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印美核協議:印度聘請華盛頓頂尖說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8:48
亞洲時報Ramtanu Maitra/最近報道表明,在與新德里商議之後,印度駐美大使館已聘請華盛頓重量級遊說組織—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Barbour Griffith & Rogers International,縮寫BG&R)當說客。該公司最早下個月就可能開始對美國國會展開遊說活動。而其總裁就是前美國駐印大使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Blackwill)。據該公司網站透露,其客戶還包括“中華民國”(臺灣)。
    布萊克威爾向國務院請辭不久後,於2004年11月就受聘於該公司。他出任BG&R總裁可不只是他的朋友的“善舉”,依筆者之見,這也是為了提高該公司的聲望,使之能在伊拉克、印度以及其他地方拿到更多承包合同。顯然,關鍵時刻已經到來,印度大使館聘請該公關公司遊說美國國會一事不可再拖延。
預計美國國會下個月將討論一項印美核協議,這是印度大使館聘請該公關公司遊說美國國會的原因。7月18日,美國總統布什與來訪的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Manmohan Singh)簽定協定呼籲兩國進行核合作。布什政府表示願意與印度在民用核能方面進行全面合作,而且美國為此將修改國內相關法律政策以及調整國際機制。
    這將不僅確保印度塔拉普爾(Tarapur)核電廠(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幫助印度建成的)TAPP 1和TAPP 2機組的燃料供應,而且還可保證其他受到保護的反應堆的燃料供應。而且布什政府還一反常態,不再反對其他國家(俄羅斯和法國)向印度提供核燃料。
    作為回報,印度同意分階段將民用核設施和軍用核設施分開,並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縮寫IAEA)對自己的民用核設施進行監督,並簽定該機構制定的《附加議定書》。印度還重申了許多現行政策,包括單方面停止核子試驗、努力締結《禁止生產裂變材料條約》(Fissile Material Cut-off Treaty)、不轉讓鈾濃縮以及再加工技術、通過出口管制確保核燃料和技術不外泄、遵守《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issile Test Control Regime)以及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的規則。
    新德里時常宣稱的印美“歷史性”核協議絕對不能說是大功告成。美國國會收到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協議明顯違反了核供應國集團的控制準則。
    國會研究服務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縮寫CRS)的一份報告在談到7月18日美印達成的協定時說,如果協定生效,美國和印度在民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將大幅改變美國對印度的核不擴散政策和行為”。報告暗示,“這種合作還將違反核供應國集團的多邊支持控制原則。這裏要說的是,核供應國集團就是沖著印度的核擴散活動而成立的。”
該報告顯然流露出對上述協議的不滿,國會山也謠傳說該協議將遭到國會兩黨議員的強烈反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國會中佔少數的民主黨將比共和黨更一致地反對該協議。
    放第一槍的不是別人,正是斯特羅布•塔爾博特(Strobe Talbott)。他曾經是親印度的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的貼身助手。他在《耶魯全球》(Yale Global)雜誌7月21日一期上撰文譴責印美達成的上述協定。塔爾博特稱,該協議“對印度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核不擴散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縮寫NPT)而言卻是壞事”。他指出,布什政府輕率地給予印度《核不擴散條約》簽約國的特殊待遇,而得到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回報。他說,在過去7年的大多數時間裏,美國試圖與印度達成協議,使之有更多機會獲得發展民用核能所需的技術,希望借此限制該國的核武器發展計畫,使其遵守它自己宣稱的只想擁有“最低限度的可靠威懾力量”的政策。
    塔爾博特說,印度已獲得的比5個公認的核國家之前所要求的還要多。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這5個公認的核國已表示停止生產用於製造核彈所需的裂變材料;而印度只承諾參加一項將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全面禁止條約—如果真能達成這種條約的話。然而,對布什政府來說,印度方面作出這個很難兌現的承諾顯然就足夠了。
