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飛越大陸領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04:11
2005.08.09  中國時報

閻駿


    行政院謝院長同意國內航空業者飛越大陸領空,是兩岸直航的重大突破,不僅台灣的航空業者受惠,也將帶動兩岸四地航空業者新的一波的合縱連橫。所帶來的影響,不單是省下油錢而已,在筆者所工作的香港,航空界已開始研究這項宣布所將形成新的形勢,及因應之道。反觀台灣對此項的新聞報導,可能因為牽扯的技術層面過深,反而著墨不多。

    在討論兩岸直航前,必須討論至雙邊的航權,航權總共有八種航權,領空飛越權,是兩個國家及地區的第一航權,而之後有第二航權至第八航權。開放飛越大陸領空,不只是單純開放飛越而已,同時也開放了第二航權(技術降落權),以供航機在飛越領空時,有突發狀況時,轉降至大陸機場的權利。


    有了技術降落權,可以變化的事情就多了。舉例而言,台灣目前的航空公司,是繞南線飛至歐洲,中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放飛越大陸領空,航空公司就可以在新疆的烏魯木齊申請技術降落,填補油料。只要不要大張旗鼓,未來說不定還可以做點生意,在歐洲和大陸間拉些乘客或貨物。航權的賦予,原本是政府對政府簽訂互惠航約,再由政府授予航空公司執行。但是現在看不出來,兩岸政府間有舉行航權談判的機會。但只要台灣飛機能飛進大陸,中共便可以跳過民進黨政府及民航局,直接和業者談。相信民航業者是相當樂意,談談做些生意的機會。

    讓航空公司多做點生意,省點油錢,是樁「拚經濟」的好事。但是謝長廷院長宣布開放飛越大陸領空的下半段-不允許大陸航機飛越我國領空。我不禁開始對台灣的國防安全及民航發展捏一把冷汗。

    一般人並不瞭解什麼是領空,領空為國家領土和領海的上空,而領海則僅為海岸線向外延伸十二海里。其實上,台灣的領空並不大,謝院長所謂的領空,恐是對飛航情報區的誤解。而若你有興趣打開航圖,你可以發現由台灣所管理的臺北飛航情報區的範圍相當大,北接仁川(韓國)飛航情報區,南接香港飛航情報區。台灣不准大陸航機飛到十二海里的領空,相當有道理。但是連不屬於自己的飛航情報區,也不准「另一個國家」的飛機通過,就未免說不過去,更有其之,將會給台灣找來麻煩。

    為何台灣有這麼大的飛航情報區呢?原來是繼承當初國際民航組織所劃分的範圍(當初中華民國仍在聯合國,並是常任理事國),那又為何中國大陸入聯合國後,並沒有把控其東南的臺北飛航情報區拿過去呢?原因是當初大陸的航管技術及設備較為落後,自估無法承擔管理飛航情報區的安全責任,就將飛航情報區的問題擱置下來。但目前大陸的航管水準進步神速,沿海地帶都裝設了次級雷達,航管員的水準也加強不少。近年來,將原本由香港飛航情報區代管的空域,拿回了不少。

    要把領空和飛航情報區解釋清楚,並不容易,在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好像有兩戶人家,一家姓「陸」,一家姓「台」,彼此不相往來,但陸家和台家之間有一塊縣的公地,現在由台家來管理。由於兩家不和,台家不僅不讓陸家到自己家啦,連幫忙代管的公地也不准陸家通過,拿了鋤頭就要打。

    這個故事先按下不表,回到飛航情報區的技術問題之上,之前在春節包機時,新聞媒體採訪筆者時,便一直問為何春節包機要繞過香港?原因很簡單,五十年來,兩岸之間沒有直航。所以臺北飛航情報區和接壤的大陸飛航情報區,之間沒有航路,不繞過香港飛航情報區,飛行計畫根本就無法進電腦。

    但是兩岸之間沒有航路的情況,很快就要改觀。因為台灣准許航空公司飛越大陸,就產生了劃定航路的需求。國際民航組織就會針對這個需求,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劃定航路。劃好航路以後,台灣就會開始面對了一些麻煩。

    回到陸家和台家的漁樵野話。原本陸家很少機會通過這塊公地,也相安無事了許多年。後來台家宣布,自己家的人馬,可以通過陸家的地。原本想要和台家修好,又送熊貓又買水果的陸家,馬上表示歡迎。但是這塊公地雜草叢生(沒有航路),為了方便台家人馬的行走,縣府(國際民航組織)修了數條車道。

    車道修好後,其他家的百姓(他國的航空公司)發覺,由陸家向南走(由大陸向南飛至菲律賓、東印尼、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實在方便。這些剛修好的車道,便開始絡繹不絕。陸家想想,反正這是塊公地,不用進台家的門,也就向縣衙門請求使用,沒想到台家居然不准。陸家一氣之下,告上衙門。你覺得青天大人會怎麼判?

