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制99式坦克主动防护技术 全球首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41:33
2015年02月09日 08: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辛欣
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追忆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张辛欣)因炮弹试射失掉右臂,却不改对兵器工业的满腔热爱;66岁从零开始设计我国三代坦克,却比年轻人还具创新钻研的劲头;80高龄仍亲赴坦克实验一线,功成名就却最愿别人叫一声“老兵”……

谈起已经过世的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无人不为之动容。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这位国之栋梁把毕生献给党和兵器工业,他的信念、执着和精神也为人们点亮未来的路。

花甲之年重披战袍 攻坚99式三代主战坦克

1999年10月1日,首次公开露面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组成方阵从天安门隆隆驶过,以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科技含量震动中外。此时,担任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的祝榆生热泪盈眶。

坦克是陆军的主要装备之一。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

1984年,99式三代主战坦克立项之初,国内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美国的M1,德国的豹2等均已定型和装备,整整领先我国两代。任重道远,谁来担此重任,拉近与国外先进坦克几十年的差距?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将这个担子放在了祝榆生的肩上。而当时,先后历任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的祝榆生已66岁高龄。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科班出身的总师对坦克技术性能了解,却不及有实战经验的祝榆生更熟悉战场应用。”总参原兵种部装甲兵局总工程师姚神保告诉记者,兵器装备都是由军方提出要求,军工单位来研制,而99式坦克,“不仅把我们的要求做到,还增加了很多旁人想不到的功能。简直比装甲兵还装甲兵。”  熟悉祝榆生的人都说,这和祝老对兵器的热爱分不开。20岁参加革命,他深入战斗一线,创造和改进20多种武器和战斗器材;30岁因炮弹爆炸失去右臂,却矢志不改,仍在战场实地摸索操作……

“别人退休就该享清福了,祝老却开始新的攻坚,而且越来越精彩。”原三代坦克副总师王哲荣说。

三代坦克实现80% 创新性能问鼎世界

“祝老最让人敬佩之处在于确立了三代坦克的指导思想,使其成为我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先进坦克,使我国装甲兵有了新的杀手锏。”原三代坦克副总师傅宝玉如是说。

和外界的很多猜测不同,99式坦克在研制之初并没有某个固定的“假想敌”或者模仿对象。“一开始祝老就将目标定位能抗衡,甚至超越世界先进坦克。以当时的基础工业和科技水平,这个要求无疑非常高。”傅宝玉说。

比如主炮口径。“祝老认为,在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中,一定要抢占火力的制高点,最终确定外界并不看好的125毫米口径,承载火药量大,也克服了药力较低的缺陷。”傅宝玉说。

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考虑实战需求的路子,设计出全新高性能的坦克,是祝榆生不变的追求。

“祝老桌上、床上堆满了书,每天除了睡觉,脑袋一直‘开机’,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了如指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1所原所长王天民说,“那时我们都怕上祝老的车,因为一上车他就会考我们各种新技术。”除了研制,在坦克完成定型进入实验阶段,古稀之年的祝老仍拖着独臂忍着颠簸奔赴荒野高山,在坦克上爬里爬外。由于没有右臂,行走时常失去平衡。这些年跌过的跟头,数都数不清。

99式坦克的创新超过80%,并且率先提出光电对抗系统等先进技术,以较轻的总量实现油耗降低,为以后改造升级留下空间。特别是主动防护技术的研制成功,在全球尚属首例,震惊四海。

毕生献给兵工 不求一丝回报

对工作,祝榆生置病残身体于不顾,却在科学研究中爆发着令人惊叹的能量。对自己,他节俭一生,淡泊名利。

“他每年经手的科研经费几千万,却从不请客不送礼,也不随意接待。”傅宝玉回忆道,“他常说,好的项目,该给的我一定给,不该给的,吃饭也没用。”祝老生前的司机陈明珠告诉记者,多年前去大连参加会议,一上车祝老就把一个信封放在挡风玻璃前。“祝老叮嘱我,这次出差和三代坦克无关,所有吃住行自付,不许开发票。”

