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中共空軍創於日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2:55:58
中共空軍創於日俘  
解 放 軍 的 空 軍 , 成 立 於 一 九 四 九 年 十 一 月 十 一 日 , 全 部 技 術 人 才 , 都 靠 東 北 航 空 學 校 培 養 出 來 的 五 百 六 十 名 畢 業 生 , 而 這 些 空 軍 元 勳 的  師 , 竟 然 是 日 本 戰 俘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 搶 先 進 入 東 北 的 共 軍 , 搜 羅 到 一 百 多 架 日 軍 飛 機 , 毛 澤 東 決 定 在 東 北 創 建 航 空 學 校 。 二 十 多 年 來 , 共 軍 被 敵 機 炸 得 傷 亡 慘 重 , 只 能 晝 伏 夜 行 。 但 是 有 飛 機 沒 有 人  , 土 八 路 連 中 學 生 也 是 鳳 毛 麟 角 , 學 開 飛 機 正 是 難 於 上 青 天 。
日 本 關 東 軍 第 二 航 空 軍 團 第 四 練 成 大 隊 被 共 軍 一 網 打 盡 , 中 共 東 北 局 書 記 彭 真 把 日 俘 的 隊 長 林 彌 一 郎 等 請 到 瀋 陽 說 : 「 請 協 助 我 們 建 立 一 支 空 軍 。 」 林 彌 大 驚 失 色 說 : 「 可 是 , 我 們 都 是 戰 俘 ! 」 國 際 法 明 文 規 定 , 不 能 利 用 戰 俘 參 與 軍 事 行 動 , 除 戰 犯 外 , 應 依 法 遣 返 。
據 官 史 記 載 中 , 並 無 日 俘 怎 樣 同 意  授 共 軍 的 過 程 紀 錄 , 但 是 林 彌 一 郎 表 明 了 顧 忌 說 : 「 飛 行  官 有 命 令 權 , 學 員 必 須 絕 對 服 從 ; 在 俘 虜 和 勝 利 者 之 間 很 難 做 到 。 」 彭 真 大 權 在 握 : 「 這 沒 有 問 題 , 我 們 給 你 命 令 權 。 」
作 為 翻 譯 的 老 紅 軍 伍 修 權 ( 後 任 外 交 部 副 部 長 ) 當 場 解 下 佩 槍 , 送 給 林 彌 一 郎 。 日 俘 變 為 飛 行 主 任  官 後 , 林 彌 一 郎 立 即 趾 高 氣 揚 , 出 門 見 到 吉 普 車 駛 來 , 即 拉 下 前 座 者 自 己 坐 上 去 。 莫 名 其 妙 的 前 座 者 竟 是 呂 正 操 將 軍 。
日 本  官 有 職 有 權 , 對 學 員 極 嚴 格 要 求 , 但 技 術 高 超 的 日 俘 只 用 十 幾 小 時 飛 行 學 習 , 就  會 共 軍 放 單 飛 。 東 北 航 校  出 共 軍 第 一 批 飛 將 軍 , 王 海 後 任 空 軍 司 令 、 張 積 慧 後 任 空 軍 副 司 令 、 劉 玉 堤 後 任 北 空 司 令 , 他 們 都 是 韓 戰 一 級 戰 鬥 英 雄 。 只 飛 過 幾 十 小 時 噴 氣 式 飛 機 , 就 擊 落 身 經 百 戰 的 美 軍 「 老 鳥 」 , 全 拜 日 本 戰 俘  官 傾 囊 相 授 。

