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兵力的个人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59:42


读书心得,求教于方家。

省略论证过程,直说结论,欢迎指正。

三国志中,只要明确记载了兵力多少的,那就是多少,不必纠结什么夸大与缩小。如曹爽大发卒六七万,诸葛恪北伐二十万,司马昭平三叛二十六万等等。

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兵力的,可以这样解读:
1,只提将军的名字。比如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则陈式的兵力为五千人。如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则赵邓部为一万人。判断依据是出征的将军一般授兵五部,分为中前左右后,这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兵团。每部千人。部为不可分割的基本战术部队,平时训练驻扎都在一起,又被称为营,部的首长职务是司马,军衔一般为校尉,所以一部一营一校是同一支部队的不同叫法,都是千人的一部。将军五部被称为一军,一般为五千人。
2,提了名字又提了部队数的。比如曹操遣殷署,朱盖等十二营支援徐晃,那就是一万两千人。既然有等字,那么将军可能不止殷署朱盖二人,说明这支部队是不满编临时拼凑的,如果满编就会说殷署朱盖等诸军。如于禁七军,三万五千人,夏侯敦二十六军,十三万人。
3,一位将军,不管其职位高低,直接统属于这位将军的兵力一般就是五部五千人,有时也可能加强有别部。但是将军持节后,就拥有了统诸军的权利。估计三国时期,限于通信条件,一位将军的管理幅度最大就是五千人,再多难以直接指挥,必须通过其他将军来实行事业部制。
4,只有被授予了将军号的,才有资格在战时统领一军,但并不是将军都统兵,需要统帅授予或者剥夺。比如刘琰为车骑将军不统兵,诸葛亮夺黄袭兵权。
4,无将军号的如牙门将稗将军偏将军等只能统领一部,如一出时期的王平。但是在三国早期如周瑜,虽然已经是统帅级别的,但是死前一两年才获得偏将军军衔,连将军号都没有,这是因为孙策孙权一直奉汉朝为正朔,孙权封周瑜偏将军时候,自己不过是个杂号讨虏将军。

读书心得,求教于方家。

省略论证过程,直说结论,欢迎指正。

三国志中,只要明确记载了兵力多少的,那就是多少,不必纠结什么夸大与缩小。如曹爽大发卒六七万,诸葛恪北伐二十万,司马昭平三叛二十六万等等。

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兵力的,可以这样解读:
1,只提将军的名字。比如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则陈式的兵力为五千人。如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则赵邓部为一万人。判断依据是出征的将军一般授兵五部,分为中前左右后,这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兵团。每部千人。部为不可分割的基本战术部队,平时训练驻扎都在一起,又被称为营,部的首长职务是司马,军衔一般为校尉,所以一部一营一校是同一支部队的不同叫法,都是千人的一部。将军五部被称为一军,一般为五千人。
2,提了名字又提了部队数的。比如曹操遣殷署,朱盖等十二营支援徐晃,那就是一万两千人。既然有等字,那么将军可能不止殷署朱盖二人,说明这支部队是不满编临时拼凑的,如果满编就会说殷署朱盖等诸军。如于禁七军,三万五千人,夏侯敦二十六军,十三万人。
3,一位将军,不管其职位高低,直接统属于这位将军的兵力一般就是五部五千人,有时也可能加强有别部。但是将军持节后,就拥有了统诸军的权利。估计三国时期,限于通信条件,一位将军的管理幅度最大就是五千人,再多难以直接指挥,必须通过其他将军来实行事业部制。
4,只有被授予了将军号的,才有资格在战时统领一军,但并不是将军都统兵,需要统帅授予或者剥夺。比如刘琰为车骑将军不统兵,诸葛亮夺黄袭兵权。
4,无将军号的如牙门将稗将军偏将军等只能统领一部,如一出时期的王平。但是在三国早期如周瑜,虽然已经是统帅级别的,但是死前一两年才获得偏将军军衔,连将军号都没有,这是因为孙策孙权一直奉汉朝为正朔,孙权封周瑜偏将军时候,自己不过是个杂号讨虏将军。
关于一个战时被授兵的将军直接指挥兵力一般为五千人,分为中前后左右五部的说法,三国志中有多处记载印证。如曹操偷袭乌巢亲自帅兵五千,关羽亲自出战徐晃也是五千等等。可见五部是一支可独立遂行战术任务的战术兵团的基本架构,兵力为五千。但是承担堡垒守卫任务的将军,不一定被授兵五部,一千两千的很多。我猜测,授兵五部是承担野战任务的将军的基本兵力。五部可以方便遂行列阵,迂回,支援等多个种战术动作。
讨虏将军是不是最多就能封赏到偏将军?
谢谢楼主的研究,解答了长期以来的很多困惑。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五部,中前左右后,是1-5部兵马根据作战任务临时编成的,还是有明确任务的,比如一部专门就负责前卫?
第二个问题,高顺的陷阵营就700多人但战斗力很强也很有名,是不是说明那时候不满编也是常态(估计吕布手下的兵马不会太多)?


