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百万自费来源是写书版税 采访高官未遇障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14:13:46
柴静百万自费来源是写书版税 采访高官未遇障碍


2015年03月01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祖薇)辞职后,柴静在做什么?昨日,她向优酷、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免费奉献了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柴静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女儿还没出世就患上了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目前,孩子已经痊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静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于是她开始了调查。

  用《看见》的百万版税自费投入调查
  柴静介绍,公布女儿的病情,自己此前顾虑很多,因为“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女儿将来会承受什么。”后来丈夫劝她“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这句话对柴静产生了作用。“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一旦投入调查,柴静发现,污染其实早已存在。2008年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向她提供了2004年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关闭了,但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那是雾,“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
  大气污染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雾霾是什么?纪录片中柴静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并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分,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柴静介绍,一年中她以个人身份拜访能源、环保领域内的专家以及职能部门,包括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韩俊等国内高官以及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等——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他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种感染。”采访对象的积极态度让柴静感觉,中国有很多人希望环境能够改善,并在为此努力。
  除了已经上线的纪录片,柴静还把一年的采访所得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对正在修订的《大气防治法》有所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同时,她还把资料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是,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达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相关链接
  《穹顶之下》柴静做了什么?
  《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片中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并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行动方案。
  她实地勘察:在燃煤消耗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经历了无人机因雾霾过重而无法记录污染情况的尴尬;她亲自携带采样仪,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15种致癌物质,最危险的一种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4倍;
  通过调查她告诉我们,在北京,每天高峰时段,有34%的车在路上堵着,六环以内每小时PM2.5的排放量是1吨;在燃煤污染致死数千人的伦敦雾霾事件过后62年,她前往因雾霾丧生者的墓地凭吊,也去到仍烧壁炉的人家拜访,当年伦敦“禁排黑烟”、“限烟区只能烧无烟煤,财政补贴壁炉改造的大部分费用”等规定的条文,具体化为男主人手中清洁的煤块——煤是可以干净的;为考察同样恶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给重型柴油车加装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
  她查阅文献:对一些人所称的伦敦雾霾治理四五十年方见成效的说法,她发现开始治理的头十年就降低了80%的大气污染物;还把官员和业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众视野之中:一艘海轮排放的PM2.5几乎等于50万辆货车,而轮船和飞机的燃油还没有得到像汽车用油那样的哪怕不算严格的监管。
  她拜访各方面专家:她直问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国家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曹湘洪:为什么是石化行业而不是环保部门主导油品标准制定?为什么不公开油品标准升级的成本?有没有可能放开油品市场?她用数据视觉化,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探查真相之后,她用行动以尽绵薄之力: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网友: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文/本报记者 祖薇






http://www.chinanews.com/yl/2015/03-01/7089376.shtml柴静百万自费来源是写书版税 采访高官未遇障碍


2015年03月01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祖薇)辞职后,柴静在做什么?昨日,她向优酷、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免费奉献了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柴静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女儿还没出世就患上了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目前,孩子已经痊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静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于是她开始了调查。

  用《看见》的百万版税自费投入调查
  柴静介绍,公布女儿的病情,自己此前顾虑很多,因为“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女儿将来会承受什么。”后来丈夫劝她“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这句话对柴静产生了作用。“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一旦投入调查,柴静发现,污染其实早已存在。2008年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向她提供了2004年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关闭了,但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那是雾,“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
  大气污染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雾霾是什么?纪录片中柴静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并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分,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柴静介绍,一年中她以个人身份拜访能源、环保领域内的专家以及职能部门,包括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韩俊等国内高官以及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等——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他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种感染。”采访对象的积极态度让柴静感觉,中国有很多人希望环境能够改善,并在为此努力。
  除了已经上线的纪录片,柴静还把一年的采访所得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对正在修订的《大气防治法》有所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同时,她还把资料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是,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达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相关链接
  《穹顶之下》柴静做了什么?
  《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片中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并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行动方案。
  她实地勘察:在燃煤消耗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经历了无人机因雾霾过重而无法记录污染情况的尴尬;她亲自携带采样仪,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15种致癌物质,最危险的一种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4倍;
  通过调查她告诉我们,在北京,每天高峰时段,有34%的车在路上堵着,六环以内每小时PM2.5的排放量是1吨;在燃煤污染致死数千人的伦敦雾霾事件过后62年,她前往因雾霾丧生者的墓地凭吊,也去到仍烧壁炉的人家拜访,当年伦敦“禁排黑烟”、“限烟区只能烧无烟煤,财政补贴壁炉改造的大部分费用”等规定的条文,具体化为男主人手中清洁的煤块——煤是可以干净的;为考察同样恶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给重型柴油车加装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
  她查阅文献:对一些人所称的伦敦雾霾治理四五十年方见成效的说法,她发现开始治理的头十年就降低了80%的大气污染物;还把官员和业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众视野之中:一艘海轮排放的PM2.5几乎等于50万辆货车,而轮船和飞机的燃油还没有得到像汽车用油那样的哪怕不算严格的监管。
  她拜访各方面专家:她直问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国家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曹湘洪:为什么是石化行业而不是环保部门主导油品标准制定?为什么不公开油品标准升级的成本?有没有可能放开油品市场?她用数据视觉化,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探查真相之后,她用行动以尽绵薄之力: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网友: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文/本报记者 祖薇






