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并没有新建运河 只是修整 修整运河与隋亡没有因果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20:30:14

  春秋战国以来,运河就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即使有时不得不以人工拉纤,其运输效率仍远超过陆地交通,尤其是为军事需要运送大量兵力和辎重时,更显其重要。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军事上、经济上都曾起过极重要的作用。提起大运河,就一定会想起隋炀帝杨广。
  汉朝时南方的开发程度相当低,南北交通运输的迫切性及重要性都不高;以后几百年里,南北分裂,除了军事用途,南北运输的规模不可能太大,所以把黄河长江用运河连接起来的迫切性就不那么高。隋统一中国后,到了南北大运河出现的时机。
  杨广恰就在这个时期,他下令修建(实际上主要是修整疏浚)黄河与长江下游间的运河,至少在客观上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隋统一以后,唐、宋诸朝,这条由扬州到开封洛阳的运河至关重要。为省笔墨,下面提到运河都是指这条。
                               
  前些日子发一文说明隋炀帝是个自恋患者。许多自恋患者都相当聪明,杨广也是这样。在灭陈之后,他曾进驻建康(今南京),后又担任过总管长江下游地区的最高长官扬州总管。对于这个地区的繁荣应有深刻印象,在他登基皇位后的第一年里就下令修建连通中原和长江下游的运河是不奇怪的。
  这当然和他患自恋症,力图炫耀自己的症状不矛盾。他下令修建这条运河的同时,也下令建造奢华的龙舟船队和沿途几十座行宫。带着大量人马到处炫耀是他自恋症的表现之一。
                                   
  修建这条运河当然会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但是却不像一些文学作品(如《开河记》,见《唐宋传奇集》)中所写的那样。有一些史学家们,把修运河和隋末四十八路烟尘如因果关系般的联系起来,也不确切。事实上,修这条运河是大业一年(605年)事,而最早的造反的星星之火是出现在大业七(611年)年,且并不在修运河的区域。
  修这条运河的工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巨大,主要应是修整疏浚拓宽加深原有的河道。
                                      
  杨广是在大业元年三月辛亥下令修运河的,而他是在八月壬寅乘龙舟启程去扬州的,其间不过一百七十余天。修整运河的旨意传达下去,征集民工是需要时日;且按杨广的命令,是在扬州修建的龙舟,修好后由扬州运至洛阳也需些时日,运河从开工修建到完工时间还要短些。
  在动工修运河之前应该先设计测量,特别是必须测量地势的高低,在古代是个很麻烦困难的事。无法相信这条运河是新测量设计的,如是利用原有河道,则至少测量设计环节就可省去。
  此运河可以分作两大段:由黄河到淮河段及由淮河至长江段。这两段在隋朝以前都曾修建过运河,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杨广给由黄入淮的运河命名为通济渠。历史上人们曾多次修建黄淮间运河。
  历史记载中最早的黄淮间的运河当属鸿沟(刘邦项羽曾立约以此为界,刘邦旋即背盟)。按《史记·河渠》“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今之汴河是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应为春秋末期或战国时所修建。
  东汉伟大的水利家王景,在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至十三年间(69~70年)治理黄河时,在荥阳分流,除流向东北的黄河外,还有流向东入淮河支流的汴河,经由郑州、开封等地到徐州附近入淮河支流泗水。
  三国时邓艾曾修广漕渠,连通黄淮。按《晋书·宣帝本纪》魏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按《三国志·邓艾传》“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不过这条运河大概只利用了汴河一部分,其目的地应是寿春(现安徽寿县),而不是徐州。
  这种人工开凿的渠道,在黄河泛滥的影响下是很容易淤积堵塞的。但为了军事、经济等原因还是会不断的疏浚或按需重新挖掘修整。
  在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曾计划水军经由汴河入黄河。但因大旱,汴河无法行船,只好另开凿河道入黄河。在前线附近临时开凿几百里的运河,是无法想像的,大约也只能是整修自然水道和原有人工水道。
  在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刘裕大军北伐,其中水军就是经汴河入黄河的。“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资治通鉴·117》)可以推论至少在南北朝初期,汴河仍可通航。
  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黄淮之间的水道交通就存在,而且不断在修整或重修。隋朝利用这些原有的水道加以修整是完全可能的。
  按记载,杨广下令修通济渠,“自板渚(今荥阳附近)引(黄)河历经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资治通鉴180》后人考证,这条渠道似并未完全按汴河故道到徐州入泗水,而是利用古蕲水故道,以较短的路径入淮。也有记载,这条走捷径的水道当时并未完全修整完好,经泗水走汴河仍是主要运输线路,直到唐中期以后才修完。所以,通鉴的说法可能没错,也就是说,杨广可能是走原汴河,过徐州经泗水南下的。
  除了许多历史上修建过的人工水道外,还有不少自然水道可利用。看一下河南省地图,就可以知道,淮河有多条支流由洛阳、郑州、开封、徐州方向流向淮河。
  无论如何,由黄入淮有众多自然水道及人工水道,不利用这些已有水道,那就太傻了。估计是有懂行的臣子向杨广建议和说明,或者是杨广曾多次在江南任职,也可能坐船曾走过其中一些水道,也明白这些。所以,整个计划就是尽量利用原有水道,这样其工程量和新开凿运河有天壤之别。
                                        
