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版之“如果霍去病不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33:22


看了这个讨论贴子,我觉得贴子里的诸君你们都太侧重于权谋与理论了。。。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呢?

一,为什么霍去病在皇家园林杀了李敢却不受惩罚?

答案很简单,因为汉武帝乐意呗。

之前,李敢为了给李广复仇而打了卫青,卫青隐忍未发——多么宽宏大量多么贤良淑德啊。

但是,就算卫青自己一个字不说,你以为皇帝身边的苏公公啊、李公公啊、贤贵人啊、莞贵人啊,她们也都一个字不说吗?卫青的姐姐是皇后,卫青的外甥是太子,卫青自己也是深受皇帝宠爱的,这么显赫的一家子,后宫六院(也包括朝臣们)集体巴结的对象,能平白地受这么一个委屈?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小报告打到皇帝耳朵里了,而且不知道会怎样添油加醋。李广这个人呢,本身又不受皇帝待见,在同僚中人缘也并不好……

而汉武帝一听,忽然眉头一皱,一件往事涌上心头。原来,早年间,李广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叫李当户。那个时候,汉武帝还在宠信韩嫣,有一次和韩嫣闹着玩,韩嫣一时得意忘形失了礼数,李当户冲上去就以维护皇帝威严为名,把他打了一顿,当时汉武帝也没说什么。李当户很早就战死了,韩嫣也已不在人世,汉武帝本来已经淡忘了这件事,但是,现在!忽然想起来!怎么李家的两个儿子打了朕的宠臣两次!两次啊!新仇旧恨一起算!

所以霍去病杀李敢这事,说不定就是武帝自己支持的,至少也是他心里是完全站在霍去病这一边的,所以怎么可能会怪罪他!这跟什么朝廷大计都没关系,不过是最简单的后宫传罢了。

至于说“皇家园林是禁地”,那一点都不重要,人家华妃娘娘早说了,什么规矩,皇帝喜欢就是规矩!


二,刘彻真的是冷酷无情,一切为了皇权稳固吗?

当然不是。

刘彻一生有过6个儿子,除去早死的、杀掉的,在刘彻去世前,还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大儿子,如果刘彻真的一切为了皇权稳固考虑,就应该传位于其中之一,而不是传位给八岁的刘弗陵。大人再怎么不争气,总也好过八岁孩子,把大汉江山、千钧重任,交给一个孩子身上,这个风险太大:外戚专权、顾命大臣反水谋逆、主少国疑天下不稳、年长皇子不服前来争位,全都是大麻烦,如果传位给一个成年皇子,这些事都不用考虑了。

再说,如果刘彻真的害怕外戚专权,就不会托孤给霍光。霍光也算是外戚,威权也很重。钩戈夫人虽是皇子之母,但出身卑微,娘家没有势力,受宠时间也不算长,在朝中没有支援,即使想专权也不容易,而霍光可就危险多了。宁可杀掉钩戈夫人,却不提防霍光?这个道理说不通。

所以真实原因很简单,刘彻宁可冒所有风险也要把大位交给刘弗陵,只因为他喜欢这个孩子,他有钱任性。他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是因为他对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一直有一脉相承的好感和信任,即使有蛊巫案发生,但他心里还是对卫霍一家有感情。

汉武帝是个性情中人,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做了最大的一次赌博。


三,为什么杀钩戈夫人?

如果刘彻不是因为担心外戚专权,那又为什么要杀钩戈夫人呢?当然是因为钩戈夫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呗!

套路很简单,钩戈夫人被宠信时,刘彻已是晚年,在皇帝晚年受宠的嫔妃,如果不早早给自己安排好后路,一旦皇帝驾崩,自己很可能就是戚夫人的下场,尤其是在戚夫人的年代距离并不遥远的情况下。钩戈夫人于是采取了孤注一掷:以蛊巫案构陷太子,争取立自己的儿子为帝。

她赢了。刘彻因为年老体衰,本就陷入多疑之中,而太子刘据又是没什么头脑的——从刘据仓促叛乱就可以看出,实在是没有什么计谋,哪怕是当时哭着跑去刘彻脚边求饶也好啊,毕竟这么多年的太子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感情也有亲情,也不是一下子说废就废的,可是刘据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使满朝连敢替他说话的都没有。

刘彻的父亲景帝,也是在晚年时听信谗言,忽然废了太子,后来年幼的刘彻才上位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循环,在刘彻的晚年,同样落进女人的陷阱里。

但是,伊凡雷帝仗击杀子,事后却无限后悔。刘彻的太子、皇后相继死去之后,他很快也就醒悟过来,所以才会处死了钩戈夫人。虽说是立子杀母,其实不过是一个委婉的解释,总不能说刘彻知道自己上当了吧?

