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沟海战前,日本舰队对威海的侦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59:55
    根据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的记录,北帮三座海岸炮台中,只有原址今天合庆饭店的北山嘴炮台有过开炮迎敌记录,黄泥沟、祭祀台两座深居威海湾口内的海岸炮台并无开炮记录。
    1894年西历8月9日,日舰12艘以横一字阵前进,又以4舰猛冲,至威海湾口外10余里发炮攻击北山嘴炮台,弹落海中,北洋海军一艘粮船被击中。
    这是甲午战争实际爆发后日军对威海卫基地的第一次试探性攻击,《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记载如下,"北山嘴炮台发炮皆中,颇伤其军士"。这些明显夸大的资料,都来自戴宗骞上报北洋大臣的电报,远距离观察的所谓战绩并不可靠。
    非常蹊跷的是,就在8月9日当天,丁汝昌率领定、镇、来、经、致、靖、平等7大远和广甲、广丙、扬威等10艘主力舰以及福龙号鱼雷艇,出港进入黄海,意欲通过一张胜利消弭丰岛海战给朝廷带来的失败情绪。
    次日,日舰变成了21艘,它们驶近威海湾南北口外,继而扑向南北帮和刘公岛,遭炮击退回,侦查意图明显。11日,6艘日本军舰拖曳着数只抢来的中国民船,在远遥嘴子附近海面驻泊,这一点刺激促成了远遥墩、遥了敦临时炮台的修筑。
    12日晨,威海湾大雾。在威海湾北口,日本舰队趁机靠近,被北山嘴炮台上面的电灯台探照灯发现,北山嘴、刘公岛开炮,日舰被击退。当晚,日舰队又趁夜幕驶近北口,北山嘴、黄岛炮台开炮,日舰很快退出威海海域。而就在12日清晨,正在黄海海洋岛附近海面巡弋的丁汝昌接到谕令,于13日清晨6时许回到刘公岛。
    日舰进退时机之巧合,令人吃惊。这4天,日舰堵在北洋海军母港威海卫大门口骚扰,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整个北洋海军主力都不在港内,海岸炮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消停一段时间后,9月6日,两艘日舰又来到威海湾北口,此时的北洋舰队主力都在港内,北山嘴炮台开了4炮,日舰很快消遁。
    9月11日、12日,致远、靖远、来远以及定远等余舰分两批离开刘公岛,6天后,大东沟海战爆发。此后直到10月16日,丁汝昌才率失去了4艘主力舰的北洋舰队回到刘公岛,期间刘公岛基地的防务有完全依靠炮台。   
    这期间,10月2日,5艘日舰自东南直扑威海卫北口,北山嘴炮台开炮。戴宗骞的电报称击中敌首舰望楼、烟囱上半截也被毁。10月6日,8艘日舰再次来到北口,北山嘴炮台开炮后不久,日舰转向威海湾南口。
    10月26日,两艘日舰来威海口外游弋侦查,丁汝昌率舰出港迎击,日舰向东北方向逃走。这两艘日舰正是日本联合舰队以速度快、速射火力强见长的浪速、秋津洲。
    11月4日傍晚,20余艘日舰在北山嘴西北海湾处下锚,派出鱼雷艇偷袭北口,口内防守严密,遁去。1895年1月14日,一艘日舰在威海湾北口停泊,北山嘴炮台连开两炮,戴宗骞奏称"头炮中船面",船向北退去。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的交战附录显示,1895年1月20日前日军登陆龙须岛之前对于刘公岛基地的试探性炮击、鱼雷艇的偷袭主要集中在北口。北帮诸台中,唯有北山嘴开了炮。轮番试探失败后,日军在后来的威海卫作战中,攻击焦点全放到了南帮炮台。包括北山嘴在内的北帮诸台再无战事,直到2月2日清晨,被北洋水兵自行炸毁。    根据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的记录,北帮三座海岸炮台中,只有原址今天合庆饭店的北山嘴炮台有过开炮迎敌记录,黄泥沟、祭祀台两座深居威海湾口内的海岸炮台并无开炮记录。
