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叫板龙永图:图先生,您究竟想帮谁的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49:42
龙永图先生的高论:“中国不必有自己的汽车自主品牌”,见诸报端后并未如笔者所料,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10天以来,两大门户网站,新浪与搜狐仅有跟帖383条和391条,连杜宝良违章罚款关注度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除了陈光祖老先生有一篇驳斥文章,一向活跃在汽车论坛上的众多专家们,则集体失语,企业更是一片沉默,这就使人多少感到有点悲凉。据说龙在广州发表谈话时,台上台下嘉宾满座,专家云集,国内主要企业也多有高层出席,然而,如果不是老部长何光远拍案而起,这个论坛就将成为龙家的一言堂了。

其实,龙永图的这一观点早就有过露骨的表达,去年4月,同样是在广州花都这个地方,也是同样在这个名称的“高层论坛”期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就公开宣称:“中国汽车做世界的车间才好呢!”笔者曾不点名地予以驳斥。在龙永图看来,中国汽车仅仅做世界的“加工厂”还远远不够“全球化”,只有“彻底”到做了人家的“装配车间”,才算真正融合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不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应该把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代表“狭隘国家利益”的部门统统都撤掉,只设立一个“博鳌论坛”,有一个和国际商界握手言欢的地方就够了?

迄今为止,尽管有人内心并不主张中国汽车要有自主品牌,或者自己不打算搞自主品牌,把创建自主品牌的任务推到20年以后,留给子孙后代们去完成,对我们去年以来提出的公开批评暗自腹诽,但还没有人公然宣称不要自主品牌。如此率直地说出自己心中之所想,公开与自主品牌叫板,龙永图当属天下第一人。因为龙永图知道自己非等闲之辈,他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资本。的确,龙永图说出了一些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现在一定有人在为他的言论暗中喝彩。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自主品牌一经中央提倡,就再不容别人发表不同意见了,而是因为有无自主品牌,的确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起码的独立与尊严,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10多万亿元国民总值的政治大国、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象汽车这样涉及国民经济所有领域的产业,没有自主品牌,国家的经济安全都将无法保障,这是一个普通公民都具有的基本常识,作为一位长期位居中央政府要职的高官,龙永图先生不应该不懂吧?“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从其口气中就不难听出龙永图对自主品牌的反感,请龙永图先生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什么而搞自主品牌?只顾企业的现实利益,忽视产业的长远发展,这正是中国汽车二十年来不要自主品牌、淡化自主开发最主要的原因,龙永图现在还鼓吹现实利益至上论,岂不是要继续延误我们自主品牌的建设?当然,在龙先生看来,搞自主品牌其实没有必要,何止是要延缓而已!

论起国际经贸知识,龙永图先生可以给博士生导师当老师,和龙永图理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自然是班门弄斧,但是作为没有品牌的国际市场上的打工仔,我们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在汽车制造行业,做同样一份工作,国际资本仅付中国劳工相当于美国工人二十九分之一、德国工人四十五分之一的工资,不让我们拥有自主品牌,龙永图先生就是这样在经济全球化中给自己的同胞分工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纺织品出口受到最推崇经济全球化的欧美国家严厉制裁,连出口打火机这种小玩意儿,也要生生逼着我们加上一把锁,中国出口的鞋子被烧,中国的家电、手机、汽车都遇到知识产权官司,中国引进的每一个汽车品牌,都要付出极其高昂的技术转让费,龙永图先生眼睁睁地不顾这些现实,硬要把明白揣在怀里,把糊涂拿出来,利用他曾经拥有过的地位和威信,散布什么“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蛊惑人心,龙永图先生究竟想帮谁的忙?

作为在中国外贸领域浸润了30多年的龙永图,长期和国际商界打交道,以强大的国家资源做后盾,营造了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自己也成了一个“泛世界主义者”。现在仅凭他几十年在外贸生涯中积累的丰盛资源,到处都有“高层论坛”等他去发表重复了N 次的“高论”。更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饭食供养他,无论到哪里,都会有国际大商家欢迎他,因此他可以不靠祖国,不靠民族,全心全意地为经济全球化奔走呼叫。但是我们却不行,我们没有个“全球化经济”可依靠,必须依赖这个国家,依靠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必须维护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利益,尽管我们知道这会被龙永图们讥讽为“很狭隘”,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坚持。这是我们和龙永图先生最大的不同点。在这里我们也借用龙永图的话:“历史会证明,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证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程远)龙永图先生的高论:“中国不必有自己的汽车自主品牌”,见诸报端后并未如笔者所料,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10天以来,两大门户网站,新浪与搜狐仅有跟帖383条和391条,连杜宝良违章罚款关注度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除了陈光祖老先生有一篇驳斥文章,一向活跃在汽车论坛上的众多专家们,则集体失语,企业更是一片沉默,这就使人多少感到有点悲凉。据说龙在广州发表谈话时,台上台下嘉宾满座,专家云集,国内主要企业也多有高层出席,然而,如果不是老部长何光远拍案而起,这个论坛就将成为龙家的一言堂了。