一世功名是古今多少将帅的追求,作为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却默默地退到了聚光灯之外。他认为自己不够科学家的标准,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成就,不主张申报院士。

2003年,祝榆生被聘为兵器工业集团特聘科技带头人,每月补贴4000元。2005年集团授予他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一次性奖励20万元。可对于这些补贴、奖金,他都婉言谢绝。

“祝老走了,但他代表的‘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留了下来,以三代坦克研制为重要发展基础的中国兵器工业,正走向强军固疆的未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尹家绪说。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9/43134243_0.shtml
99式坦克跳出东西方之争 多项技术超军方预期
2015年02月09日 08:42
来源:中国科技网 作者:陈瑜
本报记者陈瑜

■时代先锋

水泥地,木头门窗,白粉刷的墙,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砖瓦楼房里,陈设依旧,只是曾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再也不能亲手抚摸那台99式三代主战坦克模型。

老人打过鬼子,拔过据点,但在96载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最让人记住的,是以独臂身躯,花甲之年挂帅,历经十余年艰难攻关,打造出被誉为我国陆战王牌的三代坦克,总体性能跻身世界前列,并让我国在主战坦克研制方面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

2014年10月23日,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祝榆生与世长辞。他用76年的党龄谱写了我国兵器工业的辉煌篇章,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践行了“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

花甲之年重披帅袍

199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国庆阅兵式,三军阵列,铁甲生辉,首次出现在武器装备方阵里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威武驶过,坐在观礼台上的祝榆生已是热泪盈眶。

祝榆生经历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参加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次阅兵仪式,但从不像这次激动和紧张。

上世纪80年代,为满足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需求,国务院、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立项开展包括99式坦克(三代坦克)在内的四项重大装备研制。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直接下达研制任务的陆军装备重点项目。

当时面临的艰巨情况是,国内——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国外——三代坦克均已定型和装备,整整领先我国两代。

谁有资格担此重任,谁有能量拉近和国外先进坦克相差几十年的差距?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坚决地提出了一个人选:祝榆生。

这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革命胸前挂满了勋章,他曾一身戎装,是肩扛“两杠四星”的大校军官;曾身兼数职,是集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于一身的领导和专家。

但当时的祝榆生已经66岁,刚办了离休手续,准备回南京与家人团聚,安享晚年。

类似坦克这样的武器研制并非三年五载就能完成,但邹家华没有将任务交给中青年帅才,而是三顾茅庐,力邀祝榆生担纲总师。

“我打过仗,用过,熟悉。”生前接受采访时,老人如此解释。

为国家打造一代名车,是几代军工人共同的梦想。1984年,北京西郊的槐树岭,他带领科研人员,悄然展开了一场国防高科技攻坚战。
搞技术不能先画个圈圈把自己套住

三代坦克下达的研制指标有三条:自行研制;与2000年的先进坦克相抗衡;在2000年成为装甲兵的主要装备。

祝榆生却把目标瞄得更远:“什么抗衡,你打个平手有什么用啊,我非得把你打掉。”

坦克是陆军主要装备之一。对现代陆军来说,主战坦克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作为一个有着漫长陆地边境的大国,主战坦克的性能对我国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祝榆生很快“牵”出研制指标的“牛鼻子”,也是最大的难点:与2000年的先进坦克相抗衡,“但未来20年别人也没有在睡觉,也在改进”,换而言之,先进性是个动态的标准。

99式坦克研制之初,西方和前苏联两种主要坦克研制思想交锋激烈,作为追赶者的中国,是要走苏制模式的老路,还是引进西方的设计理念,不仅是技术的选择,更是智慧的考量。

“不管东方西方,只要能打得赢就行。”祝榆生坚持认为,“搞技术不能先画个圈圈把自己套住,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国内国外,能参考的都要参考,但反对搬这个抄那个,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坦克。”

对三代坦克的设计者来说,这是最为关键和艰难的一步。如果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选择不当,将导致研制工作全盘皆输。

火力、防护、机动被视为坦克的三大性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的国家对三者优先次序排列不同。

