装甲部队名称,坦克第3师改称战车第3师,坦克第5、6团改称战车第5、6团。


1951年10月1日,战车第5、6团分别参加北京和沈阳国庆阅兵。
1951年8月14日,战车第5团奉命参加装甲兵部队首都国庆受阅方队训练,以战车第5团为基础组成阅兵指挥所,来自全军的装甲兵部队组成6个方队:摩托车、装甲车、76自行火炮、T34坦克、斯大林坦克、122自行火炮各1个方队。战车第5团参加干部战士495人,T34坦克20辆,斯大林坦克6辆、122自行火炮4辆、装甲车6辆、摩托车8辆、汽车20辆、T34坦克牵引车2辆。
战车第6团以30辆坦克组成1个方队参加10月1日沈阳国庆阅兵。



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1月26日,坦克第3师工兵营配属战车第1师入朝参战。


1951年12月17日,坦克第3师高炮营入朝配属高炮第63、64师作战。20日(入朝第二天)2、3连在朝鲜东泛、仁平地区仅以37高炮25发炮弹击落敌机1架,击伤2架。1952年5月6日,高炮营3连、5连(坦克独立第2团高炮连)在保卫顺川风下车站铁路桥作战中,顽强战斗13小时,击落7架,击伤17架敌机。1952年7月,高炮营在德修洞伏击战中击落8架,击伤13架敌机。1953年4月16日-17日,高炮营3连在甘水峰西北265高地保障坦克第6团作战时先后击落、击伤各4架敌机。


1952年6月1日,中央军委下达战车第3师入朝接替战车第1师参战的预先号令,并以战车第2师领导机关组成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1953年1月改称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指挥所)。下辖战车第4(战车第2师第4团)、5、6团和东北军区战车独立第1团。编有12个中型坦克连,4个重型坦克连,4个122自行火炮连、4个工兵营、2个高炮营、1个独立高炮连共10029人,计有中型坦克116辆,重型坦克21辆,122自行火炮16辆,轮胎车辆439台。
6月22日,战车第3师师直从四平出发,于23日到达安东,至25日乘汽车分批入朝,于30日全部到达装指。人员共1300余人。
6月17日,战车第5团960人从四平出发,18日到达安东,24日,战车第5团到达开城地区,接替战车第1师第1团防务,配属第65、47军作战。
6月27日,战车第6团1143人从四平出发,28日全部到达安东,7月4日,战车第6团入朝到达朔宁地区,接替战车第2团防务,配属第39军作战。7月8日,师机关及直属队到达朝鲜苍阳洞地区,接替原装甲兵指挥所及战车第1师直属队防务。9月28日,摩托化炮兵团野炮营入朝到达铁山半岛地区,配属第50军。
此次部队轮换因坦克第3师组织严密,除战车第5团在四平、安东逃亡10人,及战车第3师师直到达平壤洗澡淹亡参谋一名,中途遭敌机空袭牺牲一名,轻伤两名外,其余均未发生问题。


1952年6月,摩托化步兵团由八面城镇移驻四平市。


1952年7月12日,战车第6团汽车连驻地遭敌空袭,造成亡3人,伤20余人,烧掉汽油32桶,烧毁汽车7辆,摩托车1辆。


1952年7月15日上午12时许,5架敌机在烽火岘阵地低空投弹36枚,将108号坦克坑道炸榻,内有8名同志全部牺牲。


1952年7月17日,战车第6团1、5连11辆坦克、自行火炮支援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全歼上浦防东山(老秃山)之敌。


1952年9月6日—10月9日,战车第5团2、3、4连配合步兵第65军第194师第582团西场里北山和“67”高地争夺战,这是战车第3师使用坦克较多、战果较大的一次战斗。击毁敌坦克8辆,击伤5辆。


1952年9月17日—21日,战车第6团1连7辆坦克和5连4辆自行火炮支援步兵第39军第115师第345团进攻老秃山。


1953年1月20日,摩托化炮兵团团直及榴弹炮营入朝到达宜川蓬山洞地区配属第148师担负海岸防御任务,25日,摩托化步兵团第1、2营入朝(1营186人,2营217人),配属战车第5、6团执行工程保障任务。


1953年3月24日,总参命令,志愿军战车3师改称坦克3师,战车5、6团改称坦克5、6团。


1953年3月23日—28日,坦克第6团1、5连9辆坦克支援47军433团进攻老秃山。


1953年6月,摩托化炮兵团(欠2营)支援步兵181师反击973高地守敌。


1953年6月26日,坦克第6团1、5连以14辆坦克支援第7师第19、20团进攻198高地和笛音里西山。


1953年7月,摩托花炮兵团金城战役中配属第68军第203师歼美军榴炮555营(欠1个连)和李伪军白虎团。


1954年3月4日,总参决定将坦克第3师全部防务及大部分装备移交新指挥所及所属坦克独立第5、8团。5月17日,交接完毕,全师移交中型坦克56辆、牵引车5辆、其他车辆241辆,但重型坦克和122自行火炮全部携带回国。


