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准大学生只会读书 进大学之前先补自理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1:24
2005年07月25日09:40  新桂网
当代生活报记者潘增泉 韦夏 实习生黄尚宁 何宜穗
        朋友的儿子高考上榜了,朋友一家欢天喜地。但也喜中有忧,那天路遇朋友的妻子,我这边连连“恭喜”,她那厢却连连“诉苦”,温柔地“数落”儿子,除了会读书,什么都不会,到外地上学,日子怎么过?这使记者想起唐人孟郊那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往事越千年,母爱依然。只是,而今的慈母无须“临行密密缝”,不患爱子无衣可穿,而恐爱子不会洗衣,甚至不会穿衣。
        毋庸讳言,我们不少学校眼里只有学生的升学率,我们很多家长眼里只有子女的成绩单。在应试教育无形的指挥棒下,不少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知识的容器”,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这话,非危言耸听。顺手拈一例:前不久央视“新闻调查”讲了一个“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永康8岁考上重点中学,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一路“考”来,神勇无比。但到19岁却被学校退了学。
        何故?盖因“魏神童”智商虽高,情商却太低,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还真的不会穿衣,严冬穿拖鞋,酷夏穿长衫,冷不知及时添衣,热不知及时减衣,闹出许多笑话。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当然很少,但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据专家研究,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创造性能力,二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
        这篇新闻调查,希望能给即将入学的新大学生一些启发,给他们迈好成人第一步提供一些参考。

[B]学子之忧[/B]
[B]个案一 当服务生锻炼自理能力[/B]

        最近,邕城一些准大学生争着报名要到餐厅等处当服务生。听说记者与麦当劳南宁朝阳分店的关系比较好,日前覃女士请记者帮忙,让自己刚考上武汉大学的女儿小洁利用暑假去麦当劳打工,学习打工赚钱的同时体验工作、生活的艰辛,为去武汉上大学的女儿补上独立生活这一课。
        小洁正式上班一个星期后,高兴地跟记者汇报说:“虽然很累,一天站满8个小时,既紧张又忙碌。但是我凭自己能力挣到了钱,还挣到了一顿我喜欢的麦当劳工作餐,而且今后还可以凭这个工作经历到武汉麦当劳分店课余打工,我很幸运。对进入大学将面对的一切生活困难我都有信心解决,我现在什么都不怕,我离开父母一样能养活自己,我有信心!”

[B]个案二 把旅行当成一场“演习”[/B]

        有些准大学生则利用暑假到外地的亲戚朋友家住一小段时间,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更多的准大学生则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当起了家里的炊事员、清洁工。显然,长期专注于学业,生活全靠父母打理的“龙”“凤”们已经意识到:要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就得补上“独立自主”这门生活课。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露露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从小就开始学着照顾自己。进入高中后,她更是早早就开始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她自己单独生活了两周,什么家务活都要自己做,衣服堆成了小山才开始洗,手都洗酸了;有时还会忘了做饭,可过了几天,就慢慢适应了。
        今年高考她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她打算利用暑假一个人到昆明的亲戚家住一段时间,旅游放松的同时也权当一次“演习”,一个人就住在亲戚的空房子里,面对所有的问题,挑战的不单单是自己的生活能力,更是心理承受、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学习适应新环境,努力认识身边的陌生人,成为他们的朋友。

[B]父母之忧[/B] 

        出门求学,儿女能够照顾自己,家长自然不必担心。但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家长正为儿女准备入学感到担忧。这些担忧包括经济问题,儿女生活的适应、学习、心理等问题。

[B]不希望孩子出省[/B]

        高考成绩下来以后,学文科的女儿考了631分,本来一家人应该兴高采烈的,可是女儿填报的第一志愿是中央民族大学,这让在广西日报社工作的陈女士发了愁,理由是:“女儿在我们身边呆了18年,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身体有病,一直在吃药,还是选近的地方放心。我希望她能留在广西,可是她就是不听。”
        女儿执意要去北京,陈女士只好让女儿圆她的“自由梦”。陈女士现在天天忙着给女儿准备新衣服,教她使用银行卡,自己洗衣服,“我女儿不会煮饭,我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只要有钱,到哪里都可以买到一碗粉吃。”