祝榆生把抢占火力打击制高点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力排众议、独辟蹊径地选择了当时世界上并不看好的125毫米口径滑膛炮,并对之进行改良和完善。

1991年7月,在和装备105毫米主炮的88式坦克打靶表演中,尚处于研制阶段的99式坦克一炮惊人。

同一块均质打靶板上,其穿透力较88式坦克大幅提高,时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现场很激动。

“他说我们盖了帽。”分管技术的原三代坦克副总师王哲荣说话间兴奋地比出手势。

此外,新型防护系统,新型传动系统、新型火控系统、自动装弹机、激光压制观瞄、超近反导,这些我国坦克研制中未涉及的领域,采用的新技术多达几十项。1999年,三代坦克定型,坦克中新设计部件占89.85%。

从设计到定型,德国豹2用了14年,这有赖于该国近80年坦克发动机研制历史的积淀,我国三代坦克从初设到研制成功,只用了15年时间。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主战坦克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拉平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8年,《简氏防务周刊》发布新一年度世界十大坦克排行榜,美国M1A2、德国豹2等知名主战坦克悉数上榜,三代主战坦克同样榜上有名。

有限工业基础上系统取胜

业内人士说,即使立足今天我国坦克研制能力和技术基础,要实现当时的技术指标仍有不小困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兵器工业的很多基本技术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和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设计院所和工厂里的计算机屈指可数,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无几。当时,受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兵器工业系统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亏损,科研工作更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造出各方面性能都能与西方或前苏联水平相当的主战坦克,困难可想而知。

祝榆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作为总体所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一口气接下了14个大的系统和部件的研制任务。

“祝总师,你不要有顾虑,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交给我们,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即使我们过去没搞过,我们一定要把它完成。”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原所长、原三代坦克科研总指挥王天民的这番表态明显感染了祝榆生,一向要强的祝榆生眼眶湿润了。

如何完成研制指标,总师组做出一个智慧选择。

“像火力,我要占领制高点,但是要把所有部件统统加高到一个水平,都和别人一样,办不到。”祝榆生当时提出,要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解决三代坦克指标高、难度大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部件储备缺乏之间的矛盾。

作为有经济头脑的总师,他提倡并实践了“边投资、边收回,良性循环”的型号项目运营方式,诸多关键技术、部件在整车定型前后,广泛用于外贸和国内其他坦克或有关装备的改造上,创造了66.7亿的价值。


“他总是处处想到战场,想到军方。”总参兵总部装甲兵局原总工程师姚神宝说,一般来说,设计师与军方是一对矛盾体,但三代坦克研制中,祝榆生总是主动为军队着想,提出螺旋式上升、分步到位的技术决策思想,站在军方角度考虑未来战争需要什么,外加了很多军方没有提的技术指标。

“说实话,当时我们觉得是花架子,将信将疑。”但让姚神宝吃惊的是,那些祝榆生从资料上看来的技术指标,一个个都变成了实现。

这也体现了祝榆生的战略眼光。

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主动防护系统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国外最近几年才大量出现工程化的型号。他曾提出,应该在坦克上装备多个摄像头,改善其态势感知能力,直到21世纪初,德国豹2才做了这样的改造。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9/43134057_0.shtml
2015年02月09日 08: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辛欣
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追忆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张辛欣)因炮弹试射失掉右臂,却不改对兵器工业的满腔热爱;66岁从零开始设计我国三代坦克,却比年轻人还具创新钻研的劲头;80高龄仍亲赴坦克实验一线,功成名就却最愿别人叫一声“老兵”……

谈起已经过世的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无人不为之动容。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这位国之栋梁把毕生献给党和兵器工业,他的信念、执着和精神也为人们点亮未来的路。

花甲之年重披战袍 攻坚99式三代主战坦克

1999年10月1日,首次公开露面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组成方阵从天安门隆隆驶过,以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科技含量震动中外。此时,担任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的祝榆生热泪盈眶。