  由淮入江的运河原称邗沟,以后曾称作中渎水、山阳渎等,现称里运河。
  这段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吴国已经修建。“吴城邗,沟通江淮。”(见《左传·哀公九年》)吴王在扬州附近建立了邗城,为了北上争霸的军事目的修建了沟通长江运河,称为邗沟。
  三国时魏伐吴也曾使用此运河,“(黄初五年)秋,七月,帝(曹丕)东巡,如许昌。帝欲大兴军伐吴,……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九月,至广陵(今扬州)。”(见《资治通鉴70》)应是经邗沟进军的。
  东晋桓温、刘裕北伐时,水军曾由南方出发进入黄河,沟沟应该起过重要作用。
  隋文帝杨坚在征伐南朝陈时,曾疏浚邗沟。开皇七年(587年)夏四月,文帝为了平陈的需要,“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隋书·帝记一》)(《资治通鉴176》)。这时邗沟已经更名为山阳渎。
  杨广所做的事情就是征集民工,将他老爹已经整治过的山阳渎继续整治。并把通济渠和山阳渎合在一起称为御河。
                                 
      可见杨广的功绩就是把原有的汴河、邗沟加以疏浚拓宽,再利用一段淮河把黄河和长江连接起来。
                                       
  杨广是个昏君,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国史中第一昏君,他以最快的速度,把中国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彻底玩完。如果把从强盛到败亡画一条曲线,杨广的这条曲线的梯度应该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的。
  不能因为他是昏君,就说他一点好事也没做。至少,修整大运河是件好事,符合经济中心向东南移动的大趋势,有利于当代及后代。其中黄河长江间运河在唐宋诸代的重要是致命性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过高的评价,因为他下令所做的主要是疏浚拓宽之类的事,这些运河是原来就有的。如果他不做这些事,后来也一定会有人去做。
  修运河和后来的四十八路烟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一共就一百多天的工期,花费应是有限的,征发的民工受罪、其中部分死亡也是可能的,但工期不算长,熬过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这个工程并没有引发民变。把这个工程和隋的灭亡硬扯到一起是没有根据的。
  春秋战国以来,运河就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即使有时不得不以人工拉纤,其运输效率仍远超过陆地交通,尤其是为军事需要运送大量兵力和辎重时,更显其重要。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军事上、经济上都曾起过极重要的作用。提起大运河,就一定会想起隋炀帝杨广。
  汉朝时南方的开发程度相当低,南北交通运输的迫切性及重要性都不高;以后几百年里,南北分裂,除了军事用途,南北运输的规模不可能太大,所以把黄河长江用运河连接起来的迫切性就不那么高。隋统一中国后,到了南北大运河出现的时机。
  杨广恰就在这个时期,他下令修建(实际上主要是修整疏浚)黄河与长江下游间的运河,至少在客观上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隋统一以后,唐、宋诸朝,这条由扬州到开封洛阳的运河至关重要。为省笔墨,下面提到运河都是指这条。
                               
