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之殇——近30年阿根廷主权债违约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20:22


阿根廷13年来第二次债务违约 股指暴跌逾8%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8月01日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消息,在阿根廷出现13年以来第二次国债违约之后,该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动荡,阿根廷的基准股指Merval股票指数周四暴跌8.39%,收于8187.99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394

步委内瑞拉后尘,阿根廷准备全面实施价格管制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9月06日


       通货膨胀率高、违约风险高、工资增长幅度高,经济“三高”现象让阿根廷几乎变成了翻版的委内瑞拉。如今,阿根廷政府准备在这条路上更进一步——通过“供应法”实现对全国物价的管制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周四(9月4日),阿根廷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人称“供应法”的法案。该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在众议院也获得批准。这意味着,政府将被赋予法律权力,对私营经济部门的价格、利润率和生产水平进行直接管控。
       这种国家政权直接插手国营、私营部门经济,实现物价管控的方式听起来是多么的耳熟。华尔街见闻曾介绍,委内瑞拉正是执行这类政策的典型国家,而其现状就是:委内瑞拉甚至连食糖、厕纸这种物品的各种基本物资奇缺,强制商业最高利润为成本的30%,通胀率长期高居60%左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5

阿根廷债务混战再起 索罗斯加入战团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8月27日


       闹得沸沸扬扬的阿根廷违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不满美国法院对阿根廷资金的“冻结”,持有大量阿根廷欧元债券的传奇投资者索罗斯联合Kyle Bass等大佬,将纽约梅隆银行告上英国法庭。
       受东南亚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冲击,阿根廷爆发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并于2001年12月发生创纪录的950亿美元主权债务违约,同时宣布本币贬值。包括Elliott Management、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在内的一批对冲基金乘机以极大折扣抢购了大量阿根廷国债。
       随后的2005年和2010年,93%的债权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以价值减记超50%的新债券替换债权人持有的原有债券。但这批对冲基金拒绝参与并将该国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对方100%全额偿付本息。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将这些国际债权人称为贪婪的“秃鹫”。
       这批秃鹫基金穷追不舍,打着讨债的名号与阿根廷一路打了近10年的官司。今年美国最高法院维持阿根廷败诉的原判。但阿根廷始终不接受该判决,拒绝与秃鹫基金们达成和解。这也导致了接受债务重组的债权人无法收到阿根廷存在纽约梅隆银行的利息,从而在事实上构成违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11

“围猎十年 “秃鹫基金”如何将阿根廷逼上绝境?”、“为阿根廷的债务哭泣”两文详见:http://lt.cjdby.net/thread-1964368-1-1.html

近30年阿根廷主权债违约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08月01日


       近30年阿根廷主权债违约史
  回顾近30年的阿根廷金融史,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案例总共有三次。
  资料显示,上一次债务违约发生在13年前。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外债,决定实施债务重组,违约债务高达950亿美元。阿根廷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权违约。
  此前一年,阿根廷外债总额达146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外汇收入的4.7倍,当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近四成。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影响,加上本国经济萧条,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情况急剧恶化。
  随后,阿政府抛出仅相当于欠债25%~35%的面值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债务重组方案,每1美元面值赔偿投资者约30美分,债务违约最终通过债务减免和延长利息支付来解决。
  尽管最终参与债务互换的总比例达到93%,但鉴于赔偿比例过低,仍有一些“钉子户”拒绝参与互换,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等被称为“秃鹫基金”的美国对冲基金正是这些“钉子户”主要债权人。这也开始了债权人与阿根廷政府之间长达十余年的争斗。
  阿根廷经济由此陷入大萧条以来的最深度衰退。比索大幅贬值,最高时竟达75%。通货膨胀迅速上扬,累计通胀率最高达80%。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增。这也迫使政府放弃了比索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国内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下降。与此同时,阿根廷出现剧烈的政治动荡,曾在短短12天内五易总统。在此后10年间,阿根廷经历了3种不同货币。
  由于至今未走出债务危机,阿根廷一直被拒绝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而30年来,阿根廷首次主权债务违约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债务危机。
  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各国普遍实施“财政赤字,负债增长”的发展战略,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种子。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到期的外债本息,引发了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由于主权违约严重影响了一个国家作为国际借款人的声誉,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的难度加大,20世纪80年代成为拉美经济发展中“失去的十年”。1982年底,整个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
  同样是1982年,阿根廷停止支付外债,而1989年则发生内部债务违约。国家用10年的时间,通过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布雷迪债券进行债务重组,最终获得债务减免摆脱违约。
  在这期间,虽然阿根廷政府实行了各种经济调整政策,如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调高关税,加快国有企业转为私有的过程,遏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财政赤字等等,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80年代末,通货膨胀率更增长到每年200%,商店里商品价格一天内要变好几次。阿根廷也因此遭受到严重的经济创伤。