您客气。说实话我也没找到关于五部的明确记载。只是个人根据一些记载做出的推测:

第一,五部分中前左右后,这是战时临时编成的,平时没有这个区别。将军平时是没有实兵的,有任务时才被授予。任务结束,要交回兵权。在平时,一部的驻扎训练等等均在一起,节制人为部司马。战时五个部司马率领五部归属于被授兵的将军指挥。也就是说,三国时军政和军令系统也是分开的,军政统属于执政者的五曹之一兵曹,兵曹尚书负责平时军队的日常管理。军令系统在部队执行任务时候才开始运转,军令统属于使持节将军,以及持节将军授权的其他将军。至于五部战时的任务,那就完全听命于将军的安排。

二,三国部队编制为部,曲,屯,队,什,伍,为二五进制。营一般就是指部,因为平时训练在一起住在一起,别称为营,首长军衔一般为校尉,有时也被成为一校。至于营的兵力,我也不能确定。如姜维指挥的中虎步营,兵力高达五六千人,而且可能还会有左右虎步营吧,或许是中军精锐的缘故,编制比较大?像殷署朱盖十二营,断断不会有六七万之众。田章西进驰援邓艾,先破蜀伏兵三校,这里的营和校解释为千人比较合理。三国部队超编或者不满编非常普遍,别部司马这个职务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耳熟?那就是编制外的。


您客气。说实话我也没找到关于五部的明确记载。只是个人根据一些记载做出的推测:

第一,五部分中前左右后,这是战时临时编成的,平时没有这个区别。将军平时是没有实兵的,有任务时才被授予。任务结束,要交回兵权。在平时,一部的驻扎训练等等均在一起,节制人为部司马。战时五个部司马率领五部归属于被授兵的将军指挥。也就是说,三国时军政和军令系统也是分开的,军政统属于执政者的五曹之一兵曹,兵曹尚书负责平时军队的日常管理。军令系统在部队执行任务时候才开始运转,军令统属于使持节将军,以及持节将军授权的其他将军。至于五部战时的任务,那就完全听命于将军的安排。

二,三国部队编制为部,曲,屯,队,什,伍,为二五进制。营一般就是指部,因为平时训练在一起住在一起,别称为营,首长军衔一般为校尉,有时也被成为一校。至于营的兵力,我也不能确定。如姜维指挥的中虎步营,兵力高达五六千人,而且可能还会有左右虎步营吧,或许是中军精锐的缘故,编制比较大?像殷署朱盖十二营,断断不会有六七万之众。田章西进驰援邓艾,先破蜀伏兵三校,这里的营和校解释为千人比较合理。三国部队超编或者不满编非常普遍,别部司马这个职务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耳熟?那就是编制外的。
感谢科普,欢迎多发主题探讨
不是两曲一部,两部一校,两校一禆,两禆一军么?
第5机械化军 发表于 2015-5-22 20:49
不是两曲一部,两部一校,两校一禆,两禆一军么?
《魏武军令》记载:二曲为一部,设千人督或牙将,辖千人。《后汉书郭躬传》记载:“军政校尉,一统于督。督,略大于将,应为军中监督之职。”千人以上可称军。都尉可领兵一曲或数曲。校尉可领兵一部或数部。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5-5-20 21:47
您客气。说实话我也没找到关于五部的明确记载。只是个人根据一些记载做出的推测:

第一,五部分中前左右 ...


