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批奏折爱用“知道了” 朱批与皇帝的文化经历有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2:16

你知道皇帝批阅奏折时用什么颜色的墨汁吗?你知道他都写了些什么吗?不管你知不知道,反正康熙是知道了!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在微博里晒出了一组被康熙批阅过的奏折,一句句朱批“知道了”,大亮!又穿越了吧?!康熙还曾把“以后”写成“已后”,原来皇帝也会写错别字。

31个折子15个批“知道了”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的试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有市民发现——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康熙的朱批竟然写着“知道了”三个字。记者采访后发现,康熙在每件奏折后面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

专家将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展期间的奏折一一作了介绍。比如,康熙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场弊案,展出的6件奏折,反映了曹寅将他了解的情况向康熙密报的过程,除了第5件奏折康熙做了较长的朱批,其他都是非常简洁的语言,两条写着“知道了”。

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记者数了一下,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康熙都朱批“知道了”。

康熙还写过错别字

“皇帝朱批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怪。”专家说,这种口语化的说法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有,就像很多简体字早就出现了一样,“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为是现在的语言,其实不然,古代的口头语言交流很多跟现在是一样的。”

还有一封曹寅奏折,他将从山东到南京一路见闻报告给康熙,康熙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已后”的“已”就写错了。康熙还有比“知道了”更简洁的批复。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康熙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是”。

康熙真的很爱批“知道了”

记者发现,在收录的90件康熙朱批奏折中,苏州织造李煦等人的小密折比较多,有25件康熙都写了“知道了”的朱批。

如李煦奏报接任两淮盐差日期并进贡冬笋折,康熙的朱批是:“知道了。凡苏州来的各行人等,倘有多事者,尔察明即当奏知,不可少懈,不时访访才好。”(注:奏折原文无标点,编书者加)

雍正皇帝也曾批“知道了”。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在《真迹选》中,记者就看到了年羹尧为妹封贵妃谢天恩的折子,不过,雍正的批复看上去有些“不解风情”:“知道了。一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勉之。”

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真迹选》中选录的69件雍正朱批中,雍正只有8次朱批“知道了”。而乾隆朱批中也出现过“知道了”。

朱批和皇帝的文化、经历有关

历史专家马渭源说,不同皇帝批复奏折不同,除了与奏折内容不同外,跟皇帝的个人文化程度和经历多少有关。“康熙好学,很多规制都是康熙时期定的。当时也没有规矩定怎样批阅奏折,他人比较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因为事情处理比较多,所以批复奏折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
http://cul.qq.com/a/20150114/010711.htm
你知道皇帝批阅奏折时用什么颜色的墨汁吗?你知道他都写了些什么吗?不管你知不知道,反正康熙是知道了!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在微博里晒出了一组被康熙批阅过的奏折,一句句朱批“知道了”,大亮!又穿越了吧?!康熙还曾把“以后”写成“已后”,原来皇帝也会写错别字。

31个折子15个批“知道了”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的试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有市民发现——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康熙的朱批竟然写着“知道了”三个字。记者采访后发现,康熙在每件奏折后面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

专家将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展期间的奏折一一作了介绍。比如,康熙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场弊案,展出的6件奏折,反映了曹寅将他了解的情况向康熙密报的过程,除了第5件奏折康熙做了较长的朱批,其他都是非常简洁的语言,两条写着“知道了”。

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记者数了一下,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康熙都朱批“知道了”。

康熙还写过错别字

“皇帝朱批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怪。”专家说,这种口语化的说法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有,就像很多简体字早就出现了一样,“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为是现在的语言,其实不然,古代的口头语言交流很多跟现在是一样的。”

还有一封曹寅奏折,他将从山东到南京一路见闻报告给康熙,康熙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已后”的“已”就写错了。康熙还有比“知道了”更简洁的批复。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康熙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是”。

康熙真的很爱批“知道了”

记者发现,在收录的90件康熙朱批奏折中,苏州织造李煦等人的小密折比较多,有25件康熙都写了“知道了”的朱批。

如李煦奏报接任两淮盐差日期并进贡冬笋折,康熙的朱批是:“知道了。凡苏州来的各行人等,倘有多事者,尔察明即当奏知,不可少懈,不时访访才好。”(注:奏折原文无标点,编书者加)

雍正皇帝也曾批“知道了”。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在《真迹选》中,记者就看到了年羹尧为妹封贵妃谢天恩的折子,不过,雍正的批复看上去有些“不解风情”:“知道了。一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勉之。”

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真迹选》中选录的69件雍正朱批中,雍正只有8次朱批“知道了”。而乾隆朱批中也出现过“知道了”。