[B]担心女儿水土不服[/B]

        广西矿务局的苏女士就要求一对双胞胎女儿必须填报广西区内学校,“女儿从小习惯了家乡的水土和生活环境,要是去到省外不习惯怎么办?那不是活受罪?我有个朋友的儿子早几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系,才读了两年,因为水土严重不服,最后被迫转回广西大学。再说我们家也不富裕,供两名大学生上学相当吃力,在广西区内读书可以节省路费等费用。”

[B]生怕女儿被抢被骗[/B]

        广西民族学院的黄老师说:“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前,基本上过的都是家庭生活,除了上学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和家人在一起。而赴外地上大学,吃、穿、住、行等都得自己独立。我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自己会料理自己,一些简单的缝补可以自己完成,家长用不着担心,但是现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生怕女儿独自在外被抢被骗,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得亲自送她到学校去。”

[B]学校应对[/B] 

        高考落幕,不少学子金榜题名,即将成为大学生。然而,如何顺利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却是摆在准大学生面前的又一次考验,为此邕城各学校纷纷推出各种应对措施。

[B]军训讲座补上“独立课”[/B]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三年级主任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尤其是新生,该校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帮助,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关注,到大三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的自理能力都没有问题了,这为他们跨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校最主要的“独立课”形式是新生入学军训。
        黄老师说,新生的入学军训是锻炼新生身体素质和顽强意志的最好途径。许多学生在军训过程中都觉得很艰苦,但他们必须没有异议的服从;当时他们觉得很难熬,但过后却又很怀念这段时光。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身体和心理上很好的锻炼,对他们以后工作和生活独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长时间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向左向右向前看的反复训练中,我们感受到了四肢疼痛;在三十多度的烈日下站军姿,我们体会到了体力的极限:头脑在发晕、双手在流汗、双腿在发抖、双脚在发麻。我们也曾想到要停下休息,但是一想到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我们只好暗暗地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与劳累坚强站下去。”一位大一的学生告诉记者。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小杨告诉记者,该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军训后,都会举办一次主题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讲座,主要是引导新生熟悉新的环境,调整好心态,正确处理好各自的学习和生活,旨在培养新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B]心理咨询释放新生烦忧[/B]

        记者还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各高校帮助新生跨过大一门槛心理关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就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不定期请专业的心理学老师举行心理教育、心理测试和专家讲座,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据该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韦教授介绍,他兼任该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的时候就接到近10例学生关于自理能力问题的咨询,“去年李同学就打来电话,称自己上了大一心里就一直很难受,因为不会洗衣服,每次把衣服换了就放在桶里,藏在床底下,没有衣服穿了再拿出来穿;吃饭又总是要排队,他希望有家人陪伴在身旁。后来在我们的耐心劝导和跟踪帮助下,不到两个月,他就学会做内务了。”韦教授还告诉记者,在新生入学之初,学生工作处都会安排各班班主任或高年级同学带领他们参观学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让他们尽快地熟悉新的环境。
        广西民族学院对新生班级实行亦师亦友的助理班主任制度,助理班主任是由高年级的党员组成,协助年级主任管理新生的日常事务,由于彼此都是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较为相近易于沟通,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问题容易得到解决。

[B]各方支招[/B] 
[B]军训应禁止家长陪练[/B]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军训时,一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守在军训地的附近观看和等待孩子军训结束的情况,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韦教授说:“学校应该禁止家长参与军训,因为这样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一定依赖心理,还会让其他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消极情绪。学校应该想方设法让家长放心,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学校,家长只有放手让孩子主动独立地参与到集体活动,才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B]老生可教新生理财[/B]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要求新生学会自我调节,否则就难以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甚至损害身心健康。有些新生开学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用,当他们醒悟时,口袋已空空如也。民院大三的伍同学建议,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前期开设有关理财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让理财典范人物现身说法,帮助新生过理财关。

