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传奇--佤族王子黄卫明家族的传奇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25:46


在中外童话里,都有这样的故事:英俊正直的勇士与美丽善良的公主相爱,他们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千百年来,这种百讲不厌、百听不倦的故事,寄托着人们多少美好的理想。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这故事比童话更精彩、更动人、更有现实性。

1955年,解放军侦察排长黄运书所在的部队开到云南省中缅边境执行剿匪任务,由于溃逃到境外的国民党李弥残部不断过境骚扰,残酷的战斗经常发生。


这一天,黄运书带领一个班与民族工作队的十几个人一起,正在帮助群众收割稻子,突然被数百名匪徒包围袭击。黄运书带领部队掩护工作队撤退,敌人猛追不舍。危急关头,黄排长把已牺牲的战友的鲜血抹在马背上,拍了一下他的战马,让聪明的马空身突围回家报信。家中战友见了血马,迅速赶来增援,打退了敌人。

排长黄运书这时已经是有名的战斗英雄,在他经历的上百次战斗中,这一仗虽不算很精彩却很有意义——赢得了真诚的爱情。工作队队员、刚从云南民族学院毕业的佤族姑娘胡桂明,亲眼目睹了黄运书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机智,不但深深感激这位救命恩人,而且倾心爱慕他。这一仗之后,这对汉族小伙子与佤族姑娘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blog.cpd.com.cn/thread-138826-1-1.html

在中外童话里,都有这样的故事:英俊正直的勇士与美丽善良的公主相爱,他们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千百年来,这种百讲不厌、百听不倦的故事,寄托着人们多少美好的理想。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这故事比童话更精彩、更动人、更有现实性。

1955年,解放军侦察排长黄运书所在的部队开到云南省中缅边境执行剿匪任务,由于溃逃到境外的国民党李弥残部不断过境骚扰,残酷的战斗经常发生。


这一天,黄运书带领一个班与民族工作队的十几个人一起,正在帮助群众收割稻子,突然被数百名匪徒包围袭击。黄运书带领部队掩护工作队撤退,敌人猛追不舍。危急关头,黄排长把已牺牲的战友的鲜血抹在马背上,拍了一下他的战马,让聪明的马空身突围回家报信。家中战友见了血马,迅速赶来增援,打退了敌人。

排长黄运书这时已经是有名的战斗英雄,在他经历的上百次战斗中,这一仗虽不算很精彩却很有意义——赢得了真诚的爱情。工作队队员、刚从云南民族学院毕业的佤族姑娘胡桂明,亲眼目睹了黄运书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机智,不但深深感激这位救命恩人,而且倾心爱慕他。这一仗之后,这对汉族小伙子与佤族姑娘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blog.cpd.com.cn/thread-138826-1-1.html
公主和她的家族

投身革命的佤族姑娘胡桂明,是第60代佤族总王的惟一公主。她的家族有着千百年爱国主义传统,足以令人引以为自豪。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镇守边关,永不反叛;蜀汉朝廷承认葫芦王地为蜀汉领地,卡那曼卷为佤族人世袭总王,永远统领佤旗人所有部落,如卡那曼卷的葫芦王地受到外敌侵犯,蜀汉朝廷有责任出兵救援。

自那以后的1700多年,卡那曼卷家族的世袭佤族总王地位一直得到中国历代中央政权的承认,这个佤族王国也一直忠于中国,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成员。在漫长的岁月里,爱国主义的大旗一直在佤族王国领地的上空猎猎飘扬。到了胡桂明祖父那一代,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班洪事件”,佤族人民更是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1934年,第3次英缅战争以英国全面占领缅甸而告结束。英国人站在被征服的土地上看着以一境界线相隔的中国,盯上了佤族人和他们的山寨。当时的第59代佤族人总王是胡玉山(胡桂明的祖父)。英国人起初想收买他,欲指使佤族总王所辖的18个部落及其土地脱离中国,再并入英属缅甸。英国人的这一企图遭到了胡玉山断然拒绝 。英国人恼羞成怒,集结兵力2000余人,动用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大炮,一路烧杀掳掠,大举进犯,直逼佤族首府班洪。与此同时,英国人还收买了永邦和蛮相两个部落王叛变,分裂了佤族人民千年的团结。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总王胡玉山召集剩下的16个部落与敌人浴血奋战,英勇抗击,终于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不幸的是,在胜利后的第二年,这位可钦可佩的民族英雄因战伤复发与世长辞了。

