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足的G4争常路上多败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42:48
四代重歼


    已经热炒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联合国改革至今仍然举步为艰。特别是在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上,不同意见的各个方面至今仍是纠缠不清。虽然G4似乎和非盟达成了一致,但真的能解决G4入常的阻碍又能解决安理会改革存在的一系列阻碍吗?至少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G4至今也没有认识到,安理会改革阻力的实质在哪儿?或许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实质,但也是空洞的。因为他们在认识到了实质之后却仍然存有幻想,所以可以认定他们还是没有认识到为什么各个方面始终不能就安理会改革问题达成一致。


    G4为了入常,使用的手段并不算少。金钱拉票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意大利作为反对G4方案的“团结谋共识”运动的主要发起国家之一,放出了一个新的爆料,那就是现在的G4已经到了不顾人类伦理道德的地步了。一个G4国家对运动的提案国发出警告,如果不退出就将停止对该国的一个儿童援助项目以及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援助项目。虽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手段是次要的,结果是第一位的。可是,在国际关系的运作中,如果连最起码的伦理道德都不讲的国家又怎么会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又怎么取得别的国家的信任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个G4成员是哪一个国家,可是我们至少知道了G4成员中有这样的国家。因此,至少对于G4中的这个国家我们要去区别对待。这样的国家至少已经失去了被要挟国家的信任,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国家关系中的流氓。这个国家在争常期间都能有如此行径,那么在入常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这不能不让人们深思。要想成为联合国常人理事国,至少本身是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大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事实上,这就是功绩,历史性的功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可以说,这五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是全人类所有目共睹的。因此,这五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至少今天没有多少人提出质疑。可是今天,为什么却有那么多国家反对G4方案,这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守成造成的,更多只能解释这些国家并没有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满意,连口服都还没有达到,就更不要说心服了。【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当然,这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自然是利益的冲突。有些国家就很明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益造成他们不愿意支持G4方案。基于现实利益反对G4方案也无可厚非。G4还不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而聚在一起。那为什么不允许别的国家反对呢?别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吧。总不能说,这些国家相对强大一些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吧。因此,G4的各个成员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都会出现一些坚定的反对者。


    首先,韩国是因为和日本的矛盾。日本和韩国存在着领土纠纷。而且韩国和日本注定将成为东亚地区的较量对手。韩国日本绝对不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互补。要看到,韩国未来冲突主要着眼点是日本而不是中国。中国虽然以前和韩国有一些矛盾,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是朝鲜半岛稳定的基石,相信韩国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可是日本绝对没有这样的地位。日本反而是扮演了东亚不稳定的因素。日本在历史上屡次发动对朝鲜半岛的侵略就可以看到日本的野心。当然,侵略朝鲜半岛只是日本侵略的步骤,日本的真实目标还是中国。可是,日本人也清楚,要对中国发动侵略,其必须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找到立足点。韩国人不会认识不到这一点。同样,中国、日本、韩国都认识得到,中国和日本的矛盾甚至大规模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历史和现实矛盾的积累都决定了中国和日本较量的长期性。因此,韩国几乎可以被肯定是日本眼中的一块跳板。为了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到19世纪末的悲剧性命运中去,韩国人自然会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谁豺狼谁是朋友。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就可以认为,日本韩国的矛盾由于中日矛盾的长期性必然也会长期化。韩国人的远见至少还是能看到这样的现实问题的。因此,韩国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反对日本入常也就成为一个不能动摇的国策。一旦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韩国必然会在外交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受到种种压制,并在日韩的长期较量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入常那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因为蒙巴顿方案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之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并时常爆发冲突。其中,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也够得上一次准战争。这样的频繁战争和冲突让巴基斯坦不可能对印度有任何信任,更何况当年的西巴(巴基斯坦)和东巴(孟加拉国)的分裂还是印度人造成了。战争之后,巴基斯坦从此对印度处于完全战略上的守势地位,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今天,印度的军费已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了。而印度这个国家,整个国家经济状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印度人的野心更是世人所清楚的。不适合的经济状况和过度的野心综合起来就是穷兵黩武。印度人的确过于好高务远了也太过于自信了。印度领先中国多少年的话能够从印度高层学者的口中说出来几乎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巴基斯坦的确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印度人。首先,巴基斯坦和印度想比起来人口上的巨大劣势就已经决定了巴基斯坦在封闭体系内的巨大战略被动。其次,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国家的身份在现在这个反恐时代绝对不是很吃香。特别是巴基斯坦由于国内的一些动乱和纷争已经和印度的军备竞赛,其经济几乎不堪重负。如果再让印度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印度无疑将在南亚地区采取肆无忌惮的单方面行动。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显然将成为巴基斯坦的悲哀了。巴基斯坦人自然想要努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各个方面已经陷入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如果政治上也陷入被动的化,那显然已经失去了战略运作的基本空间了。更何况巴基斯坦也是一些大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一环。大国不能说的巴基斯坦可以说,就和政府不能说的朱成虎将军可以说是一个道理。因此,巴基斯坦无论从自身还是从国际关系的整体形势上来看都要努力去阻止印度入常的。