大道兄在下以为营与部还是有区别的。按军事单位编制来说营与校属同一级别高于部。魏,蜀多承汉制,东吴“营校略异于汉”,如绕帐,无难,解烦都分左右两部设左右部督,而两部所领兵力又大大超过汉制曲部的编制。如解烦成立之初兵力就达六千,左右两部兵力至少三千。营与校的军事单位多见于宿卫,禁军。如曹魏建国后设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五营,魏蜀吴建国后都各自仿汉制建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等五校为五营。《册府元龟》中也记载:“晋武帝初有领军将军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後左右骁卫等营即领军之任也。”蜀汉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将青羌万余户移置蜀中,选精锐成军分为五部设五部都尉号为飞军。所谓中前后左右五部应该是一种通俗简易的叫法,如五个部分,五个方向。而不是指正规的军事单位编制。领兵多少主要看官职大小。军政校尉,一统于督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5-5-20 21:47
您客气。说实话我也没找到关于五部的明确记载。只是个人根据一些记载做出的推测:

第一,五部分中前左右 ...


大道兄在下以为营与部还是有区别的。按军事单位编制来说营与校属同一级别高于部。魏,蜀多承汉制,东吴“营校略异于汉”,如绕帐,无难,解烦都分左右两部设左右部督,而两部所领兵力又大大超过汉制曲部的编制。如解烦成立之初兵力就达六千,左右两部兵力至少三千。营与校的军事单位多见于宿卫,禁军。如曹魏建国后设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五营,魏蜀吴建国后都各自仿汉制建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等五校为五营。《册府元龟》中也记载:“晋武帝初有领军将军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後左右骁卫等营即领军之任也。”蜀汉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将青羌万余户移置蜀中,选精锐成军分为五部设五部都尉号为飞军。所谓中前后左右五部应该是一种通俗简易的叫法,如五个部分,五个方向。而不是指正规的军事单位编制。领兵多少主要看官职大小。军政校尉,一统于督


学习了,感谢LZ

LZ说的“部的首长职务是司马,军衔一般为校尉”,能否再详细讲解一下当时“职务”和“军衔”的关系?

学习了,感谢LZ

LZ说的“部的首长职务是司马,军衔一般为校尉”,能否再详细讲解一下当时“职务”和“军衔”的关系?

坛子里有人写过
http://lt.cjdby.net/thread-1125274-1-1.html

战争期间派出由将军率领的临时编组的作战部队。将军下有长史、司马辅助,部队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部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据《汉官六种》《汉书》《后汉书》等)。

汉朝军队的编制,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但据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和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部分左、右部或前、后部,曲分左、右曲或前、后曲,部、曲之下还有官(分左、右官)、队(分前、后队)、什伍等。上述文献与文物,对汉朝军队中、下级组织的不同记载,很可能是不同地区或军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编制。

三国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共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屯辖二队,共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共五百人,设曲长;部辖二曲,共一千人,设千人督,亦称牙将。本文编制采取这种说法。并在部上设营,五千人,设校检校尉;两营为一军,共计一万人,设校尉。

也有一种说法:五人为列,二列为伙,五伙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位军。按人数推算,一曲二百人,一部四百人,一校八百人,一军三千二百人。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
  
  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政后,诸葛亮掌军政大权,总揽全军。末年,则以大司马主管军政,以大将军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最高军事统帅。吴国军政大权决于孙权,以左、右大司马掌军事行政,大将军或上大将军为最高统帅。孙亮即位后,置大司马为最高军事统帅。其后,通常以大将军冠督中外诸军事或领中外诸军事总掌全国军务。此外,三国设军师参议军务,或协助将帅统军。曹操于建安(196~219)初年设军师,他任司空后又设军师祭酒,继有中、前、左、右军师。后来,外军中也设置军师,如征南、征东军师。曹丕称帝后,高级武官下皆设军师,如太尉军师、大司马军师、大将军军师、抚军大将军军师等。蜀国早期有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既当参谋又有指挥权,后来设中、前、后军师,也多为将军兼任。吴后期所设左、右军师,一般以左、右大司马兼任。
  
  地方军事机构,三国承汉,实行州郡领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将军号,或以持节都督兼任,为辖境最高军政长官。郡太守加将军号者领郡兵,并置都尉专管。
  
