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坛一篇关于j-10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7:04
1.定位 其實對殲-10這種第三代戰鬥機而言,所謂的定位無非是“制空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之分。 在當年F-15A的研製過程中就發現,由於這兩種類型對飛機結構、氣動設計的要求頗多相同之處,從氣動外形上已經難分彼此,可供區別的就是電子設備、挂載武器和重量。 在早期第三代戰鬥機中,有些型號由於電子設備性能限制,不具備完善的對地攻擊能力,只能挂載無制導武器執行簡單對地攻擊任務,一般都不將其列入“戰鬥轟炸機”行列,例如蘇-27B。但隨著航空電子科技的發展,飛機作爲一個作戰平臺的趨勢日益明顯,通過換裝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挂載精確制導武器,使一架飛機同時具備良好的對空/對地攻擊能力已經不是難事。因此對於第三代後期戰鬥機而言,“制空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的分野已經日漸模糊。 所幸還有重量資料可供參考——一架戰機如果要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增大載彈量是必要的措施之一,爲此必然帶來結構重量、最大起飛重量增大的特徵——例如雙重任務戰鬥機F-15E的結構重量就由F-15C的12973千克增大到1451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更由30845千克增大到36741千克——這是由早期設計階段就決定了的,也可以籍此推測這種戰機最初的設計用途。 殲-10的電子設備目前尚無公開資料,只有最大起飛重量資料:19277千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資料。不妨比較一下第三代單發戰機,“近距格鬥型”F-16A最大起飛重量爲16045千克,多用途的F-16C爲19187千克,幻影2000爲17000千克,強調對地攻擊的LAVI爲18370千克。一種機長只有14.57米的單發戰機,達到19噸級的最大起飛重量,說明了什麽?制空作戰模式不需要這麽大的起飛重量。可能的解釋就是增大載彈量,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如果再聯繫中國空軍的戰略方針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作爲今後20年內的主力戰機,不具備良好的對地攻擊能力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筆者認爲,即使目前由於電子設備和精確對地攻擊武器方面的差距,使得殲-10可能尚不具備完善的對地攻擊能力,但由其設計目的來看,應該將殲-10定位爲“戰鬥轟炸機”。 2.尺寸和重量估算 目前公開的相關資料只有: 機長:14.57米 翼展:8.78米 最大起飛重量:19277千克 根據網上照片,結合以上資料估算,其他尺寸資料爲: 機高:約6米 機翼面積:約38平方米 垂尾面積:約8平方米 合理性驗證: 根據測算的機翼根弦長與翼展資料求得前緣後掠角約53度;機翼展弦比爲2.03(參考展弦比:幻影2000爲2.03,EF2000爲2.205,陣風爲2.58,LAVI爲2.53——注:由於來源不同,此處資料可能有出入);垂尾面積與機翼面積的比值爲0.21(該比值正常範圍在0.20~0.25之間)。據此認爲估算資料在合理範圍內。 重量資料估算: 這裏需要用到兩個參數,即有效載重比值和無外挂載油係數。公式是: 有效載重比值=(最大起飛重量-使用空重)/最大起飛重量 無外挂載油係數=機內載油量 / (機內載油量+使用空重) 第三代戰鬥機的有效載重比值分佈在0.5~0.6之間,平均值爲0.556;無外挂載油係數分佈在0.25~0.3之間,平均值爲0.283。筆者認爲,以中國航空技術的現狀和殲-10的設計目的而言,取平均值是合理的,不作修正,據此估算出其他重量資料爲: 使用空重:8560千克 機內載油量:338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約12500千克 空戰重量:約11150千克 合理性驗證: 正常起飛翼載約329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約1.01;空戰翼載約293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約1.13;動力系統係數(=(發動機重+60%機內油重)/(起飛重量-40%機內油重))約0.325,第三代戰鬥機相應係數分佈在0.30~0.37之間。據此認爲估算資料在合理範圍內。 3.設計特點 1)總體佈局 殲―10開始研製的時候正是以邊條翼正常式佈局爲典型特徵的第三代戰鬥機風行世界的時候,而以近耦鴨式佈局爲特徵的三代半戰鬥機才剛剛開始興起。殲-10可以說恰好趕上了這個潮流。但爲何殲-10棄邊條翼正常式佈局不用,而採用近耦鴨式佈局呢? 近耦鴨式佈局的主要優點是:能與機翼産生有利干擾,推遲機翼氣流分離,大幅度提高大迎角升力,減小大迎角阻力;通過採用主動控制技術(ACT),可以減小鴨翼載荷,對減小配平阻力和提高配平升力有利;對重心安排有利;配合大後掠三角翼,縱向面積分布較好,機身後部外形光滑流線,超音速阻力小;更容易實現直接力控制,對提高對空/對地作戰效能有利;低空操縱性較好,鴨翼位置靠近飛行員,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 但其缺點也是明顯的:鴨翼在大迎角/鴨翼大偏度時有失速問題,一般採用大後掠小展弦比設計以緩和這一問題,但也造成鴨翼升力係數降低;起降及大過載機動時受鴨翼配平能力限制,不能使用機翼後緣襟翼或只能採用很小的偏度——鴨翼採用大後掠小展弦比設計更加劇了這一問題,如果採用加大鴨翼面積的方法,又會加強鴨翼對機翼的下洗,導致機翼升力損失,只能採用靜不穩定設計緩和這一矛盾;採用ACT和亞音速靜不穩定設計時,由於存在大迎角低頭操縱力矩的要求和鴨翼載荷過大帶來的配平阻力增大和最大配平升力降低的問題,和正常式佈局相比,鴨式飛機往往不能採用太大的靜不穩定度,從而影響其優勢的發揮;橫向操縱效率不高;同時鴨翼偏轉時形成銳角反射面,增大RCS,不利於飛機隱身。 相比之下,邊條翼正常式佈局由於在大迎角下邊條翼對機翼的有利干擾更大,因而在大迎角升力特性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加上正常式佈局配平能力強,可以採用更大的靜不穩定度,機翼也可以全放襟翼增升。因此,如果要強調大迎角機動性(不是目前流行的過失速機動,開始研製殲-10的時候還沒這概念呢),邊條翼正常式佈局是更好的選擇。 換句話說,殲-10除了強調大迎角機動性外(近耦鴨式佈局無可否認同樣具有良好的大迎角飛行品質),還要兼顧其他方面——是什麽呢?回顧近耦鴨式佈局的優點,有這麽幾個字眼很引人注目:“對重心安排有利”,“超音速阻力小”,“低空操縱性較好”,“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衆所周知飛機重心位置對飛機性能、飛行品質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設計時不僅要考慮飛機淨形構型的重心,還要考慮外挂武器(特別是大型空地武器)後的重心移動。不能說“對重心安排有利”就是強調對地攻擊,但確實有利於提高對地攻擊能力。而“低空操縱性較好”、“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的優點則顯而易見是有利於低空突防的。至於“超音速阻力小”,意味著什麽呢?第三代戰鬥機強調的是高亞音速機動性,對超音速性能則受限於發動機和當時航空技術水平而難以兼顧;低空高速突防時由於外挂武器,也難以實現超音速。只有在高速截擊作戰模式下,這個優點才能得到發揮。一句話,殲-10採用近耦鴨式佈局,是綜合考慮了格鬥、截擊、對地攻擊等多種作戰模式的結果,也就是說,它從一開始就是作爲多用途戰鬥機設計的。 2)局部特點 對於看慣了歐美風格戰機的發燒友來說,殲-10的氣動外形實在有些怪異。那麽,這樣設計的由來是什麽?目的何在? a.前機身 從多幅照片判斷,殲-10的前機身截面應該是普通的圓形(這點歪歪個人不敢苟同)。這顯然是爲了配合雷達罩的截面。 就前機身對氣流進行整流壓縮的效果看,這種設計確實不如F-16那種近似橫橢圓截面的前機身。但F-16的設計也並非象某些人吹的那樣“達到最佳化,讓後人難以更動”——這種截面的前機身在大迎角時會提供一個上仰力矩,對F-16這種正常式佈局飛機而言,由於平尾離重心較遠,配平能力較強,問題還不大;但對於靜不穩定的近耦鴨式佈局飛機而言,大迎角時鴨翼的配平負擔已經相當大,再來這麽一個上仰力矩,無疑是百上加斤。在推力向量控制(TVC)技術出現以前,解決方法無非是加大鴨翼面積、使用升降副翼,但都會付出升力性能損失的代價。 所以,採用近耦鴨式佈局腹部進氣的戰機中,只有LAVI沿用F-16的前機身設計,但其鴨翼面積相當大,可以預料其對機翼的下洗也將加大,造成機翼升力損失。