胡桂明的父亲胡忠汉继承王位,成为第60代佤族总王。他继位的第6年,日本侵略者从缅甸向中国进犯,首当其冲的就是班洪。胡忠汉率领佤族人民与日军展开了长达3年的殊死拉锯战,敌人始终没能走进班洪一步。1943年,由于劳累过度,胡忠汉英年早逝。临终时,他把王位、抗日保土的大业和独生女儿胡桂明都托给了弟弟胡忠华。胡忠华是第61代佤族总王。

到了1952年,国民党残部李弥对佤王胡忠华欺骗、威胁、利诱,鼓动他叛逃国外,企图利用他的地位和威望挑起佤族人民和共产党作对。但胡忠华不为所动,毅然处决了李弥的特派员,迎接解放军进驻班洪。

胡桂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时代,难怪她满怀豪情投身到革命队伍中。胡桂明的家族使黄运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胡桂明的为人也使黄运书产生了热烈的爱情。

就这样,勇士和公主互相凝望着,携起了手。
佤王摆擂台比武招亲
黄运书和胡桂明知道,他们的爱情必将历尽坎坷。

按照佤族当时的规矩,族内人不准与族外人通婚,王族不准与平民通婚。黄运书既是外族人,又是平民。何况早在胡桂明幼年时,养父胡忠华已经将她许配给另一个佤族部落王,这是王族之间自古以来的政治联姻,是佤族的大事。此外,按照部队当时的规矩,军官不准与富农以上成分的人婚恋,而胡桂明的出身偏偏是封建王族。

“或者违反纪律受处分,或者放弃你我的爱情,如果两者之间只能挑一的话,我愿意选择后者。”小伙子对姑娘进行“火力侦察”,“你呢,打算怎么办?”

“我有生以来只动心爱一个人,那就是你。为了我心爱的人,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痴心的公主不假思索就回答说。
听到公主这么一说,黄运书大为感动,禁不住流下英雄泪。但他仍然担心,说:“你父亲早已把你许配给一个部落佤王,招他上门是要继承总王位的。而我是贫农的儿子,与你家门不当户不对,难过你家人这一关啊!”胡桂明却开明地说:“现在共产党讲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我的养父为我订婚的时候我还不满5岁,到现在我也没见过那个什么部落王一面,和他根本谈不上感情。我从来没有答应过这门婚事,要我答应除非逼我死!”于是,他们两人海誓山盟,铁了心都去争取爱的权利。他们写好结婚报告,分别交给部队领导和总佤王胡忠华。不出所料,部队领导深感震惊,总佤王胡忠华大发雷霆,双方出于各自的原因,对这桩婚事采取了一致的态度:坚决反对。

总佤王胡忠华没有儿子,很希望能找一个上门继承王业的部落王做女婿,何况胡桂明原来的婚约是公开缔结的,倘若反悔变卦,后果不堪设想。总佤王胡忠华进退两难了,毕竟胡桂明若以死相拼,作为养父的不能强迫她。胡忠华灵机一动,想出了真正属于童话故事的一招:比武招亲。

比武的告示贴出后,班洪沸腾起来。

比武的那一天,在班洪王府前的3棵大树下,部队领导和总佤王胡忠华端坐在太师椅上,部队战友们列队在一旁,从四乡赶来的佤族群众把赛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将目光停留在3个比武的小伙子身上:解放军英雄排长黄运书一身戎装,腰挎手枪;由选拔赛产生的班洪摔跤王和神枪手身穿短褂红衣,头缠黑色缎带。他们3人并排而立,威风凛凛。王府管家宣布:“比武开始,第一项:射击。”管家问:“谁先打?”黄运书应声而出。只见管家突然从长袍袖管里掏出一只岩鹰,双手猛地往头顶一抛,岩鹰迅速飞起。管家动作快,岩鹰腾飞速度也快,但黄运书的手脚更快,人们还没有看清是怎么一回事,黄运书已手起枪落,那只才飞到大树尖那么高的岩鹰一声惨叫,坠落了下来。顿时,人群欢呼起来,部队的战友们更是兴高采烈。总佤王胡忠华从没有见过如此能干的神枪手,不由得摆手示意其他射手免射。