  军队构成 三国形成时期之初,各起兵将领以将军亲自统军,兵力较少,并集中使用,实各为一支军队。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后,曹操同时要对付刘备、孙权,其中央军分为集中机动与分区镇守两部分:一部分集中于中央所在地,担任宿卫兼出征,称中军;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别镇守京外,尤其是与蜀、吴邻近地区的军事要点,称外军。中外军体制随之形成。当时,孙权、刘备仍以将军或王开府(设立机构),统掌军政大权,实行中、前、左、右、后五军制。蜀、吴统治者相继称帝后,同魏一样,军队分中央军和州郡兵,中央军分为中军、外军。
  
  中军。魏初,主要由曹操相府亲军转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五营组成。正副统帅为中领军和中护军。后期,司马氏为准备代魏,扩充中军,兵力远强于外军。蜀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虎骑营,长官称部督或监。其他中军统帅不固定,有监军、都护、护军等称。吴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虎骑等,首领称督或将军。
  外军。指由在京外各都督统领的军队。魏主要置于沿边诸州,由朝廷委宗室贵戚出任都督,统掌一方军事。有的还兼领太守、刺史,视其资望,加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或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称号;有的同时辖两三州驻军。其权限有使持节、持节、假节等。蜀、吴外军将领,一般将驻地名冠于都督或督前为称号,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
  
  州郡兵。即地方军,基本以刺史、太守私人部曲为基础增募组成。担负本州郡守备,有时也奉命配属或协同中外军征战,其长官由刺史、太守兼任,多带将军称号。魏在未置外军都督的各州,设监军1人,称监某州军事,以控制地方兵。
  
  三国军队,有步兵、骑兵、弩兵和水军等兵种。水军以吴最强,步、骑以魏为盛,弩兵以蜀最著名。三国总兵力,最盛之时约达80万~90万:魏40万~50万,蜀10多万,吴20多万。
  
  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间,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曹操、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同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裔。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亦世代相袭,家属随军营居。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的乌桓兵、凉州兵,蜀的南中飞军、叟兵,吴的山越兵等。
  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殓葬埋,魏曾规定送至其家,官为设祭。对伤残将士,免徭役,授土地,给耕牛,分米谷等。

 管理与训练制度 各国注重以法治军,定有管理、训练一系列制度,并严明赏罚,以确保其施行。曹操颁布的《论吏士行能令》、《军令》、《败军抵罪令》等,魏军一直奉为治军的法令、制度。其主要内容有:行军、列阵、攻守、驻营和战船停发等,均得按指挥信号行动,违令者斩;战场上士兵紧随本队旗帜,不得乱位,临阵逃脱者,一律斩首;家属隐藏逃回士兵逾一日不报,同罪;行军不得损坏庄稼等。还规定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国的将领出征或镇边戍守,皆以家属为人质。魏、吴还设校事,监察军民隐事。军队有轮休制度,魏、蜀休假人数常为五分之一。各国都较重视军事训练,建有训练基地,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阵图演练军队,曹操作玄武池培训舟师,孙权利用江湖大练水军,收效显著。魏在每年立秋后举行阅兵,号曰“治兵”。
  
  后勤保障制度 三国军队补给,主要由政府筹办。军粮、军费依靠租调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获的军粮比重很大。屯田有民屯和军屯。魏国军屯又分军队屯田和军户屯田。军队屯田,主要由驻守与吴、蜀临近地区的外军担任,按建制由各级军官管理,且耕且守,耕战结合。军户屯田,由军事系统的农官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管理。蜀军屯主要在与魏接壤的汉中地区,有时与农民杂错垦耕,但原建制不变,由当地长官担任督农,指导屯田。吴的军屯多是士兵和家属一起耕作。吴还实行奉邑制,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用其租税收入供给部曲及所统之兵,奉邑多少根据官职大小和领兵数量而定。
  
  武器装备,由官府作坊制造,设军官监造。相传蜀诸葛亮曾改制成一发十矢的连弩,装备部队。各国均有造船基地,吴国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所造“长安”号,可载士兵千余人。物资运输,主要靠牛马骡驴和车乘,传说蜀用“木牛”、“流马”运输,提高了山区补给效率。
  另外,三国袭用汉时边防烽燧制度,建有守望、报警和其他通信设施,沟通京城与边防、督将与部属间联系。军事文书由驿站传递,魏还定有在急信上插鸡毛的制度。
  