米格I.44驗證機前機身設計類似LAVI,但已經預定採用TVC技術,可以大大減小鴨翼的配平負擔。而EF2000則和殲-10一樣採用了圓形截面前機身。 筆者認爲,殲-10採用圓形截面前機身設計,可能是受雷達罩加工能力的限制,但在TVC技術引進之前,這種設計比F-16的設計更適合其自身的特點。 b.進氣道 從照片上看,殲-10採用矩形進氣道,但進氣口上唇口明顯向前延伸,這和F-16、LAVI的進氣口不同,倒是和EF2000的進氣口有幾分相象。這塊延伸板並不是僅僅起附面層隔離作用,由於殲-10採用圓形截面的前機身設計,難以利用前機身對氣流進行整流壓縮,這塊前伸的固定斜板就是起這個作用的。EF2000的也是同樣道理。當然,這種設計無疑要付出重量代價。 在國內公開報道殲-10之前,筆者一直認爲殲-10採用了水平調節斜板的可調進氣道,以配合AL-31發動機,保證良好的超音速攔截性能。但目前公開的資料卻指出殲-10的最大M數只有M2.0,不免讓人疑竇叢生。以AL-31的推力,配合可調進氣道,一架設計良好的超音速戰鬥機絕對不會只能飛到M2.0。那麽,究竟原因何在? 筆者推測,可能的原因如下: a)最理想的情況,飛機超音速性能良好,即使採用固定進氣道也可以達到設計指標,因此放棄M2.0以上的飛行能力,取消調節斜板及相應機構,既可以減輕重量,又可以提高可靠性,何樂而不爲?類似的例子不是沒有。當年F-15研製過程中就發現,由於發動機推力大,即使不採用前緣機動襟翼也可以達到甚至設計指標,因此最後取消了原來設計的前緣襟翼,只採用了簡單的前緣固定扭轉設計。 b)最壞的情況,飛機超音速阻力過大,可調進氣道配合AL-31發動機也無法克服。但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因爲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在原型機階段就必須解決。但照片上的殲-10已經是作戰塗裝,說明至少已經小批量投産、裝備部隊試用了,在這個階段不應該出現這種問題。 c)方向穩定性限制。本來鴨式佈局飛機的方向穩定性就有先天性的缺陷。殲-10那個非常醒目的大型單垂尾,以及其非常靠後的位置,似乎透露了設計人員對其方向穩定性的擔心。可能在M2.0以上時,殲-10方向穩定性不足,而如果再增大垂尾面積來提高方向穩定性,其本身造成的機身彈性形變又抵消了增大的方向穩定性,因此限制了殲-10的最大M數只能達到M2.0,而這與飛機阻力和發動機推力無關。這一點和米格-21的情況類似。筆者認爲,這種情況可能性最大。 d)最無聊的情況,那資料根本就是假的,只是用來掩人耳目。 c.鴨翼 由照片可見,殲-10的鴨翼採用的是簡單的大後掠梯形翼。這種機翼升力特性較差,必然會增大鴨翼配平阻力;但另一方面,這種大後掠機翼的失速性能較好,失速迎角較大。爲了保證飛機的大迎角控制能力,選擇這種機翼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前些年傳說的鴨翼後緣襟翼並未在實機上出現——在鴨翼後緣加裝襟翼,確實可以大大提高鴨翼的配平升力,不過,也因此要付出重量增加、結構複雜的代價。迄今爲止,戰鬥機當中也只有“雷”採用了這種設計。 相比之下,EF-2000的鴨翼前緣後掠角要小一些。筆者以爲,這並不意味著它有更好的大迎角控制手段,而很可能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EF-2000機翼太大,位置靠後,升力中心也靠後,帶來的低頭力矩不小,常見的大後掠鴨翼難以配平,不得不選擇升力特性較好而失速性能稍差的中等後掠鴨翼,同時位置也前移到座艙前下方,先解決了配平問題再說,至於因此造成的鴨翼干擾效果、大迎角控制能力下降,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了。即便如此,EF-2000起飛時仍然要靠升降副翼上偏來輔助配平。就這點來說,筆者認爲,EF-2000設計並不見得比殲-10高明。 d.機翼 殲-10的機翼採用小展弦比切尖三角翼。估算前緣後掠角約53度,後緣略前掠。估算展弦比2.03,和幻影2000相當,在所有現役、即將投産的戰機中是最低的。 小展弦比機翼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誘導阻力大(特別是在亞音速區更明顯),升力線斜率低(對亞/跨音速區影響較大),不利於巡航、大迎角持續機動和起降。但同時這種機翼也具有零升阻力係數小,失速特性好,從亞音速到超音速時焦點移動量小的優點。因此其超音速加速性、配平阻力均較小,大迎角升力特性好,陣風抑制能力強(因爲升力係數低的緣故),而固有缺點由於採用鴨式佈局和大推力發動機而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 從機翼平面形狀來看,前緣大後掠、後緣前掠設計正是造成殲-10展弦比小的原因。筆者認爲,這是由於:殲-10翼身融合程度較大,雖然降低了翼身干擾阻力,但也造成機翼根部的絕對厚度相當大,若不減小其相對厚度,必然造成超音速阻力大增。爲此必須加大機翼根部弦長,以獲得較低的相對厚度,改善超音速性能。 總的來看,這種機翼最有利於超音速和低空飛行。殲-10採用如此之小的展弦比,說明超音速截擊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在其性能指標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殲-10的機翼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就是內翼段具有明顯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約爲0,給人一個感覺就是二戰前後曾經流行的“倒海鷗”機翼又復活了。這當然不是當年的“倒海鷗”機翼,但這樣設計目的何在呢? 筆者猜測,這種設計可能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鴨翼和機翼之間的垂直距離必須在一定範圍內,其有利干擾效果最好。從殲-10鴨翼上反、內翼段下反來看,可能就是要獲得最有利的干擾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離可能就是鴨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離。但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外翼段已經接近機身腹部,如果將其直接向內延伸構成完整機翼的話,其翼梁恰好佔據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間。爲了避開主起落架,只能將內翼段向上延伸,於是成了現在這種“倒海鷗”形。 再仔細一點,如果考慮到機翼翼梁貫穿機身,進氣道必然從其上方經過,再爲前起落架艙留出空間,不難從照片上勾勒出“S”形進氣道的大致外形。這也就是當初傳說的殲-10採用“S”型進氣道的由來,但由此可見,這種設計主要是出於機身內部佈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於隱身要求。 e.垂尾 和常見的單發鴨式佈局戰鬥機一樣,殲-10也採用了大面積單垂尾。只是,這垂尾的面積實在有點大,並且位置也相當靠後,和前些時候出現的L-15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單垂尾在大迎角時容易被機身氣流遮蔽而失效,適當前移可以使部分垂尾伸出遮蔽氣流之外,維持一定的控制能力。殲-10的這種設計,顯然是爲了保證方向穩定性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大迎角控制能力。 衆所周知,雙垂尾可以提供更好的方向穩定性、更好的大迎角控制能力以及更小的RCS值(如果採用外傾設計的話)。這裏就有一個問題,殲-10爲何不採用雙垂尾設計?這並不是一句“別人也是單垂尾設計”就可以解釋的,更不是象某人說的那樣只是“爲了降低成本”。 筆者認爲,這主要是由於鴨翼渦流的作用造成的。如果鴨翼渦流正面衝擊垂尾前緣,可能對垂尾和控制造成不良影響——F/A-18正是由於邊條渦衝擊垂尾,造成垂尾抖振和前緣裂紋。因此垂尾的安裝位置應該避免鴨翼渦流的正面衝擊。 對鴨式雙垂尾飛機而言,鴨翼和垂尾的相對位置無非兩種:垂尾處於鴨翼翼根內側,垂尾出於鴨翼翼尖外側。而雙垂尾必須有一定的間距才能發揮良好的作用,換句話說,安裝雙垂尾需要一定空間。蘇-33/35/37/47/54均採用第一種方式,那是因爲它們的鴨翼都安裝在邊條上,提供了足夠的間距。至於第二種方式,目前只見於驗證機,即米格I.44和HIMAT高機動性驗證機。其中米格I.44的垂尾安裝在很寬的後機身邊條/尾撐上,並有一定外傾角度。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置於鴨翼翼尖之外。筆者以爲,這可能是一種不得已的折中——如果再將垂尾外移,就要加寬後邊條,這樣後邊條産生的低頭力矩就大了,超音速飛行時將大大加重鴨翼的配平負擔。要避免這一點,就只能以從機翼中段延伸出來的獨立尾撐來支撐垂尾,但這樣卻又增加了結構重量和阻力。事實上,HIMAT正是採用後一種安裝方法。 殲-10的鴨翼安裝在機身上,沒有足夠的間距,無法以第一種方式安裝雙垂尾。