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要独尊儒术,而不独尊其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3:41:21
如题。记得以前课本上说独尊儒术是封建社会为了统治需要。现在又有一些新儒家人士说这是污蔑,儒家思想和封建社会没有必然关系,只是被统治者利用了。可先秦时代有诸子百家各种思想,为什么就儒家被相中了,它有什么独到之处?

如题。记得以前课本上说独尊儒术是封建社会为了统治需要。现在又有一些新儒家人士说这是污蔑,儒家思想和封建社会没有必然关系,只是被统治者利用了。可先秦时代有诸子百家各种思想,为什么就儒家被相中了,它有什么独到之处?

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和独尊儒家不冲突。

至于相中儒家是必然的。 乱世用重典”革命的时候“,盛世施仁道”治国“。


说点我听说到的,不一定是对的。

儒家在文化上表现为四书五经,君子射数礼等。

在官场表现为科举及官权体系。

而核心为知行合一,且不论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官权的极至是什么,皇帝不在而国家可以正常运转。
这对于皇权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而知行合一,不论出生,毁掉的又是什么?
德与位配位,即是你装你也必须有“德行”。

那么对于有能力的君王为什么要启用官员呢,掌控的住。

那么不问出生的问题又如何得解。

孔子的有教无类,平民传说,不愧为千古圣人。

在看看高考改革。

说点我听说到的,不一定是对的。

儒家在文化上表现为四书五经,君子射数礼等。

在官场表现为科举及官权体系。

而核心为知行合一,且不论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官权的极至是什么,皇帝不在而国家可以正常运转。
这对于皇权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而知行合一,不论出生,毁掉的又是什么?
德与位配位,即是你装你也必须有“德行”。

那么对于有能力的君王为什么要启用官员呢,掌控的住。

那么不问出生的问题又如何得解。

孔子的有教无类,平民传说,不愧为千古圣人。

在看看高考改革。
赵佶和萧衍就不尊儒术。
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和独尊儒家不冲突。

至于相中儒家是必然的。 乱世用重典”革命的时候“,盛世施仁 ...
是仁道促成盛世,还是盛世促成仁道?
两者有什么相互作用或影响?
现在的中国是需要施仁道的盛世吗?
说点我听说到的,不一定是对的。

儒家在文化上表现为四书五经,君子射数礼等。

论述太发散,没全看懂。
你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百姓信什么说白了还不是由上层建筑的人制定的,让你信什么就信什么,不信就干掉你就没有另外的声音了,儒术有什么功效相信换个角度都能理解,就个人观点我觉得中国人还是信法家才是最好的。
儒家的核心是礼。。。

所谓的礼就是要讲究秩序。。。

既然讲秩序,就要分上下尊卑,分了上下尊卑,就要有忠孝,同时家庭就是一个微型的小朝廷,家里男性长辈说的算,小儿辈要孝。。。而扩大到王朝国家就要忠,要对皇帝尽忠,如此形成牢固的思想体系。。。

你说这种思想体系皇帝会不会喜欢???
Asslicker 发表于 2015-6-14 21:39
是仁道促成盛世,还是盛世促成仁道?
两者有什么相互作用或影响?
现在的中国是需要施仁道的盛世吗?

你第一个问题就有问题,非乱世时期就是”盛世“,就是有一个强力的政府的时期。不是你眼中的什么康乾盛世的盛世。   难道不是盛世就能乱来,显然不是的。 有句话叫”杀人诛心“,好好体会这四个字。

所以第二个问题,施仁道的作用是收人心,当然收人心之后,要做什么是统治者的意志。

第三个问题,中国现在是上升期,纵向比较很盛世了,但是横向比较还不够。
htjg 发表于 2015-6-14 21:44
你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百姓信什么说白了还不是由上层建筑的人制定的,让你信什么就信什么,不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要独尊儒术。
儒家如果没有被曲解被阉割过,统治者也不敢乱用的,不然孔子早就被供起来而不是到处游学。宋以后阉割的最厉害
更别说六经六艺中,《乐》更是很早就失传了,六艺的御、射、术你看哪朝的书生有真正讲究过
bc2 发表于 2015-6-14 21:35
说点我听说到的,不一定是对的。