1954年4月,全师分三批回国;第一批先遣设营和接装人员358人于4月10日至14日,陆续从朝鲜出发,15日,设营人员抵达四平,22日,接装人员抵达徐州,经过6天紧张工作,于5月8日携带坦克独立第5、8团留下的T34坦克19辆、轮胎车辆71台安全抵达四平。
第二批首长机关、坦克第5、6团及部分师直分队2012人,于4月27日出发,携带重型坦克8辆、122自行火炮7辆、37高炮12门,各种轮胎车辆76台、5月4日抵达四平。
第三批摩托化步兵团和部分师直分队2273人,于5月18日出发,携带各种轮胎车辆14台,22日抵达四平。至此全师入朝参战部队(除摩托化炮兵团继续执行战斗任务外)回到祖国四平。
1954年4月--5月,坦克第3师分批回国归军区建制,该师摩托化炮兵团1955年2月回国,1958年2月,摩托化步兵团改为机械化团,摩托化炮兵团改为122榴弹炮团,1962年11月,122榴弹炮团改为炮兵团。


1954年5月22日,军委装甲兵命令志愿军坦克第3师归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3师,隶属东北军区装甲兵领导。


坦克第3师抗美援朝中先后配属第65、47、39、50、40、60、67、68、1军作战,参加战斗267次(其中高炮营参战202次),击毁伤坦克22辆,击落飞机20架,击伤敌机54架。
坦克第5团共参加战斗43次,出动坦克和自行火炮129辆次,击毁敌坦克9辆,击伤8辆,摧毁地堡140个。



四、正规化军事建设
1954年11月19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师直增编修理营、防化连和炮兵指挥排;医院改称卫生营;摩托化步兵团撤消技术处和团属工兵连、高机连;增编75无坐力炮连、运输排;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修理所;卫生队改称卫生连。摩托化炮兵团撤消技术处;增编军士教导连;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修理所;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12月15日,整编结束后,师辖54个建制连队,5902人。先后接重型、中型坦克61辆,轻型坦克10辆、分别编配坦克5、6团和师侦察营。


1955年2月15日,坦克第5团由四平市移防四平市郊区杨木林。


1955年2月中旬,摩托化炮兵团回国,驻地杨木林。


1955年3月16日,坦克第3师在杨木林组建师坦克乘员教导营,主要担负分队坦克乘员的培训任务。


1956年10月21日至30日,坦克第3师司令部和坦克第5团参加军区组织的辽东半岛防御作战演习。


1958年2月24日,坦克第3师按《独立坦克师平时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第5、6团分别撤消重型坦克连和自行火炮连;成立了3个坦克营,每营2个坦克连,并增建团直通信连和37高炮连。摩托化步兵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团增编技术处;并以坦克乘员教导营为基础,组建了坦克营,辖 3个坦克连;以步兵2、5连为基础组建步兵3营,辖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57防坦克炮连、1个82迫击炮连;其他步兵营也按此编制进行整编;团增建通信连、运输连和修理连。
摩托化炮兵团改称122榴弹炮兵团,团直增建运输连;改野炮营(原2营)为1营;改榴弹炮营(原1营)为2营,两营均为122榴弹炮营,各连实行4门炮制。
师通信连扩编为通信营,辖无线连、有线电连、内勤连;警卫排扩编为警卫调整连;炮兵指挥排扩编为炮兵指挥连;整编工作3月10日结束。


1960年12月10日,沈阳军区授予坦克第5团2营4连“政治思想工作红旗连”;授予机械化步兵团1营3连“学习毛泽东著作先锋连”;授予机械化步兵团1营3连排长廖初江“学习毛泽东著作尖兵”称号。



1961年10月,坦克第5团2营6连被军委装甲兵树为“射击标兵连”。


1962年2月,坦克第3师师直高炮营及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团属高炮连开赴辽宁省丹东地区执行防空任务,1968年8月15日解除任务归建,历时7年。


1962年10月20日—11月3日,坦克第3师按《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第5、6团撤消团通信连,组建团工兵连;冲锋枪连改编为自动枪连。
机械化步兵团撤消炮兵营(1960年6月组建)和步兵3营,将3个步兵营的57防坦克炮连调入炮兵团;团指挥连改为特务连;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卫生连改编为卫生队。
122榴弹炮团改称炮兵团,以机械化步兵团3个步兵营的57防坦克炮连组建3营,即85加农炮营(1965年2月装备国产85加农炮12门)。
师直撤消坦克乘员教导队(1960年6月组建)和炮兵指挥连;卫生营改称卫生科,整编后全师79个建制连队,7690人。


1963年1月1日起,坦克第5团担任军委战备值班团任务。1971年6月解除战备值班任务,历时7年半。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14日,坦克第3师陆续换装国产59式坦克138辆(其中59式坦克牵引车10辆),分别装备坦克第5、6团和师修理营。调出T34坦克96辆,分别移交陆军190师和坦克独立1团。


1967年1月17日,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椅圈公社组建坦克第3师高炮团。主要以师高炮营(4个37炮连、1个高机连)为基础,抽调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高炮连组成,团长张国牌,政委李干卿。