司馬成中共空軍創於日俘  
解 放 軍 的 空 軍 , 成 立 於 一 九 四 九 年 十 一 月 十 一 日 , 全 部 技 術 人 才 , 都 靠 東 北 航 空 學 校 培 養 出 來 的 五 百 六 十 名 畢 業 生 , 而 這 些 空 軍 元 勳 的  師 , 竟 然 是 日 本 戰 俘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 搶 先 進 入 東 北 的 共 軍 , 搜 羅 到 一 百 多 架 日 軍 飛 機 , 毛 澤 東 決 定 在 東 北 創 建 航 空 學 校 。 二 十 多 年 來 , 共 軍 被 敵 機 炸 得 傷 亡 慘 重 , 只 能 晝 伏 夜 行 。 但 是 有 飛 機 沒 有 人  , 土 八 路 連 中 學 生 也 是 鳳 毛 麟 角 , 學 開 飛 機 正 是 難 於 上 青 天 。
日 本 關 東 軍 第 二 航 空 軍 團 第 四 練 成 大 隊 被 共 軍 一 網 打 盡 , 中 共 東 北 局 書 記 彭 真 把 日 俘 的 隊 長 林 彌 一 郎 等 請 到 瀋 陽 說 : 「 請 協 助 我 們 建 立 一 支 空 軍 。 」 林 彌 大 驚 失 色 說 : 「 可 是 , 我 們 都 是 戰 俘 ! 」 國 際 法 明 文 規 定 , 不 能 利 用 戰 俘 參 與 軍 事 行 動 , 除 戰 犯 外 , 應 依 法 遣 返 。
據 官 史 記 載 中 , 並 無 日 俘 怎 樣 同 意  授 共 軍 的 過 程 紀 錄 , 但 是 林 彌 一 郎 表 明 了 顧 忌 說 : 「 飛 行  官 有 命 令 權 , 學 員 必 須 絕 對 服 從 ; 在 俘 虜 和 勝 利 者 之 間 很 難 做 到 。 」 彭 真 大 權 在 握 : 「 這 沒 有 問 題 , 我 們 給 你 命 令 權 。 」
作 為 翻 譯 的 老 紅 軍 伍 修 權 ( 後 任 外 交 部 副 部 長 ) 當 場 解 下 佩 槍 , 送 給 林 彌 一 郎 。 日 俘 變 為 飛 行 主 任  官 後 , 林 彌 一 郎 立 即 趾 高 氣 揚 , 出 門 見 到 吉 普 車 駛 來 , 即 拉 下 前 座 者 自 己 坐 上 去 。 莫 名 其 妙 的 前 座 者 竟 是 呂 正 操 將 軍 。
日 本  官 有 職 有 權 , 對 學 員 極 嚴 格 要 求 , 但 技 術 高 超 的 日 俘 只 用 十 幾 小 時 飛 行 學 習 , 就  會 共 軍 放 單 飛 。 東 北 航 校  出 共 軍 第 一 批 飛 將 軍 , 王 海 後 任 空 軍 司 令 、 張 積 慧 後 任 空 軍 副 司 令 、 劉 玉 堤 後 任 北 空 司 令 , 他 們 都 是 韓 戰 一 級 戰 鬥 英 雄 。 只 飛 過 幾 十 小 時 噴 氣 式 飛 機 , 就 擊 落 身 經 百 戰 的 美 軍 「 老 鳥 」 , 全 拜 日 本 戰 俘  官 傾 囊 相 授 。

司馬成
真的假的 怎么没有出处
[B]以下是引用[I]happyluoer[/I]在2005-9-2 12:32:00的发言:[/B][BR]真的假的 怎么没有出处
当时的飞行员应该是苏联训练的..怀疑文章真实度~
刚开始的确是日本人,还有很多日本技师,坦克也一样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12:47:00的发言:[/B][BR]当时的飞行员应该是苏联训练的..怀疑文章真实度~
东北老航校的教官确实是原日本旧军人,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蒋军、阎西山和共军中也有大量的原日军战俘作为双方的参战人员,直接参加战斗,对于这些日本旧军人来说,他们信仰的国家已经彻底抛弃了他们,他们试图在新的环境中存活下去,当然是不计较为谁服务的,对于接受他们的军队来说,原日本旧军人作战经验丰富,武器使用熟练,战斗力较强,又是俘获过来的,更加好用!如果,朋友你有兴趣可以查查相关资料!
还有八路军的拼刺技术快速提高也得益于我们俘获的原日军教官传授的拼刺技术![em01]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12:47:00的发言:[/B][BR]当时的飞行员应该是苏联训练的..怀疑文章真实度~

   多看看历史书,少玩点网游.
关于飞行员是否日军俘虏训练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听一位我老爷爷朋友说的.当时他们从部队抽调出来加入空军.他们的教官都是苏联人.(那个爷爷据说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曾参加过朝鲜战争.)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14:12:00的发言:[/B][BR]关于飞行员是否日军俘虏训练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听一位我老爷爷朋友说的.当时他们从部队抽调出来加入空军.他们的教官都是苏联人.(那个爷爷据说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曾参加过朝鲜战争.)
呵呵!,你说的是建国后了,共军大量使用原日本旧军人那可是在建立新中国的内战中![em01]
[B]以下是引用[I]type55c[/I]在2005-9-2 14:16:00的发言:[/B][BR])呵呵!,你说的是建国后了,共军大量使用原日本旧军人那可是在建立新中国的内战中![em01]

