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倒又一吹捧康熙的谀词——撤藩时已知战争不可避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43:54
  再写一点关于康熙的事。虽然康熙在铁血网中似已被拉下神坛,但是几十年来史学界奉康熙为英明大帝的的影响绝不可小觑。事实上康熙绝非庸人,也干过几件相当漂亮的事,有清一朝,把他奉为圣主,民国以后的学者虽然名词变了,改为英明大帝,但基本意思照旧,吹捧的过分了。为了说明对康熙的评价中有不少都是吹捧的谀词,还是需要费些文字的。
  本文就是想再剥下某些人给康熙奉上的不实谄谀之词之一。

  有些人认为在撤藩时,康熙就已经预见到和吴三桂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因而康熙具有预见能力的极高智慧。其根据有二,一是说撤不撤藩吴三桂都会反,二是把三藩当作三大事之一,书写并挂在宫里的柱子上。

  说撤不撤藩吴三桂都会反,出之于《清史稿·吴三桂传》,其中写道,当吴三桂请求移藩,有大臣恐移藩会刺激吴三桂时,康熙说:“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一副先知先觉的样子。但在《清圣祖实录》中并无这样的记载,也就是康熙当时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看来这是编《清史稿》的遗老们在吹捧。
  不过他们也是有根据的,在《啸亭杂录·卷一》这一条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帝在和众大臣议论是否撤藩时说:“吴、尚等蓄凶谋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何况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可也。”不过,《啸亭杂录》不过是一本笔记小说,其作者是满清贵族,此书写于十九世纪初,距吴三桂事件,已约有一百五十年了。不按实录,而按百年后的笔记小说,实非史家应有态度。

  另有人以康熙以三藩、治理黄河、南粮北运为三件大事,日夜考虑,曾书写悬挂在皇宫中的柱子上,认为康熙对于吴三桂起兵是有预见性的。康熙确曾自己说过,他曾“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勤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见《清圣祖实录·154》)有些书以此事说明康熙帝见识之高明,并有学者以此为根据认为,康熙帝从亲政时起,就对吴三桂等藩王的问题有着极为透彻的认识。不过,按实录记载,他是在康熙三十一年说这个话,已经是约在吴三桂起兵近二十年后,且没有时间状语说明“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具体在何时。肯定这是在吴三桂起兵之前就有此认识是没有根据的。
  因撤藩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八年之久,战祸涉及大半个中国。在吴三桂起兵后,他认为取得胜利是首要之事,将其写出悬挂在柱子上,是正常的。

  说康熙是预见到要发生战争才撤藩,一劳永逸的解决吴三桂问题,只是吹捧康熙的谀词。在下撤藩令时,康熙根本就没有想到战争,可以由以下几点来说明:

  其一是如果康熙帝预先有一点撤藩后吴三桂可能反的预感,他就应该在四川、湖南、广西等和云南贵州交界的省分作些军事布署后再下令撤藩。事实上,他在作出撤藩的决定时,只派了几位文官到云南去处理具体事务,而没有作任何军事布署,这就使吴三桂在起兵之初有势如破竹不可抵挡之势。康熙在其它一些战争中,如渡海攻台湾,战俄罗斯等,战前都做了极认真的准备,而对吴三桂可以说是一点也没有准备,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战争。

  其次是当时清政府派的云贵总督甘文琨,云南巡抚朱国治都是和吴三桂作对的,在下撤藩令时也没有给他们作战争准备的信息。结果朱国治被吴三桂所杀;甘文琨恰因母丧请假回来,想方设法和吴三桂对抗,不利,自杀。

  其三,在康熙二十年,平定吴三桂之后,群臣给皇帝拍马屁,要上尊号,康熙帝拒绝了,在他拒绝时说过一段话,其中有指责臣下的意思,他说当吴三桂提出撤藩时,群臣有同意撤,有不同意撤,但是“并不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也”。即没有一个臣子说撤藩后吴三桂必然会造反,(见《清圣祖实录·99》)如果当时康熙有先见之明,已经看到撤不撤吴三桂都会反,当他表示这样的意见时,臣下就必然会讲到吴三桂可能反或不反,由此可证明,在君臣讨论是否撤藩时,不论是皇帝或是臣下,没有任何人讲过吴三桂是否可能造反的事。由此可见,有些人吹捧康熙时说康熙有吴三桂必反的先见之明的话只是谀词。