    似乎令一些民主黨人擔憂的是,歷來我行我素的印度和布什政府統治下的美國酷愛採取單邊主義行動:印度當年不顧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極力反對,堅持進行核子試驗;布什政府把聯合國以及自己許多盟友的強烈反對拋諸腦後,執意攻打伊拉克。塔爾博特認為,如果印度版單邊主義與美國版的合而為一,它將損害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權威,並有把《核不擴散條約》這個不完美但有用的機制日益變成廢約的危險。
    在1998年印度的第二輪核爆炸試驗之後,塔爾博特與時任印度外交部長賈斯旺特•辛格(Jaswant Singh)進行長期談判,最終緩解了克林頓政府與印度的關係。塔爾博特明確表示,布什與辛格簽定的協議總體上對《核不擴散條約》和聯合國不利。塔爾博特的話可能代表著美國國會的大多數議員,特別是民主黨議員的立場。
    國會研究服務部的報告說,“觀察家指出,美印在民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可能對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產生廣泛影響,而且可能促使其他供應商,如中國,為它們給巴基斯坦等其他非核國家(正如《核不擴散條約》所定義的)供應核燃料提供理由……《核不擴散條約》中沒有限制印度的核武器發展計畫的措施。印度自己決定停止核子試驗,不過儘管它支持《禁止生產可裂變材料條約》,但仍繼續生產其核武發展計畫所需的裂變材料。
    報告聲稱,從技術角度講,“印度的核武計畫削弱了對民用設施的核監督所能提供的潛在保證。一個關鍵問題是:在沒有全面監督的情況下(也即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每個民用和軍用核設施),印度如何能保證美國的和平核技術不會被用於核武目的。”
然而,報告也承認,印度與巴基斯坦不同,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新德里曾把敏感核技術轉讓給其他非核武器國家。毫無疑問,美國國會中那些支援美印核能合作協議的人會以此據理力爭。
    印美最近除了簽定核能合作協議外,還可能達成軍售交易。有報導說,雙方官員正準備討論美國向印度出售武器的事宜,其涉及的武器包括"宙斯盾"(Aegis)導彈系統、兩栖運輸艦、反潛巡邏機和先進的“愛國者-3"導彈防禦系統。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署署長柯勒(Jeffrey Kohler)下月將訪問新德里,屆時他將與印度方面敲定上述軍售事宜。
    《亞洲時報在線》曾經報導說,印度國防部正商議購買美國退役的“奧斯丁”級(Austin)兩棲船塢運輸艦“特林頓”號(USS Trenton)。“特林頓”號於1971年建造,主要用於長途運輸大量部隊。

    印度海軍也想購買美國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印度一名海軍官員說,該系統可以嚴密監視印度洋的大片海域以及中國船隻和潛艇的活動。這名官員補充說,"宙斯盾"作戰系統可以保護印度海上船隻不受短程和遠端導彈的襲擊。報導稱,此人大力宣導印度購買這種作戰系統。
    不過,由於事關重大,新德里自然不能等閒視之,因此對美國國會展開遊說行動。這就是美國著名公關公司被聘請當印度說客的原因所在。
    印度通過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已聯絡上許多與布什政府有關係的重要人物。毫無疑問,布萊克威爾出任美國駐印度大使的特殊經歷為該公司與印度合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布萊克威爾的親印度和以色列政策很受印度人歡迎。
    布萊克威爾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寫BJP)執政時出任駐德里大使。該黨是反穆斯林、親以色列的政黨。他利用合作打擊伊斯蘭好戰分子的議題拉近了華盛頓與新德里之間的距離。
    就新德里而言,它也認為這是與以色列和美國靠近的決好機會。印度希望華盛頓承認自己作為核大國的既成事實及其在該地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在2001-03年期間,布萊克威爾為幫助印度實現這一目標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除了有布萊克威爾這樣的重要人物外,現任密西西比州州長鮑柏(Haley Barbour)也是該公司的合夥人。鮑柏在1993-96年間擔任共和黨全國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縮寫RNC)主席;1973-1976年間擔任密西西比州共和黨召集人;在擔任共和黨大會主席之前,也即80年代中出任雷根(Reagan)政府的高級政治顧問。