是建国前..他说是辽沈战役打完.他们部队都入关了..他没跟部队入关.被留下来加如了空军..那时侯偶还小..很多东西都记不住了..当时我老爷爷刚退休..我每天吃完晚饭陪他爬山..那个爷爷每天和我们一起爬..他们都是从部队下来的..有不少共同语言..我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迷恋军事的~
日本人有的也有用!!!!!!!![em01]
多看看历史书,少玩点网游.-----真理!
[em01]
真的,原来的航空知识上关于东北老航校的文章中有记载,从教官到装备都是日本的。
不过使用日本兵,谁都这么干,国民党也干,共产党也干。
老皇历了,有一本书写的就是中国空军的事,那个日本教官叫林弥一郎.
[B]以下是引用[I]商鞅的门徒[/I]在2005-9-2 14:57:00的发言:[/B][BR]老皇历了,有一本书写的就是中国空军的事,那个日本教官叫林弥一郎.

可是有人不信!
东北老航校与日本教官

--------------------------------------------------------------------------------
作者:卫转业 牛锐利

  2001年6月4日,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班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16位年逾古稀的日本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慢步走下飞机,踏上了他们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第二故乡———中国。
  他们是应邀前来参加中国东北老航校建校55周年纪念活动的。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不能不提及东北老航校,她是中国空军成长的摇篮。而在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历史上,也不能不提及为之倾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的300余名日本友人。

惊人之举:让日军战俘当教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境内的日军部队顿时像无头苍蝇,惶惶不可终日。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约200多人,被困在一个叫上汤的小山村,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共产党的军队。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命运由此而改变。
  此时,在沈阳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和自治军参谋长伍修权等都已是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在东北创建一所航空学校。然而,他们想得最多的是航校的教员问题,如果没有教官,办航校就是一句空话。
  这时,司令部报告,在沈阳以东发现了一支日军,组织得很好,全都有武器。据侦察,这正是日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其中有许多资深的飞行员和教官。
  东北人民自治军指挥员们眼前一亮:“我们搞空军有条件了!”
  当夜,东北人民自治军的一支精锐骑兵队,闪电般地向这支日军部队包抄过去。
  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队长林弥一郎率领部属交出了全部武器。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上缴武器是在一种宽松、友好的气氛中完成的。
  回到村子的时候,一队武装整齐的自治军战士走过来和他们握手。后来他们才理解,这就是自治军的对敌政策:放下武器,接受改造,就是朋友。
  然而更多令他们吃惊的事情接踵而来。知道日本人喜欢吃大米,村里的农民代表扛来了一袋袋稻谷,还送来了蔬菜和小鸡。林弥一郎和他的部属都被震动了。此前,处在日本统治时期的中国东北,老百姓吃大米就是“经济犯”,轻则挨打,重则丧命。这些稻谷无疑都是农民留下的稻种。
  过了两三天,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受到了我军驻凤凰城某部司令部的热情接待。
  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了,他们敞开肚皮喝酒、吃菜,饱餐了一顿。林弥一郎一边吃菜一边和某部吴政委攀谈起来:“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日本,总是这样给你们添麻烦,我们也过意不去,是不是找点适当的工作给我们做,我们能干活,自食其力,修路可以,下井挖煤也行。”
  吴政委问:“你们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林弥一郎回答:“有飞行员、机械师,还有飞行部队必需的技术人员,人员齐备。”
  吴政委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两天后,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来到了沈阳。在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里,林弥一郎被请进一间指挥室里。在一张大写字台前,坐着3位衣着简朴的高级将领。
  “我们想请你们协助我们建立一支空军!”东北局书记彭真直截了当地对林弥一郎说。
  林弥一郎吃了一惊:“可是,我们都是战俘!”他审慎地说道,面带难色。
  “这一点,请不要顾虑!”坐在一旁的伍修权说。
  “我们完全相信你!”彭真一副大将风度,落地有声。
  林弥一郎深受感动,“唰”地一下站了起来:“既然贵军如此信任我,我决不退缩,将竭尽全力,只是……”
  彭真看出他有为难之处,便说道:“有何难处,还请大胆讲!”
  “我有几个条件!”
  “请讲!”
  “作为飞行教官有下达命令的权力,这一点在俘虏和胜利者之间很难做到! ”彭真马上回答:“给你这个权力,我们能够做到。”
  “还有,教官和学生之间,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这一点就无法教学!”
  彭真和伍修权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彭真又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你的条件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担任我们的飞行教员,那就要有教员的权利和待遇。”
  “那好吧,我同意来当!我也可以说服我的人帮助你们。”
  彭真一听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会和你们很好地合作的,我们会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的。”
  接着,伍修权又和林弥一郎谈了一些具体问题。经过一番真诚的磋商,彼此间的感情距离也缩小了。林弥一郎看到伍修权身上佩带的一枝小巧玲珑的勃朗宁手枪,心头忽然闪起一个念头。鼓起勇气说:“将军阁下,我还有个小小的请示。”
  “请说好了!”伍修权很有礼貌地说。他早已注意到林弥一郎久久地注视着他的勃朗宁手枪了。
  “我很想,请将军把您的这枝手枪赠给我,也许,我能够更好地说服我的同事们……”说完,林弥一郎的脸红了,他也知道,作为一个战俘,这个要求好像有点过分了。
  不料,伍修权哈哈一笑,向他走过来,用手拍了拍林弥一郎的肩膀,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们谈得很好,我赞赏你的态度坦率,有诚意合作。为了表示对你的诚意,我十分高兴地把我的这枝手枪送给你做个纪念!”说着,伍修权从腰间解下这枝枪,递到林弥一郎的手中,接着说:“要知道,这是一枝非常珍贵的有纪念意义的手枪,它伴随着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林弥一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一动不动地看着伍修权的眼睛,他看到了真诚的友爱。这件事给林弥一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共产党人的坦荡真诚使他深深折服了。
  回到上汤村,林弥一郎把所有的官兵召集起来,宣布了航空队协助八路军培训飞行人员建立空军的事,让大家讨论。林弥一郎原先的信心是不足的,因为他们过去对共产党、人民军队的警惕心理根深蒂固,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扭转过来。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希望参加自治军协助创建空军的人却占了大多数。林弥一郎想,除了热爱飞行,更主要的应该是感受到了共产党的魅力吧。
  就这样,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计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成了我党我军创建第一所航空学校的重要帮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我军俘虏的日籍航空人员。他们都被八路军和睦的官兵关系、与人民群众情同手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主动要求参加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本领。

