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普京总统治下的俄罗斯向何处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26:33
高岩:普京总统治下的俄罗斯向何处去?

2014-2015年在俄罗斯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尝试过与西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并试图全面整合与西方的关系甚至试图加入欧盟,而从这个阶段起俄罗斯与西方发展紧密的战略欧盟关系的各种尝试都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俄罗斯加紧了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但始终未能作出战略性的转变。在现阶段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我们看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最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前途抉择;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持续了近25年的现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又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而这一次变化将涉及到未来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坚持或消沉,以及俄罗斯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俄罗斯面临的战略选择涉及到俄罗斯在未来将演变成什么国家、是作为世界体系中的普通国家、还是俄罗斯自我定位的大国?此外俄罗斯与美国、欧盟以及与中国的最终关系都将有全新的定位。

一、从个人经历和心理特征看普京总统的政治风格

在理解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治动态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各种决定普京政治行为的一系列个人心理、知识和经验前提;首先普京总统是经历过前苏联辉煌和坠落历程的标准前俄共政府人员、其思想基础和思维模式是同时代俄罗斯人各种观念的汇集,而没有任何新颖的政治和哲学背景。 其次早年普京所受的教育是法律教育、而其成长过程中的职业是情报工作;法律知识和情报工作都是高度实用主义、缺乏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的和职业,一切都是建立在相应的规范制度和程序基础之上,需要对信息的重视以及对相应体系的职业忠诚和信仰。最后普京经历了完整的前苏联衰落和崩溃的最后周期、以及崩溃后俄罗斯的艰难重组,因此尽管怀旧、但普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中去寻找自己的政治模式。

由于普京是前苏联崩溃后真正对俄罗斯进行了统治的第一位领导人,在此之前的叶利钦仅仅是破局者和开拓者,因此普京势必需要为俄罗斯寻找新国家个性和发展方向。而上述的普京的文化、知识、社会和政治背景决定了普京不可能类似于开创俄罗斯早期现代性的彼得大帝、以及接受了西方现代性中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而引导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列宁和斯大林;同时普京也不同于前苏联历届官僚统治者、仅仅满足于控制一个现成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普京缺乏能够缔造全新俄罗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宏观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却具备俄罗斯民族主义、俄罗斯东正教传统以及建立在普京资深情报工作人员经历基础之上的冷静、理性和实用主义,这一切都最终决定了普京的政治理念,因此也决定今天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从而也影响着俄罗斯之外的世界格局。

此外由于政治家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能够影响政治家的内心思维;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大国领导人中,普京是真正具有军人和运动素质的第一人。年轻时期的普京是前苏联克格勃的军官,此外普京还是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和柔道教练,其在柔道上的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切决定了普京的性格中有积极的竞争和优胜意识,善于从对抗中寻求突破。而这些基本特征必然影响普京总统个人在对外和对内政治上的表现。 而密切观察普京总统个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外界已经发现,普京心理特征中最具特点的是他在各种私下活动和公开的政治行动中,经常表现出缺乏危险感、风险感和恐惧感。因此尽管缺乏危险感、风险感和恐惧感的个体,会在需要勇气和行动的战争和对抗过程中表现出特定优势,但在需要理性、平衡以及力量集中的政治和军事领域,缺乏上述心理因素将导致无法对敌方进行冷静和客观的评估,从而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危险。

对普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更重要影响的,是普京在大学法律专业学习后在俄罗斯情报机构工作的经历;这些经验都对普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法律思维和情报工作思维的特点都是一切从现有的客观制度和事实为出发点,摆脱了意识形态和宏大的哲学思维以及政治观念。 各种跨越式的思想突变、以及建立在相应基础之上的革命和变局,都不是情报人员以及法律人员擅长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情报人员和法律人员的思维、判断和行为,都需要建立在绝对客观的事实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前提上,是注重效率和行动的现实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一切都以眼前的实际存在,而不是空想和幻想为行为的前提。

因此普京个人经历对普京政治的最大影响就是他的政治现实主义,以及在对抗过程中绝对依靠实力,而不是依靠妥协和空想的对抗倾向。我们看到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包括对美国、欧盟、北约以及在涉及中国的亚洲安全问题上,包括俄罗斯与印度和越南的关系中,通常表现出对它方的力量和利益缺乏关注,并对其行为包括使用武力的后果缺乏谨慎和畏惧感;因此俄罗斯在对外战略上始终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其象征北极熊的莽撞。这一切均与俄罗斯的大国心理以及普京总统对自己国家和它国利益的认知,俄罗斯传统大国的优势,以及普京总统的个人性格有关。

