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二战日军常设师团编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0:47:37
作者:MTUD3000
二战中日本陆军常设师团的编制(这些是网上看来的,我转一下,但不负责其准确性)
1:战前的日本陆军常备军一共有十七个师团(称为常设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第一至二十师团(内欠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2: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101-120)。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3:日军要称机械化还差得远,光是有战车不算,还要看其它车辆的配属。日本部队连一般卡车都不多,更不要提其它轮型或履带载具。二战时日军的师团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坦克是按需要临时配置。常设师团的骑兵联队为战车搜索联队,由1个战车大队2个乘车步兵大队1-2个骑兵炮或自走炮中队组成。特设师团的骑兵联队则是清一色的乘车步兵大队称快速打击联队。常设师团为全机械化步兵师团,特设师团则只有所辖的骑兵联队算机械化部队。常设师团的装甲力量来自所属骑兵联队骑兵旅团或战车联队,特设师团一般没有装甲力量。(而后续动员起来的两百多个师团基本上没有机械化力量) 
4:日本陆军在最初结构设计上以师团为最大的独立作战单位[地位相当于我军的集团军],而军则是战区陆军的指挥机构。师团与独立旅团没有固定的规模建制,按照用途分类有作战型与治安型两类(作战型师团主要指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作为日军核心力量的常设师团的基本建制是步兵旅团2个,每个步兵旅团的基本兵力是2个步兵联队,1个师团至少4个步兵联队,战争初期常设师团基本都是4个步兵联队,战争末期一些常设师团的步兵旅团辖5个以上的步兵联队,师团依然只辖2个步兵旅团,但步兵联队数量增加到了10多个。常设师团的配属力量最低配置为师团野炮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最高没有上限。总之,常设师团只有最低基本编制(4个步兵联队加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联队各1)没有统一编制。常设师团的步兵联队从来就没有削减过数量,相反随着战争继续步兵联队的数量还在不断的扩大,常设师团可以分出部分步兵组建其他的特设师团,但本身还会加倍扩充,日军21-30番号内特设师团多数是由独立野战步兵旅团扩充,101-120转现特设师团则是后备役步兵旅团转现役,不管是旅团师团都没有什么标准规模可言,旅团与师团都是战斗群一类的建制,规模大的与规模小的兵力相差10倍都有可能。按规模来看常设师团在1937年兵力都在25000-50000之间,到1945年则是35000-100000,特设师团不算少数几个超级特设师团在1937年为22000(转现师团)-15000人,1945年为35000-9000人(治安师团)。(常设师团是1936年以前非标准建制师团,而且此后再也没有标准过。到战争结束时常设师团兵力更大,第7师团兵力由3万跳到10万,近卫师团从5万跳到了8万,大部分常设师团的兵力都在35000以上,战前各常设师团则是25000-50000人的规模。)
5:1937年日军常设师团的典型编制
  第2师团司令部(仙台)
  歩兵第3旅团指挥部
  歩兵第15旅团指挥部
  4-5个步兵联队
  师团直属骑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野战炮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工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輜重兵第2联队
  (师团的电信兵部队规模不大一般都是大队规模,分别由师  团司令部与工兵联队掌握)
  (常设师团的师团炮兵得到军炮兵加强后可达到2-3个野  战炮兵联队/重炮兵联队的规模)
 
6:日军陆军常设师团本身就相当其他国家军以上作战单位,师团长为中将,旅团为师以上单位,旅团长最少是少将,联队才相当旅级部队联队长为大佐,步兵联队就可以设司令部。按兵力来看日军步兵联队有4000人左右,联队直属炮兵压制火炮4-12门,步兵联队就有独立的步兵,炮兵,反坦克炮部队,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医疗,防疫,化学兵单位,已经具备师与旅的架构,硬说是团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步兵联队是日军的基本独立作战单位,师团为最大独立作战单位。步兵大队不属于独立作战单位,因为步兵大队没有完善的后勤支援部队。步兵联队的步兵单位为3000人左右另外1000人为支援部队。(旅团与师团根本没有标准规模可言,大的旅团有30000多人,最大的师团兵力超过10万,与其他国家的师与旅根本不沾边。)作者:MTUD3000
二战中日本陆军常设师团的编制(这些是网上看来的,我转一下,但不负责其准确性)
1:战前的日本陆军常备军一共有十七个师团(称为常设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第一至二十师团(内欠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2: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101-120)。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3:日军要称机械化还差得远,光是有战车不算,还要看其它车辆的配属。日本部队连一般卡车都不多,更不要提其它轮型或履带载具。二战时日军的师团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坦克是按需要临时配置。常设师团的骑兵联队为战车搜索联队,由1个战车大队2个乘车步兵大队1-2个骑兵炮或自走炮中队组成。特设师团的骑兵联队则是清一色的乘车步兵大队称快速打击联队。常设师团为全机械化步兵师团,特设师团则只有所辖的骑兵联队算机械化部队。常设师团的装甲力量来自所属骑兵联队骑兵旅团或战车联队,特设师团一般没有装甲力量。(而后续动员起来的两百多个师团基本上没有机械化力量) 
4:日本陆军在最初结构设计上以师团为最大的独立作战单位[地位相当于我军的集团军],而军则是战区陆军的指挥机构。师团与独立旅团没有固定的规模建制,按照用途分类有作战型与治安型两类(作战型师团主要指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作为日军核心力量的常设师团的基本建制是步兵旅团2个,每个步兵旅团的基本兵力是2个步兵联队,1个师团至少4个步兵联队,战争初期常设师团基本都是4个步兵联队,战争末期一些常设师团的步兵旅团辖5个以上的步兵联队,师团依然只辖2个步兵旅团,但步兵联队数量增加到了10多个。常设师团的配属力量最低配置为师团野炮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最高没有上限。总之,常设师团只有最低基本编制(4个步兵联队加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联队各1)没有统一编制。常设师团的步兵联队从来就没有削减过数量,相反随着战争继续步兵联队的数量还在不断的扩大,常设师团可以分出部分步兵组建其他的特设师团,但本身还会加倍扩充,日军21-30番号内特设师团多数是由独立野战步兵旅团扩充,101-120转现特设师团则是后备役步兵旅团转现役,不管是旅团师团都没有什么标准规模可言,旅团与师团都是战斗群一类的建制,规模大的与规模小的兵力相差10倍都有可能。按规模来看常设师团在1937年兵力都在25000-50000之间,到1945年则是35000-100000,特设师团不算少数几个超级特设师团在1937年为22000(转现师团)-15000人,1945年为35000-9000人(治安师团)。(常设师团是1936年以前非标准建制师团,而且此后再也没有标准过。到战争结束时常设师团兵力更大,第7师团兵力由3万跳到10万,近卫师团从5万跳到了8万,大部分常设师团的兵力都在35000以上,战前各常设师团则是25000-50000人的规模。)
5:1937年日军常设师团的典型编制
  第2师团司令部(仙台)
  歩兵第3旅团指挥部
  歩兵第15旅团指挥部
  4-5个步兵联队
  师团直属骑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野战炮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工兵第2联队