第二项是比赛摔跤。这一局,黄运书输了,尽管他已全力以赴,但仍败在佤族摔跤王的手里。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比武出现平局,部队领导和总佤王都很满意。但为了爱情志在必胜的黄运书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在心里呼喊:“老天爷啊,你为什么不帮帮我啊!”

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勇敢的佤族姑娘胡桂明突然跑到比武场中央,向她的继父总佤王胡忠华高声嚷道:“如果今天不答应我嫁给解放军,我就撞死在这棵大树下!”
周总理做通总佤王的工作
当然,少年时代的胡桂明当年在云南民族学院上学。
悲剧没有发生。部队领导和众人一起上前劝阻了刚烈的公主。但是,通向幸福的大门依然紧紧地锁着。当天晚上,部队领导给黄运书下了“最后通牒”:“小黄啊,你要认真考虑,不要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组织上对你寄予很大希望,已决定送你到军事院校去深造。必要你把这个关系断了,马上就办入学手续。不然,后果是十分明显的。”

自从黄运书和胡桂明把结婚报告交上去起,部队领导就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他们分头找黄运书和胡桂明谈话,希望他俩能收回报告。战斗英雄为自己的爱情战斗了,他据理力争:“胡忠华是爱国土司、民族英雄,难道这样的出身也有政治问题吗?难道出身剥削阶级的人参加革命后还要被永远视为‘二等同志’吗?”

胡桂明对领导的回答是:“我和解放军剿匪英雄自由恋爱有什么错?”

为了阻止这一婚姻,比武招亲之后不久,部队准备将黄运书调离班洪。黄运书听到风声,马上找心上人商量对策。

“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既不受处分也不调走。”胡桂明说。

“什么办法?”

“通天。”

通天?昨通?原来,胡桂明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是在云南民族学院学习的时候,总理到学院视察,曾对她说:“你爷爷胡玉山、父亲胡忠汉和养父胡忠华,都是抗英抗日的爱国民族英雄,很了不起呀!你是英雄的后人,也是佤族第一代大学生,要好好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不但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还要继承发扬前辈的爱国精神。”

胡桂明又说:“总理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黄运书听了,眼睛一亮。他也想起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们的忙,他就是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秦基伟,那年他在军队射击比赛得了第一名,秦副司令员还接见过他。

这对异族恋人当即决定,马上打一份结婚报告分头寄给周总理和秦副司令员。

黄运书和胡桂明把一份“通天报告”直接寄到了周总理手里,另一份由秦基伟副司令员上报给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彭德怀又把这报告转给了周总理。周总理拿到这两份沉甸甸的报告,立即叫云南省省委书记阎红彦陪佤族领袖胡忠华进京。

“班洪王,听说你不太赞成你女儿自己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总理开口问。

胡忠华吃了一惊:“总理,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总理跟胡忠华拉起了家常:“班洪王,你有一个好公主啊。她和你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呀,是她找我告了你的状。看来,你这个佤王的日子不好过呀,带头造反的就是你的家人。”总理哈哈笑着说,“到底谁对谁错,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胡忠华向周总理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说:“总理呀,我是明白人,也懂得新社会有新规矩。但是改变族规毕竟是很困难的。女儿的婚事我是按祖规办的,因为佤人都认为谁违反了族规谁就会给大家带来灾难,就会挨雷打、遭火烧、被水淹……”

