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鲜战争几个问题的认识[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53:23
龙战宇

  1997年,在北京出版的《百年潮》创刊号和第2、第3期上,连续发表了关于朝鲜战争的三篇文章。即《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援朝》,《朝鲜停战内幕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该刊第2、第3期卷首语称:这些文章是根据“俄国新近开放的档案”撰写的;“披露的种种内情”,“令人心惊”、“令人扼腕的遗憾”,“有多家报刊转载”。三篇文章中提供的一些资料,有助于审视这一段历史。而要认真地审视历史,必须尽力把握、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搞清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才能给人以正确的启示。现在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政府宣布侵略朝鲜的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实行对台湾的军事占领。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在《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看法是:“毛泽东计划进攻台湾,莫斯科对此态度含混”;“斯大林倾向统一朝鲜”、“中国人意外担责任”;毛泽东没有想到“朝鲜战争会排在了他解放台湾行动的前面”;“如果当初斯大林不是盲目地支持在朝鲜采取行动…中国共产党人也用不了付出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大的代价,就能够解放台湾了”。

  如何看待朝鲜战争和解放台湾的关系我认为首先应该全面分析当时形势。杜鲁门在他上台不久的1947年3月,在国会上发表了一篇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纲领性演说,他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要求包揽全球事务。杜鲁门世界战略的总目标,是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对台湾,杜鲁门政府多次暴露了“出尔反尔”的帝国主义嘴脸。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台湾归还中国之后,仍多次宣布“台湾地位未定”。19
49年8月,美国政府照会国民党,提出“把台湾置于盟国军事管辖之下”。
1950年1月,杜鲁门、艾其逊公开声明美国对台湾“无掠夺的野心”,“不准备使用武装力量干预其现在的局势”。时间相隔五个多月,同一个杜鲁门竟然在宣布侵入朝鲜的同时,再次宣布“台湾地位未定”,派军队占领台湾。对朝鲜,美国十分重视其战略地位,早在1946年,美国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勘察朝鲜之后,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基于这种认识,美国积极扶植在南朝鲜的走狗李承晚,帮助他积极进行向北方进攻的各种战争准备。美国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把侵略朝鲜作为征服中国和亚洲的跳板。

  杜鲁门宣布侵略朝鲜和侵占台湾后,中国领导人当时就正确分析了形势。毛泽东在1950年6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说:“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美国这样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这对于中国和亚洲人民很有利益”。这就表明,中国人民对美国杜鲁门政府的一切欺骗和威胁都保持清醒的头脑。1950年10月初,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中发言时说:“既然美国决定从朝鲜、台湾和越南三个主要方向进攻中国,那我看,我们还是选择朝鲜为好。理由是朝鲜北方多山地,对美军机械化行动不利,便于我军打运动战;而且朝鲜与苏联接壤,也便于我们获得苏联的援助”。这是中国领导人从全局出发对形势任务表明的正确态度。至于请求苏联援助的问题。1949年7月,刘少奇访苏时,曾向苏联试着提出请求出动空军、海军协助解放台湾,当时“斯大林明确表示难以赞同”。而朝鲜从1948年12月起,即要求苏联提供武器援助。1949年3月至4月,又提出多次请求。苏联方面针对南朝鲜的战争威胁,1949年6月认为,“在应付南朝鲜方面进攻的同时,北朝鲜人有必要做反攻准备”。显然北朝鲜提出请求在前,怎么能说“在他们之前”,“中共中央就已经在请斯大林帮助解放台湾了。”

  朝鲜战争时期,西方有人散布“苏联鼓励朝鲜内战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夺取台湾”。这种挑拨中苏关系的蛊惑,当时不会达到任何目的。80年代以来,西方又有不少人制造“朝鲜战争救了蒋介石的命”这种舆论,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为之鼓噪。实际上这不过是给斯大林、毛泽东脸上抹灰,给杜鲁门脸上抹点油彩而已。至于当时如果不爆发朝鲜战争,我国是否能用较小代价解放台湾的问题。这是不可能预定的。1949年9月24日我军进击金门岛,由于缺乏越海登陆作战的条件和经验,遭到惨重损失。这说明即使美军不参战,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内解放台湾,也还不能确定。从杜鲁门在1950年1月宣布不干涉台湾事务后才五个多月就翻脸不认账的情况来看,如当时我军解放台湾,美军不可能放弃武装干涉。现在探讨这个问题,只能搞乱思想,没有实际意义。


