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还原历史真相国内首个\"慰安妇\"纪念馆年内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3:26
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04日 15:34)
    专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新闻晚报消息: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年轻的她们在被称作“慰安所”的人间地狱里遭受凌辱;60年后,她们已风烛残年,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人在凄苦中辞世。60年来,她们不愿也不敢向身边的人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们痛恨这个名字———“慰安妇”。等不到历史的真相的她们,正在逐渐老去,死去……等到这些历史的见证人都不在了,明天,我们以什么见证历史?
  “给予这些历史见证人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援助,她们不该带着历史孤独地死去!”苏智良呼吁道。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以来,苏智良致力于“慰安妇”研究。9月1日,苏智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他计划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校内成立首个中国“慰安妇”资料馆,并在近2年内保留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
  她们的晚年孤独潦倒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1992年至今,您从事“慰安妇”研究已经13年了,现在尚在人世的“慰安妇”还有多少人?
  苏智良(以下简称苏):在20多万名中国“慰安妇”中,能够熬到日军投降而幸存下来的,人数并不多。从1993年至今,我们共找到100多位原“慰安妇”,但近些年来,她们陆续去世。她们的讲述,还原了曾经不为历史所记载的真相。据我们所知,现在仍然健在并且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原“慰安妇”只有35名,分别生活在北京、上海、山西等9个地方。上海也有两名朝鲜籍的“慰安妇”,她们现在精神上仍很痛苦,并且不愿意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
  记:这些幸存的原“慰安妇”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
  苏:不好,很不好。“二战”中幸免于难的她们,遭受长期残酷的摧残,绝大多数丧失了生育能力,晚年陷入了孤独潦倒的凄凉境地。身体上,她们普遍有慢性病如骨头酸痛、神经痛、哮喘、妇科病等疾病;精神上,她们带着羞愧的心情苟活至今,耻于对别人讲这些经历;经济上,她们没有收入,生活窘迫,无儿无女,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维系。在我们调查早期中,曾经听说有一个武汉受害者由于贫病交加,孤身一人,实在无法活下去就卧轨自杀了。去年我去看山西的一名受害者,她住在农村,80多岁了,烧饭、洗衣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完成。她告诉我,她曾不小心摔了一跤,两个多小时后,自己醒来,摸着爬回了自己家,喝完一口水后还要忙着准备自己的晚饭。
  对日索赔,她们很有勇气
  记:你刚才提到在上海有两名朝鲜籍老太太,她们并不愿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主要原因是什么?
  苏:战争给她们留下的创伤太惨烈了,“慰安妇”的经历使她们遭受了身心巨大的创伤,烙印一生。老太太不愿公开,很大原因是子女不支持。
  记:那些选择“说出过去”的原“慰安妇”,公开经历前后,她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苏:在以前,她们公开身份后,可能会遭到当地人的歧视。已经死去的原“慰安妇”侯冬娥在生前饱受歧视,在她所在的村庄里,大家不叫她真名,称她是“进过炮楼的”,更有人拿她的遭遇当笑话说。一个雨天,她重重摔倒在村口,因为嫌她“不干净”,没人肯过去扶她。这十几年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她们在公开身份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情,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记:你在接触了这些曾经被强迫沦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后,发现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苏:精神上的慰藉和无歧视的经济援助。经济援助可以改善她们的生活现状,而精神上,她们需要的是加害者的道歉和周围人的关心。袁竹林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慰安妇”,她曾哭诉说:“我这一生,全毁在鬼子手里了,我80多了,没有几年能活了,日本政府应该尽快赔偿,我等不及了!”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慰安妇”勇敢站出来进行对日索赔,山西的两起,海南的一起,我国台湾的一起,但是目前都没有结果。
   五年来,国内捐款3万元
  记者:说起经济援助,现在她们能有多少生活补贴?
  苏:对于“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国内起步比较晚,我们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对这些人进行资助。钱不多,给她们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对这些老太太(大概20余名)来说,一个月100元,可以让她们不用为生存而担忧。但问题是,每年研究中心的捐款根本不够支付这些老太太的生活补贴。中心的捐款主要来自海外募集,国内募集的很少,从2000年到去年为止,收到国内捐款1万多元。今年海外援助比较少,相对来说,国内的募捐增多了,现在收到将近2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拒绝了日本“亚洲妇女国民基金”的“帮助”,因为日本政府想通过这个基金会来赔偿。现在基本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抵制这个基金,因为它很暧昧,我给你点钱你就不要再说话,它不是明确地作为认罪以后的赔偿。
  记:除了援助,我们还能为她们做点什么?