儒家在文化上表现为四书五经,君子射数礼等。
你说的太杂乱。。。

儒家也是不断发展的,知行合一是明王阳明提出的,这个也曾经被皇帝宣布为邪说的。。。诗书礼乐数射御,这是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男子的基本要求,被孔子儒家定为君子六艺。。。

四书五经虽然是儒家基本经典,但是关键是各种解释与著述,导致儒家后来分为很多学说,并不断发展。。。

明清时代主要还是朱熹的学说比较流行。。。

韩非都说了,儒墨是当世两大显学,也就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后世的主导思想当然是从当时主流思想来的,不可能去全民信奉非主流思想吧?
当时影响大的思想不过就是儒墨道法四家,法家已经被秦证明了不可行,墨家在统一之后就势微了,道家思想本来就是汉武帝要干掉的,当然最后就是儒学上位了。
你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百姓信什么说白了还不是由上层建筑的人制定的,让你信什么就信什么,不 ...
也有人说中国古代就是外儒内法。当然这是后人的评价,官方说法还是儒家为主。


bc2 发表于 2015-6-14 21:35
说点我听说到的,不一定是对的。

儒家在文化上表现为四书五经,君子射数礼等。
孔子的有教无类确实是个革命。。。

因为那个时候只有贵族才会得到很好的教育。。。

贵族男孩7岁就要上学。。。

而孔子则是不管你出身,都可接受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才导致了战国时期,许多出身平民,并最终出将入相的伟大人物出现。。。而在春秋时期,基本上就是贵族的天下,无他,贵族垄断了教育而已。。。

所以要按我说,孔子别的不说,有教无类确实奠定了其圣人的基础。。。
独尊儒术不代表排斥佛教啊。难道中国人没有信佛教一千多年?中国一直是儒释道共存的啊
dfxd 发表于 2015-6-14 21:53
儒家如果没有被曲解被阉割过,统治者也不敢乱用的,不然孔子早就被供起来而不是到处游学。宋以后阉割的最厉 ...
实际上,这里面有科举考试的一个导向问题。。。

科举能当官,能改变命运,大家趋之若鹜,当然是考什么就研究什么了。。。

就像今天高考一样,如果高考不考英语的话,估计学英语的人数立马下降几个数量级。。。
去问董仲舒啊
你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百姓信什么说白了还不是由上层建筑的人制定的,让你信什么就信什么,不 ...
秦崇法家,
奋六世之烈,
二世而亡。
谁还敢用。
儒家的核心是礼。。。

所谓的礼就是要讲究秩序。。。

你觉得中国不需要吗,现在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老师没有老师的尊严,社会上尔虞我诈,处处都是陷阱,骗子比傻子还多,说白了就是道德缺失,这需要仁义礼智信来弥补,和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不矛盾。
儒家如果没有被曲解被阉割过,统治者也不敢乱用的,不然孔子早就被供起来而不是到处游学。宋以后阉割的最厉 ...
时代背景不同,不能这么简单比较吧。孔子活着的时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独尊儒术的时候已经是中央集权了。

一句话,对统治者来说,考虑的是治国之道,而治国之道的本质是收天下人心。   但凡是被推翻的朝代,大多是失去民心的。  所谓外儒内法,不过是张弛有度,重”法“的时候,是老百姓威胁到统治秩序了,是非常手段,比如康熙乾隆搞文字狱。但是那不是常态。 更多的时候还是重”儒“施仁道。
其他家缺少明确的传承关系。汉初引来儒学的复兴,融合百家,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央集权的新形势。
yangkenan007 发表于 2015-6-14 21:54
韩非都说了,儒墨是当世两大显学,也就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后世的主导思想当然是从当时主流思想来的,不可能 ...
实际上道家也是被统治者用过的,但很少,汉初,在独尊儒术之前,是用道家的,即无为而治。。。