  二、志愿军援朝作战,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光辉体现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入朝作战,怎样入朝作战这些问题,本来在正式出版的史籍上已早有说明。在《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援朝》这篇文章中指出:斯大林“渴望这场战争能够顺利地打下去”;1950年8月中旬金日成公开发布命令,要求人民军务必在8月底之前“完成统一朝鲜的神圣使命”;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要求苏驻华大使尽快转告毛泽东:“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推进至三八线”;中共中央10月2日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朝鲜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坚持“这种事要管”的毛泽东“终于也犹豫起来了”;斯大林和周恩来会谈时,由于中方“比较多地谈到了出兵困难的一面”,斯大林激动起来,大声说:“你们的决定就是不想派军队去朝鲜了……”。双方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放弃北朝鲜”。披露这些情况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均必须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上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阵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朝鲜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朝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的历史,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利益把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支援朝鲜人民的斗争,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志愿军入朝参战,是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一起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宣布侵略朝鲜和侵占台湾后,美海军第7舰队立即占领台湾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作战演习;美国空军第13航空队进占台北空军基地;美远东军总部还在台湾设立了名为“驻台考察团”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侵台美军。对于杜鲁门政府的侵略暴行和战争政策,我国在7月初主动部署9个师于中朝边境作反侵略准备,并多次提出抗议和谴责,而杜鲁门仍顽固坚持扩大战争。7月31日,麦克阿瑟跑到台湾,与蒋介石密谈,对蒋作出了进行军事援助的具体保证。从8月27日起一段时间内,美军飞机数十架次不断侵入我国领空,扫射我国东北边境辑安、临江、安东附近地区的建筑物和居民,轰炸机场、车站,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和数十名人员伤亡。极大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纷纷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的斗争。1950年10月,美陆军推进到中朝边境,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麦克阿瑟公然宣称鸭绿江不是中国与朝鲜的国界,也不是美军推进的终点。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杜鲁门政府逼着我们非打不可。

  在党中央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同意见,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别,如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口述由罗申大使转给苏共中央的电报和周恩来与斯大林会谈后10月12日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其中提出“暂缓出兵”的意见等,只是在临战前慎重考虑的正常现象。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党中央的集体决定。中共中央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出兵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有利。这种自觉地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局部服从全局的英雄气概,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斯大林既没有在1950年7月中国部署9个师于中朝边境前发号施令,要求中国出兵,也没有在1950年10月中国提出暂缓出兵时强压中国出兵。我国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整个决策过程中,中苏双方一直是相互协商相互支持的。现在把志愿军援朝作战说成是斯大林“力主”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三、朝鲜停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行和平政策的胜利

  研究和评价朝鲜停战,必须要解决如何正确看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在三篇文章特别是在《朝鲜停战内幕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这篇文章中,多处涉及到这个问题。文章提到苏联,则说斯大林“实行强硬路线”,他表示“打得很好,为什么要停战”提到中国,则认为“毛泽东就是以武力统一中国的”,“希望一战决定朝鲜战争的长短”,“肯定以武力统一朝鲜南方的必要性”、“靠多兵取胜”、“继续打下去对我们有利”;而美国“确定谋求朝鲜停战的方针早于中国方面”;文章还引用苏共中央在斯大林逝世后的一份文件认为:“曾经有过几次实现停战的机会,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错误”;而1953年7月27日实现停战,“不是一种好的选择”,由于在战俘问题上“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损害了新中国的政治形象”。