  苏:我认为,对这些饱受磨难的老人,应该有制度性的保护与帮助。首先,应该马上确认受害者,然后给予受害者一个制度上的援助,来改善她们的生活。不仅是一般生活费,还有医药健康上的援助;也可以资助她们去打官司,去为她们争得应得的利益。此外,应该有一个国家性重大调查项目,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批人证,随着时间流逝,正在快速消失。比起韩国,我们对“慰安妇”的关注有待提高。在韩国,当地慈善基金会为那些幸存的“慰安妇”建立“老年公寓”,聘请专门的人员来照顾她们,让她们安享晚年。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来关心她们,支援她们。
   首个资料馆将在上海成立
  记:8月8日,日本首家“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在东京开放,在国内有相应的资料馆吗?
  苏:没有。我一直在想,这些老年人走后,明天我们以什么来记忆历史?所以我打算在年内在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家“慰安妇”资料馆。资料馆由两个板块组成,展览和影视教育。展览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出一些受害者的实际情况,战后的索赔以及现在的幸存者的生活状况等。在影视教育板块,我们将会放映一些国际会议、国际法庭有关“慰安妇”调查的相关纪实片。这个资料馆正在筹建中,我们争取今年就把它做出来。上海曾经有过150所慰安所,三分之二已被拆除。我们设想过在虹口区东宝兴路“大一沙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建立纪念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纪念馆还未建立,但我们依然在努力,希望保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 作者:□晚报记者朱洁报道
责编:陈桑桑  来源:cctv.com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04日 15:34)
    专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新闻晚报消息: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年轻的她们在被称作“慰安所”的人间地狱里遭受凌辱;60年后,她们已风烛残年,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人在凄苦中辞世。60年来,她们不愿也不敢向身边的人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们痛恨这个名字———“慰安妇”。等不到历史的真相的她们,正在逐渐老去,死去……等到这些历史的见证人都不在了,明天,我们以什么见证历史?
  “给予这些历史见证人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援助,她们不该带着历史孤独地死去!”苏智良呼吁道。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以来,苏智良致力于“慰安妇”研究。9月1日,苏智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他计划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校内成立首个中国“慰安妇”资料馆,并在近2年内保留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
  她们的晚年孤独潦倒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1992年至今,您从事“慰安妇”研究已经13年了,现在尚在人世的“慰安妇”还有多少人?
  苏智良(以下简称苏):在20多万名中国“慰安妇”中,能够熬到日军投降而幸存下来的,人数并不多。从1993年至今,我们共找到100多位原“慰安妇”,但近些年来,她们陆续去世。她们的讲述,还原了曾经不为历史所记载的真相。据我们所知,现在仍然健在并且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原“慰安妇”只有35名,分别生活在北京、上海、山西等9个地方。上海也有两名朝鲜籍的“慰安妇”,她们现在精神上仍很痛苦,并且不愿意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
  记:这些幸存的原“慰安妇”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
  苏:不好,很不好。“二战”中幸免于难的她们,遭受长期残酷的摧残,绝大多数丧失了生育能力,晚年陷入了孤独潦倒的凄凉境地。身体上,她们普遍有慢性病如骨头酸痛、神经痛、哮喘、妇科病等疾病;精神上,她们带着羞愧的心情苟活至今,耻于对别人讲这些经历;经济上,她们没有收入,生活窘迫,无儿无女,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难以维系。在我们调查早期中,曾经听说有一个武汉受害者由于贫病交加,孤身一人,实在无法活下去就卧轨自杀了。去年我去看山西的一名受害者,她住在农村,80多岁了,烧饭、洗衣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完成。她告诉我,她曾不小心摔了一跤,两个多小时后,自己醒来,摸着爬回了自己家,喝完一口水后还要忙着准备自己的晚饭。
  对日索赔,她们很有勇气
  记:你刚才提到在上海有两名朝鲜籍老太太,她们并不愿公开她们曾经的经历,主要原因是什么?
  苏:战争给她们留下的创伤太惨烈了,“慰安妇”的经历使她们遭受了身心巨大的创伤,烙印一生。老太太不愿公开,很大原因是子女不支持。
  记:那些选择“说出过去”的原“慰安妇”,公开经历前后,她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苏:在以前,她们公开身份后,可能会遭到当地人的歧视。已经死去的原“慰安妇”侯冬娥在生前饱受歧视,在她所在的村庄里,大家不叫她真名,称她是“进过炮楼的”,更有人拿她的遭遇当笑话说。一个雨天,她重重摔倒在村口,因为嫌她“不干净”,没人肯过去扶她。这十几年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她们在公开身份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情,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记:你在接触了这些曾经被强迫沦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后,发现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苏:精神上的慰藉和无歧视的经济援助。经济援助可以改善她们的生活现状,而精神上,她们需要的是加害者的道歉和周围人的关心。袁竹林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慰安妇”,她曾哭诉说:“我这一生,全毁在鬼子手里了,我80多了,没有几年能活了,日本政府应该尽快赔偿,我等不及了!”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慰安妇”勇敢站出来进行对日索赔,山西的两起,海南的一起,我国台湾的一起,但是目前都没有结果。
   五年来,国内捐款3万元
  记者:说起经济援助,现在她们能有多少生活补贴?