    在南美洲,阿根廷是巴西入常最坚定的反对者。巴西的确是南美洲一号国家。可是这个一号并不是绝对力量的体现。阿根廷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南美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巴西。特别是在阿根廷经济发展良好的历史时期,阿根廷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巴西。所以,阿根廷自然不可能轻易承认巴西的南美洲霸主地位。一号强国如果成为了霸主就没有牵制了,也就是说,一号强国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受到很大牵制的。而阿根廷自身显然没有谋求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实力。可是从另一种思维来看,自己得不到的只要在封闭体系内的别人不得到,自己也还不亏。巴西获得常任理事国地位后阿根廷的命运就是被边缘化,这不论从政治和经济上都不利于阿根廷的发展。政治上自然不用说了。巴西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为什么会影响到阿根廷经济呢?其实这也相对来说比较明显。政治利益的获得其实归结起来都最终体现为经济利益。一旦获得了政治利益最终转化的实质结果都将是经济上的利益。而巴西一旦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那么别的国家为了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就会尽量重视和巴西的外交关系。现代国际关系讲求的是利益,这些国家自然会以直接的经济利益去拉拢巴西。那么,现在状况下各个国家考虑的更多是经济因素。显然在巴西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各个国家就可能会更多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考虑南美洲的经济事务。那么,这对阿根廷无疑就是一个大大的打击了。于是,阿根廷的态度也不容动摇。


    至于欧洲的意大利反对德国,虽然由于欧洲政治相对复杂性导致其考虑较多,但也是可以分析的。意大利自统一之后就成为欧洲老牌四强(俄罗斯不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因此,其抱负绝对也不比英国、法国、德国低多少。可是,意大利在欧洲从来也没有真正达到另外三个国家同等的政治地位。究其原因还是以前的实力不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一直在实力上压倒了意大利(二战短暂的法国破败不是大潮流和趋势,也没有多长时间)。在实力政治的潮流下,意大利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因而也是长期压抑。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意大利的实力得到了一些提升,特别是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和其他三个国家的差距特别是和英国法国的差距已经不明显了。于是,意大利也有在欧洲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由于二战的结果决定了英国法国的政治地位。德国当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意大利一起成为政治地位不符经济地位的国家。今天,由于德国积极历史而意大利又在战争中反正,所以两个国家都已经摆脱了战败的阴影,在欧洲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在意大利和德国共同发挥着作用,保持着欧洲三角政治的态势。为什么是意大利和德国共同发挥这样的作用?意大利和德国代表着战败势力的在崛起。而英国和法国本身手中有着战争胜利之后获得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因此,有了意大利的存在,德国才能够在今天的欧洲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意大利也希望把自己和德国绑定在一起,以求得自身作用的发挥。毕竟,意大利也有自己的缺陷。虽然意大利总体经济规模已经接近了英国和法国,意大利的致命伤却还在。那就是意大利的重工业和民族精神的积淀都比不上英国和法国。如果德国取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显然德国就不必借助任何力量就可以和英国法国形成欧洲三足鼎立的态势。那么意大利将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尴尬的第四,无关紧要的第四,随波逐流的第四!现在意大利在许多问题上可以待价而估,这对于自身相对实力的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可是,一旦失去了今天这待价而估的政治地位,意大利还是在欧洲发挥重要影响的大国吗?恐怕连整个意大利国民的心态都要发生极大的扭曲。四架马车格局的打破最终将打击的是意大利。那么以后瓜分利益的将是英、法、德为主,而意大利能不能分到一杯羹还要看别人的心情了。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恐怕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深恶痛绝的了。那么,意大利之坚定也就了然于世人之胸了。