四,如果霍去病不死,会得善终吗?

不知道。

霍家之所以得到器重,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霍去病死得太早了。想当年的霍去病韶年玉貌,英姿勃发,像一颗灿烂的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照瞎了刘彻的眼睛……而后就消失了。所以汉武帝对这个臣子的思念才会那么长久,正如甄嬛传里的皇帝一直念念不忘纯元皇后一样。因为她去世得太早,所以一切回忆都是最美好。宜修娘娘早就说过,如果姐姐没有死,到现在也早已年老容残,皇帝也不会再喜欢她了!

刘彻的另一个“皇后”,李夫人,在临终前,坚决不肯见他一面,就是怕刘彻见到自己病容之后,印象被毁,以后就不会再照顾自己的家人。君恩如流水,如果霍去病不死,在之后漫长的几十年里,刘彻的宠信也会逐渐流失,正如年老的卫子夫虽有皇后之位,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儿子,霍去病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恩宠不衰,霍光也未必会得到重用。


这与权谋无关,与天下无关,只不过是最简单的人心罢了。


PS,说几句关于军事的。我一直不觉得卫青和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很强大,刘彻给予他们最好的士兵、最强的后勤、最恰当的任务,事成之后,又立即给予各种封赏,连带部下全都赏官赏爵,所以他们当然口碑最好,最出成绩,上上下下全都一片赞扬。像是李广那样苦命的,要是和卫青霍去病换个位置,又会怎样?




看了这个讨论贴子,我觉得贴子里的诸君你们都太侧重于权谋与理论了。。。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呢?

一,为什么霍去病在皇家园林杀了李敢却不受惩罚?

答案很简单,因为汉武帝乐意呗。

之前,李敢为了给李广复仇而打了卫青,卫青隐忍未发——多么宽宏大量多么贤良淑德啊。

但是,就算卫青自己一个字不说,你以为皇帝身边的苏公公啊、李公公啊、贤贵人啊、莞贵人啊,她们也都一个字不说吗?卫青的姐姐是皇后,卫青的外甥是太子,卫青自己也是深受皇帝宠爱的,这么显赫的一家子,后宫六院(也包括朝臣们)集体巴结的对象,能平白地受这么一个委屈?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小报告打到皇帝耳朵里了,而且不知道会怎样添油加醋。李广这个人呢,本身又不受皇帝待见,在同僚中人缘也并不好……

而汉武帝一听,忽然眉头一皱,一件往事涌上心头。原来,早年间,李广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叫李当户。那个时候,汉武帝还在宠信韩嫣,有一次和韩嫣闹着玩,韩嫣一时得意忘形失了礼数,李当户冲上去就以维护皇帝威严为名,把他打了一顿,当时汉武帝也没说什么。李当户很早就战死了,韩嫣也已不在人世,汉武帝本来已经淡忘了这件事,但是,现在!忽然想起来!怎么李家的两个儿子打了朕的宠臣两次!两次啊!新仇旧恨一起算!

所以霍去病杀李敢这事,说不定就是武帝自己支持的,至少也是他心里是完全站在霍去病这一边的,所以怎么可能会怪罪他!这跟什么朝廷大计都没关系,不过是最简单的后宫传罢了。

至于说“皇家园林是禁地”,那一点都不重要,人家华妃娘娘早说了,什么规矩,皇帝喜欢就是规矩!


二,刘彻真的是冷酷无情,一切为了皇权稳固吗?

