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党的角度看62年前的金门战役 -- 胡琏将军所著\'\'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01:34
前言

笔者自出使越南任满回国以后,即致力于研读典籍,且对往事深切省察。用冀增益学养,洞悉得失。回顾民国三十八年,任职第十二兵团司令官时,所率部队先后败敌于古宁头及登步岛,诸多事蹟,记忆犹新。辄拟撰述各事始末与所悉经纬,作为研究现代史的资料。本年(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为古宁头战役二十五週年纪念日,昔日的袍泽友好,又多以略抒所感相嘱。适于十月十日阅读报章,行政院蒋院长经国先生,在立法院第五十四会期开议时,所作施政报告口头补充说明,以「中华民国万万岁」为题,正式发表。文中曾说:「当三十八年金门古宁头战役,我们把共匪登陆的部队都消灭了的那一日,经国从金门到台北,报告总统说:『金门古宁头大捷了,这一次我们全胜了!』总统说:『这是我们革命转败为胜的开始,是我们第一次把共匪的军队打得全军覆没。』现在我们可以相信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共匪自二十五年来,并非不想侵犯台澎金马,而是因为它不能,也不敢。有人说它是怕因此而引起国际纠纷和国际上外来的压力,我觉得这些理由还是其次,它最怕的是我们台澎金马是一坚强的,攻不破的反共堡垒。若它来侵犯的话,不但不能达到它的目的,而且必定会引起大陆本身的内乱与内战,所以它不敢来侵犯。我们敢说,那一天共匪来侵犯台澎金马,那一天就是它整个崩溃瓦解的开始。」

读了经国先生的这篇报告,重复展诵总统蒋公历年以来,迭次颁发的有关古宁头之战的嘉勉训词,不禁感奋万千,慨念良多。回忆当年将士为达成任务,前仆后继,奋勇直前的壮烈情况,一一重现眼前。又鑑于国防部史政局,以前印行之「金门战役」与「古宁头歼灭战」等书,及三民书局出版之部定「现代史」中,所记有关事项,与事实颇有出入。爰申述此役之眞相,作为「中华民国万万岁」读后感言,且供治史者之参考。

第一章 总统蒋公的期许与训示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上旬,笔者在上海住院养伤,奉总统蒋公电召入京谒见,蒙示「迅速整训旧部,以备续为国用」。当即面报:「战事演进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陈毅、刘伯承两股匪军,已无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以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匪寇。盖陈、刘两匪以次的指挥官若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匪酋,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彼等均非杰出之才,陈、刘两酋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总统颔首并予嘉许。不久,某高级军事当局告诉我:总统在引退离京前,曾手令国防部「予胡琏以名义,配属三个军,并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上述三个军的装备。」国防部旋卽任命我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官,辖第十、第十八及第六十七三个军。以后俞济时将军随侍总统于奉化,在匪共渡江前,曾迭次函询本军编练情形。是年五月底,第二编练司令部改为第十二兵团,我奉召晋见总统蒋公于台湾高雄,垂询兵团状况后,面示「应肃清闽粤叛变团队,打通后方补给地之潮汕,并准备保卫台湾」。

以上所述,足以说明,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之再建,及其所负明确的任务,实在总统关垂及指示下始行达成者。若果世人以为没有第十二兵团,便不可能有古宁头及登步岛之捷,那便应该记着这个兵团是总统蒋公所指示而再次建立的。尤其是在总统引退前夕,及在野时所完成的。我在高雄曾面报总统说:「钧座引退,三军无主,人心惶惶,统御为难。」蒙示「我绝不放弃对中国革命所负的责任」。笔者听了极为欣奋,又对他说:「是则本军必可再战再胜。」回部后迅卽以此意遍告官兵,欢声雷动,士气昂扬,不一月即戡平闽西粤东之叛乱。

第二章 从第二编练司令部到第十二兵团

第一节  对当时局势之见解

笔者受命为编练司令之时,全国形势至为恶劣,且极溷乱。军事情况,更为严重。陈毅、刘伯承两股匪军,侵临大江,妄冀飞渡。而江南我方,却在企图和谈中,自我陶醉。负责京沪杭警备当局,亦以「备战言和」为口号,秘密从事于上海保卫战之准备。我默察当时的军事部署,心中深为忧虑。盖天堑长江,可分南北,若果北敌南侵,则江南势难立国。因欲献策于军事负责长官,大旨为:「争取两三个月时间,迅速充实李弥将军之第八、九两军,并指挥其原辖之三十九军,控制于芜湖附近。另以阙汉骞将军指挥五十四及九十九两军,集结于镇江週边。我愿率辖下三个军,位置于广德地区。在中国历史上,虞允文采石之捷,朱元璋当涂之济,拓拔魏瓜州之扼,孙传芳龙潭之败,等等战例,皆说明由淮渡江,总在南京上下游。今姑且假定,匪从上游渡犯,我以芜湖兵团趁其立脚未定,勐烈反击,再以广德兵团急行援之,必可如虞允文之故事。若匪从下游渡犯,我以镇江兵团迎击,广德兵团则以急行加入助战,匪必再蹈孙传芳覆辙。匪若两路来犯,我则集中芜湖、广德两兵团,先歼上游,再次转歼下游。兵以将为主,将以气为先,但得良将,敢拼敢鬪,无虞兵不勇、械不利也。陈、刘两匪数近百万,横渡大江,不特船隻难集,卽时间上亦必甚久,兼有我海空军的阻挠,其行动定较迟滞。故今日之急务,应为选将励兵,沿江为守……。一惟我与京沪杭警备当局并不熟识,适刘玉章将军时为该当局所倚重,乃请刘介绍引见。迨谈至「我愿留在前线,为保卫京沪而尽力……」。该当局卽大声说:「你应到后方休息,至少六个月……。」适胡适之先生来访,我乃兴辞而出。二月中,该当局召集若干整补部队长会议于杭州,会后我仍以我的构想详为面报,所得答覆,一如前次,且指定我之司令部与衢州绥署(按京沪杭警备当局兼任衢州绥署主任。)共处一地。私念匪寇必渡江,彼时独木如何可支大厦?乃决定本训练司令部所辖第十及第十八两军收容地为江山,至二月底,共得八千馀人。在上饶附近之第六十七军,亦有番号而人员不足。三月初,适奉国防部「第二编练司令部应绥靖赣、浙、闽三省边区,以防共匪潜入渗透」之命。予乃请准衢州绥署,移司令部于江西南城。

第二节 兵员之获得


国防部对于本部人员补充计划,指定由浙、闽两省各徵新兵三万人,江西一万五千人。及向三省军管区接洽时,浙省主席兼司今周奉璋(嵒)将军面告:除非贵部派兵敉平松阳、景宁等县散匪,恢复秩序,自行徵兵,否则本部无能为力。盖七十五及八十五两军(七十五军係周旧部,八十五军则向属于汤恩伯将军)亦由浙省补充兵员,地址在杭嘉湖区。彼初主省政,卽为局势所困扰,政令难及于偏远。我乃决定以若干员兵编成十一师,移驻松阳,绥靖地方,恢复秩序,渐次协同地方行政首长,进行徵兵。浙南贫瘠,人口稀少,三万新兵,确属不易。乃又派副司令官柯远芬向闽省主席朱绍良将军请示(柯曾任朱之亲信僚属)。朱将军以诚恳感人之口吻告柯说:「你可回报胡司令官,福建绅商议会正激烈反对徵兵徵粮。现在本省之第一编练司令部(司令官王敬玖)辖第五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军,尚无法徵得兵员。故对福建拨补新兵三万事,勿作此想,以免帐隆!拐恪㈤}两省旣已无望,我乃亲往南昌,晋谒江西省主席方天将军,面请机宜。此时由于总统蒋公引退,代总统李宗仁以和谈为标榜。一般正人君子大多缄默不语,而妖孽人物,则大事活动。「和谈使者」不可胜数,「和平老人」纷纷出现。从前以反共自矢者,今亦大呼陈仲弘(毅)兄及毛润之(泽东)公矣。此种丑态,不特腐蚀人心,抑且打击士气。各地如此,江西何能例外。但是方将军乃一坚决反共及効忠领袖蒋公之铿锵军人,我面陈来意后,他很恳切的对我说:「以法定手续,徵兵一万五千,目前实难如愿。我曾任十八军军长数年,自无坐视不助之理。但本省已有第三编练司令部(司令沉发藻),辖第二十三及第七十两军与另一军,需待兵员补充,其司令部沿赣江人口富庶之区,部署已定。贵部若有特殊方法,可以取得新兵,我将全力支援,并卽令赣北师管区司令唐三山将军助贵部从事。」予得此答覆,喜出望外。

此时除和谈的怪现象外。尚有一种以「志愿兵」作为猎取权位的活动。若干自命为反共爱国的人士,纷纷向各编练司令部请求:「若能予以师长名义,则可募集志愿兵一师……。」本编练司令部亦遭此困扰,几经熟思,乃予婉却,并告诉他们说:「政府不能以政令徵得兵员,你私人怎么能得万人成师?而且,我们成立军队之目的,乃在决胜疆场,克敌致果,一时乌合之众,怎麽能够作战?徒耗国币,又扰地方耳。即使你可成师,去你等而易以我原有之干部,则我为不信;用你等而置我原有的干部于闲散,则我为不义。弃义背信,兵家大忌,自立尚不可能,况欲击灭共匪乎?」

得到方主席明确指示后,当即散会同唐三山司令,研拟征兵法。我提出「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为军」的徵兵办法。每甲十二户,共推一丁入伍,两年期满,再推一丁以代旧丁。在此两年中,未出丁之十一户共助入伍之丁的家属,如此依次轮流,二十年后始可户户出丁入伍。每县幅员大小,人口多少,虽不等齐,但以最小最少的县份计算,出兵千余人,确属不难。军师直属部队的兵员来源可在大县人多之中获得。如此,一团之兵,属于一县,语言习惯,饮食起居,或因邻舍,或因戚友,均可彼此照顾,感情融洽。而其家庭亦因上述关係,对其子弟之离乡背井,减少牵挂,且音讯易通。实乃唐代府兵制的精神,也就是师团管区的规范。此种构想,经与行正督察专员、县长,师、团管区司令,及军、师长等开会讨论,一致赞成。当即规定:第一、由编练司令部以上述办法报请国防部备案,并请求赣北师管区永远为第二编练司令部所辖各军师之征兵管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县长及师、团管区司令,迅即以开会方式转达上述办法,沟通思想,积极准备。第三、各军、师应即进入指定之县区,协同地方首长,着手接受新兵入伍,并督导未出丁各户,对新丁家庭确实照顾支援。当时概要区分为:第十军、第十八师驻临川,临川人口约为二十五万至三十万,除充实第五十二团外,馀即充实军、师直属部队。第五十三团在东乡,第五十四团在进贤,两县各十万人口上下。该十八师各团各有干部(军官、士官)五百馀人,每县征集新丁千五百人,卽为两千余人之团。换言之,每连各有百五十余人,足可驰骋疆场,追奔逐北了。第十八师即定名为抚河支队,各团亦定名为临川、东乡、进贤大队。第七十五师分配于贵溪、金谿、资溪,该师定名为三溪支队。第十八军之第一一八师及各团驻南城、黎川、南丰,该师定名为盱江支队。第十军之一一四师、第十八军之十四师分别配置于馀江、馀干、万年及崇仁、宜黄、乐安等县。第六十七军则在上饶行政督察专员区内,适宜分配,彷照第十、第十八军方法行之。第四、此项新兵征集及入伍工作,希望能在四月底以前完成,俾赴戎机。

此际大局日见紧迫,我留置长江北岸各据点,已逐渐被敌侵吞。而毛酋入据北平后,对我单方面求和的行为,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头脑清醒之人,均知匪必渡江,企图武力征服全国。本部若能早日编练成军,或可有所贡献于未来之作战。汉贼不两立,忠奸难并存。我军必须苦战求生,苦干求成,不应存有丝毫幻想。盖毛共渡江南窜之前,已宣布战犯名单,并对张治中、邵力子等之低首求和,大事奚落侮辱。且曰:「凡身上染有人民之血的都是战犯,无论跑到天涯海角,都要归案究办。」狂骄之态,令人发指!