[B]洗衣房不定期开放[/B]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各个高校都有洗衣房,按3-5元/桶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洗衣费用。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说:“各大高校应该完善洗衣房制度,规定洗衣房开放时间,只在季节更换的时节开放,以方便学生洗大件的衣物。不应该每天都开放,造成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每天都把衣物带到洗衣房洗,直到大学毕业还不会洗衣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13:10:53编辑过]
2005年07月25日09:40  新桂网
当代生活报记者潘增泉 韦夏 实习生黄尚宁 何宜穗
        朋友的儿子高考上榜了,朋友一家欢天喜地。但也喜中有忧,那天路遇朋友的妻子,我这边连连“恭喜”,她那厢却连连“诉苦”,温柔地“数落”儿子,除了会读书,什么都不会,到外地上学,日子怎么过?这使记者想起唐人孟郊那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往事越千年,母爱依然。只是,而今的慈母无须“临行密密缝”,不患爱子无衣可穿,而恐爱子不会洗衣,甚至不会穿衣。
        毋庸讳言,我们不少学校眼里只有学生的升学率,我们很多家长眼里只有子女的成绩单。在应试教育无形的指挥棒下,不少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知识的容器”,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这话,非危言耸听。顺手拈一例:前不久央视“新闻调查”讲了一个“神童”魏永康的故事。永康8岁考上重点中学,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一路“考”来,神勇无比。但到19岁却被学校退了学。
        何故?盖因“魏神童”智商虽高,情商却太低,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还真的不会穿衣,严冬穿拖鞋,酷夏穿长衫,冷不知及时添衣,热不知及时减衣,闹出许多笑话。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当然很少,但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据专家研究,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创造性能力,二是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
        这篇新闻调查,希望能给即将入学的新大学生一些启发,给他们迈好成人第一步提供一些参考。

[B]学子之忧[/B]
[B]个案一 当服务生锻炼自理能力[/B]

        最近,邕城一些准大学生争着报名要到餐厅等处当服务生。听说记者与麦当劳南宁朝阳分店的关系比较好,日前覃女士请记者帮忙,让自己刚考上武汉大学的女儿小洁利用暑假去麦当劳打工,学习打工赚钱的同时体验工作、生活的艰辛,为去武汉上大学的女儿补上独立生活这一课。
        小洁正式上班一个星期后,高兴地跟记者汇报说:“虽然很累,一天站满8个小时,既紧张又忙碌。但是我凭自己能力挣到了钱,还挣到了一顿我喜欢的麦当劳工作餐,而且今后还可以凭这个工作经历到武汉麦当劳分店课余打工,我很幸运。对进入大学将面对的一切生活困难我都有信心解决,我现在什么都不怕,我离开父母一样能养活自己,我有信心!”

[B]个案二 把旅行当成一场“演习”[/B]

        有些准大学生则利用暑假到外地的亲戚朋友家住一小段时间,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更多的准大学生则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当起了家里的炊事员、清洁工。显然,长期专注于学业,生活全靠父母打理的“龙”“凤”们已经意识到:要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就得补上“独立自主”这门生活课。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露露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从小就开始学着照顾自己。进入高中后,她更是早早就开始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她自己单独生活了两周,什么家务活都要自己做,衣服堆成了小山才开始洗,手都洗酸了;有时还会忘了做饭,可过了几天,就慢慢适应了。
        今年高考她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她打算利用暑假一个人到昆明的亲戚家住一段时间,旅游放松的同时也权当一次“演习”,一个人就住在亲戚的空房子里,面对所有的问题,挑战的不单单是自己的生活能力,更是心理承受、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学习适应新环境,努力认识身边的陌生人,成为他们的朋友。

[B]父母之忧[/B] 

        出门求学,儿女能够照顾自己,家长自然不必担心。但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家长正为儿女准备入学感到担忧。这些担忧包括经济问题,儿女生活的适应、学习、心理等问题。

[B]不希望孩子出省[/B]

        高考成绩下来以后,学文科的女儿考了631分,本来一家人应该兴高采烈的,可是女儿填报的第一志愿是中央民族大学,这让在广西日报社工作的陈女士发了愁,理由是:“女儿在我们身边呆了18年,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身体有病,一直在吃药,还是选近的地方放心。我希望她能留在广西,可是她就是不听。”
        女儿执意要去北京,陈女士只好让女儿圆她的“自由梦”。陈女士现在天天忙着给女儿准备新衣服,教她使用银行卡,自己洗衣服,“我女儿不会煮饭,我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只要有钱,到哪里都可以买到一碗粉吃。”

[B]担心女儿水土不服[/B]

