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 一场戏剧化的教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20:35:20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 一场戏剧化的教育媒体实验(图)


2015-08-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曾飚

  我招待过很多初次来英国的中国朋友,作为一个在英国生活十几年的人,我总很自然的用两种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中国朋友:他们购物时,常常在付账时,改变主意;他们几乎总是在知道东西价格之前,已经把现金掏出来放在手里,问要多少钱;他们与人在门口狭路相逢的时候,十有八九会侧着身子,让开一点路,同时挤进门去。他们常常说素质,嘲笑自己“没有素质”的表现。

  因为自己是“中式教育”过来人,也是跨文化的移民,对上述每个行为细节,我基本上可以很自然读懂背后的逻辑和想法。这样的观察,与我最近看BBC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感觉类似。在观看该片之前,也许要阅读一两本关于英国人社会行为和心理的读物——比如《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是英国社会学家凯特·福克——能够先清除一些基本的观察误区,明白片子中观赏性很强的师生对抗,特别是英国学生的行为举止,首先不是创造性或者自由问题,就是赤裸裸的粗鲁;同时也能够明白为什么有些中国老师的英语表达会激起学生反感或者困惑。

  这部三集的纪录片是将一个跨文化的教育实验,用媒体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实验直接目的是为了比较中国式教育方法,能否提高英国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本来是一场关于四周的考试辅导的竞争。这里所谓的“中式教育”,不能代表中国的教育方式。而且,一开始就自动进入了中英教育理念和制度大比拼之中,也承载了过多的“过度思考”。

  作为一个被过度解读的实验,本身在设计上就存在一些偏差。首先,中国的两位老师,都是来自“精英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他们平时面对的是中国最聪明的中学生。与这两所中国顶尖的中学对等的应该是英国一流私立中学,而非被评为“出色”(outstanding,英国教育部对于公立学校最高评级)的英国公立中学——这所博航特中学教育质量不错,中学会考成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英国私立教育比,还是有差距。英国私立学校系统吸纳了英国7%的学生,但占据了近一半的牛津剑桥的入学名额。教数学的邹海连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法,以及他展示的教学水平,在哈罗、伊顿和其他一流的私校中,会受到学生和学校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就是这部纪录片中,部分学习动机强、学习水平高的英国学生,也对邹老师水准表现出了积极肯定。

  其次,汉语作为英国学生的外语,对应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第一集之中用大教鞭指着屏幕,让学生跟读年月日的教学法,早已被中国教育界淘汰了。中国在英语教学法上的提高,完全超越了这部纪录片所理解的水平。实际上在纪录片第二部里,采访的几位中国学生,他们展现的英语水平令人惊叹。虽然他们不能够代表中国中学生平均水平,但已经透露出中国在外语教学上的进步。这部纪录片所展示的根本不是地道的中国外语教育。类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手法,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

  也许是为了追求观赏性,节目对于中式教育进行了一点英国化的包装和娱乐化加料。由于纪录片制作强调中式教育,在这场跨文化对比的社会实验之中,没有展示本土英国教育的原汁原味场景。中国老师带来的教育方式,与今天英国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制造了强烈的戏剧性,甚至让中国老师很多行为显得滑稽可笑。

  由于电视媒体的直观性,观众可以看到中国教师和这所英国学校学生的行为细节。到第二周为止,我们所看到的BBC眼中所理解所展示的“中国学校教育”,比如对权威,也就是老师的服从,冗长的学习时间,对于纪律的强调,五十人的大课堂,制造强烈的公开竞争氛围,对于集体主义的推崇。

  这些“中式教育”,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阐释,其实颇能获得英国教育界的认同,尤其是英国的精英教育系统之中。服从老师,体现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冗长的学习时间,在英国私立中学,特别是准备A-level考试中并不鲜见,也是大量的模拟考试,至于晚自习在私立中学也属常见;对于纪律强调,就是要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公开的竞争氛围,除了不披露个人成绩之外,英国教育通过体育、奖学金和各类学术竞赛,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这些方面做得最为积极的,就是在英国私立学校。对于集体主义的推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团队协作,这是英国教育提供的重要技能之一。