  朝鲜战争再次证明了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它不但由于地理原因没有遭到战争的大面积破坏,而且通过大量出卖军火,获得1077亿美元的利润。战后五年,通过输出资本,倾销剩余作战物资,掠夺资源等手段,获两千亿美元的利润。到195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分之二。这就决定了杜鲁门政府必须执行侵略和战争政策。据美国公开出版的资料披露:杜鲁门在1950年11月30日一次会议上就扬言“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12月,未装配好的原子弹悄悄地运到了一艘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美国航空母舰上”,“美国飞机还对平壤进行了模拟核袭击”。解密的美国陆军档案中有一份麦克阿瑟的清单:“他估计需要26颗原子弹;同时要求用四枚原子弹轰炸进攻部队,另四枚原子弹袭击空军的重要集结地”。因为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和美国盟国的反对,因为苏联已经拥有核武器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威慑作用,美国才未敢把核武器用于朝鲜战争。

  社会主义国家是热爱和平的,可是帝国主义不会用盘子把和平给我们端过来。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赢得和平。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和有关国家提议谈判多次,都是在战败溃逃时提出的。如1951年1月,我军发动第3次战役,迅速打过三八线时,美国无奈赞成朝鲜停火三人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即所谓“五步方案”,中心内容是先停火后谈判,尔后讨论在朝鲜建立统一“政府”问题,撤退外国军队问题,最后由苏、中、美、英讨论远东问题,包括台湾问题。当时,美军遭到惨败,士气低落;想以停火的时间恢复元气;麦克阿瑟还准备进一步扩大战争;“讨论问题”只是一个圈套,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方案理所当然地受到中朝方面拒绝。

  1951年2月中旬到6月上旬,我军连续组织了第4次战役和第5次战役,使敌人的疯狂反扑未能得逞,粉碎了美军妄图在三八线以北建立新防线的阴谋;激化了敌人队伍中的内部争吵。由于麦克阿瑟把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公开化,杜鲁门在4月11日撤销麦克阿瑟在“联合国军”和远东的一切军职。美国内部反对在朝鲜扩大战争的人增多。5月17日,杜鲁门不得不派人向苏联表示,希望与中国谈判朝鲜停战问题,根据苏联提议,交战双方交换意见,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正式开始。谈判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美国代表妄图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没有夺到的东西;同时发动攻势,迫我让步;并顽固地中断谈判两次。我军粉碎了敌人的细菌战和多次攻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胜利地进行了上甘岭等战役,使敌人不得不恢复谈判。在达成协议准备签字的前夕,南朝鲜李承晚破坏协议;我军发动夏季反击战役,歼敌12万多人,我军在金城前线向前推进9.5公里,把阵地向南扩大240平方公里。迫使美国迅速要求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实现了朝鲜停战。我军以打促谈,用军事斗争促进政治斗争,保证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政策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至于当时决定停战,从政治上看,顺应了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建设。从军事上讲,当时战场上的局部形势虽对我有利,而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艾森豪威尔当上总统后,一方面宣称结束战争以争取美国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积极准备扩大战争。朝鲜停战的实现。捆住了他扩大战争的手脚。在对待战俘问题上,我方及时揭露了美蒋的狰狞面目和血腥罪行,使其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谴责。在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中,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是,对谈判每一步决策,都是由我们党和朝鲜劳动党自主作出的。美军司令官马克·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共产党在朝战中之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迈克·林奇将军也说:“我们在战争中犯了最严重的错误。开始时过低估计了敌人的能力,过高估计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了争取实现停火的谈判时,同样是这些人反而过高估计了敌人的能力,过低估计了我们自己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做出了不必要的妥协”。

  研究历史,当涉及到兄弟党的问题时,必须按照我们党坚持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采取慎重态度。1994年6月俄罗斯领导人把部分前苏联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作为礼物送给了韩国总统;有些前苏联机密档案还被卖给了西方机构。因此,对已解密的前苏联档案必须认真鉴别,不能据此进行随意推论,简单臆测。有些没有公布的领导人的讲话,必须根据其前后一贯的言论比较研究,并且用实践来检验,不能断章取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齐德学:《朝鲜战争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2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4杨凤安、王天成:《驾驭朝鲜战争的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5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引言。
6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东营市社科联原副主席
[em00][em00][em00][em00][em00][em09][em09][em09][em09][em09][em09]龙战宇