  不过,不能说反对撤藩的臣子们没有一个人提到吴三桂可能造反,就可以推论说没有人看出急忙撤藩可能逼反吴三桂,只不过没有人敢说出来而已,尤其是汉族的官员们更是不敢。在康熙七年,甘肃的一位知府,名叫傅洪烈的,密奏吴三桂“必有异志,宜早为防备”,因为“劾奏亲王”被加上诬告罪名,判死刑,两年后才得以减刑。官员不得不想想,讲吴三桂必反会不会和傅洪烈一样受到惩罚。

  其实,以康熙之精明,如果他能预先估计到可能引发大战,他倒真可能不冒然撤藩。他不会没读过《孙子兵法》,不会不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康熙的智力不能低估,他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而后发力。不过,他缺少足够的处理政务经验,以及在此之前处理鳌拜集团等事务中过于顺利,使他产生了一切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的陶醉感,才如此轻率地作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他曾说过:“前者凡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指吴三桂事变)之后,觉事多难处。”(见清圣祖实录·135)。可见康熙帝自己也承认了,在撤藩时他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这正说明了他在撤藩前没有深思熟虑,干了冒然激起战争的傻事。再写一点关于康熙的事。虽然康熙在铁血网中似已被拉下神坛,但是几十年来史学界奉康熙为英明大帝的的影响绝不可小觑。事实上康熙绝非庸人,也干过几件相当漂亮的事,有清一朝,把他奉为圣主,民国以后的学者虽然名词变了,改为英明大帝,但基本意思照旧,吹捧的过分了。为了说明对康熙的评价中有不少都是吹捧的谀词,还是需要费些文字的。
  本文就是想再剥下某些人给康熙奉上的不实谄谀之词之一。

  有些人认为在撤藩时,康熙就已经预见到和吴三桂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因而康熙具有预见能力的极高智慧。其根据有二,一是说撤不撤藩吴三桂都会反,二是把三藩当作三大事之一,书写并挂在宫里的柱子上。

  说撤不撤藩吴三桂都会反,出之于《清史稿·吴三桂传》,其中写道,当吴三桂请求移藩,有大臣恐移藩会刺激吴三桂时,康熙说:“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一副先知先觉的样子。但在《清圣祖实录》中并无这样的记载,也就是康熙当时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看来这是编《清史稿》的遗老们在吹捧。
  不过他们也是有根据的,在《啸亭杂录·卷一》这一条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帝在和众大臣议论是否撤藩时说:“吴、尚等蓄凶谋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何况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可也。”不过,《啸亭杂录》不过是一本笔记小说,其作者是满清贵族,此书写于十九世纪初,距吴三桂事件,已约有一百五十年了。不按实录,而按百年后的笔记小说,实非史家应有态度。

  另有人以康熙以三藩、治理黄河、南粮北运为三件大事,日夜考虑,曾书写悬挂在皇宫中的柱子上,认为康熙对于吴三桂起兵是有预见性的。康熙确曾自己说过,他曾“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勤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见《清圣祖实录·154》)有些书以此事说明康熙帝见识之高明,并有学者以此为根据认为,康熙帝从亲政时起,就对吴三桂等藩王的问题有着极为透彻的认识。不过,按实录记载,他是在康熙三十一年说这个话,已经是约在吴三桂起兵近二十年后,且没有时间状语说明“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具体在何时。肯定这是在吴三桂起兵之前就有此认识是没有根据的。
  因撤藩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八年之久,战祸涉及大半个中国。在吴三桂起兵后,他认为取得胜利是首要之事,将其写出悬挂在柱子上,是正常的。

  说康熙是预见到要发生战争才撤藩,一劳永逸的解决吴三桂问题,只是吹捧康熙的谀词。在下撤藩令时,康熙根本就没有想到战争,可以由以下几点来说明:

  其一是如果康熙帝预先有一点撤藩后吴三桂可能反的预感,他就应该在四川、湖南、广西等和云南贵州交界的省分作些军事布署后再下令撤藩。事实上,他在作出撤藩的决定时,只派了几位文官到云南去处理具体事务,而没有作任何军事布署,这就使吴三桂在起兵之初有势如破竹不可抵挡之势。康熙在其它一些战争中,如渡海攻台湾,战俄罗斯等,战前都做了极认真的准备,而对吴三桂可以说是一点也没有准备,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战争。