二、普京政治的兴起、发展、高潮与转折

前苏联轰然解体后、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政治家们一度选择了使用包括西方所建议的休克疗法在内的各种措施,想尽快的摆脱俄罗斯在二十世纪所处的封闭和总体经济的欠发达状态,加入西方主导的现代性世界体系。而事实上当西方也面临着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时,西方不可能给放弃了自己道路的俄罗斯提供有效的新发展方向。尤其是西方不可能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俄罗斯提供全力支持,来帮助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切直接违背西方的根本利益。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先是轻信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友善,随后又在无法从西方获得自己国家真正的战略利益合作后,陷入发展方向上的迷茫和混乱,而这一切构成了普京政治的起点。

因此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俄罗斯最高统治权后,他的后续权力基础直接来源于通过俄罗斯内战和与他国的对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权威;普京先是首先通过镇压车臣分裂主义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对俄罗斯军事力量以及俄罗斯民众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愿望的控制,然后在通过对俄罗斯解体后出现的寡头集团的控制与合作,奠定了自己权力的稳定性。此外普京执政期间全球因中国崛起而出现的经济上升和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帮助俄罗斯缓解了解体后国内经济解体的困境;但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新国家发展方向。

普京总统政治生涯的崛起的关键节点是车臣战争;这场战争帮助他赢得了俄罗斯的民意的支持,普京动用俄罗斯总体的军事力量击败车臣分裂主义之后,俄罗斯公众普遍认为他能够摆脱前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时期所出现的俄罗斯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全面混乱。而近年普京总统在处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尤其是在处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俄罗斯传统民族主义和依托军事力量的强硬,更使普京在俄罗斯公众中的支持率达到了最高点。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普京同样继承了俄罗斯始终把军事力量和领土作为国家政治最高思维的传统;而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也给他带来了相应的局部优势和俄罗斯公众的支持。这也充分证明俄罗斯在共产主义运动失败后,仅仅回归到民族主义和俄罗斯传统政治,完全缺乏全新的国家发展方向。

因此尽管在与乌克兰的冲突过程中,俄罗斯通过切割克里米亚以及通过乌东地区亲俄武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区域大片土地;但俄罗斯在与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最大的损失是启动了西方、尤其是欧盟和德国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经济制裁,而一旦因为西方的经济制裁以及全球性石油天然气价格下滑而导致俄罗斯经济衰退,普京总统治下的俄罗斯将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和国内政治问题。由于俄罗斯与西方政治融合进程的终止,至此俄罗斯融入西方现代性的努力已经完全失败,而这正是前苏联统治精英们放弃了前苏联国家模式和前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公众接受前苏联解体的唯一合法理由。俄罗斯不可能在与西方的对抗过程中转变成为现代国家,因此选择与西方对抗就是选择放弃经济现代化;这意味着俄罗斯前苏联解体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经历过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的全球化变动后的世界体系中,任何国家自我孤立于世界主流体系的前景都十分暗淡;因此当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已经彻底与西方和美国拉开了距离并开展了激烈的战略对峙时;俄罗斯与西方冲突的前景就是从冷战、颜色革命、经济战争、货币战争转向真正的军事冲突。而俄罗斯目前的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现状,都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对西方采取进攻性的战略并赢得冲突;因此现阶段俄罗斯目前所采取的战略选择,只能导致俄罗斯逐步的走向自我封闭与孤立。 而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试图发展的与其他国家有限的战略关系、包括与中国表面上看起来达到了新战略高度的战略伙伴和经济关系,事实上依然十分有限无法取代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从而引导俄罗斯走出目前的困境。

三、普京式的新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欧亚主义将导致俄罗斯走向自我孤立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产生的经济寡头名义上是私人资本,实际上是前苏联国有资本和权贵利益通过私有制的形式转换而来的权贵垄断资本;而普京则与俄罗斯新兴众寡头保持着一种表面上若即若离、实际上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与之前的叶利钦相比,普京拒绝俄罗斯寡头们直接渗入俄罗斯中央集权的政治,但是只要俄罗斯寡头们愿意依附于以普京为代表的最高政治权力,普京就不反对他们依照资本寡头的经济模式去行事,并积累巨额的私人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普京一方面代表着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利益,所以俄罗斯国家利益和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他最重要的政治旗帜。而另一方面其权力的真实基础是俄罗斯寡头和寡头们对俄罗斯现阶段国家社会和经济的控制,以及寡头们对普京和他所代表的政治势力的支持。 普京的这种权力形式和基础以及俄罗斯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一方面有别于同样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式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包括美国华尔街为最高形式的西方金融垄断资本格格不入,而是自成一体的俄罗斯化的权贵资本主义经济。