    有了这些坚定的反对者,别的国家就有了领袖,有了风向标,更有了精神支柱。他们能走到一起,能有共同的看法,能有共同的提案,这就是一种造势,对于G4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么多国家的共同反对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有形的宣示,在告诉G4他们并不是众望所归,更告诉了G4入常之路不是那么简单。G4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对自身入常的形势和未来走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可是,现在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反而在不归路上大有一路走到底的态势。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G4的一个最大错误是什么?就是他们抱成一团!看似加强实力,事实上却是增加了很多的无形阻力。本来,这些国家都只反对特定的国家。比如阿根廷就只反对巴西却没有和德国、印度、日本没有本质利益冲突,而意大利也就只是反对德国而和巴西、印度、日本没有本质利益冲突。那也就是说,这四个国家和G4现在提出来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案并没有本质矛盾。而没有别的情况出现,这些国家也只能是对于各自反对的国家进行反对投票。可是,当这四个国家包成一团之时,也就给了那些反对的国家足够的压力,成为了他们形成联盟的范例和诱因。看着这只是对等的增长,大家都形成了联盟而已。可是事实上却远不是这样。单个国家面对的反对国家大大增加了!使得各个国家回旋的余地基本消失了,态度都明确了,变成了一次摊牌。单个国家甚至整个联盟已经用不着运作了,因为去运做了也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了。有时候反而是弄巧成拙。意大利这次爆料显然就是这种弄巧成拙的代表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抱成一团又真正能够取得一致吗?反而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虽然表面上是一致了,可是光是要不要保留否决权的问题就已经是暗潮涌动了。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争常的成功概率问题,也就是一个利益与风险的取舍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各个国家依照自己未来国家战略的取向定然是有不同的看法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的一致随时都有变数。如果G4破裂,那么绝对不是“4+4-4=4”这么简单的效果。而是“4+4-4<4”的最终结果。G4把互相之间绑定在一起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最终促成整个G4的一点破而全身溃。或许我们更可以把增常四国集团看做一种寻求心理安慰的组织形式。到时候大家一起失败打击或许小一点吧。战争中目标大了也不一定好呀。坦克大小都是一发炮弹洞穿就基本完蛋了。做大也不一定装甲就厚呀,反而被弹面积大大增加了。


    G4现在入常方案的另一个致命伤就就是关于否决权问题。G4现在的共识是否决权问题冻结15年。可是这样却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更体现出G4内部的不和谐。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共识自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各个国家无奈妥协的产物。而这个妥协各个方面都极度不满意,却不得不这样妥协。可是,冻结15年和现在讨论的区别又是怎么样呢?难道说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过15年就改变了吗?不会!因而,这个共识没有为G4挣到分,反而对四国的团结有结构性打击,是一个大大的失分决策了。这个问题冻结15年就是挑战很多国家的国家核心利益。事实上,现在在世界政治金字塔上,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是最高的塔尖,享受着最大的政治优惠。从这些国家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容忍常任理事国的出现,可是对于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不论这些国家今天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表示的,可是现实就是如果出现新的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就将挑战这些国家的国家核心利益。也就是说,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对于新的带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都是一种实质上的否定态度。只是现在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大家都说一点便宜话而已。真正到了决定的时刻,各个国家做何表态还是可以想象的。只不过大家现在不想出头而已。不能否认G4已经认识到了各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可是却不能认为G4知道各个国家为核心利益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显然,现在的所谓共识就是一个对于各个国家的不了解造成的。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后对于政治运作的难度也不肖多说。


    G4的又一个致命伤就在其判断能力低下上。其实G4各个国家在各自国际关系的运作中虽然说不上是相当高明,却也算是合理了。可是,在现在的运作中,G4就经常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判断,甚至也对中国人都形成了不小的误导。关于美国支持日本的运作判断就极度不合理。美国支持日本入常而不支持其他三个国家入常,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又是什么想法呢?首先,我们看到美国不支持其他三个国家的本质就是美国不希望增加多少常任理事国。要知道,增加的国家越多对美国的牵制就越大。可是那美国又为什么还支持日本呢?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太表面化了。在G4抱成一团之后,美国仍然没有改变对于其他三个国家的看法,那么也就是说美国是不支持G4的,更不是无条件支持日本的。不仅仅是讨论美国是不是无条件支持日本,甚至美国支持不支持日本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显然,美国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否定G4几乎就等于是否定了日本。作为一个在日本还有驻军的国家,美国也并不对日本很放心。美国人只不过为了自身利益和外交上的裕度而虚假地支持了日本一把,把问题推到中国和韩国身上。一种挑起矛盾的手段而已。当然,反对日本入常也是中国和韩国的利益之所在。各个国家都算是得其所而已。美国也是同样如此。从来也没有见美国为了日本入常去说服过哪个国家。关于俄罗斯,G4的判断也是有问题的。俄罗斯虽然不断以领土问题去和日本交换入常问题。可是领土问题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俄罗斯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是苏联红军牺牲了多少才取得的成果,怎么可能被小片领土问题压倒?俄罗斯人不过是感觉现在大家都在反对日本入常,日本可提供的利益就大了。可是日本就是答应了俄罗斯俄罗斯又一定会支持吗?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种谋求更大利益的姿态。我们可以更多把俄罗斯的做法看作是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显然,那些反对日本入常的国家会给俄罗斯甜头的,毕竟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嘛。要知道,常任理事国可是一种远期的效应,如果给了日本的话难保日本以后不重提领土问题。也就是说,在G4抱成一团之后,各个国家对于G4单个国家的支持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客套而已。毕竟,这种支持只是口头的。可是恰恰是这样的支持,却变成G4的信心来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更一种错误的态度。看得太浅而有失水准难道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而已吗?