  其次是当时清政府派的云贵总督甘文琨,云南巡抚朱国治都是和吴三桂作对的,在下撤藩令时也没有给他们作战争准备的信息。结果朱国治被吴三桂所杀;甘文琨恰因母丧请假回来,想方设法和吴三桂对抗,不利,自杀。

  其三,在康熙二十年,平定吴三桂之后,群臣给皇帝拍马屁,要上尊号,康熙帝拒绝了,在他拒绝时说过一段话,其中有指责臣下的意思,他说当吴三桂提出撤藩时,群臣有同意撤,有不同意撤,但是“并不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也”。即没有一个臣子说撤藩后吴三桂必然会造反,(见《清圣祖实录·99》)如果当时康熙有先见之明,已经看到撤不撤吴三桂都会反,当他表示这样的意见时,臣下就必然会讲到吴三桂可能反或不反,由此可证明,在君臣讨论是否撤藩时,不论是皇帝或是臣下,没有任何人讲过吴三桂是否可能造反的事。由此可见,有些人吹捧康熙时说康熙有吴三桂必反的先见之明的话只是谀词。

  不过,不能说反对撤藩的臣子们没有一个人提到吴三桂可能造反,就可以推论说没有人看出急忙撤藩可能逼反吴三桂,只不过没有人敢说出来而已,尤其是汉族的官员们更是不敢。在康熙七年,甘肃的一位知府,名叫傅洪烈的,密奏吴三桂“必有异志,宜早为防备”,因为“劾奏亲王”被加上诬告罪名,判死刑,两年后才得以减刑。官员不得不想想,讲吴三桂必反会不会和傅洪烈一样受到惩罚。

  其实,以康熙之精明,如果他能预先估计到可能引发大战,他倒真可能不冒然撤藩。他不会没读过《孙子兵法》,不会不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康熙的智力不能低估,他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而后发力。不过,他缺少足够的处理政务经验,以及在此之前处理鳌拜集团等事务中过于顺利,使他产生了一切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的陶醉感,才如此轻率地作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他曾说过:“前者凡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指吴三桂事变)之后,觉事多难处。”(见清圣祖实录·135)。可见康熙帝自己也承认了,在撤藩时他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这正说明了他在撤藩前没有深思熟虑,干了冒然激起战争的傻事。
实话说,吴三桂纯粹被吓反的。完全没有造反的理由。
80年代根本没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只不过后来清宫戏泛滥才混淆视听,
不管别人如何造谣,
但是我们必须牢记:
满清是明朝建奴出生,
东北自古就是汉族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都是华夏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一分都不能让给别人。
清史稿的史料来源是啸亭杂录?还有其他来源吗?
可笑所以哈哈 发表于 2015-2-1 09:58
清史稿的史料来源是啸亭杂录?还有其他来源吗?
只是 说这一条是来自那本杂录,清史稿中多数还是来自实录及其它史料。

星若华 发表于 2015-2-1 09:11
80年代根本没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只不过后来清宫戏泛滥才混淆视听,
不管别人如何造谣,


但历史学界对于康熙的推崇要早的多,根子也深的多。
很多较严肃的戏都有历史学家为顾问,他们对戏的基调的确立起大作用。
星若华 发表于 2015-2-1 09:11
80年代根本没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只不过后来清宫戏泛滥才混淆视听,
不管别人如何造谣,


但历史学界对于康熙的推崇要早的多,根子也深的多。
很多较严肃的戏都有历史学家为顾问,他们对戏的基调的确立起大作用。
心疼三桂啊,一辈子都是被人逼着反
自由高地大本营 发表于 2015-2-1 20:16
心疼三桂啊,一辈子都是被人逼着反
吴三桂并不真正忠于明政府,对李自成更谈不上服从,只有对清是一心一意的当条好狗。
只是汉人对清朝皇帝,想当好狗也太不容易。
一心当狗的人不值得同情。
考虑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满清的财政压力

顺治十七年,清政府给三藩饷银二千多万两,可实际收入只有一千七百万两

康熙初年也是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给三藩

长久之下,清政府拖不起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2 11:49
考虑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满清的财政压力

顺治十七年,清政府给三藩饷银二千多万两,可实 ...
那样高的军费延续下去了吗?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2 16:07
那样高的军费延续下去了吗?
军费是有所降低,但是到康熙初年,三藩仍旧是清政府沉重地财政负担,清政府背不起这个包袱,所以康熙可能因此才有早点解决这个念头