1967年6月,炮兵团由四平市郊杨木林乙方怀德县公主岭镇原步兵32师炮兵团营房。


1967年7月,坦克第6团由四平市移防梨树县石岭镇原步兵第141团营房。


1968年8月25日,高炮团解除丹东市防空任务,31日,撤出丹东市,9月1日,抵达四平归建。


1968年9月1日—10月14日,高炮团在四平杨木林扩编,新组建两个营部。原师高炮营的5个连队编为1营;原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的高炮连及从坦克独立第1团调入的1个高炮连编为2营,火炮由4门制改为6门制。团直属队编指挥连、卫生队、警卫排、运输排和修理所。


1968年10月15日—17日,高炮团分6个梯队由四平出发,经4600公里的铁路输送和108公里摩托化行军,于10月24日到达云南省玉溪地区待命。隶属昆明军区第五支队建制,代号705大队。69年3月7日由云南尚勇地区分三批进入老挝,负责我工程第五支队筑路工程任务的对空保障。


1969年4月4日,中央军委命令将陆军第39军坦克自行火炮第321、322团转隶坦克第3师。这两个团分别编1个坦克营、1个自行火炮营、1个指挥连、1个修理连、1个运输排。第321团驻地辽宁海城县,第322团于4月15日由辽宁瓦房店移防驻地吉林省辽源市山湾公社。


1969年8月18日,坦克第3师坦克第5、6团,坦克自行火炮321、322团依次改称坦克9、10、11、12团。


1969年8月22日,高炮团3、7、9连在老挝孟寨地区击落、击伤各1架敌机。


1969年10月19日起,坦克第3师担负军区战备值班任务,1971年解除战备值班任务。


1969年12月2日、16日,高炮团2营在老挝班纳昏地区击落2架L-23侦察机,击伤1架。


1970年1月6日,高炮团2营在撤出阵地回国前几小时击落L-23侦察机1架。


1970年1月4日—10日,高炮团1600余人,携带汽车198台,火炮48门分4个梯队经1054公里行军回国,于15日到达昆明。25日—29日,回到四平归建。先后击落3架,击伤5架敌机。


1970年2月,师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营级)。


1970年3月10日,坦克第11团由辽宁海城移防四平市郊半拉山门。


1970年5月5日,奉总参命令撤消高炮团,团机关和2营调高炮第74师,原师直高炮营、坦克第9、10、机械化步兵团、坦克独立团高炮连归建。


1970年7月14日,抽调坦克、装甲车、汽车、防化、工兵、修理、医护等专业分队官兵130人,参加新疆地区进行的核武器效应试验,代号“21号”任务,在执行任务中履带车辆消耗摩托小时600个,累计行驶7000公里,汽车出动1100辆次,累计行驶14.5万公里,并组织坦克连利用原子弹冲击效果进行反空降实兵实车演习。1971年2月6日,返回归建。历时202天。


1970年9月,坦克第9团由四平市郊杨木林移防梨树县叶赫公社八里堡。


1971年9月上旬,坦克第11团扩编,由两个坦克营(自行火炮营1971年6月改为坦克营)扩编为3个坦克营,每营3个坦克连。团增编工兵连、高炮连、步兵连和运输连。


1971年9月27日,抽调175名官兵第二次参加“21号”任务,38辆坦克、装甲车共消耗摩托小时498个,行驶9010公里,通过核试验爆点。


1973年6月15日—10月15日,坦克第9、10团分别增编1个坦克营。


1976年3月1日—5月30日,坦克第3师按《陆军甲种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师直37高炮营改为双37高炮营,撤消高机连,划归坦克第12团组成双37高炮连;工兵营撤消3连,通信营增编接力连;运输营增编1个运输连、1个司机训练队;修理营汽车、军械修理连改编为汽车修理连,军械排编入坦克修理连。



1976年9月22日—1977年10月10日,坦克第3师教导队受领11台69式坦克试用、试验任务,历时377天。


1976年9月—11月,坦克第3师按新编制补充装备,共补充59式坦克240辆,63式轻型坦克13辆,59式坦克牵引车10辆,装甲输送车136辆,轮胎车辆784辆,40火箭筒107具,75无坐力炮8门,60迫击炮12门,82迫击炮12门,120迫击炮4门,85加农炮16门,122榴弹炮24门,双37高炮36门。


1977年4月15日,坦克第12团由辽源市山湾移防四平市郊半拉山门原坦克11团驻地,4月22日炮兵团由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移防辽源市山湾原坦克12团驻地。


1977年12月,沈阳军区树立坦克第9团4连和坦克10团通信连为“硬骨头六连式连队”。


1980年10月30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坦克团特务连撤消工兵排,增编防化侦察排;组建工兵连;装甲步兵连撤消装甲输送排,装甲输送车分别编到班。


1980年11月4日,坦克第3师为黑龙江省军区守备8师组建坦克团,共调出干部90人,战士119人。


1981年8月17日,坦克第3师炮兵团为坦克5师炮兵团组建团机关、3个营营部和5个建制连队。装甲步兵团为坦克第5师装甲步兵团组建了8个建制连队,全师调出干部146人,战士870人。组建工作8月23日结束。


1982年12月,坦克第3师运输营改称汽车营;团运输连改称汽车连;炮兵团修理所改称修理连。


1983年1月1日零时,坦克第3师转隶陆军第39军建制。


1984年2月24日,坦克第3师按《陆军合成集团军坦克师试行编制》整编,全师新组建1个高炮团,10个营、31个连;撤消2个营、11个连;改建2个营、18个连,装甲步兵团改称机械化团。高炮团于4月9日在杨木林组建。