就是政府少插手民间的社会经济管理,这种统治导致了汉初的生产力,人口迅速恢复,国力迅速增强。。。文景之治就是这个时期。。。最后汉武帝才能有北伐匈奴的实力。。。

这个跟现在的小政府,自由经济学说是很有点近似之处的。。。

Asslicker 发表于 2015-6-14 21:43
论述太发散,没全看懂。


儒家的礼是不论身份的知行合一,如果皇德会怎么样呢?
还有一个我们常见的礼与知行合一的礼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皇帝推行的礼是上下尊卑。
这样想想儒家知行合一的礼毁掉的是什么基础。

接下来讲儒家在官场的表现官权表现,包括科举及官员选拔等,这里不扩展。
而作为一套体系,把皇帝吸纳进来的体系,极至就是做到了架空皇权。
表现是官员各司其职,国家正常运转。皇帝可以不理朝政,也就是说皇帝不是必须的。
木匠皇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但作为皇帝,有所作为的皇帝,为什么要启用官权呢?太方便了,一个人是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管理一个国家了。皇帝是如何架空官权体系的了,去看史书。
其实就是玩左右对抗,帝王权术,分裂官权,这样就需要皇帝居中平衡,皇帝就有用了。
这里提一下宦官,宦官的权利来源不是官权而是皇帝。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很多东西比如宦官乱政。


说说清朝的跪见,奴才等,还有清朝三大皇帝的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批,这里自己思考,为什么要收回官员手中的权利。

儒家是讲究官员的德与位配位,基础就是知行合一。只要你道德做到了,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取代,
但这是官权体系极至的情况,但他起码约束了官员,大部分百姓过的还行。

好好去读读儒家,无论是不是被改过的经典。
在易经之前还有连山易,但连山易却已经失传了,但儒家学易经至高深却可以将连山易的道理悟出来。
所以去读书,去读史,慢慢的去去伪存真。




Asslicker 发表于 2015-6-14 21:43
论述太发散,没全看懂。


儒家的礼是不论身份的知行合一,如果皇德会怎么样呢?
还有一个我们常见的礼与知行合一的礼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皇帝推行的礼是上下尊卑。
这样想想儒家知行合一的礼毁掉的是什么基础。

接下来讲儒家在官场的表现官权表现,包括科举及官员选拔等,这里不扩展。
而作为一套体系,把皇帝吸纳进来的体系,极至就是做到了架空皇权。
表现是官员各司其职,国家正常运转。皇帝可以不理朝政,也就是说皇帝不是必须的。
木匠皇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但作为皇帝,有所作为的皇帝,为什么要启用官权呢?太方便了,一个人是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管理一个国家了。皇帝是如何架空官权体系的了,去看史书。
其实就是玩左右对抗,帝王权术,分裂官权,这样就需要皇帝居中平衡,皇帝就有用了。
这里提一下宦官,宦官的权利来源不是官权而是皇帝。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很多东西比如宦官乱政。


说说清朝的跪见,奴才等,还有清朝三大皇帝的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批,这里自己思考,为什么要收回官员手中的权利。

儒家是讲究官员的德与位配位,基础就是知行合一。只要你道德做到了,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取代,
但这是官权体系极至的情况,但他起码约束了官员,大部分百姓过的还行。

好好去读读儒家,无论是不是被改过的经典。
在易经之前还有连山易,但连山易却已经失传了,但儒家学易经至高深却可以将连山易的道理悟出来。
所以去读书,去读史,慢慢的去去伪存真。



pershine 发表于 2015-6-14 22:01
你觉得中国不需要吗,现在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老师没有老师的尊严,社会上尔虞我诈,处处都是陷阱,骗子 ...
。。。。。。

小心公知们骂你。。。

现在追求的都是自由啊,平等啊,无政府啊之类。。。

你这个明显跟公知们讲的背道而驰嘛。。。
法家已经被秦证明了不可行,墨家在统一之后就势微了,道家思想本来就是汉武帝要干掉的,当然最后就是儒学上位了。


汉武帝为啥要干掉道家思想?
失落的潜水军团 发表于 2015-6-14 22:00
秦崇法家,
奋六世之烈,
二世而亡。
任何学派只要有头脑清醒灵活的人继承都可以自我修正和自我进化,儒家也是经过漫长的时期自我丰富和完善才有现在的程度,正是有了秦推行法家才能让一个落后的边陲之国爆发惊人的潜力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至于负面的影响如果汉武帝继承法家也会对它的负面进行改进。 儒家的正面我不多讲,负面的话大家也都看到了,汉人再也没有了初期的开拓精神。
。。。。。。