若要採用第二種方式,那就只能象HIMAT那樣採用獨立雙尾撐結構,但爲此付出的重量等方面的代價恐怕是這種輕型戰機難以承受的。因此,殲-10選用單垂尾設計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單垂尾飛機同樣也可以進行大迎角可控機動。雅克-130就是單垂尾飛機,但在大迎角試飛中曾經達到42度迎角。雖然筆者目前還搞不清楚其內在原因,但這件事本身已經證明了,如果設計得當,單垂尾飛機的大迎角飛行能力並不亞於雙垂尾飛機。 f.起落架 殲-10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根據照片估算,主輪直徑約660mm,前輪直徑約350mm。對比殲-7的機輪尺寸:主輪直徑600mm,前輪直徑500mm,筆者判斷殲-10的前起採用了雙輪結構。同時由這個對比也可以看出,我們的航空輪胎材料和工藝都有了很大進步,使得和殲-7差不多大小的機輪承載能力達到19噸級,相當於殲-7最大起飛重量的2倍多!由此也可以判斷殲-10採用的是高壓輪胎,並不適合在前線野戰機場起降。再進一步推測,殲-10一開始就是作爲一種遠航程戰鬥機設計的,沒有準備配置在條件較差的一線機場。 從外觀上看,殲-10的起落架結構和國外現役艦載飛機相比,仍顯得比較單薄。特別是它採用腹部進氣,前起不能直接連接到機身承力構件上,可以承受的過載有限——這也是“陣風”放棄腹部進氣而改用肋部進氣的原因之一。傳說中的艦載型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就照片上見到的殲-10而言,肯定是不能上艦的。如果要以此爲原型發展艦載型,至少起落架系統要經過相當大的改進才行——特別是前起。 g.發動機 外界報道殲-10採用AL-31發動機,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了。但問題是,是否同時應用了TVC技術?從照片上看,由於尾撐和垂尾根部的減速傘艙的阻擋,即使加裝向量噴管,其可偏轉的角度也很小。再者,TVC發動機不是裝上去就完了,向量噴管的偏轉必須要和電傳操縱系統整合,這個工作量並不小,並且風險較大。當初美、蘇開發TVC技術時,都是利用雙發戰鬥機進行驗證的。中國即使目前沒有適合的雙發飛機,至少也應該在空中試車台(這個我們是有的)上進行試驗。但到目前爲止,國外也沒有此類報道。當然,直接上機試飛不是不可能,但風險太大,也沒有必要。因此,筆者認爲目前殲-10已經開始應用TVC技術的說法可信度不高。 4.整體評估 殲-10研製始於80年代。當時中蘇交惡,自然談不上引進蘇-27的問題。而殲-8II明顯是一種帶有應急性質的過渡戰鬥機。因此,作爲一段時間內唯一的主力戰鬥機研製的殲-10,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它“多用途戰鬥機”的命運。“一支獨秀”的結果是它必須擔負包括制空、攔截、對地攻擊在內的多種作戰任務。 爲了滿足多種任務要求,殲-10選用了高、低速性能俱佳的近耦鴨式佈局。它通過選取較大的機翼面積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獲得了較低的翼載和較高的推重比,結合近耦鴨式佈局,取得了良好的機動性。同時在設計中盡可能地兼顧了高速和低空飛行的性能要求,包括採用可調進氣道,選用小展弦比機翼等,也爲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多用途戰鬥機必然是多種要求的折中,面面俱到也即面面不到。殲-10可能在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但其綜合作戰能力卻已經有了階段性的進步。 就常規機動性而言,根據估算的資料,殲-10空戰推重比略遜於F-16A(後者約1.15),優於F-16C,翼載則小於F-16任何型號。由於F-16採用固定進氣道,高空高速性能無法和殲-10匹敵,只有在中低空亞音速區雙方互有長短:由於殲-10誘導阻力大,推重比略小,估計其中加速性、爬升能力以及穩定盤旋能力可能略遜於F-16A,但必定優於F-16C,而暫態盤旋能力則優於F-16任何型號。 至於時下流行的“過失速機動”,殲-10研製之時還沒有這個概念,並不能要求太多。但筆者以爲,只要能夠在大迎角/超大迎角時保證飛機三軸的穩定性,就有了進行過失速機動的基礎。有些飛機不能進行過失速機動並不是由於控制面失效,而是由於某個軸的穩定性喪失,進入發散運動狀態(例如尾旋),造成飛機失控。不過,這就不是照片上所能看出來的了。只能希望殲-10能夠具有這個基礎。 最後的問題是隱身。鴨翼的存在確實會增大飛機的RCS,這也是當初ATF論證階段放棄鴨式方案的原因之一。不過,殲-10本來就是瞄準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研製的,而且以我們當年的技術水平要滿足隱身要求,可能也是有心無力。儘管對於21世紀初的戰鬥機而言缺乏隱身能力確實是一個難以掩飾的缺點,但也是無奈之事,只能寄希望於隱身塗料,能達到歐洲三代半戰鬥機的隱身水平也就差不多了。 不管怎樣,殲-10畢竟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技術水平上研製的,如果能夠達到三代半水平,筆者認爲就已經值得我們的業內人士驕傲了。至於指望它超過F-22,那就未免有些脫離實際了,還是把這個重擔交給傳說中的殲-12吧。wYg1.定位 其實對殲-10這種第三代戰鬥機而言,所謂的定位無非是“制空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之分。 在當年F-15A的研製過程中就發現,由於這兩種類型對飛機結構、氣動設計的要求頗多相同之處,從氣動外形上已經難分彼此,可供區別的就是電子設備、挂載武器和重量。 在早期第三代戰鬥機中,有些型號由於電子設備性能限制,不具備完善的對地攻擊能力,只能挂載無制導武器執行簡單對地攻擊任務,一般都不將其列入“戰鬥轟炸機”行列,例如蘇-27B。但隨著航空電子科技的發展,飛機作爲一個作戰平臺的趨勢日益明顯,通過換裝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挂載精確制導武器,使一架飛機同時具備良好的對空/對地攻擊能力已經不是難事。因此對於第三代後期戰鬥機而言,“制空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的分野已經日漸模糊。 所幸還有重量資料可供參考——一架戰機如果要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增大載彈量是必要的措施之一,爲此必然帶來結構重量、最大起飛重量增大的特徵——例如雙重任務戰鬥機F-15E的結構重量就由F-15C的12973千克增大到1451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更由30845千克增大到36741千克——這是由早期設計階段就決定了的,也可以籍此推測這種戰機最初的設計用途。 殲-10的電子設備目前尚無公開資料,只有最大起飛重量資料:19277千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資料。不妨比較一下第三代單發戰機,“近距格鬥型”F-16A最大起飛重量爲16045千克,多用途的F-16C爲19187千克,幻影2000爲17000千克,強調對地攻擊的LAVI爲18370千克。一種機長只有14.57米的單發戰機,達到19噸級的最大起飛重量,說明了什麽?制空作戰模式不需要這麽大的起飛重量。可能的解釋就是增大載彈量,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如果再聯繫中國空軍的戰略方針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作爲今後20年內的主力戰機,不具備良好的對地攻擊能力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筆者認爲,即使目前由於電子設備和精確對地攻擊武器方面的差距,使得殲-10可能尚不具備完善的對地攻擊能力,但由其設計目的來看,應該將殲-10定位爲“戰鬥轟炸機”。 2.尺寸和重量估算 目前公開的相關資料只有: 機長:14.57米 翼展:8.78米 最大起飛重量:19277千克 根據網上照片,結合以上資料估算,其他尺寸資料爲: 機高:約6米 機翼面積:約38平方米 垂尾面積:約8平方米 合理性驗證: 根據測算的機翼根弦長與翼展資料求得前緣後掠角約53度;機翼展弦比爲2.03(參考展弦比:幻影2000爲2.03,EF2000爲2.205,陣風爲2.58,LAVI爲2.53——注:由於來源不同,此處資料可能有出入);垂尾面積與機翼面積的比值爲0.21(該比值正常範圍在0.20~0.25之間)。據此認爲估算資料在合理範圍內。 重量資料估算: 這裏需要用到兩個參數,即有效載重比值和無外挂載油係數。公式是: 有效載重比值=(最大起飛重量-使用空重)/最大起飛重量 無外挂載油係數=機內載油量 / (機內載油量+使用空重) 第三代戰鬥機的有效載重比值分佈在0.5~0.6之間,平均值爲0.556;無外挂載油係數分佈在0.25~0.3之間,平均值爲0.283。