其实,龙永图的这一观点早就有过露骨的表达,去年4月,同样是在广州花都这个地方,也是同样在这个名称的“高层论坛”期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就公开宣称:“中国汽车做世界的车间才好呢!”笔者曾不点名地予以驳斥。在龙永图看来,中国汽车仅仅做世界的“加工厂”还远远不够“全球化”,只有“彻底”到做了人家的“装配车间”,才算真正融合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不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应该把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代表“狭隘国家利益”的部门统统都撤掉,只设立一个“博鳌论坛”,有一个和国际商界握手言欢的地方就够了?

迄今为止,尽管有人内心并不主张中国汽车要有自主品牌,或者自己不打算搞自主品牌,把创建自主品牌的任务推到20年以后,留给子孙后代们去完成,对我们去年以来提出的公开批评暗自腹诽,但还没有人公然宣称不要自主品牌。如此率直地说出自己心中之所想,公开与自主品牌叫板,龙永图当属天下第一人。因为龙永图知道自己非等闲之辈,他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资本。的确,龙永图说出了一些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现在一定有人在为他的言论暗中喝彩。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自主品牌一经中央提倡,就再不容别人发表不同意见了,而是因为有无自主品牌,的确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起码的独立与尊严,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10多万亿元国民总值的政治大国、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象汽车这样涉及国民经济所有领域的产业,没有自主品牌,国家的经济安全都将无法保障,这是一个普通公民都具有的基本常识,作为一位长期位居中央政府要职的高官,龙永图先生不应该不懂吧?“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从其口气中就不难听出龙永图对自主品牌的反感,请龙永图先生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什么而搞自主品牌?只顾企业的现实利益,忽视产业的长远发展,这正是中国汽车二十年来不要自主品牌、淡化自主开发最主要的原因,龙永图现在还鼓吹现实利益至上论,岂不是要继续延误我们自主品牌的建设?当然,在龙先生看来,搞自主品牌其实没有必要,何止是要延缓而已!

论起国际经贸知识,龙永图先生可以给博士生导师当老师,和龙永图理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自然是班门弄斧,但是作为没有品牌的国际市场上的打工仔,我们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在汽车制造行业,做同样一份工作,国际资本仅付中国劳工相当于美国工人二十九分之一、德国工人四十五分之一的工资,不让我们拥有自主品牌,龙永图先生就是这样在经济全球化中给自己的同胞分工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纺织品出口受到最推崇经济全球化的欧美国家严厉制裁,连出口打火机这种小玩意儿,也要生生逼着我们加上一把锁,中国出口的鞋子被烧,中国的家电、手机、汽车都遇到知识产权官司,中国引进的每一个汽车品牌,都要付出极其高昂的技术转让费,龙永图先生眼睁睁地不顾这些现实,硬要把明白揣在怀里,把糊涂拿出来,利用他曾经拥有过的地位和威信,散布什么“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蛊惑人心,龙永图先生究竟想帮谁的忙?

作为在中国外贸领域浸润了30多年的龙永图,长期和国际商界打交道,以强大的国家资源做后盾,营造了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自己也成了一个“泛世界主义者”。现在仅凭他几十年在外贸生涯中积累的丰盛资源,到处都有“高层论坛”等他去发表重复了N 次的“高论”。更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饭食供养他,无论到哪里,都会有国际大商家欢迎他,因此他可以不靠祖国,不靠民族,全心全意地为经济全球化奔走呼叫。但是我们却不行,我们没有个“全球化经济”可依靠,必须依赖这个国家,依靠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必须维护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利益,尽管我们知道这会被龙永图们讥讽为“很狭隘”,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坚持。这是我们和龙永图先生最大的不同点。在这里我们也借用龙永图的话:“历史会证明,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证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程远)
希望 大家 多多 评论
能否把龙当时的发言全部贴出来, 我想自己看看
烙铁了。
人家是拿美元的,当然替出钱的人说话。
中国车有了自己的品牌,全世界的其他的汽车生产商就要准备和中国进行血拼了.这又将对世界的经济格局造成很大的影响,估计弄不好又会变成象纺织品一样结果.其实中国政府应该组织起相关厂家和科研力量,运用行政力量对新型燃料驱动车进行研发.避免出现和其他国家在传统汽车领域的竞争,让其他国家去继续这种没落的产业吧.
某些右派一直是这种观点的
中国的新买办阶层
[B]以下是引用[I]snowhole[/I]在2005-9-1 21:01:00的发言:[/B][BR]能否把龙当时的发言全部贴出来, 我想自己看看