   第三节 仓卒应战时之权宜处置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共匪南渡,五月一日,进入鹰潭,五月十三日,刘匪伯承先头部队攻佔南城,另一路则窜踞延平。京沪地区我军败退态势极为溷乱!此时国防部已由京移粤,命令本部恢复第十二兵团番号缩编为第十及第十八两军,迅卽加入战斗序列,拒止敌匪于南丰以北。当即遵命缩编,执行战斗任务。本部此时最大的困难为被服缺乏,械弹无着,新集之兵,尚未训练,逃散回乡,不无可虑。乃以六十七军与第十军合编为第十军,刘廉一任军长,辖十八师师长尹俊,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七十五师师长王靖之,另两个独立团。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原由我兼任,四月中任高接长),辖第十一师师长刘鼎汉(在浙南),第十四师师长罗锡畴,第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再三筹思,以目前两军,仅十八、一一八及七十五等三个师,尚可维持其军队形态。其他皆系乌合,实难应战。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从事整训,庶可希望寻觅机会,与敌一争胜负。盖当时上海保卫战,正在激烈进行,陈毅匪部被羁于沪。逆料刘匪伯承或将整顿后方,集中兵力,然后一鼓作气,长驱而入闽南粤东。事后始知毛匪泽东以刘伯承大包围于陈毅之南,俾陈全力攻上海。迨上海陷落,彼又以陈毅接替刘伯承,使刘伯承与林彪交叉运动,刘由赣西入西南,林由鄂南趋两广,以致旷日费时。此一段时间,对十二兵团来说,十分重要。向使刘伯承不待淞沪陷落,即行奋力追击,直趋闽、粤,而使林彪入蜀侵滇,则十二兵团必将在万分狼狈的情况下,溃不成军。毛酋向以善用大兵自诩,这次却丧失了战机,可谓天夺其魄,给我以整顿奋战的机会。当与各军、师长细密计议后,即决定以刘廉一军长所辖之两个独立团留滞南丰、南城间,从事戒备,并迟滞作战。兵团的主力迅卽部署于长汀、连城及瑞金、会昌间,以瑞金为中心,从事整训。整训重点,首在军官团的短期讲习,讲习目标又在说明匪我现状,及反共斗争的本质,由此提高士气,团结军心。

此项工作伊始,我蒙总统蒋公电召前赴高雄,奉面示机宜后,立卽前往广州,面报参谋总长顾墨公(祝同)以所受之任务。返防后,恰值军官团轮流训练完毕,士兵经月馀操课,军人仪容亦成。乃从事闽西粤东叛变团队之清剿,逐渐控制潮汕为后方补充通路。

第三章 且练且战荡平叛乱

第一节  武器之筹措

先是总统蒋公于引退前,曾手令联勤总部在新到外援武器中,为本编练司令部储存三个军的装备,以供使用。除刘廉一军自领携行外,其他两军因兵员无着,运输不便,故请准联勤总部,由海道将该项武器运至福州。迨武器到闽,匪已遮断南平,而长汀地方团队亦告叛变。本部无法取得,联勤乃转运该项武器到台。适台湾新成立之第八十军、第六军及由上海转进至台之五十二、五十四等军,皆急待武器补充。东南军政长官陈辞公(诚),为保卫台澎与支援金厦,乃将转运到台原定拨给本部的武器,就近装备上述在台各友军。我因召见之便,曾晋谒辞公(陈诚),报以兵团奉命进出潮汕清除叛乱,准备保卫台湾。现在兵员已齐,而武器短缺,恳请发还原拨本兵团现运基隆之武器,以利任务的遂行。辞公(陈诚)素庄严,但此日则笑着问我:「你所谓原属贵部武器,其上是否刻有胡琏名字?我认为运至本辖区者,即为本公署所有。贵兵团现隶属于国防部,应自向上峰请求。」我知多言无益,乃转谒林副长官蔚公(蔚文)。蔚公素和蔼,但此时相见,却冷颜如霜,对京沪兵败状,慨乎言之:「古人片甲不回之句,今始稔知。」盖蔚公(林蔚文)恐我开口要枪,先以他辞堵塞之。我知无望,乃回粤面报顾墨公(祝同),墨公对我说:「拨给你的武器即被别人移用,现在库无存品,容筹措后再议。」又面报联勤郭总司令悔公(郭忏),悔公乃一明达而乐于助人的长官,民国三十二年鄂西石牌抗日之役后,对我颇多提拔。盖二十九年彼任江防总司令时,因宜昌陷落,曾受屈降处分。迨三十二年日寇大举进犯,我军各线多告不支。我率部守备石牌,力战创敌,挽回颓势。彼又获擢升为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推功施泽,故对我多所关顾也。此时因我之迫切需求,乃以诚恳口气告诉我:「昆明兵工厂尚有若干新造武器,惟云南局势微妙,能否运出,则有赖于贵兵团之幸运。」嗣奉拨发命令,得知卢汉已叛,我亦心存感激,盖悔公(郭忏)对部曲已尽其爱护之责矣!但不数目,由民航空运队探出消息,飞机可通昆明。当即自筹经费,由刘景蓉少将负责其事,僱民航队飞机数十架次,由昆明逐渐运至汕头。直至兵团主力荡平叛乱,控制潮梅,乃决定以此批武器装备一一八师,以备他日缓急可恃。嗣后古宁头之战,高魁元军长始终以一一八师为主力,作三日之苦战,赖有此批武器也。

第二节 以实战锻炼我军肃清叛乱

关于荡平叛变团队之作为,先经严密计划,继以敏捷行动,庶可消灭叛类,毋使漏网,且夺获其武器,充实我军。至于在实际战斗中,训练我骤成之军,更属重要。盖军以战斗为主,绪战的利钝,每每关係主战之胜负。此时闽西及粤东的叛变份子,已受共匪南下工作团之煽惑,其一切作为都以不被我捕捉消灭为主眼。而我军上述之目标,则必须立竿见影,针针见血,不能有一事扑空。故我的计划,乃系先派谍者四出,证明确凿后,方始行动。兹省略其计划内容,仅记其行动概要。

粤东方面,由第十军刘廉一军长统一指挥。何世统师兵出筠门岭,平远城内的叛兵迅即遁入山区,我若直进,叛徒势必脱漏。盖叛兵以其谍利用长途电话,消息至为灵通。何师长兵至岭上,即佯言「新兵练习行军」。干部且不断向岭上居民发出怨言,谓:「共军将大至,我新兵不堪战斗,今日到,明晨即回会昌。」如是者一周,我谍已知叛者在平远,不复夜遁。八月中旬,我兵晨到,散憇山间,一若本晚卽回会昌者。夜晚,何师长兵分三路,翻山越岭,疾趋平远,晨曦赶至,围而攻之,尽歼其众。当何师进攻平远之际,我十八师同时分别缴收梅县专署叛兵之武器,叛兵见我们十八师士兵帽系红带,误以为是「解放军」,大声高呼说:「我等已起义立功……。」仅叛变专员李洁芝只身而逃,其部众无一倖免。盖何世统发动攻击之前三日,十八师尹俊师长率其所部,经荒山樵径,昼伏夜行,期定同时攻击平远、梅县,使叛兵迅雷不及掩耳。后此刘军长分尹、何二师为二十馀路,自东而西,梳扫兴宁,兴宁叛变县长与五华叛变团队,均一一肃清。

与刘军长行动之同时,闽西方面,由十八军高魁元军长率七十五师及一一八师,亦照计划行动。何世统攻击平远之日,正我一一八师围歼长汀之时。尹俊兵临梅县之际,亦七十五师荡平上杭之夕。其概要经过为:原驻荷田之一一八师杨书田团,初经长汀东进荷田时,叛变专员李汉冲,早已遁入山中,及见杨团尽属新兵(皆籍属黎川),乃阴谋消灭该团。我计划策定后,杨团长亦不断佯言:「兵弱械寡,唯恐被李吞没,拟即西返瑞金。」行动之后,李尾衔之。杨自东门入长汀城,李树兰师长早伏城西山丛中,乃张两翼,分向南北包围。李随杨入城,民以鞭炮迎之,初未料及杨由西门回击,叛众东逸,又为李树兰之两翼合抱,三千余人,乃尽就歼。李师得此人枪,气势益壮,紧随七十五师之后,底定武平、永定、大埔、蕉岭。七十五师亦得充实装备,昂场士气。九月初,上述之荡平叛变地方团队工作,圆满完成。仅叛变保安团曾天曙部,预伏五华以西,得以漏网。尔后我以十四师任长汀、连城、瑞金、会昌之守备,十八军之十一师为策应上述计划,由闽东经台北复到普宁、揭阳,该军之一一八师亦集结汕头附近。第十军则在梅县、兴宁间。

九月中旬,闽赣前线形势大变。福州失守,厦门告急,赣江流域,匪军前进速度加快,赣州随即失守。我原在南丰前线之两个独立团,亦受迫南撤。九月底,第十二兵团司令部与江西省主席方天将军所部保安团队,会合于梅县、潮州间。为了强化阵容,严整部伍,因方天将军之授权,乃从事部队之再编组。同时由南丰及南平方面南犯之匪军,亦止于会昌及长汀。事后始悉陈毅匪部之作战地区止于赣闽,粤东则属林彪。而林此时正翻越大庾岭,以广州为目标前进中。此段时间,对第十二兵团之整编训练与尔后行动自由,亦有莫大关係,天下事常有巧合如此者。

第四章 兵团之再度整编与增援金门、舟山

第一节 再度整编

第十二兵团之再度整编大要如次: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辖第十一师师长刘鼎汉、第四十三师师长鲍步超(交通警察纵队改编,该纵队由闽来归)、第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第十九军军长刘云瀚,辖第十三师师长吴垂昆(该师係江西保安团所改编)、第十四师师长罗锡畴、第十八师师长尹俊。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辖第五十六师师长沉庄宇(江西保安团改编)、第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第七十五师师长汪光尧。除保安团改编之两师外,第四十三师武器多属突击使用,官兵尚堪作战,其馀六个师大致均可効命疆场,仅第十四师係新近成立,武器、服装两属欠缺,其他五师都可由其后方运补,(已往各师虽在前方作战,但后方都有一留守处,武器、器材、军服等装备,随时领存,随时前送补充,十一师及十八师尤多,留守处存储武器弹药,可以装备数营之用。)加以此次荡平叛变团队之所获,各师轻便装备,粗告充实。至此,第十二兵团经过短短六个月的重整,已由残兵败将的颓废气氛中,一变而为鼙鼓轩轩,士饱马腾之大军了!

第二节 分援两地

此时第十二兵团在名义上是隶属于薛伯陵(岳)将军之右翼军方天总指挥之统辖,但实际上已处于十分机动的状况中。九月底,罗卓英将军啣陈辞公(诚)之命,来调军队。盖陈匪毅以其辖下二十五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军、三十一军及三十二军等七军之众,环伺金、厦。且由俘匪证明,匪将先攻金门,以阻断厦门我军退路。金门守将李良荣将军,兵力不足,危在旦夕。舟山群岛亦在陈毅匪军十九军、二十军、二十一军、二十二军、二十三军、三十三军及三十四军等强力压迫下,梅州、大榭、桃花、六横等岛,相继陷落。平潭失守,海峡时警,东南军政长官辖区此时之危急情景,明眼人一望可知。我乃陈辞公(诚)之旧部,罗将军亦系我的老长官,我又受有总统蒋公面示「保卫台湾」之使命。于情于理,均不敢却。然在法令系统上,第十二兵团尚属薛伯陵(岳)将军统辖,未加入台湾的战斗序列。而况薛将军此时正拟以第十二兵团准备他移。几经筹思,终以「十二兵团在国防部的补给名单上,仅两个军,今我实有三个军,以其中之一军,调防金门,似无问题」为定论。罗将军又问将调何军?我说:「当然十八军!」罗大喜。回台不久,船到汕头,时正十月初旬,高魁元将军率其十八军迅赴金门。此在当时之金、厦,实乃一件大事。曾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统辖十四个完整军的汤恩伯将军,此时转任福州绥署代主任,驻在厦门。曾以十八军辖下之一师,游行街头,鼓舞守军士气,兼以安定民心。

与罗卓英将军奉命调兵之同时,广州某军人亦啣其上官之命,来商调原驻潮汕之喩英奇师。该师属一○九军邓春华建制,仅两团。该军人以喩师在十二兵团防区内,恐我不放其行,乃伪言保卫广州而调之西去,实则我已知其备好船隻,将运该师至海南岛。该师离汕去琼后,迅喩收容钦廉地方部队,改编成军,然后旋即兵败被俘,匪且以酷刑杀喩,良堪叹惜。