化敌为友,日本友人送战鹰上蓝天
  1946年3月1日,东北老航校正式成立,教学工作很快展开。然而,开局却充满了“火药味”。
  当时,许多学员都是从各根据地来的抗日青年,亲眼目睹过日本鬼子烧杀掳掠奸淫妇女的法西斯残暴罪行,还有的亲人就是被日本人杀害的。现在却要日本人当教员,心理上接受不了,大家的抵触情绪都很大。
  而有的日籍飞行教官由于过去长期受日本军队法西斯作风的影响,对待学员态度粗暴,更加激化了矛盾。
  航校领导很快发现了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反复教育全校同志一定要分清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一般日本军人的界限,要求大家对参加航校建设的日籍航空技术人员,不能当作战俘看待,而应当当作留用人员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诚恳批评日籍教官,使其认识到法西斯军队的管教方式与革命军队是水火不相容的,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同时,航校还先后任命林弥一郎、黑田正义、平信忠雄、系川正夫、长谷川正等为飞行主任教官。对于教学训练中的问题,校领导经常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把他们当成外人。在生活上对日籍人员给予了力所能及的优待。
  有一次,林弥一郎驾驶一架刚修好的飞机试飞。起飞后,操纵失灵坠地,林弥一郎身负重伤。航校领导大力组织抢救。林弥一郎苏醒后,看到校领导关切地守护在身边,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真是罪过。现在你们这样厚待我,真是受之有愧。”他表示要用自己的技术真心诚意地帮助中国培养航空人员。
  如此一来,教学关系变得融洽了。
  当时航校的学员几乎都是放牛娃出身,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深奥的航空理论了。为此,日籍教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御前喜久三讲授飞行原理和飞机构造有一套妙法:开课前首先领着学员们参观飞机,操纵传动各个陀面、机翼面,说明它们有些什么用途,然后再作手势比喻,伸开双臂比作机翼,翻转手掌比作飞机倾斜并转弯,低头、撅臀就算飞机下降,反之则上升。他还作了许多教学用的实物模型,让学员一看就懂。为使学员对发动机内的油路系统一目了然,他想出了吸烟后把烟吹进发动机内的油路里,看烟从何处冒出,便知道哪条油路是怎么走了。
  飞行训练开始了,无论是学员还是教员,都非常兴奋,大家都在期待着早日飞上蓝天。
  教官内田元五十分认真负责。有一次在起飞线上,他看到一个学员驾驶飞机着陆时,竟在跑道上蹦了三蹦,结果一连几个学员都犯了同样的毛病。他把翻译和学员找来一问,原来,问题出在翻译上。内田元五告诉学员,飞机着陆时应该让前后3个轮子一齐落在跑道上,术语叫做“三点着陆”;这样飞机才能平稳地降落。可是由于翻译人员不懂飞行,不明白“三点着陆”的意思,竟然翻译成着陆时飞机在跑道上蹦三下,于是就出现了“哈蟆蹦”的现象。这个差错让内田元五哭笑不得,只好一个个地把错误的着陆动作纠正过来。
  而林弥一郎则是有名的严厉。张积慧是当时最好的学员之一,但在放单飞的时候,却被林弥一郎卡住了。别人都不理解,林弥一郎说如果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对学员、对中国最大的不负责,对那些技术好的学员,更应该特别严格。在林弥一郎的精心指导下,张积慧又刻苦练了起来。最后的单飞放得非常成功。
  后来,在苏联空军提供喷气式战斗机时,学员们飞过P—51战斗机,便可以直接转入喷气式飞行了。这大大加速了人民空军部队建设的速度,使人民空军的飞行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驾驶米格喷气战斗机去和美国空军驾驶的F—86式喷气战斗机作战,而且打败了他们。