另开了个贴,附带各大厂家的观点
该学学韩国了,把汉奸也好好挖掘一下,编成一册,以昭世人。
看到我们的汽车工业(奇瑞,吉利)有一点起色了,他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将“博鳌论坛"关门了吧! 或者换人!
在印度或韩国,如果哪个畜生敢说这种话,它就会立刻下台!!!!

而在中国、、、、、、、、、、、、、、、、、、、、、、



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不能快速提高,就是因为有这些这些自命不凡,自认为是经济全球化专家的人,他们一个个身居要职,家产万贯,子女或在美国,或在日本,一个个也是锦衣玉食。这些人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呢,是外资寡头们的利益,只有这些寡头在中国能赚到钱,他们的这些代言人也就能赚到钱。试想这样的人能支持国产品牌的发展吗?所以,在他们眼里中国不是他们的祖国,而是大市场,是吸引外国人的大市场,也是他们自己大捞一把的大市场。他们已经完全忘了,或者也可能是不愿记得,当年,我们吸引外资的初衷,“师夷长技,以制夷”
惩治政府内部的汉奸才是救国救民之道!
《中华工商时报》:龙永图为何要自废武功
龙永图为何要自废武功

陈雪根

  技术、品牌、资本,是三位一体的,就像阵地、旗帜和武装,如果我们一样都不要,只剩赤手空拳,那我们除了自杀就只好投降了。

  龙永图为何要废了中国汽车业的武功呢?

  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状态下,中国汽车产业怎么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花都汽车论坛上,曾经是W TO谈判主帅的龙永图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今后几年,全球可能只剩下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如果我们能把最后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吸引到中国落户,我认为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自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

  龙永图强调: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我不太相信什么自主品牌,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花过多精力。

  他的理由是:全球化后,只有一个全球生产的企业,你不能说这家汽车厂是美国的,那家厂是日本的;不可能有一个美国的品牌,也不可能有一个日本的品牌,当然不可能有一个完全中国的品牌。

  全球化后,企业的资金来源已经不重要了,中国的银行成为一个合资的大银行后,投资中国企业的资金很难说是哪个国家的投资。因此,任何企业不管它的资金来源如何,只要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只要给中国政府交税,就是好的企业。

  按照龙永图的说法,全球化首先就要化掉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只需与跨国巨头分享全球化的红利就可以了。

  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一

照龙永图的说法,中国汽车工业还搞什么嘛!只要把精力放在拉客上就可以了。

  我们并不否认国际汽车业界有所谓几大几小的格局,中国汽车业要想撬动这个格局,目前确实实力不济。但实力不济不是我们自废武功的理由!相反,正因为我们实力有所不逮,我们才更应该苦练内功。

  汽车业为什么要开放?W TO谈判的时候,我们被告知,开放是为了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而现在龙永图告诉我们,不要竞争了,把场地让给人家吧!我不禁要问:龙永图当初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吗?若是,我们就找到了中国汽车业积弱不振没有脊梁的原因所在。

  中国现在没有实力,不等于永远没有实力,照龙永图的主意,中国就不可能有实力。别说如何卧薪尝胆,就连想头都可以不要了。胸无大志,没有理想的民族怎么可能出人头地呢?但龙永图可以不想,中国的汽车业界并非无人之境,总还有不死心的人在。

  再说,国际汽车业的格局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要有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为什么韩国的汽车业就能够在夹缝中走出自己的生路来呢?

  何光远说: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有20多年,但是通过合资生产所带来的技术知识转化成为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领域里面的能力,需要中国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创新。中国汽车工业要走向国际市场,不仅要有战略的眼光,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龙永图要我们放弃的是阵地。

  二

  品牌是什么?

  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后面是利益。中国产品因为没有品牌,卖不出价格上不了档次的例子数不胜数,龙永图当部长时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现在,龙永图要我们放弃合资条件下通过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的努力,当然这个产品即使叫翠花也没什么意义。

  全球化时代,汽车业的生产确实也是全球化的,一辆汽车的部件可能来自很多国家,但即使如此,品牌也没丧失其民族身份,更没有消失,而是更强化了。即使我们一时还没掌握核心技术,品牌本身也还有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因为它本身也是有价的。

  不同品牌的背后是不同的文化,代表的是不同的价值。如果品牌并不重要,为什么奔驰不改名翠花?宝马不改名虎妞?为什么不用长城、故宫做标志呢?