    G4的还一个问题就是纲领的制定上。可以看到,G4从诞生一直到现在都在一个时段有一个纲领。也就是说,那一个纲领既是最低纲领又是最高纲领。说得更明白点那就是G4已经从本质上失去了自己的政治运作所需要的基本空间了。虽然G4在争常期间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纲领,但是还是没有体现出最高和最低。这就让一些国家对于他们的支持变得毫无弹性。要么就是支持,要么就是不支持。这样的态度只能判断一种条件下的某力量是否支持,也就是只知道一种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态度,却并不知道在在什么情况下利益风险比能达到最佳状态,自然也不不利于G4取得成果。这可以说是G4战略运作中一个最失算的地方了。对于G4犯下这么大的错误,我们只能认为是前述的三个失算共同造就的。G4作为一个团体难以在太多问题上形成一致,妥协起来就只能草率确定一个当时的方案,而且更需要信心,怕确定最低纲领使其间的各个国家丧失信心。而这种虚妄的信心需求又恰恰是因为联盟造成的。


    国际政治斗争需要的是快速灵活,G4恰恰缺少这两个因素。可以说,G4现在甚至缺少了这方面的认识。认识的不到位的直接结果就是运作的不到位。G4现在的困境从他们决定联盟的时候就决定了。一个联盟,什么问题都要协商,什么问题都要妥协,哪有多少快速可言,又哪有多少灵活可言。失去了快速灵活的国家关系运作是可笑的。联合国为什么决定事情慢?因为结构复杂程序烦琐。实际上今天的联合国改革的意向也是一种妥协。可是,当那些顺藤摸瓜的国家对妥协的利用超过了那些形成妥协的决定性国家所能容忍的范围的时候,这种妥协实际上就会在进一步的政治斗争中被慢慢消耗。取而代之的将又是态度明显的激烈斗争。G4在看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理应更加理智一些,至少要知道考虑那些决定性国家的可容忍范围。可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自身利益单方面的最大化来确定自身的运作。那么就会造成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实际上,直接往往不能取得迂回的效果。国际关系永远不是单方面运作的结果,而是各方面相互作用而妥协的结果。如果把别的国家的妥协空间已经剥夺,那么显然就难以取得妥协。不能料对手之所想自然就已经输了一截。可是我们今天仍然看到,在走过了这么多错路之后,G4仍然认识不到问题的实质。其实,问题的实质恰恰又就是他们的认识。将对手团结起来,将自身的运作空间减小,将纲领单一化,G4正在伴随着不断的错误前行。如果这样继续下去,G4争常的最终结果不论是什么,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那就是G4失去了许多本来可以得到的利益!国际关系以利益为准则,即使有了德国这样曾经出过俾斯麦式任务的国家,G4的运作仍然让人感到费解。甚至可以说,我不能从G4的运作中看到俾斯麦的影子,甚至连伊藤博文水准的运作也看不到。我看到的是尼赫鲁式的运作,制定一个没有裕度的目标,然后想前,不管能不能达到,都要为自己打气。看看今天的“阿琼”和LCA吧,难道印度人成为了G4的领袖。或许这就叫土鸡变凤凰吧!


    德国的地缘优势,日本的经济优势,印度的代表优势,巴西的区域优势。本来四个国家发挥长处都可以去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一结合就只能去追求妥协之后的利益了。而妥协之后的利益甚至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为优势都已经被各自之间的劣势给抵消了,他们的优势都失去了代表性。整个G4又没有地缘优势,又没有经济优势,又没有代表性,又没有区域优势。希望残酷的现状也不能让四国惊醒,因为那也是中国的利益之所在呀!


    一个国家在谋求利益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运作中获得的。要知道,国际关系从来不相信文字。利益决定了一切,利益所至认识所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背后都有着一些有着远见卓识的人物。否则国家的最大化就只能停留在幻想中,停留在文字上,停留在萌芽状!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或许俾斯麦是德国的意外,伊藤博文是日本的侥幸,远见卓识虽然有偶然成分,但更多来自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或许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强大了那么多年,并且在衰落到不堪入目的程度之后再次走上崛起之路吧。这么一个幅员辽阔国家的争取发展需要多少的智慧。客观事物决定历史,但人的意志却主观能动地影响着客观事物。当一个再次站起来的巨人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我们将真正体会到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力量。那个时候关于这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否优秀的争论将得以告终,事实将让最顽固的人也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决定命运!对于国家来说,认识决定国祚!四代重歼