在现阶段的俄罗斯政治光谱中,普京事实上代表着俄罗斯政治中的现代保守主义;在二十世纪政治激进主义即列宁、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后续的中央集权官僚统治集团即前苏联、以及前苏联解体后的官僚资本新自由主义即叶利钦统治先后终结后,普京的现代保守主义是俄罗斯政治的必然选择。普京的政治保守主义无意继承前苏联的共产主义遗产、也拒绝接受将导致俄罗斯社会和经济全面解体和新寡头全面接管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新自由主义。俄罗斯政治保守主义因此是俄罗斯主义、实用主义以及中央集权传统的综合;而相应的政治行为则是在保守主义与现实主义双重行为准则指导下进行。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东正教以及精英阶层的新自由主义联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当下俄罗斯社会最主流的倾向。

由于未能完成在十九世纪启动的俄罗斯资本主义和相应的现代人文主义,因此俄罗斯在其历史上未能实现现代化以及相应的自由主义。而由前苏联完成的强大国家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又因为前苏联解体而崩溃。 因此现阶段的俄罗斯是部分的自由主义、部分的前苏联集权主义,更多的前现代俄罗斯传统——即东正教、半封建农村村社、沙皇和少数统治精英、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阶级、 以及传承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扩张传统的疆域观念——始终主导着俄罗斯的民族灵魂。

俄罗斯传统的思维结构以及在二十世纪前苏联阶段形成的思维模式,始终强调国家、权力和俄罗斯至上,因此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所赖以建立的个人主义在俄罗斯始终缺位。而个人主义的缺位使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在现代性、以及目前的后现代性既信息时代,都无法真正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在现代性和后现代的历史周期中、人的精神解放和自由程度决定着国家力量的兴衰;因此俄罗斯现阶段的民族主义、集权国家和欧亚传统,以及现代性包括自由主义的贫乏,都使俄罗斯无法顺利加入西方和欧洲大家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

现阶段俄罗斯的国家发展的外部客观环境已经导致俄罗斯无法与西方世界、以及正在兴起的全球经济新核心区域亚太地区进行深度融合,即走全球化的道路。因此2015年起俄罗斯试图立足于自己广袤的国土、以及历史上在俄罗斯周边形成的与俄罗斯有密切的关系的欧亚中小国家,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而目前真实的状况是俄罗斯与西方交恶、对中国狐疑、并缺乏经济力量整合新欧亚联盟,最终导致俄罗斯国家发展走向内向和孤立的新历史周期。

2014年在俄罗斯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尝试过与西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并试图全面整合与西方的关系,甚至试图加入欧盟。而从这一年起俄罗斯与西方发展紧密的战略欧盟关系的各种尝试都已经结束,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关系中始终未能作出战略性的转变,与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新力量建立全新的联盟。多年以来、在对外关系上除了以帝国传统对待前苏联区域国家外,俄罗斯在对美国、欧盟、乌克兰和东欧地区、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上始终是现实主义政治传统;即在以俄罗斯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前提下,分别按照各国与俄罗斯利益的交集和轻重缓急,分别按照伙伴、对手和盟友的关系进行衡量,并依据力量对比关系选择相应的行动。这种现实主义的对外战略行为模式,俄罗斯在所有的大国中执行的最为透彻。

在这一轮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我们看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最重要的俄罗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前途抉择;即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持续了近25年的现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又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而这一次变化将涉及到未来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坚持或消沉,以及俄罗斯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俄罗斯面临的战略选择涉及到俄罗斯在未来将演变成什么国家、是作为世界体系中的普通国家、还是俄罗斯自我定位的大国?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当俄罗斯逐步断裂与欧洲和美国的战略联盟,与此同时始终踟蹰徘徊与中国发展全面性的同盟关系;我们看到俄罗斯目前的选项似乎重回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主义和欧亚主义,而这些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选择并没有使俄罗斯走出当时前现代化的困境。


事实上前苏联解体后至今、俄罗斯当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在世界体系中继续保持大国的地位;因此如果俄罗斯选择加入以西方、包括美国和亚太地区在内的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共同体,俄罗斯将在世界世界体系内转变为一个普通大国;在西方继续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俄罗斯已经不足以成为核心国家。而为了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和文化优越性,俄罗斯的另一种选择强化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以及欧亚同盟主义;既选择延续传统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精神的道路;既在俄罗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东正教信仰、实用主义和俄罗斯领土空间优势这一组传统俄罗斯的国家遗产基础上,整合俄罗斯周边原独联体的国家和传统盟友,试图形成一个类似与传统俄罗斯帝国和前苏联的新俄罗斯大国。

因此自2014年起,面对着内部的经济困境和外部西方和北约对其军事政治压力,俄罗斯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展示出它将在其历史遗产基础上,努力保证俄罗斯大国地位;而只要俄罗斯要坚持自己的传统大国优势地位就势必与西方和美国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也就无法与中国这样的全球体系中的新核心国家发展起全面的战略同盟关系;因此在目前国际体系内坚持成为独立一极的俄罗斯的自我孤立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俄罗斯走向孤立主义的当下选择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完全相反;中国的选择是走向世界、包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美国保持开放,而在有冲突的特定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努力管控分歧、维护和平,让其它领域包括经济市场和文化领域内与西方关联的现代性得以充分的发展,最终逐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而俄罗斯则始终坚持大国传统的疆域控制、权力至上和自我利益至上,而在西方和亚太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体系中,俄罗斯这一大国选择由于缺乏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始终举步维艰。因此俄罗斯走向孤立主义即是俄罗斯的大国战略的主动选择,也是俄罗斯战略地位的客观趋势。

四、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将向何处去?