  前些日子发一文说明隋炀帝是个自恋患者。许多自恋患者都相当聪明,杨广也是这样。在灭陈之后,他曾进驻建康(今南京),后又担任过总管长江下游地区的最高长官扬州总管。对于这个地区的繁荣应有深刻印象,在他登基皇位后的第一年里就下令修建连通中原和长江下游的运河是不奇怪的。
  这当然和他患自恋症,力图炫耀自己的症状不矛盾。他下令修建这条运河的同时,也下令建造奢华的龙舟船队和沿途几十座行宫。带着大量人马到处炫耀是他自恋症的表现之一。
                                   
  修建这条运河当然会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但是却不像一些文学作品(如《开河记》,见《唐宋传奇集》)中所写的那样。有一些史学家们,把修运河和隋末四十八路烟尘如因果关系般的联系起来,也不确切。事实上,修这条运河是大业一年(605年)事,而最早的造反的星星之火是出现在大业七(611年)年,且并不在修运河的区域。
  修这条运河的工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巨大,主要应是修整疏浚拓宽加深原有的河道。
                                      
  杨广是在大业元年三月辛亥下令修运河的,而他是在八月壬寅乘龙舟启程去扬州的,其间不过一百七十余天。修整运河的旨意传达下去,征集民工是需要时日;且按杨广的命令,是在扬州修建的龙舟,修好后由扬州运至洛阳也需些时日,运河从开工修建到完工时间还要短些。
  在动工修运河之前应该先设计测量,特别是必须测量地势的高低,在古代是个很麻烦困难的事。无法相信这条运河是新测量设计的,如是利用原有河道,则至少测量设计环节就可省去。
  此运河可以分作两大段:由黄河到淮河段及由淮河至长江段。这两段在隋朝以前都曾修建过运河,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杨广给由黄入淮的运河命名为通济渠。历史上人们曾多次修建黄淮间运河。
  历史记载中最早的黄淮间的运河当属鸿沟(刘邦项羽曾立约以此为界,刘邦旋即背盟)。按《史记·河渠》“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今之汴河是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应为春秋末期或战国时所修建。
  东汉伟大的水利家王景,在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至十三年间(69~70年)治理黄河时,在荥阳分流,除流向东北的黄河外,还有流向东入淮河支流的汴河,经由郑州、开封等地到徐州附近入淮河支流泗水。
  三国时邓艾曾修广漕渠,连通黄淮。按《晋书·宣帝本纪》魏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按《三国志·邓艾传》“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不过这条运河大概只利用了汴河一部分,其目的地应是寿春(现安徽寿县),而不是徐州。
  这种人工开凿的渠道,在黄河泛滥的影响下是很容易淤积堵塞的。但为了军事、经济等原因还是会不断的疏浚或按需重新挖掘修整。
  在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曾计划水军经由汴河入黄河。但因大旱,汴河无法行船,只好另开凿河道入黄河。在前线附近临时开凿几百里的运河,是无法想像的,大约也只能是整修自然水道和原有人工水道。
  在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刘裕大军北伐,其中水军就是经汴河入黄河的。“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资治通鉴·117》)可以推论至少在南北朝初期,汴河仍可通航。
  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黄淮之间的水道交通就存在,而且不断在修整或重修。隋朝利用这些原有的水道加以修整是完全可能的。
  按记载,杨广下令修通济渠,“自板渚(今荥阳附近)引(黄)河历经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资治通鉴180》后人考证,这条渠道似并未完全按汴河故道到徐州入泗水,而是利用古蕲水故道,以较短的路径入淮。也有记载,这条走捷径的水道当时并未完全修整完好,经泗水走汴河仍是主要运输线路,直到唐中期以后才修完。所以,通鉴的说法可能没错,也就是说,杨广可能是走原汴河,过徐州经泗水南下的。
  除了许多历史上修建过的人工水道外,还有不少自然水道可利用。看一下河南省地图,就可以知道,淮河有多条支流由洛阳、郑州、开封、徐州方向流向淮河。
  无论如何,由黄入淮有众多自然水道及人工水道,不利用这些已有水道,那就太傻了。估计是有懂行的臣子向杨广建议和说明,或者是杨广曾多次在江南任职,也可能坐船曾走过其中一些水道,也明白这些。所以,整个计划就是尽量利用原有水道,这样其工程量和新开凿运河有天壤之别。
                                        