1985年7月,高炮团由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移防铁西区原炮兵7师402团营房。


1985年10月15日,按《集团军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团和机械化团各增编1个122自行榴弹炮营;机械化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撤消1个步兵营,其余两个步兵营扩编为3个装甲步兵连。师侦察连扩编为侦察营。


1986年11月,沈阳军区授予坦克第10团炮兵营3连“抗洪抢险突击连”称号。


1987年5月13日—6月9日,坦克第3师出动6个团3802人,动用各种轮胎车辆207台开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担任军区预备队执行机动扑火任务。沈阳军区授予机械化步兵团3连“扑火救灾先锋连”称号。全师27天行程2000多公里,29个昼夜,转战东西两个火场,组织大小战斗48次,总行程43万公里。共扑灭火头22个,火点193个,扑灭火线长达212公里,1987年6月26日中央军委记集体二等功。


1988年9月23日,坦克第3师师长张东渠被授予少将军衔。河北威县人,1935年11月出生,1947年7月参军,1956年12月入党,第40军第119师通信营排长、坦克第324团参谋,自行火炮营副营长,坦克第5师18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坦克3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


1988年10月5日—11月10日,炮兵团由吉林省辽源市移防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


1990年11月3日—6日,坦克第9团由吉林省梨树县移防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


1991年8月17日,坦克第3师调整编制,师直增编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通信值勤站和筑城连,高炮团增编防空导弹连。


1994年5月25日,炮兵团130自行火箭炮换装为122自行火箭炮。


1998年10月16日坦克第3师启用装甲第3师新番号,撤消机械化步兵团番号,装甲步兵第2营成建制移交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


2011年10月20日,装甲第3师撤销番号,部队分编为两支旅级作战单位。


该师1985年前历任师长、政委:
师长:孙三、王超、吕文选、江从义、陈学祥、谷应魁、马德富、唐作厚、张东渠;
政委:李治洲、杨昆山、吴世杰、高书简、刘川、刘书芳、白秉歧、张海天、吴锦祥。
http://www.dingsheng.com/forum.p ... &extra=page%3D1一、奉命四平建师
       为了加速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1950年10月15日,军委装甲兵委派坦克第1师参谋长孙三率领由坦克第第1、第2师调来的85名干部,95名坦克乘员到达四平市,同时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坦克学校抽调部分连队和人员3615人也陆续到达四平市,准备组建新的坦克师。
其中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团直属队一部和第4营共计500多人,于1950年11月9日抵达四平;
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师直及第1、3团共计4000人左右,于11月25日抵达四平;
第22军第66师1个机枪连和6个步兵连共1300多人,于1951年1月2日抵达四平;
第32军第95师第284团1个步兵连和第29军第86师第258团两个炮兵连近400人,于1951年1月14日抵达四平;
第29军第86师3个炮兵连于1951年1月30日抵达四平;
此后,从四平、辽宁、哈尔滨、沈阳拨来参军学生200多人,又从第7军和佳木斯拨来汽车司机近300人,从鞍山调来技工18人。


1950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欠第2团、山炮营、骑兵连)、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部分分队为基础,与坦克第1、第2师调来的85名干部,95名坦克乘员为基础,从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坦克学校抽调部分连队和人员,在吉林省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处和技术处。下辖坦克第5、第6团,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以及直属高炮营、侦察营、运输营、工兵营、卫生营、警卫连、通信连、化学连、坦克修理厂、汽车修理厂、修炮厂等分队。
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从大西北到达吉林省四平时,共计3194人,一个师部、两个团,每团三个营,每营4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一个团平均1200至1300人,师直700人,沿途逃亡39人。


1950年11月29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其中原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司令部、政治部分别改编为坦克第3师司令部、政治部;原独立第1师供给部、卫生部合编为坦克第3师后方勤务处;技术处由坦克1师调来的10余名干部为技术组成。
各部整编情况如下:
原步兵第1团(欠1个建制营部)及第22军第66师2个连、29军第86师2个连改编为摩托步兵团;
原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团直一部及第4营全部、独立第1师第1团1营营部、第22军第66师1个连、29军第86师1个连、32军第95师2个连改编为摩托炮兵团;
原步兵第3团机关一分为二编为坦克第5、第6团司令部、政治处和后方勤务处;
原步兵第3团1营改编为师直属侦察营,2营改编为师直属工兵营,3营部改编为师直属高炮营营部(所属4个连由华东军区第22军第66师第198团调来的建制连队组成),所辖7连改编为师直属警卫连,8、9连改编为运输营;
原独立第1师直属警卫连、通信连合编为师直属通信连;
原独立第1师野战医院改编为师直属卫生营。除坦克第5、第6团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坦克第1、第2师及坦克学校调来的干部、成员为骨干组成外,其余各建制单位分别由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直属队及4营,以及步兵第22军第66师、第29军第86师、第32军第95师调来的部分建制连改编。全师编53个建制连队,共6774人,装备日式战车20辆,日90式75野炮6门,高射机关炮48门,运输汽车35辆,特种车28辆,通信指挥车1辆,原坦克1师参谋长孙三为代师长;西北军区独立1师师长李治洲为代政委,全师部队除摩托化步兵团驻防八面城镇外,均驻四平市。     


