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解决运8滚棒装配费时问题 现只需一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16:35
2015年04月13日 10:28
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王毅 刘建平

1991年,复转后的党俊强成为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机加车间的一名钳工。在老师傅的记忆中,他是青工中最好学、最能吃苦的一个。其他青工休息时,他会细心观察老师傅的加工技巧和装夹方法,拿着小本子认真记着、写着。其他青工业余时间玩闹时,他会捧着厚厚的《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公差配合》等专业书籍,认真地读着、比划着……

7年时间,让当年那个懵懂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业绩突出的钳工班班长,而岗位的转变,也让他意识到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俊强所在的钳工二班承担着运8飞机操纵系统零组件加工、装配、上机修理及大修等任务,关键件、重要件质量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对于熟悉结构件的他来说,光苦干不行,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掌握新的加工方法,才能在零件加工中做得又好、又省时、又省力。

很快,党俊强就适应了新的生产环境和新的工艺方法、加工手段。他利用自制的新夹具,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在公司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夺得钳工第一名,获得公司“技术状元”称号。由他改良过的夹具和他自行设计的小钻模,既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还能提高工效,解决了分厂零件加工中多项疑难杂症。

某型飞机的一些关重件需采用钢材料,这类零件硬度高,难以加工。为攻克难关,保证节点,针对钢接头等关重要件在钳工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党俊强牵头组织成立了钳工班QC小组,进行全面攻关。对钢接头在铰孔时孔壁容易产生沟槽、光洁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象,他反复进行试验,采用不同的铰削量和不同的冷却液,使钢接头等关重件的钳工加工难点问题成功得以解决,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方案和操作方法,使该类零件加工工效提高了两倍。

加工某上位销支架时,由于零件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且易出现超差报废现象,原工艺工序定位面仅用直径28毫米孔定位进行划线铣切,而零件长度却达到了350毫米。针对这种情况,党俊强找到技术人员,建议将定位面改在直径32毫米的一个大面上,不仅稳定性好而且划线、铣工、钳工可以采用同一基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避免了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积累。而这一建议更是被公司纳入到工艺流程中,成为了指导性文件。


某型飞机定型工作中,关键的操纵系统弹簧拉杆需要进行试验。由于弹簧拉杆在试验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党俊强和设计、理化、工艺人员连夜展开技术攻关。整整4个昼夜的鏖战,累了困了,他们就在工作台旁打个盹,渴了饿了,就随便啃个馒头、泡盒方便面。最终,他们采用在做试验用的外套筒堵头上开口,在外套筒两侧开方槽,直观观测试验中弹簧受力情况下的变化这一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最终使弹簧拉杆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圆满完成了攻关任务。

前不久,针对运8系列飞机货运系统用量较大的滚棒装配费时费力这一情况,党俊强又琢磨上了。如何解决轴芯、轴承安装时滚针容易碰到端面导致装配费力的问题呢?最后,他根据滚棒外形和装配特点,利用零件加工剩余的边角余料,自制了一个带有锥度的导向套和定芯基座。别看这一小小改善,原来装配一根滚棒需两三分钟,如今只需一秒钟即可完成了。

党俊强说“多思考、多试验、多实践”是他成功的秘诀,“对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零件上搞小改小革”是他的爱好。如今,他正满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http://news.ifeng.com/a/20150413/43540106_0.shtml2015年04月13日 10:28
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王毅 刘建平

1991年,复转后的党俊强成为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机加车间的一名钳工。在老师傅的记忆中,他是青工中最好学、最能吃苦的一个。其他青工休息时,他会细心观察老师傅的加工技巧和装夹方法,拿着小本子认真记着、写着。其他青工业余时间玩闹时,他会捧着厚厚的《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公差配合》等专业书籍,认真地读着、比划着……

7年时间,让当年那个懵懂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业绩突出的钳工班班长,而岗位的转变,也让他意识到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俊强所在的钳工二班承担着运8飞机操纵系统零组件加工、装配、上机修理及大修等任务,关键件、重要件质量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对于熟悉结构件的他来说,光苦干不行,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掌握新的加工方法,才能在零件加工中做得又好、又省时、又省力。

很快,党俊强就适应了新的生产环境和新的工艺方法、加工手段。他利用自制的新夹具,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在公司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夺得钳工第一名,获得公司“技术状元”称号。由他改良过的夹具和他自行设计的小钻模,既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还能提高工效,解决了分厂零件加工中多项疑难杂症。

某型飞机的一些关重件需采用钢材料,这类零件硬度高,难以加工。为攻克难关,保证节点,针对钢接头等关重要件在钳工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党俊强牵头组织成立了钳工班QC小组,进行全面攻关。对钢接头在铰孔时孔壁容易产生沟槽、光洁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象,他反复进行试验,采用不同的铰削量和不同的冷却液,使钢接头等关重件的钳工加工难点问题成功得以解决,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方案和操作方法,使该类零件加工工效提高了两倍。

加工某上位销支架时,由于零件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且易出现超差报废现象,原工艺工序定位面仅用直径28毫米孔定位进行划线铣切,而零件长度却达到了350毫米。针对这种情况,党俊强找到技术人员,建议将定位面改在直径32毫米的一个大面上,不仅稳定性好而且划线、铣工、钳工可以采用同一基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避免了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积累。而这一建议更是被公司纳入到工艺流程中,成为了指导性文件。


某型飞机定型工作中,关键的操纵系统弹簧拉杆需要进行试验。由于弹簧拉杆在试验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党俊强和设计、理化、工艺人员连夜展开技术攻关。整整4个昼夜的鏖战,累了困了,他们就在工作台旁打个盹,渴了饿了,就随便啃个馒头、泡盒方便面。最终,他们采用在做试验用的外套筒堵头上开口,在外套筒两侧开方槽,直观观测试验中弹簧受力情况下的变化这一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最终使弹簧拉杆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圆满完成了攻关任务。

前不久,针对运8系列飞机货运系统用量较大的滚棒装配费时费力这一情况,党俊强又琢磨上了。如何解决轴芯、轴承安装时滚针容易碰到端面导致装配费力的问题呢?最后,他根据滚棒外形和装配特点,利用零件加工剩余的边角余料,自制了一个带有锥度的导向套和定芯基座。别看这一小小改善,原来装配一根滚棒需两三分钟,如今只需一秒钟即可完成了。

党俊强说“多思考、多试验、多实践”是他成功的秘诀,“对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零件上搞小改小革”是他的爱好。如今,他正满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http://news.ifeng.com/a/20150413/43540106_0.shtml
技术工人能力的提高对军工快速向前发展提供的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