坦克是陆军的主要装备之一。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

1984年,99式三代主战坦克立项之初,国内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美国的M1,德国的豹2等均已定型和装备,整整领先我国两代。任重道远,谁来担此重任,拉近与国外先进坦克几十年的差距?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将这个担子放在了祝榆生的肩上。而当时,先后历任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的祝榆生已66岁高龄。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科班出身的总师对坦克技术性能了解,却不及有实战经验的祝榆生更熟悉战场应用。”总参原兵种部装甲兵局总工程师姚神保告诉记者,兵器装备都是由军方提出要求,军工单位来研制,而99式坦克,“不仅把我们的要求做到,还增加了很多旁人想不到的功能。简直比装甲兵还装甲兵。”  熟悉祝榆生的人都说,这和祝老对兵器的热爱分不开。20岁参加革命,他深入战斗一线,创造和改进20多种武器和战斗器材;30岁因炮弹爆炸失去右臂,却矢志不改,仍在战场实地摸索操作……

“别人退休就该享清福了,祝老却开始新的攻坚,而且越来越精彩。”原三代坦克副总师王哲荣说。

三代坦克实现80% 创新性能问鼎世界

“祝老最让人敬佩之处在于确立了三代坦克的指导思想,使其成为我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先进坦克,使我国装甲兵有了新的杀手锏。”原三代坦克副总师傅宝玉如是说。

和外界的很多猜测不同,99式坦克在研制之初并没有某个固定的“假想敌”或者模仿对象。“一开始祝老就将目标定位能抗衡,甚至超越世界先进坦克。以当时的基础工业和科技水平,这个要求无疑非常高。”傅宝玉说。

比如主炮口径。“祝老认为,在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中,一定要抢占火力的制高点,最终确定外界并不看好的125毫米口径,承载火药量大,也克服了药力较低的缺陷。”傅宝玉说。

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考虑实战需求的路子,设计出全新高性能的坦克,是祝榆生不变的追求。

“祝老桌上、床上堆满了书,每天除了睡觉,脑袋一直‘开机’,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了如指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1所原所长王天民说,“那时我们都怕上祝老的车,因为一上车他就会考我们各种新技术。”除了研制,在坦克完成定型进入实验阶段,古稀之年的祝老仍拖着独臂忍着颠簸奔赴荒野高山,在坦克上爬里爬外。由于没有右臂,行走时常失去平衡。这些年跌过的跟头,数都数不清。

99式坦克的创新超过80%,并且率先提出光电对抗系统等先进技术,以较轻的总量实现油耗降低,为以后改造升级留下空间。特别是主动防护技术的研制成功,在全球尚属首例,震惊四海。

毕生献给兵工 不求一丝回报

对工作,祝榆生置病残身体于不顾,却在科学研究中爆发着令人惊叹的能量。对自己,他节俭一生,淡泊名利。

“他每年经手的科研经费几千万,却从不请客不送礼,也不随意接待。”傅宝玉回忆道,“他常说,好的项目,该给的我一定给,不该给的,吃饭也没用。”祝老生前的司机陈明珠告诉记者,多年前去大连参加会议,一上车祝老就把一个信封放在挡风玻璃前。“祝老叮嘱我,这次出差和三代坦克无关,所有吃住行自付,不许开发票。”

一世功名是古今多少将帅的追求,作为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却默默地退到了聚光灯之外。他认为自己不够科学家的标准,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成就,不主张申报院士。

2003年,祝榆生被聘为兵器工业集团特聘科技带头人,每月补贴4000元。2005年集团授予他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一次性奖励20万元。可对于这些补贴、奖金,他都婉言谢绝。

“祝老走了,但他代表的‘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留了下来,以三代坦克研制为重要发展基础的中国兵器工业,正走向强军固疆的未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尹家绪说。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9/43134243_0.shtml
99式坦克跳出东西方之争 多项技术超军方预期
2015年02月09日 08:42
来源:中国科技网 作者:陈瑜
本报记者陈瑜

■时代先锋

水泥地,木头门窗,白粉刷的墙,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砖瓦楼房里,陈设依旧,只是曾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再也不能亲手抚摸那台99式三代主战坦克模型。