不忘历史,中日友好代代相传
  1954年,日籍人员返回国内。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等因素,他们回到国内后生活都非常艰苦,但不少人仍然怀念着东北老航校的生活,认为在航校的几年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转折点。他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第二祖国” 。
  林弥一郎夫妇带着他们在中国生的三男一女回国后,尽管生活是清苦的,政治上的压力也很大,但他们仍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他忘不了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忘不了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使他们明确了今后人生真谛的中国共产党,忘不了那些曾经和他朝夕相处的中国朋友,忘不了伟大的新生的中国。林弥一郎还给儿子取名叫林新,意思要做中日友好新一代,并送他到中国留学,教育孩子们要和中国世代友好下去。
  为了纪念他们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林弥一郎亲自发起和组织了“航七会”(因为东北老航校于1949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日本友人一直在这里工作至回国,故取“航七会”为名),1977年10月,又进一步组织成立了 “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其目的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中日友好作贡献。一经组织和倡导,参加的人很踊跃,到1990年,会员已有800多人。在日本各地设有7个支部,两个筹委会。一位叫佐渡中义日本友人,当年在老航校当驾驶员。当国民党的飞机要轰炸老航校仅有的几架教练机时,是他开着启动车,不顾生命危险引开了国民党的飞机,保全了老航校的装备。回国后佐渡中义开了一个小工厂,有了一些积蓄。在1997年两次带着330万日元在河北满城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许多日本友人已与世长辞了,但无论是健在的还是故去的,他们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日中友好世代相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16:08:13编辑过]
楼上的别激动,别人也没说啥啊.
又是一个台湾特务写些无谓的东西。国民党的空军是美国支持建立的。而中国共产党的空军是苏联带来质的飞跃
你知道共产党在东北的航校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你爷爷的那位朋友去参训的时候都哪个年代了?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14:12:00的发言:[/B][BR]关于飞行员是否日军俘虏训练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听一位我老爷爷朋友说的.当时他们从部队抽调出来加入空军.他们的教官都是苏联人.(那个爷爷据说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曾参加过朝鲜战争.)
[B]以下是引用[I]yaoyuan7310[/I]在2005-9-2 17:12:00的发言:[/B][BR]你知道共产党在东北的航校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你爷爷的那位朋友去参训的时候都哪个年代了?

哪个年代我不记得了.反正是解放前..因为他说是他们部队都进关了.他却被留在了东北加入了空军..以前有没有日本人我不知道.但他的教官全是苏联人..据他所说他还是第一批入朝的飞行员..
好用就用吗,不花钱又很听话。前苏联还强留了好几万关东军做苦力。
恍然之间想起当年共产党指责阎昔山把投降后的日军集结起来对付共产党的事情。
[B]以下是引用[I]最伟大的民间科学家[/I]在2005-9-2 15:56:00的发言:[/B][BR]东北老航校与日本教官

--------------------------------------------------------------------------------
作者:卫转业 牛锐利

  2001年6月4日,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班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16位年逾古稀的日本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慢步走下飞机,踏上了他们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第二故乡———中国。
  他们是应邀前来参加中国东北老航校建校55周年纪念活动的。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不能不提及东北老航校,她是中国空军成长的摇篮。而在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历史上,也不能不提及为之倾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的300余名日本友人。