http://www.chinanews.com/yl/2015/03-01/7089376.shtml
柴静作品公共性被点赞 用私人视角窥探公共议题


2015年03月01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
  这两天,很多人的手机都被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视频刷屏了。相信很多人最初都是冲着已经消失了许久的“柴静”这个名字才点开的链接,但随后的转发,却一定是被视频的内容所深深震撼。如果说此时柴静这个名字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或许在于这是她辞职之后以个人身份制作的第一个视频作品。人们会本能地关注,离开“央视主持人”曾经拥有的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如今以自由之身“重出江湖”的柴静,究竟会拿出一部怎样的作品,而她又可能是怎样做到的?
  关于作品,最好由作品本身去说。如今的环境下,点开已经推送到你手机上的链接,它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开始领略并评价它的好或不好。好评如潮,已经反映出公众对这部作品的真实评价。如果做一个未必准确的猜测,这部以自媒体形式传播的视频,其影响范围和力度,可能已经超出它在央视黄金档的播出。

  所以,如果要对这部作品的价值做一个分析,其传播途径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柴静在央视主持人位置上积累下的无形资产,一定为这部作品的爆发,提供了第一级推动,但随后的大范围转发,却一定只和作品的主题和质量有关。这部安静、严谨、深刻,且长达两个小时的作品以自媒体形式疯转,一举打破了人们曾经为自媒体视频作品归纳出的各种“规律”,比如形式必须花哨、态度必须搞笑、篇幅必须短小等等。2月28日,笼罩北京全城的浓厚雾霾,似乎成了一个适时出现的注脚,完美诠释了这部作品得以疯传的真实原因:它准确地戳痛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肺管子”。
  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反复强调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以往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经历中,“私人恩怨”一定不能成为确定选题的充分依据,即使确有个人偏好掺杂其中,也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为其穿上一件“公共议题”的外衣。然而,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而准确地找到公共事件中的个人视角,正是议题设置的黄金定律。传统的媒体机构,或许仍然需要坚守与谁都关系不大的“公共”视角,以维护不容更改的公共形象。但对于越来越多的柴静这样的自媒体人而言,“私人恩怨”很可能就是确定议题的最重要的依据,只要你确信有足够多的人与你“同仇敌忾”。
  当然,柴静做到的并非人人可以做到,甚至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她在央视积累下的名气和人脉,让她的名字和面孔成为比记者证更为有效的通行证,保证其可以采访到所有她需要采访的人。同样借助央视平台维系下来的,紧密团结在她周围的创作团队,也让她的第一次自媒体创作,具备了国内超一流的专业水准。而且,无论是严谨的三段论式的作品结构,还是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的言说尺度,都能明显看出整个创作团队在央视受到的专业及非专业训练。极而言之,这差不多就是一部以现场演说代替配音解说的加强版的《新闻调查》。另外一个并非不那么重要的条件是,她的财力支持她可以如此“任性”地独自投资百万,也是保证这部作品能够顺利完成,且充分保证了其公益性的重要前提。
  但无论如何,柴静个人的这一大步,都可能促进中国新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小步。柴静以一次成功的尝试,打破了自媒体只能坐在电脑前窃窃私语的局限,以一种更专业、更深入的方式介入到对公共议题的关注。而这种可能性一旦被确认,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根本不是问题。或许真正需要解决的,是相关政策的支持。柴静能够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做出如此传播正能量的作品,相信其他人也会自主地做到。未来出现多些、更多些《穹顶之下》这样的作品,我们的舆论生态只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健康。







http://www.chinanews.com/yl/2015/03-01/70893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