  三国军制突出的特点是:中央军建立中外军体制、普遍实行世兵制和大兴军屯。这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与军事斗争相适应。但后来外军势力膨胀,至东晋,中央已无法控制、指挥。世兵制有较强人身依附性,对后世士兵地位低贱化和门阀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参考书目
  陶元珍著:《三国吴兵考》,见《燕京学报》第13期,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
  何兹全著:《魏晋的中军》、《魏晋南朝的兵制》,见《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2。(任昭坤)

谈三国的军事制度必然要先了解中外军制度和世兵制。
  
  曹魏是首先建立中外军制度的国家。其军队主要分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包括中军和外军;中军屯驻(防卫)京城,也叫禁军,外军屯驻(防卫)外地。中央军由都督统辖。地方军是守备各个州郡的军队,由各刺史郡太守统辖。孙吴和曹魏大致相同。
  
  蜀汉基本类似,但有明显的区别。蜀汉军队也基本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地方军由刺史郡太守镇守州郡,这与孙吴和曹魏是相同的。主要是蜀汉的中央军划分更细。中央军分五军,既中军和外军。中军由护军将军统辖镇守成都(京城);外军共分前后左右四军,分别由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统辖镇守在重要战略位置。
  
  东汉以募兵制为主,一旦入伍便长期为兵,成为职业军人。汉末连年大战,人口锐减,募兵制维持不下去。东汉末年以来,军阀的部属叛服无常,为防止官兵叛逃,常将将领甚至士兵的家属作为人质。士兵的家属被集中管理严加控制,形成了军户。军户被强制为父死子代、兄终弟及,世代为兵。曹魏实施世兵制,既某些家庭须世代为兵的制度。
  
  世兵制有利于奖励战功,但是弊端也不少。比如曹操实行军户和民户分离。军户既要打战又要耕作,还可被任意集体迁移。为保障兵源,曹操规定军户女子不得外嫁(只能嫁给军户)。可见军户地位卑微、劳役多、限制多。
  
  因为疆域和人口最小,蜀汉实行征兵制。世兵制虽然也有,但非主流。主要在部曲和少数民族中实行,作为征兵制的补充。蜀汉末期时,蜀国当时加载户籍的有28万户,计男女94万人口,而将士官吏有14万2千,平均二户就要负担一个官兵。老百姓的负担很大。
  
  孙吴士卒家属一般跟随军队,由将领安排住地集中控制。孙吴政权是由江南本地和南迁的大族所支持而建立,所以不得不给他们好处。因此形成了东吴特有的世袭领兵权。将军死
  后由儿子带领旧部属。军队变成私产,某些将领因此压榨士兵差使繁重劳役或派到外地赚钱。军户家庭不堪劳役、聚少离多,时有逃亡或反抗。吴国因士兵或百姓引起的内乱远远超过于魏、蜀两国,可见基层的不满很严重。
  
  
  二、武器发展及演变
  
  1.格斗兵器:戟相当流行,长矛逐渐被重视
  三国时代很流行用戟。戟分长戟和短戟(手戟),见下例。
  例子:
  1.张辽被甲执戟,先登限阵??????孙权大惊,以长戟自守。(三国志张辽传)
  2.魏猛将典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军中有语: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三国志典韦传)
  3. (董卓)拔手戟掷布(吕布) (三国志吕布传)
  4.布(吕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 (三国志吕布传)
  5.李肃举戟直刺董卓前胸(柏阳版资治通鉴)
  6.有人告诉刘备说:「赵云已经向北逃走﹝义思就是降曹﹞」刘备把手戟掷过去,说:「赵云绝对不会抛弃我。」不久,赵云抱着刘禅归来。﹝柏阳版资治通鉴﹞
  7.﹝典﹞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三国志典韦传)
  由第3和第6项例子来看:董卓和刘备都是在极端愤怒下,拿兵器掷人。既然非常生气,必是随手拿起身旁兵器,而非特地挑选,可见手戟似乎成了三国时代武将随身配备的护身短兵器,再不然就是贴身侍卫的标准配备。第7项更加表现出戟﹝尤其是手戟﹞在战场上的妙用。典韦手拿十几根戟,点明了是用戟来掷人,而且应该是拿手戟。手戟﹝短戟﹞重心在前端的形状,就可明了戟比刀剑更适合用作投射武器。也就是说戟不但可以用来作近身防卫和攻击,也非常适合在中程距离杀敌。尤其是像典韦这种大力士,戟就成了恐怖的投射杀人武器。我想这就是三国时代的武将对戟这么捧场的原因吧。
  