阿根廷之殇
来源:《经济学人》2014年02月22日

    一个世纪以前,英国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决定拓展海外市场时,首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1914年的阿根廷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此前的四十年里,其经济增长率不输美国,人均GDP甚至超过西欧诸强。彼时,阿根廷更以肥沃的农田、宜人的气候、新型民主制度及高素质国民傲视群雄。世界各地移民纷至沓来,以至于移民们很难在阿根廷及美国加州间进行取舍。
  如今,阿根廷仍以迷人的草原风光和超一流的足球吸引全世界目光,但整体国力已难比当年。1998年哈罗德百货关闭了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分店,2014年阿根廷则再次成为新兴市场的危机中心。当今的阿根廷再无实力叫板德国、法国等西欧诸强,甚至比不上智利、乌拉圭等曾经的穷邻居。在教育方面,阿根廷更是远远落后于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大国
       作为拉美地区少有的单一民族国家,阿根廷经历的一个世纪的由盛及衰实属罕见,究其原因,体制过于脆弱、政客的闭关自守及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少数资源和拒绝面对现实是根本之患。当然,阿根廷的国运也颇为不济——20世纪初,阿根廷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将其推上繁荣发展之路,却遭遇两次大战间全球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狙击。与此同时,阿根廷又过分依赖对英贸易,因此战后经济一蹶不振;时值20世纪末,欲东山再起的阿根廷赞成华盛顿共识提出的市场开放及私有化政策,并将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挂钩,却因此在2001年危机中一败涂地,从此该国上下均对自由化改革“谈虎色变”,政府的保护主义意识因而加剧。
       促使阿根廷崛起的资源类商品如今已成为其发展魔咒。当年,这个国家是各种新技术的先行者,比如广泛采用肉类冷藏技术以便于出口,但它从不考虑如何增加出口食品的附加值。20世纪初的贝隆政府建立了封闭的经济模式以保护低效行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以至破坏了南美共同市场;现任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仍沿袭保护主义策略,不仅加征进口关税,更对出口农产品征税。而与同为资源大国的澳大利亚不同,阿根廷并未建立有效的财富分配机制,且过分看重快速疗法医治本国经济顽疾,而非正视现实。
  其实,即使是发达地区对经济危机也无免疫力,而整个新兴市场面临的问题与阿根廷不谋而合:繁荣是否可以持续下去?太多的资源出口国像阿根廷一样仅有丰富的资源,而无强有力的体制。这样,一旦全球资源需求减弱,这些资源出口大国的体制问题便会浮出水面,并面临与阿根廷类似的境遇。
相信阿根廷之殇一定会成为明智政府的可鉴样本,而其最大的参考价值就在于:未来的发展之路往往会陷入已有的困局。



阿根廷13年来第二次债务违约 股指暴跌逾8%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8月01日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消息,在阿根廷出现13年以来第二次国债违约之后,该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动荡,阿根廷的基准股指Merval股票指数周四暴跌8.39%,收于8187.99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394

步委内瑞拉后尘,阿根廷准备全面实施价格管制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9月06日


       通货膨胀率高、违约风险高、工资增长幅度高,经济“三高”现象让阿根廷几乎变成了翻版的委内瑞拉。如今,阿根廷政府准备在这条路上更进一步——通过“供应法”实现对全国物价的管制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周四(9月4日),阿根廷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人称“供应法”的法案。该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在众议院也获得批准。这意味着,政府将被赋予法律权力,对私营经济部门的价格、利润率和生产水平进行直接管控。
       这种国家政权直接插手国营、私营部门经济,实现物价管控的方式听起来是多么的耳熟。华尔街见闻曾介绍,委内瑞拉正是执行这类政策的典型国家,而其现状就是:委内瑞拉甚至连食糖、厕纸这种物品的各种基本物资奇缺,强制商业最高利润为成本的30%,通胀率长期高居60%左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05

阿根廷债务混战再起 索罗斯加入战团
来源:华尔街见闻2014年08月27日


       闹得沸沸扬扬的阿根廷违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不满美国法院对阿根廷资金的“冻结”,持有大量阿根廷欧元债券的传奇投资者索罗斯联合Kyle Bass等大佬,将纽约梅隆银行告上英国法庭。
       受东南亚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冲击,阿根廷爆发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并于2001年12月发生创纪录的950亿美元主权债务违约,同时宣布本币贬值。包括Elliott Management、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在内的一批对冲基金乘机以极大折扣抢购了大量阿根廷国债。
       随后的2005年和2010年,93%的债权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以价值减记超50%的新债券替换债权人持有的原有债券。但这批对冲基金拒绝参与并将该国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对方100%全额偿付本息。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将这些国际债权人称为贪婪的“秃鹫”。
       这批秃鹫基金穷追不舍,打着讨债的名号与阿根廷一路打了近10年的官司。今年美国最高法院维持阿根廷败诉的原判。但阿根廷始终不接受该判决,拒绝与秃鹫基金们达成和解。这也导致了接受债务重组的债权人无法收到阿根廷存在纽约梅隆银行的利息,从而在事实上构成违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11

“围猎十年 “秃鹫基金”如何将阿根廷逼上绝境?”、“为阿根廷的债务哭泣”两文详见:http://lt.cjdby.net/thread-1964368-1-1.html