1950年12月1日,中央军委任命孙三为师长;李治洲为政委,李树林为参谋长。


1950年11月,东北军区成立军区防毒训练队。1951年3月,该队64名学员划归坦克第3师,与第86师炮兵连连部组建坦克第3师师直防化连。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出现防化兵。


1951年1月9日,奉东北军区命令,坦克第3师划归东北军区装甲兵(1955年2月,改称沈阳军区装甲兵)建制。



二、接装训练
1951年2月22日,坦克第3师做为第二批接收苏军两个坦克团装备的部队(1950年11月5日,在四平接收苏军两个坦克团装备),并由苏军协助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军事训练,3个月中,每个驾驶员实车驾驶两个半小时,炮长打了3发炮弹。接收计有T34坦克60辆,NCZ2重型坦克12辆(斯大林2式坦克),122自行火炮8辆,T34坦克牵引车4辆,装甲输送车10辆,修理车13辆,汽车100辆,85口径炮弹16270发,122口径炮弹2849发,45口径炮弹1818发。


1951年3月21日,总参统一全军装甲部队名称,坦克第3师改称战车第3师,坦克第5、6团改称战车第5、6团。


1951年10月1日,战车第5、6团分别参加北京和沈阳国庆阅兵。
1951年8月14日,战车第5团奉命参加装甲兵部队首都国庆受阅方队训练,以战车第5团为基础组成阅兵指挥所,来自全军的装甲兵部队组成6个方队:摩托车、装甲车、76自行火炮、T34坦克、斯大林坦克、122自行火炮各1个方队。战车第5团参加干部战士495人,T34坦克20辆,斯大林坦克6辆、122自行火炮4辆、装甲车6辆、摩托车8辆、汽车20辆、T34坦克牵引车2辆。
战车第6团以30辆坦克组成1个方队参加10月1日沈阳国庆阅兵。



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1月26日,坦克第3师工兵营配属战车第1师入朝参战。


1951年12月17日,坦克第3师高炮营入朝配属高炮第63、64师作战。20日(入朝第二天)2、3连在朝鲜东泛、仁平地区仅以37高炮25发炮弹击落敌机1架,击伤2架。1952年5月6日,高炮营3连、5连(坦克独立第2团高炮连)在保卫顺川风下车站铁路桥作战中,顽强战斗13小时,击落7架,击伤17架敌机。1952年7月,高炮营在德修洞伏击战中击落8架,击伤13架敌机。1953年4月16日-17日,高炮营3连在甘水峰西北265高地保障坦克第6团作战时先后击落、击伤各4架敌机。


1952年6月1日,中央军委下达战车第3师入朝接替战车第1师参战的预先号令,并以战车第2师领导机关组成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1953年1月改称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指挥所)。下辖战车第4(战车第2师第4团)、5、6团和东北军区战车独立第1团。编有12个中型坦克连,4个重型坦克连,4个122自行火炮连、4个工兵营、2个高炮营、1个独立高炮连共10029人,计有中型坦克116辆,重型坦克21辆,122自行火炮16辆,轮胎车辆439台。
6月22日,战车第3师师直从四平出发,于23日到达安东,至25日乘汽车分批入朝,于30日全部到达装指。人员共1300余人。
6月17日,战车第5团960人从四平出发,18日到达安东,24日,战车第5团到达开城地区,接替战车第1师第1团防务,配属第65、47军作战。
6月27日,战车第6团1143人从四平出发,28日全部到达安东,7月4日,战车第6团入朝到达朔宁地区,接替战车第2团防务,配属第39军作战。7月8日,师机关及直属队到达朝鲜苍阳洞地区,接替原装甲兵指挥所及战车第1师直属队防务。9月28日,摩托化炮兵团野炮营入朝到达铁山半岛地区,配属第50军。
此次部队轮换因坦克第3师组织严密,除战车第5团在四平、安东逃亡10人,及战车第3师师直到达平壤洗澡淹亡参谋一名,中途遭敌机空袭牺牲一名,轻伤两名外,其余均未发生问题。


1952年6月,摩托化步兵团由八面城镇移驻四平市。


1952年7月12日,战车第6团汽车连驻地遭敌空袭,造成亡3人,伤20余人,烧掉汽油32桶,烧毁汽车7辆,摩托车1辆。


1952年7月15日上午12时许,5架敌机在烽火岘阵地低空投弹36枚,将108号坦克坑道炸榻,内有8名同志全部牺牲。


1952年7月17日,战车第6团1、5连11辆坦克、自行火炮支援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全歼上浦防东山(老秃山)之敌。


1952年9月6日—10月9日,战车第5团2、3、4连配合步兵第65军第194师第582团西场里北山和“67”高地争夺战,这是战车第3师使用坦克较多、战果较大的一次战斗。击毁敌坦克8辆,击伤5辆。


1952年9月17日—21日,战车第6团1连7辆坦克和5连4辆自行火炮支援步兵第39军第115师第345团进攻老秃山。


1953年1月20日,摩托化炮兵团团直及榴弹炮营入朝到达宜川蓬山洞地区配属第148师担负海岸防御任务,25日,摩托化步兵团第1、2营入朝(1营186人,2营217人),配属战车第5、6团执行工程保障任务。