  由淮入江的运河原称邗沟,以后曾称作中渎水、山阳渎等,现称里运河。
  这段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吴国已经修建。“吴城邗,沟通江淮。”(见《左传·哀公九年》)吴王在扬州附近建立了邗城,为了北上争霸的军事目的修建了沟通长江运河,称为邗沟。
  三国时魏伐吴也曾使用此运河,“(黄初五年)秋,七月,帝(曹丕)东巡,如许昌。帝欲大兴军伐吴,……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九月,至广陵(今扬州)。”(见《资治通鉴70》)应是经邗沟进军的。
  东晋桓温、刘裕北伐时,水军曾由南方出发进入黄河,沟沟应该起过重要作用。
  隋文帝杨坚在征伐南朝陈时,曾疏浚邗沟。开皇七年(587年)夏四月,文帝为了平陈的需要,“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隋书·帝记一》)(《资治通鉴176》)。这时邗沟已经更名为山阳渎。
  杨广所做的事情就是征集民工,将他老爹已经整治过的山阳渎继续整治。并把通济渠和山阳渎合在一起称为御河。
                                 
      可见杨广的功绩就是把原有的汴河、邗沟加以疏浚拓宽,再利用一段淮河把黄河和长江连接起来。
                                       
  杨广是个昏君,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国史中第一昏君,他以最快的速度,把中国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彻底玩完。如果把从强盛到败亡画一条曲线,杨广的这条曲线的梯度应该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的。
  不能因为他是昏君,就说他一点好事也没做。至少,修整大运河是件好事,符合经济中心向东南移动的大趋势,有利于当代及后代。其中黄河长江间运河在唐宋诸代的重要是致命性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过高的评价,因为他下令所做的主要是疏浚拓宽之类的事,这些运河是原来就有的。如果他不做这些事,后来也一定会有人去做。
  修运河和后来的四十八路烟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一共就一百多天的工期,花费应是有限的,征发的民工受罪、其中部分死亡也是可能的,但工期不算长,熬过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这个工程并没有引发民变。把这个工程和隋的灭亡硬扯到一起是没有根据的。
随亡时主因还是三征高丽,其中第二次据说出动了一百三十万军队,可能足含民夫在内,三征下来,基本把家当都败光了,还引发了杨玄感的叛乱,如杲没有三大征,杨广估计还能玩下去,毕竟杨坚给他留下的遗产太丰厚了
秦朝,隋朝都是一统后,不久灭的,还是消耗了太多国力
装甲教导 发表于 2015-1-24 17:26
秦朝,隋朝都是一统后,不久灭的,还是消耗了太多国力
隋灭陈相当顺利,自己消耗大算大。
和秦灭六国不同。
一直都说隋国力强盛,不明白都是经过长年战乱分裂,怎么到隋国力就强盛了呢?
湘北海岸 发表于 2015-1-24 19:32
一直都说隋国力强盛,不明白都是经过长年战乱分裂,怎么到隋国力就强盛了呢?
不敢全面的谈这个问题。
窃以为应和均田制有关。大家都知道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强盛的重要原因。而均田制首先是在北魏孝文帝(就是那个汉化鲜卑族的)时开始实行的,后来北周和隋都在执行。从魏孝文帝到隋朝建立约一百年,这种政策,即使是断续的实行一百年,也会起作用使之强盛。
北方人移入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上合适的土地政策(叫土断吧),经济发展也很不错。
隋炀帝应该算是搞的大运河部分河道改扩建工程,以及大运河系统集成项目。我觉得说成是修建大运河,六成算是有理,四分算是表述不当。
一直都说隋国力强盛,不明白都是经过长年战乱分裂,怎么到隋国力就强盛了呢?
南北朝那种分裂大概相当于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和平分裂,而不是战国那种连续打仗二百年的分裂。。。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4 22:48
南北朝那种分裂大概相当于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和平分裂,而不是战国那种连续打仗二百年的分裂。。。
原来如此,看来得去多补课了.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4 22:30
隋炀帝应该算是搞的大运河部分河道改扩建工程,以及大运河系统集成项目。我觉得说成是修建大运河,六成算是 ...
很难用几几开来表述,历史记载太简略。
但一共只三四个月的工期,新修建的成分不会多。
但集成整个大运河系统的功劳还是有的。