第三节 大方向中之小曲折

高魁元军及喩英奇师调离潮汕后之十二兵团,在行动上突然遭遇极为微妙处境。最初是薛伯陵(岳)将军明令「着兵团迅喩移穗,保卫广州」,规定船运,而船只未集,命令催迫,急如星火。回忆不久前在广州时,曾当面请示军事负责长官(行政院院长阎锡山先生兼任国防部长):「保卫广州,是否需本兵团参加?需要,则宜早为准备,俾免仓卒成行,有失戎机。」亦曾壮语陈述:「私忖林彪南来,时恰秋末,广州、曲江间地区,适逢疫疠盛行,疟疾猖獗。林部官兵大多是东北人,远出岭表,强弩之末,万里争利,正为兵家大忌。我若以李弥将军(正在入滇途中)率第八军及三十九军在左,刘安祺将军率五十军及一○九军居中,我率辖下十八军及六十七军在右,俟林彪越岭南犯时,由沉发藻将军及若干湘军,分别截断大庾、宜章间隘道,并掩其后,我则以上述三部与敌野战于翁源、英德、增域间。我握天时地利人和,胜败之数,确可一博!惟须早事筹划佈置也。」阎兼部长回答极为肯定:「贵部任务早定,不参加保卫广州之战。」十月初旬,中央在粤机构向重庆移动,而国防部告立法院曰:「胡琏兵团,乃保卫台湾之精锐。」此语亦载在报端。十月十日黄昏,忽有战鬪机二、三十架自广州飞降汕头,谓匪军喩将进入广州市郊。同时,罗卓英将军亦再莅本部,面询我之动向。我踟蹰不安。彼云:「陈长官辞公(诚)得知贵兵团将西去广州,感慨良深。」此际广州、台湾,均有船隻到汕,各欲本兵团向其所希望的目标运输。罗将军且携银洋拾万元,以为行军费用。情报显示林彪前锋已到英德,以时间推测,我船到广州之初,也正是匪入广州之时,我军逐次下船,喩需加入战斗,毫无疑问,将遭匪各个击破。盖刘安祺将军虽属娴熟韬略,百战勋高之名将,但仅以五十军一支军队,势难制止蜂涌而来之林彪。纵使十二兵团加入,亦难形成优势。所以西去广州,根据全军为上之原则,实乃违反兵家的常理。处此情况之下,我实左右为难,旣不敢违抗上令,又必须顾及道义,况总统蒋公曾面示「保卫台湾」之任务乎?我毕生追随总统蒋公及陈长官辞公(诚),际此艰危,宁敢违背?罗将军专来潮汕,实有亲导兵团东向的涵意,特以功令所拘,未便明示耳。虽然如此,本部之离去潮汕,则属毫无疑义。调集军队上船,需时数日,汕头码头设备有限,内港且受潮水影响,船团编队而行,亦属战备措施。一切正在进行时,忽来广州陷落之讯,盖十月十三日也。不久在台湾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正式明令第十二兵团归其指挥,并卽乘船向舟山羣岛增援,我于此遂解除任务遂行之困扰。第六十七军刘廉一部为第一船团,即向舟山航行,兵团部将率第十九军刘云瀚部为第二船团,继续发航,为时当在十八日以后。笔者则迳去台湾,面请指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对舟山群岛已有重新部署,郭忏将军受命为前进指挥所主任,统辖原驻舟山之七十五军、八十七军及本兵团。我乃郭将军之旧属,重隶其麾下,实感万分荣幸。

第四节 接防金门

十月十八日,我在台北,晨间晋谒副长官林蔚文将军于其办公室,林正与厦门电信局长通话,予在侧,得悉该局长云:「匪军已进入市区,我军终止抵抗,尔后已无机会与副长官联络,谨此叩别……。」蔚公乃一忠诚沉毅之长官,此时之面色表情,令人不胜对其敬仰与同情之忱。不二日陈辞公(诚)面示:军事及人事部署已有变更,命我以兵团司令官及福建省主席名义率领所部十八、十九两军,接任金门防务,汤恩伯及李良荣两将军调回台湾。正在海峡中行进之第二船团,已令驶赴金门。并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将军同去防地,佈达命令,监督交接。十月二十四日夜,由基隆登上运送军品之民裕轮,前往金门,担任新的任务。第一船团之刘廉一军,则照原定目标,增援舟山。

第五章 古宁头之歼匪及登步岛之告捷

第一节 古宁头歼匪经过

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黄昏,民裕轮抵达金门南之料罗湾,兵团部派员以L.S.T来驳接我等上岸。但因风浪,两船无法靠拢,而民裕轮船长又因水道不熟,不敢夜航,泊停海中,时闻炮声,却不知岸上已发生战事。翌日晨,启碇前往大、小金门间之水头,十时到达。汤总部总务处长来接,始悉匪已登陆,昨且激战整日,但该处长一片乐观辞句,且称赞「胡琏兵团」不置。行抵水头村边,汤将军亲迎罗副长官,态度更为乐观,认为战事已近尾声。汤并翘起拇指,对我大声称讚说:「佩服!佩服!年初尚属残兵败将,不满万人之破军,才数月便能强大而又勐勇,变成一支大军,佩服!佩服!」我以感激心情,连声称谢。到其指挥所,午餐在棹,我立即电话正在前线指挥作战之高魁元军长,询问目前状况,并先向他道贺:「恭喜大捷,是否已清扫战场完毕?」高以低沉的声音答说:「战事仍在激烈进行中,形势相当严重,即派车迎司令官来。」我听此话,突觉千钧在肩,汤、罗所谈何事,竟无所闻。车到即行,不到二十分钟已到湖南高地前线,急问匪我状况,始知我军克复安岐,正向林厝进迫中。当以责任所在,并未顾虑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实施指挥权,告诉高、刘两军长:(1)前线攻击部队一一八师附十八师五十四团及十九军四十一团,统归高军长指挥。(2)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即推进至安岐。(3)十九军军长刘云瀚则以所部在虎尾高地、湖南高地及一三二高地,佈成一线防守阵地。经亲与五十四团团长文立徽、三五二团团长唐俊贤、三五三团团长杨书田、三五四团团长林书峤等(四十一团团长廖先鸿尚未能取得联络,该团已入古宁头西已海边),通电话后,前方士气大振。尤以装甲兵旅之战车营为甚,纷纷要求与我通话。上述官兵,久与我共同驰骋疆场,今兹彼辈在徐蚌会战后,得在金门杀败敌匪,愉悦之情,不觉流露于其长官之前。当勉以再接再厉,灭此朝食。黄昏入暮,各团合围,残匪遁入古宁头村内。此际我始回顾,但见二十二兵团司令官李良荣将军,二十五军军长沉向奎将军、汤恩伯将军的日本籍顾问根本博等,都在此处。再看则罗尤公(卓英)亦盘膝而坐,时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我除与李、沉寒暄外,乃肃然而趋罗将军处,恭候之曰:「副长官何时莅临?」他说:「随你之后。」再问:「亦未中餐?」他笑而不答。但云:「作何处置?」我说:「澈夜攻击,歼灭犯匪为止。」他又说:「暂回兵团部,研究后再定。」当留十八军副军长刘景蓉继续督战。我与高、刘两军长随罗尤公(卓英)回至塔后兵团司令部。尤公(罗卓英)宣示,应立两桉:一为本晚能歼犯匪后之腹桉。一为若仍未能全歼,匪且得援时,我军继战之腹桉。尤公(罗卓英)久用大兵,智计绝人,向为我辈所敬仰。他稍事检讨后,即迳去汤总部。他此来的任务,佈达命令,监督交接,至此已属圆满完成,徒以我等多为其旧部,所以特别关切,亲临前线,躬冒矢石,大将风范,令人心仪。尤公(罗卓英)去后,我等又议,咸以为本晚务必歼此丑类,否则夜长梦多,难免重大变化。于是又令高军长再赴其指挥所,严督李树兰师长,务必完成其任务。

是夜从僚属口中,始得悉昨(二十五)日作战情形:二十五日拂晓,匪以航海木舟,满弦顺风,趁潮进犯,目标集中于虎尾高地迄古宁头间沙滩,滩势平坦,迅即突破我之防线。高军长决心正确,处置敏捷,立令预备队师长李树兰,率该师及配属战车营,迎头冲击。该师屡当大敌,每战必捷,趁匪下船之顷,建制溷乱,选锋冲入,当时虏俘颇多。高军长为了形成优势,即以担任岛东外线防守之十一师预备队之三十一团及正在下船后之十八师五十二团,梯次加入战斗,沿海岸断匪归路。并烧毁匪船,使其不能驶回接运后续匪军。又以十四师之四十二团,自一三二高地进攻古宁头之西,以策应二○一师六○一团之沿海守备。激战之烈,搏斗之雄,在历来中外战史上的着名大战,殊不多让。瓦碎长平,血染沙苑,殆可比拟。酣战至晚,高军长盱衡全盘形势,除以一部抑留于安岐以南外,主力悉调处于机动位置,以备其他不虞。二十五日晚,敌并无在他处进犯之情事发生。本(二十六)晨我乃以十八师五十四团加入一一八师,继续攻击残存之敌。但因该匪有一夜时间恢复建制,并又回窜至安岐以南山地间。故最初之战斗,又极顽强。此乃本日正午我到高军长指挥所时,我军始夺回安岐之原因。

二十七日晨,我军已尽歼古宁头村内之敌。但不久发现村北海岸绝壁下尚有匪军甚多,係昨(二十六)夜由厦门增援而来,船去,人不能攀登,经我晓喻后,乃弃械而降。至此,一场大战始告结束。二十七日上午九时三十分,李树兰师长由古宁头直接向我作如上的报告。不久,东南军政长官陈辞公(诚)飞临金门,曾亲至战地视察,归时途次一三二高地,突由深壕密草中窜出百馀人枪整齐之匪军,旋即伏降。此应为真正之战事结束,乃下午四时馀也。

   

第二节 登步岛之告捷

十一月初旬,原属十二兵团之六十七军刘廉一军长及其所属刚到定海。陈毅匪部二十军继其佔领桃花、六横之后,攻向登步岛,旋即登岸。刘军长派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团长萧宏毅率部增援,该团冲佔该地要点之砲台山,与匪反覆搏战,萧负重伤,酣战不退,副团长赵少芝起而代之。虽伤亡枕藉,而寸土必争。相持一昼夜,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率该师两个团继续投入该岛,二○○团团长颜珍珠亦里伤再战,终解砲台山之围,而将犯匪大部击灭。此战虽不如金门规模庞大,然激烈程度及我官兵英勇精神,则殊无二致。此役不但在战场上重振我军军威,重要的是吓阻了陈毅,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直至翌年五月下旬,我军作战略上撤退为止。

转载连接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267&next=1266&l=f&fid=33前言

笔者自出使越南任满回国以后,即致力于研读典籍,且对往事深切省察。用冀增益学养,洞悉得失。回顾民国三十八年,任职第十二兵团司令官时,所率部队先后败敌于古宁头及登步岛,诸多事蹟,记忆犹新。辄拟撰述各事始末与所悉经纬,作为研究现代史的资料。本年(六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为古宁头战役二十五週年纪念日,昔日的袍泽友好,又多以略抒所感相嘱。适于十月十日阅读报章,行政院蒋院长经国先生,在立法院第五十四会期开议时,所作施政报告口头补充说明,以「中华民国万万岁」为题,正式发表。文中曾说:「当三十八年金门古宁头战役,我们把共匪登陆的部队都消灭了的那一日,经国从金门到台北,报告总统说:『金门古宁头大捷了,这一次我们全胜了!』总统说:『这是我们革命转败为胜的开始,是我们第一次把共匪的军队打得全军覆没。』现在我们可以相信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共匪自二十五年来,并非不想侵犯台澎金马,而是因为它不能,也不敢。有人说它是怕因此而引起国际纠纷和国际上外来的压力,我觉得这些理由还是其次,它最怕的是我们台澎金马是一坚强的,攻不破的反共堡垒。若它来侵犯的话,不但不能达到它的目的,而且必定会引起大陆本身的内乱与内战,所以它不敢来侵犯。我们敢说,那一天共匪来侵犯台澎金马,那一天就是它整个崩溃瓦解的开始。」

读了经国先生的这篇报告,重复展诵总统蒋公历年以来,迭次颁发的有关古宁头之战的嘉勉训词,不禁感奋万千,慨念良多。回忆当年将士为达成任务,前仆后继,奋勇直前的壮烈情况,一一重现眼前。又鑑于国防部史政局,以前印行之「金门战役」与「古宁头歼灭战」等书,及三民书局出版之部定「现代史」中,所记有关事项,与事实颇有出入。爰申述此役之眞相,作为「中华民国万万岁」读后感言,且供治史者之参考。

第一章 总统蒋公的期许与训示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上旬,笔者在上海住院养伤,奉总统蒋公电召入京谒见,蒙示「迅速整训旧部,以备续为国用」。当即面报:「战事演进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陈毅、刘伯承两股匪军,已无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以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匪寇。盖陈、刘两匪以次的指挥官若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匪酋,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彼等均非杰出之才,陈、刘两酋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总统颔首并予嘉许。不久,某高级军事当局告诉我:总统在引退离京前,曾手令国防部「予胡琏以名义,配属三个军,并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上述三个军的装备。」国防部旋卽任命我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官,辖第十、第十八及第六十七三个军。以后俞济时将军随侍总统于奉化,在匪共渡江前,曾迭次函询本军编练情形。是年五月底,第二编练司令部改为第十二兵团,我奉召晋见总统蒋公于台湾高雄,垂询兵团状况后,面示「应肃清闽粤叛变团队,打通后方补给地之潮汕,并准备保卫台湾」。

以上所述,足以说明,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之再建,及其所负明确的任务,实在总统关垂及指示下始行达成者。若果世人以为没有第十二兵团,便不可能有古宁头及登步岛之捷,那便应该记着这个兵团是总统蒋公所指示而再次建立的。尤其是在总统引退前夕,及在野时所完成的。我在高雄曾面报总统说:「钧座引退,三军无主,人心惶惶,统御为难。」蒙示「我绝不放弃对中国革命所负的责任」。笔者听了极为欣奋,又对他说:「是则本军必可再战再胜。」回部后迅卽以此意遍告官兵,欢声雷动,士气昂扬,不一月即戡平闽西粤东之叛乱。