筆者認爲,以中國航空技術的現狀和殲-10的設計目的而言,取平均值是合理的,不作修正,據此估算出其他重量資料爲: 使用空重:8560千克 機內載油量:338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約12500千克 空戰重量:約11150千克 合理性驗證: 正常起飛翼載約329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約1.01;空戰翼載約293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約1.13;動力系統係數(=(發動機重+60%機內油重)/(起飛重量-40%機內油重))約0.325,第三代戰鬥機相應係數分佈在0.30~0.37之間。據此認爲估算資料在合理範圍內。 3.設計特點 1)總體佈局 殲―10開始研製的時候正是以邊條翼正常式佈局爲典型特徵的第三代戰鬥機風行世界的時候,而以近耦鴨式佈局爲特徵的三代半戰鬥機才剛剛開始興起。殲-10可以說恰好趕上了這個潮流。但爲何殲-10棄邊條翼正常式佈局不用,而採用近耦鴨式佈局呢? 近耦鴨式佈局的主要優點是:能與機翼産生有利干擾,推遲機翼氣流分離,大幅度提高大迎角升力,減小大迎角阻力;通過採用主動控制技術(ACT),可以減小鴨翼載荷,對減小配平阻力和提高配平升力有利;對重心安排有利;配合大後掠三角翼,縱向面積分布較好,機身後部外形光滑流線,超音速阻力小;更容易實現直接力控制,對提高對空/對地作戰效能有利;低空操縱性較好,鴨翼位置靠近飛行員,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 但其缺點也是明顯的:鴨翼在大迎角/鴨翼大偏度時有失速問題,一般採用大後掠小展弦比設計以緩和這一問題,但也造成鴨翼升力係數降低;起降及大過載機動時受鴨翼配平能力限制,不能使用機翼後緣襟翼或只能採用很小的偏度——鴨翼採用大後掠小展弦比設計更加劇了這一問題,如果採用加大鴨翼面積的方法,又會加強鴨翼對機翼的下洗,導致機翼升力損失,只能採用靜不穩定設計緩和這一矛盾;採用ACT和亞音速靜不穩定設計時,由於存在大迎角低頭操縱力矩的要求和鴨翼載荷過大帶來的配平阻力增大和最大配平升力降低的問題,和正常式佈局相比,鴨式飛機往往不能採用太大的靜不穩定度,從而影響其優勢的發揮;橫向操縱效率不高;同時鴨翼偏轉時形成銳角反射面,增大RCS,不利於飛機隱身。 相比之下,邊條翼正常式佈局由於在大迎角下邊條翼對機翼的有利干擾更大,因而在大迎角升力特性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加上正常式佈局配平能力強,可以採用更大的靜不穩定度,機翼也可以全放襟翼增升。因此,如果要強調大迎角機動性(不是目前流行的過失速機動,開始研製殲-10的時候還沒這概念呢),邊條翼正常式佈局是更好的選擇。 換句話說,殲-10除了強調大迎角機動性外(近耦鴨式佈局無可否認同樣具有良好的大迎角飛行品質),還要兼顧其他方面——是什麽呢?回顧近耦鴨式佈局的優點,有這麽幾個字眼很引人注目:“對重心安排有利”,“超音速阻力小”,“低空操縱性較好”,“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衆所周知飛機重心位置對飛機性能、飛行品質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設計時不僅要考慮飛機淨形構型的重心,還要考慮外挂武器(特別是大型空地武器)後的重心移動。不能說“對重心安排有利”就是強調對地攻擊,但確實有利於提高對地攻擊能力。而“低空操縱性較好”、“有利於陣風抑制系統的應用”的優點則顯而易見是有利於低空突防的。至於“超音速阻力小”,意味著什麽呢?第三代戰鬥機強調的是高亞音速機動性,對超音速性能則受限於發動機和當時航空技術水平而難以兼顧;低空高速突防時由於外挂武器,也難以實現超音速。只有在高速截擊作戰模式下,這個優點才能得到發揮。一句話,殲-10採用近耦鴨式佈局,是綜合考慮了格鬥、截擊、對地攻擊等多種作戰模式的結果,也就是說,它從一開始就是作爲多用途戰鬥機設計的。 2)局部特點 對於看慣了歐美風格戰機的發燒友來說,殲-10的氣動外形實在有些怪異。那麽,這樣設計的由來是什麽?目的何在? a.前機身 從多幅照片判斷,殲-10的前機身截面應該是普通的圓形(這點歪歪個人不敢苟同)。這顯然是爲了配合雷達罩的截面。 就前機身對氣流進行整流壓縮的效果看,這種設計確實不如F-16那種近似橫橢圓截面的前機身。但F-16的設計也並非象某些人吹的那樣“達到最佳化,讓後人難以更動”——這種截面的前機身在大迎角時會提供一個上仰力矩,對F-16這種正常式佈局飛機而言,由於平尾離重心較遠,配平能力較強,問題還不大;但對於靜不穩定的近耦鴨式佈局飛機而言,大迎角時鴨翼的配平負擔已經相當大,再來這麽一個上仰力矩,無疑是百上加斤。在推力向量控制(TVC)技術出現以前,解決方法無非是加大鴨翼面積、使用升降副翼,但都會付出升力性能損失的代價。 所以,採用近耦鴨式佈局腹部進氣的戰機中,只有LAVI沿用F-16的前機身設計,但其鴨翼面積相當大,可以預料其對機翼的下洗也將加大,造成機翼升力損失。米格I.44驗證機前機身設計類似LAVI,但已經預定採用TVC技術,可以大大減小鴨翼的配平負擔。而EF2000則和殲-10一樣採用了圓形截面前機身。 筆者認爲,殲-10採用圓形截面前機身設計,可能是受雷達罩加工能力的限制,但在TVC技術引進之前,這種設計比F-16的設計更適合其自身的特點。 b.進氣道 從照片上看,殲-10採用矩形進氣道,但進氣口上唇口明顯向前延伸,這和F-16、LAVI的進氣口不同,倒是和EF2000的進氣口有幾分相象。這塊延伸板並不是僅僅起附面層隔離作用,由於殲-10採用圓形截面的前機身設計,難以利用前機身對氣流進行整流壓縮,這塊前伸的固定斜板就是起這個作用的。EF2000的也是同樣道理。當然,這種設計無疑要付出重量代價。 在國內公開報道殲-10之前,筆者一直認爲殲-10採用了水平調節斜板的可調進氣道,以配合AL-31發動機,保證良好的超音速攔截性能。但目前公開的資料卻指出殲-10的最大M數只有M2.0,不免讓人疑竇叢生。以AL-31的推力,配合可調進氣道,一架設計良好的超音速戰鬥機絕對不會只能飛到M2.0。那麽,究竟原因何在? 筆者推測,可能的原因如下: a)最理想的情況,飛機超音速性能良好,即使採用固定進氣道也可以達到設計指標,因此放棄M2.0以上的飛行能力,取消調節斜板及相應機構,既可以減輕重量,又可以提高可靠性,何樂而不爲?類似的例子不是沒有。當年F-15研製過程中就發現,由於發動機推力大,即使不採用前緣機動襟翼也可以達到甚至設計指標,因此最後取消了原來設計的前緣襟翼,只採用了簡單的前緣固定扭轉設計。 b)最壞的情況,飛機超音速阻力過大,可調進氣道配合AL-31發動機也無法克服。但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因爲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在原型機階段就必須解決。但照片上的殲-10已經是作戰塗裝,說明至少已經小批量投産、裝備部隊試用了,在這個階段不應該出現這種問題。 c)方向穩定性限制。本來鴨式佈局飛機的方向穩定性就有先天性的缺陷。殲-10那個非常醒目的大型單垂尾,以及其非常靠後的位置,似乎透露了設計人員對其方向穩定性的擔心。可能在M2.0以上時,殲-10方向穩定性不足,而如果再增大垂尾面積來提高方向穩定性,其本身造成的機身彈性形變又抵消了增大的方向穩定性,因此限制了殲-10的最大M數只能達到M2.0,而這與飛機阻力和發動機推力無關。這一點和米格-21的情況類似。筆者認爲,這種情況可能性最大。 d)最無聊的情況,那資料根本就是假的,只是用來掩人耳目。 c.鴨翼 由照片可見,殲-10的鴨翼採用的是簡單的大後掠梯形翼。這種機翼升力特性較差,必然會增大鴨翼配平阻力;但另一方面,這種大後掠機翼的失速性能較好,失速迎角較大。爲了保證飛機的大迎角控制能力,選擇這種機翼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前些年傳說的鴨翼後緣襟翼並未在實機上出現——在鴨翼後緣加裝襟翼,確實可以大大提高鴨翼的配平升力,不過,也因此要付出重量增加、結構複雜的代價。迄今爲止,戰鬥機當中也只有“雷”採用了這種設計。 相比之下,EF-2000的鴨翼前緣後掠角要小一些。筆者以爲,這並不意味著它有更好的大迎角控制手段,而很可能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EF-2000機翼太大,位置靠後,升力中心也靠後,帶來的低頭力矩不小,常見的大後掠鴨翼難以配平,不得不選擇升力特性較好而失速性能稍差的中等後掠鴨翼,同時位置也前移到座艙前下方,先解決了配平問題再說,至於因此造成的鴨翼干擾效果、大迎角控制能力下降,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了。即便如此,EF-2000起飛時仍然要靠升降副翼上偏來輔助配平。就這點來說,筆者認爲,EF-2000設計並不見得比殲-10高明。 d.機翼 殲-10的機翼採用小展弦比切尖三角翼。估算前緣後掠角約53度,後緣略前掠。估算展弦比2.03,和幻影2000相當,在所有現役、即將投産的戰機中是最低的。 小展弦比機翼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誘導阻力大(特別是在亞音速區更明顯),升力線斜率低(對亞/跨音速區影響較大),不利於巡航、大迎角持續機動和起降。