  师团直属輜重兵第2联队
  (师团的电信兵部队规模不大一般都是大队规模,分别由师  团司令部与工兵联队掌握)
  (常设师团的师团炮兵得到军炮兵加强后可达到2-3个野  战炮兵联队/重炮兵联队的规模)
 
6:日军陆军常设师团本身就相当其他国家军以上作战单位,师团长为中将,旅团为师以上单位,旅团长最少是少将,联队才相当旅级部队联队长为大佐,步兵联队就可以设司令部。按兵力来看日军步兵联队有4000人左右,联队直属炮兵压制火炮4-12门,步兵联队就有独立的步兵,炮兵,反坦克炮部队,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医疗,防疫,化学兵单位,已经具备师与旅的架构,硬说是团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步兵联队是日军的基本独立作战单位,师团为最大独立作战单位。步兵大队不属于独立作战单位,因为步兵大队没有完善的后勤支援部队。步兵联队的步兵单位为3000人左右另外1000人为支援部队。(旅团与师团根本没有标准规模可言,大的旅团有30000多人,最大的师团兵力超过10万,与其他国家的师与旅根本不沾边。)
再转贴一个:30年代国军德械师的编制概况
1: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在协助中国整军建军方面,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他认为中国有这样60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这就是国军30年代60个整编师方案的来源。
2:根据塞克特的《陆军改革建议书》之方案,全国60个师称之为整编师。193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由于此时这10个师的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调整师。(在这10个师中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支部队全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与国军其他师级部队全不相同。)整理师的概念最早提出,所谓整理师是根据1934年12月整军计划分批进行编组,未轮到编组部队根据1932年6月军委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名整理师。这种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信、辎重各1个营、卫生队1个、特务连1个。
3: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
  整编先从中央系和东北军中开始,中央系37个师共186个团,除正在围剿红军的一线部队外,其余部队一律改为四团制的整理师。各军师直属的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则集中进行整训。预定中央系参与整军的135个团中先整编出18个四团制的整理师,再将其余63个团合编为32个团,在此基础上组建8个新编师,新编师基本上以2个整理团合并为1个团。
  东北军18个师54个团计划整军为10个整理师(由原来40个团组成)和2个新编师(由原来8个团组成)。整理师与新编师的差别在于,整理师的各级军官基本还是以原来的各级军官为基础,而新编师则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国家军队。
  至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计20个师,第三期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实际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其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国顾问的训练程度也各有不同,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4: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是一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师辖3个旅,旅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基本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 (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旅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1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三)师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全师总兵力约1.4万人。
5:[补充]
   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各师应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编制和装备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10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
   德式部队中,除了教导总队拥有自己独立的直属重炮部队,其他各德式师都没有师属重炮部队,就以装备最好的第36、第87、第88师为例,也只有1个师属炮兵营而已(在最初的计划中应是1个辖3个营的炮兵团)外加战防炮连和高射炮连各1个。炮兵营下辖3个榴弹炮连,每连装备4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或75毫米博福斯山炮),全营共12门,战防炮连装备4门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高射炮连装备6门20毫米高射炮(高射炮型号较多,主要有瑞士的奥力根(Oerlikon)、丹麦的麦迪森(Madsen)、德国莱茵公司瑞士子公司的索罗通(Solothurn)等)。除了师属炮兵营外,每个步兵团还有迫击炮连和小炮连各1个,迫击炮连装备6门仿制法国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击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小炮连装备6门20毫米索罗通机关炮。
   为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德国顾问建议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独立炮兵旅或炮兵团,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为此组建了一些装备重炮的独立炮兵旅或炮兵团,如装备75毫米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山炮的炮兵第2旅、装备75毫米德制L/29克虏伯(Krupp)野炮的炮兵第六旅。火炮性能最好当属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2 sFH 18萊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0团(1934年采购)和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0 sFH 18 克虏伯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4团(1936年采购)。
   在法肯豪斯将军的强烈要求下,德式师在师通信营的建制内设立一个无线电通信排,配备15瓦无线电台,并在各步兵团团部建立一个配备5瓦无线电台的无线电通信班,构成了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很不错的扫盲贴, 顶一个
ding 我是看的是它们的下场
很好!!!!
主要是想看看他的构成及下场,我特别想知道二鬼子的编制,老人们都讲二鬼子最坏!
小鬼子的师团编制就像一战时西方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