        广西矿务局的苏女士就要求一对双胞胎女儿必须填报广西区内学校,“女儿从小习惯了家乡的水土和生活环境,要是去到省外不习惯怎么办?那不是活受罪?我有个朋友的儿子早几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系,才读了两年,因为水土严重不服,最后被迫转回广西大学。再说我们家也不富裕,供两名大学生上学相当吃力,在广西区内读书可以节省路费等费用。”

[B]生怕女儿被抢被骗[/B]

        广西民族学院的黄老师说:“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前,基本上过的都是家庭生活,除了上学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和家人在一起。而赴外地上大学,吃、穿、住、行等都得自己独立。我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自己会料理自己,一些简单的缝补可以自己完成,家长用不着担心,但是现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生怕女儿独自在外被抢被骗,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得亲自送她到学校去。”

[B]学校应对[/B] 

        高考落幕,不少学子金榜题名,即将成为大学生。然而,如何顺利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却是摆在准大学生面前的又一次考验,为此邕城各学校纷纷推出各种应对措施。

[B]军训讲座补上“独立课”[/B]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三年级主任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尤其是新生,该校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帮助,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关注,到大三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的自理能力都没有问题了,这为他们跨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校最主要的“独立课”形式是新生入学军训。
        黄老师说,新生的入学军训是锻炼新生身体素质和顽强意志的最好途径。许多学生在军训过程中都觉得很艰苦,但他们必须没有异议的服从;当时他们觉得很难熬,但过后却又很怀念这段时光。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身体和心理上很好的锻炼,对他们以后工作和生活独立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长时间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向左向右向前看的反复训练中,我们感受到了四肢疼痛;在三十多度的烈日下站军姿,我们体会到了体力的极限:头脑在发晕、双手在流汗、双腿在发抖、双脚在发麻。我们也曾想到要停下休息,但是一想到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我们只好暗暗地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与劳累坚强站下去。”一位大一的学生告诉记者。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小杨告诉记者,该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军训后,都会举办一次主题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讲座,主要是引导新生熟悉新的环境,调整好心态,正确处理好各自的学习和生活,旨在培养新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B]心理咨询释放新生烦忧[/B]

        记者还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各高校帮助新生跨过大一门槛心理关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就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不定期请专业的心理学老师举行心理教育、心理测试和专家讲座,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据该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韦教授介绍,他兼任该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的时候就接到近10例学生关于自理能力问题的咨询,“去年李同学就打来电话,称自己上了大一心里就一直很难受,因为不会洗衣服,每次把衣服换了就放在桶里,藏在床底下,没有衣服穿了再拿出来穿;吃饭又总是要排队,他希望有家人陪伴在身旁。后来在我们的耐心劝导和跟踪帮助下,不到两个月,他就学会做内务了。”韦教授还告诉记者,在新生入学之初,学生工作处都会安排各班班主任或高年级同学带领他们参观学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让他们尽快地熟悉新的环境。
        广西民族学院对新生班级实行亦师亦友的助理班主任制度,助理班主任是由高年级的党员组成,协助年级主任管理新生的日常事务,由于彼此都是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较为相近易于沟通,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问题容易得到解决。

[B]各方支招[/B] 
[B]军训应禁止家长陪练[/B]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军训时,一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守在军训地的附近观看和等待孩子军训结束的情况,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韦教授说:“学校应该禁止家长参与军训,因为这样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一定依赖心理,还会让其他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消极情绪。学校应该想方设法让家长放心,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学校,家长只有放手让孩子主动独立地参与到集体活动,才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B]老生可教新生理财[/B]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要求新生学会自我调节,否则就难以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甚至损害身心健康。有些新生开学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用,当他们醒悟时,口袋已空空如也。民院大三的伍同学建议,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前期开设有关理财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让理财典范人物现身说法,帮助新生过理财关。

[B]洗衣房不定期开放[/B]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各个高校都有洗衣房,按3-5元/桶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洗衣费用。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说:“各大高校应该完善洗衣房制度,规定洗衣房开放时间,只在季节更换的时节开放,以方便学生洗大件的衣物。不应该每天都开放,造成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每天都把衣物带到洗衣房洗,直到大学毕业还不会洗衣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13:10:53编辑过]
正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