大家发现没,隋炀帝的国策,最后唐太宗都施行了,太宗是一代明君,隋炀帝却成了暴君,修缮运河,开科举,远征高丽,李世民都做了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正在从氏族社会向士绅社会过度,社会权利从地方的氏族大姓向地主知识分子转移,隋炀帝失去了氏族大姓的支持,新兴起的科举势力还没成熟,自然影响统治的根基,在大量消耗民力激起民变后,隋炀帝突然发现周围没有人支持自己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4 22:48
南北朝那种分裂大概相当于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和平分裂,而不是战国那种连续打仗二百年的分裂。。。
南北朝也是战争分裂,并非和平分裂。南北朝的形成是北魏统一北方和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的,实质上也是通过战争。北魏和南朝宋、齐、梁、陈都想统一对方,双方打了几十年的仗。刘裕父子的北伐和拓跋焘的南征,以及北魏南梁之间的几场大仗,规模都不小。结果双方都没能吃掉对方,所以形成分裂。
没思想的僵尸 发表于 2015-1-25 07:26
大家发现没,隋炀帝的国策,最后唐太宗都施行了,太宗是一代明君,隋炀帝却成了暴君,修缮运河,开科举,远 ...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要负主要责任,但他父亲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隋文帝的天下是靠篡位得来的,而且还是篡的自己外孙的位。欺负孤儿寡妇得来的皇位,自然受人诟病,也影响政权的正当性。同时隋文帝治理天下虽然功绩很大,经济成就突出,但他性格中精明严苛、好猜忌,同时也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毛泽东曾评隋文帝的政策是“蕴藏大乱”。第一个,由于其精明严苛,所制定的法律也都比较苛刻,如“盗一钱以上弃市,三人共盗一瓜均死”等。还大搞特务手段,采取“钓鱼执法”,手下的官员,往往因为小过被杀,搞得人人自危。到了晚年,执法更加严酷,常常“喜怒无常,过于杀戮”,自己带头破坏法治。如此一来,导致上下离心。第二个,隋文帝时期,短期内取得很大的经济成就,积聚了大量的粮食、布匹,并建立了洛口仓等巨大粮仓、布仓来囤积这些粮食、布匹。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粮食产量不高,而短期内积聚这么多的粮食、布匹,民众的负担必定很重。另外民众受灾时,隋文帝也不开仓济贫。后来隋末农民起义军兴起时,李密的瓦岗军占据了洛口仓,这些粮仓反而为造反者所用。隋炀帝上台后,继续执行隋文帝的这种脑残政策,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4 22:48
南北朝那种分裂大概相当于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和平分裂,而不是战国那种连续打仗二百年的分裂。。。
南北朝之间打了两三百年 名帅如云猛将如星 居然成了“和平分裂”  Orz
元嘉北伐 宋VS北魏
钟离之战 梁VS北魏
江陵之战 梁VS西魏
侯景之乱 梁VS侯景
太建北伐 陈VS北齐
统一之战 陈VS隋
更别提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打了几十年了
没思想的僵尸 发表于 2015-1-25 07:26
大家发现没,隋炀帝的国策,最后唐太宗都施行了,太宗是一代明君,隋炀帝却成了暴君,修缮运河,开科举,远 ...
隋的科举是由地方官员推荐考生到京城去考试,根本谈不到社会权力的转移。
最后没人支持杨广,乃是由于他严重的自恋症恶性发作,根本就无法保护上层社会的利益,也包括氏族大姓的利益。
李渊父子才是后来和科举制的开创者,才是社会权力转移的开始。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1-25 08:56
南北朝也是战争分裂,并非和平分裂。南北朝的形成是北魏统一北方和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的,实质上也是通过 ...
北朝兴盛,不是因没战争,而是因从魏孝文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
mononoke 发表于 2015-1-25 09:46
南北朝之间打了两三百年 名帅如云猛将如星 居然成了“和平分裂”  Orz
元嘉北伐 宋VS北魏
钟离之战 梁V ...
北朝兴盛,不是因没战争,而是因从魏孝文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这个制度到唐朝终于成正果,造就盛世。
mononoke 发表于 2015-1-25 09:46
南北朝之间打了两三百年 名帅如云猛将如星 居然成了“和平分裂”  Orz
元嘉北伐 宋VS北魏
钟离之战 梁V ...
我那意思是没有达到战国时代那种年年打仗的烈度,就算是后期不怎么打仗的三国时代也比南北朝这段时间打得勤。