惊人之举:让日军战俘当教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境内的日军部队顿时像无头苍蝇,惶惶不可终日。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约200多人,被困在一个叫上汤的小山村,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共产党的军队。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命运由此而改变。
  此时,在沈阳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和自治军参谋长伍修权等都已是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在东北创建一所航空学校。然而,他们想得最多的是航校的教员问题,如果没有教官,办航校就是一句空话。
  这时,司令部报告,在沈阳以东发现了一支日军,组织得很好,全都有武器。据侦察,这正是日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其中有许多资深的飞行员和教官。
  东北人民自治军指挥员们眼前一亮:“我们搞空军有条件了!”
  当夜,东北人民自治军的一支精锐骑兵队,闪电般地向这支日军部队包抄过去。
  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队长林弥一郎率领部属交出了全部武器。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上缴武器是在一种宽松、友好的气氛中完成的。
  回到村子的时候,一队武装整齐的自治军战士走过来和他们握手。后来他们才理解,这就是自治军的对敌政策:放下武器,接受改造,就是朋友。
  然而更多令他们吃惊的事情接踵而来。知道日本人喜欢吃大米,村里的农民代表扛来了一袋袋稻谷,还送来了蔬菜和小鸡。林弥一郎和他的部属都被震动了。此前,处在日本统治时期的中国东北,老百姓吃大米就是“经济犯”,轻则挨打,重则丧命。这些稻谷无疑都是农民留下的稻种。
  过了两三天,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受到了我军驻凤凰城某部司令部的热情接待。
  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了,他们敞开肚皮喝酒、吃菜,饱餐了一顿。林弥一郎一边吃菜一边和某部吴政委攀谈起来:“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日本,总是这样给你们添麻烦,我们也过意不去,是不是找点适当的工作给我们做,我们能干活,自食其力,修路可以,下井挖煤也行。”
  吴政委问:“你们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林弥一郎回答:“有飞行员、机械师,还有飞行部队必需的技术人员,人员齐备。”
  吴政委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两天后,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来到了沈阳。在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里,林弥一郎被请进一间指挥室里。在一张大写字台前,坐着3位衣着简朴的高级将领。
  “我们想请你们协助我们建立一支空军!”东北局书记彭真直截了当地对林弥一郎说。
  林弥一郎吃了一惊:“可是,我们都是战俘!”他审慎地说道,面带难色。
  “这一点,请不要顾虑!”坐在一旁的伍修权说。
  “我们完全相信你!”彭真一副大将风度,落地有声。
  林弥一郎深受感动,“唰”地一下站了起来:“既然贵军如此信任我,我决不退缩,将竭尽全力,只是……”
  彭真看出他有为难之处,便说道:“有何难处,还请大胆讲!”
  “我有几个条件!”
  “请讲!”
  “作为飞行教官有下达命令的权力,这一点在俘虏和胜利者之间很难做到! ”彭真马上回答:“给你这个权力,我们能够做到。”
  “还有,教官和学生之间,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这一点就无法教学!”
  彭真和伍修权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彭真又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你的条件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担任我们的飞行教员,那就要有教员的权利和待遇。”
  “那好吧,我同意来当!我也可以说服我的人帮助你们。”
  彭真一听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会和你们很好地合作的,我们会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的。”
  接着,伍修权又和林弥一郎谈了一些具体问题。经过一番真诚的磋商,彼此间的感情距离也缩小了。林弥一郎看到伍修权身上佩带的一枝小巧玲珑的勃朗宁手枪,心头忽然闪起一个念头。鼓起勇气说:“将军阁下,我还有个小小的请示。”
  “请说好了!”伍修权很有礼貌地说。他早已注意到林弥一郎久久地注视着他的勃朗宁手枪了。
  “我很想,请将军把您的这枝手枪赠给我,也许,我能够更好地说服我的同事们……”说完,林弥一郎的脸红了,他也知道,作为一个战俘,这个要求好像有点过分了。
  不料,伍修权哈哈一笑,向他走过来,用手拍了拍林弥一郎的肩膀,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们谈得很好,我赞赏你的态度坦率,有诚意合作。为了表示对你的诚意,我十分高兴地把我的这枝手枪送给你做个纪念!”说着,伍修权从腰间解下这枝枪,递到林弥一郎的手中,接着说:“要知道,这是一枝非常珍贵的有纪念意义的手枪,它伴随着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林弥一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一动不动地看着伍修权的眼睛,他看到了真诚的友爱。这件事给林弥一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共产党人的坦荡真诚使他深深折服了。
  回到上汤村,林弥一郎把所有的官兵召集起来,宣布了航空队协助八路军培训飞行人员建立空军的事,让大家讨论。林弥一郎原先的信心是不足的,因为他们过去对共产党、人民军队的警惕心理根深蒂固,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扭转过来。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希望参加自治军协助创建空军的人却占了大多数。林弥一郎想,除了热爱飞行,更主要的应该是感受到了共产党的魅力吧。
  就这样,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计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成了我党我军创建第一所航空学校的重要帮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我军俘虏的日籍航空人员。他们都被八路军和睦的官兵关系、与人民群众情同手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主动要求参加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本领。