第二章 从第二编练司令部到第十二兵团

第一节  对当时局势之见解

笔者受命为编练司令之时,全国形势至为恶劣,且极溷乱。军事情况,更为严重。陈毅、刘伯承两股匪军,侵临大江,妄冀飞渡。而江南我方,却在企图和谈中,自我陶醉。负责京沪杭警备当局,亦以「备战言和」为口号,秘密从事于上海保卫战之准备。我默察当时的军事部署,心中深为忧虑。盖天堑长江,可分南北,若果北敌南侵,则江南势难立国。因欲献策于军事负责长官,大旨为:「争取两三个月时间,迅速充实李弥将军之第八、九两军,并指挥其原辖之三十九军,控制于芜湖附近。另以阙汉骞将军指挥五十四及九十九两军,集结于镇江週边。我愿率辖下三个军,位置于广德地区。在中国历史上,虞允文采石之捷,朱元璋当涂之济,拓拔魏瓜州之扼,孙传芳龙潭之败,等等战例,皆说明由淮渡江,总在南京上下游。今姑且假定,匪从上游渡犯,我以芜湖兵团趁其立脚未定,勐烈反击,再以广德兵团急行援之,必可如虞允文之故事。若匪从下游渡犯,我以镇江兵团迎击,广德兵团则以急行加入助战,匪必再蹈孙传芳覆辙。匪若两路来犯,我则集中芜湖、广德两兵团,先歼上游,再次转歼下游。兵以将为主,将以气为先,但得良将,敢拼敢鬪,无虞兵不勇、械不利也。陈、刘两匪数近百万,横渡大江,不特船隻难集,卽时间上亦必甚久,兼有我海空军的阻挠,其行动定较迟滞。故今日之急务,应为选将励兵,沿江为守……。一惟我与京沪杭警备当局并不熟识,适刘玉章将军时为该当局所倚重,乃请刘介绍引见。迨谈至「我愿留在前线,为保卫京沪而尽力……」。该当局卽大声说:「你应到后方休息,至少六个月……。」适胡适之先生来访,我乃兴辞而出。二月中,该当局召集若干整补部队长会议于杭州,会后我仍以我的构想详为面报,所得答覆,一如前次,且指定我之司令部与衢州绥署(按京沪杭警备当局兼任衢州绥署主任。)共处一地。私念匪寇必渡江,彼时独木如何可支大厦?乃决定本训练司令部所辖第十及第十八两军收容地为江山,至二月底,共得八千馀人。在上饶附近之第六十七军,亦有番号而人员不足。三月初,适奉国防部「第二编练司令部应绥靖赣、浙、闽三省边区,以防共匪潜入渗透」之命。予乃请准衢州绥署,移司令部于江西南城。

第二节 兵员之获得


国防部对于本部人员补充计划,指定由浙、闽两省各徵新兵三万人,江西一万五千人。及向三省军管区接洽时,浙省主席兼司今周奉璋(嵒)将军面告:除非贵部派兵敉平松阳、景宁等县散匪,恢复秩序,自行徵兵,否则本部无能为力。盖七十五及八十五两军(七十五军係周旧部,八十五军则向属于汤恩伯将军)亦由浙省补充兵员,地址在杭嘉湖区。彼初主省政,卽为局势所困扰,政令难及于偏远。我乃决定以若干员兵编成十一师,移驻松阳,绥靖地方,恢复秩序,渐次协同地方行政首长,进行徵兵。浙南贫瘠,人口稀少,三万新兵,确属不易。乃又派副司令官柯远芬向闽省主席朱绍良将军请示(柯曾任朱之亲信僚属)。朱将军以诚恳感人之口吻告柯说:「你可回报胡司令官,福建绅商议会正激烈反对徵兵徵粮。现在本省之第一编练司令部(司令官王敬玖)辖第五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军,尚无法徵得兵员。故对福建拨补新兵三万事,勿作此想,以免帐隆!拐恪㈤}两省旣已无望,我乃亲往南昌,晋谒江西省主席方天将军,面请机宜。此时由于总统蒋公引退,代总统李宗仁以和谈为标榜。一般正人君子大多缄默不语,而妖孽人物,则大事活动。「和谈使者」不可胜数,「和平老人」纷纷出现。从前以反共自矢者,今亦大呼陈仲弘(毅)兄及毛润之(泽东)公矣。此种丑态,不特腐蚀人心,抑且打击士气。各地如此,江西何能例外。但是方将军乃一坚决反共及効忠领袖蒋公之铿锵军人,我面陈来意后,他很恳切的对我说:「以法定手续,徵兵一万五千,目前实难如愿。我曾任十八军军长数年,自无坐视不助之理。但本省已有第三编练司令部(司令沉发藻),辖第二十三及第七十两军与另一军,需待兵员补充,其司令部沿赣江人口富庶之区,部署已定。贵部若有特殊方法,可以取得新兵,我将全力支援,并卽令赣北师管区司令唐三山将军助贵部从事。」予得此答覆,喜出望外。

此时除和谈的怪现象外。尚有一种以「志愿兵」作为猎取权位的活动。若干自命为反共爱国的人士,纷纷向各编练司令部请求:「若能予以师长名义,则可募集志愿兵一师……。」本编练司令部亦遭此困扰,几经熟思,乃予婉却,并告诉他们说:「政府不能以政令徵得兵员,你私人怎么能得万人成师?而且,我们成立军队之目的,乃在决胜疆场,克敌致果,一时乌合之众,怎麽能够作战?徒耗国币,又扰地方耳。即使你可成师,去你等而易以我原有之干部,则我为不信;用你等而置我原有的干部于闲散,则我为不义。弃义背信,兵家大忌,自立尚不可能,况欲击灭共匪乎?」

得到方主席明确指示后,当即散会同唐三山司令,研拟征兵法。我提出「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为军」的徵兵办法。每甲十二户,共推一丁入伍,两年期满,再推一丁以代旧丁。在此两年中,未出丁之十一户共助入伍之丁的家属,如此依次轮流,二十年后始可户户出丁入伍。每县幅员大小,人口多少,虽不等齐,但以最小最少的县份计算,出兵千余人,确属不难。军师直属部队的兵员来源可在大县人多之中获得。如此,一团之兵,属于一县,语言习惯,饮食起居,或因邻舍,或因戚友,均可彼此照顾,感情融洽。而其家庭亦因上述关係,对其子弟之离乡背井,减少牵挂,且音讯易通。实乃唐代府兵制的精神,也就是师团管区的规范。此种构想,经与行正督察专员、县长,师、团管区司令,及军、师长等开会讨论,一致赞成。当即规定:第一、由编练司令部以上述办法报请国防部备案,并请求赣北师管区永远为第二编练司令部所辖各军师之征兵管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县长及师、团管区司令,迅即以开会方式转达上述办法,沟通思想,积极准备。第三、各军、师应即进入指定之县区,协同地方首长,着手接受新兵入伍,并督导未出丁各户,对新丁家庭确实照顾支援。当时概要区分为:第十军、第十八师驻临川,临川人口约为二十五万至三十万,除充实第五十二团外,馀即充实军、师直属部队。第五十三团在东乡,第五十四团在进贤,两县各十万人口上下。该十八师各团各有干部(军官、士官)五百馀人,每县征集新丁千五百人,卽为两千余人之团。换言之,每连各有百五十余人,足可驰骋疆场,追奔逐北了。第十八师即定名为抚河支队,各团亦定名为临川、东乡、进贤大队。第七十五师分配于贵溪、金谿、资溪,该师定名为三溪支队。第十八军之第一一八师及各团驻南城、黎川、南丰,该师定名为盱江支队。第十军之一一四师、第十八军之十四师分别配置于馀江、馀干、万年及崇仁、宜黄、乐安等县。第六十七军则在上饶行政督察专员区内,适宜分配,彷照第十、第十八军方法行之。第四、此项新兵征集及入伍工作,希望能在四月底以前完成,俾赴戎机。

此际大局日见紧迫,我留置长江北岸各据点,已逐渐被敌侵吞。而毛酋入据北平后,对我单方面求和的行为,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头脑清醒之人,均知匪必渡江,企图武力征服全国。本部若能早日编练成军,或可有所贡献于未来之作战。汉贼不两立,忠奸难并存。我军必须苦战求生,苦干求成,不应存有丝毫幻想。盖毛共渡江南窜之前,已宣布战犯名单,并对张治中、邵力子等之低首求和,大事奚落侮辱。且曰:「凡身上染有人民之血的都是战犯,无论跑到天涯海角,都要归案究办。」狂骄之态,令人发指!

   第三节 仓卒应战时之权宜处置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共匪南渡,五月一日,进入鹰潭,五月十三日,刘匪伯承先头部队攻佔南城,另一路则窜踞延平。京沪地区我军败退态势极为溷乱!此时国防部已由京移粤,命令本部恢复第十二兵团番号缩编为第十及第十八两军,迅卽加入战斗序列,拒止敌匪于南丰以北。当即遵命缩编,执行战斗任务。本部此时最大的困难为被服缺乏,械弹无着,新集之兵,尚未训练,逃散回乡,不无可虑。乃以六十七军与第十军合编为第十军,刘廉一任军长,辖十八师师长尹俊,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七十五师师长王靖之,另两个独立团。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原由我兼任,四月中任高接长),辖第十一师师长刘鼎汉(在浙南),第十四师师长罗锡畴,第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再三筹思,以目前两军,仅十八、一一八及七十五等三个师,尚可维持其军队形态。其他皆系乌合,实难应战。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从事整训,庶可希望寻觅机会,与敌一争胜负。盖当时上海保卫战,正在激烈进行,陈毅匪部被羁于沪。逆料刘匪伯承或将整顿后方,集中兵力,然后一鼓作气,长驱而入闽南粤东。事后始知毛匪泽东以刘伯承大包围于陈毅之南,俾陈全力攻上海。迨上海陷落,彼又以陈毅接替刘伯承,使刘伯承与林彪交叉运动,刘由赣西入西南,林由鄂南趋两广,以致旷日费时。此一段时间,对十二兵团来说,十分重要。向使刘伯承不待淞沪陷落,即行奋力追击,直趋闽、粤,而使林彪入蜀侵滇,则十二兵团必将在万分狼狈的情况下,溃不成军。毛酋向以善用大兵自诩,这次却丧失了战机,可谓天夺其魄,给我以整顿奋战的机会。当与各军、师长细密计议后,即决定以刘廉一军长所辖之两个独立团留滞南丰、南城间,从事戒备,并迟滞作战。兵团的主力迅卽部署于长汀、连城及瑞金、会昌间,以瑞金为中心,从事整训。整训重点,首在军官团的短期讲习,讲习目标又在说明匪我现状,及反共斗争的本质,由此提高士气,团结军心。

此项工作伊始,我蒙总统蒋公电召前赴高雄,奉面示机宜后,立卽前往广州,面报参谋总长顾墨公(祝同)以所受之任务。返防后,恰值军官团轮流训练完毕,士兵经月馀操课,军人仪容亦成。乃从事闽西粤东叛变团队之清剿,逐渐控制潮汕为后方补充通路。

第三章 且练且战荡平叛乱

第一节  武器之筹措

先是总统蒋公于引退前,曾手令联勤总部在新到外援武器中,为本编练司令部储存三个军的装备,以供使用。除刘廉一军自领携行外,其他两军因兵员无着,运输不便,故请准联勤总部,由海道将该项武器运至福州。迨武器到闽,匪已遮断南平,而长汀地方团队亦告叛变。本部无法取得,联勤乃转运该项武器到台。适台湾新成立之第八十军、第六军及由上海转进至台之五十二、五十四等军,皆急待武器补充。东南军政长官陈辞公(诚),为保卫台澎与支援金厦,乃将转运到台原定拨给本部的武器,就近装备上述在台各友军。我因召见之便,曾晋谒辞公(陈诚),报以兵团奉命进出潮汕清除叛乱,准备保卫台湾。现在兵员已齐,而武器短缺,恳请发还原拨本兵团现运基隆之武器,以利任务的遂行。辞公(陈诚)素庄严,但此日则笑着问我:「你所谓原属贵部武器,其上是否刻有胡琏名字?我认为运至本辖区者,即为本公署所有。贵兵团现隶属于国防部,应自向上峰请求。」我知多言无益,乃转谒林副长官蔚公(蔚文)。蔚公素和蔼,但此时相见,却冷颜如霜,对京沪兵败状,慨乎言之:「古人片甲不回之句,今始稔知。」盖蔚公(林蔚文)恐我开口要枪,先以他辞堵塞之。我知无望,乃回粤面报顾墨公(祝同),墨公对我说:「拨给你的武器即被别人移用,现在库无存品,容筹措后再议。」又面报联勤郭总司令悔公(郭忏),悔公乃一明达而乐于助人的长官,民国三十二年鄂西石牌抗日之役后,对我颇多提拔。盖二十九年彼任江防总司令时,因宜昌陷落,曾受屈降处分。迨三十二年日寇大举进犯,我军各线多告不支。我率部守备石牌,力战创敌,挽回颓势。彼又获擢升为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推功施泽,故对我多所关顾也。此时因我之迫切需求,乃以诚恳口气告诉我:「昆明兵工厂尚有若干新造武器,惟云南局势微妙,能否运出,则有赖于贵兵团之幸运。」嗣奉拨发命令,得知卢汉已叛,我亦心存感激,盖悔公(郭忏)对部曲已尽其爱护之责矣!但不数目,由民航空运队探出消息,飞机可通昆明。当即自筹经费,由刘景蓉少将负责其事,僱民航队飞机数十架次,由昆明逐渐运至汕头。直至兵团主力荡平叛乱,控制潮梅,乃决定以此批武器装备一一八师,以备他日缓急可恃。嗣后古宁头之战,高魁元军长始终以一一八师为主力,作三日之苦战,赖有此批武器也。