朱批和皇帝的文化、经历有关

历史专家马渭源说,不同皇帝批复奏折不同,除了与奏折内容不同外,跟皇帝的个人文化程度和经历多少有关。“康熙好学,很多规制都是康熙时期定的。当时也没有规矩定怎样批阅奏折,他人比较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因为事情处理比较多,所以批复奏折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
http://cul.qq.com/a/20150114/010711.htm
照这个说法,干钩于也是很正常的嘛……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了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了
东北话 欧啦 是啥意思?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有可能传位14阿哥的话tc现在的国土面积不到600万平方公里哦,嘿嘿嘿。
雍正在位十几年,一次也没去过戴维营,算是皇帝中的典范了。乾隆老年以前还算把握得住江山社稷。
天知道十四阿哥当了皇帝的话以后传位给谁,当时会不会跪舔驴子?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有可能传位14阿哥的话tc现在的国土面积不到600万平方公里哦,嘿嘿嘿。
雍正在位十几年,一次也没去过戴维营,算是皇帝中的典范了。乾隆老年以前还算把握得住江山社稷。
天知道十四阿哥当了皇帝的话以后传位给谁,当时会不会跪舔驴子?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那满文部分怎么改?
知道了不是万历皇帝的知识产权嘛,
康熙用这个有没授权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那是满汉对照的,没这个机会,况且是正式的公文,不会这么写。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康熙毕竟满人,转位召书要有一份满文版的。
m_sy 发表于 2015-1-14 15:30
有可能传位14阿哥的话tc现在的国土面积不到600万平方公里哦,嘿嘿嘿。
雍正在位十几年,一次也没去过 ...
戴维营何解?
m_sy 发表于 2015-1-14 15:30
有可能传位14阿哥的话tc现在的国土面积不到600万平方公里哦,嘿嘿嘿。
雍正在位十几年,一次也没去过 ...
你怎么知道大将军王不会暴走呢?更牛也不一定啊
急速之隼 发表于 2015-1-14 15:48
戴维营何解?
避暑山庄,如果我没错的话。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那也是随手批条子啊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人家圣旨是要汉文满文双语书写的,怎么改
还是雍正这二愣子有性格: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戴维营何解?
木兰秋围?避暑山庄?
解放军共和国 发表于 2015-1-14 15:55
避暑山庄,如果我没错的话。
原来如此。我记得雍正去过山庄吧?
这也能成新闻,稍微懂点清史的人都知道
避暑山庄,如果我没错的话。
嘿嘿,拖apec的福,我十一月去了趟承德
原来如此。我记得雍正去过山庄吧?
据说老豆在世的时候一起去过
戴维营何解?
木兰围场,避暑山庄
康熙 千古一帝啊
雍正比改作文还受罪,乾隆就轻松健健康康活八十。
名人写错别字那是看得起后人。
那不是错字,是通假字
过去用繁体字,是传位於,应该不是这个于
虏酋康熙??!
批知道了最合适,到时候事情做得好与不好,皇帝都没有错,可随意责罚或嘉奖,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毕竟我历史水平有限。
批知道了最合适,到时候事情做得好与不好,皇帝都没有错,可随意责罚或嘉奖,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毕竟我 ...
没那么复杂。明清时正是北京官话的形成时期。知道了是很典型的北方口语。
如果皇帝和文武大臣都是上海人,那估计会批”晓得了”。
知道了
已后不是错别字。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记附录里对康熙朝的机密奏折和批复有精彩描述,百度一下,非常值得一读。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5-1-16 00:37
批知道了最合适,到时候事情做得好与不好,皇帝都没有错,可随意责罚或嘉奖,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毕竟我 ...
就像现在的领导,都很油滑:已阅。

不轻易表态,避免被动。
就像现在的领导,都很油滑:已阅。

不轻易表态,避免被动。
对呀,写“巳阅”或写“巳阅照办”是大大不同。
就像现在的领导,都很油滑:已阅。

不轻易表态,避免被动。
那是因为有些文件是不需要做出批示的。
任何需要领导批示的文件,领导都不能“已阅”,如果实在拿不准,领导会写上“请(转)某某同志/部门按相关规定落实”之类的废话(^_^)。。。
aq123 发表于 2015-1-14 15:15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你确定康熙会写20世纪的简化字?
那满文部分怎么改?
还应该问他繁体字拾怎么改于字。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几百年前康熙就已经使用简体字了。康熙是穿越过去的皇帝,难怪如此雄才大略。
嗯,要是这样的话,看来康熙亲笔写的“传位十四皇子”被康熙家老四偷偷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很有可能是千真 ...
不可能,正确写法是“传位皇四子”,“皇”写在排行数字前面。正式公文严谨,“传位”就是“给”的意思,和“ 凯”就是“胜利”的意思一样,正式诏书不会有这样的重复句。
还是雍正这二愣子有性格: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雍正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摊丁入亩、废除贱籍才是千年未有的德政,13年厉除贪腐也是卓有成效。
dw2009 发表于 2015-1-14 18:05
康熙 千古一帝啊
康小麻子除了能折腾之外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情,要不是他老子进关后大开杀戒加上番薯等高产作物的普及,哪里还轮得到那帮捧臭脚的来鼓吹什么“盛世”,早会老家跳大神去了。