化敌为友,日本友人送战鹰上蓝天
  1946年3月1日,东北老航校正式成立,教学工作很快展开。然而,开局却充满了“火药味”。
  当时,许多学员都是从各根据地来的抗日青年,亲眼目睹过日本鬼子烧杀掳掠奸淫妇女的法西斯残暴罪行,还有的亲人就是被日本人杀害的。现在却要日本人当教员,心理上接受不了,大家的抵触情绪都很大。
  而有的日籍飞行教官由于过去长期受日本军队法西斯作风的影响,对待学员态度粗暴,更加激化了矛盾。
  航校领导很快发现了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反复教育全校同志一定要分清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一般日本军人的界限,要求大家对参加航校建设的日籍航空技术人员,不能当作战俘看待,而应当当作留用人员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诚恳批评日籍教官,使其认识到法西斯军队的管教方式与革命军队是水火不相容的,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同时,航校还先后任命林弥一郎、黑田正义、平信忠雄、系川正夫、长谷川正等为飞行主任教官。对于教学训练中的问题,校领导经常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把他们当成外人。在生活上对日籍人员给予了力所能及的优待。
  有一次,林弥一郎驾驶一架刚修好的飞机试飞。起飞后,操纵失灵坠地,林弥一郎身负重伤。航校领导大力组织抢救。林弥一郎苏醒后,看到校领导关切地守护在身边,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真是罪过。现在你们这样厚待我,真是受之有愧。”他表示要用自己的技术真心诚意地帮助中国培养航空人员。
  如此一来,教学关系变得融洽了。
  当时航校的学员几乎都是放牛娃出身,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深奥的航空理论了。为此,日籍教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御前喜久三讲授飞行原理和飞机构造有一套妙法:开课前首先领着学员们参观飞机,操纵传动各个陀面、机翼面,说明它们有些什么用途,然后再作手势比喻,伸开双臂比作机翼,翻转手掌比作飞机倾斜并转弯,低头、撅臀就算飞机下降,反之则上升。他还作了许多教学用的实物模型,让学员一看就懂。为使学员对发动机内的油路系统一目了然,他想出了吸烟后把烟吹进发动机内的油路里,看烟从何处冒出,便知道哪条油路是怎么走了。
  飞行训练开始了,无论是学员还是教员,都非常兴奋,大家都在期待着早日飞上蓝天。
  教官内田元五十分认真负责。有一次在起飞线上,他看到一个学员驾驶飞机着陆时,竟在跑道上蹦了三蹦,结果一连几个学员都犯了同样的毛病。他把翻译和学员找来一问,原来,问题出在翻译上。内田元五告诉学员,飞机着陆时应该让前后3个轮子一齐落在跑道上,术语叫做“三点着陆”;这样飞机才能平稳地降落。可是由于翻译人员不懂飞行,不明白“三点着陆”的意思,竟然翻译成着陆时飞机在跑道上蹦三下,于是就出现了“哈蟆蹦”的现象。这个差错让内田元五哭笑不得,只好一个个地把错误的着陆动作纠正过来。
  而林弥一郎则是有名的严厉。张积慧是当时最好的学员之一,但在放单飞的时候,却被林弥一郎卡住了。别人都不理解,林弥一郎说如果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对学员、对中国最大的不负责,对那些技术好的学员,更应该特别严格。在林弥一郎的精心指导下,张积慧又刻苦练了起来。最后的单飞放得非常成功。
  后来,在苏联空军提供喷气式战斗机时,学员们飞过P—51战斗机,便可以直接转入喷气式飞行了。这大大加速了人民空军部队建设的速度,使人民空军的飞行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驾驶米格喷气战斗机去和美国空军驾驶的F—86式喷气战斗机作战,而且打败了他们。