历史上的俄罗斯国家是亚洲游牧民族、拜占庭式的东正教文明以及前现代性的集权帝国各种要素的混合;与本质上的农业帝国中国相比,俄罗斯的现代化在进程中有更多前现代化障碍因此也更困难。无论是东正教和中央集权的沙俄,还是斯大林式的极权国家,以及前苏联解体后的新自由主义的俄罗斯,本质上都缺乏现代性中核心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因此无法建立与现代性社会相对应的自由市场、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等要素。

俄罗斯的悖论在于其广袤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限制了其它现代化要素的发展;因此俄罗斯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现代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瓶颈限制,而必须有所突破才能使国家获得进步。因此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使俄罗斯自前苏联解体前后,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出口度过了数十年,但却未给俄罗斯带来深刻的现代化,而一旦外部客观环境发生逆转后,俄罗斯的窘态就立即被充分显示出来。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有过三次重大的转折;首先在十九世纪之前、俄罗斯作为欧洲的边陲地区,与西方所发生的现代性运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俄罗斯自己的宗教、中央集权和与疆域空间的关系,又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俄罗斯的现代化,因此俄罗斯的现代化举步维艰。第二次转折是在俄罗斯十月革命之后,整个西方体系对俄罗斯保持着敌视的态度;作为现代性一部分的俄罗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形成威胁,因此前苏联与西方进行了一场数十年的高强度的对抗与冷战。第三次转折则是在1991前苏联崩溃后,俄罗斯转向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从而导致俄罗斯与西方直至2014年间长达25年的相互揣摩与试图合作。

而在这个与西方揣摩与合作的新周期中,俄罗斯始终拒绝放弃自己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和自己独特的文明传统,因此西方与新俄罗斯的磨合并未能并未能导致西方成熟的全球化扩展到俄罗斯,进而使俄罗斯成为西方体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俄罗斯又无力重新恢复前苏联的疆域和影响格局,并在以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建立自己的核心权力和地位。因此在目前的主流世界体系中,俄罗斯事实上已经是尴尬的局外人;既不能加入北约和欧盟与西方和美国形成新的全球主导同盟,也无法重建传统的俄罗斯帝国和前苏联恢复自己的影响圈,此外也没有把握住中国崛起的机遇,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紧密合作建立起一个能够与独立于传统世界权力体系中的新极。

与正在积极寻求加入世界体系,包括与美国和欧洲在都在逐步加强合作发展紧密经济关系的中国相比,俄罗斯更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与传统势力范围,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后收复了被认为是俄罗斯传统领土的克里米亚,从而与乌克兰发生不可和解的冲突。而在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后,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认为是西方和美国,拒绝俄罗斯传统霸权和新大国地位的表现。在乌克兰和其它欧洲问题上,俄罗斯表现出缺乏对现行世界体系与力量平衡的认知;俄罗斯没有深刻意识到它的传统大国地位事实上受到了各种新的限制,二十一世纪大国力量将有许多新的要素构成,而现阶段俄罗斯缺乏这些要素。

现阶段俄罗斯在捍卫自己大国地位时反复强调、并不断向其他国家所展示的是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力量;这种始终将终极的武力作为国家力量的心态,与当代条件下大国力量的复杂构成、尤其是经济和技术以及文化和信息能力在大国力量构成的重要性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俄罗斯目前的大国意识和力量构成,在当下的国际关系中已经显得十分落伍,尽管现阶段俄罗斯的核武器大国基础依然客观有效;但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核武器继续扩散、以及传统核武器被新一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致命武器技术超越时,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将如何维持?

俄罗斯始终希望重建一个以历史俄罗斯最强大时期为标准的新大国,而这个新大国的经济文化和深层思想将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是东正教、俄罗斯民族主义还是源自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在放弃了各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资源之后,俄罗斯唯一能够建立起自己意识形态的传统基础,是东正教的俄罗斯传统、政治现实主义以及历史遗留下、却在不断老化核威慑力量,而这些资源完全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在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全面的科技优势以及全球化主导的现代性条件下,重新崛起成为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与同样坚持民族主义和自己大国发展道路的中国相比,俄罗斯严重缺乏市场经济的各种要素、以及一个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经历过各种艰苦环境考验、并始终有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强悍能力的政治领导集团、来领导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强人普京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与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相比、各自的发展前景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高岩:普京总统治下的俄罗斯向何处去?