第二节 以实战锻炼我军肃清叛乱

关于荡平叛变团队之作为,先经严密计划,继以敏捷行动,庶可消灭叛类,毋使漏网,且夺获其武器,充实我军。至于在实际战斗中,训练我骤成之军,更属重要。盖军以战斗为主,绪战的利钝,每每关係主战之胜负。此时闽西及粤东的叛变份子,已受共匪南下工作团之煽惑,其一切作为都以不被我捕捉消灭为主眼。而我军上述之目标,则必须立竿见影,针针见血,不能有一事扑空。故我的计划,乃系先派谍者四出,证明确凿后,方始行动。兹省略其计划内容,仅记其行动概要。

粤东方面,由第十军刘廉一军长统一指挥。何世统师兵出筠门岭,平远城内的叛兵迅即遁入山区,我若直进,叛徒势必脱漏。盖叛兵以其谍利用长途电话,消息至为灵通。何师长兵至岭上,即佯言「新兵练习行军」。干部且不断向岭上居民发出怨言,谓:「共军将大至,我新兵不堪战斗,今日到,明晨即回会昌。」如是者一周,我谍已知叛者在平远,不复夜遁。八月中旬,我兵晨到,散憇山间,一若本晚卽回会昌者。夜晚,何师长兵分三路,翻山越岭,疾趋平远,晨曦赶至,围而攻之,尽歼其众。当何师进攻平远之际,我十八师同时分别缴收梅县专署叛兵之武器,叛兵见我们十八师士兵帽系红带,误以为是「解放军」,大声高呼说:「我等已起义立功……。」仅叛变专员李洁芝只身而逃,其部众无一倖免。盖何世统发动攻击之前三日,十八师尹俊师长率其所部,经荒山樵径,昼伏夜行,期定同时攻击平远、梅县,使叛兵迅雷不及掩耳。后此刘军长分尹、何二师为二十馀路,自东而西,梳扫兴宁,兴宁叛变县长与五华叛变团队,均一一肃清。

与刘军长行动之同时,闽西方面,由十八军高魁元军长率七十五师及一一八师,亦照计划行动。何世统攻击平远之日,正我一一八师围歼长汀之时。尹俊兵临梅县之际,亦七十五师荡平上杭之夕。其概要经过为:原驻荷田之一一八师杨书田团,初经长汀东进荷田时,叛变专员李汉冲,早已遁入山中,及见杨团尽属新兵(皆籍属黎川),乃阴谋消灭该团。我计划策定后,杨团长亦不断佯言:「兵弱械寡,唯恐被李吞没,拟即西返瑞金。」行动之后,李尾衔之。杨自东门入长汀城,李树兰师长早伏城西山丛中,乃张两翼,分向南北包围。李随杨入城,民以鞭炮迎之,初未料及杨由西门回击,叛众东逸,又为李树兰之两翼合抱,三千余人,乃尽就歼。李师得此人枪,气势益壮,紧随七十五师之后,底定武平、永定、大埔、蕉岭。七十五师亦得充实装备,昂场士气。九月初,上述之荡平叛变地方团队工作,圆满完成。仅叛变保安团曾天曙部,预伏五华以西,得以漏网。尔后我以十四师任长汀、连城、瑞金、会昌之守备,十八军之十一师为策应上述计划,由闽东经台北复到普宁、揭阳,该军之一一八师亦集结汕头附近。第十军则在梅县、兴宁间。

九月中旬,闽赣前线形势大变。福州失守,厦门告急,赣江流域,匪军前进速度加快,赣州随即失守。我原在南丰前线之两个独立团,亦受迫南撤。九月底,第十二兵团司令部与江西省主席方天将军所部保安团队,会合于梅县、潮州间。为了强化阵容,严整部伍,因方天将军之授权,乃从事部队之再编组。同时由南丰及南平方面南犯之匪军,亦止于会昌及长汀。事后始悉陈毅匪部之作战地区止于赣闽,粤东则属林彪。而林此时正翻越大庾岭,以广州为目标前进中。此段时间,对第十二兵团之整编训练与尔后行动自由,亦有莫大关係,天下事常有巧合如此者。

第四章 兵团之再度整编与增援金门、舟山

第一节 再度整编

第十二兵团之再度整编大要如次: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辖第十一师师长刘鼎汉、第四十三师师长鲍步超(交通警察纵队改编,该纵队由闽来归)、第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第十九军军长刘云瀚,辖第十三师师长吴垂昆(该师係江西保安团所改编)、第十四师师长罗锡畴、第十八师师长尹俊。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辖第五十六师师长沉庄宇(江西保安团改编)、第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第七十五师师长汪光尧。除保安团改编之两师外,第四十三师武器多属突击使用,官兵尚堪作战,其馀六个师大致均可効命疆场,仅第十四师係新近成立,武器、服装两属欠缺,其他五师都可由其后方运补,(已往各师虽在前方作战,但后方都有一留守处,武器、器材、军服等装备,随时领存,随时前送补充,十一师及十八师尤多,留守处存储武器弹药,可以装备数营之用。)加以此次荡平叛变团队之所获,各师轻便装备,粗告充实。至此,第十二兵团经过短短六个月的重整,已由残兵败将的颓废气氛中,一变而为鼙鼓轩轩,士饱马腾之大军了!

第二节 分援两地

此时第十二兵团在名义上是隶属于薛伯陵(岳)将军之右翼军方天总指挥之统辖,但实际上已处于十分机动的状况中。九月底,罗卓英将军啣陈辞公(诚)之命,来调军队。盖陈匪毅以其辖下二十五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军、三十一军及三十二军等七军之众,环伺金、厦。且由俘匪证明,匪将先攻金门,以阻断厦门我军退路。金门守将李良荣将军,兵力不足,危在旦夕。舟山群岛亦在陈毅匪军十九军、二十军、二十一军、二十二军、二十三军、三十三军及三十四军等强力压迫下,梅州、大榭、桃花、六横等岛,相继陷落。平潭失守,海峡时警,东南军政长官辖区此时之危急情景,明眼人一望可知。我乃陈辞公(诚)之旧部,罗将军亦系我的老长官,我又受有总统蒋公面示「保卫台湾」之使命。于情于理,均不敢却。然在法令系统上,第十二兵团尚属薛伯陵(岳)将军统辖,未加入台湾的战斗序列。而况薛将军此时正拟以第十二兵团准备他移。几经筹思,终以「十二兵团在国防部的补给名单上,仅两个军,今我实有三个军,以其中之一军,调防金门,似无问题」为定论。罗将军又问将调何军?我说:「当然十八军!」罗大喜。回台不久,船到汕头,时正十月初旬,高魁元将军率其十八军迅赴金门。此在当时之金、厦,实乃一件大事。曾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统辖十四个完整军的汤恩伯将军,此时转任福州绥署代主任,驻在厦门。曾以十八军辖下之一师,游行街头,鼓舞守军士气,兼以安定民心。

与罗卓英将军奉命调兵之同时,广州某军人亦啣其上官之命,来商调原驻潮汕之喩英奇师。该师属一○九军邓春华建制,仅两团。该军人以喩师在十二兵团防区内,恐我不放其行,乃伪言保卫广州而调之西去,实则我已知其备好船隻,将运该师至海南岛。该师离汕去琼后,迅喩收容钦廉地方部队,改编成军,然后旋即兵败被俘,匪且以酷刑杀喩,良堪叹惜。

第三节 大方向中之小曲折

高魁元军及喩英奇师调离潮汕后之十二兵团,在行动上突然遭遇极为微妙处境。最初是薛伯陵(岳)将军明令「着兵团迅喩移穗,保卫广州」,规定船运,而船只未集,命令催迫,急如星火。回忆不久前在广州时,曾当面请示军事负责长官(行政院院长阎锡山先生兼任国防部长):「保卫广州,是否需本兵团参加?需要,则宜早为准备,俾免仓卒成行,有失戎机。」亦曾壮语陈述:「私忖林彪南来,时恰秋末,广州、曲江间地区,适逢疫疠盛行,疟疾猖獗。林部官兵大多是东北人,远出岭表,强弩之末,万里争利,正为兵家大忌。我若以李弥将军(正在入滇途中)率第八军及三十九军在左,刘安祺将军率五十军及一○九军居中,我率辖下十八军及六十七军在右,俟林彪越岭南犯时,由沉发藻将军及若干湘军,分别截断大庾、宜章间隘道,并掩其后,我则以上述三部与敌野战于翁源、英德、增域间。我握天时地利人和,胜败之数,确可一博!惟须早事筹划佈置也。」阎兼部长回答极为肯定:「贵部任务早定,不参加保卫广州之战。」十月初旬,中央在粤机构向重庆移动,而国防部告立法院曰:「胡琏兵团,乃保卫台湾之精锐。」此语亦载在报端。十月十日黄昏,忽有战鬪机二、三十架自广州飞降汕头,谓匪军喩将进入广州市郊。同时,罗卓英将军亦再莅本部,面询我之动向。我踟蹰不安。彼云:「陈长官辞公(诚)得知贵兵团将西去广州,感慨良深。」此际广州、台湾,均有船隻到汕,各欲本兵团向其所希望的目标运输。罗将军且携银洋拾万元,以为行军费用。情报显示林彪前锋已到英德,以时间推测,我船到广州之初,也正是匪入广州之时,我军逐次下船,喩需加入战斗,毫无疑问,将遭匪各个击破。盖刘安祺将军虽属娴熟韬略,百战勋高之名将,但仅以五十军一支军队,势难制止蜂涌而来之林彪。纵使十二兵团加入,亦难形成优势。所以西去广州,根据全军为上之原则,实乃违反兵家的常理。处此情况之下,我实左右为难,旣不敢违抗上令,又必须顾及道义,况总统蒋公曾面示「保卫台湾」之任务乎?我毕生追随总统蒋公及陈长官辞公(诚),际此艰危,宁敢违背?罗将军专来潮汕,实有亲导兵团东向的涵意,特以功令所拘,未便明示耳。虽然如此,本部之离去潮汕,则属毫无疑义。调集军队上船,需时数日,汕头码头设备有限,内港且受潮水影响,船团编队而行,亦属战备措施。一切正在进行时,忽来广州陷落之讯,盖十月十三日也。不久在台湾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正式明令第十二兵团归其指挥,并卽乘船向舟山羣岛增援,我于此遂解除任务遂行之困扰。第六十七军刘廉一部为第一船团,即向舟山航行,兵团部将率第十九军刘云瀚部为第二船团,继续发航,为时当在十八日以后。笔者则迳去台湾,面请指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对舟山群岛已有重新部署,郭忏将军受命为前进指挥所主任,统辖原驻舟山之七十五军、八十七军及本兵团。我乃郭将军之旧属,重隶其麾下,实感万分荣幸。

第四节 接防金门

十月十八日,我在台北,晨间晋谒副长官林蔚文将军于其办公室,林正与厦门电信局长通话,予在侧,得悉该局长云:「匪军已进入市区,我军终止抵抗,尔后已无机会与副长官联络,谨此叩别……。」蔚公乃一忠诚沉毅之长官,此时之面色表情,令人不胜对其敬仰与同情之忱。不二日陈辞公(诚)面示:军事及人事部署已有变更,命我以兵团司令官及福建省主席名义率领所部十八、十九两军,接任金门防务,汤恩伯及李良荣两将军调回台湾。正在海峡中行进之第二船团,已令驶赴金门。并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将军同去防地,佈达命令,监督交接。十月二十四日夜,由基隆登上运送军品之民裕轮,前往金门,担任新的任务。第一船团之刘廉一军,则照原定目标,增援舟山。