  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法优劣,最好留给教育学家来讨论。这部纪录片用教育来切入讨论中英之间的社会问题,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关于“创造性”。谈及西方教育,创造性可以说是英式教育最为津津乐道的优势。遗憾的是,很多评论把片子当中英国学生不良行为,拔高到创造性的层次,事实上,那些行为本身就是粗鲁。至于英国教育鼓励创造性,与这部片子里英国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其实是两个问题。现代教育理念,更多地把老师设定为帮助学生发现新知识的帮助者,而非知识饲养员,这个理念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界也是普遍被认可和接受的。

  此外,人均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引起中英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教育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前者确保人人有受教育机会,后者可以根据个人特点,提供量身定做的教育。要达到后者,需要个人能够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前提就是经济投入。中国内部发展差异巨大,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式教育”模式。

  与此相关,是教师素质和待遇问题。芬兰的教育非常成功,其取得成功关键之一就是教师待遇高,教育被认为是崇高的职业,使得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投身教师行业。相反,英国教师收入一般,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这已让很多英国人担心未来英国教育质量。这个问题,也需要引起国人思考。

  这部纪录片点中了中英两国社会要害和兴奋点。如今,对于中外教育模式优劣之争,已积累了足够经验和体会。或许,这部充满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对抗的纪录片,预示了真正的竞争即将到来,即中国教育与西方英美教育的竞争。(编辑 李二民)

  作者:曾飚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817/n418993010.shtml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 一场戏剧化的教育媒体实验(图)


2015-08-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曾飚
  我招待过很多初次来英国的中国朋友,作为一个在英国生活十几年的人,我总很自然的用两种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中国朋友:他们购物时,常常在付账时,改变主意;他们几乎总是在知道东西价格之前,已经把现金掏出来放在手里,问要多少钱;他们与人在门口狭路相逢的时候,十有八九会侧着身子,让开一点路,同时挤进门去。他们常常说素质,嘲笑自己“没有素质”的表现。

  因为自己是“中式教育”过来人,也是跨文化的移民,对上述每个行为细节,我基本上可以很自然读懂背后的逻辑和想法。这样的观察,与我最近看BBC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感觉类似。在观看该片之前,也许要阅读一两本关于英国人社会行为和心理的读物——比如《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是英国社会学家凯特·福克——能够先清除一些基本的观察误区,明白片子中观赏性很强的师生对抗,特别是英国学生的行为举止,首先不是创造性或者自由问题,就是赤裸裸的粗鲁;同时也能够明白为什么有些中国老师的英语表达会激起学生反感或者困惑。

  这部三集的纪录片是将一个跨文化的教育实验,用媒体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实验直接目的是为了比较中国式教育方法,能否提高英国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本来是一场关于四周的考试辅导的竞争。这里所谓的“中式教育”,不能代表中国的教育方式。而且,一开始就自动进入了中英教育理念和制度大比拼之中,也承载了过多的“过度思考”。

  作为一个被过度解读的实验,本身在设计上就存在一些偏差。首先,中国的两位老师,都是来自“精英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他们平时面对的是中国最聪明的中学生。与这两所中国顶尖的中学对等的应该是英国一流私立中学,而非被评为“出色”(outstanding,英国教育部对于公立学校最高评级)的英国公立中学——这所博航特中学教育质量不错,中学会考成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英国私立教育比,还是有差距。英国私立学校系统吸纳了英国7%的学生,但占据了近一半的牛津剑桥的入学名额。教数学的邹海连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法,以及他展示的教学水平,在哈罗、伊顿和其他一流的私校中,会受到学生和学校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就是这部纪录片中,部分学习动机强、学习水平高的英国学生,也对邹老师水准表现出了积极肯定。