    已经热炒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联合国改革至今仍然举步为艰。特别是在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上,不同意见的各个方面至今仍是纠缠不清。虽然G4似乎和非盟达成了一致,但真的能解决G4入常的阻碍又能解决安理会改革存在的一系列阻碍吗?至少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G4至今也没有认识到,安理会改革阻力的实质在哪儿?或许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实质,但也是空洞的。因为他们在认识到了实质之后却仍然存有幻想,所以可以认定他们还是没有认识到为什么各个方面始终不能就安理会改革问题达成一致。


    G4为了入常,使用的手段并不算少。金钱拉票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意大利作为反对G4方案的“团结谋共识”运动的主要发起国家之一,放出了一个新的爆料,那就是现在的G4已经到了不顾人类伦理道德的地步了。一个G4国家对运动的提案国发出警告,如果不退出就将停止对该国的一个儿童援助项目以及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援助项目。虽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手段是次要的,结果是第一位的。可是,在国际关系的运作中,如果连最起码的伦理道德都不讲的国家又怎么会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又怎么取得别的国家的信任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个G4成员是哪一个国家,可是我们至少知道了G4成员中有这样的国家。因此,至少对于G4中的这个国家我们要去区别对待。这样的国家至少已经失去了被要挟国家的信任,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国家关系中的流氓。这个国家在争常期间都能有如此行径,那么在入常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这不能不让人们深思。要想成为联合国常人理事国,至少本身是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大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事实上,这就是功绩,历史性的功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可以说,这五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是全人类所有目共睹的。因此,这五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至少今天没有多少人提出质疑。可是今天,为什么却有那么多国家反对G4方案,这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守成造成的,更多只能解释这些国家并没有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满意,连口服都还没有达到,就更不要说心服了。【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当然,这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自然是利益的冲突。有些国家就很明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益造成他们不愿意支持G4方案。基于现实利益反对G4方案也无可厚非。G4还不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而聚在一起。那为什么不允许别的国家反对呢?别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吧。总不能说,这些国家相对强大一些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吧。因此,G4的各个成员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都会出现一些坚定的反对者。


    首先,韩国是因为和日本的矛盾。日本和韩国存在着领土纠纷。而且韩国和日本注定将成为东亚地区的较量对手。韩国日本绝对不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互补。要看到,韩国未来冲突主要着眼点是日本而不是中国。中国虽然以前和韩国有一些矛盾,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是朝鲜半岛稳定的基石,相信韩国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可是日本绝对没有这样的地位。日本反而是扮演了东亚不稳定的因素。日本在历史上屡次发动对朝鲜半岛的侵略就可以看到日本的野心。当然,侵略朝鲜半岛只是日本侵略的步骤,日本的真实目标还是中国。可是,日本人也清楚,要对中国发动侵略,其必须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找到立足点。韩国人不会认识不到这一点。同样,中国、日本、韩国都认识得到,中国和日本的矛盾甚至大规模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历史和现实矛盾的积累都决定了中国和日本较量的长期性。因此,韩国几乎可以被肯定是日本眼中的一块跳板。为了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到19世纪末的悲剧性命运中去,韩国人自然会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谁豺狼谁是朋友。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就可以认为,日本韩国的矛盾由于中日矛盾的长期性必然也会长期化。韩国人的远见至少还是能看到这样的现实问题的。因此,韩国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反对日本入常也就成为一个不能动摇的国策。一旦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韩国必然会在外交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受到种种压制,并在日韩的长期较量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入常那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因为蒙巴顿方案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之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并时常爆发冲突。其中,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也够得上一次准战争。这样的频繁战争和冲突让巴基斯坦不可能对印度有任何信任,更何况当年的西巴(巴基斯坦)和东巴(孟加拉国)的分裂还是印度人造成了。战争之后,巴基斯坦从此对印度处于完全战略上的守势地位,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今天,印度的军费已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了。而印度这个国家,整个国家经济状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印度人的野心更是世人所清楚的。不适合的经济状况和过度的野心综合起来就是穷兵黩武。印度人的确过于好高务远了也太过于自信了。印度领先中国多少年的话能够从印度高层学者的口中说出来几乎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巴基斯坦的确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印度人。首先,巴基斯坦和印度想比起来人口上的巨大劣势就已经决定了巴基斯坦在封闭体系内的巨大战略被动。其次,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国家的身份在现在这个反恐时代绝对不是很吃香。特别是巴基斯坦由于国内的一些动乱和纷争已经和印度的军备竞赛,其经济几乎不堪重负。如果再让印度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印度无疑将在南亚地区采取肆无忌惮的单方面行动。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显然将成为巴基斯坦的悲哀了。巴基斯坦人自然想要努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各个方面已经陷入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如果政治上也陷入被动的化,那显然已经失去了战略运作的基本空间了。更何况巴基斯坦也是一些大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一环。大国不能说的巴基斯坦可以说,就和政府不能说的朱成虎将军可以说是一个道理。因此,巴基斯坦无论从自身还是从国际关系的整体形势上来看都要努力去阻止印度入常的。