2014-2015年在俄罗斯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尝试过与西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并试图全面整合与西方的关系甚至试图加入欧盟,而从这个阶段起俄罗斯与西方发展紧密的战略欧盟关系的各种尝试都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俄罗斯加紧了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但始终未能作出战略性的转变。在现阶段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我们看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最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前途抉择;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持续了近25年的现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又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而这一次变化将涉及到未来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坚持或消沉,以及俄罗斯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俄罗斯面临的战略选择涉及到俄罗斯在未来将演变成什么国家、是作为世界体系中的普通国家、还是俄罗斯自我定位的大国?此外俄罗斯与美国、欧盟以及与中国的最终关系都将有全新的定位。

一、从个人经历和心理特征看普京总统的政治风格

在理解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政治动态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各种决定普京政治行为的一系列个人心理、知识和经验前提;首先普京总统是经历过前苏联辉煌和坠落历程的标准前俄共政府人员、其思想基础和思维模式是同时代俄罗斯人各种观念的汇集,而没有任何新颖的政治和哲学背景。 其次早年普京所受的教育是法律教育、而其成长过程中的职业是情报工作;法律知识和情报工作都是高度实用主义、缺乏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的和职业,一切都是建立在相应的规范制度和程序基础之上,需要对信息的重视以及对相应体系的职业忠诚和信仰。最后普京经历了完整的前苏联衰落和崩溃的最后周期、以及崩溃后俄罗斯的艰难重组,因此尽管怀旧、但普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中去寻找自己的政治模式。

由于普京是前苏联崩溃后真正对俄罗斯进行了统治的第一位领导人,在此之前的叶利钦仅仅是破局者和开拓者,因此普京势必需要为俄罗斯寻找新国家个性和发展方向。而上述的普京的文化、知识、社会和政治背景决定了普京不可能类似于开创俄罗斯早期现代性的彼得大帝、以及接受了西方现代性中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从而引导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列宁和斯大林;同时普京也不同于前苏联历届官僚统治者、仅仅满足于控制一个现成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普京缺乏能够缔造全新俄罗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宏观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却具备俄罗斯民族主义、俄罗斯东正教传统以及建立在普京资深情报工作人员经历基础之上的冷静、理性和实用主义,这一切都最终决定了普京的政治理念,因此也决定今天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从而也影响着俄罗斯之外的世界格局。

此外由于政治家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能够影响政治家的内心思维;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大国领导人中,普京是真正具有军人和运动素质的第一人。年轻时期的普京是前苏联克格勃的军官,此外普京还是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和柔道教练,其在柔道上的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切决定了普京的性格中有积极的竞争和优胜意识,善于从对抗中寻求突破。而这些基本特征必然影响普京总统个人在对外和对内政治上的表现。 而密切观察普京总统个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外界已经发现,普京心理特征中最具特点的是他在各种私下活动和公开的政治行动中,经常表现出缺乏危险感、风险感和恐惧感。因此尽管缺乏危险感、风险感和恐惧感的个体,会在需要勇气和行动的战争和对抗过程中表现出特定优势,但在需要理性、平衡以及力量集中的政治和军事领域,缺乏上述心理因素将导致无法对敌方进行冷静和客观的评估,从而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危险。

对普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更重要影响的,是普京在大学法律专业学习后在俄罗斯情报机构工作的经历;这些经验都对普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法律思维和情报工作思维的特点都是一切从现有的客观制度和事实为出发点,摆脱了意识形态和宏大的哲学思维以及政治观念。 各种跨越式的思想突变、以及建立在相应基础之上的革命和变局,都不是情报人员以及法律人员擅长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情报人员和法律人员的思维、判断和行为,都需要建立在绝对客观的事实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前提上,是注重效率和行动的现实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一切都以眼前的实际存在,而不是空想和幻想为行为的前提。

因此普京个人经历对普京政治的最大影响就是他的政治现实主义,以及在对抗过程中绝对依靠实力,而不是依靠妥协和空想的对抗倾向。我们看到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包括对美国、欧盟、北约以及在涉及中国的亚洲安全问题上,包括俄罗斯与印度和越南的关系中,通常表现出对它方的力量和利益缺乏关注,并对其行为包括使用武力的后果缺乏谨慎和畏惧感;因此俄罗斯在对外战略上始终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其象征北极熊的莽撞。这一切均与俄罗斯的大国心理以及普京总统对自己国家和它国利益的认知,俄罗斯传统大国的优势,以及普京总统的个人性格有关。