但同時這種機翼也具有零升阻力係數小,失速特性好,從亞音速到超音速時焦點移動量小的優點。因此其超音速加速性、配平阻力均較小,大迎角升力特性好,陣風抑制能力強(因爲升力係數低的緣故),而固有缺點由於採用鴨式佈局和大推力發動機而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 從機翼平面形狀來看,前緣大後掠、後緣前掠設計正是造成殲-10展弦比小的原因。筆者認爲,這是由於:殲-10翼身融合程度較大,雖然降低了翼身干擾阻力,但也造成機翼根部的絕對厚度相當大,若不減小其相對厚度,必然造成超音速阻力大增。爲此必須加大機翼根部弦長,以獲得較低的相對厚度,改善超音速性能。 總的來看,這種機翼最有利於超音速和低空飛行。殲-10採用如此之小的展弦比,說明超音速截擊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在其性能指標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殲-10的機翼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就是內翼段具有明顯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約爲0,給人一個感覺就是二戰前後曾經流行的“倒海鷗”機翼又復活了。這當然不是當年的“倒海鷗”機翼,但這樣設計目的何在呢? 筆者猜測,這種設計可能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鴨翼和機翼之間的垂直距離必須在一定範圍內,其有利干擾效果最好。從殲-10鴨翼上反、內翼段下反來看,可能就是要獲得最有利的干擾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離可能就是鴨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離。但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外翼段已經接近機身腹部,如果將其直接向內延伸構成完整機翼的話,其翼梁恰好佔據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間。爲了避開主起落架,只能將內翼段向上延伸,於是成了現在這種“倒海鷗”形。 再仔細一點,如果考慮到機翼翼梁貫穿機身,進氣道必然從其上方經過,再爲前起落架艙留出空間,不難從照片上勾勒出“S”形進氣道的大致外形。這也就是當初傳說的殲-10採用“S”型進氣道的由來,但由此可見,這種設計主要是出於機身內部佈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於隱身要求。 e.垂尾 和常見的單發鴨式佈局戰鬥機一樣,殲-10也採用了大面積單垂尾。只是,這垂尾的面積實在有點大,並且位置也相當靠後,和前些時候出現的L-15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單垂尾在大迎角時容易被機身氣流遮蔽而失效,適當前移可以使部分垂尾伸出遮蔽氣流之外,維持一定的控制能力。殲-10的這種設計,顯然是爲了保證方向穩定性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大迎角控制能力。 衆所周知,雙垂尾可以提供更好的方向穩定性、更好的大迎角控制能力以及更小的RCS值(如果採用外傾設計的話)。這裏就有一個問題,殲-10爲何不採用雙垂尾設計?這並不是一句“別人也是單垂尾設計”就可以解釋的,更不是象某人說的那樣只是“爲了降低成本”。 筆者認爲,這主要是由於鴨翼渦流的作用造成的。如果鴨翼渦流正面衝擊垂尾前緣,可能對垂尾和控制造成不良影響——F/A-18正是由於邊條渦衝擊垂尾,造成垂尾抖振和前緣裂紋。因此垂尾的安裝位置應該避免鴨翼渦流的正面衝擊。 對鴨式雙垂尾飛機而言,鴨翼和垂尾的相對位置無非兩種:垂尾處於鴨翼翼根內側,垂尾出於鴨翼翼尖外側。而雙垂尾必須有一定的間距才能發揮良好的作用,換句話說,安裝雙垂尾需要一定空間。蘇-33/35/37/47/54均採用第一種方式,那是因爲它們的鴨翼都安裝在邊條上,提供了足夠的間距。至於第二種方式,目前只見於驗證機,即米格I.44和HIMAT高機動性驗證機。其中米格I.44的垂尾安裝在很寬的後機身邊條/尾撐上,並有一定外傾角度。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置於鴨翼翼尖之外。筆者以爲,這可能是一種不得已的折中——如果再將垂尾外移,就要加寬後邊條,這樣後邊條産生的低頭力矩就大了,超音速飛行時將大大加重鴨翼的配平負擔。要避免這一點,就只能以從機翼中段延伸出來的獨立尾撐來支撐垂尾,但這樣卻又增加了結構重量和阻力。事實上,HIMAT正是採用後一種安裝方法。 殲-10的鴨翼安裝在機身上,沒有足夠的間距,無法以第一種方式安裝雙垂尾。若要採用第二種方式,那就只能象HIMAT那樣採用獨立雙尾撐結構,但爲此付出的重量等方面的代價恐怕是這種輕型戰機難以承受的。因此,殲-10選用單垂尾設計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單垂尾飛機同樣也可以進行大迎角可控機動。雅克-130就是單垂尾飛機,但在大迎角試飛中曾經達到42度迎角。雖然筆者目前還搞不清楚其內在原因,但這件事本身已經證明了,如果設計得當,單垂尾飛機的大迎角飛行能力並不亞於雙垂尾飛機。 f.起落架 殲-10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根據照片估算,主輪直徑約660mm,前輪直徑約350mm。對比殲-7的機輪尺寸:主輪直徑600mm,前輪直徑500mm,筆者判斷殲-10的前起採用了雙輪結構。同時由這個對比也可以看出,我們的航空輪胎材料和工藝都有了很大進步,使得和殲-7差不多大小的機輪承載能力達到19噸級,相當於殲-7最大起飛重量的2倍多!由此也可以判斷殲-10採用的是高壓輪胎,並不適合在前線野戰機場起降。再進一步推測,殲-10一開始就是作爲一種遠航程戰鬥機設計的,沒有準備配置在條件較差的一線機場。 從外觀上看,殲-10的起落架結構和國外現役艦載飛機相比,仍顯得比較單薄。特別是它採用腹部進氣,前起不能直接連接到機身承力構件上,可以承受的過載有限——這也是“陣風”放棄腹部進氣而改用肋部進氣的原因之一。傳說中的艦載型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就照片上見到的殲-10而言,肯定是不能上艦的。如果要以此爲原型發展艦載型,至少起落架系統要經過相當大的改進才行——特別是前起。 g.發動機 外界報道殲-10採用AL-31發動機,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了。但問題是,是否同時應用了TVC技術?從照片上看,由於尾撐和垂尾根部的減速傘艙的阻擋,即使加裝向量噴管,其可偏轉的角度也很小。再者,TVC發動機不是裝上去就完了,向量噴管的偏轉必須要和電傳操縱系統整合,這個工作量並不小,並且風險較大。當初美、蘇開發TVC技術時,都是利用雙發戰鬥機進行驗證的。中國即使目前沒有適合的雙發飛機,至少也應該在空中試車台(這個我們是有的)上進行試驗。但到目前爲止,國外也沒有此類報道。當然,直接上機試飛不是不可能,但風險太大,也沒有必要。因此,筆者認爲目前殲-10已經開始應用TVC技術的說法可信度不高。 4.整體評估 殲-10研製始於80年代。當時中蘇交惡,自然談不上引進蘇-27的問題。而殲-8II明顯是一種帶有應急性質的過渡戰鬥機。因此,作爲一段時間內唯一的主力戰鬥機研製的殲-10,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它“多用途戰鬥機”的命運。“一支獨秀”的結果是它必須擔負包括制空、攔截、對地攻擊在內的多種作戰任務。 爲了滿足多種任務要求,殲-10選用了高、低速性能俱佳的近耦鴨式佈局。它通過選取較大的機翼面積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獲得了較低的翼載和較高的推重比,結合近耦鴨式佈局,取得了良好的機動性。同時在設計中盡可能地兼顧了高速和低空飛行的性能要求,包括採用可調進氣道,選用小展弦比機翼等,也爲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多用途戰鬥機必然是多種要求的折中,面面俱到也即面面不到。殲-10可能在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但其綜合作戰能力卻已經有了階段性的進步。 就常規機動性而言,根據估算的資料,殲-10空戰推重比略遜於F-16A(後者約1.15),優於F-16C,翼載則小於F-16任何型號。由於F-16採用固定進氣道,高空高速性能無法和殲-10匹敵,只有在中低空亞音速區雙方互有長短:由於殲-10誘導阻力大,推重比略小,估計其中加速性、爬升能力以及穩定盤旋能力可能略遜於F-16A,但必定優於F-16C,而暫態盤旋能力則優於F-16任何型號。 至於時下流行的“過失速機動”,殲-10研製之時還沒有這個概念,並不能要求太多。但筆者以爲,只要能夠在大迎角/超大迎角時保證飛機三軸的穩定性,就有了進行過失速機動的基礎。有些飛機不能進行過失速機動並不是由於控制面失效,而是由於某個軸的穩定性喪失,進入發散運動狀態(例如尾旋),造成飛機失控。不過,這就不是照片上所能看出來的了。只能希望殲-10能夠具有這個基礎。 最後的問題是隱身。鴨翼的存在確實會增大飛機的RCS,這也是當初ATF論證階段放棄鴨式方案的原因之一。不過,殲-10本來就是瞄準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研製的,而且以我們當年的技術水平要滿足隱身要求,可能也是有心無力。儘管對於21世紀初的戰鬥機而言缺乏隱身能力確實是一個難以掩飾的缺點,但也是無奈之事,只能寄希望於隱身塗料,能達到歐洲三代半戰鬥機的隱身水平也就差不多了。 不管怎樣,殲-10畢竟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技術水平上研製的,如果能夠達到三代半水平,筆者認爲就已經值得我們的業內人士驕傲了。至於指望它超過F-22,那就未免有些脫離實際了,還是把這個重擔交給傳說中的殲-12吧。wYg