    在南美洲,阿根廷是巴西入常最坚定的反对者。巴西的确是南美洲一号国家。可是这个一号并不是绝对力量的体现。阿根廷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南美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巴西。特别是在阿根廷经济发展良好的历史时期,阿根廷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巴西。所以,阿根廷自然不可能轻易承认巴西的南美洲霸主地位。一号强国如果成为了霸主就没有牵制了,也就是说,一号强国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受到很大牵制的。而阿根廷自身显然没有谋求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实力。可是从另一种思维来看,自己得不到的只要在封闭体系内的别人不得到,自己也还不亏。巴西获得常任理事国地位后阿根廷的命运就是被边缘化,这不论从政治和经济上都不利于阿根廷的发展。政治上自然不用说了。巴西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为什么会影响到阿根廷经济呢?其实这也相对来说比较明显。政治利益的获得其实归结起来都最终体现为经济利益。一旦获得了政治利益最终转化的实质结果都将是经济上的利益。而巴西一旦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那么别的国家为了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就会尽量重视和巴西的外交关系。现代国际关系讲求的是利益,这些国家自然会以直接的经济利益去拉拢巴西。那么,现在状况下各个国家考虑的更多是经济因素。显然在巴西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各个国家就可能会更多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考虑南美洲的经济事务。那么,这对阿根廷无疑就是一个大大的打击了。于是,阿根廷的态度也不容动摇。


    至于欧洲的意大利反对德国,虽然由于欧洲政治相对复杂性导致其考虑较多,但也是可以分析的。意大利自统一之后就成为欧洲老牌四强(俄罗斯不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因此,其抱负绝对也不比英国、法国、德国低多少。可是,意大利在欧洲从来也没有真正达到另外三个国家同等的政治地位。究其原因还是以前的实力不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一直在实力上压倒了意大利(二战短暂的法国破败不是大潮流和趋势,也没有多长时间)。在实力政治的潮流下,意大利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因而也是长期压抑。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意大利的实力得到了一些提升,特别是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和其他三个国家的差距特别是和英国法国的差距已经不明显了。于是,意大利也有在欧洲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由于二战的结果决定了英国法国的政治地位。德国当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意大利一起成为政治地位不符经济地位的国家。今天,由于德国积极历史而意大利又在战争中反正,所以两个国家都已经摆脱了战败的阴影,在欧洲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在意大利和德国共同发挥着作用,保持着欧洲三角政治的态势。为什么是意大利和德国共同发挥这样的作用?意大利和德国代表着战败势力的在崛起。而英国和法国本身手中有着战争胜利之后获得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因此,有了意大利的存在,德国才能够在今天的欧洲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意大利也希望把自己和德国绑定在一起,以求得自身作用的发挥。毕竟,意大利也有自己的缺陷。虽然意大利总体经济规模已经接近了英国和法国,意大利的致命伤却还在。那就是意大利的重工业和民族精神的积淀都比不上英国和法国。如果德国取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显然德国就不必借助任何力量就可以和英国法国形成欧洲三足鼎立的态势。那么意大利将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尴尬的第四,无关紧要的第四,随波逐流的第四!现在意大利在许多问题上可以待价而估,这对于自身相对实力的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可是,一旦失去了今天这待价而估的政治地位,意大利还是在欧洲发挥重要影响的大国吗?恐怕连整个意大利国民的心态都要发生极大的扭曲。四架马车格局的打破最终将打击的是意大利。那么以后瓜分利益的将是英、法、德为主,而意大利能不能分到一杯羹还要看别人的心情了。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恐怕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深恶痛绝的了。那么,意大利之坚定也就了然于世人之胸了。


