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看纬度还是看温度 南方该不该供暖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3:52
新华社:看纬度还是看温度 南方该不该供暖气


2015-01-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南京1月25日专电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害怕南方的冷。”“北方干冷,冷的是皮;南方湿冷,冷的是骨。”互联网上,网友对南北方寒冬体验有此生动描述。
  在中国版图中部,绵延2000多公里的“秦岭—淮河”横贯东西,划分南北。此线以南,桔林经冬犹绿;此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出了北方强制集中供暖区。一根根充满蒸气或热水的管道,给北方地区带来冬天的温暖。而这条弯曲的分界线,也将部分南方地区划入屋里屋外同凉热的寒冬。
  南方该不该有暖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了。新华社记者近期沿“秦岭-淮河”一线采访,深入陕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看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新答案。
  南方对暖气有需求吗?
  作为秦岭以南最北的南方城市之一,陕西省安康市冬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阴冷。
  “总有孩子忍不住喊,‘老师手冻疼了,写不出字’。我会和孩子们先做操,等身体热乎了再上课。”安康市汉滨区红旗小学副校长龚传琴说,全校1700多名学生,冬季取暖“只有靠孩子们硬扛”。
  江苏淮安的一个下午,气温三四度,袁集乡中心小学学生郑宇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足球操,虽然穿了一件秋衣、两件毛衣和两件外套,他的小脸仍然冻得红扑扑。
  运动取暖、提供开水、窗帘挡风……袁集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为孩子保暖想尽了办法。“几公里外就有一个发电厂,如果能集中供热,孩子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校长杜希军感叹。
  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安装电暖、气暖设备。南京、上海、合肥等南方城市的一些高档楼盘,地暖几乎成了“标配”。在淮安等地,有供暖的楼盘,每平方米高几百元也好卖。
  按地理线划分供暖区合理吗?
  秦岭-淮河地理线,变成了强制供暖分界线。“该线与我国当年国情有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供暖要财政出钱,受条件所限,能省则省,秦岭-淮河一带‘冻不死人’的地区就划为了可供可不供的地区。”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是否集中供暖应取决于当地实际情况。同为该学院教授周一星说,按过去的标准,江苏徐州属于可不供暖的地区。但徐州地处黄淮平原,没有阻挡,寒潮从北方直下,冬天比较冷。集中供暖不应该简单地“划线”“划片”,应该让有需要、有条件的城市通过市场杠杆,“撬动”集中供暖。
  南方供暖造成财政压力、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如果南方实行集中供暖,政府财政是否不堪重负?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在财政不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供暖探索,已取得一定效果。
  淮安阳光热力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完全靠市场驱动,供暖小区的开通率在20%-50%。目前该公司的民用供暖业务每年亏损三四百万。但依靠安装售卖供暖配套设备等其他业务,总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随着暖气开通率逐渐提升,企业效益还将大幅提升。
  南方冬天短,且平均温度偏高,集中供暖耗费能源巨大?“从能源利用率看,集体供暖肯定比个体供暖更节能。” 淮安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说,“事实上,即使没有国家补贴,也有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采用了个体取暖。”
  “热电厂生产的蒸汽用于发电后还有大量富余,不仅造成浪费,还需再消耗能源进行冷凝。”陈伟认为,利用这些热能实行集中供暖,热电厂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升。
  合肥市热电集团总经理汪昌跃介绍,目前合肥市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约150家,其中近100家都是小区自烧的小锅炉。如果将这些小锅炉关停并入市政统一供暖,对减少城市污染和排放会起到明显效果,每年还可节约数十万吨的燃煤。
  淮安四方热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雷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万平方的小区采暖为例,小锅炉每小时需消耗标准煤1.78吨,而一台30万千瓦大机组只需1.33吨,每小时可节约标准煤0.45吨,按一个采暖季120天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296吨。
  南方集中供暖技术上可行吗?