不忘历史,中日友好代代相传
  1954年,日籍人员返回国内。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等因素,他们回到国内后生活都非常艰苦,但不少人仍然怀念着东北老航校的生活,认为在航校的几年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转折点。他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第二祖国” 。
  林弥一郎夫妇带着他们在中国生的三男一女回国后,尽管生活是清苦的,政治上的压力也很大,但他们仍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他忘不了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忘不了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使他们明确了今后人生真谛的中国共产党,忘不了那些曾经和他朝夕相处的中国朋友,忘不了伟大的新生的中国。林弥一郎还给儿子取名叫林新,意思要做中日友好新一代,并送他到中国留学,教育孩子们要和中国世代友好下去。
  为了纪念他们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林弥一郎亲自发起和组织了“航七会”(因为东北老航校于1949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日本友人一直在这里工作至回国,故取“航七会”为名),1977年10月,又进一步组织成立了 “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其目的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中日友好作贡献。一经组织和倡导,参加的人很踊跃,到1990年,会员已有800多人。在日本各地设有7个支部,两个筹委会。一位叫佐渡中义日本友人,当年在老航校当驾驶员。当国民党的飞机要轰炸老航校仅有的几架教练机时,是他开着启动车,不顾生命危险引开了国民党的飞机,保全了老航校的装备。回国后佐渡中义开了一个小工厂,有了一些积蓄。在1997年两次带着330万日元在河北满城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许多日本友人已与世长辞了,但无论是健在的还是故去的,他们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日中友好世代相传。
是真的,好多朝鲜战场的空战英雄就是从那里出来。王海曾经是那里的校长,但那是他成为空战英雄好久以后的事情了。哈哈,做个锦州人自豪的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20:37:01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yaoyuan7310[/I]在2005-9-2 18:59:00的发言:[/B][BR]恍然之间想起当年共产党指责阎昔山把投降后的日军集结起来对付共产党的事情。

我还曾经在一个回忆录里面看到说鬼子投降后,原来的伪军被收编后对他们趾高气扬,让他们很恼火,他们就和八路一起进攻伪军,据说非常勇猛。
哈哈,其实日本人也挺好玩的,按照《菊与刀》里面的记载,日本人要么不投降,如果投降,那就是最好的战俘。
[em01][em01][em05][em05]
这还是新闻吗?
天啊。
23楼的家伙,共产党是用那些技术兵种的技术而已,可从来没让这些人继续上战场去屠杀中国人民,反观阎锡山的十总队,那可是亲自上战场来着.
告诉年轻人一个道理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呵呵
[B]以下是引用[I]dingding211[/I]在2005-9-2 22:29:00的发言:[/B][BR]告诉年轻人一个道理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呵呵

这位老人家看到了不成?呵呵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22:33:00的发言:[/B][BR]呵
这位老人家看到了不成?呵呵

看资料呗,不然上网有什么用?难道只是聊天玩游戏?
[B]以下是引用[I]dingding211[/I]在2005-9-2 22:35:00的发言:[/B][BR]呵
看资料呗,不然上网有什么用?难道只是聊天玩游戏?

资料也有虚的哦...
[B]以下是引用[I]弄月[/I]在2005-9-2 22:37:00的发言:[/B][BR]?
资料也有虚的哦...

所以更要多看才能积累鉴别的能力
[B]以下是引用[I]dingding211[/I]在2005-9-2 22:39:00的发言:[/B][BR].
所以更要多看才能积累鉴别的能力

抱着怀疑的态度看世界..忘了哪个家伙说的拉..[em01]
今天发现大叔比较帅
呵呵,你觉得有区别吗?我觉得都是利用战俘在为打内战做准备。
[B]以下是引用[I]在星辰中[/I]在2005-9-2 21:35:00的发言:[/B][BR]23楼的家伙,共产党是用那些技术兵种的技术而已,可从来没让这些人继续上战场去屠杀中国人民,反观阎锡山的十总队,那可是亲自上战场来着.
到底有多少日军留用人员参加了四野呢?大概不下10万吧。
事情是真的,空军老航校就是这么建立的
利用战俘打内战?区别很大!
不知所謂的老人,不要用點來代替面,不要拿所謂倭俘的一點點幫助來代替倭奴在中華大地上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
就算你說的是真的,也是不可饒恕的!
确有其事!去查《中国空军史》(好像是这个名字,林虎写的)。不少日本教官回国后成了铁杆亲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