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V在讲焊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7:58:39
很厉害!

但另一方面,火箭的制造的关键部件很多依赖这样的技工的话,就意味着没法大规模生产

不知道美帝的火箭生产有多少关键部件必须手工制造?很厉害!

但另一方面,火箭的制造的关键部件很多依赖这样的技工的话,就意味着没法大规模生产

不知道美帝的火箭生产有多少关键部件必须手工制造?
美国手工焊接更多,特别是这一类发动机
中国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默林1d的生产过程手工不知道多不多,不是说将来要达到年产400台的规模么,手工太多肯定很麻烦。
从入职就开始听高凤林的事迹,也经常路过他们车间看到里面红的醒目的高凤林班组两字,感觉至少在没有其他替代工艺的情况下,就得靠个人精湛的手艺撑起了焊接任务的一片天~
了解下。。。。。。
kiddbread 发表于 2015-4-30 21:24
从入职就开始听高凤林的事迹,也经常路过他们车间看到里面红的醒目的高凤林班组两字,感觉至少在没有其他替 ...
和平时期发射这么搞是没问题的

不知道快舟这样的火箭,在战时能不能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快速生产
火箭发动机现在不需要量产,搞自动化得不偿失,技术难度也很大。还不如人工焊接靠谱。
不过这些技工都是国宝。
这不能搞自动焊接吗?人工焊接质量不可靠。如果工人今天心情不好,发动机质量靠什么保证?如果优秀技工流失了,退休了,企业是不是就要停产了?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5-4-30 21:07
默林1d的生产过程手工不知道多不多,不是说将来要达到年产400台的规模么,手工太多肯定很麻烦。
Merlin1D是通道壁设计,比管束钎焊省人工。
Bearcat 发表于 2015-4-30 22:51
这不能搞自动焊接吗?人工焊接质量不可靠。如果工人今天心情不好,发动机质量靠什么保证?如果优秀技工流失 ...
放心,必然会考虑到传承问题,当年美国那纯手工发动机到现在也有不少库存 还是相当给力的
YF77延续了YF75的冷却设计特点,管束钎焊也是其一,可靠性是没问题的。至于担心大规模生产人手更不上什么的完全不用操心,CZ5发射频率不会太高,每年上限不会超过10发,撑死了也就年产20台YF77的规模,这就是极值了。实际上每年估计会少于5发,也就是低于10台的YF77产量,人工慢慢焊吧。


某民营企业手工生产发动机的车间,点击可放大


按照2015年该公司发射任务计算,至少需要150台发动机,大约1.5个工作日生产一台,老师傅手艺不错。

某民营企业手工生产发动机的车间,点击可放大


按照2015年该公司发射任务计算,至少需要150台发动机,大约1.5个工作日生产一台,老师傅手艺不错。
我爱吃河蟹 发表于 2015-4-30 22:26
火箭发动机现在不需要量产,搞自动化得不偿失,技术难度也很大。还不如人工焊接靠谱。
不过这些技工都是国 ...
CCAV报道了,这些专家会不会被敌特盯上干掉,或者被人挖走?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5-4-30 21:07
默林1d的生产过程手工不知道多不多,不是说将来要达到年产400台的规模么,手工太多肯定很麻烦。
我也想知道美帝是怎么玩的。哪位大神给弄个梅林1D的视频,像discovery一样的。
CCAV报道了,这些专家会不会被敌特盯上干掉,或者被人挖走?
航天城封闭式管理
Bearcat 发表于 2015-4-30 22:51
这不能搞自动焊接吗?人工焊接质量不可靠。如果工人今天心情不好,发动机质量靠什么保证?如果优秀技工流失 ...
人跟人不一样,   八级工的数量比高级工程师还少。
你担心的高级技工荒,TG已经持续经历10多年,至今也是困扰高端制造业的一个大患。没办法,很多活不是机器干得了的,唯有踏踏实实花十几年培养
很多设备从设计时就必须把加工工艺考虑进去,如果要像做香肠一样流水线生产,那么设计必须也得改
这不能搞自动焊接吗?人工焊接质量不可靠。如果工人今天心情不好,发动机质量靠什么保证?如果优秀技工流失 ...
当然可以,但是花费更高效果还未必多好。何况管道壁制造上比通道壁更麻烦些,美欧倒是很大程度上自动化了
这要是打仗了,纯手工多当误事,这玩意机器人搞不了。

百科 发表于 2015-5-2 16:46
很多设备从设计时就必须把加工工艺考虑进去,如果要像做香肠一样流水线生产,那么设计必须也得改


极高端是不可能流水线生产的。
一方面是做不到,一方面是不需要。
举个超高端设备的例子
FLUKE720A,十进制超精密分压器,非线性小于0.1ppm
这货从1970年之前开始生产,至今结构未发生变化。
就这货的结构大家可以看看,流水线生产?非手工制造?
那显然是做梦啊。
而且需要么?这货一年都卖不了多少