二、普京政治的兴起、发展、高潮与转折

前苏联轰然解体后、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政治家们一度选择了使用包括西方所建议的休克疗法在内的各种措施,想尽快的摆脱俄罗斯在二十世纪所处的封闭和总体经济的欠发达状态,加入西方主导的现代性世界体系。而事实上当西方也面临着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时,西方不可能给放弃了自己道路的俄罗斯提供有效的新发展方向。尤其是西方不可能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俄罗斯提供全力支持,来帮助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切直接违背西方的根本利益。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先是轻信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友善,随后又在无法从西方获得自己国家真正的战略利益合作后,陷入发展方向上的迷茫和混乱,而这一切构成了普京政治的起点。

因此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俄罗斯最高统治权后,他的后续权力基础直接来源于通过俄罗斯内战和与他国的对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权威;普京先是首先通过镇压车臣分裂主义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对俄罗斯军事力量以及俄罗斯民众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愿望的控制,然后在通过对俄罗斯解体后出现的寡头集团的控制与合作,奠定了自己权力的稳定性。此外普京执政期间全球因中国崛起而出现的经济上升和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帮助俄罗斯缓解了解体后国内经济解体的困境;但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新国家发展方向。

普京总统政治生涯的崛起的关键节点是车臣战争;这场战争帮助他赢得了俄罗斯的民意的支持,普京动用俄罗斯总体的军事力量击败车臣分裂主义之后,俄罗斯公众普遍认为他能够摆脱前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时期所出现的俄罗斯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全面混乱。而近年普京总统在处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尤其是在处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俄罗斯传统民族主义和依托军事力量的强硬,更使普京在俄罗斯公众中的支持率达到了最高点。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普京同样继承了俄罗斯始终把军事力量和领土作为国家政治最高思维的传统;而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也给他带来了相应的局部优势和俄罗斯公众的支持。这也充分证明俄罗斯在共产主义运动失败后,仅仅回归到民族主义和俄罗斯传统政治,完全缺乏全新的国家发展方向。

因此尽管在与乌克兰的冲突过程中,俄罗斯通过切割克里米亚以及通过乌东地区亲俄武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区域大片土地;但俄罗斯在与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最大的损失是启动了西方、尤其是欧盟和德国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经济制裁,而一旦因为西方的经济制裁以及全球性石油天然气价格下滑而导致俄罗斯经济衰退,普京总统治下的俄罗斯将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和国内政治问题。由于俄罗斯与西方政治融合进程的终止,至此俄罗斯融入西方现代性的努力已经完全失败,而这正是前苏联统治精英们放弃了前苏联国家模式和前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公众接受前苏联解体的唯一合法理由。俄罗斯不可能在与西方的对抗过程中转变成为现代国家,因此选择与西方对抗就是选择放弃经济现代化;这意味着俄罗斯前苏联解体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经历过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的全球化变动后的世界体系中,任何国家自我孤立于世界主流体系的前景都十分暗淡;因此当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已经彻底与西方和美国拉开了距离并开展了激烈的战略对峙时;俄罗斯与西方冲突的前景就是从冷战、颜色革命、经济战争、货币战争转向真正的军事冲突。而俄罗斯目前的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现状,都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对西方采取进攻性的战略并赢得冲突;因此现阶段俄罗斯目前所采取的战略选择,只能导致俄罗斯逐步的走向自我封闭与孤立。 而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试图发展的与其他国家有限的战略关系、包括与中国表面上看起来达到了新战略高度的战略伙伴和经济关系,事实上依然十分有限无法取代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从而引导俄罗斯走出目前的困境。

三、普京式的新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欧亚主义将导致俄罗斯走向自我孤立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产生的经济寡头名义上是私人资本,实际上是前苏联国有资本和权贵利益通过私有制的形式转换而来的权贵垄断资本;而普京则与俄罗斯新兴众寡头保持着一种表面上若即若离、实际上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与之前的叶利钦相比,普京拒绝俄罗斯寡头们直接渗入俄罗斯中央集权的政治,但是只要俄罗斯寡头们愿意依附于以普京为代表的最高政治权力,普京就不反对他们依照资本寡头的经济模式去行事,并积累巨额的私人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普京一方面代表着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利益,所以俄罗斯国家利益和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他最重要的政治旗帜。而另一方面其权力的真实基础是俄罗斯寡头和寡头们对俄罗斯现阶段国家社会和经济的控制,以及寡头们对普京和他所代表的政治势力的支持。 普京的这种权力形式和基础以及俄罗斯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一方面有别于同样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式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包括美国华尔街为最高形式的西方金融垄断资本格格不入,而是自成一体的俄罗斯化的权贵资本主义经济。