  其次,汉语作为英国学生的外语,对应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第一集之中用大教鞭指着屏幕,让学生跟读年月日的教学法,早已被中国教育界淘汰了。中国在英语教学法上的提高,完全超越了这部纪录片所理解的水平。实际上在纪录片第二部里,采访的几位中国学生,他们展现的英语水平令人惊叹。虽然他们不能够代表中国中学生平均水平,但已经透露出中国在外语教学上的进步。这部纪录片所展示的根本不是地道的中国外语教育。类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手法,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

  也许是为了追求观赏性,节目对于中式教育进行了一点英国化的包装和娱乐化加料。由于纪录片制作强调中式教育,在这场跨文化对比的社会实验之中,没有展示本土英国教育的原汁原味场景。中国老师带来的教育方式,与今天英国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制造了强烈的戏剧性,甚至让中国老师很多行为显得滑稽可笑。

  由于电视媒体的直观性,观众可以看到中国教师和这所英国学校学生的行为细节。到第二周为止,我们所看到的BBC眼中所理解所展示的“中国学校教育”,比如对权威,也就是老师的服从,冗长的学习时间,对于纪律的强调,五十人的大课堂,制造强烈的公开竞争氛围,对于集体主义的推崇。

  这些“中式教育”,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阐释,其实颇能获得英国教育界的认同,尤其是英国的精英教育系统之中。服从老师,体现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冗长的学习时间,在英国私立中学,特别是准备A-level考试中并不鲜见,也是大量的模拟考试,至于晚自习在私立中学也属常见;对于纪律强调,就是要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公开的竞争氛围,除了不披露个人成绩之外,英国教育通过体育、奖学金和各类学术竞赛,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这些方面做得最为积极的,就是在英国私立学校。对于集体主义的推崇,实际上也可以看作团队协作,这是英国教育提供的重要技能之一。

  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法优劣,最好留给教育学家来讨论。这部纪录片用教育来切入讨论中英之间的社会问题,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关于“创造性”。谈及西方教育,创造性可以说是英式教育最为津津乐道的优势。遗憾的是,很多评论把片子当中英国学生不良行为,拔高到创造性的层次,事实上,那些行为本身就是粗鲁。至于英国教育鼓励创造性,与这部片子里英国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其实是两个问题。现代教育理念,更多地把老师设定为帮助学生发现新知识的帮助者,而非知识饲养员,这个理念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界也是普遍被认可和接受的。

  此外,人均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引起中英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教育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前者确保人人有受教育机会,后者可以根据个人特点,提供量身定做的教育。要达到后者,需要个人能够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前提就是经济投入。中国内部发展差异巨大,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式教育”模式。

  与此相关,是教师素质和待遇问题。芬兰的教育非常成功,其取得成功关键之一就是教师待遇高,教育被认为是崇高的职业,使得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投身教师行业。相反,英国教师收入一般,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这已让很多英国人担心未来英国教育质量。这个问题,也需要引起国人思考。

  这部纪录片点中了中英两国社会要害和兴奋点。如今,对于中外教育模式优劣之争,已积累了足够经验和体会。或许,这部充满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对抗的纪录片,预示了真正的竞争即将到来,即中国教育与西方英美教育的竞争。(编辑 李二民)

  作者:曾飚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817/n418993010.shtml


教育靠的是家庭 学校 社会一点一滴的渗透影响,靠上几节课说明不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看了,展示了英国佬一贯的自以为是和寓黑于记录的风格
而且第一二部在国内放的时候,下面很多评论是说几位老师出去丢人现眼的,而英国自己国内反而认为孩子们过于散漫和无纪律。最近英国很有意思啊,亚投行什么的不说,就说说基础教育的,好像引进九九乘法表和国内教材,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频频看见报道
中国的精英教育能获得英国的认同?不认为
闻到一股夏令营较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