第五章 古宁头之歼匪及登步岛之告捷

第一节 古宁头歼匪经过

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黄昏,民裕轮抵达金门南之料罗湾,兵团部派员以L.S.T来驳接我等上岸。但因风浪,两船无法靠拢,而民裕轮船长又因水道不熟,不敢夜航,泊停海中,时闻炮声,却不知岸上已发生战事。翌日晨,启碇前往大、小金门间之水头,十时到达。汤总部总务处长来接,始悉匪已登陆,昨且激战整日,但该处长一片乐观辞句,且称赞「胡琏兵团」不置。行抵水头村边,汤将军亲迎罗副长官,态度更为乐观,认为战事已近尾声。汤并翘起拇指,对我大声称讚说:「佩服!佩服!年初尚属残兵败将,不满万人之破军,才数月便能强大而又勐勇,变成一支大军,佩服!佩服!」我以感激心情,连声称谢。到其指挥所,午餐在棹,我立即电话正在前线指挥作战之高魁元军长,询问目前状况,并先向他道贺:「恭喜大捷,是否已清扫战场完毕?」高以低沉的声音答说:「战事仍在激烈进行中,形势相当严重,即派车迎司令官来。」我听此话,突觉千钧在肩,汤、罗所谈何事,竟无所闻。车到即行,不到二十分钟已到湖南高地前线,急问匪我状况,始知我军克复安岐,正向林厝进迫中。当以责任所在,并未顾虑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实施指挥权,告诉高、刘两军长:(1)前线攻击部队一一八师附十八师五十四团及十九军四十一团,统归高军长指挥。(2)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即推进至安岐。(3)十九军军长刘云瀚则以所部在虎尾高地、湖南高地及一三二高地,佈成一线防守阵地。经亲与五十四团团长文立徽、三五二团团长唐俊贤、三五三团团长杨书田、三五四团团长林书峤等(四十一团团长廖先鸿尚未能取得联络,该团已入古宁头西已海边),通电话后,前方士气大振。尤以装甲兵旅之战车营为甚,纷纷要求与我通话。上述官兵,久与我共同驰骋疆场,今兹彼辈在徐蚌会战后,得在金门杀败敌匪,愉悦之情,不觉流露于其长官之前。当勉以再接再厉,灭此朝食。黄昏入暮,各团合围,残匪遁入古宁头村内。此际我始回顾,但见二十二兵团司令官李良荣将军,二十五军军长沉向奎将军、汤恩伯将军的日本籍顾问根本博等,都在此处。再看则罗尤公(卓英)亦盘膝而坐,时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我除与李、沉寒暄外,乃肃然而趋罗将军处,恭候之曰:「副长官何时莅临?」他说:「随你之后。」再问:「亦未中餐?」他笑而不答。但云:「作何处置?」我说:「澈夜攻击,歼灭犯匪为止。」他又说:「暂回兵团部,研究后再定。」当留十八军副军长刘景蓉继续督战。我与高、刘两军长随罗尤公(卓英)回至塔后兵团司令部。尤公(罗卓英)宣示,应立两桉:一为本晚能歼犯匪后之腹桉。一为若仍未能全歼,匪且得援时,我军继战之腹桉。尤公(罗卓英)久用大兵,智计绝人,向为我辈所敬仰。他稍事检讨后,即迳去汤总部。他此来的任务,佈达命令,监督交接,至此已属圆满完成,徒以我等多为其旧部,所以特别关切,亲临前线,躬冒矢石,大将风范,令人心仪。尤公(罗卓英)去后,我等又议,咸以为本晚务必歼此丑类,否则夜长梦多,难免重大变化。于是又令高军长再赴其指挥所,严督李树兰师长,务必完成其任务。

是夜从僚属口中,始得悉昨(二十五)日作战情形:二十五日拂晓,匪以航海木舟,满弦顺风,趁潮进犯,目标集中于虎尾高地迄古宁头间沙滩,滩势平坦,迅即突破我之防线。高军长决心正确,处置敏捷,立令预备队师长李树兰,率该师及配属战车营,迎头冲击。该师屡当大敌,每战必捷,趁匪下船之顷,建制溷乱,选锋冲入,当时虏俘颇多。高军长为了形成优势,即以担任岛东外线防守之十一师预备队之三十一团及正在下船后之十八师五十二团,梯次加入战斗,沿海岸断匪归路。并烧毁匪船,使其不能驶回接运后续匪军。又以十四师之四十二团,自一三二高地进攻古宁头之西,以策应二○一师六○一团之沿海守备。激战之烈,搏斗之雄,在历来中外战史上的着名大战,殊不多让。瓦碎长平,血染沙苑,殆可比拟。酣战至晚,高军长盱衡全盘形势,除以一部抑留于安岐以南外,主力悉调处于机动位置,以备其他不虞。二十五日晚,敌并无在他处进犯之情事发生。本(二十六)晨我乃以十八师五十四团加入一一八师,继续攻击残存之敌。但因该匪有一夜时间恢复建制,并又回窜至安岐以南山地间。故最初之战斗,又极顽强。此乃本日正午我到高军长指挥所时,我军始夺回安岐之原因。

二十七日晨,我军已尽歼古宁头村内之敌。但不久发现村北海岸绝壁下尚有匪军甚多,係昨(二十六)夜由厦门增援而来,船去,人不能攀登,经我晓喻后,乃弃械而降。至此,一场大战始告结束。二十七日上午九时三十分,李树兰师长由古宁头直接向我作如上的报告。不久,东南军政长官陈辞公(诚)飞临金门,曾亲至战地视察,归时途次一三二高地,突由深壕密草中窜出百馀人枪整齐之匪军,旋即伏降。此应为真正之战事结束,乃下午四时馀也。

   

第二节 登步岛之告捷

十一月初旬,原属十二兵团之六十七军刘廉一军长及其所属刚到定海。陈毅匪部二十军继其佔领桃花、六横之后,攻向登步岛,旋即登岸。刘军长派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团长萧宏毅率部增援,该团冲佔该地要点之砲台山,与匪反覆搏战,萧负重伤,酣战不退,副团长赵少芝起而代之。虽伤亡枕藉,而寸土必争。相持一昼夜,六十七师师长何世统率该师两个团继续投入该岛,二○○团团长颜珍珠亦里伤再战,终解砲台山之围,而将犯匪大部击灭。此战虽不如金门规模庞大,然激烈程度及我官兵英勇精神,则殊无二致。此役不但在战场上重振我军军威,重要的是吓阻了陈毅,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直至翌年五月下旬,我军作战略上撤退为止。

转载连接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267&next=1266&l=f&fid=33

第六章 上述两役对东南全局之影响

第一节 金门友军状况

厦门沦陷及平潭失守后之金门,由二十二兵团李良荣将军负责防守。该兵团原为第一编练司令王敬玖将军所部改编而成,辖下之第九军缩编为一六六师,由厦门撤至小金门,仅有一千一百馀人,原在小金门之第五军及其所属二○○师与四十五师共为一千九百馀人,厥后该三师合编为二○○师,亦祇三千馀人。是则第五军在战斗序列上名为一军,且有三师,而实力仅若一团。事实上此三千馀人,多属干部及杂务士兵,尚谈不到一个团的战斗力。第二十五军同第五军一样,其实力仅可编成一个一一八团。我空军当局鉴于金门危殆,乃以其在大陆时的机场警卫部队编为两个师,一为四十师,师长范麟,一为四十五师,师长劳声寰,均归第二十五军建制。范师欠一一八团,防守金门北方之大登岛,十月上旬,大登沦陷,损失颇大。劳师防守官澳、琼林间,该师约四千五百人,第二十五军又指挥原驻台湾之八十军调金增防之二○一师,师长郑果,辖六○一团、六○二团,其六○三团由福州撤退回台。两团之二○一师,乃係青年军,此时实力约为五千人,防守琼林至古宁头之线。故我二十二兵团所辖两军六师,实力则为万人稍多。上述这些部队的状况,除了二○一师以外,其馀都在战后由华北整编,所以知道的很确实。当时十八军若不先到金门,十九军亦不续到,则金门存亡,实难逆料。金门若失,则此万人亦不得撤回台湾了!盖海岛作战,殊难安全脱离,成则全胜,败则全没。

第二节 金门在战略上之价值

金门的战略价值,对于台湾之雄峙海上,表示中华民族,在其伟大领袖总统蒋公领导下之坚苦卓绝反共精神,实难以估计。古宁头大捷十年之后,毛匪泽东又以金门为目标,掀起一次史无前例的火砲轰击,且亲临督战,可以稔知。徵之历史,郑成功及施琅之攻取台湾,都以金、厦为出发地。换言之,台湾之危,首在金、厦之失。以今日匪我对峙情形,共匪欲取台湾,必须发兵百万。战备集运,若由金、厦,朝发夕至,往返行船,节短势险,事半功倍。反之,我以金门堵塞水深港阔,设备良好之厦门,则匪之战备集运港口,必须北由上海、南发广州(温州、汕头祇能作为补助港口),航程迂远,需船过多。而长途海运后之士兵,登陆复又战斗,其战力必受削弱。故金门之纵阻横扼,实为强拳塞喉,使匪欲逞不得,正乃台澎海上长城,不独反攻跳板,使匪如芒刺在背已也。

   

第三节 金门精神的光与热

金门除军事上的价值外,在中国人的反共精神上,尤其毛共一再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今日,实有莫大之鼓舞作用。毛共可以介入韩战,鼓动越战,称霸西藏,打杀印军,进而敢与俄共争雄,蛊惑世人。却对此三面被围之蕞尔小岛,屡攻而屡败,畏之如蜂虿。盖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飘扬,最足以震烫大陆中国人之心怀,「中华民族之灵魂兮,迄犹存在。」共产邪魔,最怕民族正气。中华儿女,里应外合,一如当年辛亥革命之推翻满清一样,终有一日会成事实,金门于此当已贡献其光与热。回忆民国三十九年初,毛匪曾委任陈毅为伪「台湾解放军司令员」,并立下口号「坚决打金门,渡海攻台湾」。又标出了十条战法,如火力压制,多点登陆,一处撕破,四面开花,隔绝阻塞,各个击破等等狂妄辞句。此时又喊出所谓「血洗台湾」及「挖掘国民党的根」之誓言。每日黄昏,便编组船团,从事操作,实弹演习,爬鑽障碍,声势汹汹,志在必得。但三十九年七月间匪对大担岛攻击时,以一个九百人的加强步兵营,在强烈砲火掩护下,获得登陆,经过一日夜战斗 全被我七十五师史恆丰营,仅两连半的兵力所歼灭。此后陈毅匪军乃知难而伏,不敢再肆狂吠。此种金门精神,每能照亮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亦将吸引中国人的倾心归向,在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中,确是人类一大奇蹟。

   

第四节 台湾军事情势

今试略述当时的台湾军事情势:台北第六军之二○七师虽已成立,但三三九师却尚人员不足,一六三师由原台湾警备旅两团所编。台南之第八十军,所属二○一师戍守金门,二○六师尚称完整,三四○师则正在编练之中。此外则由上海苦战后撤退来台的五十二军及五十四军,实力如何,国防部当有资料,此处暂不论及。偌大台澎,仅有如此兵力,如果金门不守,则台澎如何,不待智者而后知。当时陈长官辞公(诚)鉴于局势严重,一面迭电中枢军事当局,一面几度派员持函赴粤,面恳总统蒋公,请调十二兵团,加强台海防务。并派罗副长官卓英将军,亲赴汕头,面促笔者,盖因情势紧迫,不容不力图应急也。贾谊所云:「……祸患之来,不在土崩,而在瓦解。」鉴于尔后成(成都)、渝(重庆)变化,益感金门战胜之重大价值。

登步岛之捷,对于东南大局亦有重大影响,盖于次年海南、舟山全师而旋,裨益殊大也。总统蒋公曾宣示民国三十九年之毛共,放弃进犯台湾,转而参加韩战,主要是我们集中主力,形成了不战而屈敌之胜。

   

第七章 检讨事项

第一节 敌我得失之机


敌人的错误,给了我们「迅速成军,获得胜利的机会」。前面曾经说过,刘匪伯承渡江南犯,直逼南城,若不中止,啣尾穷追,固将使我无法立足。尔后陈匪毅佔领赣、闽,倘不以作战地境自限,跟踪追至潮、汕,我军亦无法从容转移,增援金门、舟山。又敌若先攻金门于大登岛失陷之时,十八军势孤力单,胜算难操。即或十月下旬来攻,彼若广集船隻,多点登陆,或后续船团源源而来,则我虽有十九军之增加,处境亦必十分艰难。但此时的陈毅匪军,骄满已极,不特一个船团,一点登陆,一万馀人竟无一个统一指挥官。战争结束后,我以为必可俘得一、二师长,结果仅得隶属不同军、师之五个团长。所以当其帆船被毁,不能回载增援部队时,彼岸匪军虽多,唯有目睹登上此岸匪军之被歼,而望海兴叹。

相反地,我军对于敌军所犯之错误,却能迅速反应,并予充分利用。试举数例:如(1)在江西我主力南移瑞金,争取时间,从事整训,并荡平叛变,励我士气。否则,若我军仓卒编成,械弹缺乏,仍株守点线,待敌来攻,其结果必将溃散。盖在当地所徵集的新兵一经与敌接触,势必逃散回家。(2)在潮、汕适时准备,迅速转移,迨林彪来犯时,我军已脱离战场。(3)金门的高军长,登步的刘军长,均能以正确决心,勇敢行动,迅行反击登陆之匪,将其消灭。如果那两位指挥官怯懦观望,则匪纵有错误,亦可以小术胜无术矣。「打仗,打将!」良将之良,似乎稍胜一筹。但胜败之机,每决于此呼吸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正此之谓也。

   