老人打过鬼子,拔过据点,但在96载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最让人记住的,是以独臂身躯,花甲之年挂帅,历经十余年艰难攻关,打造出被誉为我国陆战王牌的三代坦克,总体性能跻身世界前列,并让我国在主战坦克研制方面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

2014年10月23日,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祝榆生与世长辞。他用76年的党龄谱写了我国兵器工业的辉煌篇章,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践行了“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

花甲之年重披帅袍

199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国庆阅兵式,三军阵列,铁甲生辉,首次出现在武器装备方阵里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威武驶过,坐在观礼台上的祝榆生已是热泪盈眶。

祝榆生经历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参加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次阅兵仪式,但从不像这次激动和紧张。

上世纪80年代,为满足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需求,国务院、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立项开展包括99式坦克(三代坦克)在内的四项重大装备研制。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直接下达研制任务的陆军装备重点项目。

当时面临的艰巨情况是,国内——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国外——三代坦克均已定型和装备,整整领先我国两代。

谁有资格担此重任,谁有能量拉近和国外先进坦克相差几十年的差距?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坚决地提出了一个人选:祝榆生。

这位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革命胸前挂满了勋章,他曾一身戎装,是肩扛“两杠四星”的大校军官;曾身兼数职,是集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于一身的领导和专家。

但当时的祝榆生已经66岁,刚办了离休手续,准备回南京与家人团聚,安享晚年。

类似坦克这样的武器研制并非三年五载就能完成,但邹家华没有将任务交给中青年帅才,而是三顾茅庐,力邀祝榆生担纲总师。

“我打过仗,用过,熟悉。”生前接受采访时,老人如此解释。

为国家打造一代名车,是几代军工人共同的梦想。1984年,北京西郊的槐树岭,他带领科研人员,悄然展开了一场国防高科技攻坚战。
搞技术不能先画个圈圈把自己套住

三代坦克下达的研制指标有三条:自行研制;与2000年的先进坦克相抗衡;在2000年成为装甲兵的主要装备。

祝榆生却把目标瞄得更远:“什么抗衡,你打个平手有什么用啊,我非得把你打掉。”

坦克是陆军主要装备之一。对现代陆军来说,主战坦克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作为一个有着漫长陆地边境的大国,主战坦克的性能对我国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祝榆生很快“牵”出研制指标的“牛鼻子”,也是最大的难点:与2000年的先进坦克相抗衡,“但未来20年别人也没有在睡觉,也在改进”,换而言之,先进性是个动态的标准。

99式坦克研制之初,西方和前苏联两种主要坦克研制思想交锋激烈,作为追赶者的中国,是要走苏制模式的老路,还是引进西方的设计理念,不仅是技术的选择,更是智慧的考量。

“不管东方西方,只要能打得赢就行。”祝榆生坚持认为,“搞技术不能先画个圈圈把自己套住,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国内国外,能参考的都要参考,但反对搬这个抄那个,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坦克。”

对三代坦克的设计者来说,这是最为关键和艰难的一步。如果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选择不当,将导致研制工作全盘皆输。

火力、防护、机动被视为坦克的三大性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的国家对三者优先次序排列不同。

祝榆生把抢占火力打击制高点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力排众议、独辟蹊径地选择了当时世界上并不看好的125毫米口径滑膛炮,并对之进行改良和完善。

1991年7月,在和装备105毫米主炮的88式坦克打靶表演中,尚处于研制阶段的99式坦克一炮惊人。

同一块均质打靶板上,其穿透力较88式坦克大幅提高,时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现场很激动。

“他说我们盖了帽。”分管技术的原三代坦克副总师王哲荣说话间兴奋地比出手势。

此外,新型防护系统,新型传动系统、新型火控系统、自动装弹机、激光压制观瞄、超近反导,这些我国坦克研制中未涉及的领域,采用的新技术多达几十项。1999年,三代坦克定型,坦克中新设计部件占89.85%。

从设计到定型,德国豹2用了14年,这有赖于该国近80年坦克发动机研制历史的积淀,我国三代坦克从初设到研制成功,只用了15年时间。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主战坦克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拉平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8年,《简氏防务周刊》发布新一年度世界十大坦克排行榜,美国M1A2、德国豹2等知名主战坦克悉数上榜,三代主战坦克同样榜上有名。