  1997年,在北京出版的《百年潮》创刊号和第2、第3期上,连续发表了关于朝鲜战争的三篇文章。即《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援朝》,《朝鲜停战内幕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该刊第2、第3期卷首语称:这些文章是根据“俄国新近开放的档案”撰写的;“披露的种种内情”,“令人心惊”、“令人扼腕的遗憾”,“有多家报刊转载”。三篇文章中提供的一些资料,有助于审视这一段历史。而要认真地审视历史,必须尽力把握、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搞清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才能给人以正确的启示。现在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政府宣布侵略朝鲜的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实行对台湾的军事占领。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在《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看法是:“毛泽东计划进攻台湾,莫斯科对此态度含混”;“斯大林倾向统一朝鲜”、“中国人意外担责任”;毛泽东没有想到“朝鲜战争会排在了他解放台湾行动的前面”;“如果当初斯大林不是盲目地支持在朝鲜采取行动…中国共产党人也用不了付出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大的代价,就能够解放台湾了”。

  如何看待朝鲜战争和解放台湾的关系我认为首先应该全面分析当时形势。杜鲁门在他上台不久的1947年3月,在国会上发表了一篇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纲领性演说,他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要求包揽全球事务。杜鲁门世界战略的总目标,是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对台湾,杜鲁门政府多次暴露了“出尔反尔”的帝国主义嘴脸。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台湾归还中国之后,仍多次宣布“台湾地位未定”。19
49年8月,美国政府照会国民党,提出“把台湾置于盟国军事管辖之下”。
1950年1月,杜鲁门、艾其逊公开声明美国对台湾“无掠夺的野心”,“不准备使用武装力量干预其现在的局势”。时间相隔五个多月,同一个杜鲁门竟然在宣布侵入朝鲜的同时,再次宣布“台湾地位未定”,派军队占领台湾。对朝鲜,美国十分重视其战略地位,早在1946年,美国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勘察朝鲜之后,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基于这种认识,美国积极扶植在南朝鲜的走狗李承晚,帮助他积极进行向北方进攻的各种战争准备。美国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把侵略朝鲜作为征服中国和亚洲的跳板。

  杜鲁门宣布侵略朝鲜和侵占台湾后,中国领导人当时就正确分析了形势。毛泽东在1950年6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说:“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美国这样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这对于中国和亚洲人民很有利益”。这就表明,中国人民对美国杜鲁门政府的一切欺骗和威胁都保持清醒的头脑。1950年10月初,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中发言时说:“既然美国决定从朝鲜、台湾和越南三个主要方向进攻中国,那我看,我们还是选择朝鲜为好。理由是朝鲜北方多山地,对美军机械化行动不利,便于我军打运动战;而且朝鲜与苏联接壤,也便于我们获得苏联的援助”。这是中国领导人从全局出发对形势任务表明的正确态度。至于请求苏联援助的问题。1949年7月,刘少奇访苏时,曾向苏联试着提出请求出动空军、海军协助解放台湾,当时“斯大林明确表示难以赞同”。而朝鲜从1948年12月起,即要求苏联提供武器援助。1949年3月至4月,又提出多次请求。苏联方面针对南朝鲜的战争威胁,1949年6月认为,“在应付南朝鲜方面进攻的同时,北朝鲜人有必要做反攻准备”。显然北朝鲜提出请求在前,怎么能说“在他们之前”,“中共中央就已经在请斯大林帮助解放台湾了。”

  朝鲜战争时期,西方有人散布“苏联鼓励朝鲜内战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夺取台湾”。这种挑拨中苏关系的蛊惑,当时不会达到任何目的。80年代以来,西方又有不少人制造“朝鲜战争救了蒋介石的命”这种舆论,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为之鼓噪。实际上这不过是给斯大林、毛泽东脸上抹灰,给杜鲁门脸上抹点油彩而已。至于当时如果不爆发朝鲜战争,我国是否能用较小代价解放台湾的问题。这是不可能预定的。1949年9月24日我军进击金门岛,由于缺乏越海登陆作战的条件和经验,遭到惨重损失。这说明即使美军不参战,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内解放台湾,也还不能确定。从杜鲁门在1950年1月宣布不干涉台湾事务后才五个多月就翻脸不认账的情况来看,如当时我军解放台湾,美军不可能放弃武装干涉。现在探讨这个问题,只能搞乱思想,没有实际意义。