第二节 光荣传统之发扬

第十二兵团以十八军为骨干,十八军又以十一师为核心。该师係我革命领袖蒋公所培育,北伐、统一、剿共、抗日等等战役,屡立殊勋。而为蒋公所心爱的部队之一,其干部几全为黄埔子弟。徐蚌失败,全军耻之,矢志洗雪,朝夕不忘。故当敌匪来犯,干部们以身作则,视死如归。高军长之指挥所位在前线,李树兰、何世统两师长均厕身战斗行列中,团长李光前殉节阵前,萧宏毅、颜珍珠负伤不退,营长以下的干部伤亡纍纍,可以证之。盖以新兵当强寇,又在大局逆转的颓势下,干部乃部队之灵魂,身先士卒,始可振颓起怯,压倒敌人。推而上之,如罗卓英副长官在金门并无战守之职责,乃亦弃食而身临前线,不但表现军人武德,亦受光荣传统感召。「军人事业在战场」,係罗将军抗日时所倡导之口号。又如东南长官陈辞公(诚),上午战斗犹烈,下午即飞到金门亲临阵前,在砲火下巡视战况。他们两位曾为十八军创立了最多光荣史蹟,确是领袖蒋公的忠实股肱。我们随其麾下,亲沐德泽,见危受命,祇死靡他,已早为各级干部的生活信条。上行下效,兵随将转,蔚成风气。曾文正公所谓「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拙诚感人,有如是者。

至此尚须特别举出一位无名英雄,即今日之行政院院长蒋经国先生。上述诸人,尚皆负有职责,惟蒋院长在当时并无任何官职名义,亦不担负任何责任。但当战事正在激烈进行中,亲临战线,深入行间,慰劳军民,鼓舞士气,着实令人钦佩无似!此事后节详谈。盖我以为蒋院长此种勇敢、冒险而又不稍居功之高风亮节,实已发挥了我国民革命军的光荣传统。

   

第三节 精神战力之重要

第十四师原属我新六军辖下的基干部队,于辽宁失利后,先在十八军建制下恢复,继又改隶于十九军。该师装备最差,干部缺乏,但战斗精神,始终不衰。当乘船到金门料罗湾驳运上岸时,适汤恩伯将军巡视其地,正由我兵团参谋长杨维翰将军陪同,汤对杨责备说:「现在战斗如此激烈,前方急需部队增援,应该先令战斗兵下船,为什麽让民伕抢先?」杨答复说:「这是十四师的部队,因为尚未领到军衣,所以仍穿民服。」汤听了大为诧异,觉得「形同乞丐,怎麽可以临阵作战?」迨该师跑步增援,与敌拼斗于安岐、湖下之间的地区,团长李光前阵亡于肉搏战中。战后我视察该团查询情状,其部下一班长对我说:「我第二营仅有轻机枪五挺,两挺打不响,三挺不连放,团长乃奋身向前,冲入敌群,因而阵亡。然我团因此而奋起,密集冲锋,乃驱敌逃入林厝。」十月二十七日陈辞公(诚)亲临前线时,见该师人无军服,枪少弹药,不禁惊异的说:「十四师怎麽会成这样?」盖该师原为教导第三师所改称,陈辞公(诚)曾兼该师师长。该师隶属新六军时,装备最精,此时实有落魄王孙之态。陈辞公(诚)初不知该师之战斗精神,并未因装备缺乏而减色。何世统之六十七师,纯係新成,但因辖下干部若汪敬煦、李向辰、颜珍珠、李光达等,均係血性质朴男儿,增援登步时,率多身先士卒,力建殊功,终乃冲垮匪二十军而获大捷。馀如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陈以惠,十八师五十五团团长孙竹筠,在二十五日敌匪登陆金门之俄倾间,勐勇搏斗,断其退路,焚燬船隻,绝其后援。上述各团之武器及装备,均属窳劣。但士气旺盛,斗志昂扬,所以皆能杀敌立功。

   

第四节 师克在和

「师克在和不在众」,「效死勿去」,与「齐赴死」,均属兵家千古不传之奥秘。第十二兵团所属三个军及其各自隶属之十馀个师,真有古人所谓「情同父子」、「谊似兄弟」的袍泽之亲。增援金门、登步时,也得到当地友军的关切照顾,紧密合作。在登步,何世统与吴渊明并肩作战。在金门,李树兰与郑果携手同行。确是美德,应属佳话。此外最使我感动者,厥为李良荣、沉向奎两将军之泱泱风度!当战斗进行时,他们二人虽未负实际指挥责任,但每日均身临前线,与高魁元及刘云瀚两军长共冒危险,分担艰苦。战后不特未稍表功,且说:「若无十二兵团之增援,则吾人的遭遇,诚有不可想像者。海岛作战,胜则灭敌,败则被歼,吾人感激之不暇,何功之可争?」今者两将军均已作古,每心仪其风范,辄为之肃然起敬。六年前我过马来亚怡保,曾赴良荣将军墓前献花祭酒,默祷之馀,回忆往事,不禁脱口而出说:「忠肝义胆,来格来享。」尚书秦誓一篇,孕育了秦国一统江山的气魄。此二役之本质,固可称讚,而其所表现之军人武德,实不愧古人所谓:「功则相让,败则相拯。」

近读「危急存亡之秋」,见蒋院长经国先生在其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记载:「今晨接汤恩伯总司令电话报告称:『金门登陆之匪,已大部肃清,并俘获匪方高级军官多人。』我于本日奉命自台北飞往金门慰劳将士,十一时半到达金门上空,俯瞰两岛,触目凄凉。降落后乘吉甫车迳赴汤恩伯总司令部,沿途都是伤兵、俘虏,和搬运东西的士兵。复至最前线,在砲火中慰问官兵,遍地尸体,血肉模煳,看他们在极艰苦的环境中,英勇作战,极受感动。离开前线时,我军正肃清最后一股残匪。下午四时,飞离金门,但脑中已留下极深刻的战场印象,到达台北,已万家灯火矣。金门登陆匪军之歼灭,为年来第一次大胜利,此真转败为胜,反攻复国之『转捩点』也。甚愿上帝佑我中华,使我政府从此重振旗鼓,得以转危为安,转祸为福,幸甚,幸甚!」蒋院长所记,当属实情。但我却以为经国先生到达战场之时,正是我在湖南高地指挥作战之际,何以我等竟毫无所知?又当前线酣战不已时,汤将军却一再强调战事已将结束;盖汤将军不使我等趋谒经国先生面陈实况,与声称战事已将结束,乃是汤将军之一种苦衷。他由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统辖六十万大军,转战至福州、厦门,今又到金门,理应有一胜利,以便有所交代(汤已知彼即卸任回台)。推功、让能、荐贤,言之易,行之难,人不亲身阅历,实难体验到周瑜荐鲁肃、鲁肃称吕蒙、吕蒙美陆逊等之伟大

又如战役终了时,十二兵团把所有战俘及武器装备,全数交给二十二兵团李良荣司令,由彼呈献上峰。论功行赏时,十二兵团司令部以力战歼敌之一一八师列为第二、而以友军之二○一师为第一首功。乃雅慕大树将军雄风,而私淑之,以冀恢宏革命军人之气度。笔者二十馀年来,不愿谈古宁头战事。且在第一军团司令任内,见由六十七师改编之八十四师标名「登步」,曾痛诫他们说:「我辈军人失去中国大陆,耻辱殊甚!今方矢志复国,歼灭丑共,自东南沿海,至西北边疆,名都大邑,险关要城,不可胜数,区区登步,何足道哉?今乃以此自夸;好取易盈,好逞易穷,宁能任重道远?」师克在和,明耻教战,两者实有互相表里之功用。

我愿正告世人,尤其今日研究并编着现代史的学者专家们,古宁头之战,真正的胜利因素乃是我伟大领袖总统蒋公的英明领导。总统在局势艰难,日理万几的时候,召见一个负伤住院的胡琏,且手令其任命,并拨发其装备。厥后又鼓舞其斗志,确定其任务,并准许陈长官辞公(诚)动用此「十二兵团」。战后在阳明山官邸,对笔者的些微成就,面赐嘉勉说:「你能如此,我殊欣慰!」我官兵託庇总统德威,蒙受领袖恩施,稍抒棉薄,何敢言功。其次当属东南军政长官陈辞公(诚),他的任务为保卫台湾,金门乃係福州绥靖主任汤恩伯防区。京沪失律,福州陷落,金、厦两岛,有兵数万,正不必外来军队增援。但陈辞公(诚)秉承总统意志,在金、厦危急时,使罗副长官卓英冒越权之名,向十二兵团调用十八军,不以之运台澎,以履行保卫台湾的使命,而使之赴金门,以增援当地守军,此乃大将「顾大局,救他人」之风范。又当厦门失守后,迅以十二兵团急援金门,亦师克在和之好例。再次则周至柔将军,他是空军总司令,除空中支援外,并无地面作战的责任,但却鉴于金、厦危急,迅以机场警卫部队,编成两师,加入二十二兵团之二十五军,戍守前线,此种「楚军千里应援」的精神,亦堪矜式。若史家不深入研讨,便大书「×××将军大败共匪于金门古宁头及××将军奋力抗敌于登步岛」,便有失求真求实的精神。我今为此记录,乃愿为历史作证。

   

第五节 军贵选锋

「军无选锋曰北」,自古已然,今更重视。刘玄德西取巴蜀,即立五虎上将。宇文泰东征高齐,迅封十大柱国。魏武帝临强敌,必云可调黄鬚儿来。唐太宗取青海,每曰我有李药师在。今以美军为例,其骑兵第一师,及步兵一○一师,凡百列为优先。盖先声夺人,振我军威,古今中外,原无二理。古宁头之战,我以英勇干练、屡立殊勳之高魁元军长,率其一一八师,首先投入敌阵,更以素与之协同作战的战车营为之前导,故能所向无敌,迅奏肤功。一则一一八师向有威名,屡使匪共丧胆,该师之三五二团曾被命名为英雄团,三五三团亦曾被选为威武团,三五四团则以青年团着称。民国三十六、七年间,整十一师(即十八军)驰骋中原,「一一八」三个字,曾使刘匪伯承各部,闻风胆寒。一则李师长树兰,乃是一员勇将,每当大战前夕,他就请担任前锋,抗日剿共,建功至多。李将军今已仙逝,每念及此,即如见其人,百战不殆,确使人无时或忘,再加上十八、十四两师的协助,压倒敌人,鼓我士气,实已合乎「选锋」的原则。在登步,刘廉一军长增援之第一梯次即为七十五师之二二四团萧宏毅部,该团亦属十二兵团中的铮铮者,团长萧宏毅以次的干部若赵少芝等都係能征惯战的湖湘健儿,坚守砲台山,如钉入木,牢不可拔。迨何世统师长率部到达,强攻硬拼,终获胜利,亦选锋之力。

   

第六节 密切协同

海空友军的密切协同,大力支援,实为上述两役迅速收功的重要因素,事实俱在,功不可没。在金门,空军对彼岸匪军的压制,使匪不特不能调集船隻,续行增援,抑且瞰制匪砲,使其无法射击。我海军在黎玉玺司令卓越统率下,不但安定我海域,使我援军源源而来,且以勐烈火力,对我作有力支援,群策群力,乃克有济。在舟山的海空军,其对登步之有力协助,殊不亚于金门。

   

第八章 有关事项

第一节 「忠以尽节,信以存诚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上旬,笔者养伤上海。华中剿总某最高长官,亲笔函谓将负责为我补充且装备三个军,并请任命我为兵团司令,又谓驻地以咸宁、蒲圻为妥。时刘景蓉将军在座,当以来函示之,并悠然自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刘问我如何答覆,我撕其函而投诸火,笑着对刘说:「黄埔子弟,岂有朝秦暮楚者耶?」不理亦不覆。是年六月底,十二兵团侷处于广昌、石城间,我仅有黄金十条,乃召集军、师长面分之,各得其一,其馀三条送眷属到厦门,再转台湾。各部队每人每日由县府供应铜板五枚,作为菜金,但操课不辍,毫无怨言,亦无他念。同年七月,华中剿总某最高长官视察部队,欲来兵团。当告以「此间干部均悉总统引退,由于内在一种压迫,极感愤慨,深恐约束不住,对长官有不敬事件发生。」时正溷乱,该长官遂终止其行。兵团正将从事扫荡叛变时,忽接会昌电报局转来吴奇伟一封电报,竟谓事不可为,劝我向匪共投降,并指定电台呼号。有人向我招降,此尚属初次,乃令僚属覆电给他说:「苍髯老贼,皓首匹夫,降匪媚仇、廉耻何在?生为国民党党员,死为国民党党魂……」按抗日作战时,吴曾任江防司令,十八军曾几度归其指挥,此时我乃忆及民国三十六年一月苏北宿迁剿匪往事,六十九师戴之奇师受敌攻击,吴在宿迁任指挥所主任,曾数令我勿救戴师,撤回宿迁。盖吴在那时或已通匪卖国,实为当时始料所不及。上述数事,虽不能谓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然每念李卫公之「忠以尽节,信以存诚」,深以为兵者气也,浩气举事,严明果断,固属重要。但兵以义举,仁者无敌,实乃凝心聚魄之必然因素。十二兵团能颠仆不破,危而能安,每仰我国父孙中山先生之伟大渊博,及我总统蒋公之宏恩厚泽,使我官兵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中心信念,是以有成。

   