    不用有民航知識,都知道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台家有失代管的職責,縣令老爺驚堂木一拍,即日起,台家不得再代管那塊公地了,由於陸家和那塊公地最近,就自然交給陸家來代管。這下子,台家本來要佔陸家的便宜,反而吃了一個大虧。

    好了,故事講完了。聰明的讀者也看出來,開放台灣航空公司飛越大陸領空,其實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

    (作者為前民航飛行員協會理事長,現任香港亞洲商務航空營運經理)2005.08.09  中國時報

閻駿


    行政院謝院長同意國內航空業者飛越大陸領空,是兩岸直航的重大突破,不僅台灣的航空業者受惠,也將帶動兩岸四地航空業者新的一波的合縱連橫。所帶來的影響,不單是省下油錢而已,在筆者所工作的香港,航空界已開始研究這項宣布所將形成新的形勢,及因應之道。反觀台灣對此項的新聞報導,可能因為牽扯的技術層面過深,反而著墨不多。

    在討論兩岸直航前,必須討論至雙邊的航權,航權總共有八種航權,領空飛越權,是兩個國家及地區的第一航權,而之後有第二航權至第八航權。開放飛越大陸領空,不只是單純開放飛越而已,同時也開放了第二航權(技術降落權),以供航機在飛越領空時,有突發狀況時,轉降至大陸機場的權利。


    有了技術降落權,可以變化的事情就多了。舉例而言,台灣目前的航空公司,是繞南線飛至歐洲,中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放飛越大陸領空,航空公司就可以在新疆的烏魯木齊申請技術降落,填補油料。只要不要大張旗鼓,未來說不定還可以做點生意,在歐洲和大陸間拉些乘客或貨物。航權的賦予,原本是政府對政府簽訂互惠航約,再由政府授予航空公司執行。但是現在看不出來,兩岸政府間有舉行航權談判的機會。但只要台灣飛機能飛進大陸,中共便可以跳過民進黨政府及民航局,直接和業者談。相信民航業者是相當樂意,談談做些生意的機會。

    讓航空公司多做點生意,省點油錢,是樁「拚經濟」的好事。但是謝長廷院長宣布開放飛越大陸領空的下半段-不允許大陸航機飛越我國領空。我不禁開始對台灣的國防安全及民航發展捏一把冷汗。

    一般人並不瞭解什麼是領空,領空為國家領土和領海的上空,而領海則僅為海岸線向外延伸十二海里。其實上,台灣的領空並不大,謝院長所謂的領空,恐是對飛航情報區的誤解。而若你有興趣打開航圖,你可以發現由台灣所管理的臺北飛航情報區的範圍相當大,北接仁川(韓國)飛航情報區,南接香港飛航情報區。台灣不准大陸航機飛到十二海里的領空,相當有道理。但是連不屬於自己的飛航情報區,也不准「另一個國家」的飛機通過,就未免說不過去,更有其之,將會給台灣找來麻煩。

    為何台灣有這麼大的飛航情報區呢?原來是繼承當初國際民航組織所劃分的範圍(當初中華民國仍在聯合國,並是常任理事國),那又為何中國大陸入聯合國後,並沒有把控其東南的臺北飛航情報區拿過去呢?原因是當初大陸的航管技術及設備較為落後,自估無法承擔管理飛航情報區的安全責任,就將飛航情報區的問題擱置下來。但目前大陸的航管水準進步神速,沿海地帶都裝設了次級雷達,航管員的水準也加強不少。近年來,將原本由香港飛航情報區代管的空域,拿回了不少。

    要把領空和飛航情報區解釋清楚,並不容易,在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好像有兩戶人家,一家姓「陸」,一家姓「台」,彼此不相往來,但陸家和台家之間有一塊縣的公地,現在由台家來管理。由於兩家不和,台家不僅不讓陸家到自己家啦,連幫忙代管的公地也不准陸家通過,拿了鋤頭就要打。

    這個故事先按下不表,回到飛航情報區的技術問題之上,之前在春節包機時,新聞媒體採訪筆者時,便一直問為何春節包機要繞過香港?原因很簡單,五十年來,兩岸之間沒有直航。所以臺北飛航情報區和接壤的大陸飛航情報區,之間沒有航路,不繞過香港飛航情報區,飛行計畫根本就無法進電腦。

    但是兩岸之間沒有航路的情況,很快就要改觀。因為台灣准許航空公司飛越大陸,就產生了劃定航路的需求。國際民航組織就會針對這個需求,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劃定航路。劃好航路以後,台灣就會開始面對了一些麻煩。

    回到陸家和台家的漁樵野話。原本陸家很少機會通過這塊公地,也相安無事了許多年。後來台家宣布,自己家的人馬,可以通過陸家的地。原本想要和台家修好,又送熊貓又買水果的陸家,馬上表示歡迎。但是這塊公地雜草叢生(沒有航路),為了方便台家人馬的行走,縣府(國際民航組織)修了數條車道。

    車道修好後,其他家的百姓(他國的航空公司)發覺,由陸家向南走(由大陸向南飛至菲律賓、東印尼、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實在方便。這些剛修好的車道,便開始絡繹不絕。陸家想想,反正這是塊公地,不用進台家的門,也就向縣衙門請求使用,沒想到台家居然不准。陸家一氣之下,告上衙門。你覺得青天大人會怎麼判?

    不用有民航知識,都知道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台家有失代管的職責,縣令老爺驚堂木一拍,即日起,台家不得再代管那塊公地了,由於陸家和那塊公地最近,就自然交給陸家來代管。這下子,台家本來要佔陸家的便宜,反而吃了一個大虧。

    好了,故事講完了。聰明的讀者也看出來,開放台灣航空公司飛越大陸領空,其實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

    (作者為前民航飛行員協會理事長,現任香港亞洲商務航空營運經理)
文风有些象鞭炮厂
怀疑剽窃哈
[em01][em01][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