    有了这些坚定的反对者,别的国家就有了领袖,有了风向标,更有了精神支柱。他们能走到一起,能有共同的看法,能有共同的提案,这就是一种造势,对于G4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么多国家的共同反对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有形的宣示,在告诉G4他们并不是众望所归,更告诉了G4入常之路不是那么简单。G4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对自身入常的形势和未来走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可是,现在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反而在不归路上大有一路走到底的态势。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G4的一个最大错误是什么?就是他们抱成一团!看似加强实力,事实上却是增加了很多的无形阻力。本来,这些国家都只反对特定的国家。比如阿根廷就只反对巴西却没有和德国、印度、日本没有本质利益冲突,而意大利也就只是反对德国而和巴西、印度、日本没有本质利益冲突。那也就是说,这四个国家和G4现在提出来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案并没有本质矛盾。而没有别的情况出现,这些国家也只能是对于各自反对的国家进行反对投票。可是,当这四个国家包成一团之时,也就给了那些反对的国家足够的压力,成为了他们形成联盟的范例和诱因。看着这只是对等的增长,大家都形成了联盟而已。可是事实上却远不是这样。单个国家面对的反对国家大大增加了!使得各个国家回旋的余地基本消失了,态度都明确了,变成了一次摊牌。单个国家甚至整个联盟已经用不着运作了,因为去运做了也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了。有时候反而是弄巧成拙。意大利这次爆料显然就是这种弄巧成拙的代表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抱成一团又真正能够取得一致吗?反而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虽然表面上是一致了,可是光是要不要保留否决权的问题就已经是暗潮涌动了。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争常的成功概率问题,也就是一个利益与风险的取舍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各个国家依照自己未来国家战略的取向定然是有不同的看法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的一致随时都有变数。如果G4破裂,那么绝对不是“4+4-4=4”这么简单的效果。而是“4+4-4<4”的最终结果。G4把互相之间绑定在一起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最终促成整个G4的一点破而全身溃。或许我们更可以把增常四国集团看做一种寻求心理安慰的组织形式。到时候大家一起失败打击或许小一点吧。战争中目标大了也不一定好呀。坦克大小都是一发炮弹洞穿就基本完蛋了。做大也不一定装甲就厚呀,反而被弹面积大大增加了。


    G4现在入常方案的另一个致命伤就就是关于否决权问题。G4现在的共识是否决权问题冻结15年。可是这样却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更体现出G4内部的不和谐。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共识自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各个国家无奈妥协的产物。而这个妥协各个方面都极度不满意,却不得不这样妥协。可是,冻结15年和现在讨论的区别又是怎么样呢?难道说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过15年就改变了吗?不会!因而,这个共识没有为G4挣到分,反而对四国的团结有结构性打击,是一个大大的失分决策了。这个问题冻结15年就是挑战很多国家的国家核心利益。事实上,现在在世界政治金字塔上,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是最高的塔尖,享受着最大的政治优惠。从这些国家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容忍常任理事国的出现,可是对于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不论这些国家今天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表示的,可是现实就是如果出现新的带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就将挑战这些国家的国家核心利益。也就是说,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对于新的带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都是一种实质上的否定态度。只是现在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大家都说一点便宜话而已。真正到了决定的时刻,各个国家做何表态还是可以想象的。只不过大家现在不想出头而已。不能否认G4已经认识到了各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可是却不能认为G4知道各个国家为核心利益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显然,现在的所谓共识就是一个对于各个国家的不了解造成的。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后对于政治运作的难度也不肖多说。


    G4的又一个致命伤就在其判断能力低下上。其实G4各个国家在各自国际关系的运作中虽然说不上是相当高明,却也算是合理了。可是,在现在的运作中,G4就经常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判断,甚至也对中国人都形成了不小的误导。关于美国支持日本的运作判断就极度不合理。美国支持日本入常而不支持其他三个国家入常,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又是什么想法呢?首先,我们看到美国不支持其他三个国家的本质就是美国不希望增加多少常任理事国。要知道,增加的国家越多对美国的牵制就越大。可是那美国又为什么还支持日本呢?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太表面化了。在G4抱成一团之后,美国仍然没有改变对于其他三个国家的看法,那么也就是说美国是不支持G4的,更不是无条件支持日本的。不仅仅是讨论美国是不是无条件支持日本,甚至美国支持不支持日本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显然,美国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否定G4几乎就等于是否定了日本。作为一个在日本还有驻军的国家,美国也并不对日本很放心。美国人只不过为了自身利益和外交上的裕度而虚假地支持了日本一把,把问题推到中国和韩国身上。一种挑起矛盾的手段而已。当然,反对日本入常也是中国和韩国的利益之所在。各个国家都算是得其所而已。美国也是同样如此。从来也没有见美国为了日本入常去说服过哪个国家。关于俄罗斯,G4的判断也是有问题的。俄罗斯虽然不断以领土问题去和日本交换入常问题。可是领土问题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俄罗斯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是苏联红军牺牲了多少才取得的成果,怎么可能被小片领土问题压倒?俄罗斯人不过是感觉现在大家都在反对日本入常,日本可提供的利益就大了。可是日本就是答应了俄罗斯俄罗斯又一定会支持吗?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种谋求更大利益的姿态。我们可以更多把俄罗斯的做法看作是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显然,那些反对日本入常的国家会给俄罗斯甜头的,毕竟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嘛。要知道,常任理事国可是一种远期的效应,如果给了日本的话难保日本以后不重提领土问题。也就是说,在G4抱成一团之后,各个国家对于G4单个国家的支持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客套而已。毕竟,这种支持只是口头的。可是恰恰是这样的支持,却变成G4的信心来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更一种错误的态度。看得太浅而有失水准难道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而已吗?