1953年3月24日,总参命令,志愿军战车3师改称坦克3师,战车5、6团改称坦克5、6团。


1953年3月23日—28日,坦克第6团1、5连9辆坦克支援47军433团进攻老秃山。


1953年6月,摩托化炮兵团(欠2营)支援步兵181师反击973高地守敌。


1953年6月26日,坦克第6团1、5连以14辆坦克支援第7师第19、20团进攻198高地和笛音里西山。


1953年7月,摩托花炮兵团金城战役中配属第68军第203师歼美军榴炮555营(欠1个连)和李伪军白虎团。


1954年3月4日,总参决定将坦克第3师全部防务及大部分装备移交新指挥所及所属坦克独立第5、8团。5月17日,交接完毕,全师移交中型坦克56辆、牵引车5辆、其他车辆241辆,但重型坦克和122自行火炮全部携带回国。


1954年4月,全师分三批回国;第一批先遣设营和接装人员358人于4月10日至14日,陆续从朝鲜出发,15日,设营人员抵达四平,22日,接装人员抵达徐州,经过6天紧张工作,于5月8日携带坦克独立第5、8团留下的T34坦克19辆、轮胎车辆71台安全抵达四平。
第二批首长机关、坦克第5、6团及部分师直分队2012人,于4月27日出发,携带重型坦克8辆、122自行火炮7辆、37高炮12门,各种轮胎车辆76台、5月4日抵达四平。
第三批摩托化步兵团和部分师直分队2273人,于5月18日出发,携带各种轮胎车辆14台,22日抵达四平。至此全师入朝参战部队(除摩托化炮兵团继续执行战斗任务外)回到祖国四平。
1954年4月--5月,坦克第3师分批回国归军区建制,该师摩托化炮兵团1955年2月回国,1958年2月,摩托化步兵团改为机械化团,摩托化炮兵团改为122榴弹炮团,1962年11月,122榴弹炮团改为炮兵团。


1954年5月22日,军委装甲兵命令志愿军坦克第3师归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3师,隶属东北军区装甲兵领导。


坦克第3师抗美援朝中先后配属第65、47、39、50、40、60、67、68、1军作战,参加战斗267次(其中高炮营参战202次),击毁伤坦克22辆,击落飞机20架,击伤敌机54架。
坦克第5团共参加战斗43次,出动坦克和自行火炮129辆次,击毁敌坦克9辆,击伤8辆,摧毁地堡140个。



四、正规化军事建设
1954年11月19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师直增编修理营、防化连和炮兵指挥排;医院改称卫生营;摩托化步兵团撤消技术处和团属工兵连、高机连;增编75无坐力炮连、运输排;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修理所;卫生队改称卫生连。摩托化炮兵团撤消技术处;增编军士教导连;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修理所;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12月15日,整编结束后,师辖54个建制连队,5902人。先后接重型、中型坦克61辆,轻型坦克10辆、分别编配坦克5、6团和师侦察营。


1955年2月15日,坦克第5团由四平市移防四平市郊区杨木林。


1955年2月中旬,摩托化炮兵团回国,驻地杨木林。


1955年3月16日,坦克第3师在杨木林组建师坦克乘员教导营,主要担负分队坦克乘员的培训任务。


1956年10月21日至30日,坦克第3师司令部和坦克第5团参加军区组织的辽东半岛防御作战演习。


1958年2月24日,坦克第3师按《独立坦克师平时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第5、6团分别撤消重型坦克连和自行火炮连;成立了3个坦克营,每营2个坦克连,并增建团直通信连和37高炮连。摩托化步兵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团增编技术处;并以坦克乘员教导营为基础,组建了坦克营,辖 3个坦克连;以步兵2、5连为基础组建步兵3营,辖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57防坦克炮连、1个82迫击炮连;其他步兵营也按此编制进行整编;团增建通信连、运输连和修理连。
摩托化炮兵团改称122榴弹炮兵团,团直增建运输连;改野炮营(原2营)为1营;改榴弹炮营(原1营)为2营,两营均为122榴弹炮营,各连实行4门炮制。
师通信连扩编为通信营,辖无线连、有线电连、内勤连;警卫排扩编为警卫调整连;炮兵指挥排扩编为炮兵指挥连;整编工作3月10日结束。


1960年12月10日,沈阳军区授予坦克第5团2营4连“政治思想工作红旗连”;授予机械化步兵团1营3连“学习毛泽东著作先锋连”;授予机械化步兵团1营3连排长廖初江“学习毛泽东著作尖兵”称号。



1961年10月,坦克第5团2营6连被军委装甲兵树为“射击标兵连”。


1962年2月,坦克第3师师直高炮营及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团属高炮连开赴辽宁省丹东地区执行防空任务,1968年8月15日解除任务归建,历时7年。


1962年10月20日—11月3日,坦克第3师按《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第5、6团撤消团通信连,组建团工兵连;冲锋枪连改编为自动枪连。
机械化步兵团撤消炮兵营(1960年6月组建)和步兵3营,将3个步兵营的57防坦克炮连调入炮兵团;团指挥连改为特务连;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卫生连改编为卫生队。
122榴弹炮团改称炮兵团,以机械化步兵团3个步兵营的57防坦克炮连组建3营,即85加农炮营(1965年2月装备国产85加农炮12门)。
师直撤消坦克乘员教导队(1960年6月组建)和炮兵指挥连;卫生营改称卫生科,整编后全师79个建制连队,7690人。