“时代变了,不合理的就要改嘛。”周总理语重心长,“比如猎头的习俗,你们就改得很好。现在在婚姻问题上,也该改了。你女儿就比你思想进步。我们共产党是讲婚姻自由的,你女儿热爱解放军、热爱共产党、热爱战斗英雄,这是天大的好事嘛,我一千个赞成。你女儿如果是一般群众,我也就不多管这个事了,但她是公职人员,是国家干部啊。不过,我毕竟是外人,按照中国的风俗,儿女的婚姻没有父母的祝福是不会幸福的。因此,此事还得你亲自表态。否则事关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和边疆稳定,我这支笔是不敢下的啊。当然,你可以再考虑一段时间。不过,有一句话,我要告诉你,那就是我不愿意看到又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希望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

周总理的一席长谈,深深地打动了佤族领袖胡忠华。面对周总理日理万机还为一对边疆青年的婚事这么操心,第61代佤族总王诚挚地说:“总理,我懂了,十分感谢你的好意,我一定尊重两个年轻人的心愿。”

胡忠华回到阿佤山,做通了原婚约男方和部落上层的工作,解除了旧婚约,并且亲自主持了解放军英雄黄运书和佤族公主胡桂明的隆重婚礼。后来,电影工作者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把这一段佳话搬上了银幕,片名叫《孔雀飞来阿佤山》。再后来,跟许多童话故事一样,两个相爱的人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斗转星移,到了八九十年代,英雄和公主的儿子黄卫明在父母创造了童话传奇的地方,又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奇迹。

黄卫明是身分奇特的王子。一方面,他是忠诚的中共党员,是中国公安战线上优秀的青年干警:22岁(1982年)担任刑侦队队长,25岁担任县公安局副局长,30岁调任沧源县公安局局长;主侦的一些典型案例,被中国刑警学院作为教材。另一方面,他仍是佤族人民心目中的王子,边境线以外的佤族人见了他,更是下跪行君臣之礼。他既具有英雄父亲黄运书的大智大勇,又有公主母亲胡桂明的忠贞善良,更有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心。
与缅甸接壤的临沧地区是一个两头冒尖的地区,一方面缉毒成绩居全省之冠,是先进单位;另一方面境外的毒品汹涌而入,堵不胜堵,总量占全省一半以上。而沧源县更是“重灾区”。黄卫明上任伊始,迅速加大了缉毒力度。他明白,毒流在境内,毒源却在境外,只截流而不灭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铲毒灭源的工作做到境外去。

境外的主要毒源地是佤邦。佤邦,拥有数万兵力,曾与缅甸政府闹独立,是独霸一方,以毒养军的民族势力。

黄卫明选择了司法同行陈三木纳做突破口,是因为他发现陈三木纳在佤邦上层中是禁毒态度比较坚决的一位。1992年金秋lO月,缅甸佤邦中央政法部部长陈三木纳应邀到黄卫明家中做客。这一次,陈三木纳来访,他向黄卫明讲述他做佤邦上层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告诉黄卫明:时机已经成熟,可以直接亮出底牌了。

于是,黄卫明向佤邦领导人赵尼来、鲍有祥等提出了禁毒问题。在1960年中缅两国划定边界以前,佤邦地区都属中国,现在的佤邦联合党总书记赵尼来是当时的合作社社长,现在的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是当年佤族一部落的王子。黄卫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中缅佤族是一家,但是现在缅甸佤族的毒品正在毒害中国的佤族,并且通过中国边境流向世界各地,既严重影响了佤邦的形象和声誉,也破坏了中国的形象和声誉……

突然,鲍总司令站起来说:“黄局长,你讲的全都在理,但都是多少年的老调子,听得耳朵都要长老茧了。”赵总书记也说:“黄局长,你的好意我们理解,我也当过中国的干部,我知道佤邦联合党得为人民谋利益才站得住脚。但要想禁毒,谈何容易!”他俩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禁毒难。