  “习惯是南方供暖最大的阻力。”江苏响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中连说,这几年群众供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上级部门能出台一些指导政策,县里肯定能尽快启动,“因为基本条件都已经具备” 。
  实事上,一些非强制供暖区的城市已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有限集中供暖方式,利用现有热电厂为居民小区供暖。
  据介绍,淮安市从2004年起,依托三家大型热电厂对部分小区集中供暖,目前供热管网已覆盖30多个小区、2.6万多户。小区有没有集中供暖,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买房的重要参考。
  安徽省合肥市从2005年开始在商业小区推广冷暖联供的集中供热方式。徐州市也于2013年取缔小锅炉后,由4个大型热电厂进行集中供暖,财政每年拿出1600万补贴,市区20%的居民已经用上集中供暖。
  供暖看温度,跟着“寒舍”走
  “国家有了扶贫线,但还没有‘保暖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说,当前南方供暖主要靠居民“自己想办法”,“有钱才有暖”、缺暖“寒舍”多。
  “供暖不能跟着纬度走,而要跟着温度走,跟着‘寒舍’走。”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建议,条件具备的南方城市应尽快把供暖纳入整体规划,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解决南方供暖问题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南方现有热电厂的大量供热潜力,另一方面发展节能环保的供暖模式。从目前各地探索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在条件具备、需求旺盛的南方地区开展集中供暖,建设热源点和铺设管道,不仅可以填补供暖“洼地”,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政府每年都有“实事工程”,如今水、电、路等都差不多了,该轮到供暖了。
  “以前‘一线分南北’、排浪式执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如何解决好南方供暖问题,也是一道执政考题。”吴亦明说。(记者:李灿、刘兆权、凌军辉、陈刚、聂可、杨玉华、郑昕、张晨俊、周畅)






http://news.sohu.com/20150125/n408049818.shtml新华社:看纬度还是看温度 南方该不该供暖气


2015-01-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南京1月25日专电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害怕南方的冷。”“北方干冷,冷的是皮;南方湿冷,冷的是骨。”互联网上,网友对南北方寒冬体验有此生动描述。
  在中国版图中部,绵延2000多公里的“秦岭—淮河”横贯东西,划分南北。此线以南,桔林经冬犹绿;此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出了北方强制集中供暖区。一根根充满蒸气或热水的管道,给北方地区带来冬天的温暖。而这条弯曲的分界线,也将部分南方地区划入屋里屋外同凉热的寒冬。
  南方该不该有暖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了。新华社记者近期沿“秦岭-淮河”一线采访,深入陕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看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新答案。
  南方对暖气有需求吗?
  作为秦岭以南最北的南方城市之一,陕西省安康市冬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阴冷。
  “总有孩子忍不住喊,‘老师手冻疼了,写不出字’。我会和孩子们先做操,等身体热乎了再上课。”安康市汉滨区红旗小学副校长龚传琴说,全校1700多名学生,冬季取暖“只有靠孩子们硬扛”。
  江苏淮安的一个下午,气温三四度,袁集乡中心小学学生郑宇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足球操,虽然穿了一件秋衣、两件毛衣和两件外套,他的小脸仍然冻得红扑扑。
  运动取暖、提供开水、窗帘挡风……袁集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为孩子保暖想尽了办法。“几公里外就有一个发电厂,如果能集中供热,孩子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校长杜希军感叹。
  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安装电暖、气暖设备。南京、上海、合肥等南方城市的一些高档楼盘,地暖几乎成了“标配”。在淮安等地,有供暖的楼盘,每平方米高几百元也好卖。
  按地理线划分供暖区合理吗?