1963年1月1日起,坦克第5团担任军委战备值班团任务。1971年6月解除战备值班任务,历时7年半。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14日,坦克第3师陆续换装国产59式坦克138辆(其中59式坦克牵引车10辆),分别装备坦克第5、6团和师修理营。调出T34坦克96辆,分别移交陆军190师和坦克独立1团。


1967年1月17日,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椅圈公社组建坦克第3师高炮团。主要以师高炮营(4个37炮连、1个高机连)为基础,抽调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高炮连组成,团长张国牌,政委李干卿。


1967年6月,炮兵团由四平市郊杨木林乙方怀德县公主岭镇原步兵32师炮兵团营房。


1967年7月,坦克第6团由四平市移防梨树县石岭镇原步兵第141团营房。


1968年8月25日,高炮团解除丹东市防空任务,31日,撤出丹东市,9月1日,抵达四平归建。


1968年9月1日—10月14日,高炮团在四平杨木林扩编,新组建两个营部。原师高炮营的5个连队编为1营;原坦克第5、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的高炮连及从坦克独立第1团调入的1个高炮连编为2营,火炮由4门制改为6门制。团直属队编指挥连、卫生队、警卫排、运输排和修理所。


1968年10月15日—17日,高炮团分6个梯队由四平出发,经4600公里的铁路输送和108公里摩托化行军,于10月24日到达云南省玉溪地区待命。隶属昆明军区第五支队建制,代号705大队。69年3月7日由云南尚勇地区分三批进入老挝,负责我工程第五支队筑路工程任务的对空保障。


1969年4月4日,中央军委命令将陆军第39军坦克自行火炮第321、322团转隶坦克第3师。这两个团分别编1个坦克营、1个自行火炮营、1个指挥连、1个修理连、1个运输排。第321团驻地辽宁海城县,第322团于4月15日由辽宁瓦房店移防驻地吉林省辽源市山湾公社。


1969年8月18日,坦克第3师坦克第5、6团,坦克自行火炮321、322团依次改称坦克9、10、11、12团。


1969年8月22日,高炮团3、7、9连在老挝孟寨地区击落、击伤各1架敌机。


1969年10月19日起,坦克第3师担负军区战备值班任务,1971年解除战备值班任务。


1969年12月2日、16日,高炮团2营在老挝班纳昏地区击落2架L-23侦察机,击伤1架。


1970年1月6日,高炮团2营在撤出阵地回国前几小时击落L-23侦察机1架。


1970年1月4日—10日,高炮团1600余人,携带汽车198台,火炮48门分4个梯队经1054公里行军回国,于15日到达昆明。25日—29日,回到四平归建。先后击落3架,击伤5架敌机。


1970年2月,师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营级)。


1970年3月10日,坦克第11团由辽宁海城移防四平市郊半拉山门。


1970年5月5日,奉总参命令撤消高炮团,团机关和2营调高炮第74师,原师直高炮营、坦克第9、10、机械化步兵团、坦克独立团高炮连归建。


1970年7月14日,抽调坦克、装甲车、汽车、防化、工兵、修理、医护等专业分队官兵130人,参加新疆地区进行的核武器效应试验,代号“21号”任务,在执行任务中履带车辆消耗摩托小时600个,累计行驶7000公里,汽车出动1100辆次,累计行驶14.5万公里,并组织坦克连利用原子弹冲击效果进行反空降实兵实车演习。1971年2月6日,返回归建。历时202天。


1970年9月,坦克第9团由四平市郊杨木林移防梨树县叶赫公社八里堡。


1971年9月上旬,坦克第11团扩编,由两个坦克营(自行火炮营1971年6月改为坦克营)扩编为3个坦克营,每营3个坦克连。团增编工兵连、高炮连、步兵连和运输连。


1971年9月27日,抽调175名官兵第二次参加“21号”任务,38辆坦克、装甲车共消耗摩托小时498个,行驶9010公里,通过核试验爆点。


1973年6月15日—10月15日,坦克第9、10团分别增编1个坦克营。


1976年3月1日—5月30日,坦克第3师按《陆军甲种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师直37高炮营改为双37高炮营,撤消高机连,划归坦克第12团组成双37高炮连;工兵营撤消3连,通信营增编接力连;运输营增编1个运输连、1个司机训练队;修理营汽车、军械修理连改编为汽车修理连,军械排编入坦克修理连。



1976年9月22日—1977年10月10日,坦克第3师教导队受领11台69式坦克试用、试验任务,历时377天。


1976年9月—11月,坦克第3师按新编制补充装备,共补充59式坦克240辆,63式轻型坦克13辆,59式坦克牵引车10辆,装甲输送车136辆,轮胎车辆784辆,40火箭筒107具,75无坐力炮8门,60迫击炮12门,82迫击炮12门,120迫击炮4门,85加农炮16门,122榴弹炮24门,双37高炮36门。