近30年阿根廷主权债违约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08月01日


       近30年阿根廷主权债违约史
  回顾近30年的阿根廷金融史,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案例总共有三次。
  资料显示,上一次债务违约发生在13年前。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外债,决定实施债务重组,违约债务高达950亿美元。阿根廷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权违约。
  此前一年,阿根廷外债总额达146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外汇收入的4.7倍,当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近四成。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影响,加上本国经济萧条,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情况急剧恶化。
  随后,阿政府抛出仅相当于欠债25%~35%的面值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债务重组方案,每1美元面值赔偿投资者约30美分,债务违约最终通过债务减免和延长利息支付来解决。
  尽管最终参与债务互换的总比例达到93%,但鉴于赔偿比例过低,仍有一些“钉子户”拒绝参与互换,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等被称为“秃鹫基金”的美国对冲基金正是这些“钉子户”主要债权人。这也开始了债权人与阿根廷政府之间长达十余年的争斗。
  阿根廷经济由此陷入大萧条以来的最深度衰退。比索大幅贬值,最高时竟达75%。通货膨胀迅速上扬,累计通胀率最高达80%。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增。这也迫使政府放弃了比索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国内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下降。与此同时,阿根廷出现剧烈的政治动荡,曾在短短12天内五易总统。在此后10年间,阿根廷经历了3种不同货币。
  由于至今未走出债务危机,阿根廷一直被拒绝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而30年来,阿根廷首次主权债务违约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债务危机。
  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各国普遍实施“财政赤字,负债增长”的发展战略,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种子。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到期的外债本息,引发了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由于主权违约严重影响了一个国家作为国际借款人的声誉,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的难度加大,20世纪80年代成为拉美经济发展中“失去的十年”。1982年底,整个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
  同样是1982年,阿根廷停止支付外债,而1989年则发生内部债务违约。国家用10年的时间,通过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布雷迪债券进行债务重组,最终获得债务减免摆脱违约。
  在这期间,虽然阿根廷政府实行了各种经济调整政策,如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调高关税,加快国有企业转为私有的过程,遏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财政赤字等等,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80年代末,通货膨胀率更增长到每年200%,商店里商品价格一天内要变好几次。阿根廷也因此遭受到严重的经济创伤。

阿根廷之殇
来源:《经济学人》2014年02月22日

    一个世纪以前,英国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决定拓展海外市场时,首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1914年的阿根廷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此前的四十年里,其经济增长率不输美国,人均GDP甚至超过西欧诸强。彼时,阿根廷更以肥沃的农田、宜人的气候、新型民主制度及高素质国民傲视群雄。世界各地移民纷至沓来,以至于移民们很难在阿根廷及美国加州间进行取舍。
  如今,阿根廷仍以迷人的草原风光和超一流的足球吸引全世界目光,但整体国力已难比当年。1998年哈罗德百货关闭了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分店,2014年阿根廷则再次成为新兴市场的危机中心。当今的阿根廷再无实力叫板德国、法国等西欧诸强,甚至比不上智利、乌拉圭等曾经的穷邻居。在教育方面,阿根廷更是远远落后于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大国
       作为拉美地区少有的单一民族国家,阿根廷经历的一个世纪的由盛及衰实属罕见,究其原因,体制过于脆弱、政客的闭关自守及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少数资源和拒绝面对现实是根本之患。当然,阿根廷的国运也颇为不济——20世纪初,阿根廷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将其推上繁荣发展之路,却遭遇两次大战间全球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狙击。与此同时,阿根廷又过分依赖对英贸易,因此战后经济一蹶不振;时值20世纪末,欲东山再起的阿根廷赞成华盛顿共识提出的市场开放及私有化政策,并将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挂钩,却因此在2001年危机中一败涂地,从此该国上下均对自由化改革“谈虎色变”,政府的保护主义意识因而加剧。
       促使阿根廷崛起的资源类商品如今已成为其发展魔咒。当年,这个国家是各种新技术的先行者,比如广泛采用肉类冷藏技术以便于出口,但它从不考虑如何增加出口食品的附加值。20世纪初的贝隆政府建立了封闭的经济模式以保护低效行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以至破坏了南美共同市场;现任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仍沿袭保护主义策略,不仅加征进口关税,更对出口农产品征税。而与同为资源大国的澳大利亚不同,阿根廷并未建立有效的财富分配机制,且过分看重快速疗法医治本国经济顽疾,而非正视现实。
  其实,即使是发达地区对经济危机也无免疫力,而整个新兴市场面临的问题与阿根廷不谋而合:繁荣是否可以持续下去?太多的资源出口国像阿根廷一样仅有丰富的资源,而无强有力的体制。这样,一旦全球资源需求减弱,这些资源出口大国的体制问题便会浮出水面,并面临与阿根廷类似的境遇。
相信阿根廷之殇一定会成为明智政府的可鉴样本,而其最大的参考价值就在于:未来的发展之路往往会陷入已有的困局。

足球王国。
奇葩的探戈国
妹子不错
拿什么买中国jj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