  苏:对于“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国内起步比较晚,我们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对这些人进行资助。钱不多,给她们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对这些老太太(大概20余名)来说,一个月100元,可以让她们不用为生存而担忧。但问题是,每年研究中心的捐款根本不够支付这些老太太的生活补贴。中心的捐款主要来自海外募集,国内募集的很少,从2000年到去年为止,收到国内捐款1万多元。今年海外援助比较少,相对来说,国内的募捐增多了,现在收到将近2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拒绝了日本“亚洲妇女国民基金”的“帮助”,因为日本政府想通过这个基金会来赔偿。现在基本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抵制这个基金,因为它很暧昧,我给你点钱你就不要再说话,它不是明确地作为认罪以后的赔偿。
  记:除了援助,我们还能为她们做点什么?
  苏:我认为,对这些饱受磨难的老人,应该有制度性的保护与帮助。首先,应该马上确认受害者,然后给予受害者一个制度上的援助,来改善她们的生活。不仅是一般生活费,还有医药健康上的援助;也可以资助她们去打官司,去为她们争得应得的利益。此外,应该有一个国家性重大调查项目,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批人证,随着时间流逝,正在快速消失。比起韩国,我们对“慰安妇”的关注有待提高。在韩国,当地慈善基金会为那些幸存的“慰安妇”建立“老年公寓”,聘请专门的人员来照顾她们,让她们安享晚年。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来关心她们,支援她们。
   首个资料馆将在上海成立
  记:8月8日,日本首家“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在东京开放,在国内有相应的资料馆吗?
  苏:没有。我一直在想,这些老年人走后,明天我们以什么来记忆历史?所以我打算在年内在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家“慰安妇”资料馆。资料馆由两个板块组成,展览和影视教育。展览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出一些受害者的实际情况,战后的索赔以及现在的幸存者的生活状况等。在影视教育板块,我们将会放映一些国际会议、国际法庭有关“慰安妇”调查的相关纪实片。这个资料馆正在筹建中,我们争取今年就把它做出来。上海曾经有过150所慰安所,三分之二已被拆除。我们设想过在虹口区东宝兴路“大一沙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建立纪念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纪念馆还未建立,但我们依然在努力,希望保留上海第一个慰安所,作为历史的见证。 作者:□晚报记者朱洁报道
责编:陈桑桑  来源:cctv.com
8月8日中午香港亚洲电视新闻,以下是文字新闻(繁体字)
日軍在侵佔南京期間,在南京設立四十多家的慰安所。由於當地政府近年要將土地重新規劃發展,大部分都慰安所已被清拆。有南京的學者批評當地政府因為經濟發展,不保留這些日軍侵華罪行的證據。

窗門連外牆打穿了一個洞,剩下一堆瓦礫。這幾幢位於南京利濟巷拆剩一半的兩層平房,就是當年日軍侵佔南京期間最大的慰安所,曾經最少有一百名中國、南韓甚至是日本婦女,在這兒為日本高級軍官提供性服務。

由於這裡位處南京最繁華的市中心商業地段,這裡的樓房每平方米可以賣一萬元人民幣。為配合經濟發展,這些日軍侵華遺址面臨清拆:「南京蠻繁華的一個地方,屬於市中心對吧...拆了翻新不是蠻好的,我感覺得這個慰安所不是很好吧。」「應該保留呀,我們沒有發言權,保留是歷史,教育後人...南京房子貴也不至於這樣,把歷史拆掉也不是好事情。」

有專門研究日軍侵華歷史的學者曾經多次來進行論證,指南京的慰安所遺址只剩下有五、六間,應該好好保存,甚至建成紀念館。他批評政府不應該只顧經濟發展,自己毀滅當年日軍的罪證:「看到這個拆毀前破破爛爛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很不高(興),很不願是這樣子,因為這是南京,甚至是中國和亞洲地區最大的侵華日軍的慰安所。」

由於反對聲音太大,這兒已暫停清拆,但他相信清拆是遲早的事。他又相信,在南京這些慰安所很難可以繼續保存下去,唯一可以做的,希望政府清拆後可以將模型放在紀念館,讓人知道曾經發生過這段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