1.定位 其实对歼-10这种第三代战斗机而言,所谓的定位无非是“制空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之分。 在当年F-15A的研製过程中就发现,由於这两种类型对飞机结构、气动设计的要求颇多相同之处,从气动外形上已经难分彼此,可供区別的就是电子设备、挂载武器和重量。 在早期第三代战斗机中,有些型號由於电子设备性能限制,不具备完善的对地攻击能力,只能挂载无制导武器执行简单对地攻击任务,一般都不將其列入“战斗轰炸机”行列,例如苏-27B。但隨著航空电子科技的发展,飞机作为一个作战平臺的趋势日益明显,通过换装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挂载精確制导武器,使一架飞机同时具备良好的对空/对地攻击能力已经不是难事。因此对於第三代后期战斗机而言,“制空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分野已经日渐模糊。 所幸还有重量资料可供参考——一架战机如果要强化对地攻击能力,增大载弹量是必要的措施之一,为此必然带来结构重量、最大起飞重量增大的特徵——例如双重任务战斗机F-15E的结构重量就由F-15C的12973千克增大到1451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更由30845千克增大到36741千克——这是由早期设计阶段就决定了的,也可以籍此推测这种战机最初的设计用途。 歼-10的电子设备目前尚无公开资料,只有最大起飞重量资料:19277千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资料。不妨比较一下第三代单发战机,“近距格斗型”F-16A最大起飞重量为16045千克,多用途的F-16C为19187千克,幻影2000为17000千克,强调对地攻击的LAVI为18370千克。一种机长只有14.57米的单发战机,达到19吨级的最大起飞重量,说明了什么?制空作战模式不需要这么大的起飞重量。可能的解释就是增大载弹量,强化对地攻击能力。如果再联繫中国空军的战略方针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作为今后20年內的主力战机,不具备良好的对地攻击能力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笔者认为,即使目前由於电子设备和精確对地攻击武器方面的差距,使得歼-10可能尚不具备完善的对地攻击能力,但由其设计目的来看,应该將歼-10定位为“战斗轰炸机”。 2.尺寸和重量估算 目前公开的相关资料只有: 机长:14.57米 翼展:8.78米 最大起飞重量:19277千克 根据网上照片,结合以上资料估算,其他尺寸资料为: 机高:约6米 机翼面积:约38平方米 垂尾面积:约8平方米 合理性验证: 根据测算的机翼根弦长与翼展资料求得前缘后掠角约53度;机翼展弦比为2.03(参考展弦比:幻影2000为2.03,EF2000为2.205,阵风为2.58,LAVI为2.53——注:由於来源不同,此处资料可能有出入);垂尾面积与机翼面积的比值为0.21(该比值正常范围在0.20~0.25之间)。据此认为估算资料在合理范围內。 重量资料估算: 这里需要用到两个参数,即有效载重比值和无外挂载油係数。公式是: 有效载重比值=(最大起飞重量-使用空重)/最大起飞重量 无外挂载油係数=机內载油量 / (机內载油量+使用空重) 第三代战斗机的有效载重比值分佈在0.5~0.6之间,平均值为0.556;无外挂载油係数分佈在0.25~0.3之间,平均值为0.283。笔者认为,以中国航空技术的现状和歼-10的设计目的而言,取平均值是合理的,不作修正,据此估算出其他重量资料为: 使用空重:8560千克 机內载油量:338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约12500千克 空战重量:约11150千克 合理性验证: 正常起飞翼载约329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约1.01;空战翼载约293千克/平方米,推重比约1.13;动力系统係数(=(发动机重+60%机內油重)/(起飞重量-40%机內油重))约0.325,第三代战斗机相应係数分佈在0.30~0.37之间。据此认为估算资料在合理范围內。 3.设计特点 1)总体佈局 歼―10开始研製的时候正是以边条翼正常式佈局为典型特徵的第三代战斗机风行世界的时候,而以近耦鸭式佈局为特徵的三代半战斗机才刚刚开始兴起。歼-10可以说恰好赶上了这个潮流。但为何歼-10弃边条翼正常式佈局不用,而採用近耦鸭式佈局呢? 近耦鸭式佈局的主要优点是:能与机翼产生有利干扰,推迟机翼气流分离,大幅度提高大迎角升力,减小大迎角阻力;通过採用主动控制技术(ACT),可以减小鸭翼载荷,对减小配平阻力和提高配平升力有利;对重心安排有利;配合大后掠三角翼,纵向面积分布较好,机身后部外形光滑流线,超音速阻力小;更容易实现直接力控制,对提高对空/对地作战效能有利;低空操纵性较好,鸭翼位置靠近飞行员,有利於阵风抑制系统的应用。 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鸭翼在大迎角/鸭翼大偏度时有失速问题,一般採用大后掠小展弦比设计以缓和这一问题,但也造成鸭翼升力係数降低;起降及大过载机动时受鸭翼配平能力限制,不能使用机翼后缘襟翼或只能採用很小的偏度——鸭翼採用大后掠小展弦比设计更加剧了这一问题,如果採用加大鸭翼面积的方法,又会加强鸭翼对机翼的下洗,导致机翼升力损失,只能採用静不稳定设计缓和这一矛盾;採用ACT和亚音速静不稳定设计时,由於存在大迎角低头操纵力矩的要求和鸭翼载荷过大带来的配平阻力增大和最大配平升力降低的问题,和正常式佈局相比,鸭式飞机往往不能採用太大的静不稳定度,从而影响其优势的发挥;横向操纵效率不高;同时鸭翼偏转时形成锐角反射面,增大RCS,不利於飞机隱身。 相比之下,边条翼正常式佈局由於在大迎角下边条翼对机翼的有利干扰更大,因而在大迎角升力特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加上正常式佈局配平能力强,可以採用更大的静不稳定度,机翼也可以全放襟翼增升。因此,如果要强调大迎角机动性(不是目前流行的过失速机动,开始研製歼-10的时候还没这概念呢),边条翼正常式佈局是更好的选择。 换句话说,歼-10除了强调大迎角机动性外(近耦鸭式佈局无可否认同样具有良好的大迎角飞行品质),还要兼顾其他方面——是什么呢?回顾近耦鸭式佈局的优点,有这么几个字眼很引人注目:“对重心安排有利”,“超音速阻力小”,“低空操纵性较好”,“有利於阵风抑制系统的应用”。众所周知飞机重心位置对飞机性能、飞行品质等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飞机净形构型的重心,还要考虑外挂武器(特別是大型空地武器)后的重心移动。不能说“对重心安排有利”就是强调对地攻击,但確实有利於提高对地攻击能力。而“低空操纵性较好”、“有利於阵风抑制系统的应用”的优点则显而易见是有利於低空突防的。至於“超音速阻力小”,意味著什么呢?第三代战斗机强调的是高亚音速机动性,对超音速性能则受限於发动机和当时航空技术水平而难以兼顾;低空高速突防时由於外挂武器,也难以实现超音速。只有在高速截击作战模式下,这个优点才能得到发挥。一句话,歼-10採用近耦鸭式佈局,是综合考虑了格斗、截击、对地攻击等多种作战模式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多用途战斗机设计的。 2)局部特点 对於看惯了欧美风格战机的发烧友来说,歼-10的气动外形实在有些怪异。那么,这样设计的由来是什么?目的何在? a.前机身 从多幅照片判断,歼-10的前机身截面应该是普通的圆形(这点歪歪个人不敢苟同)。这显然是为了配合雷达罩的截面。 就前机身对气流进行整流压缩的效果看,这种设计確实不如F-16那种近似横椭圆截面的前机身。但F-16的设计也並非象某些人吹的那样“达到最佳化,让后人难以更动”——这种截面的前机身在大迎角时会提供一个上仰力矩,对F-16这种正常式佈局飞机而言,由於平尾离重心较远,配平能力较强,问题还不大;但对於静不稳定的近耦鸭式佈局飞机而言,大迎角时鸭翼的配平负担已经相当大,再来这么一个上仰力矩,无疑是百上加斤。