第二节 正气在江西

罗卓英将军好以「正气在江西」五字示人,盖不独受文文山先生的传统使然。江西文风至盛,正人君子,辈出不穷。故当毛共盘踞肆虐时代,江西人前仆后继,雄斗不衰。迄后我总统蒋公驻节南昌,削平共祸。又现行政院蒋院长经国先生主政赣南,德泽广被,民呼青天。我革命军在剿共抗日时,血洒山河,骨曝原野。以上种种深泽厚德,都由十二兵团领受无遗,前人种树,后人食?,此之谓也。「一甲一兵,一县一团」的徵兵办法推行之日,令行无阻,民乐效命,尔后的军需供应,悉无匮乏。当兵团撤出筠门岭时,我曾引领北望,徘徊良久,不禁戚然的说:「河山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国危愈觉江山美,世乱从知骨肉亲。」盖迄至撤军为止,江西曾无一保一甲之叛变,而父老犹谓「国军必会回来!」二十年来人事沧桑,岁月不居,彼时情景,如在目前。

   

结语

金门战后一週,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总统在「敌我双方优势之分析」的训词中,曾说:「此次金门保卫战的结果,对于来犯之匪万馀人,予以澈底的歼灭,不使有一人脱逃漏网,这是我们剿匪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其后,于三十九年四月,特别颁发团体荣誉旗,以奖参与此役特着功绩的一一八师及十八师。当时受此荣宠,我及在事各人,深感惶悚,益矢惕励,决在工作岗位上,笃实践履,冀报总统的大德厚望于万一。近读宋史狄忠武传:「……尤喜推功将佐……始与孙沔破贼,谋出青,贼平,经制馀事,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缅怀往事,愧对前贤。然于患难袍泽的牺牲贡献,固不敢一日或忘,因而作以上的忆述。倘承史政当局核实採择,编秩成章,以供后来者借鉴,不胜荣幸之至。
这事还真不是国军V5,只能说决策层混账,先头部队已经上去了,后续部队接到的却是撤销攻击的指令,要是后续跟上,金门早就拿下来了。不知当时做出放弃攻击的指挥层有何感想。另外,和船只无关,后续早就在船上集结,只能总攻时间了。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4:28
这事还真不是国军V5,只能说决策层混账,先头部队已经上去了,后续部队接到的却是撤销攻击的指令,要是后续 ...
你就扯吧,第二梯队根本没船,要靠第一梯队的船回来再装载
船都被打坏了,搁浅了,回不来。。。。你让第二梯队哪儿找船去。。
老右说的是对的
金门战役失败、一是骄傲轻敌、二是指挥不当,三是不熟悉登岛作战的方法和原则,四是没有足够的船只。
在厦门战役时这些问题就有显示,当时十兵团太轻敌了,没有给予重视。
独孤冰寒 发表于 2011-11-4 14:42
船都被打坏了,搁浅了,回不来。。。。你让第二梯队哪儿找船去。。
那只是先头部队抢滩登陆的,实际上主力大军在后面,再说一次,所谓的第二梯队也是有船的,都等在船上等进攻命令。
土鳖轻敌了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4:45
那只是先头部队抢滩登陆的,实际上主力大军在后面,再说一次,所谓的第二梯队也是有船的,都等在船上等进 ...
有就好了。第二次登陆的部队是搜罗了一些船只上去的。
过去的船只都搁浅然后被打坏了,指挥员在这边哭。
指挥官很重要,金门那战打得是很扯。
只吐槽 大战 这个 大字……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1-11-4 14:55
有就好了。第二次登陆的部队是搜罗了一些船只上去的。
过去的船只都搁浅然后被打坏了,指挥员在这边哭。
船只问题确实存在,但没到那种程度。
家里老人当时就是28军的,亲身经历金门一战。当时就在准备进攻的船上,只是对金门情况不能确定,指挥者没下定拼死一搏的决心,可能有担心第一梯队不能顶住,后续白白送死的情况。实际上,事后综合情况看,要是当时放手一搏,拿下金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看叶飞的回忆录,没有后备船只。
当时厦门一带能用的民船大部分都被国民党破坏或者带走,攻击部队只找到少量的船只,第一波登陆时在滩头就损失了一大部分(登岛部队没有登陆战经验、过于勇猛,把船扔在滩头就往岛内冲结果搁浅了不少),另一部分在返回途中和锚地被国民党空军打坏了。而且当时pla也不能掌握金门外围的制海权,不能阻止国民党海军往岛上运送援兵。前线指挥员不熟悉两栖登陆的特点,部队内部骄傲轻敌的思想也比较严重。

看叶飞的回忆录,没有后备船只。
当时厦门一带能用的民船大部分都被国民党破坏或者带走,攻击部队只找到少量的船只,第一波登陆时在滩头就损失了一大部分(登岛部队没有登陆战经验、过于勇猛,把船扔在滩头就往岛内冲结果搁浅了不少),另一部分在返回途中和锚地被国民党空军打坏了。而且当时pla也不能掌握金门外围的制海权,不能阻止国民党海军往岛上运送援兵。前线指挥员不熟悉两栖登陆的特点,部队内部骄傲轻敌的思想也比较严重。
好像当时船上还装有什么庆功用的食品、办公用具等,(蛋疼的轻敌)贼
他没有按照粟裕的命令攻打,粟的命令是缺少足够的船只和熟练的船工不打,国民党增兵一个团以上不打,好像还有一个条件,反正三个条件缺少一条都不能打,可是叶飞听不进去导致了失败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4:45
那只是先头部队抢滩登陆的,实际上主力大军在后面,再说一次,所谓的第二梯队也是有船的,都等在船上等进 ...
扯淡要有个限度
TG当时真要有船
第二梯队就上去了

你以为闽南土生土长的船工渔民对新来没多久的TG抱以莫名的好感啊
运送第一梯队上去的船不是被打沉了就是船夫自己把船凿个窟窿搁浅跑了

等天亮再次集结的时候
潮水不对不利登陆
慢趴趴的木头船绝对是空军和海军的靶子
战术布置有问题,太过于仓促,如果确定夺岛之前先要集中火力准备,让金门一片火海,然后机动挺进,这样比偷袭更有利,而且也能在心理震慑上给守军最大打击,形成暴雨欲来之势,一旦一点突破必将引起人心浮动,再加上梯队攻击,拿下只是时间问题,金门大败是经验主义的问题,没有继续进攻其实里面是有小情节的,打仗可不是很单纯的打仗,里面还有政治,谁承担责任,谁享受荣耀,水很深的哦
这事还真不是国军V5,只能说决策层混账,先头部队已经上去了,后续部队接到的却是撤销攻击的指令,要是后续 ...
胡说八道,不许放屁!!!
胡链为什么认为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不如他,要陈毅,刘伯承来才能打败他.他很怕陈毅吗?
此战对于一具濒死的政治僵尸而言,无疑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

saking 发表于 2011-11-4 15:38
战术布置有问题,太过于仓促,如果确定夺岛之前先要集中火力准备,让金门一片火海,然后机动挺进,这样比偷 ...
让金门一片火海需要多少炮?10兵团拢共有多少炮能打的到金门?
49年不是58年……
T-54坦克 发表于 2011-11-4 16:06
胡说八道,不许放屁!!!
我不知道某些人都什么素质,你认为你比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更有发言权。一旦和自己心中所想的观点不一样就一副暴徒的样子。我只是说了我知道的,有论据可以拿出来讨论。还有人扯到不熟悉海水情况。而当初这批兵大部分哪里来的,渤海军区,苏中地区。渡江,福建都打过,事先针对渡海还做过训练。叶飞更是南洋人,在厦门还长期生活过,对海水不熟悉?
华盛顿红军 发表于 2011-11-4 15:13
看叶飞的回忆录,没有后备船只。
当时厦门一带能用的民船大部分都被国民党破坏或者带走,攻击部队只找到少 ...
关键问题还是轻敌。
攻厦攻金是分别准备的,厦门打完以后攻厦所用的船没能调到金门方向来。事后调查,当时仅某军(我看到的资料上未点名)手上跑运输的船就超过200艘!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5:09
船只问题确实存在,但没到那种程度。
家里老人当时就是28军的,亲身经历金门一战。当时就在准备进攻的船 ...
肖锋所带的攻金部队总共就6个团(28军82师全部、84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现在来看,即使第二梯队3个团顺利登陆也不好说就一定有把握拿下。
再调其他部队还不晓得要多久……
ss_lee 发表于 2011-11-4 16:43
肖锋所带的攻金部队总共就6个团(28军82师全部、84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现在来看,即使 ...
更正一下之前的说法,打错了,不是28军,是29军
我比较奇怪的是当时家里的是255团的,难道是抽调还是什么的
留言再看。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6:51
更正一下之前的说法,打错了,不是28军,是29军
我比较奇怪的是当时家里的是255团的,难道是抽调还是什么 ...
255团参加了厦门之战。
没有看到过任何厦门方向的部队在金门之战期间准备参战的记录(该死的轻敌……)
令长辈的意思是不是金门失利之后如果恨下决心以10兵团主力(以及所有能找到的船)再战必定能成功呢?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5:09
船只问题确实存在,但没到那种程度。
家里老人当时就是28军的,亲身经历金门一战。当时就在准备进攻的船 ...
二十八军的回忆录里这么说的?登岛部队没上岛的两个连是我爷爷带的队。第二批没上去被二十八军抢的船。当时船就是太少。
ss_lee 发表于 2011-11-4 17:21
255团参加了厦门之战。
没有看到过任何厦门方向的部队在金门之战期间准备参战的记录(该死的轻敌……)
...
虽然好几年前谈到的这个,但是应该没有记错。
当时说的大概意思是,对面的还在打,人都已经上船了,结果没等来进攻命令。
请战书和遗书什么的都写好了。
因为以前老听到感慨,当时要是上去了估计就回不来了。
还有不是说一定能拿下来,只是上去拼一下有机会,毕竟当时253团的很多战友都是同乡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7:28
虽然好几年前谈到的这个,但是应该没有记错。
当时说的大概意思是,对面的还在打,人都已经上船了,结果 ...


既然你家老人也是29军85师出来的,那军内的《革命烽火炼劲旅》、《滨海雄鹰》和《难忘金门登陆作战》这几本回忆录总该有吧。里面什么地方提到和船无关啊?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7:28
虽然好几年前谈到的这个,但是应该没有记错。
当时说的大概意思是,对面的还在打,人都已经上船了,结果 ...


既然你家老人也是29军85师出来的,那军内的《革命烽火炼劲旅》、《滨海雄鹰》和《难忘金门登陆作战》这几本回忆录总该有吧。里面什么地方提到和船无关啊?
ss_lee 发表于 2011-11-4 16:28
让金门一片火海需要多少炮?10兵团拢共有多少炮能打的到金门?
49年不是58年……
把苦难估计的大点,炮多少也会有的,几大战役都打过了,别再说还是小米加步枪
还是轻敌了
马克一下。
f22 发表于 2011-11-4 14:38
你就扯吧,第二梯队根本没船,要靠第一梯队的船回来再装载
正解。不知道的可以去看《海军》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1-11-4 15:08
只吐槽 大战 这个 大字……
的确算大战了。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7:28
虽然好几年前谈到的这个,但是应该没有记错。
当时说的大概意思是,对面的还在打,人都已经上船了,结果 ...
个人的猜测:
254/255团16日登上的厦门岛,金门之战前未做参战准备,到27日应该还在岛上,从厦门到金门也没有多远。
17日厦门解放之后各部队参战的船只很多都分散到各地跑运输去了,等到金门登岛不利时255团集结准备增援,但是仓促之间能掌握多少船恐怕也不好说,最终上面放弃了。
25日甚至到26日,255团如果有能力整团参战的话上面没理由会不投入,当时的共军不兴“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另外
听老人的回忆很多时候脑子里也要转个弯的,时隔多年记忆难免有偏差,尤其又是这种大恨事。此为经验之谈,没有对令长辈不敬的意思。
    胡琏算是国民党一员福将了。
   不过从其金门战役的回忆录来看,除了部队是他的,都没有具体指挥过,除了胡自认为鼓舞了士气之外,金门大捷跟他有个P关系?
   难怪整篇金门回忆录,前面通篇东拉西扯,真正说到金门详细经过的就那么一点,真扯。
bear希望 发表于 2011-11-4 16:31
我不知道某些人都什么素质,你认为你比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更有发言权。一旦和自己心中所想的观点不一样就 ...
大锅,专业一点好不好
生在海边尚不会游泳的都大有人在
更何况是关系到大股部队能否顺利登陆的海况
也别拿渡江渡河之类的战例来说事
这和渡海作战所要克服的自然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金门这个弹丸之地适合进攻部队登陆的就几个位置
TG演练过进攻
那么对面也演练过反登陆


saking 发表于 2011-11-4 17:37
把苦难估计的大点,炮多少也会有的,几大战役都打过了,别再说还是小米加步枪
还是轻敌了
当时75/76山野炮从岸上基本打不到大金门。
105以上火炮全军才多少门,具体到10兵团能有多少?
三大战役是打过了,问题是常大队长自己也不肥啊
wordsman 发表于 2011-11-4 17:32
既然你家老人也是29军85师出来的,那军内的《革命烽火炼劲旅》、《滨海雄鹰》和《难忘金门登陆作战》这 ...
第一本见到过,第二三可能收起来了,还有本铁流也见到过
我没否认船只问题存在,你说的也佐证了上面有些人说的第二梯队没任何船的说法不可取。
SS—Lee可能说的比较接近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