    鮑柏現在是華盛頓頂尖遊說公司之一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他還是集會大廳(Caucus Room)的合夥人之一。這裏要說的是,集會大廳是一間華盛頓餐館,這裏常常舉行政治會議。他是華盛頓傑出的說客,代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微軟(Microsoft)等大公司,這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事實上,鮑柏在華盛頓特區是一名極具影響力的幕後玩家。他於1993年開設國家政策論壇(National Policy Forum,簡寫NPF)。他把該論壇稱為“智庫”,並將其與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相提並論。批評家說,國家政策論壇只是個智庫而已。它聲稱其能影響共和黨的決策,以此來讓一些大公司掏腰包僱用它從事遊說活動。
    華盛頓內幕消息人士指出,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也想得到指定用於伊拉克戰爭的大筆預算。它想抓住巴格達的所有商機是很自然的事。最明顯的新手之一是為此目的成立的新橋策略顧問公司( New Bridge Strategies )。該公司的副主席是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羅傑斯(Ed Rogers)。
    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另一重要人物是拉金(Jennifer Larkin),此人是眾議院保守派別動隊(House Conservative Action Team),如今稱之為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epublican Study Committee)的負責人。該委員會的網站聲稱,它是“國會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共和黨組織”。不過,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另一名官員施裘特(Keith Schuette)幫助創建並管理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該機構代表共和黨的海外利益,並因促使中亞一些國家最近發生“顏色”革命而聞名。
    新橋策略顧問公司的總裁是艾伯(Joe Allbaugh),他常常被稱為總統的“鐵三角”的第三把手,另外兩人分別是卡爾•羅夫(Karl Rove)和凱倫•休斯(Karen Hughes)。艾伯是布什-切尼2000年的全國競選運動負責人。自那時起,他一直以美國聯邦突發災難事件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局長身份為伊拉克重建開展訓練活動。
    總而言之,新德里已決定聘用這些共和黨重量級人物遊說美國國會批准該協議。值得一提的是,共和黨人在國會裏佔絕大多數。這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不過要使印美協議獲得通過仍然困難重重。亞洲時報Ramtanu Maitra/最近報道表明,在與新德里商議之後,印度駐美大使館已聘請華盛頓重量級遊說組織—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Barbour Griffith & Rogers International,縮寫BG&R)當說客。該公司最早下個月就可能開始對美國國會展開遊說活動。而其總裁就是前美國駐印大使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Blackwill)。據該公司網站透露,其客戶還包括“中華民國”(臺灣)。
    布萊克威爾向國務院請辭不久後,於2004年11月就受聘於該公司。他出任BG&R總裁可不只是他的朋友的“善舉”,依筆者之見,這也是為了提高該公司的聲望,使之能在伊拉克、印度以及其他地方拿到更多承包合同。顯然,關鍵時刻已經到來,印度大使館聘請該公關公司遊說美國國會一事不可再拖延。
預計美國國會下個月將討論一項印美核協議,這是印度大使館聘請該公關公司遊說美國國會的原因。7月18日,美國總統布什與來訪的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Manmohan Singh)簽定協定呼籲兩國進行核合作。布什政府表示願意與印度在民用核能方面進行全面合作,而且美國為此將修改國內相關法律政策以及調整國際機制。
    這將不僅確保印度塔拉普爾(Tarapur)核電廠(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幫助印度建成的)TAPP 1和TAPP 2機組的燃料供應,而且還可保證其他受到保護的反應堆的燃料供應。而且布什政府還一反常態,不再反對其他國家(俄羅斯和法國)向印度提供核燃料。
    作為回報,印度同意分階段將民用核設施和軍用核設施分開,並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縮寫IAEA)對自己的民用核設施進行監督,並簽定該機構制定的《附加議定書》。印度還重申了許多現行政策,包括單方面停止核子試驗、努力締結《禁止生產裂變材料條約》(Fissile Material Cut-off Treaty)、不轉讓鈾濃縮以及再加工技術、通過出口管制確保核燃料和技術不外泄、遵守《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issile Test Control Regime)以及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的規則。