在现阶段的俄罗斯政治光谱中,普京事实上代表着俄罗斯政治中的现代保守主义;在二十世纪政治激进主义即列宁、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后续的中央集权官僚统治集团即前苏联、以及前苏联解体后的官僚资本新自由主义即叶利钦统治先后终结后,普京的现代保守主义是俄罗斯政治的必然选择。普京的政治保守主义无意继承前苏联的共产主义遗产、也拒绝接受将导致俄罗斯社会和经济全面解体和新寡头全面接管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新自由主义。俄罗斯政治保守主义因此是俄罗斯主义、实用主义以及中央集权传统的综合;而相应的政治行为则是在保守主义与现实主义双重行为准则指导下进行。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东正教以及精英阶层的新自由主义联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当下俄罗斯社会最主流的倾向。

由于未能完成在十九世纪启动的俄罗斯资本主义和相应的现代人文主义,因此俄罗斯在其历史上未能实现现代化以及相应的自由主义。而由前苏联完成的强大国家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又因为前苏联解体而崩溃。 因此现阶段的俄罗斯是部分的自由主义、部分的前苏联集权主义,更多的前现代俄罗斯传统——即东正教、半封建农村村社、沙皇和少数统治精英、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阶级、 以及传承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扩张传统的疆域观念——始终主导着俄罗斯的民族灵魂。

俄罗斯传统的思维结构以及在二十世纪前苏联阶段形成的思维模式,始终强调国家、权力和俄罗斯至上,因此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所赖以建立的个人主义在俄罗斯始终缺位。而个人主义的缺位使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在现代性、以及目前的后现代性既信息时代,都无法真正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在现代性和后现代的历史周期中、人的精神解放和自由程度决定着国家力量的兴衰;因此俄罗斯现阶段的民族主义、集权国家和欧亚传统,以及现代性包括自由主义的贫乏,都使俄罗斯无法顺利加入西方和欧洲大家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

现阶段俄罗斯的国家发展的外部客观环境已经导致俄罗斯无法与西方世界、以及正在兴起的全球经济新核心区域亚太地区进行深度融合,即走全球化的道路。因此2015年起俄罗斯试图立足于自己广袤的国土、以及历史上在俄罗斯周边形成的与俄罗斯有密切的关系的欧亚中小国家,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而目前真实的状况是俄罗斯与西方交恶、对中国狐疑、并缺乏经济力量整合新欧亚联盟,最终导致俄罗斯国家发展走向内向和孤立的新历史周期。

2014年在俄罗斯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尝试过与西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并试图全面整合与西方的关系,甚至试图加入欧盟。而从这一年起俄罗斯与西方发展紧密的战略欧盟关系的各种尝试都已经结束,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关系中始终未能作出战略性的转变,与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新力量建立全新的联盟。多年以来、在对外关系上除了以帝国传统对待前苏联区域国家外,俄罗斯在对美国、欧盟、乌克兰和东欧地区、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上始终是现实主义政治传统;即在以俄罗斯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前提下,分别按照各国与俄罗斯利益的交集和轻重缓急,分别按照伙伴、对手和盟友的关系进行衡量,并依据力量对比关系选择相应的行动。这种现实主义的对外战略行为模式,俄罗斯在所有的大国中执行的最为透彻。

在这一轮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程中,我们看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最重要的俄罗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前途抉择;即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持续了近25年的现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又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而这一次变化将涉及到未来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坚持或消沉,以及俄罗斯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俄罗斯面临的战略选择涉及到俄罗斯在未来将演变成什么国家、是作为世界体系中的普通国家、还是俄罗斯自我定位的大国?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当俄罗斯逐步断裂与欧洲和美国的战略联盟,与此同时始终踟蹰徘徊与中国发展全面性的同盟关系;我们看到俄罗斯目前的选项似乎重回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主义和欧亚主义,而这些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选择并没有使俄罗斯走出当时前现代化的困境。


事实上前苏联解体后至今、俄罗斯当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在世界体系中继续保持大国的地位;因此如果俄罗斯选择加入以西方、包括美国和亚太地区在内的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共同体,俄罗斯将在世界世界体系内转变为一个普通大国;在西方继续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俄罗斯已经不足以成为核心国家。而为了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和文化优越性,俄罗斯的另一种选择强化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以及欧亚同盟主义;既选择延续传统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精神的道路;既在俄罗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东正教信仰、实用主义和俄罗斯领土空间优势这一组传统俄罗斯的国家遗产基础上,整合俄罗斯周边原独联体的国家和传统盟友,试图形成一个类似与传统俄罗斯帝国和前苏联的新俄罗斯大国。

因此自2014年起,面对着内部的经济困境和外部西方和北约对其军事政治压力,俄罗斯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展示出它将在其历史遗产基础上,努力保证俄罗斯大国地位;而只要俄罗斯要坚持自己的传统大国优势地位就势必与西方和美国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也就无法与中国这样的全球体系中的新核心国家发展起全面的战略同盟关系;因此在目前国际体系内坚持成为独立一极的俄罗斯的自我孤立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俄罗斯走向孤立主义的当下选择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完全相反;中国的选择是走向世界、包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美国保持开放,而在有冲突的特定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努力管控分歧、维护和平,让其它领域包括经济市场和文化领域内与西方关联的现代性得以充分的发展,最终逐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而俄罗斯则始终坚持大国传统的疆域控制、权力至上和自我利益至上,而在西方和亚太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体系中,俄罗斯这一大国选择由于缺乏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始终举步维艰。因此俄罗斯走向孤立主义即是俄罗斯的大国战略的主动选择,也是俄罗斯战略地位的客观趋势。

四、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将向何处去?