    G4的还一个问题就是纲领的制定上。可以看到,G4从诞生一直到现在都在一个时段有一个纲领。也就是说,那一个纲领既是最低纲领又是最高纲领。说得更明白点那就是G4已经从本质上失去了自己的政治运作所需要的基本空间了。虽然G4在争常期间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纲领,但是还是没有体现出最高和最低。这就让一些国家对于他们的支持变得毫无弹性。要么就是支持,要么就是不支持。这样的态度只能判断一种条件下的某力量是否支持,也就是只知道一种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态度,却并不知道在在什么情况下利益风险比能达到最佳状态,自然也不不利于G4取得成果。这可以说是G4战略运作中一个最失算的地方了。对于G4犯下这么大的错误,我们只能认为是前述的三个失算共同造就的。G4作为一个团体难以在太多问题上形成一致,妥协起来就只能草率确定一个当时的方案,而且更需要信心,怕确定最低纲领使其间的各个国家丧失信心。而这种虚妄的信心需求又恰恰是因为联盟造成的。


    国际政治斗争需要的是快速灵活,G4恰恰缺少这两个因素。可以说,G4现在甚至缺少了这方面的认识。认识的不到位的直接结果就是运作的不到位。G4现在的困境从他们决定联盟的时候就决定了。一个联盟,什么问题都要协商,什么问题都要妥协,哪有多少快速可言,又哪有多少灵活可言。失去了快速灵活的国家关系运作是可笑的。联合国为什么决定事情慢?因为结构复杂程序烦琐。实际上今天的联合国改革的意向也是一种妥协。可是,当那些顺藤摸瓜的国家对妥协的利用超过了那些形成妥协的决定性国家所能容忍的范围的时候,这种妥协实际上就会在进一步的政治斗争中被慢慢消耗。取而代之的将又是态度明显的激烈斗争。G4在看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理应更加理智一些,至少要知道考虑那些决定性国家的可容忍范围。可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自身利益单方面的最大化来确定自身的运作。那么就会造成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实际上,直接往往不能取得迂回的效果。国际关系永远不是单方面运作的结果,而是各方面相互作用而妥协的结果。如果把别的国家的妥协空间已经剥夺,那么显然就难以取得妥协。不能料对手之所想自然就已经输了一截。可是我们今天仍然看到,在走过了这么多错路之后,G4仍然认识不到问题的实质。其实,问题的实质恰恰又就是他们的认识。将对手团结起来,将自身的运作空间减小,将纲领单一化,G4正在伴随着不断的错误前行。如果这样继续下去,G4争常的最终结果不论是什么,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那就是G4失去了许多本来可以得到的利益!国际关系以利益为准则,即使有了德国这样曾经出过俾斯麦式任务的国家,G4的运作仍然让人感到费解。甚至可以说,我不能从G4的运作中看到俾斯麦的影子,甚至连伊藤博文水准的运作也看不到。我看到的是尼赫鲁式的运作,制定一个没有裕度的目标,然后想前,不管能不能达到,都要为自己打气。看看今天的“阿琼”和LCA吧,难道印度人成为了G4的领袖。或许这就叫土鸡变凤凰吧!


    德国的地缘优势,日本的经济优势,印度的代表优势,巴西的区域优势。本来四个国家发挥长处都可以去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一结合就只能去追求妥协之后的利益了。而妥协之后的利益甚至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为优势都已经被各自之间的劣势给抵消了,他们的优势都失去了代表性。整个G4又没有地缘优势,又没有经济优势,又没有代表性,又没有区域优势。希望残酷的现状也不能让四国惊醒,因为那也是中国的利益之所在呀!


    一个国家在谋求利益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运作中获得的。要知道,国际关系从来不相信文字。利益决定了一切,利益所至认识所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背后都有着一些有着远见卓识的人物。否则国家的最大化就只能停留在幻想中,停留在文字上,停留在萌芽状!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或许俾斯麦是德国的意外,伊藤博文是日本的侥幸,远见卓识虽然有偶然成分,但更多来自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或许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强大了那么多年,并且在衰落到不堪入目的程度之后再次走上崛起之路吧。这么一个幅员辽阔国家的争取发展需要多少的智慧。客观事物决定历史,但人的意志却主观能动地影响着客观事物。当一个再次站起来的巨人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我们将真正体会到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力量。那个时候关于这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否优秀的争论将得以告终,事实将让最顽固的人也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决定命运!对于国家来说,认识决定国祚!
分析的好!顶!
G4选择的时机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