黄卫明并不介意他们谁唱红脸谁唱黑脸,尽力说服他们改变经济结构,立足于调动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无论困难有多大,如果再不禁毒,佤族不要说发展壮大,恐怕连生存的夹缝都难找了。如果不禁毒,子孙会骂的。历史罪责难以推卸呀!而如果你们这一代领导人能够走好这一步,则将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说到佤邦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问题时,黄卫明表示,这是缅甸的内政,中国无权也不想干涉,中国关注的只是佤邦毒品对中国的渗透问题。然后他把话锋一转说:“就我个人的看法,我希望佤邦不要做分裂国家的蠢事。退一步说,即使佤邦要独立,仅以一个贫穷落后、面积狭小、人口稀少、政治软弱、缺乏外交的形象出现,也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所以,如果你们真正为了佤邦的生存发展繁荣,倒不如和政府积极谈判,作点让步,争取和解,获取合法地位,这才有可能在经济上摆脱困境,中国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帮助你们发展经济。”

这一年的新米节在佤族的历史上应该浓浓地描绘一笔,世袭总王的当代王子黄卫明终于说服了缅甸佤邦中央领导人做出了禁毒决策。在黄卫明的影响下,缅甸佤族与缅甸政府经过近一年数十次谈判,终于签署了谅解协议,佤邦放弃了脱离缅甸独立建国的主张,接受缅甸政府的领导;缅甸政府则承认佤邦为缅甸的第二特别行政区(委任赵尼来为行政区专员,鲍有祥为警察司令),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实现了几代领导人梦寐以求的夙愿。1993年8月的一天,黄卫明被特邀出席佤邦特别行政区成立大典,成为最尊贵的客人。

一把禁毒的火炬终于在缅甸佤邦点燃了,而且很快便成燎原之势。佤邦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禁毒工作很快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缅甸中央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佤邦的禁毒委员会成立了,禁毒法令颁布了。抓获的佤邦毒贩被处以极刑,过境毒贩及毒品数量急剧下降……

沧源县铲除毒源的工作不但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卓有成效,但黄卫明并没有给胜利冲昏头脑,他意识到:灭了毒源,如果不以强有力的经济开发来取代,那么灭掉的就是佤邦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毒祸随时都会死灰复燃。佤邦决定大力发展替代作物,种植烟草,同步开发制烟工业,希望中国给予支持。

黄卫明虽然觉得这个方案不妥,但他很高兴双方能在同一个出发点——禁毒上探讨经济发展问题。他耐心地与佤邦领导人赵尼来分析说:“中国的烟草行业多如牛毛,国内外市场已经过剩,国家还砍掉了上百家烟厂,佤邦若再搞很难成功。”又说:“一种产品要打进市场,产生效益,起码要十年八年,闯出名牌就更难。缅甸市场90%是外国名牌烟,你争不过他们啊!” 他建议佤邦优先发展农业:“虽说种粮食致富慢一点,但救急却是当年就能立竿见影。我想,肥地和坝区种粮食,瘦地和山地种材林和果树,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都站得住脚。‘无农不稳,无粮心慌’啊。我们中国也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嘛。基础打不好,就想一口吃胖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中国吃‘大跃进’的亏,你在中国当农村干部是亲身经历过的嘛。”一席话直说得赵尼来连连点头。不久,佤邦中央根据黄卫明的建议,重新修改了1995~2000年的经济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迅速开展一系列工作:如简化出入境手续,免费就地办证,方便人员流通;又由县政府与缅甸官方洽谈,双方增设口岸,促进边贸经济;然后又以县政府的名义,支持中国投资者到缅甸佤邦开发旅游、土地、林业、矿业。除外,沧源县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佤邦指导农林业技术,并无偿提供了良种和化肥等物资援助。联合国和缅甸中央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援助措施。这些举措大大扶持了佤邦的正当经济,减少了当地对毒品经济的依赖。

从1700多年卡那曼卷部落的荣辱史来看,黄卫明使佤族再次走出了阴影,在世界面前创造出佤族人民新的辉煌。他无愧于自己的民族,无愧于自己的先辈。
这是啥,小学生写的么。。。有毒啊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4-2 16:28
这是啥,小学生写的么。。。有毒啊
呵呵,没毒,你太敏感了!典型的小两口有情,部队领导和佤王搭台,恩相长秀善舞、深谋远虑的感人故事,恩相亲自拍板拍摄的老电影《孔雀飞来阿佤山》,令人赏心悦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