    新德里時常宣稱的印美“歷史性”核協議絕對不能說是大功告成。美國國會收到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協議明顯違反了核供應國集團的控制準則。
    國會研究服務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縮寫CRS)的一份報告在談到7月18日美印達成的協定時說,如果協定生效,美國和印度在民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將大幅改變美國對印度的核不擴散政策和行為”。報告暗示,“這種合作還將違反核供應國集團的多邊支持控制原則。這裏要說的是,核供應國集團就是沖著印度的核擴散活動而成立的。”
該報告顯然流露出對上述協議的不滿,國會山也謠傳說該協議將遭到國會兩黨議員的強烈反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國會中佔少數的民主黨將比共和黨更一致地反對該協議。
    放第一槍的不是別人,正是斯特羅布•塔爾博特(Strobe Talbott)。他曾經是親印度的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的貼身助手。他在《耶魯全球》(Yale Global)雜誌7月21日一期上撰文譴責印美達成的上述協定。塔爾博特稱,該協議“對印度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核不擴散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縮寫NPT)而言卻是壞事”。他指出,布什政府輕率地給予印度《核不擴散條約》簽約國的特殊待遇,而得到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回報。他說,在過去7年的大多數時間裏,美國試圖與印度達成協議,使之有更多機會獲得發展民用核能所需的技術,希望借此限制該國的核武器發展計畫,使其遵守它自己宣稱的只想擁有“最低限度的可靠威懾力量”的政策。
    塔爾博特說,印度已獲得的比5個公認的核國家之前所要求的還要多。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這5個公認的核國已表示停止生產用於製造核彈所需的裂變材料;而印度只承諾參加一項將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全面禁止條約—如果真能達成這種條約的話。然而,對布什政府來說,印度方面作出這個很難兌現的承諾顯然就足夠了。
    似乎令一些民主黨人擔憂的是,歷來我行我素的印度和布什政府統治下的美國酷愛採取單邊主義行動:印度當年不顧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極力反對,堅持進行核子試驗;布什政府把聯合國以及自己許多盟友的強烈反對拋諸腦後,執意攻打伊拉克。塔爾博特認為,如果印度版單邊主義與美國版的合而為一,它將損害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權威,並有把《核不擴散條約》這個不完美但有用的機制日益變成廢約的危險。
    在1998年印度的第二輪核爆炸試驗之後,塔爾博特與時任印度外交部長賈斯旺特•辛格(Jaswant Singh)進行長期談判,最終緩解了克林頓政府與印度的關係。塔爾博特明確表示,布什與辛格簽定的協議總體上對《核不擴散條約》和聯合國不利。塔爾博特的話可能代表著美國國會的大多數議員,特別是民主黨議員的立場。
    國會研究服務部的報告說,“觀察家指出,美印在民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可能對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產生廣泛影響,而且可能促使其他供應商,如中國,為它們給巴基斯坦等其他非核國家(正如《核不擴散條約》所定義的)供應核燃料提供理由……《核不擴散條約》中沒有限制印度的核武器發展計畫的措施。印度自己決定停止核子試驗,不過儘管它支持《禁止生產可裂變材料條約》,但仍繼續生產其核武發展計畫所需的裂變材料。
    報告聲稱,從技術角度講,“印度的核武計畫削弱了對民用設施的核監督所能提供的潛在保證。一個關鍵問題是:在沒有全面監督的情況下(也即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每個民用和軍用核設施),印度如何能保證美國的和平核技術不會被用於核武目的。”
然而,報告也承認,印度與巴基斯坦不同,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新德里曾把敏感核技術轉讓給其他非核武器國家。毫無疑問,美國國會中那些支援美印核能合作協議的人會以此據理力爭。
    印美最近除了簽定核能合作協議外,還可能達成軍售交易。有報導說,雙方官員正準備討論美國向印度出售武器的事宜,其涉及的武器包括"宙斯盾"(Aegis)導彈系統、兩栖運輸艦、反潛巡邏機和先進的“愛國者-3"導彈防禦系統。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署署長柯勒(Jeffrey Kohler)下月將訪問新德里,屆時他將與印度方面敲定上述軍售事宜。
    《亞洲時報在線》曾經報導說,印度國防部正商議購買美國退役的“奧斯丁”級(Austin)兩棲船塢運輸艦“特林頓”號(USS Trenton)。“特林頓”號於1971年建造,主要用於長途運輸大量部隊。