撤三藩的廷议中,户部尚书米思翰最为积极,这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军费是有所降低,但是到康熙初年,三藩仍旧是清政府沉重地财政负担,清政府背不起这个包袱,所以康熙可能 ...
双方PK那八年军费是怎么解决的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5-2-2 21:01
双方PK那八年军费是怎么解决的
清朝的军费是暴增,为此,清朝也学明朝,裁减驿站经费以移作军费,靳辅还特别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2 08:22
吴三桂并不真正忠于明政府,对李自成更谈不上服从,只有对清是一心一意的当条好狗。
只是汉人对清朝皇帝 ...
       这个真心未必,清廷和三顺王的联盟并不是什么源自纯真的友谊和朴实的情感,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强盗同伙而已。早先结盟时清廷势大,猛将如云,士卒骁勇善战,此时吴三桂们根本不是满洲人的对手。在此团伙中,吴三桂等不得已处于从属地位。早期吴三桂对清廷效尽犬马之劳,也不是因为他对大清、对满洲有什么真爱,对满洲兵的恐惧和对富贵的追求才是根本原因。由于统治集团之间内斗,生活习惯不健康,外加气候不适应,以鳌中堂死掉为标志,清廷入关的那批优秀的军事统帅都钻进坟包里了,老太太和小崽子明显镇不住场面。满洲兵的战斗力随着长期和平与优越条件也在不断腐化。军事上清廷和吴三桂开始强弱互易。财政上清廷也难以维持三藩的巨大开销,团伙内部火并也就不可避免了
很简单互相利用,看谁先动手,康熙正在愤青年龄所以先冲动了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2-2 22:36
这个真心未必,清廷和三顺王的联盟并不是什么源自纯真的友谊和朴实的情感,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强盗 ...
吴三桂主动入缅甸杀明帝,就是对清政府表忠心,不再给自己留后路。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2 20:21
军费是有所降低,但是到康熙初年,三藩仍旧是清政府沉重地财政负担,清政府背不起这个包袱,所以康熙可能 ...
撤藩是十二年,距高军费年代已经多年过去了。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2 20:21
军费是有所降低,但是到康熙初年,三藩仍旧是清政府沉重地财政负担,清政府背不起这个包袱,所以康熙可能 ...
对此老朽写一 文应答。

http://lt.cjdby.net/thread-1961415-1-1.html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3 10:26
对此老朽写一 文应答。

http://lt.cjdby.net/thread-1961415-1-1.html
佩服!

看来理清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清朝财政资料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3 14:03
佩服!

看来理清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清朝财政资料
不敢当。我作为历史的门外汉,看得资料实在有限。希望有行家里手出来说的得更清楚些。
康麻子在撤藩时的经营预测项得分显然不合格,但随后危机管理项毫无疑问得了满分。
以维护王朝统治而言,康麻子在二世祖同类项中(阿烨勉强算个二世祖吧),功劳直追李世民及刘恒,甩了胡亥、杨广、朱允炆等不知几条街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3 15:25
不敢当。我作为历史的门外汉,看得资料实在有限。希望有行家里手出来说的得更清楚些。
这种问题如果要有结论,必须要像黄仁宇研究明朝财政一样直接去查财政数据的
但是他运气很好,吴三桂突然中风挂了……
要不然丫就是清朝的掘墓人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3 17:23
这种问题如果要有结论,必须要像黄仁宇研究明朝财政一样直接去查财政数据的


希望有认真的人去查一查。由于年龄的原因,除了在小区附近散步,我一个月出外的次数平均不超过两次。已经不适合于去图书錧反复查阅资料了。人老了糟糕的很。
查这类数据对专家来说,根本不算难事。
据我所知,在专业的历史学家中,尤其是专业攻清史的,对康熙的评价一直很高。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老师本来是崇拜康熙的,既然为人弟子,只能‘薪火相传’了,谁愿‘欺师灭祖’啊。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3 17:23
这种问题如果要有结论,必须要像黄仁宇研究明朝财政一样直接去查财政数据的