在推力向量控制(TVC)技术出现以前,解决方法无非是加大鸭翼面积、使用升降副翼,但都会付出升力性能损失的代价。 所以,採用近耦鸭式佈局腹部进气的战机中,只有LAVI沿用F-16的前机身设计,但其鸭翼面积相当大,可以预料其对机翼的下洗也將加大,造成机翼升力损失。米格I.44验证机前机身设计类似LAVI,但已经预定採用TVC技术,可以大大减小鸭翼的配平负担。而EF2000则和歼-10一样採用了圆形截面前机身。 笔者认为,歼-10採用圆形截面前机身设计,可能是受雷达罩加工能力的限制,但在TVC技术引进之前,这种设计比F-16的设计更適合其自身的特点。 b.进气道 从照片上看,歼-10採用矩形进气道,但进气口上唇口明显向前延伸,这和F-16、LAVI的进气口不同,倒是和EF2000的进气口有几分相象。这块延伸板並不是仅仅起附面层隔离作用,由於歼-10採用圆形截面的前机身设计,难以利用前机身对气流进行整流压缩,这块前伸的固定斜板就是起这个作用的。EF2000的也是同样道理。当然,这种设计无疑要付出重量代价。 在国內公开报道歼-10之前,笔者一直认为歼-10採用了水平调节斜板的可调进气道,以配合AL-31发动机,保证良好的超音速拦截性能。但目前公开的资料却指出歼-10的最大M数只有M2.0,不免让人疑竇丛生。以AL-31的推力,配合可调进气道,一架设计良好的超音速战斗机绝对不会只能飞到M2.0。那么,究竟原因何在? 笔者推测,可能的原因如下: a)最理想的情况,飞机超音速性能良好,即使採用固定进气道也可以达到设计指標,因此放弃M2.0以上的飞行能力,取消调节斜板及相应机构,既可以减轻重量,又可以提高可靠性,何乐而不为?类似的例子不是没有。当年F-15研製过程中就发现,由於发动机推力大,即使不採用前缘机动襟翼也可以达到甚至设计指標,因此最后取消了原来设计的前缘襟翼,只採用了简单的前缘固定扭转设计。 b)最坏的情况,飞机超音速阻力过大,可调进气道配合AL-31发动机也无法克服。但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在原型机阶段就必须解决。但照片上的歼-10已经是作战涂装,说明至少已经小批量投产、装备部队试用了,在这个阶段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 c)方向稳定性限制。本来鸭式佈局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就有先天性的缺陷。歼-10那个非常醒目的大型单垂尾,以及其非常靠后的位置,似乎透露了设计人员对其方向稳定性的担心。可能在M2.0以上时,歼-10方向稳定性不足,而如果再增大垂尾面积来提高方向稳定性,其本身造成的机身弹性形变又抵消了增大的方向稳定性,因此限制了歼-10的最大M数只能达到M2.0,而这与飞机阻力和发动机推力无关。这一点和米格-21的情况类似。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性最大。 d)最无聊的情况,那资料根本就是假的,只是用来掩人耳目。 c.鸭翼 由照片可见,歼-10的鸭翼採用的是简单的大后掠梯形翼。这种机翼升力特性较差,必然会增大鸭翼配平阻力;但另一方面,这种大后掠机翼的失速性能较好,失速迎角较大。为了保证飞机的大迎角控制能力,选择这种机翼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前些年传说的鸭翼后缘襟翼並未在实机上出现——在鸭翼后缘加装襟翼,確实可以大大提高鸭翼的配平升力,不过,也因此要付出重量增加、结构复杂的代价。迄今为止,战斗机当中也只有“雷”採用了这种设计。 相比之下,EF-2000的鸭翼前缘后掠角要小一些。笔者以为,这並不意味著它有更好的大迎角控制手段,而很可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EF-2000机翼太大,位置靠后,升力中心也靠后,带来的低头力矩不小,常见的大后掠鸭翼难以配平,不得不选择升力特性较好而失速性能稍差的中等后掠鸭翼,同时位置也前移到座舱前下方,先解决了配平问题再说,至於因此造成的鸭翼干扰效果、大迎角控制能力下降,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了。即便如此,EF-2000起飞时仍然要靠升降副翼上偏来辅助配平。就这点来说,笔者认为,EF-2000设计並不见得比歼-10高明。 d.机翼 歼-10的机翼採用小展弦比切尖三角翼。估算前缘后掠角约53度,后缘略前掠。估算展弦比2.03,和幻影2000相当,在所有现役、即將投产的战机中是最低的。 小展弦比机翼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诱导阻力大(特別是在亚音速区更明显),升力线斜率低(对亚/跨音速区影响较大),不利於巡航、大迎角持续机动和起降。但同时这种机翼也具有零升阻力係数小,失速特性好,从亚音速到超音速时焦点移动量小的优点。因此其超音速加速性、配平阻力均较小,大迎角升力特性好,阵风抑制能力强(因为升力係数低的缘故),而固有缺点由於採用鸭式佈局和大推力发动机而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从机翼平面形状来看,前缘大后掠、后缘前掠设计正是造成歼-10展弦比小的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於:歼-10翼身融合程度较大,虽然降低了翼身干扰阻力,但也造成机翼根部的绝对厚度相当大,若不减小其相对厚度,必然造成超音速阻力大增。为此必须加大机翼根部弦长,以获得较低的相对厚度,改善超音速性能。 总的来看,这种机翼最有利於超音速和低空飞行。歼-10採用如此之小的展弦比,说明超音速截击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在其性能指標中佔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歼-10的机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內翼段具有明显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约为0,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二战前后曾经流行的“倒海鸥”机翼又復活了。这当然不是当年的“倒海鸥”机翼,但这样设计目的何在呢? 笔者猜测,这种设计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鸭翼和机翼之间的垂直距离必须在一定范围內,其有利干扰效果最好。从歼-10鸭翼上反、內翼段下反来看,可能就是要获得最有利的干扰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离可能就是鸭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离。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外翼段已经接近机身腹部,如果將其直接向內延伸构成完整机翼的话,其翼梁恰好佔据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间。为了避开主起落架,只能將內翼段向上延伸,於是成了现在这种“倒海鸥”形。 再仔细一点,如果考虑到机翼翼梁贯穿机身,进气道必然从其上方经过,再为前起落架舱留出空间,不难从照片上勾勒出“S”形进气道的大致外形。这也就是当初传说的歼-10採用“S”型进气道的由来,但由此可见,这种设计主要是出於机身內部佈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於隱身要求。 e.垂尾 和常见的单发鸭式佈局战斗机一样,歼-10也採用了大面积单垂尾。只是,这垂尾的面积实在有点大,並且位置也相当靠后,和前些时候出现的L-15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单垂尾在大迎角时容易被机身气流遮蔽而失效,適当前移可以使部分垂尾伸出遮蔽气流之外,维持一定的控制能力。歼-10的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保证方向稳定性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大迎角控制能力。 众所周知,双垂尾可以提供更好的方向稳定性、更好的大迎角控制能力以及更小的RCS值(如果採用外倾设计的话)。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歼-10为何不採用双垂尾设计?这並不是一句“別人也是单垂尾设计”就可以解释的,更不是象某人说的那样只是“为了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於鸭翼涡流的作用造成的。如果鸭翼涡流正面衝击垂尾前缘,可能对垂尾和控制造成不良影响——F/A-18正是由於边条涡衝击垂尾,造成垂尾抖振和前缘裂纹。因此垂尾的安装位置应该避免鸭翼涡流的正面衝击。 