  全球化,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机遇,是发展壮大自己的机遇而不是取消自己的理由,通过全球化,我们至少有了机会,同外强合作,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把自己的旗帜打出来。

  而龙永图要我们放弃的是旗帜。

  三

  先不论银行合资后,银行贷给企业的资金是否分不清国籍这样的常识性问题,单说资金来源是否重要这样的问题。

  企业对外投资,确实可以不管他的资金来源,因为只要钱是从企业手上往外投的,不管是贷款,是自有资金,还是融来的钱,都可以看做是企业的钱。只要钱进来就好。这恐怕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看法。我也一度这么认为,但事实已经告诉我,且不能那么天真!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要的,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不管钱的来历的。比如,美国人就跟龙永图想得不一样,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美国人就是不要我们的钱。理由:一、这是中国的钱,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此钱难脱政府干系。这是把意识形态加到钱上面了;二、这笔钱进来可能左右美国的能源市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这就足以说明,即使美国那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还是要问一下钱是谁的,它有什么动机,它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否则就可能被人卖了,还忙着给人数钱呢!

  照龙永图的说法,当初我们入世时,也没必要非要坚持50%的合资比例,因为谁的钱都分不清了,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常说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什么叫资本主义?说白了,就是你用谁的钱,得听谁的话。资本是要发言的,是要掌握控制权的,是要得到回报的。我们也有50%的股权,但我们有多大的权利呢?人家老外资本加上知识就把我们给治了,我们除了听话外,别无他途。让外资撒手的惟一可能是,让龙永图去跟他们说:你们的钱都不知是谁的,你干吗要管我们。

  我们可以不管投资来自何方,但也不能像龙永图所说,只要他带来就业,上缴税收就可以了。与外资因为资本和知识获得的利益相比,就业和税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安于现状,那我们就会永远处于下游,永远过一种拾人牙慧仰人鼻息的日子。一旦出现撤资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汽车厂岂不成了一座废墟。(《中华工商时报》)
干脆叫他龙公公吧
打倒龙永图!!!!!!!!!

我怎么像在文革?
癌,中国的癌,
呵呵,给洋人打工上瘾了!!!
悲哀,怎么竟出这样子的鸟人啊。。。。。。。。。给人家打工永远只能拿小钱,也就是湖口的钱
应该把龙永图调回来做书记了,放在外面时间长的会有问题的!
龙某,猪一头!
现在当官的只想着卖身求荣
因为龙这个人脑子有点问题.所以WTO谈判后.就发配到海南了!
要是他很能干,很受中央重视,怎么会去海南弄个什么论坛呢!
估计就是严重的卖国思想被中央发现,所以直接就送到海南去了~~
龙先生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混乱。在同样的场合,他还说过以下的糊话:
[I]国家应该鼓励私人购车,但是应该限制私人用车,而发展公共交通。因为私人轿车是生活高品位的象征。[/I]
估计要是他到西直门立交桥上去说这个话,5秒钟可以成为“烈士”。
[B]以下是引用[I]疯牛病[/I]在2005-9-2 14:15:00的发言:[/B][BR]龙先生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混乱。在同样的场合,他还说过以下的糊话:
[I]国家应该鼓励私人购车,但是应该限制私人用车,而发展公共交通。因为私人轿车是生活高品位的象征。[/I]
估计要是他到西直门立交桥上去说这个话,5秒钟可以成为“烈士”。

这话没什么错,日本的东京,巴西的库里蒂巴,都是采取鼓励私人购车限制私人用车的措施。后者还被联合国评为交通状况良好的模范城市。
买了车不让开干什么使?在家摆着看?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9-2 14:33:00的发言:[/B][BR]。
这话没什么错,日本的东京,巴西的库里蒂巴,都是采取鼓励私人购车限制私人用车的措施。后者还被联合国评为交通状况良好的模范城市。

确实难以理解,兄弟你给解释一下?
[B]以下是引用[I]happygolf[/I]在2005-9-2 14:38:00的发言:[/B][BR]买了车不让开干什么使?在家摆着看?

平时上班下班坐公交,节假日出去玩坐私家车。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9-2 16:53:00的发言:[/B][BR]?
平时上班下班坐公交,节假日出去玩坐私家车。

节假日大家都出门,一样挤啊。
[B]以下是引用[I]dream1977[/I]在2005-9-2 16:21:00的发言:[/B][BR]。
确实难以理解,兄弟你给解释一下?