希望有认真的人去查一查。由于年龄的原因,除了在小区附近散步,我一个月出外的次数平均不超过两次。已经不适合于去图书錧反复查阅资料了。人老了糟糕的很。
查这类数据对专家来说,根本不算难事。
据我所知,在专业的历史学家中,尤其是专业攻清史的,对康熙的评价一直很高。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老师本来是崇拜康熙的,既然为人弟子,只能‘薪火相传’了,谁愿‘欺师灭祖’啊。
天子之剑 发表于 2015-2-3 19:07
但是他运气很好,吴三桂突然中风挂了……
要不然丫就是清朝的掘墓人
不可能,他不是那块料,他只是个没战略眼光的投机者。
天子之剑 发表于 2015-2-3 19:07
但是他运气很好,吴三桂突然中风挂了……
要不然丫就是清朝的掘墓人
吴三桂死的时候,战局已经对他相当不利了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2-4 08:37
吴三桂死的时候,战局已经对他相当不利了
一直不明白,吴三桂刚起兵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为何不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先拿下江南半壁?然后退可以求南北朝对峙;进可以出兵河南,与陕西王辅臣呼应,两下夹攻。
结果他一直只是在湖南磨蹭,错失大好机会。
曼陀菲尔 发表于 2015-2-4 11:37
一直不明白,吴三桂刚起兵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为何不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先拿下江南半壁?然后退可以求 ...
是不是有后勤的因素

看了《战争和后勤》这本书后,我对以往许多看法有了变化,许多战局逆转都是因为后勤因素限制了将领的抉择,而非将领本身决策失误

曼陀菲尔 发表于 2015-2-4 11:37
一直不明白,吴三桂刚起兵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为何不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先拿下江南半壁?然后退可以求 ...


看看太平天国,吴三桂不离开湖南可能是怕被清兵占了,这样他与老巢西南的联系就被切断,万一江南民众不支持,他就成了无根的孤军
曼陀菲尔 发表于 2015-2-4 11:37
一直不明白,吴三桂刚起兵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为何不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先拿下江南半壁?然后退可以求 ...


看看太平天国,吴三桂不离开湖南可能是怕被清兵占了,这样他与老巢西南的联系就被切断,万一江南民众不支持,他就成了无根的孤军
kkwu999 发表于 2015-2-3 16:43
康麻子在撤藩时的经营预测项得分显然不合格,但随后危机管理项毫无疑问得了满分。
以维护王朝统治而言,康 ...
纯粹是好运而已。
吴三桂死之后,吴家再没有人能抗起大旗导致吴家内部分裂才最终解决吴氏集团的。(如果吴应熊肯回来的话大概还能防止吴氏集团分裂的)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5-2-5 00:15
是不是有后勤的因素

看了《战争和后勤》这本书后,我对以往许多看法有了变化,许多战局逆转都是因为后 ...
最不济他也应该拿下汉口至少保证长江航道的部分控制权。
曼陀菲尔 发表于 2015-2-4 11:37
一直不明白,吴三桂刚起兵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为何不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先拿下江南半壁?然后退可以求 ...
吴三桂不敢下江南,占领最佳地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去云南逮捕了南明永历帝,并杀害了其父子。
而且做这些时,他是相当主动的。进兵缅甸不是他主动要来来的任务,杀永历帝也是他考虑路上不安全,才在云南杀害的。
当时江南虽仍有反清的传统,但是,对于剿灭南明的头号刽子手,他们能拥护吗?吴三桂是不敢去。
山海关叛明,可以说是李自成逼的,那么在云南那么积极,又如何解释呢?
作为一个少年即位的封建帝王,一生能够收权臣、灭三藩、抗沙俄、平台湾、降外蒙、击准部、控西藏,运筹帷幄一步一步做下这许多功业,为清代中国的完全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的键盘竖子一句“无战略的投机者”就想颠覆正史的评价,真是轻狂可笑。
野马三 发表于 2015-2-9 23:12
作为一个少年即位的封建帝王,一生能够收权臣、灭三藩、抗沙俄、平台湾、降外蒙、击准部、控西藏,运筹帷幄 ...
说吴三桂是个无战略的投机家有何错?
事后诸葛亮事前什么一样!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因为失败者已经失败了!
乌良海 发表于 2015-2-10 09:20
事后诸葛亮事前什么一样!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因为失败者已经失败了!
历史常是胜利者写的,所以,他占有优势。
但是,说胜利者不受责备,大谬。理性的看历史上的胜利者,该责备的还是要责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