百科 发表于 2015-5-2 16:46
很多设备从设计时就必须把加工工艺考虑进去,如果要像做香肠一样流水线生产,那么设计必须也得改


极高端是不可能流水线生产的。
一方面是做不到,一方面是不需要。
举个超高端设备的例子
FLUKE720A,十进制超精密分压器,非线性小于0.1ppm
这货从1970年之前开始生产,至今结构未发生变化。
就这货的结构大家可以看看,流水线生产?非手工制造?
那显然是做梦啊。
而且需要么?这货一年都卖不了多少

1.jpg (141.9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19:23 上传


2.jpg (225.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19:23 上传

lsquirrel 发表于 2015-5-2 17:44
当然可以,但是花费更高效果还未必多好。何况管道壁制造上比通道壁更麻烦些,美欧倒是很大程度上自动化了
管道壁和通道壁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优劣?印象里通道壁更易于加工(自动化)。
论坛游侠 发表于 2015-5-2 19:40
管道壁和通道壁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优劣?印象里通道壁更易于加工(自动化)。
通道壁加工比较容易,但重量大,管道壁加工比价麻烦,但重量一般更轻。追求性能优先一般用管道壁,比如RS-25/SSME,而追求成本RS-68就用了通道壁。
当然事无绝对,技术水平拉开了,喷管重量哪个重可不一定
垃圾宣传,看了想骂娘,猪到无极限的队友
极高端是不可能流水线生产的。
一方面是做不到,一方面是不需要。
举个超高端设备的例子

这货啥原理?一般用在什么方向上
日本人之所以在做一些精细活的时候质量非常好,是因为岛国有一种人被称作“匠”。。。
美国德国之所以尖端设备制造业发达,是因为那里的蓝领薪水比白领、公务员还要高。。。
在中国,这些人被称作高级技工,但是无论是待遇、社会地位、都不怎么出彩,所以。。。
Bearcat 发表于 2015-4-30 22:51
这不能搞自动焊接吗?人工焊接质量不可靠。如果工人今天心情不好,发动机质量靠什么保证?如果优秀技工流失 ...
是的,就是这么个情况,这种人都是大爷一样伺候着。。。
但是这个情况不光是兔子,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有些看似很高端的人不可能完成事情,反而真的是人工在搞,完全没有自动化的影子。。。
培养这样一个,需要八到十一年的时间
CFAB 发表于 2015-5-3 08:02
这货啥原理?一般用在什么方向上
开尔文-瓦尔利分压器。原理是十九世纪开尔文勋爵发明的。
用于实验室内生成超精密直流信号。
标准实验室必备。
高级技术工人永远无法被完全取代。致敬!
真是技术活啊。。。我等手残,唉,连个dota都打不好
xtal 发表于 2015-5-3 10:26
开尔文-瓦尔利分压器。原理是十九世纪开尔文勋爵发明的。
用于实验室内生成超精密直流信号。
标准实验 ...
国内生产的型号资料有没有可以分享一下?

CFAB 发表于 2015-5-3 11:51
国内生产的型号资料有没有可以分享一下?


这个东西全世界都没什么公司生产的,基本被美国FLUKE垄断了。

可以说,美帝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领先你多少年。
而是很多类似这样东西只有他做得出来。
CFAB 发表于 2015-5-3 11:51
国内生产的型号资料有没有可以分享一下?


这个东西全世界都没什么公司生产的,基本被美国FLUKE垄断了。

可以说,美帝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领先你多少年。
而是很多类似这样东西只有他做得出来。
说起来通讯卫星上用的Ka波段的行波管也是手工做的,目前市场上只有两家公司提供:L3和泰利斯
设备制造没几个可以自动化的,几乎可以这么说,自动化率越高,这玩意就越low
俄罗斯的那个最大的地对空导弹制造厂,也不是生产线流水,而是手工干
前几天央视又接连报道了蛟龙号和大飞机项目的高级技术工人。一个一个都是顶级nb的人物啊,很多机器做不到或很难做到的零件,人家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这些技术工人对项目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论坛游侠 发表于 2015-5-2 19:40
管道壁和通道壁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优劣?印象里通道壁更易于加工(自动化)。
重量。而且三级的重量很要命。这些重量都可以视为有效载荷了。
其实这个是可以自动焊接的。
xtal 发表于 2015-5-3 12:02
这个东西全世界都没什么公司生产的,基本被美国FLUKE垄断了。

可以说,美帝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并不是 ...
福禄克一般人可能都没听过,但这家公司(包括它的母公司丹拿赫)在很多类型的商用、工业和实验室测试工具方面都属于垄断地位。
不过话说回来,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相当好啊,一个光纤测试仪用15、16年都不坏,国产的都不知道坏几个了。
人工心脏瓣膜这东西也是手工组装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