原因挺简单。
中国人对私人汽车作用的理解,基本是照搬美国经验:城区工作,郊区住宅,上班往返都靠私人汽车。但是美国和中国的条件不同,中国不应该象美国那样发展。从人均土地和能源的角度,中国更接近日本。日本家庭多数是有车的,但是日本每天上班族主要是坐公交,私人车是节假日出游时候用的。特别是东京等大城市更是如此。因为从人均消耗的角度,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比私人汽车要更节约土地和能源。
现在中国汽车还不多,所以美国式的使用方法还有可以存在。如果汽车工业真的要搞自主品牌,要做大,轿车就必然要大众化。土地能源的矛盾立刻就会出现。多买少用就是唯一选择。
看过一个资料,东京的私人汽车日均行驶里程只有北京的1/6。
[B]以下是引用[I]happygolf[/I]在2005-9-2 16:58:00的发言:[/B][BR]。
节假日大家都出门,一样挤啊。

节假日哪里都挤啊。不过偶尔挤总比每天挤好啊。上班路上堵塞,可是心急火燎的。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9-2 17:01:00的发言:[/B][BR]?
原因挺简单。
中国人对私人汽车作用的理解,基本是照搬美国经验:城区工作,郊区住宅,上班往返都靠私人汽车。但是美国和中国的条件不同,中国不应该象美国那样发展。从人均土地和能源的角度,中国更接近日本。日本家庭多数是有车的,但是日本每天上班族主要是坐公交,私人车是节假日出游时候用的。特别是东京等大城市更是如此。因为从人均消耗的角度,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比私人汽车要更节约土地和能源。
现在中国汽车还不多,所以美国式的使用方法还有可以存在。如果汽车工业真的要搞自主品牌,要做大,轿车就必然要大众化。土地能源的矛盾立刻就会出现。多买少用就是唯一选择。
看过一个资料,东京的私人汽车日均行驶里程只有北京的1/6。

嘿嘿,
“多卖少用”才是唯一出路。
多卖,发展民族品牌,开拓国际市场,赚外国人的钱,富裕中国人。
少用,适当鼓励国内汽车消费,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发展,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
我也想不到龙永图会说这种话
简直就是汉奸
我看中国的汽车业培养几个海尔还是很有可能的
顺便升升级...
说实话我早看他不对劲,看他在入世谈判作了那么多妥协,弄得咱们连市场经济地位都没有,整天遭遇反倾销,一定有鬼
楼上的贴图不错啊
原来指望他去抵挡糖衣炮弹的,没想到被腐蚀了。
只要有政策中国汽车做出几个民族品牌还是不成问题的..国内市场就可以将民族汽车做大..做大后在走向世界..例如德国大众..希特勒同学的那句..大众将成为人民的汽车..放在中国绝对适合..
因为龙这个人脑子有点问题.所以WTO谈判后.就发配到海南了!
要是他很能干,很受中央重视,怎么会去海南弄个什么论坛呢!
估计就是严重的卖国思想被中央发现,所以直接就送到海南去了~~
看来很是有些道理啊。
就他这点说话水平,当时是怎么参加世贸组织谈判的,按道理,能参加那样高级别场合,没点老练的手腕是不行的,可现在看起来他也就是一个阳光男孩的水平。真不知道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他到底中了别人多少暗招。
世贸组织谈判?为了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还得再谈一轮.据老龙讲,当初是策略性的放弃这一利益的.
就 那个也叫谈判?
我也向面叔叫板:你那也叫面?怎么比得上凉粉?
发表者: zxbj

我觉得我有必要为中国写点东西了。

  虽然我一向标榜远离政治,对所谓的世界大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失望。但最近的很多很多事情,还是让我觉得有某种东西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厌恶评论,因为评论家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
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很惬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许会因为我说的这些而打了自己的嘴巴。但我还是决定要说,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一个房子里的人要闷死了,你把他叫醒固然很残忍,但,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叫醒,又怎么没有可能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呢?

  我知道,也许我也不能把这座房子建的更好,但希望我说的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启示或者思索,这些启示或者思索中,也许就有建房子的高手呢。

  我今天要说的是,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我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炙。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

  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我不知道具体是那所大学的简称)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用脚趾头想想。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样得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看到那位网友的话真的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今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揉造作的官员作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段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企,股票圈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

  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又是教育,教育,中国教育,被这些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会背几个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政府保护你。记得五年前我就说,中国在进入一个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

  现在我依然说这话。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