有限工业基础上系统取胜

业内人士说,即使立足今天我国坦克研制能力和技术基础,要实现当时的技术指标仍有不小困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兵器工业的很多基本技术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和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设计院所和工厂里的计算机屈指可数,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无几。当时,受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兵器工业系统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亏损,科研工作更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造出各方面性能都能与西方或前苏联水平相当的主战坦克,困难可想而知。

祝榆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作为总体所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一口气接下了14个大的系统和部件的研制任务。

“祝总师,你不要有顾虑,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交给我们,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即使我们过去没搞过,我们一定要把它完成。”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原所长、原三代坦克科研总指挥王天民的这番表态明显感染了祝榆生,一向要强的祝榆生眼眶湿润了。

如何完成研制指标,总师组做出一个智慧选择。

“像火力,我要占领制高点,但是要把所有部件统统加高到一个水平,都和别人一样,办不到。”祝榆生当时提出,要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解决三代坦克指标高、难度大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部件储备缺乏之间的矛盾。

作为有经济头脑的总师,他提倡并实践了“边投资、边收回,良性循环”的型号项目运营方式,诸多关键技术、部件在整车定型前后,广泛用于外贸和国内其他坦克或有关装备的改造上,创造了66.7亿的价值。


“他总是处处想到战场,想到军方。”总参兵总部装甲兵局原总工程师姚神宝说,一般来说,设计师与军方是一对矛盾体,但三代坦克研制中,祝榆生总是主动为军队着想,提出螺旋式上升、分步到位的技术决策思想,站在军方角度考虑未来战争需要什么,外加了很多军方没有提的技术指标。

“说实话,当时我们觉得是花架子,将信将疑。”但让姚神宝吃惊的是,那些祝榆生从资料上看来的技术指标,一个个都变成了实现。

这也体现了祝榆生的战略眼光。

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主动防护系统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国外最近几年才大量出现工程化的型号。他曾提出,应该在坦克上装备多个摄像头,改善其态势感知能力,直到21世纪初,德国豹2才做了这样的改造。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9/43134057_0.shtml
主动防护虽然研制成功,但是量产99上面未见装备。
主动防护应该说是那陀瞎狗眼,其他防护都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式
gsikuer 发表于 2015-2-10 02:32
主动防护应该说是那陀瞎狗眼,其他防护都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式
瞎狗眼系统不能叫“防御” 可以算是一种攻击手段
西门吸血 发表于 2015-2-10 00:35
主动防护虽然研制成功,但是量产99上面未见装备。
就是那个激光压制系统……
量产型是有的,改进型的体积还缩小了……
就是那个激光压制系统……
量产型是有的,改进型的体积还缩小了……
不对,这里说的是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祝老的访谈里也提到过。
2015-2-10 09:16 上传


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到这辆99坦克原型车居然装备有疑似防空导弹的发射装置,而如今我军批量装备的99式主战坦克并未装备防空导弹,所以到底是模型还是实物我们也无从得知。(鸣谢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社)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5-02/10/c_133982340.htm
2015-2-10 10:14 上传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2-10 10:15
那个激光压制武器是软硬一体的,那三个圆形发生器即是硬杀伤火箭发射器。


那三个圆的是激光器,用来编码激光信号,是激光敌我识别装置的一部分。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2-10 10:15
那个激光压制武器是软硬一体的,那三个圆形发生器即是硬杀伤火箭发射器。


那三个圆的是激光器,用来编码激光信号,是激光敌我识别装置的一部分。
西门吸血 发表于 2015-2-10 10:20
那三个圆的是激光器,用来编码激光信号,是激光敌我识别装置的一部分。
激光压制仪其实在左边。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2-10 10:50
激光压制仪其实在左边。
激光压制仪和激光敌我识别装置是两个东西,你看清楚我说什么了没有?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2-10 10:15
那个激光压制武器是软硬一体的,那三个圆形发生器即是硬杀伤火箭发射器。
你太猛了


我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