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去世 其理论迫使美日稀土厂停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0 00:54:00


徐光宪院士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今天上午去世。
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从事量子化学、配位化学、稀土化学及萃取化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注重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四个方向上开展研究
徐光宪院士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他本人为适应国家需求,曾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前后四次变更科研方向,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桃李满天下:学生中三个院士一个长江学者
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他的学生中有三位院士,一位长江学者。分别是量子化学领域的黎乐民院士,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黄春辉院士,分子磁体领域的高松院士,重稀土萃取领域的长江学者严纯华教授。徐院士生前曾表示:“(他们)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大超过了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先生,我非常高兴。”
创建“串级萃取”理论 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
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http://tech.ifeng.com/a/20150428/41070344_0.shtml


徐光宪院士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今天上午去世。
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从事量子化学、配位化学、稀土化学及萃取化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注重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四个方向上开展研究
徐光宪院士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他本人为适应国家需求,曾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前后四次变更科研方向,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桃李满天下:学生中三个院士一个长江学者
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他的学生中有三位院士,一位长江学者。分别是量子化学领域的黎乐民院士,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黄春辉院士,分子磁体领域的高松院士,重稀土萃取领域的长江学者严纯华教授。徐院士生前曾表示:“(他们)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大超过了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先生,我非常高兴。”
创建“串级萃取”理论 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
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http://tech.ifeng.com/a/20150428/41070344_0.shtml
致哀,中华家再失文曲星一颗
致哀,祖国的脊梁
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
想起了当年令人自豪的“徐光宪法则”

致哀,祖国的脊梁
分离与富集。化工的基本活。影响的是整个工业。
咦???当初超大里不是有一帮子叫嚣——“限制了稀土出口我们的单一稀土成品进口就会被洋人卡脖子”的吗?到底是谁卡谁脖子?那帮人这逻辑关系能稍微正常水平点儿吗?
云-且留住 发表于 2015-4-28 19:04
想起了当年令人自豪的“徐光宪法则”
当时一个讲分析化学的老师对徐老以及他的这个方法佩服的五体投地……
把别人搞垮了,自己的挖完了,感觉像过滤嘴香烟的发明。
国内涌现出更多能提出类似“串级萃取”理论的学者,是对前辈的最好告慰
给孙子们留点吧 少挖点...
民族的脊梁!致哀!
不是一直说日本人垄断了稀土制品加工技术么?还说一块钱的原料卖出去,1000块钱的稀土制品买回来……搞半天我out了?
那個年代TG的財政,稀土出口有選擇嗎?
向民族的脊梁!致哀!
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

你意思是,不要发展了,继续男耕女织,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中国发展的第一桶金还真就是靠出口资源换取的,与其出口稀土原料,加工后的稀土产品无疑拥有更高的附加值,一个时代做一个时代的事情,向徐老致敬。
向徐院士致敬!!!
不是一直说日本人垄断了稀土制品加工技术么?还说一块钱的原料卖出去,1000块钱的稀土制品买回来……搞半天 ...
同问这件事,原来我国在稀土生意上是赚大法了啊?
同问这件事,原来我国在稀土生意上是赚大法了啊?
不可能的,我们卖资源肯定是贱卖,然后高价回购成品,多少年了一直这么报道,都成模板了。

致哀,祖国的脊梁
我们家乡的骄傲!先生一路走好。
结果洋人赚了,坑了自己,呵呵
把别人搞垮了,自己的挖完了,感觉像过滤嘴香烟的发明。
徐老是搞分离提纯的,挖矿不归他管!而且稀土问题主要是盗挖和走私。


卖资源!先要保证自己子孙吧!世贸的协议这方面对我们形成掣肘了!但是东西是我们的,我们以环保名义压低产量加价世贸也没话说!

卖资源!先要保证自己子孙吧!世贸的协议这方面对我们形成掣肘了!但是东西是我们的,我们以环保名义压低产量加价世贸也没话说!
先生千古!
卖资源!先要保证自己子孙吧!世贸的协议这方面对我们形成掣肘了!但是东西是我们的,我们以环保名义压低产 ...
国内某些部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招数可以拿来对付世贸嘛!难道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给孙子们留点吧 少挖点...
买办可是不管这些的。
混蛋,现出口稀土一年得多少钱大家知道吗?只有30亿美元,中国稀土全球总量从90%下降到60%只用三十年,现每年出口量三千万吨(你沒看错),以后石油级上百美元一俑进口就有得爽歪歪了,我知今年全国整合六家公司统一稀土市场,以买好股票这是国家战争我买中国的未来会胜
原来如此,那还保护什么稀土,我们好牛逼,全世界买卖的稀土90%都是中国的
学者的知识还是值得尊敬的
时代在进步,致敬
一方面,以先进的技术来开源要支持;另一方面,出口要限制
什么迫使停产,人家分明是主动停产,而且现在稀土开发哪有什么高科技,完全是粗放式生产,高污染。科学家做出研究成果当然值得尊敬,但我想说他的研究给中国带来的是灾难。
美国为啥不为子孙留一点,非要开采破坏环境的页岩油呢? 一边以储存和环境借口不开采稀土,一边以更为极端的手法开采页岩油。

谁来解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