小心公知们骂你。。。

公知是逢中必反,无所谓什么由头
renfeng007 发表于 2015-6-14 21:54
你说的太杂乱。。。

儒家也是不断发展的,知行合一是明王阳明提出的,这个也曾经被皇帝宣布为邪说的。 ...
是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提出,才是的儒家的礼真正走出上下尊卑的礼走向道德的礼。

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想化推到,却可以推出吃掉王权的结果,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
失落的潜水军团 发表于 2015-6-14 22:00
秦崇法家,
奋六世之烈,
二世而亡。
二世而亡。。。

跟法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

秦亡主要是过于急于求成,压榨天下,役使天下过重,再加上六国贵族的反扑。。。

法家仅仅是统治工具而已。。。

实际上秦的成功,不过是利用法家建立了一个政策导向而已,那就是耕战。。。

出产粮食多,追求战功这种政策导向,导致秦在诸国竞争中国力逐渐增强。。。

最可怕的是,这种政策导向持续了100多年。。。

秦不胜利才怪。。。
秦以后不是什么封建社会,而是郡县帝制,行的是外儒内法。

外儒是说的,内法是实际做的。

简单来说,就是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

等到清末,挨打了以后,那些睁眼看世界的先进分子,去到西方,一看人家的制度,突然发现,孔子说的那一套圣人理想在西方那里真的实现了,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面对的真正的思想危机的来源。

任何文明都有先进的一面,也有落后、有缺陷的一面。伟大的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在于文明的开放,善于学习。

中华文明先进伟大的一面,不用多说,最大的缺陷是不讲逻辑,或者说对形而下的思考严重不足。这一病因从春秋战国那会就落下了,现在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我们没必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去论证、去探讨我们的古人、先民为什么没去做到;

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其他文明的先进之处来为我们所用。

Asslicker 发表于 2015-6-14 22:07
汉武帝为啥要干掉道家思想?
很简单,归根结底没钱。。。

pershine 发表于 2015-6-14 22:11
公知是逢中必反,无所谓什么由头
像新加坡实行的实际上是外儒内法。。。
bc2 发表于 2015-6-14 22:11
是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提出,才是的儒家的礼真正走出上下尊卑的礼走向道德的礼。

儒家作为一个体系 ...
但是王阳明这个显然不太合封建王权的胃口。。。

皇帝们还是喜欢朱熹的理学。。。
儒是皮,法才是骨。你仔细看看汉武干的事就清楚了。
要不走平民继承皇位的刘病已怎么会对他儿子深爱儒学非常生气,已至怒骂。
好管理。
fqxs 发表于 2015-6-14 22:12
秦以后不是什么封建社会,而是郡县帝制,行的是外儒内法。

外儒是说的,内法是实际做的。
应该是儒法并用,儒法相杂。。。

理想的是,治世用儒,乱世用法。。。

实际上从治国而言,儒家可看作教化,法家可看作法律震慑。。。

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太平盛世,百姓淳朴,可多教化,少震慑。。。但是到了乱世,就得乱世用重典,多震慑了。。。

像许多名臣,留下的治国典籍中,大都或多或少有相关论述。。。比如说曾国藩。。。
小心公知们骂你。。。

现在追求的都是自由啊,平等啊,

自由平等是国家倡导的,又不是公知的专利。
bc2 发表于 2015-6-14 22:11
是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提出,才是的儒家的礼真正走出上下尊卑的礼走向道德的礼。

儒家作为一个体系 ...
王阳明的学说适合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朱熹的学说,适合要求别人,强制别人遵守秩序。。。

所以王阳明的学说适合有相当道德层次的人自我完善,追求自我的完美。。。

而朱熹的学说更适合教化小民。。。

相比之下,皇帝显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圣人,只需要很多的顺民供其驱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