  二、志愿军援朝作战,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光辉体现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入朝作战,怎样入朝作战这些问题,本来在正式出版的史籍上已早有说明。在《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援朝》这篇文章中指出:斯大林“渴望这场战争能够顺利地打下去”;1950年8月中旬金日成公开发布命令,要求人民军务必在8月底之前“完成统一朝鲜的神圣使命”;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要求苏驻华大使尽快转告毛泽东:“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推进至三八线”;中共中央10月2日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朝鲜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坚持“这种事要管”的毛泽东“终于也犹豫起来了”;斯大林和周恩来会谈时,由于中方“比较多地谈到了出兵困难的一面”,斯大林激动起来,大声说:“你们的决定就是不想派军队去朝鲜了……”。双方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放弃北朝鲜”。披露这些情况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均必须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上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阵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朝鲜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朝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的历史,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利益把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支援朝鲜人民的斗争,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志愿军入朝参战,是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一起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宣布侵略朝鲜和侵占台湾后,美海军第7舰队立即占领台湾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作战演习;美国空军第13航空队进占台北空军基地;美远东军总部还在台湾设立了名为“驻台考察团”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侵台美军。对于杜鲁门政府的侵略暴行和战争政策,我国在7月初主动部署9个师于中朝边境作反侵略准备,并多次提出抗议和谴责,而杜鲁门仍顽固坚持扩大战争。7月31日,麦克阿瑟跑到台湾,与蒋介石密谈,对蒋作出了进行军事援助的具体保证。从8月27日起一段时间内,美军飞机数十架次不断侵入我国领空,扫射我国东北边境辑安、临江、安东附近地区的建筑物和居民,轰炸机场、车站,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和数十名人员伤亡。极大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纷纷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的斗争。1950年10月,美陆军推进到中朝边境,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麦克阿瑟公然宣称鸭绿江不是中国与朝鲜的国界,也不是美军推进的终点。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杜鲁门政府逼着我们非打不可。

  在党中央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同意见,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别,如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口述由罗申大使转给苏共中央的电报和周恩来与斯大林会谈后10月12日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其中提出“暂缓出兵”的意见等,只是在临战前慎重考虑的正常现象。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党中央的集体决定。中共中央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出兵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有利。这种自觉地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局部服从全局的英雄气概,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斯大林既没有在1950年7月中国部署9个师于中朝边境前发号施令,要求中国出兵,也没有在1950年10月中国提出暂缓出兵时强压中国出兵。我国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整个决策过程中,中苏双方一直是相互协商相互支持的。现在把志愿军援朝作战说成是斯大林“力主”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三、朝鲜停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行和平政策的胜利

  研究和评价朝鲜停战,必须要解决如何正确看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在三篇文章特别是在《朝鲜停战内幕来自俄国档案的秘密》这篇文章中,多处涉及到这个问题。文章提到苏联,则说斯大林“实行强硬路线”,他表示“打得很好,为什么要停战”提到中国,则认为“毛泽东就是以武力统一中国的”,“希望一战决定朝鲜战争的长短”,“肯定以武力统一朝鲜南方的必要性”、“靠多兵取胜”、“继续打下去对我们有利”;而美国“确定谋求朝鲜停战的方针早于中国方面”;文章还引用苏共中央在斯大林逝世后的一份文件认为:“曾经有过几次实现停战的机会,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错误”;而1953年7月27日实现停战,“不是一种好的选择”,由于在战俘问题上“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损害了新中国的政治形象”。

  朝鲜战争再次证明了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它不但由于地理原因没有遭到战争的大面积破坏,而且通过大量出卖军火,获得1077亿美元的利润。战后五年,通过输出资本,倾销剩余作战物资,掠夺资源等手段,获两千亿美元的利润。到195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分之二。这就决定了杜鲁门政府必须执行侵略和战争政策。据美国公开出版的资料披露:杜鲁门在1950年11月30日一次会议上就扬言“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12月,未装配好的原子弹悄悄地运到了一艘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美国航空母舰上”,“美国飞机还对平壤进行了模拟核袭击”。解密的美国陆军档案中有一份麦克阿瑟的清单:“他估计需要26颗原子弹;同时要求用四枚原子弹轰炸进攻部队,另四枚原子弹袭击空军的重要集结地”。因为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和美国盟国的反对,因为苏联已经拥有核武器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威慑作用,美国才未敢把核武器用于朝鲜战争。