1977年4月15日,坦克第12团由辽源市山湾移防四平市郊半拉山门原坦克11团驻地,4月22日炮兵团由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移防辽源市山湾原坦克12团驻地。


1977年12月,沈阳军区树立坦克第9团4连和坦克10团通信连为“硬骨头六连式连队”。


1980年10月30日,坦克第3师进行整编,坦克团特务连撤消工兵排,增编防化侦察排;组建工兵连;装甲步兵连撤消装甲输送排,装甲输送车分别编到班。


1980年11月4日,坦克第3师为黑龙江省军区守备8师组建坦克团,共调出干部90人,战士119人。


1981年8月17日,坦克第3师炮兵团为坦克5师炮兵团组建团机关、3个营营部和5个建制连队。装甲步兵团为坦克第5师装甲步兵团组建了8个建制连队,全师调出干部146人,战士870人。组建工作8月23日结束。


1982年12月,坦克第3师运输营改称汽车营;团运输连改称汽车连;炮兵团修理所改称修理连。


1983年1月1日零时,坦克第3师转隶陆军第39军建制。


1984年2月24日,坦克第3师按《陆军合成集团军坦克师试行编制》整编,全师新组建1个高炮团,10个营、31个连;撤消2个营、11个连;改建2个营、18个连,装甲步兵团改称机械化团。高炮团于4月9日在杨木林组建。


1985年7月,高炮团由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移防铁西区原炮兵7师402团营房。


1985年10月15日,按《集团军坦克师编制表》进行整编,坦克团和机械化团各增编1个122自行榴弹炮营;机械化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撤消1个步兵营,其余两个步兵营扩编为3个装甲步兵连。师侦察连扩编为侦察营。


1986年11月,沈阳军区授予坦克第10团炮兵营3连“抗洪抢险突击连”称号。


1987年5月13日—6月9日,坦克第3师出动6个团3802人,动用各种轮胎车辆207台开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担任军区预备队执行机动扑火任务。沈阳军区授予机械化步兵团3连“扑火救灾先锋连”称号。全师27天行程2000多公里,29个昼夜,转战东西两个火场,组织大小战斗48次,总行程43万公里。共扑灭火头22个,火点193个,扑灭火线长达212公里,1987年6月26日中央军委记集体二等功。


1988年9月23日,坦克第3师师长张东渠被授予少将军衔。河北威县人,1935年11月出生,1947年7月参军,1956年12月入党,第40军第119师通信营排长、坦克第324团参谋,自行火炮营副营长,坦克第5师18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坦克3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


1988年10月5日—11月10日,炮兵团由吉林省辽源市移防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


1990年11月3日—6日,坦克第9团由吉林省梨树县移防四平市铁东区北山军营。


1991年8月17日,坦克第3师调整编制,师直增编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通信值勤站和筑城连,高炮团增编防空导弹连。


1994年5月25日,炮兵团130自行火箭炮换装为122自行火箭炮。


1998年10月16日坦克第3师启用装甲第3师新番号,撤消机械化步兵团番号,装甲步兵第2营成建制移交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


2011年10月20日,装甲第3师撤销番号,部队分编为两支旅级作战单位。


该师1985年前历任师长、政委:
师长:孙三、王超、吕文选、江从义、陈学祥、谷应魁、马德富、唐作厚、张东渠;
政委:李治洲、杨昆山、吴世杰、高书简、刘川、刘书芳、白秉歧、张海天、吴锦祥。
http://www.dingsheng.com/forum.p ... &extra=page%3D1
2011年10月20日,装甲第3师撤销番号,部队分编为装甲3旅和机步202旅。
装甲3旅目前是装甲部队装备最好的——99式坦克和04式步战
无乜礁 发表于 2015-11-8 15:27
装甲3旅目前是装甲部队装备最好的——99式坦克和04式步战
139不也一样吗?
coolmaster 发表于 2015-11-9 00:03
139不也一样吗?
说是装甲旅,139是机步旅
西陆逍遥侯的帖子么?还是楼主自己写的?
2011年10月20日,装甲第3师撤销番号,部队分编为装甲3旅和机步202旅。
那个装甲步兵营移交给13军哪支队伍了?
41、42装甲旅的东西如果不是在等新轻。那简直已经是人神共愤了…
最重视装甲旅建设的,就是辽东镇了。
lgn12 发表于 2015-11-9 01:46
41、42装甲旅的东西如果不是在等新轻。那简直已经是人神共愤了…
41\42这边,坦克的重要性比不上东北那疙瘩,东西差一点也没啥。
coolmaster 发表于 2015-11-9 10:34
41\42这边,坦克的重要性比不上东北那疙瘩,东西差一点也没啥。
再冲击一次越南,缅甸,继续老62 ?
东北现在也就是朝鲜的热度还超过越南,缅甸
coolmaster 发表于 2015-11-9 10:34
41\42这边,坦克的重要性比不上东北那疙瘩,东西差一点也没啥。
今后陆军是全域作战,不分东南西北
41、42装甲旅的东西如果不是在等新轻。那简直已经是人神共愤了…
轻坦无用,特别是对越南这样的人人会玩RPG的国家,换轻坦不如直接换59,59内部空间大,RPG打到后不容易引起连带效应。
航母的儿子来超大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