自始至终150多年,长度不比战国少多少,你列举的这几个,连白起自己指挥的战役数量恐怕都不够……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战国末年的四个人打的仗都够南北朝几个政权打的总数了吧……

这不算和平分裂,怎么才算和平分裂?正面接触作战已经五六十年的大陆和台湾吗Orz
隋文帝时期只是国家富有,百姓还是很困苦的;隋炀帝还是接了个有问题的摊子。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1-25 09:3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要负主要责任,但他父亲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隋文帝的天下是靠篡位得来的,而且还 ...
就是这个原因,看太宗与臣子问对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云中雀 发表于 2015-1-26 22:40
隋文帝时期只是国家富有,百姓还是很困苦的;隋炀帝还是接了个有问题的摊子。
古代 中国哪有百姓不穷的?
不过实行均田制,相对别的朝代,隋文帝时百姓的穷困并不突出。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6 19:50
我那意思是没有达到战国时代那种年年打仗的烈度,就算是后期不怎么打仗的三国时代也比南北朝这段时间打得 ...
不能把南北朝看作和平时代。
南北方中自也有内部战争。特别是北方,北魏灭十六国残余之战,北魏柔然之战,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等间战争。这些游牧人或其后代,打起仗来狠着哩。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6 19:50
我那意思是没有达到战国时代那种年年打仗的烈度,就算是后期不怎么打仗的三国时代也比南北朝这段时间打得 ...
以钟离之战为例 南梁由名将韦睿指挥 对阵北魏名将元英 杨大眼 如果北魏获胜 南北朝统一的时间可以提前100多年 南北双方在此战中投入的实际兵力,南梁方面较无疑义,乃是韦睿所率领的二十万人加上钟离城内的三千守军;北魏军则相对模糊,只知有“号称百万”的数十万大军(《梁书·卷十二·韦睿》:“魏中山王元英寇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号百万”;《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梁纪二·武帝天监五年》:“昌义之怒,须发尽磔,曰:‘吕僧珍可斩也!岂有百万之师出未逢敌,望风遽退,何面目得见圣主乎!’”)。北魏死伤人数方面,据《资治通鉴》记载,“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以及此前元英之攻城行动结果乃是“前后杀伤万计,魏人死者与城平”;再观被俘人数,《梁书》之韦睿与曹景宗两传记载有出入,韦睿传载“乞为囚奴,犹数十万”,而《通鉴》采用曹景宗传的“生擒五万余人”之说;又《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下·南安王桢·子中山王英英子攸》载:“士众没者十有五六”,据以上诸条记载,可推估北魏军之概约人数。