  秦岭-淮河地理线,变成了强制供暖分界线。“该线与我国当年国情有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供暖要财政出钱,受条件所限,能省则省,秦岭-淮河一带‘冻不死人’的地区就划为了可供可不供的地区。”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是否集中供暖应取决于当地实际情况。同为该学院教授周一星说,按过去的标准,江苏徐州属于可不供暖的地区。但徐州地处黄淮平原,没有阻挡,寒潮从北方直下,冬天比较冷。集中供暖不应该简单地“划线”“划片”,应该让有需要、有条件的城市通过市场杠杆,“撬动”集中供暖。
  南方供暖造成财政压力、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如果南方实行集中供暖,政府财政是否不堪重负?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在财政不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供暖探索,已取得一定效果。
  淮安阳光热力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完全靠市场驱动,供暖小区的开通率在20%-50%。目前该公司的民用供暖业务每年亏损三四百万。但依靠安装售卖供暖配套设备等其他业务,总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随着暖气开通率逐渐提升,企业效益还将大幅提升。
  南方冬天短,且平均温度偏高,集中供暖耗费能源巨大?“从能源利用率看,集体供暖肯定比个体供暖更节能。” 淮安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说,“事实上,即使没有国家补贴,也有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采用了个体取暖。”
  “热电厂生产的蒸汽用于发电后还有大量富余,不仅造成浪费,还需再消耗能源进行冷凝。”陈伟认为,利用这些热能实行集中供暖,热电厂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升。
  合肥市热电集团总经理汪昌跃介绍,目前合肥市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约150家,其中近100家都是小区自烧的小锅炉。如果将这些小锅炉关停并入市政统一供暖,对减少城市污染和排放会起到明显效果,每年还可节约数十万吨的燃煤。
  淮安四方热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雷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万平方的小区采暖为例,小锅炉每小时需消耗标准煤1.78吨,而一台30万千瓦大机组只需1.33吨,每小时可节约标准煤0.45吨,按一个采暖季120天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296吨。
  南方集中供暖技术上可行吗?
  “习惯是南方供暖最大的阻力。”江苏响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中连说,这几年群众供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上级部门能出台一些指导政策,县里肯定能尽快启动,“因为基本条件都已经具备” 。
  实事上,一些非强制供暖区的城市已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有限集中供暖方式,利用现有热电厂为居民小区供暖。
  据介绍,淮安市从2004年起,依托三家大型热电厂对部分小区集中供暖,目前供热管网已覆盖30多个小区、2.6万多户。小区有没有集中供暖,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买房的重要参考。
  安徽省合肥市从2005年开始在商业小区推广冷暖联供的集中供热方式。徐州市也于2013年取缔小锅炉后,由4个大型热电厂进行集中供暖,财政每年拿出1600万补贴,市区20%的居民已经用上集中供暖。
  供暖看温度,跟着“寒舍”走
  “国家有了扶贫线,但还没有‘保暖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说,当前南方供暖主要靠居民“自己想办法”,“有钱才有暖”、缺暖“寒舍”多。
  “供暖不能跟着纬度走,而要跟着温度走,跟着‘寒舍’走。”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建议,条件具备的南方城市应尽快把供暖纳入整体规划,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解决南方供暖问题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南方现有热电厂的大量供热潜力,另一方面发展节能环保的供暖模式。从目前各地探索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在条件具备、需求旺盛的南方地区开展集中供暖,建设热源点和铺设管道,不仅可以填补供暖“洼地”,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政府每年都有“实事工程”,如今水、电、路等都差不多了,该轮到供暖了。
  “以前‘一线分南北’、排浪式执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如何解决好南方供暖问题,也是一道执政考题。”吴亦明说。(记者:李灿、刘兆权、凌军辉、陈刚、聂可、杨玉华、郑昕、张晨俊、周畅)






http://news.sohu.com/20150125/n408049818.shtml
就是没说钱怎么出的事……
说白了,看啥,该不该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这资金谁给?