  社会主义国家是热爱和平的,可是帝国主义不会用盘子把和平给我们端过来。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赢得和平。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和有关国家提议谈判多次,都是在战败溃逃时提出的。如1951年1月,我军发动第3次战役,迅速打过三八线时,美国无奈赞成朝鲜停火三人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即所谓“五步方案”,中心内容是先停火后谈判,尔后讨论在朝鲜建立统一“政府”问题,撤退外国军队问题,最后由苏、中、美、英讨论远东问题,包括台湾问题。当时,美军遭到惨败,士气低落;想以停火的时间恢复元气;麦克阿瑟还准备进一步扩大战争;“讨论问题”只是一个圈套,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方案理所当然地受到中朝方面拒绝。

  1951年2月中旬到6月上旬,我军连续组织了第4次战役和第5次战役,使敌人的疯狂反扑未能得逞,粉碎了美军妄图在三八线以北建立新防线的阴谋;激化了敌人队伍中的内部争吵。由于麦克阿瑟把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公开化,杜鲁门在4月11日撤销麦克阿瑟在“联合国军”和远东的一切军职。美国内部反对在朝鲜扩大战争的人增多。5月17日,杜鲁门不得不派人向苏联表示,希望与中国谈判朝鲜停战问题,根据苏联提议,交战双方交换意见,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正式开始。谈判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美国代表妄图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没有夺到的东西;同时发动攻势,迫我让步;并顽固地中断谈判两次。我军粉碎了敌人的细菌战和多次攻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胜利地进行了上甘岭等战役,使敌人不得不恢复谈判。在达成协议准备签字的前夕,南朝鲜李承晚破坏协议;我军发动夏季反击战役,歼敌12万多人,我军在金城前线向前推进9.5公里,把阵地向南扩大240平方公里。迫使美国迅速要求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实现了朝鲜停战。我军以打促谈,用军事斗争促进政治斗争,保证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政策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至于当时决定停战,从政治上看,顺应了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建设。从军事上讲,当时战场上的局部形势虽对我有利,而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艾森豪威尔当上总统后,一方面宣称结束战争以争取美国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积极准备扩大战争。朝鲜停战的实现。捆住了他扩大战争的手脚。在对待战俘问题上,我方及时揭露了美蒋的狰狞面目和血腥罪行,使其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谴责。在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中,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是,对谈判每一步决策,都是由我们党和朝鲜劳动党自主作出的。美军司令官马克·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共产党在朝战中之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迈克·林奇将军也说:“我们在战争中犯了最严重的错误。开始时过低估计了敌人的能力,过高估计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了争取实现停火的谈判时,同样是这些人反而过高估计了敌人的能力,过低估计了我们自己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做出了不必要的妥协”。

  研究历史,当涉及到兄弟党的问题时,必须按照我们党坚持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采取慎重态度。1994年6月俄罗斯领导人把部分前苏联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作为礼物送给了韩国总统;有些前苏联机密档案还被卖给了西方机构。因此,对已解密的前苏联档案必须认真鉴别,不能据此进行随意推论,简单臆测。有些没有公布的领导人的讲话,必须根据其前后一贯的言论比较研究,并且用实践来检验,不能断章取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齐德学:《朝鲜战争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2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4杨凤安、王天成:《驾驭朝鲜战争的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5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引言。
6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东营市社科联原副主席
[em00][em00][em00][em00][em00][em09][em09][em09][em09][em09][em09]
有什么好争的
所谓什么新观点一点不新
翻翻50年代美国西方的报刊,大把这样的观点
不值一驳
以下是引用xrx在2003-8-9 18:36:00的发言:
有什么好争的
所谓什么新观点一点不新
翻翻50年代美国西方的报刊,大把这样的观点
不值一驳


楼主又没说是新观点~~~
不值一驳。。。?
你那说说你的观点。
就现在的局势看,抗美援朝事亏了。
此一时,彼一时。楼上的,说这样的话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