纵观“后期不怎么打仗的三国时代”  大概也只有魏灭蜀 晋灭吴两场全国性统一战争可以比肩吧?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1-27 08:52
不能把南北朝看作和平时代。
南北方中自也有内部战争。特别是北方,北魏灭十六国残余之战,北魏柔然之战 ...
北魏(包括后来的北齐 北周 隋)除了跟南方的宋齐梁陈政权冲突
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牵扯在对分布在更北的少数民族作战上了
比如早期的柔然(蠕蠕)晚期的突厥 都是北朝强大的对手
还有铁勒(敕勒)靺鞨 室韦 契丹。。。也经常有战争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1-25 09:3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要负主要责任,但他父亲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隋文帝的天下是靠篡位得来的,而且还 ...
说隋文帝法律严苛 窃以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开皇初年名相高熲等人订立《开皇律》 可以称得上中国法律的里程碑(自唐以降 多沿袭开皇律) 开皇三年(583年),文帝更是“因览刑部奏,断狱数犹至万条。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
文帝开皇末年到仁寿四年这段时间 才是皇帝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以至于出现“盗边粮一升以弃市(斩首)”这样荒唐的刑律 个人认为文帝心性的变化和储位之争有关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1-27 08:39
古代 中国哪有百姓不穷的?
不过实行均田制,相对别的朝代,隋文帝时百姓的穷困并不突出。
隋文帝的问题13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隋炀帝刚上台时做的还可以,没过多久就滥用民力,有点像秦末。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1-25 09:3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要负主要责任,但他父亲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隋文帝的天下是靠篡位得来的,而且还 ...
对于隋文帝的评价,说法不一,像M.哈特那样评价极高的有,也有评之甚差的。
这里对他只能就是论事的讨论。
一,关于盗一钱者弃市。
在历史记载中说,(开皇)十七年,帝以盗贼繁多,命盗一钱以上皆弃市,或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于是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懔懔。有数人劫执事而谓之曰:“吾岂求财者邪!但为枉人来耳。而为我奏至尊:自古以来,体国立法,未有盗一钱而死者也。而不为我以闻,吾更来,而属无类矣!”帝闻之,为停此法。
也就是说,杨坚确曾立过这样酷法,但在知道这样不对时,就停止了。
何况,在(开皇)十二年,八月,甲戌,制:诸州死罪,不得辄决,悉移大理按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
在(开皇)十六年,八月,丙戌,诏:“决死罪者,三奏然后行刑。”
可见杨坚绝非那种草菅人命的皇帝中的突出者,以此否定他恐不够公允。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1-25 09:3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要负主要责任,但他父亲隋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隋文帝的天下是靠篡位得来的,而且还 ...
二,关于粮食
(开皇)五年,隋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为差,储之当社,委社司检校,以备凶年,名曰义仓。”隋主从之。五月,甲申,初诏郡、县置义仓。
并非不管百姓死活。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八月,辛未,上帅民就食于洛阳,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间,遇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令左右扶助之。
说文帝在关中有灾不开仓的,是唐朝,是向前朝抹黑。

《隋书》是唐朝人编的,抹黑前朝是历史惯例。“好为小数,不识大体,”未必符合杨坚这样“内明敏,有大略”的开国之君。
杨坚最大的错误就在于选错接班人。作为一个国家党的领袖,与此深有感触,选不好,后患无穷。评价不高,十分正常。
云中雀 发表于 2015-1-27 18:08
隋文帝的问题13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隋炀帝刚上台时做的还可以,没过多久就滥用民力,有点像秦末。
对13楼的回复请看27楼及28楼。
杨坚后期滥用民力?请具体指明。
二,关于粮食
(开皇)五年,隋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为差,储之当社, ...
毛自己最终也没选好接班人。晚年刘,林,邓,王,华,都是被废掉。选王,华二人更是有极大的随意性。以毛的伟略,他会不知道此二人根基浅,难服众,接班必生乱。居士可否谈谈你的观点?
依旧很菜 发表于 2015-1-30 17:13
毛自己最终也没选好接班人。晚年刘,林,邓,王,华,都是被废掉。选王,华二人更是有极大的随意性。以毛 ...
从五十年代后期始,陷入乌托邦思想而不可自拔。曾想中国一飞冲天式大跃进,想建立一种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的社会,要消灭‘资本主义法权’,担心中国修正主义蜕变,担心中国和平演变……。
要想找一个有能力把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建立和发展的接班人,没什么希望,从对刘失望后,只好病笃乱投医了。
古猛龙 发表于 2015-1-24 22:48
南北朝那种分裂大概相当于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和平分裂,而不是战国那种连续打仗二百年的分裂。。。
打仗还是很惨烈的,北齐北周隔几年打一仗。要不是受限于人口少,估计频率还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