  钱不是问题,暖气费可不便宜。
这问题有什么该不该的。花钱就有供暖,不花钱就没有供暖。那些想省钱的,你要是给他统一装暖气统一收钱,他还不满呢。别总是一副计划经济的思想。
南方的建筑在设计时都没考虑供暧问题,这要上的话,基建费用一大笔,一个小区根本无法统一,不可能的事
南方的建筑在设计时都没考虑供暧问题,这要上的话,基建费用一大笔,一个小区根本无法统一,不可能的事
南方需要供暖也就两三个月,是否值得为此搞基建真是难说,统一供冷到是可以考虑。
怕冷开空调呗
可怜 半个世纪后才想起南方人民  不过困难的日子早过去了 今年还木一场雪   再说要染肺 先总要给点甜头吧 建议煤炭大佬们把南方的医院学校救助站之类先免费建起来免费供给再说  
怕冷开空调呗
开空调很难受的
能供暖固然好,不能也无所谓,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没觉得多冷
需要统一供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重庆反正是不冷的,今年办公室四个柜机多数时间都只开一个,再开一个都热。不过北方几个同事在的话四个空调都开着,热得我们全部穿衬衣,袜子汗湿完。办公室大概有300多平米
现在南方新盖的房子,好多都是参照北方标准,带暖气了。
就说冻疮吧。网上可以查一下看看哪些地区是高发的。
南宁,今年我家室内温度18~21度,没有空调。你们说吧,打算供暖多度给我?
就说冻疮吧。网上可以查一下看看哪些地区是高发的。
你以为给你集中供暖你就不冻疮了?这病,1是体质,2是急冷急热造成的。
腰下剑 发表于 2015-1-25 14:41
开空调很难受的
暖气比空调更难受,,
你以为给你集中供暖你就不冻疮了?这病,1是体质,2是急冷急热造成的。
你自己可以上网查一下看看。我亲戚,在北方就是不得,一回江南那简直惨不忍睹,我自己以前也有冻疮,现在好了。
新建商品房里加装一套自采暖系统(有天然气的和电的两种)很方便吧,增加的成本和总房价比不算什么,愿意烧就烧,不愿意就不用
厦门一年9个月是夏天,3个月是春天,咋个供暖法
为了救煤炭行业,也没必要这样吧
我感觉武汉就挺冷的,当年在武汉上大学,每年冬天都生冻疮,毕业后回到北方,再也没生过冻疮
今年南方就冷了一周,不过说是马上寒流就来了
开空调很难受的
暖气就不难受了?我屋里现在两个加湿器……
计划经济时代没供暖的地方没法再改造供暖了,费用问题谈不拢的。
其实长江以南基本上就不怎么冷了。
其实长江以南基本上就不怎么冷了。
一个基本就把几个省都忽略掉了。
暖冬停气不?
张六金 发表于 2015-1-25 18:38
你自己可以上网查一下看看。我亲戚,在北方就是不得,一回江南那简直惨不忍睹,我自己以前也有冻疮,现在 ...
福建和两广表示近几年有严重的暖冬倾向。。。
新鲜出炉 发表于 2015-1-25 14:40
可怜 半个世纪后才想起南方人民  不过困难的日子早过去了 今年还木一场雪   再说要染肺 先总要给点甜头吧  ...
今冬真是暖到没节操
不怕雾霾就供呗,可怜的是车子又要被排放不达标了
叫嚣南方不冷的人来武汉试试吧,体会一下啥叫冷到骨头里的感觉。
支持南方北边集中供暖。
  还记得半个多月前的这个帖子么?

  http://lt.cjdby.net/thread-1949995-1-1.html(“建议严格控制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供暖室内温度!”)
大圣归来 发表于 2015-1-25 13:17
说白了,看啥,该不该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这资金谁给?
又不是不出暖气费,你说谁给?就算是财政出,也是当地财政出。
小学的时候,教室里生炉子的,90年代初,坐标苏北。
大了人多不觉得冷。文章里说多了矫情。
从小怎么过来的,南方这点冷算什么。

小时候都不带烤火的,不也一样过冬天。
作为今年第一次冬天住进有暖气的房子的淮安人,我只能说,不比不知道,比开空调真是舒服多了!
只是还不知道这一冬天要花多少银子,已经预交了2400,不知道结算的时候还要补多少。
一刀切确实不是科学的办法。
对临界地带,不赞成政府主导集中供暖,应该完全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