对鸭式双垂尾飞机而言,鸭翼和垂尾的相对位置无非两种:垂尾处於鸭翼翼根內侧,垂尾出於鸭翼翼尖外侧。而双垂尾必须有一定的间距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换句话说,安装双垂尾需要一定空间。苏-33/35/37/47/54均採用第一种方式,那是因为它们的鸭翼都安装在边条上,提供了足够的间距。至於第二种方式,目前只见於验证机,即米格I.44和HIMAT高机动性验证机。其中米格I.44的垂尾安装在很宽的后机身边条/尾撑上,並有一定外倾角度。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置於鸭翼翼尖之外。笔者以为,这可能是一种不得已的折中——如果再將垂尾外移,就要加宽后边条,这样后边条产生的低头力矩就大了,超音速飞行时將大大加重鸭翼的配平负担。要避免这一点,就只能以从机翼中段延伸出来的独立尾撑来支撑垂尾,但这样却又增加了结构重量和阻力。事实上,HIMAT正是採用后一种安装方法。 歼-10的鸭翼安装在机身上,没有足够的间距,无法以第一种方式安装双垂尾。若要採用第二种方式,那就只能象HIMAT那样採用独立双尾撑结构,但为此付出的重量等方面的代价恐怕是这种轻型战机难以承受的。因此,歼-10选用单垂尾设计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单垂尾飞机同样也可以进行大迎角可控机动。雅克-130就是单垂尾飞机,但在大迎角试飞中曾经达到42度迎角。虽然笔者目前还搞不清楚其內在原因,但这件事本身已经证明了,如果设计得当,单垂尾飞机的大迎角飞行能力並不亚於双垂尾飞机。 f.起落架 歼-10採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根据照片估算,主轮直径约660mm,前轮直径约350mm。对比歼-7的机轮尺寸:主轮直径600mm,前轮直径500mm,笔者判断歼-10的前起採用了双轮结构。同时由这个对比也可以看出,我们的航空轮胎材料和工艺都有了很大进步,使得和歼-7差不多大小的机轮承载能力达到19吨级,相当於歼-7最大起飞重量的2倍多!由此也可以判断歼-10採用的是高压轮胎,並不適合在前线野战机场起降。再进一步推测,歼-10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远航程战斗机设计的,没有准备配置在条件较差的一线机场。 从外观上看,歼-10的起落架结构和国外现役舰载飞机相比,仍显得比较单薄。特別是它採用腹部进气,前起不能直接连接到机身承力构件上,可以承受的过载有限——这也是“阵风”放弃腹部进气而改用肋部进气的原因之一。传说中的舰载型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就照片上见到的歼-10而言,肯定是不能上舰的。如果要以此为原型发展舰载型,至少起落架系统要经过相当大的改进才行——特別是前起。 g.发动机 外界报道歼-10採用AL-31发动机,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但问题是,是否同时应用了TVC技术?从照片上看,由於尾撑和垂尾根部的减速伞舱的阻挡,即使加装向量喷管,其可偏转的角度也很小。再者,TVC发动机不是装上去就完了,向量喷管的偏转必须要和电传操纵系统整合,这个工作量並不小,並且风险较大。当初美、苏开发TVC技术时,都是利用双发战斗机进行验证的。中国即使目前没有適合的双发飞机,至少也应该在空中试车台(这个我们是有的)上进行试验。但到目前为止,国外也没有此类报道。当然,直接上机试飞不是不可能,但风险太大,也没有必要。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歼-10已经开始应用TVC技术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4.整体评估 歼-10研製始於80年代。当时中苏交恶,自然谈不上引进苏-27的问题。而歼-8II明显是一种带有应急性质的过渡战斗机。因此,作为一段时间內唯一的主力战斗机研製的歼-10,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它“多用途战斗机”的命运。“一支独秀”的结果是它必须担负包括制空、拦截、对地攻击在內的多种作战任务。 为了满足多种任务要求,歼-10选用了高、低速性能俱佳的近耦鸭式佈局。它通过选取较大的机翼面积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获得了较低的翼载和较高的推重比,结合近耦鸭式佈局,取得了良好的机动性。同时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兼顾了高速和低空飞行的性能要求,包括採用可调进气道,选用小展弦比机翼等,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多用途战斗机必然是多种要求的折中,面面俱到也即面面不到。歼-10可能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最优秀的,但其综合作战能力却已经有了阶段性的进步。 就常规机动性而言,根据估算的资料,歼-10空战推重比略逊於F-16A(后者约1.15),优於F-16C,翼载则小於F-16任何型號。由於F-16採用固定进气道,高空高速性能无法和歼-10匹敌,只有在中低空亚音速区双方互有长短:由於歼-10诱导阻力大,推重比略小,估计其中加速性、爬升能力以及稳定盘旋能力可能略逊於F-16A,但必定优於F-16C,而暂態盘旋能力则优於F-16任何型號。 至於时下流行的“过失速机动”,歼-10研製之时还没有这个概念,並不能要求太多。但笔者以为,只要能够在大迎角/超大迎角时保证飞机三轴的稳定性,就有了进行过失速机动的基础。有些飞机不能进行过失速机动並不是由於控制面失效,而是由於某个轴的稳定性丧失,进入发散运动状態(例如尾旋),造成飞机失控。不过,这就不是照片上所能看出来的了。只能希望歼-10能够具有这个基础。 最后的问题是隱身。鸭翼的存在確实会增大飞机的RCS,这也是当初ATF论证阶段放弃鸭式方案的原因之一。不过,歼-10本来就是瞄准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研製的,而且以我们当年的技术水平要满足隱身要求,可能也是有心无力。儘管对於21世纪初的战斗机而言缺乏隱身能力確实是一个难以掩饰的缺点,但也是无奈之事,只能寄希望於隱身涂料,能达到欧洲三代半战斗机的隱身水平也就差不多了。 不管怎样,歼-10毕竟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上研製的,如果能够达到三代半水平,笔者认为就已经值得我们的业內人士骄傲了。至於指望它超过F-22,那就未免有些脱离实际了,还是把这个重担交给传说中的歼-12吧。wYg
多谢指教。
应该是1、2年前的剩饭,看了有意思,贴上炒一炒。
看这好累啊
这样有分量有水平的分析帖子不多了,顶一下
多谢耗子药煮面兄的翻译。
是位行家,从字面上看,他认为歼10于F-16系列在伯仲之尖,比不上F-22。这个评价是基本客观的。
分析的有一定道理!
帖子8错,拜读一下
感谢面叔把繁体翻成简体!
繁体字变成简体字应该不叫翻译吧。
面王是干什么的??怎么分析的这么清楚???~~~
无聊到了极点,一看那个参数,还是狮的,海外都死死咬定我们就跟狮脱不了关系,其实根本没犹太人什么鸟事。别的不说,长度17米的飞机非要说14米,后面的参数不看也罢
这是方方写的,不是台湾人。
定位分析就不对,看看J-10的机翼和进气道设计就知道这不是什么战斗轰炸机,而是前线制空战斗机,要求良好的超音速拦截能力和全空域作战能力,跟MIG-29一样争夺前线制空权,要地防空,对地攻击是兼职。J-10不是中国版的F-16。
[B]以下是引用[I]当头一砖[/I]在2005-8-6 21:42:00的发言:[/B][BR]无聊到了极点,一看那个参数,还是狮的,海外都死死咬定我们就跟狮脱不了关系,其实根本没犹太人什么鸟事。别的不说,长度17米的飞机非要说14米,后面的参数不看也罢

8要要求这么高啊。
“分析”的意思很多时候就是猜的意思。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分析”。何况资料又是这么的少......
要真的知道得也就不用分析鸟,直接把好东东抄一片上来就是极品~~~
别看见繁体就说是台湾写的,注意文中一些“我们如何如何……”之类的说法就可以知道本文是出口转内销。
再怎么sb分析至少也要看看照片吧?照片上挂pl8导弹的时候太多了,那个长度是已知的,稍微拿尺子量一下也不用这么扯蛋吧?上面这文章,说什么分析,哼哼,难听的话就不说了
什么时候变成对岸的了?
耗子药煮面狗杂种,我们又来操你妈了,你上次说要将你家的女性的屁眼都洗干净给我们操,不知是否都洗净消毒了呢,据说你妈被操死了,你家的女性被操死了一大半,你这版主怎么当的,那么多版主都能与网友和谐相处,怎就你家的女性的屁眼都保不住呢,是不是有点点后悔自己烂用版主权利专业上说不过别人就乱删网友的贴啊。不说多了,用我们的JJ问候你全家的女性。对于告密的,乱删这个贴的,那他家2009年全家死绝,抄股亏死,抄房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