  长矛展露锋 芒
  长矛展露锋芒,使用者比前朝还多,尤其是北疆地带。(至西晋胡人大量入华后,长矛变成骑兵武器主流,因为鲜卑民族多用长矛,骑兵冲刺时用矛最方便)。东汉末年常年动乱,人口大减,曹操等北方武将就征用了相当多的匈奴、鲜卑等北方民族作战,也使长矛有经常表现的机会。
  例子:
  1.曹操欲西征,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可以挡也。(三国志武帝纪魏书注)
  2.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三国志张飞传)
  3.公孙瓒出塞遇鲜卑骑兵,乃自持矛,两头施刃,持出刺敌杀伤数十人。 (三国志公孙瓒传)
  
  用钢铁制钢兵器
  三国时代承袭汉代钢铁技术,用将生熟铁合炼而得钢,因生产技术简单,使钢铁兵器产能大为提高。制成的钢铁兵器也常出现。
  
  2.远射兵器
  a??弓与弩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弩(用机关发射箭的弓,威力和射程远胜过一般弓)
  原因:三国时代骑兵大量被使用,弓弩是步兵用来对付骑兵的主要兵器。特别频繁的水战(主要是魏和吴),也是原因“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最好用)。
  例子:
  1. 魏晋时期有用脚踏张之弩﹝必须用脚抵住才能拉弦定位,可见威力相当惊人﹞。
  2. 诸葛亮曾制造出连弩:具有简单自弹性能,
  
  b??抛石装置
  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抛石车,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抛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抛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
  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3.骑兵
  1.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当时虽
  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2.东汉时已有精美的马鞍,三国时代并没有发现马蹬(双脚可踏的环状金属可保持平衡、控制马匹,在行进中双手更容易挥使长兵器)的证据。目前最早考古证据在西晋末东晋初。﹝
  我们也不能说三国时代没有马蹬,只是考古上无法证明。顺便一提:大陆拍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在考据上很严谨,剧中的马匹就经常配备马蹬,这个观察也只是提供给各位参考﹞
  
  4.水军(孙吴和西晋表现最为杰出)

  孙吴
  孙吴大海船,大者长20余丈、高出水面2、3丈,能载6、7百人,可载货万斛。
  1.公元230年,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兵万人的舰队到达夷州,掳千人而还(学者认为夷州是台湾。因为能抓到千余岛民的岛必定不小,地理位置又最近孙吴势力。柏杨先生认为夷州是琉球群岛。)历史课本将此事件定义为经营台湾的开始。
  2.公元233年,将军贺达率船队沿海北上,到达辽东。
  3.公元242年,派陆凯发兵三万讨珠崖、儋耳(两地皆在海南岛。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占领海南岛。公元前46年放弃。至公元242年,孙吴再次进入 )
  
  西晋
  西晋在征吴时用的大船: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骑马往来。。。。。。舟棹之胜,自古未有。
又见这种按照一军5000人套算兵力的神论。
先天不搭调的是:1,兵力常有不满编的情况。那么蜀汉将军李韶苟安被围降魏,则此战蜀军损失2个将军的合计1万人了?诸葛诞造反起时就直属700人,他可是一直都是统兵大将的,按你说法,这货是要造反都留下4300人不动。
                          2,营也好军也好,未必就指了编制,飞营,则张飞所部1000人?羽军,亮军,则关羽诸葛亮带的是5000人?
                          3、只要明确记载数字,就不用讨论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周瑜都还懂得分析说老曹没有80万呢。
                          4、机械套算的话,诸葛亮军中一起列名弹劾李严的有12个将军,剔除不领军的,还有10个,是否就是说诸葛亮统帅的就是5万人?
                           5、再按这一神论,不用考虑的司马昭发兵26万,就可以得出是有52个将军在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