历史上的俄罗斯国家是亚洲游牧民族、拜占庭式的东正教文明以及前现代性的集权帝国各种要素的混合;与本质上的农业帝国中国相比,俄罗斯的现代化在进程中有更多前现代化障碍因此也更困难。无论是东正教和中央集权的沙俄,还是斯大林式的极权国家,以及前苏联解体后的新自由主义的俄罗斯,本质上都缺乏现代性中核心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因此无法建立与现代性社会相对应的自由市场、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等要素。

俄罗斯的悖论在于其广袤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限制了其它现代化要素的发展;因此俄罗斯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现代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瓶颈限制,而必须有所突破才能使国家获得进步。因此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使俄罗斯自前苏联解体前后,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出口度过了数十年,但却未给俄罗斯带来深刻的现代化,而一旦外部客观环境发生逆转后,俄罗斯的窘态就立即被充分显示出来。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有过三次重大的转折;首先在十九世纪之前、俄罗斯作为欧洲的边陲地区,与西方所发生的现代性运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俄罗斯自己的宗教、中央集权和与疆域空间的关系,又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俄罗斯的现代化,因此俄罗斯的现代化举步维艰。第二次转折是在俄罗斯十月革命之后,整个西方体系对俄罗斯保持着敌视的态度;作为现代性一部分的俄罗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形成威胁,因此前苏联与西方进行了一场数十年的高强度的对抗与冷战。第三次转折则是在1991前苏联崩溃后,俄罗斯转向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从而导致俄罗斯与西方直至2014年间长达25年的相互揣摩与试图合作。

而在这个与西方揣摩与合作的新周期中,俄罗斯始终拒绝放弃自己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和自己独特的文明传统,因此西方与新俄罗斯的磨合并未能并未能导致西方成熟的全球化扩展到俄罗斯,进而使俄罗斯成为西方体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俄罗斯又无力重新恢复前苏联的疆域和影响格局,并在以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建立自己的核心权力和地位。因此在目前的主流世界体系中,俄罗斯事实上已经是尴尬的局外人;既不能加入北约和欧盟与西方和美国形成新的全球主导同盟,也无法重建传统的俄罗斯帝国和前苏联恢复自己的影响圈,此外也没有把握住中国崛起的机遇,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紧密合作建立起一个能够与独立于传统世界权力体系中的新极。

与正在积极寻求加入世界体系,包括与美国和欧洲在都在逐步加强合作发展紧密经济关系的中国相比,俄罗斯更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与传统势力范围,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后收复了被认为是俄罗斯传统领土的克里米亚,从而与乌克兰发生不可和解的冲突。而在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后,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认为是西方和美国,拒绝俄罗斯传统霸权和新大国地位的表现。在乌克兰和其它欧洲问题上,俄罗斯表现出缺乏对现行世界体系与力量平衡的认知;俄罗斯没有深刻意识到它的传统大国地位事实上受到了各种新的限制,二十一世纪大国力量将有许多新的要素构成,而现阶段俄罗斯缺乏这些要素。

现阶段俄罗斯在捍卫自己大国地位时反复强调、并不断向其他国家所展示的是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力量;这种始终将终极的武力作为国家力量的心态,与当代条件下大国力量的复杂构成、尤其是经济和技术以及文化和信息能力在大国力量构成的重要性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俄罗斯目前的大国意识和力量构成,在当下的国际关系中已经显得十分落伍,尽管现阶段俄罗斯的核武器大国基础依然客观有效;但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核武器继续扩散、以及传统核武器被新一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致命武器技术超越时,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将如何维持?

俄罗斯始终希望重建一个以历史俄罗斯最强大时期为标准的新大国,而这个新大国的经济文化和深层思想将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是东正教、俄罗斯民族主义还是源自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在放弃了各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资源之后,俄罗斯唯一能够建立起自己意识形态的传统基础,是东正教的俄罗斯传统、政治现实主义以及历史遗留下、却在不断老化核威慑力量,而这些资源完全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在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全面的科技优势以及全球化主导的现代性条件下,重新崛起成为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与同样坚持民族主义和自己大国发展道路的中国相比,俄罗斯严重缺乏市场经济的各种要素、以及一个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经历过各种艰苦环境考验、并始终有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强悍能力的政治领导集团、来领导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强人普京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与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相比、各自的发展前景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