    印度海軍也想購買美國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印度一名海軍官員說,該系統可以嚴密監視印度洋的大片海域以及中國船隻和潛艇的活動。這名官員補充說,"宙斯盾"作戰系統可以保護印度海上船隻不受短程和遠端導彈的襲擊。報導稱,此人大力宣導印度購買這種作戰系統。
    不過,由於事關重大,新德里自然不能等閒視之,因此對美國國會展開遊說行動。這就是美國著名公關公司被聘請當印度說客的原因所在。
    印度通過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已聯絡上許多與布什政府有關係的重要人物。毫無疑問,布萊克威爾出任美國駐印度大使的特殊經歷為該公司與印度合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布萊克威爾的親印度和以色列政策很受印度人歡迎。
    布萊克威爾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寫BJP)執政時出任駐德里大使。該黨是反穆斯林、親以色列的政黨。他利用合作打擊伊斯蘭好戰分子的議題拉近了華盛頓與新德里之間的距離。
    就新德里而言,它也認為這是與以色列和美國靠近的決好機會。印度希望華盛頓承認自己作為核大國的既成事實及其在該地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在2001-03年期間,布萊克威爾為幫助印度實現這一目標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除了有布萊克威爾這樣的重要人物外,現任密西西比州州長鮑柏(Haley Barbour)也是該公司的合夥人。鮑柏在1993-96年間擔任共和黨全國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縮寫RNC)主席;1973-1976年間擔任密西西比州共和黨召集人;在擔任共和黨大會主席之前,也即80年代中出任雷根(Reagan)政府的高級政治顧問。
    鮑柏現在是華盛頓頂尖遊說公司之一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他還是集會大廳(Caucus Room)的合夥人之一。這裏要說的是,集會大廳是一間華盛頓餐館,這裏常常舉行政治會議。他是華盛頓傑出的說客,代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微軟(Microsoft)等大公司,這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事實上,鮑柏在華盛頓特區是一名極具影響力的幕後玩家。他於1993年開設國家政策論壇(National Policy Forum,簡寫NPF)。他把該論壇稱為“智庫”,並將其與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相提並論。批評家說,國家政策論壇只是個智庫而已。它聲稱其能影響共和黨的決策,以此來讓一些大公司掏腰包僱用它從事遊說活動。
    華盛頓內幕消息人士指出,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也想得到指定用於伊拉克戰爭的大筆預算。它想抓住巴格達的所有商機是很自然的事。最明顯的新手之一是為此目的成立的新橋策略顧問公司( New Bridge Strategies )。該公司的副主席是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羅傑斯(Ed Rogers)。
    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另一重要人物是拉金(Jennifer Larkin),此人是眾議院保守派別動隊(House Conservative Action Team),如今稱之為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epublican Study Committee)的負責人。該委員會的網站聲稱,它是“國會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共和黨組織”。不過,巴伯•格里菲思•羅傑斯公關公司的另一名官員施裘特(Keith Schuette)幫助創建並管理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該機構代表共和黨的海外利益,並因促使中亞一些國家最近發生“顏色”革命而聞名。
    新橋策略顧問公司的總裁是艾伯(Joe Allbaugh),他常常被稱為總統的“鐵三角”的第三把手,另外兩人分別是卡爾•羅夫(Karl Rove)和凱倫•休斯(Karen Hughes)。艾伯是布什-切尼2000年的全國競選運動負責人。自那時起,他一直以美國聯邦突發災難事件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局長身份為伊拉克重建開展訓練活動。
    總而言之,新德里已決定聘用這些共和黨重量級人物遊說美國國會批准該協議。值得一提的是,共和黨人在國會裏佔絕大多數。這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不過要使印美協議獲得通過仍然困難重重。
好象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