当然不是。

刘彻一生有过6个儿子,除去早死的、杀掉的,在刘彻去世前,还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大儿子,如果刘彻真的一切为了皇权稳固考虑,就应该传位于其中之一,而不是传位给八岁的刘弗陵。大人再怎么不争气,总也好过八岁孩子,把大汉江山、千钧重任,交给一个孩子身上,这个风险太大:外戚专权、顾命大臣反水谋逆、主少国疑天下不稳、年长皇子不服前来争位,全都是大麻烦,如果传位给一个成年皇子,这些事都不用考虑了。

再说,如果刘彻真的害怕外戚专权,就不会托孤给霍光。霍光也算是外戚,威权也很重。钩戈夫人虽是皇子之母,但出身卑微,娘家没有势力,受宠时间也不算长,在朝中没有支援,即使想专权也不容易,而霍光可就危险多了。宁可杀掉钩戈夫人,却不提防霍光?这个道理说不通。

所以真实原因很简单,刘彻宁可冒所有风险也要把大位交给刘弗陵,只因为他喜欢这个孩子,他有钱任性。他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是因为他对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一直有一脉相承的好感和信任,即使有蛊巫案发生,但他心里还是对卫霍一家有感情。

汉武帝是个性情中人,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做了最大的一次赌博。


三,为什么杀钩戈夫人?

如果刘彻不是因为担心外戚专权,那又为什么要杀钩戈夫人呢?当然是因为钩戈夫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呗!

套路很简单,钩戈夫人被宠信时,刘彻已是晚年,在皇帝晚年受宠的嫔妃,如果不早早给自己安排好后路,一旦皇帝驾崩,自己很可能就是戚夫人的下场,尤其是在戚夫人的年代距离并不遥远的情况下。钩戈夫人于是采取了孤注一掷:以蛊巫案构陷太子,争取立自己的儿子为帝。

她赢了。刘彻因为年老体衰,本就陷入多疑之中,而太子刘据又是没什么头脑的——从刘据仓促叛乱就可以看出,实在是没有什么计谋,哪怕是当时哭着跑去刘彻脚边求饶也好啊,毕竟这么多年的太子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感情也有亲情,也不是一下子说废就废的,可是刘据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使满朝连敢替他说话的都没有。

刘彻的父亲景帝,也是在晚年时听信谗言,忽然废了太子,后来年幼的刘彻才上位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循环,在刘彻的晚年,同样落进女人的陷阱里。

但是,伊凡雷帝仗击杀子,事后却无限后悔。刘彻的太子、皇后相继死去之后,他很快也就醒悟过来,所以才会处死了钩戈夫人。虽说是立子杀母,其实不过是一个委婉的解释,总不能说刘彻知道自己上当了吧?

四,如果霍去病不死,会得善终吗?

不知道。

霍家之所以得到器重,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霍去病死得太早了。想当年的霍去病韶年玉貌,英姿勃发,像一颗灿烂的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照瞎了刘彻的眼睛……而后就消失了。所以汉武帝对这个臣子的思念才会那么长久,正如甄嬛传里的皇帝一直念念不忘纯元皇后一样。因为她去世得太早,所以一切回忆都是最美好。宜修娘娘早就说过,如果姐姐没有死,到现在也早已年老容残,皇帝也不会再喜欢她了!

刘彻的另一个“皇后”,李夫人,在临终前,坚决不肯见他一面,就是怕刘彻见到自己病容之后,印象被毁,以后就不会再照顾自己的家人。君恩如流水,如果霍去病不死,在之后漫长的几十年里,刘彻的宠信也会逐渐流失,正如年老的卫子夫虽有皇后之位,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儿子,霍去病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恩宠不衰,霍光也未必会得到重用。


这与权谋无关,与天下无关,只不过是最简单的人心罢了。


PS,说几句关于军事的。我一直不觉得卫青和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很强大,刘彻给予他们最好的士兵、最强的后勤、最恰当的任务,事成之后,又立即给予各种封赏,连带部下全都赏官赏爵,所以他们当然口碑最好,最出成绩,上上下下全都一片赞扬。像是李广那样苦命的,要是和卫青霍去病换个位置,又会怎样?


有道理,赞一个⊙▽⊙
{:soso_e141:}反正那个贴讨论半天 我只看到各种黑,黑冠军侯,黑汉武帝(PS:里头貌似有不少穆粉)。 我就呵呵呵。   对了是不是最近的《河西走廊》, 好几个讨论冠军侯的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