    1894年西历8月9日,日舰12艘以横一字阵前进,又以4舰猛冲,至威海湾口外10余里发炮攻击北山嘴炮台,弹落海中,北洋海军一艘粮船被击中。
    这是甲午战争实际爆发后日军对威海卫基地的第一次试探性攻击,《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记载如下,"北山嘴炮台发炮皆中,颇伤其军士"。这些明显夸大的资料,都来自戴宗骞上报北洋大臣的电报,远距离观察的所谓战绩并不可靠。
    非常蹊跷的是,就在8月9日当天,丁汝昌率领定、镇、来、经、致、靖、平等7大远和广甲、广丙、扬威等10艘主力舰以及福龙号鱼雷艇,出港进入黄海,意欲通过一张胜利消弭丰岛海战给朝廷带来的失败情绪。
    次日,日舰变成了21艘,它们驶近威海湾南北口外,继而扑向南北帮和刘公岛,遭炮击退回,侦查意图明显。11日,6艘日本军舰拖曳着数只抢来的中国民船,在远遥嘴子附近海面驻泊,这一点刺激促成了远遥墩、遥了敦临时炮台的修筑。
    12日晨,威海湾大雾。在威海湾北口,日本舰队趁机靠近,被北山嘴炮台上面的电灯台探照灯发现,北山嘴、刘公岛开炮,日舰被击退。当晚,日舰队又趁夜幕驶近北口,北山嘴、黄岛炮台开炮,日舰很快退出威海海域。而就在12日清晨,正在黄海海洋岛附近海面巡弋的丁汝昌接到谕令,于13日清晨6时许回到刘公岛。
    日舰进退时机之巧合,令人吃惊。这4天,日舰堵在北洋海军母港威海卫大门口骚扰,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整个北洋海军主力都不在港内,海岸炮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消停一段时间后,9月6日,两艘日舰又来到威海湾北口,此时的北洋舰队主力都在港内,北山嘴炮台开了4炮,日舰很快消遁。
    9月11日、12日,致远、靖远、来远以及定远等余舰分两批离开刘公岛,6天后,大东沟海战爆发。此后直到10月16日,丁汝昌才率失去了4艘主力舰的北洋舰队回到刘公岛,期间刘公岛基地的防务有完全依靠炮台。   
    这期间,10月2日,5艘日舰自东南直扑威海卫北口,北山嘴炮台开炮。戴宗骞的电报称击中敌首舰望楼、烟囱上半截也被毁。10月6日,8艘日舰再次来到北口,北山嘴炮台开炮后不久,日舰转向威海湾南口。
    10月26日,两艘日舰来威海口外游弋侦查,丁汝昌率舰出港迎击,日舰向东北方向逃走。这两艘日舰正是日本联合舰队以速度快、速射火力强见长的浪速、秋津洲。
    11月4日傍晚,20余艘日舰在北山嘴西北海湾处下锚,派出鱼雷艇偷袭北口,口内防守严密,遁去。1895年1月14日,一艘日舰在威海湾北口停泊,北山嘴炮台连开两炮,戴宗骞奏称"头炮中船面",船向北退去。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的交战附录显示,1895年1月20日前日军登陆龙须岛之前对于刘公岛基地的试探性炮击、鱼雷艇的偷袭主要集中在北口。北帮诸台中,唯有北山嘴开了炮。轮番试探失败后,日军在后来的威海卫作战中,攻击焦点全放到了南帮炮台。包括北山嘴在内的北帮诸台再无战事,直到2月2日清晨,被北洋水兵自行炸毁。
问题来了(我不知道答案)。
8月9日,日本12艘分别是什么?4艘猛冲的又是哪四艘?
8月11日,日本来了21艘,又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